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外基质破坏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唐映红 黄小平 +2 位作者 谭华 陈北阳 邓常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1期2327-2330,共4页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外基质破坏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苷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PNS组及依达拉奉组,连续给药4天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20min,再灌注24h后...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外基质破坏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苷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PNS组及依达拉奉组,连续给药4天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20min,再灌注24h后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11oproteinase-1,TIMP-1)在脑组织的表达;脑缺血20min再灌注60min后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织织MMP-9表达增强,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IMP-1表达无显著性变化;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和GSH含量显著降低,NO含量和NOS活性均显著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NS可显著升高脑缺血再灌注后TIMP-1蛋白表达,降低MMP-9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NS可显著降低MDA和NO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对SOD、NOS活性和GSH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外基质破坏及氧化应激损伤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外基质 氧化应激 C57BL/6小鼠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人瘢痕成纤维细胞前胶原及纤维粘连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边曦 吴江群 +1 位作者 聂兴举 秦泽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90-1393,共4页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对人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Ⅰ,Ⅲ,PCⅠ,PCⅢ)、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表达的作用,并与瘢痕治疗常规药物氢化可...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对人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Ⅰ,Ⅲ,PCⅠ,PCⅢ)、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表达的作用,并与瘢痕治疗常规药物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HC)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原代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KFb)、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yperplastic scar fibroblast,HFb)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NFb),分别使用OM(500μg/mL)、HC(2μg/mL)作用于KFb、HFb和NFb,RT-PCR法检测3种成纤维细胞PCⅠ、PCⅢ、FN及MMP-1mRNA表达及其药物干预后的变化。结果正常条件下,与NFb比较,KFb、HFb的PCⅠmRNA表达分别增加31.7%和34.2%(均P<0.05),且KFb的PCⅢmRNA表达增加44.9%(P<0.01)。药物干预后,OM使HFb的FN及PCⅠmRNA表达量分别减少18.8%和23.6%(均P<0.05);HC使HFb的FN及PCⅠmRNA表达量分别减少26.8%和43.6%(P<0.05,P<0.01);OM还使KFb的MMP-1mRNA表达量增加21.8%(P<0.05)。结论 OM可能通过抑制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PCⅠ和FNmRNA表达而减少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合成;与HC比较,OM还可通过诱导KFb的MMP-1mRNA表达增加以促进ECM的降解,因而具有潜在的治疗病理性瘢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成纤维细胞 细胞外基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下载PDF
P53过度表达及细胞外基质与胃癌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林 付红梅 +2 位作者 金树珍 黄润 周成刚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992-996,共5页
目的观察 P53蛋白表达及细胞外基质(ECM)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观察胃癌51例及正常胃组织12例中 P53的表达及 ECM 成分-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分布.结果... 目的观察 P53蛋白表达及细胞外基质(ECM)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观察胃癌51例及正常胃组织12例中 P53的表达及 ECM 成分-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分布.结果胃癌组织中 P53阳性表达率为45.1%(23/51),正常胃组织中无1例阳性,P53过度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但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X^2-5.368,P<0.05).LN 和Ⅳ型胶原分布在血管和上皮基底膜(BM)内,FN 在上皮细胞、基底膜及间质内均有分布.正常胃组织中LN,Ⅳ型胶原和基膜 FN 呈连续线状完整地分布.胃癌组织中LN 和Ⅳ型胶原的阳性率分别为41.2%(21/51)和43.1%(22/51).呈连续线状型、间断线状型、碎片状型及完全缺失型四种方式分布。胃癌分化越高,基底膜样物质表达的完整率越高,并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明显关系.细胞 FN 和基膜 FN 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7.1%(24/51),37.3%(19/51).且与胃癌的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间质 FN 的分布与胃癌生物学行为无关.结论 P53过度表达和 ECM 缺失在胃癌分化、浸润中各自起着独立的作用,但 P53过度表达同时伴 ECM 缺失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侵犯 肿瘤转移 细胞外基质 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质 P53生物合成 细胞分化
下载PDF
CD147和MMP-2、VEGF在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新杰 雷德林 +3 位作者 张圃 马秦 周峻 李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2-376,共5页
目的:研究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72例ACC组织中CD147和MMP-2、VEGF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研究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72例ACC组织中CD147和MMP-2、VEGF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147和MMP-2、VEGF在ACC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65.3%、73.6%;三者的表达均与肿瘤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明显关联(P>0.05);神经侵袭组的CD147和MMP-2表达明显强于无神经侵袭组(P<0.05),VEGF在有无神经侵袭组间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侵袭组和肿瘤发生转移组的CD147和MMP-2、VEGF的表达均明显强于对应组(P<0.05);CD147的表达与MMP-2和VEGF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CD147和MMP-2、VEGF的表达与ACC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三者的表达有助于对ACC进行临床病理研究及转移潜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7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腺样囊性癌 转移
下载PDF
参芪泄浊饮对腺嘌呤致慢性肾衰大鼠模型肾组织细胞外基质表达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梁亮 王圣志 何学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参芪泄浊饮对慢性肾衰大鼠肾组织胶原蛋白Ⅲ(ColⅢ)、胶原蛋白Ⅳ(ColⅣ)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Yokozawa法复制慢性肾衰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参芪泄浊饮高剂量组、常规剂量组、氯沙坦组、造模组及正常组,分别予参芪泄浊饮水煎液20... 目的:观察参芪泄浊饮对慢性肾衰大鼠肾组织胶原蛋白Ⅲ(ColⅢ)、胶原蛋白Ⅳ(ColⅣ)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Yokozawa法复制慢性肾衰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参芪泄浊饮高剂量组、常规剂量组、氯沙坦组、造模组及正常组,分别予参芪泄浊饮水煎液20、10 m L·kg-1·d-1、氯沙坦9 mg·kg-1·d-1,造模组与正常组均予纯净水10 m L·kg-1·d-1,给药8周,酶法测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肾脏ColⅢ、Ⅳ的表达。结果:1高剂量组Scr水平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氯沙坦组及造模组;常规剂量组与氯沙坦组无明显差别,均低于造模组;2ColⅢ表达水平:高剂量组<常规剂量组<氯沙坦组<造模组,相邻组间均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1);3ColⅣ表达水平除高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其余变化趋势同ColⅢ。结论:参芪泄浊饮可通过减少细胞外基质ColⅢ、Ⅳ在肾组织过度沉积来缓解氮质血症,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泄浊饮 细胞外基质 腺嘌呤 慢性肾衰
下载PDF
生脉解毒通络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ECM积聚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闫凤杰 邓悦 朴春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1期2306-2308,共3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ECM积聚及中药生脉解毒通络胶囊的调节作用。方法:46只Wistar大鼠用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后,随机分为DM组、苯那普利治疗组和生脉解毒通络胶囊治疗组,以正常10只大鼠作为对照。连续处理12周后,应用免疫组化...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ECM积聚及中药生脉解毒通络胶囊的调节作用。方法:46只Wistar大鼠用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后,随机分为DM组、苯那普利治疗组和生脉解毒通络胶囊治疗组,以正常10只大鼠作为对照。连续处理12周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及其抑制物(TIMP-1)和Ⅰ、Ⅲ型胶原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M大鼠TIMP-1及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增加,MMP-1表达减少,生脉解毒通络胶囊组心肌组织TIMP-1及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低于DM组(P<0.01),MMP-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DM组(P<0.01)。结论:生脉解毒通络胶囊对DM心肌病变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糖脂代谢,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生脉解毒通络胶囊 细胞外基质(ECM)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胎膜早破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素梅 陈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0期22-23,65,共3页
胎膜早破是威胁母婴健康的常见并发症,可引起早产,使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胎膜破裂后,可引起羊膜腔感染、围生期感染、败血症和新生儿窒息等。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胎膜早破的胎膜中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 胎膜早破是威胁母婴健康的常见并发症,可引起早产,使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胎膜破裂后,可引起羊膜腔感染、围生期感染、败血症和新生儿窒息等。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胎膜早破的胎膜中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中所有蛋白成分的内源性酶,引起胎膜结构的弱化,导致胎膜早破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早产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苗海卫(综述) 罗心平(审校) 《医学综述》 2009年第9期1286-1288,共3页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是相对分子质量为32×10^3的基质相关的库尼(Kun 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TFPI-2大部分来自细胞外基质中的内皮细胞(60%~90%)。在体内,TFPI-270%~75%与细胞外基质结合。TFPI-2被认为在细胞...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是相对分子质量为32×10^3的基质相关的库尼(Kun 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TFPI-2大部分来自细胞外基质中的内皮细胞(60%~90%)。在体内,TFPI-270%~75%与细胞外基质结合。TFPI-2被认为在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重塑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来说TFPI-2在生理、病理中的作用还没有准确完整结论,但在许多方面已经有了使人感兴趣的进展,值得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相关的研究予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 细胞外基质 金属蛋白酶 转移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抑制EMMPRIN表达对人绒癌细胞JEG-3侵袭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永清 赵扬玉 +1 位作者 江元慧 杨硕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年第2期28-30,共3页
目的研究RNA干扰技术抑制人绒癌JEG-3细胞EMMPRIN的表达,探讨EMMPRIN在滋养细胞侵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设计、体外化学合成靶向EMMPRIN的短发夹状双链RNA(shRNA),分别与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结合后转染体外培养的人绒癌细胞系JEG-... 目的研究RNA干扰技术抑制人绒癌JEG-3细胞EMMPRIN的表达,探讨EMMPRIN在滋养细胞侵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设计、体外化学合成靶向EMMPRIN的短发夹状双链RNA(shRNA),分别与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结合后转染体外培养的人绒癌细胞系JEG-3。分为A实验组:每组中加入1μg重组质粒和5μl阳离子脂质体Metafectene;B阴性对照组:只加5μl脂质体转染试剂;C无关对照组(无关dsRNA对照组,载体试剂盒自带)。三组细胞孵育48h后,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EMMPRIN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胶酶谱测定MMP2,9的表达。结果RNA干扰技术可以显著的靶向抑制EMMPRIN基因在人绒癌细胞中的表达,与B组和C组相比,A组细胞EMMPRIN蛋白和EMMPRINmRNA表达分别减少了75.2%和62.3%(P<0.01);B、C组EMMPRIN蛋白和EMMPRIN mRNA表达分别减少了3.3%、2.4%和3.2%、1.8%(P>0.05);A组细胞在转染后的12,24,36,48小时MMP2的分泌分别下降了13.5%,29.6%,58.3%和66.6%;MMP9的分泌分别下降了10.7%,33.8%,47.5%和62.6%,相邻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EMMPRIN与滋养细胞的侵袭功能密切相关,抑制滋养细胞中EMMPRIN的表达可以抑制滋养细胞的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技术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绒癌JEG-3细胞系 侵袭力
下载PDF
Extracellular matrices, artificial neural scaffolds and the promise of neural regeneration 被引量:1
10
作者 Christian B.Ricks Samuel S.Shin +1 位作者 Christopher Becker Ramesh Grandh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7期1573-1577,共5页
Over last 20 years, extracellular matrices have been shown to be useful in promoting tissue regeneration. Recently, they have been used and have had success in achieving neurogenesi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extracellu... Over last 20 years, extracellular matrices have been shown to be useful in promoting tissue regeneration. Recently, they have been used and have had success in achieving neurogenesi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extracellular matrix design have allowed their successful in vivo incorporation to engender an environment favorable for neural regeneration in animal models. Promising treatments under investigation include manipulation of the intrinsic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incorporation of engineered naometer-sized scaffolds through which inhibition of molecules serving as barriers to neuroregeneration and delivery of neurotrophic factors and/or cells for successful tissue regeneration can be achieved.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nges incurred within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following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 will undoubtedly help design a clinically efficacious extracellular matrix scaffold that can mitigate or reverse neural degeneration in the clinical se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aceuular matrix NEUROGENESIS scaffolds neural stem cells
下载PDF
TGF-β1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眶成纤维细胞外基质基因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陆燕 张鹏 +2 位作者 魏锐利 蔡季平 吴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眼外肌来源成纤维细胞(orbital fi-broblasts,OF)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主要成分金...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眼外肌来源成纤维细胞(orbital fi-broblasts,OF)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主要成分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1,TIMP-1)、胶原Ⅰ(collagen typeⅠ,COL-Ⅰ)、胶原Ⅲ(collagen typeⅢ,COL-Ⅲ)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10μg·L-1TGF-β1刺激OF后不同时间点(0h、3h、6h、12h、24h、48h)及不同浓度TGF-β1(1μg·L-1、5μg·L-1、10μg·L-1、20μg·L-1)刺激OF24h后TIMP-1、COL-I、COL-Ⅲ及FN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10μg·L-1TGF-β1刺激OF的时间效应:TIMP-1mRNA在3h和6h分别为对照组的1.50倍和2.46倍(P<0.01);COL-ⅠmRNA在24h和48h分别为对照组的5.49、3.69倍(P<0.01);COL-ⅢmRNA在24h和48h分别为对照组的2.14、1.63倍(P<0.01);FN mRNA在12h和24h后分别为对照组的2.45、1.53倍(P<0.01)。不同浓度TGF-β1刺激OF24h后剂量效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IMP-1mRNA在5μg·L-1和10μg·L-1时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1.79、1.46倍(P<0.01);COL-ⅠmRNA在1μg·L-1和10μg·L-1分别空白对照组的1.94、3.29倍(P<0.01);COL-ⅢmRNA在5μg·L-1和10μg·L-1分别空白对照组的1.52、3.28倍(P<0.01);FN mRNA在1μg·L-1和10μg·L-1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1.30、2.45倍(P<0.01)。结论 TGF-β1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刺激OF表达TIMP-1、COL-Ⅰ、COL-Ⅲ及FN mRNA,TGF-β1可能在TAO眼外肌纤维化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成纤维细胞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硬脑膜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
12
作者 周峰 陈高 张建民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1-374,共4页
目的:建立兔硬脑膜缺损的体外培养模型,观察不同细胞外基质对其愈合过程的影响,研究硬脑膜修复的机制,为以后检测硬脑膜移植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兔硬脑膜体外培养,再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结果:预先铺过胶原... 目的:建立兔硬脑膜缺损的体外培养模型,观察不同细胞外基质对其愈合过程的影响,研究硬脑膜修复的机制,为以后检测硬脑膜移植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兔硬脑膜体外培养,再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结果:预先铺过胶原的培养板中培养8~10d后有细胞从硬脑膜缺损的边缘逸出、增殖,13~15d硬脑膜缺损愈合;而以多聚赖氨酸及层粘连蛋白铺底的培养板中没有看到细胞逸出的现象。硬脑膜细胞对波形蛋白抗体呈强阳性反应,对第Ⅶ因子抗体则为阴性反应;在电镜下可以看到新生胶原的生成。结论:成功建立一种硬脑膜缺损的体外培养模型;成纤维细胞从硬脑膜创缘的逸出、增殖是硬脑膜缺损愈合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重建 体外培养 成纤维细胞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EMMPRIN和MT1-MMP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高爱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和模型金属蛋白酶1(MT1-MMP)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肝癌手术切除标本的EMMPRIN及MT1-MMP的表达情况。结果①MT1-MMP和EMM...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和模型金属蛋白酶1(MT1-MMP)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肝癌手术切除标本的EMMPRIN及MT1-MMP的表达情况。结果①MT1-MMP和EMMPRIN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和52.5%,明显高于在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均<0.01);②EMMPRIN与肿瘤的转移、肝癌组织分化程度、肿瘤的大小有关;③MT1-MMP与肿瘤的转移、肿瘤的大小有关,与分化程度无关;④MT1-MMP蛋白与EMMPRIN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08,P<0.05)。结论MT1-MMP和EMMPRIN的表达均与肝癌的浸润转移有关,MT1-MMP和EMMPRIN的检测对于评估肝癌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模型金属蛋白酶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CD147和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曙光 邹振宁 +3 位作者 马红梅 王新根 李静 徐胜美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638-2640,2644,共4页
目的分析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和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多个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标记生物素过... 目的分析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和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多个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标记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P法)检测64例NSCLC患者组织中CD147和PTEN的表达情况,另选取10例患者的癌旁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并分析CD147和PTEN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CD147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率(75.0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7蛋白表达与肺癌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PTEN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32.81%)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表达与TNM分期相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SCLC组织中CD147和PTEN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442,P<0.05)。结论 CD147和PTEN异常表达在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
下载PDF
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脱钙骨基质双相半月板支架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苑志国 刘舒云 +11 位作者 郝春香 黄靖香 张莉 眭翔 孟昊业 郭维民 王明杰 张雨 彭江 汪爱媛 卢世璧 郭全义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6年第1期4-12,共9页
目的成功制备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脱钙骨基质双相半月板支架,并与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结合研究其生物相容性。方法联合利用湿法粉碎、差速离心等物理方法和胃蛋白酶等化学方法制备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利用改良Urist法制备脱钙骨... 目的成功制备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脱钙骨基质双相半月板支架,并与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结合研究其生物相容性。方法联合利用湿法粉碎、差速离心等物理方法和胃蛋白酶等化学方法制备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利用改良Urist法制备脱钙骨基质,并利用灌注、冷冻干燥等方法分别制备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支架、脱钙骨基质支架以及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脱钙骨基质双相支架等三种不同的支架,并从组织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力学等方面研究三种支架的异同;原代培养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并将P3代的纤维软骨细胞分别种植在以上三种支架上,利用扫描电镜、死/活细胞染色等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分别在3、7、14 d时检测纤维软骨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及分泌胶原和糖胺多糖的含量。结果物理化学联合法脱细胞可以去除半月板中绝大部分的细胞成分,并且很好地保留正常半月板细胞外基质的胶原以及糖胺多糖成分;脱细胞半月板基质支架、脱钙骨基质支架以及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脱钙骨基质双相支架三种支架均具有良好的孔隙率,合适的孔径大小,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纤维软骨细胞可以很好地在支架上生长,死/活细胞染色结果显示三种支架均可以维持良好的细胞活性,但是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脱钙骨基质双相支架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特性,脱细胞半月板基质支架和脱钙骨基质/脱细胞半月板基质双相支架在促进纤维软骨细胞增殖和维持细胞表型方面要比单纯脱钙骨基质支架更优。结论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脱钙骨基质双相支架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促进纤维软骨细胞增殖,同时也可以维持纤维软骨细胞的表型,是一种可以应用于组织工程半月板再生的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 关节半月板 生物相容性 生物力学 脱钙骨基质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TETRANDRINE TREATMENT IN RAT HEPATIC FIBROSIS MODEL
16
作者 潘勤 李定国 +2 位作者 陆汉明 徐芹芳 陈锡美 《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Foreign Language Edition)》 CAS 2006年第1期26-31,共6页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therapeutic dosage of tetrandrine (Tet) in rat hepatic fibrosis roodel. Methods 50 Wistar rats were divided into 5 groups at random including normal control, model control, Tettreated model...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therapeutic dosage of tetrandrine (Tet) in rat hepatic fibrosis roodel. Methods 50 Wistar rats were divided into 5 groups at random including normal control, model control, Tettreated model groups of 10mg· kg^ - 1· d^ - 1, 5mg· kg^ - 1· d^ - 1 and 2.5mg· kg^ - 1· d^ - 1( n = 10 in each group ). All rats, except for the normal controls, were injected with axenic porcine serum (0. 5ml each time, twice a week) intraperitoneally for 8 weeks to establish hepatic fibrosis. After the 8th week, rats of Tet-treated model groups were given by gavage once a day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Tet for another 8 weeks. Then the liver function, serum levels of hyaluronic acid ( HA ), laminin ( LM), and procollagen type Ⅲ (PCⅢ) were tested. Collagen type 1 and Ⅲ,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liver tissue were also assessed. Results Most indices of liver function including alanine minotransferase (AL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albumin ( ALB), albumin/globulin ratio ( A/G)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Tet-treated groups with the exception of 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 (γ- GT) and total bilirubin (TBIL). Secondly, markedly lowered levels of HA, LM and collagen type I, III were also detected by radioimmunolog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the 5 mg· kg^ - 1· d^ - 1 Tet-treated model group. Moreover, pathologi- cal findings confirmed th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hepatofibrotic degree resulted from the treatment of 5mg· kg^ - 1· d^ - 1 rather than other doses of Tet. Conclusion For experimental Wistar rats, Tet exhibited an anti-hepatofibrotic action in doses within the range of 2.5mg· kg^ - 1· d^ - 1 to 10mg· kg^ - 1· d^ - 1 and 5mg· kg^ - 1· d^ - 1 may be the optimum one among all do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randrine hepatic fibrosis liver function extraceuular matrix pathology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斌 申长虹 《医学综述》 2006年第11期643-645,共3页
细胞外基质(ECM)的构建是骨组织工程研究中一项主要的工作。本文阐述了理想骨组织工程基质材料的要求,介绍了几种可降解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作者认为,新型基质材料必将在未来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展示出可喜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细胞外基质 陶瓷 聚合物
下载PDF
鼻中隔软骨组织工程中细胞外基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舰 许艳华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40-144,共5页
鼻中隔软骨自身修复及重建能力有限,成为鼻中隔软骨缺损治疗的一大难题。随着软骨组织工程学科的发展,组织工程化软骨重建并移植修复软骨缺损已初步应用于临床。细胞外基质在软骨组织工程学中有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关的生长因子可提高鼻... 鼻中隔软骨自身修复及重建能力有限,成为鼻中隔软骨缺损治疗的一大难题。随着软骨组织工程学科的发展,组织工程化软骨重建并移植修复软骨缺损已初步应用于临床。细胞外基质在软骨组织工程学中有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关的生长因子可提高鼻中隔软骨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分泌;三维空间生长系统为鼻中隔软骨细胞和生长因子提供结构支持,从而提高了细胞外基质的分泌量;这些都已在软骨组织工程学中成为共同关心的研究课题。本文就鼻中隔软骨细胞外基质在软骨组织工程学中的研究及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软骨 组织工程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CD147和MMP-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峰 满大鹏 +3 位作者 南晓利 马术明 杨旭 李东文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年第4期25-26,共2页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147和MMP-2的表达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CD147和MMP-2在OSCC组织中高表达...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147和MMP-2的表达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CD147和MMP-2在OSCC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71%、68.57%;二者的表达均与OS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的部位无明显关联(P>0.05);二者在转移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之间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D147和MMP-2的表达与OSCC的病理分级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二者的表达有助于对OSCC进行临床病理研究、转移潜势预测以及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口腔鳞状细胞癌 转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诱导的造血损伤中骨髓基质重建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20
作者 赵路 吴坤 +7 位作者 宁金玲 王婷 沈莹 胡雅彬 邵联波 李园园 王宜强 沈若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48-851,共4页
目的:探究胞外基质重建相关基因在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诱导的造血损伤重建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C57BL/6小鼠腹腔注射5-FU(200 mg/kg)建立造血损伤模型。注射后3、6、9、15、21、27 d常规检测外周血象;在相同时间点用TR... 目的:探究胞外基质重建相关基因在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诱导的造血损伤重建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C57BL/6小鼠腹腔注射5-FU(200 mg/kg)建立造血损伤模型。注射后3、6、9、15、21、27 d常规检测外周血象;在相同时间点用TRIzol法提取骨髓总RNA,反转录后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胞外基质重建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包括细胞外基质(ECM-1)、明胶酶(MMP-2)、基质降解素(MMP-3)、胶原酶(MMP-13)、组织金属酶抑制剂(TIMP-1)基因。结果:小鼠经5-FU注射后外周血出现典型的造血损伤与修复过程,且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损伤修复的动态不同;RT-q PCR显示在5-FU损伤期骨髓胞外基质重建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上调,MMP-2在注射5-FU后第3天时表达最高,MMP-3、MMP-13、TIMP-1、ECM-1在第6天表达最高;MMP-3在骨髓中表达较低,但损伤后上升幅度最大。结论:在5-FU建立的骨髓造血损伤模型中,胞外基质重建相关基因可能参与造血损伤和随后骨髓基质的重构过程,且不同基因发挥的时段和作用对象不同,但彼此协同为造血损坏后重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造血损伤 细胞外基质 MMP TIMP-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