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lculation of the Standard Model Parameters and Particles Based on a SU(4) Preon Model
1
作者 Jan Helm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24年第1期64-124,共61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xtension and a new foundation of the Standard Model of particle physics based on a SU(4)-force called hyper-color, and on preon subparticles. The hyper-color force i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S...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xtension and a new foundation of the Standard Model of particle physics based on a SU(4)-force called hyper-color, and on preon subparticles. The hyper-color force i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SU(2)-based weak interaction and the SU(1)-based right-chiral self-interaction, in which the W-and the Z-bosons are Yukawa residual-field-carriers of the hyper-color force, in the same sense as the pions are the residual-field-carriers of the color SU(3) interaction. Using the method of numerical minimization of the SU(4)-action based on this model, the masses and the inner structure of leptons, quarks and weak bosons are calculated: the mass results are very close to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We calculate also precisely the value of the Cabibbo angle, so the mixing matrices of the Standard model, CKM matrix for quarks and PMNS matrix for neutrinos can also be calculated. In total, we reduce the 29 parameters of the Standard Model to a total of 7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4) Generalization of Weak Interaction extension of Standard model Numerical Minimization of Action Hyper-Color Preon
下载PDF
Sandbox Modeling of the Fault-increment Pattern in Extensional Basins 被引量:6
2
作者 Geng Changbo Tong Hengmao +1 位作者 He Yudan Wei Chungua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9-34,共6页
Three series of sandbox modeling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fault-increment pattern in extensional basin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ctonic action mode of boundaries and the shape of major bo... Three series of sandbox modeling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fault-increment pattern in extensional basin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ctonic action mode of boundaries and the shape of major boundary faults control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faults in extensional basins. In the process of extensional deformation,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and length of faults was episodic, and every 'episode' experienced three periods, strain-accumulation period, quick fault-increment period and strain-adjustment period. The more complex the shape of the boundary fault, the higher the strain increment each 'episode' experienced. Different extensional modes resulted in different fault-increment patterns. The horizontal detachment extensional mode has the 'linear' style of fault-increment pattern, while the extensional mode controlled by a listric fault has the 'stepwise' style of fault-increment pattern, and the extensional mode controlled by a ramp-flat boundary fault has the 'stepwise-linear' style of fault-increment pattern. These fault-increment patterns given above could provide a theoretical method of fault interpretation and fracture prediction in extensional bas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扩展类型 伸展盆地 沙箱模型 边界断层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extensional stresses in the compressional setting of the Himalayan thrust wedge: inference from numerical modelling 被引量:1
3
作者 Ganesh Raj Joshi Daigoro Hayashi 《Natural Science》 2010年第7期667-680,共14页
The estimation of contemporary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deformation in active fold-and-thrust belts are imperative in identifying active geodynamics and resulting faulting phenomenon.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conte... The estimation of contemporary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deformation in active fold-and-thrust belts are imperative in identifying active geodynamics and resulting faulting phenomenon.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contemporary extensional tectonics in the overall compressive setting of the Himalayan orogen. Here we examine the regional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upper crustal deformation in the Himalayan thrust wedge using a 2D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 incorporating elastic rheology under plain strain condition. The elastic models demonstrate that the extensional tectonic stress and related nor- mal faulting is extensively developed in the southern front of the Himalaya at shallow crustal level (&amp;lt;10 km in depth). Our modelling shows a good consistency with the geological field evidences of active faulting,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medium size earthquakes in the several sectors of the Himalaya. Results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tonic analysis and taking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data into account, we interpret that the present-day extensional tectonic activity is not restricted in the southern Tibet but distributed in the different sectors of the Himalayan fold-and-thrust belt co-exist with compressional structures. Modelling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nature, distribution and orientation of the maximum compressive stress (?1) of the Himalaya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intra crustal Main Himalayan d&amp;#233;collement (MHT). The significant amount of shear stress/strain concentration along the MHT in the western Nepal predict that the region is prone to moderate and great future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ensionAL Stress Field CONVERGENT Displacement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HIMALAYAN WEDGE
下载PDF
Standard Model Particles with Mass Treated as Spheres with Finite Radii
4
作者 T. R. Mongan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20年第12期1993-1998,共6页
The particle physics Standard Model involves three charge 0 neutrinos, three charge e leptons, three charge (2/3)<em>e</em> quarks, and three charge <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m... The particle physics Standard Model involves three charge 0 neutrinos, three charge e leptons, three charge (2/3)<em>e</em> quarks, and three charge <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minus;</span>(1/3)<em>e</em> quarks, where <em>e</em> is electron charge. However, the Standard Model cannot explain why there are three generations of particles in each charge state and makes no predictions relating to quark and lepton masses. This analysis, treating Standard Model particles as spheres with radii 1/4 the particle Compton wavelength, explains three, and only three fermions are in each charge state and relates first generation quark masses to the electron m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dard model extension Fermions Generations Electron and First Generation Quark Masses
下载PDF
Five-Stage Model of the Palaeozoic Crustal Evolution in Xinjiang 被引量:1
5
作者 LIU Dequan TANG Yanling ZHOU Ruh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39-349,共11页
The great majority of the Palaeozoic orogenjc belts of Central Asia are of the intercontinental type, whose evolution always follows a five-stage model, i.e. the basal continental crust-extensional transitional crust-... The great majority of the Palaeozoic orogenjc belts of Central Asia are of the intercontinental type, whose evolution always follows a five-stage model, i.e. the basal continental crust-extensional transitional crust-oceanic crust-convergent transitional crust-new continental crust model. The stage for the extensional transitional crust is a pretty long, independent and inevitable phase. The dismembering mechanism of the basal continental crust becoming an extensional continental crust is delineated by the simple shear model put forward by Wernike (1981). The continental margins on the sides of a gently dipping detachment zone and moving along it are asymmetric: one side is of the nonmagmatic type and the other of the magmatic type with a typical bimodal volcanic formation. In the latter case, however, they were often confused with island ar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ive-stage process of the crustal evolution of some typical orogenic belts in Xinjia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stal evolution extensionAL transitional CRUST oceanic CRUST new continental CRUST five-stage model XINJIANG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滚动背斜与顶部垮塌断层形成的构造物理模拟
6
作者 汤梦静 王毛毛 +2 位作者 贾红义 王衍迪 闫兵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05-1515,共11页
伸展盆地中发育的复杂断裂体系的结构样式、形成过程及成因机制一直是含油气盆地分析中的难点。利用构造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典型剖面中滚动背斜与顶部垮塌断层的发育过程与形成机制。通过设计2组对照实验(E1和E2),... 伸展盆地中发育的复杂断裂体系的结构样式、形成过程及成因机制一直是含油气盆地分析中的难点。利用构造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典型剖面中滚动背斜与顶部垮塌断层的发育过程与形成机制。通过设计2组对照实验(E1和E2),分别研究了惠民凹陷中拆离断层和内部洼陷断裂对上盘褶皱和断裂结构影响和控制机制。其中,E1为预设断层模型,主要模拟弯曲的宁南拆离断层;E2实验采用双底板相对伸展模型和预设正断层模型相结合的方案,主要考虑了伸展盆地中后期次级洼陷的活动。构造物理模拟E1实验再现了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滚动背斜与顶部垮塌断层的形成过程,表明宁南断层实际控制了上盘一级褶皱的形态和次级断裂体系的发育。顶部垮塌断层体系由顺向和反向正断层构成,总体为不对称的结构特征,新发育的共轭断层具有同期的活动性,随后呈现侧向迁移的规律。断层位移量演化统计表明,实验存在同时活动、呈共轭关系的2组破裂面,与伸展楔体预测的2组库伦破裂一致,反映其处于或接近临界楔体状态。另一组实验显示,临邑和夏口断层的发育切割了早期形成的顶部垮塌断层,临南洼陷开始形成并不断加宽,最终形成的样式与现今构造剖面一致。本次研究对其他类似的伸展断层相关褶皱中的滚动背斜及其相关垮塌断裂发育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断层相关褶皱 滚动背斜 顶部垮塌断层 构造物理模拟 惠民凹陷
下载PDF
重大工程“政府-市场”二元治理效率分析与作用边界动态调整研究
7
作者 李倍安 薛琼琼 何寿奎 《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4期81-85,共5页
为确定政府与市场二元作用的有效性,明确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建立交易成本和制度可能性边界模型对重大工程“政府-市场”二元治理效率进行分析,并采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对治理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介入度在6~8的政府引导+市场... 为确定政府与市场二元作用的有效性,明确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建立交易成本和制度可能性边界模型对重大工程“政府-市场”二元治理效率进行分析,并采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对治理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介入度在6~8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模式的治理效率最高。不同情境下的“政府-市场”二元治理效率有所差异,应根据不同权责配置方式选取相应的二元治理模式,明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并基于全寿命周期视角对重大工程内部治理模式进行动态调整。最后提出厘清角色定位、加强制度约束以构建重大工程项目的政府与市场协同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工程 治理效率 动态调整 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 熵权可拓物元模型
下载PDF
四川盆地早古生代构造-热演化特征 被引量:24
8
作者 何丽娟 黄方 +2 位作者 刘琼颖 李春荣 汪集旸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0-17,共8页
四川盆地位于扬子板块西缘,是中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在震旦纪—早奥陶世处于裂陷特征的被动大陆边缘阶段。利用地球动力学理论在岩石圈尺度探讨盆地构造-热演化特征,恢复早古生代热历史,为盆地生烃状态、生烃期次等研究提供重要热... 四川盆地位于扬子板块西缘,是中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在震旦纪—早奥陶世处于裂陷特征的被动大陆边缘阶段。利用地球动力学理论在岩石圈尺度探讨盆地构造-热演化特征,恢复早古生代热历史,为盆地生烃状态、生烃期次等研究提供重要热参数。首先,利用回剥技术得到盆地构造沉降史,并作为构造-热演化模拟的目标函数;然后,基于二维多期拉张模型,分别与晚震旦世、寒武纪和奥陶纪等3个时期构造沉降量拟合得到3期拉张系数,揭示岩石圈底界和温度场的演化以及基底热流随时间的演化特征。模拟结果显示:在岩石圈拉张作用下,软流圈上涌形成热扰动,震旦纪时期基底热流值略有升高,其中高值主要分布在盆地西北与西南,而川东北受到的影响最小;热扰动在寒武纪有所减弱,至奥陶纪时期基本消失,盆地热流值呈缓慢下降趋势;盆地基底热流在早古生代始终在52~59mW·m-2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热演化 多期拉张模型 早古生代 基底热流 岩石圈尺度 数值模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用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大陆伸展构造 被引量:9
9
作者 周永胜 李建国 +1 位作者 王绳祖 张流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41-148,共8页
本文以岩石圈多层构造为基础 ,按照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塑性流动控制上地壳构造变形的思想 ,采用脆延性双层模型进行伸展构造模拟实验。模拟结果表明 ,延性层流动速度比脆性层运动速度大 ,对脆性层具有牵引作用 ;受挤压和边界流动控制 ,... 本文以岩石圈多层构造为基础 ,按照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塑性流动控制上地壳构造变形的思想 ,采用脆延性双层模型进行伸展构造模拟实验。模拟结果表明 ,延性层流动速度比脆性层运动速度大 ,对脆性层具有牵引作用 ;受挤压和边界流动控制 ,模型构造变形出现伸展区、过渡区和挤压区 ,其中以伸展区的“地堑 地垒”式伸展构造为主。模型表面标志点位移表明 ,模型脆性层变形量主要集中在断裂发育部位 ,而断裂之间块体变形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此外 ,实验中还观察到在脆性层断裂部位出现延性层被动上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流动 伸展构造 物理模拟 岩石圈 延性层 地幔 地壳构造 脆性层
下载PDF
伸展区域平衡剖面法及其在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0
作者 薛冈 卢华复 +1 位作者 朱成宏 包红林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27-434,共8页
从伸展构造样式出发 ,针对不同的地质模型提出了不同的数学模型作为平衡剖面恢复实现的基础。“多米诺”骨牌模型采用刚体平移、旋转实现恢复 ;伸展断层转折褶皱模型采用剪切法恢复 ,也有用等岩层长度法作构造恢复。通过淮阜凹陷实际地... 从伸展构造样式出发 ,针对不同的地质模型提出了不同的数学模型作为平衡剖面恢复实现的基础。“多米诺”骨牌模型采用刚体平移、旋转实现恢复 ;伸展断层转折褶皱模型采用剪切法恢复 ,也有用等岩层长度法作构造恢复。通过淮阜凹陷实际地质剖面的恢复 ,数学模型以正演、反演两种角度便捷的实现构造平衡 ,恢复控凹断层发育期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地质模型 数学模型 平衡剖面恢复 定量分析 伸展构造
下载PDF
中国两类无机成因CO_2组合、脱气模型及构造专属性 被引量:21
11
作者 戴春森 宋岩 戴金星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共4页
我国慢源-岩浆成因CO2具典型碳同位素值,3He/4He值高,He含量高,伴生无机成因CH4含量低,CO2含量和He同位素比值相关性好;变质成因CO2的碳同位素值较典型值偏低,但仍比慢源-岩浆成因的高1‰~2‰,3H... 我国慢源-岩浆成因CO2具典型碳同位素值,3He/4He值高,He含量高,伴生无机成因CH4含量低,CO2含量和He同位素比值相关性好;变质成因CO2的碳同位素值较典型值偏低,但仍比慢源-岩浆成因的高1‰~2‰,3He/4He值低(典型壳源),He含量低,伴生无机成因CH4含量较高。伸展盆地慢源-岩浆气释放条件优越,但缺少生成大量变质成因CO2的条件,后者主要形成于扭压构造背景。伸展盆地在上地慢至下地壳、中地壳和上地壳具不同的释气系统,这种多级脱气模式决定了伸展盆地中慢源-岩浆气沿北西和北东向断裂交汇带(窗口)释入浅部,沿北东向伸展断裂运移并聚集成藏。中国东部CO2气藏主要为慢源-岩浆成因,主要形成于伸展盆地发育期(早第三纪和晚中生代)和晚第三纪至第四纪中国东部北西西向玄武岩带活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成因 二氧化碳 脱气 模型 伸展盆地 构造
下载PDF
GMT压缩模塑流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广平 戴干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对 GMT/PP圆盘试样在平行平板模间进行了轴对称 2 0 0℃等温挤压流研究 ,由 Instron试验机自动记录挤压过程中挤压力与合模速度和位移的关系。认为 GMT基本上是各向同性的 ,除紧贴模具的树脂层无滑移外 ,其中的玻纤层均匀变形 ,厚度方... 对 GMT/PP圆盘试样在平行平板模间进行了轴对称 2 0 0℃等温挤压流研究 ,由 Instron试验机自动记录挤压过程中挤压力与合模速度和位移的关系。认为 GMT基本上是各向同性的 ,除紧贴模具的树脂层无滑移外 ,其中的玻纤层均匀变形 ,厚度方向速度分布为平推流。获得了挤压流的流变学参数 ,并用拉伸流模型模拟了挤压力的变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毡增强 热塑性复合材料 压缩模塑 流变学 拉伸模型
下载PDF
室内环境评价物元模型及可拓评价方法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甫仁 杨昭 郁文红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7-312,共6页
为了客观、准确地对室内环境进行评价,通过对影响室内环境(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和空气品质)各因素的分析,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可拓学理论,建立了室内环境的评价物元模型,给出了基于关联函数的可拓评价方法.在实际应... 为了客观、准确地对室内环境进行评价,通过对影响室内环境(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和空气品质)各因素的分析,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可拓学理论,建立了室内环境的评价物元模型,给出了基于关联函数的可拓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同其他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其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正确性.该计算结果将为改善室内环境状况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环境 物元模型 可拓评价 关联函数
下载PDF
华南热液铀矿成矿作用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24
14
作者 商朋强 胡瑞忠 +2 位作者 毕献武 刘雷 张国全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90-294,共5页
华南地区基底铀背景值较高,区域热液铀矿形成于晚中生代-古近纪(K-E)的地壳拉张期。区内各类型热液铀矿床在成矿时代、温压条件、矿物组合及热液蚀变等方面有一定的共同特征,根据热液铀矿床的分布可划分为三大成矿带。铀成矿与伸展构造... 华南地区基底铀背景值较高,区域热液铀矿形成于晚中生代-古近纪(K-E)的地壳拉张期。区内各类型热液铀矿床在成矿时代、温压条件、矿物组合及热液蚀变等方面有一定的共同特征,根据热液铀矿床的分布可划分为三大成矿带。铀成矿与伸展构造关系密切,且成矿流体、物质可能为不同来源;铀成矿期铀主要以碳酸铀络合物形式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热液铀矿 成矿共性 伸展构造 成矿模式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色-周期外延模型的中长期水文预报 被引量:11
15
作者 雷杰 彭杨 纪昌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8-31,共4页
通过分析灰色系统理论和周期分析方法在水文预报中的各自特点,建立了灰色-周期外延组合预报模型。针对模型预报误差,采用AR(p)模型对误差序列进行拟合和预测,并据此对原模型预测值进行校正。将改进后的模型应用于中长期径流预报实例计算... 通过分析灰色系统理论和周期分析方法在水文预报中的各自特点,建立了灰色-周期外延组合预报模型。针对模型预报误差,采用AR(p)模型对误差序列进行拟合和预测,并据此对原模型预测值进行校正。将改进后的模型应用于中长期径流预报实例计算中,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更好地利用了实测系列的信息,具有更高的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水文预报 灰色-周期外延预报模型 误差校正 预报精度
下载PDF
伸展盆地构造演化的数值模拟--以南海北部白云凹陷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廖杰 周蒂 +2 位作者 赵中贤 张云帆 徐子英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81,共11页
介绍了瞬时均匀拉伸模型、挠曲悬臂梁模型和多幕伸展模型,特别强调各种模型的基本假设和适用条件,以及基于这些模型发展出的二维正反演模拟和一维应变速率模拟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计算岩石圈伸展系数和盆地张裂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越... 介绍了瞬时均匀拉伸模型、挠曲悬臂梁模型和多幕伸展模型,特别强调各种模型的基本假设和适用条件,以及基于这些模型发展出的二维正反演模拟和一维应变速率模拟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计算岩石圈伸展系数和盆地张裂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盆地的数值模拟中,有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数值模型来突破单个模型假设条件的约束。为了研究南海北部白云凹陷的裂后沉降特点,分别应用二维正反演和一维应变速率正反演方法计算岩石圈的伸展系数,并计算理论热沉降,与实测裂后沉降进行对比。模拟结果表明,白云凹陷岩石圈的伸展系数大致呈钟形分布,在凹陷中心处最大,大约为3.5;凹陷的实测裂后沉降远大于理论值,即存在裂后异常沉降,裂后期的异常沉降总量在凹陷中心和南部在2k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盆地 数值模型与模拟 构造演化 南海北部白云凹陷
下载PDF
构造形成序列的砂箱实验研究──以黄骅盆地中区新生代构造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建勋 陆克政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3-71,共9页
按照黄骅盆地中区典型构造剖面设计砂箱实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砂箱实验可以有效重现构造形成的过程和序列,黄骅盆地中区新生代构造形成序列是:歧东构造带、歧中构造带、自东构造带、新港断层带,在同一构造带中断层形成的总体... 按照黄骅盆地中区典型构造剖面设计砂箱实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砂箱实验可以有效重现构造形成的过程和序列,黄骅盆地中区新生代构造形成序列是:歧东构造带、歧中构造带、自东构造带、新港断层带,在同一构造带中断层形成的总体顺序是北倾断层略早于南倾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构造 物理模拟 砂箱实验 黄骅盆地 断层
下载PDF
灰色-周期外延模型的动态关联规则元规则挖掘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忠林 石皓尹 宋航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9-243,共5页
提出了一种把灰色-周期外延模型应用到动态关联规则元规则挖掘中并提高元规则预测精度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动态关联规则元规则支持度计数建立GM(1,1)模型;然后对建模时产生的残差序列建立周期外延模型并且提取最优周期;其次将周期外延... 提出了一种把灰色-周期外延模型应用到动态关联规则元规则挖掘中并提高元规则预测精度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动态关联规则元规则支持度计数建立GM(1,1)模型;然后对建模时产生的残差序列建立周期外延模型并且提取最优周期;其次将周期外延模型作为GM(1,1)模型的残差补偿,把GM(1,1)模型以及周期外延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叠加得到最终的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周期外延模型 动态关联规则 元规则
下载PDF
关于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与进化 被引量:22
19
作者 肖人彬 王雪 +2 位作者 罗云峰 周济 费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8-53,共6页
本文在总结作者开发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DSS的结构分析入手,探讨了DSS的进化问题。首先通过软件开发方式、程序设计风范、人工智能道路和系统科学发展等方面的深入剖析,指出了进化能力的强弱是DSS... 本文在总结作者开发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DSS的结构分析入手,探讨了DSS的进化问题。首先通过软件开发方式、程序设计风范、人工智能道路和系统科学发展等方面的深入剖析,指出了进化能力的强弱是DSS成败的关键。其次展开了关于DSS结构的研究,提出了DSS的外延结构和内涵结构的新概念并进行了比较。随后讨论了DSS的进化问题,分析了传统的第一代决策支持系统存在的缺陷,阐述了第二代和第三代决策支持系统各自的特征,区分了存在的DSS和进化的DSS,指出了今后DSS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支持系统 结构 进化
下载PDF
鲁西隆起中-新生代伸展构造演化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9
20
作者 时秀朋 李理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29,33,共6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对鲁西隆起伸展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并根据相似理论建立相关试验模型,对鲁西隆起晚中生代以来的伸展构造的发育演化进行构造物理模拟。结果表明:鲁西隆起晚中生代以来的伸展裂陷作用主要经历了晚侏罗—早白垩世、新生代...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对鲁西隆起伸展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并根据相似理论建立相关试验模型,对鲁西隆起晚中生代以来的伸展构造的发育演化进行构造物理模拟。结果表明:鲁西隆起晚中生代以来的伸展裂陷作用主要经历了晚侏罗—早白垩世、新生代两个阶段,新生代又分为古近纪古新世—始新世初期(65-53 Ma)、早始新世—晚始新世(53-39 Ma)和始新世末期—渐新世(39-23.5 Ma)3个时期,各个时期与研究区伸展构造的主要发育时期相符;物理模拟试验证实泰山在新生代有两次快速抬升,分别为始新世(45 Ma)和渐新世(23 Ma);伸展构造的形成归因于晚中生代和古近纪近南北向大规模的伸展作用,其深部背景主要为晚侏罗世以来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及速度的改变、郯庐断裂带的走滑活动、新生代印欧板块的碰撞以及幔源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物理模拟 伸展构造 晚中生代 鲁西隆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