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吉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变异与动态预测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苏前富
宋淑云
王巍巍
张伟
李红
隋晶
晋齐鸣
-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中心
-
出处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3-125,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6BAD08A06)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6BAD02A16)
-
文摘
通过1套鉴别寄主对2006~2007年采自吉林省7个地区100份玉米大斑病病菌分离物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5个类型的生理小种:0、1、2、3、12、13、1N、23、2N、3N、12N、13N、123N、123、23N;吉林省玉米大斑病菌的小种组成十分复杂,在中晚熟玉米产区已没有明确优势小种的存在;1号生理小种虽然是主要小种类群,但所占比例仅为18%,并且出现了能够克服4个抗性基因的强毒力小种。不同玉米熟区的大斑病生理小种的分布与种间变异频率也趋于复杂。
-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变异频率
吉林省
-
Keywords
exserohihun turcicum
Interspecific variability
Jilin province
-
分类号
S435.1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我国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
被引量:44
- 2
-
-
作者
王玉萍
王晓鸣
马青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出处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3-126,共4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8A06)
农业部粮食丰产工程项目
-
文摘
采用常规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分析采自2005年和2006年我国10省份的100份玉米大斑病病菌分离物的致病性变异。鉴定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5个类型的生理小种,0、1、2、3、N、12、13、1N、23、2N、3N、12N、123N、123、23N;我国玉米大斑病菌的小种组成在继续变化之中,在全国范围内已无优势小种的存在;1、0号生理小种虽然是主要小种类群,但所占比例也仅有约20%,生理小种组成趋于多元化;北方地区小种的毒力组成较南方地区复杂,且毒力更强,不仅有能够克服单抗性基因的小种,而且有能够克服4个抗性基因几乎所有组合类型的小种。
-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生理小种
变异
-
Keywords
exserohihun turcicum
Physiological race
Variation
-
分类号
S435.13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西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张小飞
李晓
崔丽娜
邹成佳
杨晓蓉
钟尧
黄芸
-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出处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3-148,共6页
-
基金
"十一五"农业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8A06)
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
-
文摘
2008~2010年对采自西南地区的玉米大斑病标样经过单孢分离、纯化,共获得146个菌株。通过Ht单基因鉴别寄主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9个生理小种,分别为0、1、2、3、12、1N、2N、3N、N。0号小种占鉴定菌株的62.33%,为优势小种,其次为1号小种,占鉴定菌株15.07%。毒性频率分析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对Ht1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最高,为20.99%;对Ht3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最低,为1.36%;对Ht2和HtN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分别为13.01%和9.57%。目前,西南地区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分化明显,并且产生了新的生理小种,对玉米生产存在潜在威胁。
-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生理小种
鉴定
毒性频率
-
Keywords
exserohihun turcicum; Physiological race; Identification; Virulence frequency
-
分类号
S435.1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