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犁地块北缘早石炭世阿拉斯坦闪长岩成因及其对北天山洋俯冲过程的启示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盟 裴先治 +4 位作者 张进江 陈有炘 赵少伟 张波 曹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1-787,共17页
伊犁地块北缘存在大量石炭纪岩浆岩,但对早石炭世中晚期(340~320 Ma)的岩浆岩鲜有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该阶段区域构造演化的认识。为探讨伊伊犁地块北缘早石炭世的大地构造背景,对伊犁地块北缘阿拉斯坦河流域新发现的早石炭世中期... 伊犁地块北缘存在大量石炭纪岩浆岩,但对早石炭世中晚期(340~320 Ma)的岩浆岩鲜有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该阶段区域构造演化的认识。为探讨伊伊犁地块北缘早石炭世的大地构造背景,对伊犁地块北缘阿拉斯坦河流域新发现的早石炭世中期闪长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阿拉斯坦闪长岩岩体中发育微粒闪长质包体,两者在多组主量和微量元素的双变量图解中均表现出不同的演化趋势,表明其不同的成因和起源。两种岩石均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具有俯冲带岩石的地球化学信息。结合区域资料,认为伊犁地块北缘在早石炭世中晚期之后整体处于伸展背景,可能与北天山洋的俯冲板片回转或后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石炭世 伊犁地块 闪长岩 伸展背景 新疆
下载PDF
临清坳陷变换构造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剑平 汪新伟 汪新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54,共4页
讨论了临清坳陷内3个规模较大的调节构造带,即封丘左行传递带、马陵横向背斜调节带和夏津—腰站斜向背斜调节带的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临清坳陷内"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特征,是由平行于裂谷轴方向的NNE(NE)向伸展正断层... 讨论了临清坳陷内3个规模较大的调节构造带,即封丘左行传递带、马陵横向背斜调节带和夏津—腰站斜向背斜调节带的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临清坳陷内"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特征,是由平行于裂谷轴方向的NNE(NE)向伸展正断层和垂直(或斜交)于裂谷轴方向的NW(NWW)斜向滑移断层及横向构造带等共同作用造成的;区内3个规模较大的调节构造带是造成"南北分块"的构造原因,这些调节构造带垂直或斜交于裂谷方向,通过传递带或调节带的方式调节不同伸展域间的应变,从而使区域应变守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构造 传递带 调节带 伸展块断作用 临清坳陷
下载PDF
廊固凹陷构造特征及成因解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国臣 陆克政 严俊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83-88,共6页
廊坊-固安凹陷(简称廊固凹陷)为第三纪断陷,构造位置属于渤海湾盆地西部、冀中坳陷北部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该凹陷西以大兴断裂为界与大兴凸起相接,东以牛东-河西务主断裂为界,与武清凹陷相连。呈北东向延伸,长约70—80km,面积约2800k... 廊坊-固安凹陷(简称廊固凹陷)为第三纪断陷,构造位置属于渤海湾盆地西部、冀中坳陷北部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该凹陷西以大兴断裂为界与大兴凸起相接,东以牛东-河西务主断裂为界,与武清凹陷相连。呈北东向延伸,长约70—80km,面积约2800km^2。该凹陷的发育受大兴断裂控制,下第三系呈典型的箕状凹陷。断陷内次级断层十分发育,特别是由于本区始新统—渐新统发育了厚达千余米的泥岩层,形成了固安-北寺垡和曹家务-柳泉2个泥岩上拱构造带,泥岩构造顶部则发育复杂的地堑断裂系。廊固凹陷典型的构造样式为基底卷入型张性断块组合,但从盖层构造变形特征分析,早第三纪末本区曾受到过挤压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廊固凹陷 基底卷入型张性断块组合 泥岩上拱 局部性挤压反转
下载PDF
陆相伸展盆地强伸展期沉积格架与断块翘倾分析——以冀中坳陷廊固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为例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明慧 刘池阳 +1 位作者 孙冬胜 崔永谦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8-190,共13页
根据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研究了冀中坳陷廊固凹陷强伸展期 (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 )的沉积格架与断块翘倾运动。作为一个翘倾断块 (半地堑 )沉积区 ,廊固凹陷沙三段中亚段沉积充填以湖相细碎屑岩石组合为主 ,可分 :1 )砾岩—泥岩互层型 ... 根据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研究了冀中坳陷廊固凹陷强伸展期 (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 )的沉积格架与断块翘倾运动。作为一个翘倾断块 (半地堑 )沉积区 ,廊固凹陷沙三段中亚段沉积充填以湖相细碎屑岩石组合为主 ,可分 :1 )砾岩—泥岩互层型 ,其中砾岩有碳酸盐岩砾和硅质砾等两种亚类 ;2 )砂岩—泥岩互层型 ;3)泥岩夹砂岩型。古沉积环境重建显示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期的廊固凹陷是一个窄而深的湖泊 ,发育断层陡崖、轴部和缓坡带等沉积相域以及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湖泊和浊积扇等沉积体系 ,物源主要来自大兴凸起。断块翘倾几何分析表明 ,廊固凹陷在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期的沉降过程具有书斜式断块特征 ,最大沉降值至少为 1 40 2m。廊固凹陷西部扇的演化过程与沉降、沉积物供给和大兴断层倾角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格架 伸展盆地 断块翘倾 沙河街组三段 廊固凹陷
下载PDF
伊宁地块早石炭世球泡流纹岩的发现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永军 王祚鹏 +5 位作者 李新光 郭文杰 任朋飞 罗耀清 滕明耀 王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62,共14页
伊宁地块西段中部阿腾套山一带发现的球泡流纹岩,多数产于早石炭世海相无球泡流纹岩夹层中,整体呈层状、互层状,球泡通气孔顺层平行于流纹构造定向分布,推断是海相极浅水环境下的产物,因而具有精细指相意义。该球泡流纹岩与同期A型花岗... 伊宁地块西段中部阿腾套山一带发现的球泡流纹岩,多数产于早石炭世海相无球泡流纹岩夹层中,整体呈层状、互层状,球泡通气孔顺层平行于流纹构造定向分布,推断是海相极浅水环境下的产物,因而具有精细指相意义。该球泡流纹岩与同期A型花岗岩类共生,属碱性岩类,SiO_2含量为69.18%~77.69%,K_2O大于4%,Al_2O_3为11.32%~16.24%,Ga/Al×10~4=2.1~7.8,∑REE=85.22×10^(-6)~348.8×10^(-6),(La/Yb)_N=6.7~14.8,相对富集轻稀土,δEu具明显负异常,稀土配分及大离子元素蛛网图均与A型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总体相同。ε_(Hf)(t)均大于0(+12.5^+15.5),两阶段锆石Hf模式年龄大于锆石U-Pb年龄,表明源区可能为早古生代新生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演化而来。A型球泡流纹岩与同期A型花岗岩类均形成于拉张构造环境,是区内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中迄今唯一发现的显示拉张构造环境的珍贵实例。为揭示和探讨伊宁地块总体处于汇聚大背景下的局部拉张环境,以及东窄西宽之楔形构造形态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泡流纹岩 弧后拉张环境 早石炭世 昭苏阿腾套山 伊宁地块
下载PDF
雅克拉断凸张扭断裂构造特征与油气运聚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圣彬 刘忠宝 耿新霞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9-276,共8页
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可知,雅克拉断凸中的晚第三纪张扭性断裂系统具有东西分块、南北分带的基本特征,主要发育4种断裂构造样式:阶梯状断裂构造、掀斜断块构造、堑垒式构造和负花状构造。与张扭性断裂系统有关的圈闭构造样式主要有4... 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可知,雅克拉断凸中的晚第三纪张扭性断裂系统具有东西分块、南北分带的基本特征,主要发育4种断裂构造样式:阶梯状断裂构造、掀斜断块构造、堑垒式构造和负花状构造。与张扭性断裂系统有关的圈闭构造样式主要有4种:断鼻与断背斜、掀斜断块、逆牵引背斜和地垒。张扭断裂系统主要活动期为晚第三纪吉迪克期和康村期,其形成的圈闭与生烃期有较好的匹配关系。雅克拉断凸张扭性断裂系统在白垩系和第三系油气聚集过程中,断裂的垂向运移通道作用表现得极为明显,但是断层的侧向封堵对油气的聚集成藏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克拉断凸 中新生界 张扭断裂体系 圈闭样式 侧向封堵
下载PDF
高邮凹陷沙埝断块区的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霞田 戴俊生 解俊昱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3-46,50,共5页
沙埝断块区是由多个分散、破碎断块组成的复杂断块群.综合分析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认为该区断裂构造发育,阜宁组整体呈现鼻状构造,且是断层的集中发育层,断层弧形弯曲、伴有分支,断块圈闭发育.依据典型的构造演化剖面及伸展量、伸展率... 沙埝断块区是由多个分散、破碎断块组成的复杂断块群.综合分析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认为该区断裂构造发育,阜宁组整体呈现鼻状构造,且是断层的集中发育层,断层弧形弯曲、伴有分支,断块圈闭发育.依据典型的构造演化剖面及伸展量、伸展率和百万年内断层落差将其在新生代期间的构造演化划分为阜宁期断块形成、戴南期断层休眠、三垛期断层再次活动以及新近纪和第四纪构造稳定4个阶段,认为该区新生代构造活动强弱交替,断层活动性差异明显,阜宁期断层活动规模和活动强度最大,新生代持续南降北升,有利于聚集来自南部内斜坡的油气形成油气藏,断块圈闭定型于阜宁期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埝地区 阜宁组 断块圈闭 平衡剖面 伸展率 断层落差 构造分析
下载PDF
华北上地壳构造单元划分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涛 王宗秀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5-224,共10页
利用天然地震数据分析研究得到的中地壳滑脱层的深度、活动方式、强度等结果,与重磁异常基底解译成果相结合,提出华北地区在中地壳位置发育有区域滑脱面,其特定壳层及深度位置决定了其在华北深浅构造关系转换中,起着"屏蔽"或... 利用天然地震数据分析研究得到的中地壳滑脱层的深度、活动方式、强度等结果,与重磁异常基底解译成果相结合,提出华北地区在中地壳位置发育有区域滑脱面,其特定壳层及深度位置决定了其在华北深浅构造关系转换中,起着"屏蔽"或联系的重要作用,而在华北伸展变形中是地块运动变形的底边界面。上地壳各个部分在沿其滑动时,因速度差、侧向约束条件等的不同,而派生出断叉线、横向调整断裂及相应的凸起、凹陷断块等次级单元。它们构成了华北上地壳基本构造单元,并直接控制着盆山空间分布、构造地貌单元发育。研究提出了华北上地壳构造单元划分方案:上地壳基底构造分为9个一级单元(Ⅰ~Ⅸ)和23个二级单元。其中一级构造单元为:Ⅰ阴山北部东西向区域凹陷断块;Ⅱ阴山—燕山区域凸起断块;Ⅲ太行山区域凸起断块;Ⅳ大别山区域凸起断块;Ⅴ渤海湾盆地断坳、断隆区;Ⅵ南华北盆地断坳、断隆区;Ⅶ鲁西区域断隆区;Ⅷ下扬子区域断坳、断隆区;Ⅸ鄂尔多斯区域断坳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地壳 伸展体制 滑脱层 构造单元 华北地块
下载PDF
济阳坳陷盆地拉张量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9
作者 肖焕钦 陈广军 李长宝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3-18,共6页
文中首次采用近似定量的方法对济阳坳陷的盆地拉张量进行分析 ,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其构造沉降及演化历史 ,并通过分析盆地拉张量对沉积体系、沉积旋回和盆地含油气性的影响 ,讨论了它在油气勘探方面的地质意义。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拉张量 沉降史 沉积 油气藏勘探 块断盆地
下载PDF
泌阳凹陷复杂断鼻构造样式解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军 李连生 +3 位作者 李辉 孙峥嵘 季玉瑶 苏桂芝 《河南石油》 2004年第2期5-7,共3页
泌阳凹陷在区域性引张作用下形成了典型的伸展构造样式——被不同层次断层切割成的一系列复杂断鼻、断块。通过对不同地区复杂断鼻、断块构造特征的研究,总结出地堑和阶梯状两种断块群模式类型,并对其控油机制进行分析,指出继承性的鼻... 泌阳凹陷在区域性引张作用下形成了典型的伸展构造样式——被不同层次断层切割成的一系列复杂断鼻、断块。通过对不同地区复杂断鼻、断块构造特征的研究,总结出地堑和阶梯状两种断块群模式类型,并对其控油机制进行分析,指出继承性的鼻状构造不仅控制了泌阳凹陷油气聚集的方向,也控制着各区的油气富集程度;断层是复杂断鼻构造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既可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又可阻挡油气的运移而聚集成藏。因此泌阳凹陷复杂断鼻构造具备形成大面积油气富集区的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伸展构造 断鼻断块群 地堑断块 阶梯断块
下载PDF
伸展盆地复杂断块运动学平面复原——以渤海湾盆地廊坊—固安断陷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桂宝玲 何登发 +1 位作者 闫福旺 张文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6-444,共19页
本文选取廊固凹陷为例,利用平面恢复方法,研究伸展盆地断块平面运动特征。根据大兴断层的分段性,将研究区分为3个区块:西南区,中区以及东北区,又根据研究区的断块旋转特征,将中区分为中北区以及中南区。每个区块的断块运动差异性很大。... 本文选取廊固凹陷为例,利用平面恢复方法,研究伸展盆地断块平面运动特征。根据大兴断层的分段性,将研究区分为3个区块:西南区,中区以及东北区,又根据研究区的断块旋转特征,将中区分为中北区以及中南区。每个区块的断块运动差异性很大。通过对廊固凹陷古近系的断块进行构造平面恢复,发现其平面运动具有以下特征:西南区,断块主要以顺时针旋转,位移方向为东南—西北;中区,中南区断块主要以顺时针旋转,中北区主要以逆时针旋转,位移方向为西北—东南,中间位移量最大,向东北及西南端位移量逐渐减小;东北区,除沙二段外,断块主要受桐柏镇断裂影响以逆时针旋转,位移方向为近似南—北。其中东北区和西南区的位移方向相似,且与中区的位移方向相反,猜测与主控断层大兴断层的分段性有关。中区的中南部断块主要以顺时针旋转,而中北部断块主要以逆时针旋转,由于中区主应力集中在凹陷中间,向两端应力逐渐减小,导致应力作用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廊固凹陷 伸展盆地 大兴断层 古近系 平面恢复 复杂断块 平面运动
下载PDF
东胜断块系与东胜式铅锌矿床 被引量:1
12
作者 燕守勋 《辽宁地质》 1991年第1期55-68,共14页
辽东早元古宙拗拉槽中的铅锌矿床,可划分为层状矿床和脉状矿床两大类。本文论述了后一种类型的典型代表——东胜式铅锌矿床的控矿因素和矿床特征。依据大量地质事实,作者认为:东胜式铅锌矿床的控矿构造是与基底花岗岩活动密切相关的中... 辽东早元古宙拗拉槽中的铅锌矿床,可划分为层状矿床和脉状矿床两大类。本文论述了后一种类型的典型代表——东胜式铅锌矿床的控矿因素和矿床特征。依据大量地质事实,作者认为:东胜式铅锌矿床的控矿构造是与基底花岗岩活动密切相关的中生代半地堑系;矿质来源于地壳深部液态矿源层;中生代岩浆活动是矿液上升的热动力。综合这三大因素,建立了东胜式矿床的成矿模式。由此,期望对进一步找矿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系 铅锌矿床 断裂 成矿
下载PDF
The Earlier Spreading of South China Sea Basin due to the Late Mesozoic to Early Cenozoic Extension of South China Block: Structural Styles and Chronological Evidence from the Dulong-Song Chay Metamorphic Dome, Southwest China
13
作者 Yan Danping Zhou Meifu +1 位作者 Wang Yan Zhao Taipi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5年第3期189-199,共11页
To understand the forming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basin, new data of the structural styles and geochronology were obtained from the Dulong-Song Chay dome, southeastern Yunnan and northern Vietnam... To understand the forming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basin, new data of the structural styles and geochronology were obtained from the Dulong-Song Chay dome, southeastern Yunnan and northern Vietnam. The structural styles were acquired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geo-chronological dating was carried out using zircon SHRIMP Ⅱ U-P and argon isotopic analyses. The South China Sea basin extension occurred firstly at Late Mesozoic to Early Cenozoic, and then at Late Oligocene to Middle Miocene (32-17 Ma). The second stage of extension formed immediately after the first stage, and both extensions have a consistent forming mechanism. New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geo-chronological data do not support the models of "backarc spreading" and "strike-slip faults producing the extension". Then what mechanism resulted in the extension of South China Sea basin? The data indicate that at least two episodes of major extensional tectonics, i.e. , the D1 deformation at 237-228 Ma resulted in the rising and exhumation of the dome, and D2 deformation at 86-78 Ma overprinted and redeformed the dome. Of them, the D2 shows a consistent forming time, extensional direction and tectonic regime among Dulong-Song Chay dome, South China block and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basin. Regional geology has proved th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basin belongs to the South China block, therefore, we interpreted that the Late Mesozoic to Early Cenozoic extensional tectonics occurred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basin due to the intraplate deform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 while the Ailaoshan-Red River sinistral slip strengthened the Cenozoic extens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basin Dulong-Song Chay metamorphic dome South China block extensional tectonics geochronological determin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