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Tale of Two Cities:China in Exhibition at 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 in London,1935—1936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Lu 《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4期74-100,191,192,共29页
本文基于在英国达勒姆的观察和访谈,探讨了当地的街头艺人如何在表演中使用策略,与街道环境及行人互动。本研究探讨了街头表演吸引观众的技巧,他们如何理解和驾驭自己在社会中的边缘地位。本文结合生态学理论和参与式观察,认为街头艺人... 本文基于在英国达勒姆的观察和访谈,探讨了当地的街头艺人如何在表演中使用策略,与街道环境及行人互动。本研究探讨了街头表演吸引观众的技巧,他们如何理解和驾驭自己在社会中的边缘地位。本文结合生态学理论和参与式观察,认为街头艺人从事的不仅是一种表演,更是一种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实践。本文解释了街头艺人如何适应城市街区,与陌生人建立联系和互动。此外,艺人有意与刻板印象保持距离,既不表现为乞讨,也不纯粹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城市生活中增加活力和生机,让公众对其行业产生积极的看法。本文通过对街头艺人及其社会关系的关注,意在为街头表演研究增加个人和环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艺 街头表演 城市生态学 关系性 公共空间
下载PDF
Make Chinese Paintings Known to the World——Oriental Fine Art Exhibition Held in Holland
2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01年第6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Make chinese Paintings Known to the World Oriental Fine Art exhibition Held in Holland
下载PDF
Chinese Arts&Crafts (Hong Kong) Holds Exhibition of Arts and Crafts of Hai Genre
3
《Beijing Review》 2011年第4期44-44,共1页
The booming Chinese economy has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world. Meanwhile, the rejuvenation of art in China is also attractive since it has enhanced the value of Chinese art. After inviting
关键词 chinese arts&Crafts Holds exhibition of arts and Crafts of Hai Genre Hong Kong
原文传递
新世纪戏曲油画的题材研究与“类型化”问题--以全国美展为考察中心
4
作者 郎佳耕 林子涵 《当代美术家》 2024年第5期127-139,共13页
新世纪的戏曲油画发展呈现繁荣态势,以近4届全国美展为考察中心,其题材内容大致分为表现台前幕后的戏曲演员、戏曲民间故事与历史事件、戏曲演出的场景氛围、戏曲视觉元素的解构与重构、泛戏曲化题材五类,共同形成了戏曲油画类型化发展... 新世纪的戏曲油画发展呈现繁荣态势,以近4届全国美展为考察中心,其题材内容大致分为表现台前幕后的戏曲演员、戏曲民间故事与历史事件、戏曲演出的场景氛围、戏曲视觉元素的解构与重构、泛戏曲化题材五类,共同形成了戏曲油画类型化发展的坚实基础。戏曲油画在题材表现上拓宽了中国油画民族化的语言形式与发展路径,在品格意蕴上发展了写意精神。同时作为跨媒介、跨学科的产物,戏曲油画对戏曲艺术的传承与传播有重要意义,亦对戏曲舞台美术的发展与革新有独特的美学价值。但也在题材内容与表现、展览效果与规模等层面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因此,发掘戏曲艺术的视觉美学资源,促进戏曲文化与中国特色油画艺术本体的当代发展,守正创新正是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油画 题材 类型化 全国美展
下载PDF
中国传统皮影艺术在沉浸式交互式展览中的应用——以《采影—艺术展览》为例
5
作者 刘佳琦 《保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对中国传统皮影艺术在沉浸式交互展览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总结其实现手段,实现将中国传统皮影艺术应用于沉浸式交互展览中的目的。沉浸式交互展览为中国传统皮影艺术的表达形式带来了更多可能性,让传统的皮影艺术突破了原有的屏幕和场地限... 对中国传统皮影艺术在沉浸式交互展览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总结其实现手段,实现将中国传统皮影艺术应用于沉浸式交互展览中的目的。沉浸式交互展览为中国传统皮影艺术的表达形式带来了更多可能性,让传统的皮影艺术突破了原有的屏幕和场地限制,让观众全身心地沉浸于中国传统皮影艺术魅力中,让中国传统皮影艺术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皮影 沉浸式 交互体验 展览
下载PDF
回声与低语--在历史脉络中对“西藏五人绘画联展”的研究
6
作者 方晨欣 《当代美术家》 2024年第5期140-150,共11页
1986年4月,翟跃飞、李彦平、李知宝、齐勇和陈兴祝五位在西藏地区工作、生活的艺术家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西藏五人绘画联展”,所展出的作品中显露出明显的个人表现倾向以及与藏地特点相结合的风格。笔者以此次画展五位艺术家的... 1986年4月,翟跃飞、李彦平、李知宝、齐勇和陈兴祝五位在西藏地区工作、生活的艺术家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西藏五人绘画联展”,所展出的作品中显露出明显的个人表现倾向以及与藏地特点相结合的风格。笔者以此次画展五位艺术家的作品为切入点,找寻艺术现象背后的思想观念活动状况,联系同时期与艺术现象相关联的文献材料,并将这些活动放置在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与“西藏热”的脉络当中进行研究,绘制一幅艺术思想的活动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五人绘画联展” 中国现当代艺术史 “西藏热”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馆藏关山月国画作品的现代演绎
7
作者 刘慕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1期1-4,共4页
国内艺术博物馆具有丰富的藏品,然而大部分藏品受到各种限制而无法展示给大众。近几年,关山月美术馆采用数字技术手段赋能传统文化,在馆藏关山月先生作品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关山月美术馆2022年度和2023年度的“艺术与科技”系列展均获... 国内艺术博物馆具有丰富的藏品,然而大部分藏品受到各种限制而无法展示给大众。近几年,关山月美术馆采用数字技术手段赋能传统文化,在馆藏关山月先生作品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关山月美术馆2022年度和2023年度的“艺术与科技”系列展均获得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资助,笔者为活动策展助理及策展人之一。策展团队在展览策划的过程中,力争将数字技术和藏品相融合,让藏品焕发新的可能性。在科学技术的加持下,大众更容易了解藏品及背后的学术价值,而科技更是极大地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最终,大众可以通过科技与艺术的碰撞,探索新的可能性,拓宽认知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藏品 中国画 艺术博物馆 展览策划 交流传播
下载PDF
2022年中国美术热点现象述评
8
作者 甄巍 封小瑜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2期47-52,共6页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美术围绕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开展以人民为中心、反映时代风貌的艺术创作活动,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成就;举办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美术围绕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开展以人民为中心、反映时代风貌的艺术创作活动,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成就;举办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80周年系列活动,重温红色美术经典,梳理各时期美术作品中的人民形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术,以科技与艺术的交叉融合推动遗产活化与媒介创新。此外,义务教育美术新课标的发布、艺术学研究生学科目录调整、中国近现代美术挖掘整理、后疫情时代美术的国际交流以及美术赋能乡村振兴等热点现象,反映了中国美术的文化自信与多领域的时代新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热点 《讲话》 中国传统美术 美术展览
下载PDF
1935年“伦敦国际中国艺术展”与中国书画美学的西传——以蒋彝为中心
9
作者 马菁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06-113,共8页
蒋彝是1935年“伦敦国际中国艺术展览会”上中国书画的主要讲解者,也是唯一的中国学者。本文关注他以展览盛事下的“中国热”为契机,对中国书画美学做出独特的跨文化阐释,及其在推动东西方艺术美学的交流互鉴方面的贡献。蒋彝因之跨文... 蒋彝是1935年“伦敦国际中国艺术展览会”上中国书画的主要讲解者,也是唯一的中国学者。本文关注他以展览盛事下的“中国热”为契机,对中国书画美学做出独特的跨文化阐释,及其在推动东西方艺术美学的交流互鉴方面的贡献。蒋彝因之跨文化身份而具有天然的比较眼光,以《中国之眼》和《中国书法》两部专著为主要阵地,将中国书画的技法、媒介、史论和美学原则等系统地介绍给西方,同时以“线条”作为勾连东西方美学的基础原则,探寻其中暗含的艺术的普遍性和共通性,从而体现出一种“世界主义”性质的艺术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敦国际中国艺术展 蒋彝 中国绘画 中国书法 美学传播
下载PDF
还原和参与并存:中国历史文化数字艺术展的创新与设计研究
10
作者 祁尧 《工业工程设计》 2023年第6期46-54,共9页
从还原和参与的视角,对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蓝本的数字艺术展进行综述。在系统性梳理中国历史文化数字艺术展的基础上,首先分析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还原的呈现特征和结构;其次剖析了数字化营造过程中参与式设计方式和应用;最后结合数字... 从还原和参与的视角,对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蓝本的数字艺术展进行综述。在系统性梳理中国历史文化数字艺术展的基础上,首先分析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还原的呈现特征和结构;其次剖析了数字化营造过程中参与式设计方式和应用;最后结合数字还原、沉浸参与、媒介延伸等三个鲜明特点,探索数字艺术优势对转译中国历史文化的方向所在。基于数物共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修复、人-机共同创作这四类还原方式和建立全境交互、个性化定制两个参与途径建构模型,并归纳其蕴含的设计思路和技术策略。通过对各类历史文化数字艺术展的多维度分析,展望“人-物-数据”之间未来的多元发展和跨界方向,开拓数字技术与历史文化艺术融合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文化 数字艺术展 还原 参与
下载PDF
1933年“巴黎中国美术展览会”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长虹 《艺术探索》 2013年第5期25-38,4,共14页
1933年举办的"巴黎中国美术展览会"向世界呈现了中国艺术的独特价值,标志着中国画由私人收藏转向公共美术馆。这是中国画在追求"现代性"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关键词 “巴黎中国美术展览会” 徐悲鸿 中国画 “发扬国光”
下载PDF
探析新中式艺术馆展览空间设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全惠民 王阳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9年第3期116-117,共2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艺术馆建设浪潮的兴起,不同风格的艺术馆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对于艺术馆这类向观者传达精神文化的空间型态,往往需要在其中融入传统的文化和精神,彰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新中式风格恰好可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文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艺术馆建设浪潮的兴起,不同风格的艺术馆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对于艺术馆这类向观者传达精神文化的空间型态,往往需要在其中融入传统的文化和精神,彰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新中式风格恰好可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因而它也成为我国现代艺术馆建筑设计的主流风格之一。本文通过对新中式风格及其发展的概述,对新中式艺术馆展览空间设计原则设计要点进行分析,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验证,对新中式艺术馆展览空间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式 艺术馆 展览空间 传统文化
下载PDF
新中国第一次海外艺术展的模式与意义——1950年苏联“中国艺术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赖荣幸 《艺术探索》 2014年第2期28-35,4,共8页
1950年在苏联和东欧国家展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展览会",是新中国成立初年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第一次重大活动。作为新中国的首次大型对外艺术展览会,1950年苏联"中国艺术展"承担着展示新中国形象、传... 1950年在苏联和东欧国家展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展览会",是新中国成立初年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第一次重大活动。作为新中国的首次大型对外艺术展览会,1950年苏联"中国艺术展"承担着展示新中国形象、传播友谊和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使命,其展览模式和经验对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展 中苏美术交流 展览模式
下载PDF
中国早期美术史论家俞剑华艺术教育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卫 陈静思 《美育学刊》 2022年第3期98-103,共6页
探析中国早期美术史论家俞剑华的艺术教育思想,对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俞剑华的艺术教育思想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倡民族艺术教育,树民族主义精神;融中西艺术教育,行传统艺术改良;推各类艺术展览,兴社会美育风气。俞剑华... 探析中国早期美术史论家俞剑华的艺术教育思想,对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俞剑华的艺术教育思想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倡民族艺术教育,树民族主义精神;融中西艺术教育,行传统艺术改良;推各类艺术展览,兴社会美育风气。俞剑华在教学与实践中兼容并蓄、洋为中用,重视中华民族艺术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开拓中国艺术教育的改革之路,推进中国现代艺术教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剑华 艺术教育思想 民族艺术 中西艺术 艺术展览
下载PDF
伦敦中国艺展会与中国近代对外设计交流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立君 《美育学刊》 2017年第4期16-22,共7页
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是以展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和书画作品为内容的大型高规格国际展览会,中国出品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在当时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虽然此次展览会有着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和国际邦交的双重目的与意义,... 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是以展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和书画作品为内容的大型高规格国际展览会,中国出品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在当时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虽然此次展览会有着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和国际邦交的双重目的与意义,但从中外设计交流史角度看,中国积极参展和展出的众多工艺美术品,既是中国近代对外设计交流的显著表现,体现出了中外设计交流的价值意义,也是中国近代以展览为介质的对外设计交流的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敦中国艺展会 古代工艺美术品 对外设计交流
下载PDF
当下官方美术作品展对高等院校中国画创作教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安丽 《凯里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84-186,共3页
对于美术作品,展览是使其社会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中国画教学来说,展览提供了学生近距离学习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官方美术展览,它在高等师范院校国画教学活动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主要影响其教学观念和立场,直接改变学生的思维和学习... 对于美术作品,展览是使其社会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中国画教学来说,展览提供了学生近距离学习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官方美术展览,它在高等师范院校国画教学活动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主要影响其教学观念和立场,直接改变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对于每一个从事国画教学的教师,积极有机的利用美展影响,客观评价作品,在教授学生绘画技法形成的同时,养成自我判断,促进创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方美术展览 全国美术作品展 美展与国画教学 关系
下载PDF
正道沧桑:第一代中国建筑师文献展“归成”的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丹 《世界建筑》 2020年第2期129-131,共3页
本文基于2019年展陈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建筑文献展"归成——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从文献展的价值本身以及该展览内容出发展开论述。前者分析了文献展"真实客观性"特征之下的重要社会... 本文基于2019年展陈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建筑文献展"归成——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从文献展的价值本身以及该展览内容出发展开论述。前者分析了文献展"真实客观性"特征之下的重要社会价值与学术意义;后者从"归成"展的两条线索——建筑师与建筑学教育着手,梳理了中国第一代建筑学人的历史、以及"建筑"与"艺术"在建筑学学科体系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分离或融合关系的演变,提出人的因素对于促进建筑历史发展至关重要、向以"鲍扎"体系为根基的宾大建筑教育系统学习是近代中国建筑教育体系建立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展 第一代中国建筑师 建筑学科体系 鲍扎
下载PDF
中国油画创作的重要助推力——以1978年——2000年间的美术展览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昌菊 《创意设计源》 2019年第2期70-76,共7页
美术展览将艺术家、作品、公众等聚集到特定的公共空间,及时传播新颖、重要的艺术讯息,产生了丰富的文化效应。新时期以来至上世纪末,各种美术展览形成多元共生的格局。这些展览促进艺术探索,突破既有模式,呈现创作态势,引导创作方向,... 美术展览将艺术家、作品、公众等聚集到特定的公共空间,及时传播新颖、重要的艺术讯息,产生了丰富的文化效应。新时期以来至上世纪末,各种美术展览形成多元共生的格局。这些展览促进艺术探索,突破既有模式,呈现创作态势,引导创作方向,总结创作成就,有力地建构了本土油画主体,推介了油画家和创作群体,将中国油画推至公众视界乃至国际,成为中国油画发展的重要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油画 美术展览 多元共生 呈现 建构
下载PDF
“那么,中国呢?”——蓬皮杜中心中国当代艺术展记 被引量:1
19
作者 支文军 卓健 《时代建筑》 200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本文通过对2003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中国当代艺术展“那么,中国呢?”的回顾,分析了参展的中国建筑师所处的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背景,同时也阐述了由于对展览的不同反应而反映出来的中法建筑界的差异。
关键词 蓬皮杜中心 中国当代艺术展都市化 全球化 国际化 文化思考 差异 建筑
下载PDF
历史在回顾中延伸——江苏85新潮美术概述
20
作者 顾丞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共6页
本文概述了发生在1980年代的江苏的85新潮美术运动。叙述的重点分为南京地区、徐州地区、苏州、无锡、常州地区等。对一些重要的历史史实进行了梳理,挖掘了许多以往美术史没有记载的内容,同时也对以往的一些提法提出了不同见解。
关键词 江苏85新潮美术 中国现代艺术 媒体 群体 展览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