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鹃梅属(Exochorda Lindl.)花发育揭示蔷薇科雄蕊演化新证据
1
作者 周利杰 魏来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01-1312,共12页
蔷薇科具有独特的成对外轮雄蕊、多数的雄蕊轮、高度的雄蕊群形态多样性和发育多样性.如何解释蔷薇科的雄蕊群发育是长期研究而未解决的问题,此前,Linfenhofer和Weber提出了一种蔷薇科特殊的雄蕊群发生模式——绣线菊模式,但该模式能否... 蔷薇科具有独特的成对外轮雄蕊、多数的雄蕊轮、高度的雄蕊群形态多样性和发育多样性.如何解释蔷薇科的雄蕊群发育是长期研究而未解决的问题,此前,Linfenhofer和Weber提出了一种蔷薇科特殊的雄蕊群发生模式——绣线菊模式,但该模式能否作为蔷薇科雄蕊发生的一般模式还存在极大的争议,且蔷薇科内部分属的特殊雄蕊群结构如何发生仍然不清楚.白鹃梅属具有蔷薇科中少见的束状雄蕊,而此前的研究并未解释这种束状雄蕊的成因.本研究以白鹃梅和齿叶白鹃梅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详细研究了从花原基到成熟花的整个发育过程.结果显示,对萼雄蕊的消失和对萼位置被丝托的扩张共同促成了雄蕊束的形成.同时,白鹃梅属的雄蕊发育模式还修正了绣线菊模式的雄蕊群排列,并验证了绣线菊模式的重复叠加作为蔷薇科雄蕊发育基础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鹃梅属 被丝托 雄蕊束 花发育 绣线菊模式
原文传递
红柄白鹃梅营养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魏学智 刘少华 +2 位作者 师学琴 王晓芳 袁丽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57-1660,共4页
对红柄白鹃梅嫩茎、幼叶和花蕾等器官不同部位的粗脂肪、可溶性蛋白、粗纤维、可溶性糖、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红柄白鹃梅粗纤维含量丰富,达4.45g.100g-1,可溶性糖的含量较低为2.16g.100-g1,粗脂肪和维生素C的含量适中... 对红柄白鹃梅嫩茎、幼叶和花蕾等器官不同部位的粗脂肪、可溶性蛋白、粗纤维、可溶性糖、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红柄白鹃梅粗纤维含量丰富,达4.45g.100g-1,可溶性糖的含量较低为2.16g.100-g1,粗脂肪和维生素C的含量适中,分别为0.69g.100g-1和32mg.100-g1,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较低,为0.317g.100g-1.红柄白鹃梅富含营养成分,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木本野生蔬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柄白鹃梅 营养成分
下载PDF
齿叶白鹃梅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13
3
作者 才谦 王聪 刘玉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0-191,231,共3页
目的研究齿叶白鹃梅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的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为芹菜素(apigenin1,),木犀... 目的研究齿叶白鹃梅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的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为芹菜素(apigenin1,),木犀草素(luteolin,2),槲皮素(querce-tin,3),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4),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5),芹菜素-7-O-β-D-新橙皮糖苷(apigenin-7-O-β-D-neosphero-side,6)。结论化合物1-6均首次从此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叶白鹃梅 化学成分 黄酮类
下载PDF
齿叶白鹃梅叶总黄酮提取物酸水解工艺及水解后苷元含量测定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古月 刘佳鑫 才谦 《天津中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306-309,共4页
[目的]确立齿叶白鹃梅叶总黄酮提取物的最佳水解工艺,并对水解后的苷元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齿叶白鹃梅叶总黄酮提取物的最佳酸水解条件,利用此酸水解条件,对齿叶白鹃梅叶总黄酮提取物进行酸水解,并采用高效液相色... [目的]确立齿叶白鹃梅叶总黄酮提取物的最佳水解工艺,并对水解后的苷元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齿叶白鹃梅叶总黄酮提取物的最佳酸水解条件,利用此酸水解条件,对齿叶白鹃梅叶总黄酮提取物进行酸水解,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水解产物中的3种苷元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确定齿叶白鹃梅叶总黄酮提取物的最佳酸水解条件为:盐酸-甲醇浓度为4.0 mol/L,水解温度为78℃,水解时间为4 h,经过HPLC法测定,水解产物算得到酸法水解后总黄酮苷元的平均含量为58.38%±1.34%,其中木犀草素为12.06%±1.43%,槲皮素为9.66%±0.32%,芹菜素为36.66%±2.34%。[结论]该水解方法可有效水解齿叶白鹃梅叶总黄酮提取物,HPLC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控制齿叶白鹃梅叶总黄酮水解产物质量的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叶白鹃梅 总黄酮 酸水解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微波提取白鹃梅黄酮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朱玲玲 张广文 +1 位作者 杨婷婷 邱瑞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39-244,共6页
本文以白鹃梅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白鹃梅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微波功率、时间、料液比、温度进行优化;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微波功率、时间、温度对总黄酮提取量影响比较显著;... 本文以白鹃梅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白鹃梅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微波功率、时间、料液比、温度进行优化;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微波功率、时间、温度对总黄酮提取量影响比较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57 W,时间63 min,料液比1∶26 g/m L,微波温度47℃,由此得到白鹃梅总黄酮提取量为14.59 mg/g,与预测值14.67 mg/g的相对误差为0.5%。总黄酮清除DPPH·、·OH、O-2·以及的IC50值分别为0.52、0.55、1.18 mg/m L。其清除DPPH·、·OH的能力高于BHT,而低于VC;清除O-2·的能力均低于VC、BHT。结论:微波辅助提取法能够提高白鹃梅中总黄酮提取量,且白鹃梅中黄酮类物质具有一定能力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鹃梅 黄酮类化合物 微波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齿叶白鹃梅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古月 刘佳鑫 才谦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研究齿叶白鹃梅叶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以96微孔板法测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结果]齿叶白鹃梅叶中多个黄酮类化合物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β-D-新橙... [目的]研究齿叶白鹃梅叶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以96微孔板法测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结果]齿叶白鹃梅叶中多个黄酮类化合物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β-D-新橙皮糖苷,芹菜素,芹菜素-7-O-β-D-新橙皮糖苷,槲皮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高于阿卡波糖。[结论]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齿叶白鹃梅叶具有降糖作用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叶白鹃梅叶 黄酮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活性
下载PDF
白鹃梅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国建 董周永 杨公明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4年第6期456-457,共2页
主要介绍了白鹃梅的分布、生长习性、营养价值以及其它利用价值,阐述了白鹃梅在食品工业中的加工方法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白鹃梅 价值 加工
下载PDF
齿叶白鹃梅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聪 刘玉强 才谦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1年第5期66-68,共3页
目的建立齿叶白鹃梅叶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并以此方法测定其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于267 nm处测定齿叶白鹃梅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0.005 6~ 0.022 4 mg/mL(r=0.999 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目的建立齿叶白鹃梅叶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并以此方法测定其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于267 nm处测定齿叶白鹃梅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0.005 6~ 0.022 4 mg/mL(r=0.999 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77%,RSD=1.78%(n=6),其叶、花、、茎、根含总黄酮分别为6.39%,6.84%,1.04%,1.11%(n=3)。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该植物中总黄酮含量检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叶白鹃梅 总黄酮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白鹃梅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朱玲玲 张广文 +1 位作者 郑树秀 邱瑞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5-230,共6页
文中对白鹃梅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在此基础上利用薄层层析、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黄酮类物质的分离、纯化;质谱仪、核磁共振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实验结果显示: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相... 文中对白鹃梅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在此基础上利用薄层层析、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黄酮类物质的分离、纯化;质谱仪、核磁共振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实验结果显示: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相比其他相萃取物的活性大;从乙酸乙酯相萃取物中分离出3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apigenin,化合物1)、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2)、芦丁(rutin,化合物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鹃梅 体外抗氧化 黄酮 分离鉴定
下载PDF
齿叶白鹃梅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聪 刘玉强 才谦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245-246,共2页
目的:研究齿叶白鹃梅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的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化合物6个,经鉴定为β-谷甾醇(Ⅰ)、十八碳... 目的:研究齿叶白鹃梅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的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化合物6个,经鉴定为β-谷甾醇(Ⅰ)、十八碳酸单甘油酯(Ⅱ)、齐墩果酸(Ⅲ)、熊果酸(Ⅳ)、原儿茶酸(Ⅴ)、胡萝卜苷(Ⅵ)。结论:化合物Ⅰ-Ⅵ均首次从此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叶白鹃梅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对红柄白鹃梅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宜 石青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9期116-118,129,共4页
[目的]探索红柄白鹃梅种子最佳萌发条件。[方法]以红柄白鹃梅种子为试材,研究温度、光照条件对红柄白鹃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5℃为红柄白鹃梅最适萌发温度,种子发芽率100%,发芽势86.66%,发芽指数2.03,均为最高,且萌发启... [目的]探索红柄白鹃梅种子最佳萌发条件。[方法]以红柄白鹃梅种子为试材,研究温度、光照条件对红柄白鹃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5℃为红柄白鹃梅最适萌发温度,种子发芽率100%,发芽势86.66%,发芽指数2.03,均为最高,且萌发启动时间最早,发芽持续时间最短。20℃下,光处理和暗处理下生长初期均以胚根生长为主,中后期光处理下胚根生长占优势,暗处理下胚轴生长占优势。光处理下胚根长度较暗处理长15 mm,胚轴长度比暗处理短38 mm。[结论]温度对红柄白娟梅种子萌发影响显著,光照不是种子萌发必要条件,光照条件影响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柄白鹃梅 光照 温度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指数
下载PDF
温度、光照、水分和储藏时间对3种白鹃梅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宜 王扬 +1 位作者 石青松 包峥焱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48,共7页
以白鹃梅、红柄白鹃梅、齿叶白鹃梅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温度、光照、浸种时间和储藏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3种白鹃梅种子的萌发条件。结果表明,15℃、20℃均为白鹃梅和红柄白鹃梅的适宜萌发温度,这2个温度下种子发芽率、发... 以白鹃梅、红柄白鹃梅、齿叶白鹃梅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温度、光照、浸种时间和储藏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3种白鹃梅种子的萌发条件。结果表明,15℃、20℃均为白鹃梅和红柄白鹃梅的适宜萌发温度,这2个温度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萌发速度均无显著差异。齿叶白鹃梅最适萌发温度为20℃。光照不是3种白鹃梅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连续黑暗下3种白鹃梅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与光照无显著差异,但黑暗下红柄白鹃梅的萌发速度显著快于光照下。浸种6 h、12 h、18 h、24 h对白鹃梅和红柄白鹃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无显著影响,对萌发速度影响显著,以浸种24 h萌发最快。不同浸种时间对齿叶白鹃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萌发速度均无显著影响。4℃干藏28 d、56 d、84 d对齿叶白鹃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萌发速度无显著影响。不同储藏时间下白鹃梅、红柄白鹃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萌发速度无显著差异,发芽指数差异显著,储藏28 d的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储藏56 d、84 d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鹃梅属 种子萌发 温度 光照 水分 储藏时间
下载PDF
红柄白鹃梅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荣华 王颖 +2 位作者 王慧 郭晓宏 魏学智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5年第2期5-8,共4页
采用乙醇提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方法,以红柄白鹃梅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4个因素对提取红柄白鹃梅叶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红柄白鹃梅叶中黄酮类物质提取量的影响... 采用乙醇提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方法,以红柄白鹃梅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4个因素对提取红柄白鹃梅叶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红柄白鹃梅叶中黄酮类物质提取量的影响依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因素顺次降低,当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2 h、料液比为1∶20时,提取效果最好,黄酮类物质提取量为22.412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柄白鹃梅 黄酮类 提取
下载PDF
山野菜白鹃梅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裴红宾 杜新民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年第1期49-50,共2页
白鹃梅 Exochorda racemosa为蔷薇科灌木 ,分布在山西、江苏、浙江、江西省海拔 2 0 0~ 5 0 0 m的山坡阴地。为加快其开发利用 ,对白鹃梅幼叶和花蕾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白鹃梅不仅具有较好的适口性 。
关键词 山野菜 白鹃梅 营养成分 开发利用 幼叶 花蕾
下载PDF
白鹃梅嫩叶及花序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家佳 方成武 +1 位作者 谢地 程旺兴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对白鹃梅嫩叶及花序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进行测定,为白鹃梅嫩叶及花序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度计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鹃梅嫩叶及花序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含量。结果测得直接晒干的... 目的对白鹃梅嫩叶及花序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进行测定,为白鹃梅嫩叶及花序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度计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鹃梅嫩叶及花序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含量。结果测得直接晒干的白鹃梅嫩叶及花序中砷、铅、铜的含量分别为0.147 1、3.399 70、.187 4 mg/kg,六氯环己烷(benzene hexachloride,BHC)含量为0.04 mg/kg,汞、镉和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 trichloroethane,DDT)均未检出。测得煮后晒干的白鹃梅嫩叶及花序中砷、铅、铜含量分别为0.187 5、1.631 2、0.193 1 mg/kg,BHC含量为0.06 mg/kg,汞、镉和DDT均未检出。结论白鹃梅嫩叶及花序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含量均未超标,符合食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鹃梅 嫩叶 花序 重金属 农药残留
下载PDF
白鹃梅嫩叶及花序中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成武 谢地 +1 位作者 张家佳 程旺兴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7期49-50,共2页
目的对白鹃梅嫩叶及花序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为白鹃梅嫩叶及花序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食品卫生检验国家标准中的相关方法测定白鹃梅嫩叶及花序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测得直接晒干的白鹃梅嫩叶及花序中氨基酸的... 目的对白鹃梅嫩叶及花序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为白鹃梅嫩叶及花序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食品卫生检验国家标准中的相关方法测定白鹃梅嫩叶及花序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测得直接晒干的白鹃梅嫩叶及花序中氨基酸的总含量为22.48%,且含有已测的17种氨基酸,还原糖总量为10.10%,锌、铁、镁、钾、钙、铬、硒的含量分别为24.00mg/kg、160.35mg/kg、2841.14mg/kg、9111.32mg/kg、5799.56mg/kg、0.22mg/kg、0.08mg/kg。测得煮后晒干的白鹃梅嫩叶及花序中氨基酸的总含量为22.35%,且含有已测的17种氨基酸,还原糖总量为8.83%,锌、铁、镁、钾、钙、铬、硒的含量分别为19.50mg/kg、197.38mg/kg、2834.71mg/kg、7798.41mg/kg、5482.84mg/kg、1.06mg/kg、0.04mg/kg。结论从测得的白鹃梅嫩叶及花序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可知,白鹃梅嫩叶及花序营养丰富、口感细腻,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鹃梅 嫩叶及花序 营养成分
下载PDF
山西霍山红柄白鹃梅群落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钦弟 毕润成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0-84,共5页
采用样方法对山西霍山红柄白鹃梅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了红柄白鹃梅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点、群落外貌、垂直结构等群落学特征,计测了常见物种的重要值指标,并采用TW INSPAN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对红柄白鹃梅群落划分群丛,计测不同群丛的S im... 采用样方法对山西霍山红柄白鹃梅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了红柄白鹃梅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点、群落外貌、垂直结构等群落学特征,计测了常见物种的重要值指标,并采用TW INSPAN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对红柄白鹃梅群落划分群丛,计测不同群丛的S impson指数、Shannon-W iener指数、P ielou指数.结果表明:该群落共出现95种植物,隶属于39科77属,北温带分布属占优势,显示了红柄白鹃梅群落具有北温带性质.地面芽植物和高位芽植物是该群落的优势层片,反映了了本区夏季水热条件良好,冬季漫长、寒冷、干旱的气候特点.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根据TW INSPAN数量分类结果,可将霍山红柄白鹃梅群落53个样方划分为13个群丛,D指数、H指数和J指数在描述群丛性质、结构和数量特征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 红柄白鹃梅 群落特征 区系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微量元素锌和锰对红柄白鹃梅扦插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宏 杨群力 +3 位作者 李仁娜 李艳 吴永朋 樊璐 《陕西林业科技》 2016年第5期30-32,共3页
在全光照条件下进行不同微量元素及其不同浓度处理的红柄白鹃梅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锌处理差异极显著的高于硫酸锰和硫酸锌+硫酸锰的处理。硫酸锌处理在0.1g·L-1处理形成的愈伤组织数最多,依次是硫酸锌0.1g·L-1、硫酸锰0.... 在全光照条件下进行不同微量元素及其不同浓度处理的红柄白鹃梅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锌处理差异极显著的高于硫酸锰和硫酸锌+硫酸锰的处理。硫酸锌处理在0.1g·L-1处理形成的愈伤组织数最多,依次是硫酸锌0.1g·L-1、硫酸锰0.1g·L-1、硫酸锌+硫酸锰0.1g·L-1的处理,而硫酸锰处理在0.3g·L-1的处理下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柄白鹃梅 硫酸锌 硫酸锰 处理 扦插
下载PDF
白鹃梅属植物抗旱性研究与评价
19
作者 孙宜 刘浡洋 +3 位作者 石青松 陈燕 包峥焱 王扬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9-87,共9页
以红柄白鹃梅和齿叶白鹃梅2 a生播种苗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控水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设置100%(对照,CK)、75%(轻度干旱,LD)、50%(中度干旱,MD)、25%(重度干旱,SD)和0%(极度干旱,ED)等5个水分梯度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2种白鹃梅在干旱胁... 以红柄白鹃梅和齿叶白鹃梅2 a生播种苗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控水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设置100%(对照,CK)、75%(轻度干旱,LD)、50%(中度干旱,MD)、25%(重度干旱,SD)和0%(极度干旱,ED)等5个水分梯度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2种白鹃梅在干旱胁迫下的形态指标、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抗旱指标进行筛选与评价。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导致2种白鹃梅的株高降低,叶片数量减少,叶片含水量降低,叶片SPAD值下降,初始荧光(F_(o))增长,最大荧光(F_(m))、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降低,但MD时差异不显著。2)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抗旱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显著相关。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7个抗旱指标可分为2类,累计贡献率达96.17%。筛选出F_(o)、F_(m)、F_(v)/F_(m)、叶片数量、SPAD值等5个主要抗旱指标对2种白鹃梅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红柄白鹃梅在SD下可正常生长,齿叶白鹃梅在MD下可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柄白鹃梅 齿叶白鹃梅 干旱胁迫 植株形态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白鹃梅花蕾及嫩叶显微鉴别
20
作者 张家佳 方成武 +3 位作者 袁中文 曹海燕 周建理 杨青山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80-81,共2页
目的研究白鹃梅花蕾及嫩叶的显微特征,为其生药学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方法。结果白鹃梅食用部位具有独特的性状,其叶、花及花的粉末具有独特的显微特征。结论白鹃梅花蕾及嫩叶的显微鉴别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一项技... 目的研究白鹃梅花蕾及嫩叶的显微特征,为其生药学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方法。结果白鹃梅食用部位具有独特的性状,其叶、花及花的粉末具有独特的显微特征。结论白鹃梅花蕾及嫩叶的显微鉴别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一项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鹃梅 显微鉴别 电镜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