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围体外循环期血浆肝素浓度变化与凝血功能损害 被引量:11
1
作者 方强 石应康 +2 位作者 王兰兰 李立新 姜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围体外循环(CPB)期血浆肝素浓度变化的规律及其与术后凝血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发光底物法测定2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手术病人低剂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下围CPB期血浆肝素浓度,并同时检测凝... 目的:探讨低剂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围体外循环(CPB)期血浆肝素浓度变化的规律及其与术后凝血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发光底物法测定2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手术病人低剂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下围CPB期血浆肝素浓度,并同时检测凝血功能指标:激活凝血时间(AC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CPB结束时血浆肝素平均水平(11.06U/mL)显著地降低到肝素化初期浓度(13.16U/mL)的0.84左右(P<0.05),低剂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后5h内血浆肝素水平基本上稳定在CPB前水平(P>0.05);当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ACT值迅速接近至术前水平(P>0.05),并稳定于术前水平,而PT、APTT则仍显著异常高于正常水平(P<0.05),但有明显恢复至正常的趋势。结论:CPB结束时采用低剂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0.8mg鱼精蛋白∶100U肝素)能充分有效地中和血中肝素;CPB后凝血功能并不立即恢复正常,主要原因不是肝素中和不足,而是CPB本身使凝血功能受到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凝血功能 CPB 低剂量 血浆 鱼精蛋白 拮抗 水平 结论 规律
下载PDF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对血液成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小兵 沈立 +5 位作者 李佳 谢业伟 龚瑾 万全超 单兴 张儒舫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收输注后对婴幼儿血液成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血液回收机,将术中及体外循环机器余血全部回收处理,并于术后6h内回输至患儿体内.对照组不使用...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收输注后对婴幼儿血液成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血液回收机,将术中及体外循环机器余血全部回收处理,并于术后6h内回输至患儿体内.对照组不使用血液回收机,术中及体外循环机器余血弃用.收集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前,术后15 min、24 h、第5天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术前,术后15 min、24 h、72 h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术后24 h引流量、围术期异体血使用率、围术期红细胞使用量、术后凝血酶原复合物(PCC)使用率.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前Hb、Hct、PLT、PT、INR、APTT、FIB、TT、D-D、FDP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后15 min PT、INR、APTT、TT、D-D、FDP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不同时点PT、INR、APTT、FIB、TT、D-D、FDP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后15 min的Hb、Hct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24 h、术后第5天的Hb、Hct、PLT与术前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库血使用率与库血使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24 h引流量和PCC使用率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儿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在不同时点的凝血功能指标与不使用自体血液回收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可明显减少异体血使用率和使用量,且不增加并发症,可在小儿心脏手术中积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自体血回收 凝血功能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脑氧供需及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任明明 韩振 +1 位作者 冯钢 许志锋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5-756,共2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脑氧供需及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于该院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24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进行治疗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脑氧供需及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于该院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24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进行治疗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肝素化前、术后即刻、术后1、6h的脑氧供需及凝血纤溶系统指标。结果观察组肝素化前、术后即刻、术后1、6h的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g)均高于对照组,CD62p则低于对照组;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2)高于对照组,脑氧摄取率(CER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Ca-j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患者的脑氧供需及凝血指标均较好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其可有效控制出血及降低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手术期间 氧需求 纤维蛋白溶解 血液凝固 体外循环
下载PDF
活化凝血时间监测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低分子肝素剂量及伤口引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冯润光 侯萍 +2 位作者 刘莉 李金钟 李金玲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18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活化凝血时间(ACT)监测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低分子肝素剂量及伤口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将医院心血管外科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对照组未行ACT监测... 目的探讨活化凝血时间(ACT)监测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低分子肝素剂量及伤口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将医院心血管外科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对照组未行ACT监测,观察组行ACT监测。结果术后10 h,观察组引流量和悬浮红细胞输入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较术前均明显延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较术前明显延长(P<0.05),观察组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较观察组明显延长(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PT较术前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APTT仍较术前明显延长(P<0.05),且显著长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行ACT监测,能适时调整低分子肝素使用剂量,有助于减少伤口平均引流量和悬浮红细胞输入量,同时也减少APTT等指标波动和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体外循环 低分子肝素 活化凝血时间 引流量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术后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对肺循环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林静 张顺业 +2 位作者 杨新卫 郭建军 梁法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48-349,共2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术后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对肺循环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体、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测定 2 4例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儿童患者注射鱼精蛋白前后左、右心房血NO的终代谢产物亚硝基(NO2 -)和硝...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术后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对肺循环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体、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测定 2 4例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儿童患者注射鱼精蛋白前后左、右心房血NO的终代谢产物亚硝基(NO2 -)和硝基 (NO3 -)含量。测定注射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左房压和中心静脉压。结果 注射鱼精蛋白前右房和左房NO2 -含量分别为 (3 85± 0 73) μmol/L和 (4 12± 0 85 ) μmol/L(P >0 0 5 ) ,注射后左房NO2 -含量 [(4 5 7± 0 90 )μmol/L]明显高于右房 [(4 0± 0 81) μmol/L](P <0 0 5 ) ,NO3 -含量呈类似的改变 (P <0 0 5 )。注射鱼精蛋白后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较注射前显著性降低 (P <0 0 5 ,P <0 0 1) ,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鱼精蛋白可以刺激体、肺循环系统合成释放一氧化氮 ,前者导致动脉压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鱼精蛋白 肝素 肺循环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中分子量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作为体外循环预充液对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胡强 高国栋 +2 位作者 于坤 袁媛 吉冰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0年第5期279-282,300,共5页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用于成人体外循环(ECC)管路预充对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72例18岁以上于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ECC下行心脏手术患者,分为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组(...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用于成人体外循环(ECC)管路预充对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72例18岁以上于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ECC下行心脏手术患者,分为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组(20 ml/kg,A组)、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组(40 ml/kg,B组)、琥珀酰明胶组(20 ml/kg,C组)、琥珀酰明胶组(40 ml/kg,D组),每组各68例。应用血栓弹力图测定检测转前(T1)、鱼精蛋白中和后15 min(T2)、转后4 h(T3)及术后24 h(T4)的凝血功能。结果四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手术种类及术前心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C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术中红细胞用量、术后24 h红细胞用量、24 h胸液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B组血小板数量在T2时点组与A组、C组、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血栓弹力图最大幅度值在T2时点,B组与A组、C组和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9)。结论中分子量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作为ECC预充液,当剂量小于40 ml/kg时对机体凝血功能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 琥珀酰明胶 体外循环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 血液保护 心脏手术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残余机血洗涤回输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丽君 林茹 +3 位作者 叶莉芬 范勇 胡建玲 舒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了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残余机血洗涤回输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作者收治的63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患儿,对其残余机血洗涤回输,输血前后进行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检测。结... 目的了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残余机血洗涤回输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作者收治的63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患儿,对其残余机血洗涤回输,输血前后进行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检测。结果、所有患儿残余机血回输前血红蛋白(Hb)较转流前显著减少(P〈0.01),回输后显著提高(P〈0.01)。纤维蛋白原(Fib)在残余机血输注前后均较转流前明显下降(P〈0.01),输注后有所上升(P〈0.05)。经肝素酶杯与高岭土杯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检查,患儿回输洗涤残余机血前后各有3例存在肝素残留问题,2例回输前无肝素残留,输残余机血后出现肝素残留,残留率为4.8%。与回输前相比,输入后K值、α-Angle、MA值、CI值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中残余机血洗涤回输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并可以明显提高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是血液保护有效、简便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先天性 体外循环 输血 自体 血液凝固障碍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体外循环后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预防(附64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苏依丹 汪正平 +3 位作者 陈猛 张俊杰 李海彤 徐子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不同途径给予鱼精蛋白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地塞米松对这些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将 6 4例患者按给药途径及是否预防性给予地塞米松分为 4组 :A1,A2 ,B1和B2 组。A组升主动脉给药 ,B组颈内静脉给药 ;A1,B1组给予地塞米...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不同途径给予鱼精蛋白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地塞米松对这些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将 6 4例患者按给药途径及是否预防性给予地塞米松分为 4组 :A1,A2 ,B1和B2 组。A组升主动脉给药 ,B组颈内静脉给药 ;A1,B1组给予地塞米松 ,A2 ,B2 组不给予地塞米松。观察各组注射鱼精蛋白后 3,10 ,2 0 ,30min平均动脉压 (meanarterialpressure ,MAP)、平均肺动脉压 (meanpulmonaryarterialpressure ,MPAP)及气道压力(airwaypressure ,AP)的变化。结果A1组各时间点数据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2 组给予鱼精蛋白 3min后血压下降 (P <0 .0 5 ) ;B1组给予鱼精蛋白 3min后血压下降 (P <0 .0 5 ) ,气道压力升高 (P <0 .0 5 ) ,B2 组给予鱼精蛋白 3,10 ,2 0min后血压明显下降 (P <0 .0 5 ,P <0 .0 1) ,气道压力升高 (P <0 .0 5 ,P <0 .0 1)。结论从主动脉根部注射鱼精蛋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静脉给药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鱼精蛋白类 副作用 地塞米松 血流动力学 给药途径
下载PDF
不同剂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对体外循环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田莹 焦晶雪 +2 位作者 刘旭伟 韩珊珊 王维铁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726-72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对体外循环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80例体外循环下CABG患者,随机分为鱼精蛋白1~3组,每组60例。体外循环开始前给予3mg/kg肝素,心内手术...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对体外循环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80例体外循环下CABG患者,随机分为鱼精蛋白1~3组,每组60例。体外循环开始前给予3mg/kg肝素,心内手术结束以后,鱼精蛋白1组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使活化凝血时间(ACT)高于插管前ACT的10%,鱼精蛋白2组中和至使ACT与插管前相当,鱼精蛋白3组中和至使ACT低于插管前10%。比较3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相比1组和2组,鱼精蛋白3组的手术时间、出手术室前ACT、返回ICU 1h后ACT、术中出血量、关胸时间和术中红细胞输注量减少,鱼精蛋白总量和鱼精蛋白与肝素比值升高(均P<0.05)。3组术后心功能不全、围术期心肌梗死、肺水肿、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伤口愈合不良、神经系统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使ACT达到术前ACT的90%较为安全,能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关胸时间及红细胞输注量,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精蛋白类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肝素 手术后并发症 活化凝血时间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中凝血功能的变化及鱼精蛋白的使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明军 米卫东 +1 位作者 张宏 董家鸿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通过对原位肝移植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和鱼精蛋白对凝血功能影响的观察,分析新肝早期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分别在无肝前期1h、无肝期0.5h和新肝期10min取静脉血行TEG分析。TEG分析的R时间(R0)大于肝素酶修正的R时间(R1... 目的:通过对原位肝移植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和鱼精蛋白对凝血功能影响的观察,分析新肝早期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分别在无肝前期1h、无肝期0.5h和新肝期10min取静脉血行TEG分析。TEG分析的R时间(R0)大于肝素酶修正的R时间(R1)5min以上,静脉注射鱼精蛋白25~50mg,10min后取静脉血行TEG分析;若新肝期10min时R0-R1<5min,则在新肝期1h取静脉血行TEG分析。结果:新肝期10min时,70%患者R0较R1明显延长;与肝素酶修正的值比较,R0较R1明显延长患者的K时间明显延长,Angle值明显变小,MA值明显减小;对R0-R1>5min患者静脉注射鱼精蛋白25~50mg后,凝血功能得到纠正。结论:新肝早期大多数肝移植患者存在肝素样活动,导致凝血功能障碍;静脉注射鱼精蛋白可有效逆转此肝素样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麻醉 血液凝固 肝素 鱼精蛋白类
下载PDF
碳酸氢钠溶液不同输注方式对CRRT患者体外循环通路动静脉壶凝血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靖青 周姓良 《临床护理杂志》 2011年第5期2-3,共2页
目的观察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碳酸氢钠溶液两种不同输注方式对体外循环通路动静脉壶凝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患者22例,共170例次,全部采用前稀释方式,按碳酸氢钠溶液不同输注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 目的观察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碳酸氢钠溶液两种不同输注方式对体外循环通路动静脉壶凝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患者22例,共170例次,全部采用前稀释方式,按碳酸氢钠溶液不同输注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直接将碳酸氢钠溶液加入置换液中,钙离子从静脉壶端输入。实验组将碳酸氢钠溶液从静脉壶端输注,钙离子从中心静脉管路输入。观察两组体外循环通路动脉壶和静脉壶出现血凝块的发生率。结果 CRRT采用前稀释方式时实验组静脉壶出现凝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碳酸氢钠溶液从静脉壶端输注能减少体外循环通路静脉壶凝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氢钠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体外循环 血液凝固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晶 张亚丽 +1 位作者 王宇威 梁葵香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4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因EOSP就诊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常规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因EOSP就诊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常规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及羊水量,凝血纤溶功能各项指标,脐动脉血流各项指标以及母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脐动脉血流各项指标均低于本组治疗前,羊水量、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仅有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脐动脉血流各项指标低于本组治疗前,羊水量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D-D、APTT和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所有指标变化幅度均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FIB、D-D、脐动脉血流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羊水量、APTT、P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母体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EOSP疗效显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增加羊水量,有效改善凝血纤溶以及脐动脉血流相关指标,逐步逆转已破坏的胎儿-胎盘血流循环以利胎儿宫内生长发育,适当延长孕周,减少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低分子肝素 凝血功能指标 脐动脉血流指标 胎儿-胎盘血流循环 母儿不良结局
下载PDF
AngⅡ和ET-1在无肝素化体外循环转流早期的表达
13
作者 闫炀 耿希刚 +1 位作者 许锁春 张永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6-128,共3页
目的观察无肝素化体外循环期间AngⅡ、ET-1的表达水平,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备鱼精蛋白-琼脂糖凝胶柱并建立动物模型,对肝素化及无肝素化体外循环期间AngⅡ、ET-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血浆AngⅡ及ET-1水平在组内相比,以转流开始时... 目的观察无肝素化体外循环期间AngⅡ、ET-1的表达水平,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备鱼精蛋白-琼脂糖凝胶柱并建立动物模型,对肝素化及无肝素化体外循环期间AngⅡ、ET-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血浆AngⅡ及ET-1水平在组内相比,以转流开始时为对照,1、2、3h时AngⅡ及ET-1水平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转流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靠鱼精蛋白-琼脂糖凝胶对凝血因子进行吸附以进行无肝素化体外循环效果明确,但通过对AngⅡ及ET-1在血浆中表达水平的评估,提示其现阶段距临床应用仍有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肝素化 体外循环 鱼精蛋白-琼脂糖凝胶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1
下载PDF
维吾尔族和汉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中肝素和鱼精蛋白用量比较研究
14
作者 蔡小丽 陈红 张希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0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中肝素和鱼精蛋白用量的差异性。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治疗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维吾尔族30例,汉族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首剂量肝素2 mg/...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中肝素和鱼精蛋白用量的差异性。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治疗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维吾尔族30例,汉族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首剂量肝素2 mg/kg[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480秒,每次追加0.2 mg/kg,直至达转机标准],术毕给予鱼精蛋白拮抗肝素(1︰1,使ACT维持在60~150秒,若不达标则每次追加的鱼精蛋白剂量为前次的1/3),记录肝素和鱼精蛋白总用量;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的ACT(术前、首次肝素化后、首次鱼精蛋白拮抗后)以及术后6、12、24小时胸腔引流量。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汉族患儿肝素用量多于维吾尔族患儿(P<0.05),鱼精蛋白用量和术后24小时胸腔引流量均少于维吾尔族患儿(P<0.05)。结论维吾尔族和汉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中肝素和鱼精蛋白用量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肝素 鱼精蛋白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体外循环后动脉测压管3种肝素冲管液浓度的临床比较
15
作者 祝立阳 汪莉 +2 位作者 韦涌初 刘春香 林琦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1期87-88,共2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浓度的肝素盐水冲管液在体外循环后动脉测压管的效果。方法:将9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B、C 3组患者分别使用0.1‰、1‰、2‰的肝素盐水冲管液冲管。比较3组动脉测压管堵管发生... 目的:比较3种不同浓度的肝素盐水冲管液在体外循环后动脉测压管的效果。方法:将9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B、C 3组患者分别使用0.1‰、1‰、2‰的肝素盐水冲管液冲管。比较3组动脉测压管堵管发生率和置管部位出血、瘀血发生率。结果:3组肝素盐水冲管液均能保持动脉测压管通畅,堵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置管部位出血、瘀血的发生率较低。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动脉测压管使用0.1‰肝素冲管液冲管可有效减少置管部位出血、瘀血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肝素盐水冲管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动脉测压管 肝素盐水 出血 瘀血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体外循环静脉壶凝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进展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珂 黄丽璇 吕桂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8-332,共5页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一组体外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因其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及溶质的特点,已成为危重病救治中的重要辅助手段。而体外循环静脉壶凝血是CBP治疗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文章从静脉壶的液面高度、CBP的治疗时间、血流速度、患者...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一组体外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因其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及溶质的特点,已成为危重病救治中的重要辅助手段。而体外循环静脉壶凝血是CBP治疗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文章从静脉壶的液面高度、CBP的治疗时间、血流速度、患者内环境、抗凝方式等方面因素进行阐述,为行CBP治疗的危重症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壶 体外循环凝血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连续性血液净化 原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体外循环后鱼精蛋白给药方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曲帅 陈婷婷 +1 位作者 周琪 王刚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2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在心血管病外科治疗领域中,鱼精蛋白作为肝素拮抗剂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患者在结束心肺转流(CPB)后,鱼精蛋白的给药剂量不足或过量都可能增加术后的出血风险。理想的给药剂量既可以拮抗残存的肝素,又可以降低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然... 在心血管病外科治疗领域中,鱼精蛋白作为肝素拮抗剂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患者在结束心肺转流(CPB)后,鱼精蛋白的给药剂量不足或过量都可能增加术后的出血风险。理想的给药剂量既可以拮抗残存的肝素,又可以降低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然而,目前关于鱼精蛋白的给药方案始终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鱼精蛋白对凝血系统影响的研究,及国内外关于CPB后鱼精蛋白给药剂量的方法,为确定理想的鱼精蛋白给药方案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精蛋白 体外循环 心肺转流 肝素 抗凝 中和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中肝素涂层管道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别云 张冬梅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6年第3期136-138,174,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肝素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 ircu lation,ECC)下使用肝素涂层管道(HCC)对血小板计数(PLC)、抗凝血酶Ⅲ(AT-Ⅲ)和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的影响。方法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HCC组(n=8)和对照组(UCC,n=15...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肝素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 ircu lation,ECC)下使用肝素涂层管道(HCC)对血小板计数(PLC)、抗凝血酶Ⅲ(AT-Ⅲ)和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的影响。方法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HCC组(n=8)和对照组(UCC,n=15)。分别在ECC前、ECC 60 m in、肝素中和后30 m in、60m in及术后1 d测定血小板计数(PLC)、AT-Ⅲ、GMP-140的浓度及术后1 d出血量。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组转流后微栓过滤网上沉积物的附着情况。结果对照组PLC在转流中、术后1 d显著低于HC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 5);血浆GMP-1 4 0浓度在ECC 6 0m in、中和后3 0m in、6 0m in显著高于HCC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术后1 d的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AT-Ⅲ值无显著性差异;HCC组动脉过滤网表面光洁,网眼边缘清晰,偶见白细胞和血小板附着;对照组动脉过滤网表面可见纤维蛋白沉积,网眼边缘模糊,有大量白细胞及少数活化血小板粘附。结论HCC在ECC中对血小板具有保护作用,较好地改善ECC装置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肝素涂层体外循环管道 凝血
下载PDF
ECC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自体血回输对免疫、携氧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瑛 辜勇 +2 位作者 胡迎霞 孔昆 何鹏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体外循环(ECC)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自体血回输对免疫、携氧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ECC心脏瓣膜置换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术中... 目的探讨心脏体外循环(ECC)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自体血回输对免疫、携氧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ECC心脏瓣膜置换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术中行自体血回输,对照组行异体成分输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时的CD3^+、CD4^+、CD4^+/CD8^+、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CG)、血红蛋白比容(Hct)、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静脉血氧含量(CvO_2)、凝血酶时间(TT)、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结果 (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CD3^+、CD4^+、CD4^+/CD8^+水平对照组术后24 h时分别为(62.34±9.85)%、(34.14±2.85)%、(1.45±0.20),观察组分别为(68.12±9.78)%、(36.16±2.41)%、(1.59±0.21),两组术后24 h时较术前下降,术后24 h时以上指标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RBC、PLT、HCG、Hct、PaO_2、SaO_2、SvO_2、CvO_2水平对照组术后24 h时分别为(3.72±0.52)×10^(12)/L、(117.57±32.44)×10~9/L、(99.89±18.24)g/L、(0.32±0.11)L/L、(13.41±2.10)k Pa、(97.27±0.66)%、(65.12±6.36)%、(135.40±18.95)m L/L,观察组分别为(4.32±0.46)×10^(12)/L、(154.34±51.58)×10~9/L、(117.68±18.45)g/L、(0.38±0.09)L/L、(14.54±1.97)k Pa、(97.23±0.63)%、(75.35±6.30)%、(146.48±15.70)m L/L,RBC、PLT、HCG、Hct、PaO_2、SvO_2、CvO_2两组术后24 h时较术前下降,术后24 h时以上指标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O_2两组手术前后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D-D术后24 h时为(0.62±0.14)mg/L,高于观察组的(0.51±0.1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C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自体血回输对免疫功能的抑制较异体输血轻,对携氧及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利于维持血液循环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术 自体血回输 免疫 携氧 凝血
下载PDF
改良枸橼酸输注法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体外循环凝血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珂 孔凌 +3 位作者 龚德华 樊蓉 王婷 吕桂兰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局部枸橼酸不同输注方式对体外循环抗凝的效果,以寻求更安全有效的枸橼酸输注方式。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总医院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局部枸橼酸不同输注方式对体外循环抗凝的效果,以寻求更安全有效的枸橼酸输注方式。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总医院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共行42例次治疗。按照局部枸橼酸输注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14例患者,行20例次治疗,实施传统的枸橼酸输注法,即将枸橼酸(45ml)全部加入置换液中;观察组共18例患者,行22例次治疗,实施改良的枸橼酸输注法,即1/3的枸橼酸(15ml)加入置换液中,2/3的枸橼酸(30 ml)在血泵后、滤器前采用微量输注泵持续泵入。观察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滤器及静脉壶凝血情况、管路使用寿命及离子钙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体外循环管路使用时间、滤器使用寿命均高于对照组,且换袋时离子钙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静脉壶凝血情况和治疗中血钙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局部枸橼酸输注法可以降低体外循环凝血的发生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抗凝 连续性血液净化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体外循环 凝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