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离皮片在外耳道闭锁成形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
1
作者 虞幼军 林枫 +1 位作者 张道行 杨和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5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 总结游离裂层皮片与全层皮片应用于外耳道成形术中的初步体会。方法 7例外耳道皮肤缺损患者,5例以游离裂层皮片修复,2例使用游离全层皮片修复,观察并总结其术后效果。结果 7例患者术后皮片均全部存活。游离裂层皮片和游离全层皮片... 目的 总结游离裂层皮片与全层皮片应用于外耳道成形术中的初步体会。方法 7例外耳道皮肤缺损患者,5例以游离裂层皮片修复,2例使用游离全层皮片修复,观察并总结其术后效果。结果 7例患者术后皮片均全部存活。游离裂层皮片和游离全层皮片修复后外耳道扩张时间分别为6-15个月和4-6周。经1-4年远期随访,多数患者外耳道口直径在6-7mm×7-8mm之间。结论在外耳道成形术中,游离全层皮片的效果优于裂层皮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层皮片 术中 患者 游离皮片 外耳道闭锁 外耳道成形术 术后 存活
下载PDF
耳道皮瓣复合瓣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外耳道胆脂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PON-1和LIVIN水平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段礼府 鄢斌成 +2 位作者 蒋宗玲 魏兴 胡一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102-1106,共5页
目的探讨耳道皮瓣复合瓣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外耳道胆脂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对氧磷酶(PON)-1和LIVIN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Ⅲ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 目的探讨耳道皮瓣复合瓣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外耳道胆脂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对氧磷酶(PON)-1和LIVIN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Ⅲ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复合瓣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身麻醉,由同一组医师进行手术,对照组给予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复合瓣组给予耳道皮瓣复合瓣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术前1 d与术后1个月判定气导听阈、气骨导差变化,记录两组术后1个月出现的并发症情况,检测术前1 d与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PON-1、LIVIN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复合瓣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瓣组术后1个月的头痛、耳内感染、听力下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均低于术前1 d,且复合瓣组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为(17.49±3.62)、(9.48±1.47)dBHL,均低于对照组[(22.20±3.21)、(14.10±1.31)dBH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血清PON-1和LIVIN含量低于术前1 d,复合瓣组血清PON-1和LIVIN含量为(5.69±0.14)、(2.76±0.16)pg/mL,均低于对照组[(11.09±1.47)、(5.20±0.3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道皮瓣复合瓣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外耳道胆脂瘤能抑制血清PON-1和LIVIN的释放,改善患者的听力,提高治疗效果,且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道皮瓣复合瓣 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 外耳道胆脂瘤 对氧磷酶-1 LIVIN
下载PDF
带蒂皮瓣修复外耳道缺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罗静 苏庚 袁群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外耳道缺损患者带蒂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外耳道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带蒂皮瓣修复,比较患者患侧和健侧耳长度、耳宽度、耳甲腔温度、耳廓温度等指标。结果:50例患者皮瓣均... 目的:分析外耳道缺损患者带蒂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外耳道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带蒂皮瓣修复,比较患者患侧和健侧耳长度、耳宽度、耳甲腔温度、耳廓温度等指标。结果:50例患者皮瓣均存活,术后随访3个月,肿物无复发,外耳道无狭窄,皮肤色泽良好,外观满意。患者术后患侧和健侧的耳长度、耳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患侧耳甲腔温度(27.21±0.76)℃和耳轮廓温度(24.01±0.63)℃明显低于健侧的(28.76±0.65)℃和(24.73±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7d、14d,患侧与健侧的耳甲腔、耳轮廓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观评价与医师客观评价的总满意率分别为86.0%和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蒂皮瓣修复外耳道缺损效果显著,具有操作简单、术后瘢痕小、供区隐蔽、色泽与周围皮肤接近、术后外观满意度高等优点,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 皮肤缺损 皮瓣 修复
下载PDF
耳前转移皮瓣在修复外耳道乳头状瘤手术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允良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119-119,共1页
目的观察耳前转移皮瓣对由手术切除外耳道乳头状瘤引起的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手术切除大面积乳头状瘤,用耳前转移皮瓣修复手术缺损。结果8耳手术成功,随访6~12月,效果良好,未有耳道狭窄及复发。结论局部组织转移皮瓣修复耳道缺损... 目的观察耳前转移皮瓣对由手术切除外耳道乳头状瘤引起的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手术切除大面积乳头状瘤,用耳前转移皮瓣修复手术缺损。结果8耳手术成功,随访6~12月,效果良好,未有耳道狭窄及复发。结论局部组织转移皮瓣修复耳道缺损成活率高,且可防耳道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乳头状瘤 转移皮瓣 狭窄
下载PDF
耳内镜下经外耳道后壁翻瓣夹层法修补鼓膜穿孔52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申会利 钱蔚颖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6期2120-2122,共3页
目的观察耳内镜下经外耳道后壁翻瓣夹层法对鼓膜穿孔患者的修补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进行耳内镜下经外耳道后壁翻瓣夹层法治疗的52例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者术后愈合率... 目的观察耳内镜下经外耳道后壁翻瓣夹层法对鼓膜穿孔患者的修补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进行耳内镜下经外耳道后壁翻瓣夹层法治疗的52例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者术后愈合率为100%,愈合情况比较良好,无出现外移、内陷等情况;患者手术后一年的气导听阙为(22.75±6.78)dB HL,与手术前的(41.65±10.83)dB H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骨气导差为(10.03±4.67)dB HL,与手术前的(21.32±7.12)dB H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耳内镜下经外耳道后壁翻瓣夹层法修补鼓膜穿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鼓膜愈合率,改善患者的听力,在临床治疗中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膜穿孔 经外耳道后壁翻瓣 夹层法 听力
下载PDF
耳后径路取带蒂皮瓣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18例
6
作者 邵永良 周鲲鹏 +2 位作者 李广盛 张学梅 杨泽垠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耳后带蒂皮瓣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扩大外耳道腔的疗效。方法 选取16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及2例外耳道闭锁患者,均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经耳后径路,术中见外耳道狭窄、外耳道峡部皮肤环状肉芽生长或闭锁,术中扩大外耳道骨管,... 目的 探讨应用耳后带蒂皮瓣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扩大外耳道腔的疗效。方法 选取16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及2例外耳道闭锁患者,均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经耳后径路,术中见外耳道狭窄、外耳道峡部皮肤环状肉芽生长或闭锁,术中扩大外耳道骨管,于耳后切口处取带蒂皮瓣,向前转入耳道,覆盖于耳道后壁皮肤缺损处,扩大外耳道腔。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耳道皮瓣均存活,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耳道形态恢复好,未发生狭窄或闭锁。结论 耳后径路取带蒂皮瓣易于取材,无需新切口,耳道植皮后,因瓣片有血运、不易坏死,减少了耳道再次狭窄或闭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皮瓣 外耳道 皮肤缺损 修复 耳后径路
原文传递
两种带蒂皮瓣修复耳郭、外耳道缺损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方法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丁志琴 何丕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492-494,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耳后动脉耳支为蒂皮瓣修复耳郭皮肤缺损及以耳后动脉枕支为蒂皮瓣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方法。方法选取自2011-2016年收治的29例耳郭、外耳道皮肤缺损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耳后动脉耳支为蒂皮瓣修复耳郭皮肤缺损... 目的探讨采用耳后动脉耳支为蒂皮瓣修复耳郭皮肤缺损及以耳后动脉枕支为蒂皮瓣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方法。方法选取自2011-2016年收治的29例耳郭、外耳道皮肤缺损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耳后动脉耳支为蒂皮瓣修复耳郭皮肤缺损及以耳后动脉枕支为蒂皮瓣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总结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结果本组29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2.1±15.3)min;皮瓣均完全存活,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出现坏死、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患侧耳长度、宽度测量值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患侧耳甲腔、耳轮廓的温度均低于健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患侧耳甲腔、耳轮廓的温度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患者主观评价满意17例,较满意8例,一般4例,主观满意率86.21%;医师客观评价满意16例,较满意10例,一般3例,主观满意率89.67%。结论采用耳后动脉耳支为蒂皮瓣修复耳郭皮肤缺损及耳后动脉枕支为蒂皮瓣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技术可行,术后外观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后动脉 皮瓣 耳郭 皮肤缺损 外耳道
原文传递
Ⅰ形切口耳甲腔成形外耳道口截面积与形态学评估
8
作者 高竞逾 刘卓慧 +5 位作者 阮标 李书聆 江超武 杨晶 陆涛 龙瑞清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经耳后Ⅰ形切口二瓣法耳甲腔成形术对术后外耳道口截面积与形态学改变的初步价值评估。方法:2018年6月-2019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并同期行Ⅰ形切口二瓣法耳甲腔成形术患者137例(155... 目的:探讨经耳后Ⅰ形切口二瓣法耳甲腔成形术对术后外耳道口截面积与形态学改变的初步价值评估。方法:2018年6月-2019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并同期行Ⅰ形切口二瓣法耳甲腔成形术患者137例(155耳),分别于手术完成时与术后1个月及6个月测量外耳道口垂直径(D1)及水平直径(D2),根据两径值计算外耳道口截面积(S=1/4πD1×D2)。并于术后观察干耳时间、术腔上皮化时间;术后6个月统计外耳道口形态。结果:术后干耳时间为18~61 d,平均(27.32±7.52)d;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为24~70 d,平均(32.18±10.36)d。术后6个月复诊,155耳外耳道口形态分类情况:圆形(垂直径和水平径的差值在2 mm以内)者117耳(75.48%),椭圆形(外观呈椭圆,垂直径和水平径的差值大于2 mm)者35耳(22.58%),三角形者3耳(1.94%);无一例外耳道口呈不规则形态。术中及术后1个月及6个月外耳道口截面积分别为(2.51±0.48)cm^(2)、(2.45±0.35)cm^(2)、(2.41±0.43)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后Ⅰ形切口二瓣法耳甲腔成形术方法简单易行,术后外耳道口形态规则,不易缩窄,能有效匹配术腔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甲腔成形 Ⅰ形切口 二瓣法 外耳道口 截面积
原文传递
耳内镜下经耳道鼓膜皮瓣出血管理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小权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0年第4期229-232,237,共5页
目的评估耳内镜下翻外耳道—鼓膜皮瓣手术过程中出血的程度,并探讨控制出血的策略。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8年4月到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耳科进行耳内镜下鼓室成型术1型的患者30例,依据术中肾素棉球使用数量,局部注射利多卡因+肾素与生理... 目的评估耳内镜下翻外耳道—鼓膜皮瓣手术过程中出血的程度,并探讨控制出血的策略。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8年4月到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耳科进行耳内镜下鼓室成型术1型的患者30例,依据术中肾素棉球使用数量,局部注射利多卡因+肾素与生理盐水+肾上腺素、麻醉采用控制性低血压与否以及处于月经期与否分别两两对比,评估耳内镜手术中出血程度以及控制措施。结果术中采用外耳道及耳后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加0.1%肾上腺素的患者耳道出血少;皮瓣出血频繁的部位主要为皮瓣切口、外耳道后壁鼓乳缝、耳道前上壁的鼓鳞缝、外耳道骨部的胡施克氏孔区域以及外耳道后下壁耳后动脉分支走行处,鼓室内出血则相对较少。结论对于耳内镜下经耳道行鼓室成型术,改善病人术前一般情况,采用耳道注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混合液以及肾上腺素棉球的使用,全身麻醉下控制性低血压技术,熟悉耳道解剖及外耳道供应血管等一系列措施,可较好控制耳道出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 外耳道—鼓膜皮瓣 鼓室成形术 出血 麻醉 出血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