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ment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ronchial artery perfusion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high-frequency hyperthermia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1
作者 Jia-Cheng Zhang Wei Lu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7年第11期132-136,共5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ronchial artery perfusion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high-frequency hyperthermia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thods: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ronchial artery perfusion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high-frequency hyperthermia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thods: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ho were treated in Navy General Hospital between May 2014 and Octo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bronchial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high-frequency hyperthermia,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bronchial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expression of tumor activity indexes and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indexes in serum as well as and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genes in tumor lesions were detected respectively.Results: 5 d and 7 d after treatment, serum CEA, MIF, CYFRA21-1 and HE4 levels of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serum CEA, MIF, CYFRA21-1 and HE4 level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7 d after treatment, MEF2D, c-myc, Survivin, Bcl-2, Vimentin, N-cadherin and Slug expression in tumor lesions of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MEF2D, c-myc, Survivin, Bcl-2, Vimentin, N-cadherin and Slug expression in tumor lesion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serum Scr, BUN, ALT and AST level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Bronchial artery perfusion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high-frequency hyperthermia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tumor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and is with ideal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RONCHIAL artery PERFUSION CHEMOTHERAPY high-frequency hyperthermia Proliferation Invasion
下载PDF
胸部肿瘤切除术中同期行体外循环辅助胸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沈育美 陈磊 +3 位作者 王一飞 杨文涛 陈勇兵 吴雪杰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ECC)辅助热灌注化疗在胸部肿瘤合并胸腔恶性积液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自2012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本中心15例胸部肿瘤切除后术中同期行ECC辅助胸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病例,探讨其短期疗效及安全性问题。结果15例患者短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ECC)辅助热灌注化疗在胸部肿瘤合并胸腔恶性积液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自2012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本中心15例胸部肿瘤切除后术中同期行ECC辅助胸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病例,探讨其短期疗效及安全性问题。结果15例患者短期疗效显著,其胸腔积液短期客观缓解率达100%;患者的氧合指数治疗后第3天[(382±53)mmHg vs.(317±86)mmHg,P=0.019]及治疗后第4周(442±55)mmHg vs.(317±86)mmHg,P<0.001]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血白细胞[(8.1±1.97)×10^(9)/L vs.(6.06±1.25)×10^(9)/L,P=0.003]、尿素氮[(6.3±1.6)mmol/L vs.(5.1±1.2)mmol/L,P=0.027]及天冬氨酸基转移酶[(29±9)U/L vs.(20±12)U/L,P=0.028]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上升;血小板[(117±12)×10^(9)/L vs.(125±14)×10^(9)/L,P=0.002]、凝血酶原时间[(12±1.0)s vs.(13.2±1.3)s,P=0.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5.9±3.6)s vs.(31.8±8.1)s,P=0.015]较治疗前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术中同期行ECC辅助胸腔热灌注化疗安全可行,其胸腔积液短期客观缓解率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胸部晚期肿瘤 胸腔热灌注化疗 胸膜转移 恶性胸腔积液
下载PDF
58例体外心肺复苏患者目标体温管理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永霞 陈旭锋 +5 位作者 梅勇 黄红娟 何敏 黄夕华 郭媛 蔡金霞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8期620-624,共5页
目的观察体外心肺复苏患者(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目标体温管理(target temperature management,TTM)不同实施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监护病房收治转机... 目的观察体外心肺复苏患者(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目标体温管理(target temperature management,TTM)不同实施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监护病房收治转机时间超过24 h的ECPR患者,根据ECPR患者TTM实施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医用物理升降温仪实施TTM,对照组采用医用水循环升降温毯实施TTM,统计患者的基本资料,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体温、目标体温,体温诱导时间、临床操作用时、日体温最大波动、患者预后及降温并发症。结果共纳入58例ECPR患者,总体出院存活21例(36.2%),其中对照组8例(28.6%),观察组13例(43.3%)。两组患者基础体温、目标体温、神经功能指标、降温并发症(下肢缺血、血流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诱导时间(h:6.04±0.69 vs.2.22±0.44)、临床操作用时(min:9.52±0.40 vs.3.54±0.34)、日体温最大波动(℃:0.68±0.11 vs.0.34±0.09)、降温并发症[寒颤(25.0%vs.3.3%)、高血糖(32.1%vs.6.7%)、腹泻(39.3%vs.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物理升降温仪实施TTM临床操作简便迅速,降温速度快,临床并发症少,更有益于ECPR患者TTM的实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心肺复苏 呼吸心脏骤停 目标体温管理 医用物理升降温仪
下载PDF
体外静脉-静脉转流全身热疗治疗晚期癌症21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翁准 刘积良 +4 位作者 谭淑瑜 覃天力 田耕 隋捷 朱志兵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灌注全身热疗(VV-PISH)对晚期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全麻状态下用TEMET1000型体外循环全身热疗灌注治疗系统,进行全身加温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及随访追踪,初步评估疗效。结果本疗法具... 目的探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灌注全身热疗(VV-PISH)对晚期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全麻状态下用TEMET1000型体外循环全身热疗灌注治疗系统,进行全身加温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及随访追踪,初步评估疗效。结果本疗法具有升温、降温平稳、控温简单、深部组织温度均匀的优点;具有明显止痛88.2%(15/17)作用,其杀伤抑制肿瘤有效率为57.1%(PR+SD),半年及1年病灶稳定率为63.2%(15/19)、46.7%(7/15),6个月、1年、1年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8.9%(15/19)、66.7%(10/15)、58.3%(7/12),部分患者甚至能达到消灭肿瘤的效果;虽然对重要器官组织(心、肺、肝、肾、脑)及血液有一定的副损伤,但其损伤是轻微和可逆的。结论VV-PIS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将为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静脉-静脉转流 晚期癌症 体外循环全身热疗 晚期恶性肿瘤病人 疗效及安全性 恶性肿瘤患者 全身加温治疗 重要器官组织 晚期肿瘤 治疗系统 全麻状态 临床观察 初步评估 组织温度 抑制肿瘤 治疗方法 有效率 稳定率 生存率
下载PDF
浅低温不停跳体外循环方法在重症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倪虹 邢家林 +4 位作者 刘峰 缪娜 万彩红 侯晓彤 董然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总结重症患者在浅低温不停跳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对34例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CABG)的重症患者(... 目的:总结重症患者在浅低温不停跳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对34例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CABG)的重症患者(左主干病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0 mm、左心室射血分数<40%、术前Euroscore评分>6分、术前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施行浅低温ECC下不停跳CABG,术前均存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其中10例(28%)合并糖尿病。3例(44%)患者术前应用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IABP)。分析总结重症CABG患者体外循环管理经验。结果:平均ECC时间68 min(42~123 min),机械通气时间平均18 h(6~84 h),ICU滞留时间平均2 d(14h~14 d),住院时间平均22 d(10~34 d)。12例患者术后应用IABP。无与ECC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肾功能不全6例(18%),并应用肾替代疗法。死亡2例(6%)。结论:对严重心功能不全或血管条件不好的重症CABG患者,采用浅低温不停跳EC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低温 不停跳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恒温体外循环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解国清 廖国清 +2 位作者 李雷 马太林 毛利伟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2期2090-2091,共2页
目的:观察恒温体外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8年1月~2011年4月选择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或恶性间皮瘤同时伴发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86倒,随机分为治疗组(n=44)和对照组(n=42)。治疗组用Astronaut体外循环热疗机... 目的:观察恒温体外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8年1月~2011年4月选择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或恶性间皮瘤同时伴发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86倒,随机分为治疗组(n=44)和对照组(n=42)。治疗组用Astronaut体外循环热疗机热灌注化疗,对照组仅行普通控内热灌注化疗。两组化疗药物为顺铂,首次剂量90mg,以后每次60mg,1次/周,共6周。治疗前后测定胸水量,并观察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治疗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胸腔积液CR 18例,PR20例,总有效率86.4%,对照组CR11例,PR17例,总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上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了轻微的消化道反应,可耐受。结论:体外循环热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恒温循环热灌注 化疗
下载PDF
亚砷酸胸腔灌注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癌性胸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吴万垠 周宇姝 +8 位作者 邓宏 龙顺钦 郑剑霄 柴小姝 薛晓光 河文峰 蔡姣芝 张海波 孙良生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亚砷酸胸腔内灌注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癌性胸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45例癌性胸水病例,采用抽签法分为A、B、C组。所有患者均尽量引流胸水(至引流量小于150ml/d),A组(15例)经导管向胸腔内灌注亚砷酸20mg,拔除导管并... 目的观察亚砷酸胸腔内灌注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癌性胸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45例癌性胸水病例,采用抽签法分为A、B、C组。所有患者均尽量引流胸水(至引流量小于150ml/d),A组(15例)经导管向胸腔内灌注亚砷酸20mg,拔除导管并于当日行胸腔局部热疗1次,以后隔日热疗1次,连续4次;B组(16例)仅予胸腔内灌注亚砷酸20mg并拔除导管;C组(14例)于胸水引净后拔除导管,并于当日行胸腔局部热疗1次,以后隔日热疗1次,连续4次。在拔管4周后复查胸水量,观察3种治疗方法对癌性胸水的疗效;治疗前后采用FLIC量表记录生活质量积分,并同时记录身体功能状况(KP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A、B、C组有效率分别为86.7%、62.5%和50.0%;A组胸水疗效优于B组和C组(P<0.05)。A组在躯体良好和能力、总量表领域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因癌造成的艰难领域,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的KPS评分均较各自治疗前提高(P<0.01),以A组的KPS评分升高最为明显。结论亚砷酸胸腔内灌注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控制癌性胸水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身体功能状况评分,对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亚砷酸 体外高频热疗 胸腔内灌注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亚砷酸胸腔灌注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癌性胸水 被引量:1
8
作者 邓宏 周宇姝 +8 位作者 吴万垠 龙顺钦 郑剑霄 柴小姝 薛晓光 河文峰 蔡姣芝 张海波 孙良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54-2756,共3页
目的观察亚砷酸胸腔内灌注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癌性胸水的疗效。方法连续纳入45例癌性胸水病例,采用抽签法分为A、B、C 3组。所有患者均尽量引流胸水(至引流量小于150 m l/d),A组经导管向胸腔内灌注亚砷酸20 mg,后拔除导管并于当日行胸... 目的观察亚砷酸胸腔内灌注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癌性胸水的疗效。方法连续纳入45例癌性胸水病例,采用抽签法分为A、B、C 3组。所有患者均尽量引流胸水(至引流量小于150 m l/d),A组经导管向胸腔内灌注亚砷酸20 mg,后拔除导管并于当日行胸腔局部热疗1次,以后隔日热疗1次,连续4次;B组仅予胸腔内灌注亚砷酸20 mg并拔除导管;C组于胸水引净后拔除导管,并于当日行胸腔局部热疗1次,以后隔日热疗1次,连续4次。在拔管4周后复查胸水量,观察3种方法对癌性胸水的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治疗后A、B、C 3组有效率分别为86.7%,62.5%和50.0%,A组胸水疗效优于B组和C组(P<0.05)。治疗后3组胸水LDH均较各组治疗前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以A、B两组胸水LDH升高明显。治疗后A、B两组胸水CEA均较各组治疗前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A组胸水CEA下降明显。治疗后3组患者均未出现血液学、心脏、肝脏、肾脏等毒性反应。结论亚砷酸胸腔内灌注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控制癌性胸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毒副反应小,患者易于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亚砷酸 体外高频热疗 胸腔内灌注
下载PDF
体外循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黄伟明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3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 对错过手术治疗时机、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多种失去希望的肿瘤患者利用体外循环技术进行全身热疗 (EWBH)。方法 采用密闭循环的体外静脉—静脉转流的方法 ,将中心温度升温达 42℃ ,持续 12 0 min。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脱机 ,麻醉苏... 目的 对错过手术治疗时机、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多种失去希望的肿瘤患者利用体外循环技术进行全身热疗 (EWBH)。方法 采用密闭循环的体外静脉—静脉转流的方法 ,将中心温度升温达 42℃ ,持续 12 0 min。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脱机 ,麻醉苏醒后安返病房 ;18例患者癌肿缩小 ,症状改善 ,丙肝病毒转阴。结论  EWBH是体外循环应用于肿瘤治疗的一项新技术 ,在肿瘤治疗中增加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全身热疗 肿瘤
下载PDF
全身热化疗治疗晚期癌症1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翁准 刘积良 +4 位作者 谭淑瑜 覃天力 田耕 隋捷 朱志兵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热化疗对晚期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全麻状态下用TEMET 1000型体外循环全身热疗灌注治疗系统,进行全身加温治疗,平台期治疗温度达42-42.5℃,同时静脉滴注顺铂或(和)5-FU化疗。通过临床观察及随访... 目的探讨全身热化疗对晚期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全麻状态下用TEMET 1000型体外循环全身热疗灌注治疗系统,进行全身加温治疗,平台期治疗温度达42-42.5℃,同时静脉滴注顺铂或(和)5-FU化疗。通过临床观察及随访追踪,初步评估疗效。结果明显止痛84.6%(11/13),抑制肿瘤有效率为56.7%(PR+SD),半年及1年病灶稳定率为66.7%(8/12)、41.7%(5/12),6个月、1年、1年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5.7%(12/14)、72.7%(8/11)、60.0%(6/10),部分患者甚至能达到消灭肿瘤的效果。结论全身热化疗对晚期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将为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热疗 体外循环 肿瘤化疗
下载PDF
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疗法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美霞 黄欢雪 +2 位作者 梁惠冰 李颖阳 吴丽霞 《现代护理》 2004年第7期597-598,共2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疗法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美国FCM的TEMET1 0 0 0型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治疗系统对 80例各类晚期恶性肿瘤及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全身热疗 ,观察经 1 2 0min高温 (4 2 .5℃ ...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疗法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美国FCM的TEMET1 0 0 0型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治疗系统对 80例各类晚期恶性肿瘤及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全身热疗 ,观察经 1 2 0min高温 (4 2 .5℃ )平台期后 ,患者出现的相关中枢神经统系异常的临床表现 ,并通过动物实验 ,观察治疗高温 (4 2 .5℃ )下脑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结果 共有1 8例 (占 2 2 .5 % )患者在术后出现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临床表现 ;动物实验病理结果表现为神经元细胞的水肿 ,经过 2 4~ 4 8h后都可恢复。结论 全身热疗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是轻微的、可逆的。加强做好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疗法 中枢神经系统 护理
下载PDF
体外转流全身高热对晚期肿瘤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康亮 康焱 +3 位作者 靳三庆 周家铭 肖亮灿 黄文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3-746,752,共5页
【目的】探索晚期肿瘤患者体外转流全身高热治疗(EWBH)过程中心肌是否存在损害。【方法】择期热疗手术患者32例。建立股静脉-股静脉血液转流,使机体温度升高至42℃维持120 min,然后将体外循环血冷却使机体体温降至38℃后停机。监测桡动... 【目的】探索晚期肿瘤患者体外转流全身高热治疗(EWBH)过程中心肌是否存在损害。【方法】择期热疗手术患者32例。建立股静脉-股静脉血液转流,使机体温度升高至42℃维持120 min,然后将体外循环血冷却使机体体温降至38℃后停机。监测桡动脉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心电图ST段。并分别在转流加温前(A点)、加温到42℃(B点)、维持42℃60 min(C点)、维持42℃120 min(D点)、复温至38℃(E点)、停机后24 h(F点)等6点取上腔静脉血样,测定肌红蛋白与肌钙蛋白含量。【结果】与升温前比较,肌红蛋白(Myo)从D点开始升高,一直到术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钙蛋白(cTn-I)从C点起开始出现微量cTnI,D点起升高至F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ST段在42℃60 min后降低,到D点时最低(P<0.05)。随后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体外转流全身高热心肌发生可逆性损害,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转流全身高热治疗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 晚期肿瘤
下载PDF
改良E WBH肝素化开始时间的探讨
13
作者 李颖阳 张映芬 吴丽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2-493,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疗法ExtracorporealWholeBodyHyperthermia(EWBH)期间全身肝素化的开始时间对治疗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把 35例患者分为两组 ,其中Ⅰ组 15例患者使用先全身肝素化再双侧股静脉经皮穿刺插管。Ⅱ组 2 0...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疗法ExtracorporealWholeBodyHyperthermia(EWBH)期间全身肝素化的开始时间对治疗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把 35例患者分为两组 ,其中Ⅰ组 15例患者使用先全身肝素化再双侧股静脉经皮穿刺插管。Ⅱ组 2 0例患者改为先双侧股静脉经皮穿刺插管再全身肝素化。然后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行EWBH ;结果对照两组的EWBH时间、肝素用量、鱼精蛋白用量、ACT值无明显变化 ;结论使用先股静脉插管成功后再全身肝素化的方法 ,对治疗过程没有影响 ,可有效预防穿刺部位出血并发症 ,使EWBH治疗更安全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疗法 全身肝素化
下载PDF
体外高频热疗在不同时机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淼 李茵茵 +4 位作者 崔巍 刘强 乌兰图雅 李石 王艳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5期52-54,共3页
目的 分析体外高频热疗在不同时机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作用。方法 从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8例。对照组A:整个疗程仅应用传统的药物化疗方法 ;... 目的 分析体外高频热疗在不同时机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作用。方法 从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8例。对照组A:整个疗程仅应用传统的药物化疗方法 ;治疗组A:在使用胸、腹腔注射化疗药前,先使用体外高频热疗处理;治疗组B:在使用胸、腹腔注射化疗药的同时,进行体外高频热疗;治疗组C:先使用胸、腹腔注射化疗药,再进行体外高频热疗。结果 72例患者均完成3个疗程,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较高(P〈0.05),说明体外高频热疗与胸腹腔注射药物化疗可能有协同作用;三个治疗组之间相比,治疗组B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治疗组A和C(P〈0.05),治疗组A和C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患者体内药物注射化疗和体外高频热疗同时进行,效果显著,可能两者中有协同作用,从而达到了更好的胸腹腔积液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高频热疗 恶性胸、腹腔积液 恶性肿瘤 化疗
下载PDF
胸部难治性肿瘤个体化体外循环技术应用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育美 朱蓉英 +3 位作者 段善州 杨文涛 陈勇兵 陈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2年第5期285-289,共5页
目的 探讨胸部难治性肿瘤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个体化体外循环(ECC)技术的实践策略。方法 回顾本中心自2008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ECC下完成的难治性巨大胸部肿瘤15例,收集疾病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术中ECC辅助时间、术后ICU入住时间、... 目的 探讨胸部难治性肿瘤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个体化体外循环(ECC)技术的实践策略。方法 回顾本中心自2008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ECC下完成的难治性巨大胸部肿瘤15例,收集疾病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术中ECC辅助时间、术后ICU入住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 15例胸部难治性肿瘤患者在ECC辅助下完成了肿瘤的切除手术,其中11例(73.3%)术中完全切除肿瘤组织。肿瘤切除过程中ECC平均转流时间为(94.8±28.5)min。术后平均ICU停留时间为(1.8±0.8)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8.4±4.6)d。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1例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1例患者发生早期支气管胸膜瘘,1例患者发生严重肺部感染,无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术后30 d内无患者死亡。共有13例患者术后规律随访(肿瘤完全切除11例,未完全切除2例),3例发生远处转移(肿瘤完全切除1例,未完全切除2例),4例发生局部复发(肿瘤完全切除2例,未完全切除2例)。随访过程中共有4例患者死亡(肿瘤完全切除2例,未完全切除2例)。结论 术前经过缜密的多学科讨论,术中采用个体化的ECC技术策略和体外全身热疗,有助于完全切除肿瘤并获得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胸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体外全身热疗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紫杉醇、奈达铂同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丽华 蔡君东 +7 位作者 刘艳琴 郑玉妹 王海生 丁柏英 李晓东 刘晶 乔炜超 董新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3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奈达铂同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7月承德市肿瘤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1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2例)与联合组(72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紫杉醇、奈达铂同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7月承德市肿瘤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1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2例)与联合组(7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紫杉醇、奈达铂同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干预,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放疗基础上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率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存在毒副作用,两组毒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1、2、3、4年生存率(70.83%、55.56%、45.83%、38.89%)明显高于对照组(55.56%、40.27%、29.17%、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奈达铂同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的效果较好,且生存率高,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达铂 紫杉醇 后程加速超分割 体外高频热疗 食管癌
下载PDF
热疗联合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贝 郜志宏 《光明中医》 2016年第21期3121-3123,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高频热疗联合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体外高频热疗联合乌梅丸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疗... 目的观察体外高频热疗联合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体外高频热疗联合乌梅丸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外高频热疗联合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高频热疗 乌梅丸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寒热错杂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与高频热疗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赵丽杰 赵军凤 +2 位作者 公艳玲 杨宝山 马海波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3期98-101,共4页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与高频热疗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BP)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CABP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高频热疗组与冲击波组,每组38例。高频热疗组实施体外高频热疗,冲击波组实施体外冲击波治疗,并于治疗6周后依据慢性...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与高频热疗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BP)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CABP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高频热疗组与冲击波组,每组38例。高频热疗组实施体外高频热疗,冲击波组实施体外冲击波治疗,并于治疗6周后依据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来评定疗效。结果:1冲击波组治疗后NIH-CPSI评分、疼痛评分、排尿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改善幅度明显高于高频热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t=4.19,t=4.08,t=3.31;P<0.05);2冲击波组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白细胞介素-6(IL-6)从治疗前的(54.76±6.03)ng/ml升高至治疗后的(85.13±9.73)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分别从治疗前的(3.90±0.15)ng/ml和(3.40±1.18)ng/ml下降至(3.01±0.26)ng/ml和(1.51±0.70)ng/ml,改善幅度均明显高于高频热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t=3.13,t=8.29;P<0.05);3高频热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89%,冲击波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8%,冲击波组总有效率高于高频热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5,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体外高频热疗与冲击波治疗CABP均有一定疗效,但冲击波对患者疼痛及排尿症状的改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高频热疗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下载PDF
射频深部热疗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文文 冯青青 +4 位作者 赵文飞 阮岱玮 闫文娴 于文静 魏红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25-929,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射频深部热疗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收集本院6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热疗联合化疗组和化疗组,两组各30例,热疗联合化疗组采用肿瘤射频深部热疗联合多西他赛、替吉奥方案,化疗组单纯采用多西他赛联... 目的探讨肿瘤射频深部热疗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收集本院6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热疗联合化疗组和化疗组,两组各30例,热疗联合化疗组采用肿瘤射频深部热疗联合多西他赛、替吉奥方案,化疗组单纯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VEGF水平变化、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改善情况等。结果热疗联合化疗组客观有效率为70%,高于化疗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热疗联合化疗组患者的KPS评分、癌因性疲乏改善情况均优于化疗组,热疗联合化疗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低于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疗联合化疗组治疗后VEGF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采用肿瘤射频深部热疗联合多西他赛+替吉奥方案可提高客观有效率,改善癌因性疲乏等临床症状,减少化疗毒副作用的发生率,降低血清VE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射频深部热疗 癌因性疲乏 VEGF 化疗
下载PDF
前馈控制在热灌注化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黎逢弟 梁梅琼 +2 位作者 张翔 杜梅芬 梁红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22期3384-3387,共4页
目的 采用前馈控制管理方法,降低体腔热灌注化疗联合体外高频深部热疗治疗恶性胸腔、腹腔积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 按患者治疗的时间顺序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对体腔热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的治疗风险环节进行前馈控... 目的 采用前馈控制管理方法,降低体腔热灌注化疗联合体外高频深部热疗治疗恶性胸腔、腹腔积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 按患者治疗的时间顺序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对体腔热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的治疗风险环节进行前馈控制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考核成绩、设备管理质量及消毒隔离质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前馈控制管理能有效避免和减少新治疗技术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士的风险管理意识与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不良事件 高频深部热疗 体腔热灌注化疗 恶性积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