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volatile oil isolated from Curcumae rhizoma
1
作者 Wenhan Wang Yibo Wang +3 位作者 Yuntian Xing Xinyao Wang Guanyi Zhao Yu Chen 《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 2023年第6期280-288,共9页
Curcumae rhizoma(C.rhizoma),the rhizome of Curcuma Longa L.,Curcuma kwangsiensis L.and Curcuma wenyujin L.in the ginger family,is a treasur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t has the effect of promoting qi and breaki... Curcumae rhizoma(C.rhizoma),the rhizome of Curcuma Longa L.,Curcuma kwangsiensis L.and Curcuma wenyujin L.in the ginger family,is a treasur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t has the effect of promoting qi and breaking blood,eliminating accumulation and relieving pai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ine,the active ingredients and therapeutic mechanism of C.rhizoma have been gradually revealed.In this paper,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volatile oil isolated from C.rhizoma are reviewed in detail,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utilization of C.rhizoma volatile oil and provide more effective drug option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cumae rhizoma chemical composition biological activity
下载PDF
黄芪莪术不同比例配伍后莪术4种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变化研究
2
作者 谭喜莹 刘顺 +2 位作者 陆媛 孙程 张忠华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究黄芪莪术不同配伍比例中,莪术挥发油中抗肿瘤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水蒸气蒸馏法对挥发油进行提取,运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单味莪术及黄芪莪术配伍比例为1∶1、2∶1、3∶1、5∶1、1∶2中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 目的:探究黄芪莪术不同配伍比例中,莪术挥发油中抗肿瘤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水蒸气蒸馏法对挥发油进行提取,运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单味莪术及黄芪莪术配伍比例为1∶1、2∶1、3∶1、5∶1、1∶2中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的含量。采用HP-5气相色谱柱,程序升温法,进样口温度为250℃,FID检测器温度为280℃;内标物质是水杨酸甲酯。结果: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4种挥发油分别在0.0030~0.1920 mg·mL^(-1)(r=0.9969)、0.0233~2.9790 mg·mL^(-1)(r=0.9993)、0.0059~0.3760 mg·mL^(-1)(r=0.9994)、0.0175~1.1180 mg·mL^(-1)(r=0.9943)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黄芪、莪术以2∶1的比例配伍时,各成分溶出量最高。结论:随着黄芪莪术配伍比例的不同,挥发油中抗肿瘤成分含量有所变化,以2∶1、3∶1的配伍比例为佳,为临床应用和药效学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莪术 气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三棱-莪术药对在结直肠癌中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王婧 方晓艳 +2 位作者 苗明三 张海波 张志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11-115,共5页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结直肠癌发病隐秘,多数患者在出现症状时已发生转移,常规治疗手段对于延长结直肠癌转移患者生存率没有显著效果。探究治疗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点以及研究新的靶点药物...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结直肠癌发病隐秘,多数患者在出现症状时已发生转移,常规治疗手段对于延长结直肠癌转移患者生存率没有显著效果。探究治疗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点以及研究新的靶点药物有望成为突破治疗进展、延长患者生存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中药是我国的宝贵资源,80%以上新药物的发现都来源于中药天然产物。中医药治疗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够减少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改善术后不良症状。大量研究表明,三棱-莪术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潜力。该文从中医药学对结直肠癌的认识、三棱-莪术药对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三棱-莪术药对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莪术药对 结直肠癌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PD-1介导NF-κB通路探讨莪术-三棱抗肝癌的机制
4
作者 郭洪麟 李静 +4 位作者 张琦 崔闻宇 蒋希成 李文兰 张乔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179-1185,共7页
目的:基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介导NF-κB通路探究莪术-三棱对肝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在体检测各组药物对H22肝癌荷瘤小鼠抑瘤率、脏器指数的影响;对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 目的:基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介导NF-κB通路探究莪术-三棱对肝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在体检测各组药物对H22肝癌荷瘤小鼠抑瘤率、脏器指数的影响;对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影响。运用免疫组化观察瘤组织NF-κBp65、Bcl-2以及Bax蛋白阳性表达。MTT法检测莪术醇、三棱内酯B二者单用及联用对HepG2肝癌细胞的抑制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联合应用对PD-1、NF-κB、Bcl-2、κB抑制因子激酶α/β(inhibitor ofκB kinaseα/β,IKK-α/β)以及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nhibitor of NF-κB,IκB-α)的影响。结果:体内实验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用药能够显著降低瘤质量,能够抑制TNF-α、IL-1和IL-6的表达(其中联合用药高剂量组TNF-α、IL-1和IL-6下降显著),能够抑制瘤组织中NF-κBp65、Bcl-2蛋白的阳性细胞表达率,高表达Bax蛋白。体外实验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用药组能显著抑制PD-1、Bcl-2及IKK-α/β蛋白表达,促进NF-κB及IκB-α蛋白表达。结论:联合用药能够显著抑制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抑制分泌炎症因子,降低或升高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拮抗肝癌细胞增殖。莪术醇以及三棱内脂B联合应用能够提高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这一作用可能与PD-1介导的NF-κB通路调控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三棱 肝癌 NF-ΚB PD-1
下载PDF
黄芪-莪术对Lewis肺癌小鼠NF-κB通路及肿瘤自噬的干预作用研究
5
作者 于泓洋 李潇 +1 位作者 田培裕 窦永起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90-96,101,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配伍抑制NF-κB通路及诱导Lewis肺癌小鼠肿瘤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腋窝皮下接种肺癌Lewis细胞悬液法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将4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中药组、顺铂组和中药+顺铂组,每组各1...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配伍抑制NF-κB通路及诱导Lewis肺癌小鼠肿瘤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腋窝皮下接种肺癌Lewis细胞悬液法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将4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中药组、顺铂组和中药+顺铂组,每组各10只。在建模后第3天开始给药,顺铂组给予腹腔注射顺铂(2 mg/kg),1次/3 d,共6次,并每天予灭菌双蒸水灌胃(8.2 g/kg);中药组每日予黄芪-莪术浓煎液灌胃(8.2 g/kg),1次/d,连续18 d,并腹腔注射稀释液[2 mg/(kg·3 d)];中药+顺铂组按照以上给药方法予中药和顺铂;模型组每日予等体积灭菌双蒸水灌胃并腹腔注射稀释液剂量同上。期间观察小鼠毛发、动态及进食、饮水情况,每2 d测量小鼠体质量、每4 d测算小鼠肿瘤体积。在造模20 d后,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NF-κBp65、p-NF-κB p65、IκB-α、p-IκB-α、LC3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肿瘤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细胞超微形态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顺铂组、中药+顺铂组体质量明显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用药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C3-II/LC3-I及Beclin-1/β-actin值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NF-κB p65/NF-κB p65及pIκBα/IκBα值、TNF-α和IL-1β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顺铂组比较,中药+顺铂组肿瘤体积值无明显差异(P>0.05)、Beclin-1/β-actin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NF-κB p65/NF-κB p65及pIκBα/IκBα值及TNF-α和IL-1β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3-II/LC3-I值无明显差异(P>0.05);与中药组比较,中药+顺铂组体质量较轻(P<0.01),肿瘤体积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eclin-1/β-actin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NF-κB p65/NF-κB p65、pIκBα/IκBα、TNF-α和IL-1β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3-II/LC3-I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莪术配伍可以通过抑制IκB-α的磷酸化减少其降解,达到抑制NF-κB活化,并改善肿瘤炎性微环境,同时上调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诱导细胞自噬,进而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莪术 NF-ΚB 自噬 肿瘤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讨莪术-鳖甲药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周玉娇 廖珊珊 +4 位作者 高攀 杨钰敏 李秋杏 秦旭华 金沈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6-867,共12页
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和实验验证探讨莪术-鳖甲药对(Curcumae Rhizoma-Trionycis Carapax,CRTC)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首先搜集鳖甲和莪术的化学成分和靶点信息;然后将两味药的作用靶点合并去重。使用疾病数据库以获取肝纤维... 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和实验验证探讨莪术-鳖甲药对(Curcumae Rhizoma-Trionycis Carapax,CRTC)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首先搜集鳖甲和莪术的化学成分和靶点信息;然后将两味药的作用靶点合并去重。使用疾病数据库以获取肝纤维化的相关基因。提取CRTC和肝纤维化的交集靶点,进一步对“药物-潜在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进行可视化展示。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以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然后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可视化,再用Autodock Vina软件实现分子对接模型的构建。最后通过体内实验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的靶点及通路进行实验验证。共筛选得到CRTC与肝纤维化的交集靶点共65个。PPI网络中筛选得到度值排名前四的靶点分别为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ive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G)。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涉及的生物过程有1025条,细胞组分有41条,分子功能有84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49条通路,其中关键通路有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IL-6、STAT3等核心靶点与其对应成分均有良好的结合活性。体内动物实验结果证实CRTC能改善肝纤维化的病理学形态,且显著抑制了IL-6、EGFR、STAT3的表达。综上所述,CRTC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与网络药理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的IL-6/EGFR/STAT信号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鳖甲药对 肝纤维化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实验验证
下载PDF
温莪术中一个新的倍半萜及其对高糖所致肾小球足细胞保护活性
7
作者 徐玉岩 伍一炜 +5 位作者 张韵寒 范佳萍 杨慧珍 孙文 徐暾海 朱寅荻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1期1909-1918,共10页
目的:研究温莪术的倍半萜类成分及其对肾小球足细胞的保护活性。方法: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温莪术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谱学方法,如一维核磁共振图谱(1D-NMR)、2D-... 目的:研究温莪术的倍半萜类成分及其对肾小球足细胞的保护活性。方法: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温莪术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谱学方法,如一维核磁共振图谱(1D-NMR)、2D-NMR、质谱(MS)、红外光谱(IR)、圆二色谱(CD)、紫外光谱(UV)等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初步预测新化合物(化合物1)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靶点。采用高糖诱导的小鼠肾小球足细胞模型研究化合物1~5对足细胞的保护活性。结果:从温莪术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R-11-羟基-4,9-吉玛二烯-1,8二酮(7R-11-hydroxy-4,9-gemadiene-1,8-dione,1)、多穗金粟兰内酯B(multistalactoneB,2)、2β-羟基莪术二酮(2β-hydroxycurdione,3)、海尼姜黄酮B(heyneanone B,4)、1α,4β-二羟基桉叶-7(11)-烯-8-酮[1α,4β-dihydroxyeudesm-7(11)-en-8-one,5]。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化合物1进行靶点预测,得到99个靶点,化合物1对糖尿病肾病共同靶点59个,其中关键靶点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前列腺素过氧化物合酶2(PTGS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核受体亚家族3C组成员1(NR3C1),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程度较高的为缺氧诱导因子-1(HIF-1)、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和叉头状转录因子(FoXO)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结合能良好。体外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化合物1高剂量组及化合物3中、高剂量组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有保护活性,化合物4、化合物5保护活性显著,且在25~100μg·mL–1范围内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化合物1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足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作用于EGFR、PTGS2、MAPK1、PARP1、NR3C1等靶点基因,调控HIF-1、JAK-STAT、FoXO等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莪术 化学成分 7R-11-羟基-4 9-吉玛二烯-1 8二酮 倍半萜 足细胞
下载PDF
黄芪-莪术对C5a介导JAK2/STAT3通路调控Lewis肺癌小鼠Th17/Treg细胞平衡影响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田培裕 于泓洋 +2 位作者 李潇 闫梓乔 窦永起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425-432,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影响C5a介导JAK2/STAT3通路调控肿瘤微环境中Th17/Treg细胞平衡,从而阐明其在此途径抑制肿瘤进展的相关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干预组、阳性对照药(PMX53)组,...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影响C5a介导JAK2/STAT3通路调控肿瘤微环境中Th17/Treg细胞平衡,从而阐明其在此途径抑制肿瘤进展的相关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干预组、阳性对照药(PMX53)组,每组各10只。腋下接种Lewis细胞建立肺癌小鼠模型,于接种后第3天开始,中药干预组按8.2 g/kg剂量给予中药浓煎液灌胃,模型对照组和PMX53组予等容积灭菌双蒸水灌胃,连续14 d;PMX53组分别于第3、6、9、12、15天按1mg/kg剂量给予腹腔注射PMX53,模型对照组和中药干预组同时腹腔注射等容PBS溶液。每2 d测算各组小鼠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于第15天处死,剖取瘤块,ELISA法检测血清C5a、IL6、IL-10、IL-17、TGF-β等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并计算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Th17/Treg细胞比例,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干预组和PMX53组肿瘤生长较缓慢,补体C5a、JAK2和STAT3蛋白及mRNA水平、p-JAK2/JAK2、p-STAT3/STAT3比值、Treg占比均降低,SOCS3蛋白及mRNA水平、Th17/Treg比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莪术可降低补体C5a进而抑制JAK2/STAT3通路活化,并调节肿瘤微环境中Th17/Treg平衡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补体C5A JAK2/STAT3通路 TH17/TREG 黄芪-莪术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和分子对接探讨莪术-三棱药对治疗卵巢癌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刘曾晶 张蝶 +2 位作者 蒙秋霞 王慧丰 胡艳玲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77-184,共8页
目的探索莪术-三棱药对治疗卵巢癌的有效活性成分与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HERB及PubChem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出莪术及三棱的有效活性成分和相应的作用靶点;运用Therapeutic Targets、OMIM及GeneCard等数据库检索卵巢癌的疾病靶点。运用C... 目的探索莪术-三棱药对治疗卵巢癌的有效活性成分与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HERB及PubChem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出莪术及三棱的有效活性成分和相应的作用靶点;运用Therapeutic Targets、OMIM及GeneCard等数据库检索卵巢癌的疾病靶点。运用Cytoscape 3.9.0软件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 3.9.0构建PPI网络图,进而使用Cytoscape中MCODE插件筛选出排名前10的核心靶点;使用R 4.2.2对作用靶点进行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Auto Dock Vina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相互作用。结果筛选出了72种活性成分、760个作用靶点,莪术-三棱药对与卵巢癌共同靶基因有617个。核心成分为多梗白菜菊素、天人菊内酯、大花旋覆花素、山奈酚,PPI网络揭示了其主要的靶点,包括MAPK1、MAPK3、JAK1、JAK3、STAT3、MAP2K1、IL6、TYK2、KRAS以及SRC。KEGG富集分析显示共涉及186条通路,根据P<0.05提取与卵巢癌关联紧密的30条通路,主要包括cAMP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展现出良好的结合亲和性。结论三棱及莪术药对在卵巢癌的综合治疗方面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通路的特征,为该药对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了信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莪术 三棱 网络药理 分子对接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莪术促进肺癌肿瘤血管正常化的潜在机制
10
作者 于路航 于泓洋 +1 位作者 田培裕 窦永起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0-110,共11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莪术促进肺癌肿瘤血管正常化的潜在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寻找方向。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TCMSP)检索并获取黄芪-莪术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基因卡、OMIM、TTD、药物GKB数据库和药物库数据...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莪术促进肺癌肿瘤血管正常化的潜在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寻找方向。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TCMSP)检索并获取黄芪-莪术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基因卡、OMIM、TTD、药物GKB数据库和药物库数据,发现肺癌血管正常化的相关靶点,Met细胞景观插件ClueGO平台用于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及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打分,Pymol软件进行对接结果的可视化展示。结果共筛选出486个黄芪-莪术生物活性成分和184个黄芪-莪术与肺癌肿瘤血管正常化相关的靶点;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7-O-甲基异脲醇、芒柄花黄素、毛芯异黄酮可能是黄芪-莪术调控肺癌肿瘤血管正常化的潜在活性成分,而RB1、MAPK1、EGFR、ESR1、AKT1、HIF1A、TP53、STAT1和CCND1是潜在的起效靶点;根据富集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异鼠李素与STAT1之间具有较高的结合亲和力,JAK2/STAT1通路可能是黄芪-莪术调控肺癌血管正常化的主要作用通路。结论黄芪-莪术促进肺癌肿瘤血管正常化作用的潜在机制可能是IFN-γ-JAK2/STAT1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黄芪 莪术 肿瘤血管正常化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下载PDF
基于HDAC6/NF-κB信号通路探讨莪术提取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方永乐 李芸 於瑶瑶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0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探讨莪术提取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通过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构建CAG小鼠模型,采用莪术提取物对模型小鼠灌胃处理。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目的:探讨莪术提取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通过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构建CAG小鼠模型,采用莪术提取物对模型小鼠灌胃处理。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胃泌素17(G-17)、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65的磷酸化及乙酰化,NF-κB抑制因子α(IκBα)的磷酸化;采用免疫共沉淀检测HDAC6与p65的结合。结果:CAG小鼠胃组织中HDAC6呈低表达,HDAC6可与p65特异性结合。CAG小鼠胃组织细胞形态及排列紊乱,G-17、IL-8和TNF-α含量升高,p65蛋白磷酸化、乙酰化增加,IκBα磷酸化减少;而莪术提取物处理后,HDAC6的表达显著上调,小鼠胃组织细胞形态恢复、结构排列完整,G-17、IL-8和TNF-α含量降低,p65蛋白磷酸化、乙酰化减少,IκBα磷酸化增加。结论:莪术提取物可能通过上调HDAC6促进p65的去乙酰化,从而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最终改善C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莪术提取物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核因子ΚB 乙酰化 磷酸化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结肠癌失巢凋亡相关的lncRNA及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
12
作者 肖尚平 郑翼欣 +1 位作者 阮永队 邝卫红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1期40-47,共8页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癌证基因图谱数据库(TCGA,https://portal.gdc.cancer.gov/)的结肠癌(colon adenocarcinoma,TCGA-COAD)数据进行挖掘与结肠癌失巢凋亡相关的lncRNA并进行效能的验证,预测潜在干预中药。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C...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癌证基因图谱数据库(TCGA,https://portal.gdc.cancer.gov/)的结肠癌(colon adenocarcinoma,TCGA-COAD)数据进行挖掘与结肠癌失巢凋亡相关的lncRNA并进行效能的验证,预测潜在干预中药。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COAD基因和转录组数据及临床资料,获取LncRNA表达数据,然后从GSEA数据库(http://www.gsea-msigdb.org/gsea/index.jsp)获得失巢凋亡基因与LncRNA进行共表达分析确定失巢凋亡相关的LncRNA。通过对失巢凋亡相关LncRNA的单因素Cox分析、Lasso回归分析和多因素Cox分析,最终确定用于构建风险模型的失巢凋亡相关LncRNA。根据训练组风险评分中位数将病人分为高、低风险组,再利用独立预后分析、ROC分析、列线图、C-index分析、无进展生存期分析、生存分析、PCA分析来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和区分高、低风险人群的能力。对高、低风险组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对在高风险组高表达的差异基因与TCGA-COAD基因集差异分析,取得在肿瘤中高表达的基因与高风险高表达基因组取交集基因,通过Coremine数据库查找交集基因对应中药(P值小于0.05)。结果 通过单因素Cox分析获得9个与COAD患者总生存时间显著相关的失巢凋亡相关LncRNA,运用Lasso-Cox方法构建并优化模型,确定了7个LncRNA(SUCLG2-AS1、LINC02163、AC012313.5、LINC02257、AC008494.3、AP001619.1、AP003555.1)用于构建风险模型,经验证,该模型可有效区分高、低风险人群,具备良好的生存预测能力;差异基因富集于血浆血红素的清除、清道夫受体的配体的结合和摄取、CD22介导B细胞受体调控、补体的激活等免疫信号通路;10个基因(CDKN2A、KLK6、TNNT1、CST6、FGF19、H19、AL137800.1、PRSS2、AC105460.1、RNU4ATAC)在肿瘤和高风险组中均高表达,通过对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查找结肠癌关键基因潜在干预结肠癌的中药有茶树根、薏苡仁、姜黄、黄芩、黄芪、苦参等。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由7个LncRNA组成的结肠癌预后模型,预测了具有干预结肠癌潜力的中药,为结肠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TCGA 失巢凋亡 预后模型 中药预测 薏苡仁 姜黄
下载PDF
基于WGCNA筛选胃癌相关自然杀伤细胞基因及潜在中药预测
13
作者 郑翼欣 肖尚平 +1 位作者 邝美霞 邝卫红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期125-130,共6页
目的: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胃癌相关自然杀伤细胞基因,探讨自然杀伤细胞相关基因与胃癌预后相关性,预测潜在治疗的中药。方法:运用WGCNA分别构建TCGA-STAD数据集和GSE84437数据集胃癌自然杀伤细胞相关基因共表达网络,... 目的: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胃癌相关自然杀伤细胞基因,探讨自然杀伤细胞相关基因与胃癌预后相关性,预测潜在治疗的中药。方法:运用WGCNA分别构建TCGA-STAD数据集和GSE84437数据集胃癌自然杀伤细胞相关基因共表达网络,获得自然杀伤细胞相关基因。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获得与预后相关基因,对预后相关基因进行生存分析,获得与生存相关的基因,以GSE84433作为验证集。运用CIBERSORT反卷积算法计算生存相关基因在22种免疫细胞中的浸润情况。将预后相关的基因映射到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获得潜在中药,并对筛选中药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的频数统计。结果:通过WGCNA及差异分析,筛选出98个与自然杀伤细胞相关基因,单因素Cox分析共获得22个与预后相关的基因,通过生存分析,发现5个基因与生存显著相关,且与大部分免疫细胞存在相关性,并在GSE84433数据集得到验证。将预后相关基因映射到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获得潜在治疗中药186味,其中姜黄、郁金等10味中药出现频数较高,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经、肺经、胃经、脾经为主,功效以补虚药、清热药为主。结论:IL32、IRF8、INFG、SNX10、BATF2等5个胃癌相关自然杀伤细胞基因与胃癌预后相关,姜黄、郁金等中药可能通过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和数量改善胃癌的预后。本研究揭示中药可能通过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改善患者生存预后,为后续中药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WGCNA 自然杀伤细胞 郁金 姜黄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姜黄、郁金药对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唐芳婷 王红 +2 位作者 张靓 唐萍 李跃军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3期135-141,163,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姜黄、郁金药对治疗肝癌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公共数据库筛选姜黄、郁金药对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及肝癌的靶点,绘制药物活性成分的分子靶点和疾病靶点的交集,构建药对-疾病-有效成分...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姜黄、郁金药对治疗肝癌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公共数据库筛选姜黄、郁金药对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及肝癌的靶点,绘制药物活性成分的分子靶点和疾病靶点的交集,构建药对-疾病-有效成分-靶点的中药复方调控网络图及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图,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对有效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验证。基于TIMER数据库分析关键靶点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关键靶点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最终筛选出姜黄、郁金药对有效成分6个,共同靶点70个,核心靶点柚皮素与MAPK3、CASP3、AKT1、CAT、ESR1和PTGS2有较强的亲和力。作用机制涉及多条通路,核心靶点与多个免疫细胞浸润丰度相关,其中MAPK3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ESR1则相反。生存曲线分析中MAPK3表达水平高者,预后相对较差;ESR1表达水平高者,预后相对较好。MAPK3为癌基因,ESR1为抑癌基因,对肝癌的临床预后具有潜在价值。结论:姜黄、郁金药对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调节信号通路减少肿瘤免疫逃逸等过程发挥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抗肿瘤作用,为进一步药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姜黄 郁金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三棱-莪术药对抗肿瘤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杜芳 鱼麦侠 +1 位作者 胡博帆 许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期39-42,共4页
三棱-莪术是临床中常用行气活血化瘀的药对,在肿瘤治疗方面应用广泛。现代医家常通过三棱-莪术与软坚散结、扶正、健脾等药物相配伍而实现抗癌抑瘤的治疗目标。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三棱-莪术药对不仅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干扰... 三棱-莪术是临床中常用行气活血化瘀的药对,在肿瘤治疗方面应用广泛。现代医家常通过三棱-莪术与软坚散结、扶正、健脾等药物相配伍而实现抗癌抑瘤的治疗目标。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三棱-莪术药对不仅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干扰细胞周期,而且还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抗血管生成等途径而起到抗肿瘤作用。但是目前其与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联合研究及对两者配伍产生新物质、药理作用研究较少,期待通过本文的总结能够为该药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莪术药对 抗肿瘤 临床应用 药理机制
下载PDF
莪术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赖燕芬 梁文能 洪松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87-190,共4页
目的通过莪术不同部位,包括根茎、块根以及须根在内的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进行分析,对不同部位挥发性化学成分差异进行评估。方法应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不同部位莪术挥发油进行提取,采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莪术挥发油中有效化学... 目的通过莪术不同部位,包括根茎、块根以及须根在内的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进行分析,对不同部位挥发性化学成分差异进行评估。方法应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不同部位莪术挥发油进行提取,采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莪术挥发油中有效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经面积归一化法对其化合物所占百分比进行检测。结果莪术样本的根茎、块根、须根部位挥发油获得率分别为0.6%,0.4%以及4.1%,且根茎以及块根颜色分别为为黄色至紫色,而须根挥发油表现为紫色。另选择莪术根茎、块根及须根部位内挥发油在种类以及含量上存在差异性,并鉴定出80种化合物,其中根茎获得化合物共61个,占总量76.25%,从块根中鉴定6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80.00%,须根而中仅仅鉴定出化合物共4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60.00%。结论表明莪术根茎、块根、须根不同部位的挥发油种类以及所占比均存在差异,并证实根茎部分也存在相当大的开发和应用价值,可为莪术不同部位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部位 挥发油 化学成分 GC-MS分析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莪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丽 冯佳琪 +1 位作者 陈静 吕文良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络病病机具有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多瘀多滞、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特点,慢性萎缩性胃炎与络病相似,病机为脾虚络瘀,故可归属于胃络病。莪术具有“辛以走窜,引经通络”“温以消积,缓攻宿疾”的功效特点,专攻“气中血滞”,恰合慢性萎缩... 络病病机具有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多瘀多滞、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特点,慢性萎缩性胃炎与络病相似,病机为脾虚络瘀,故可归属于胃络病。莪术具有“辛以走窜,引经通络”“温以消积,缓攻宿疾”的功效特点,专攻“气中血滞”,恰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络瘀之病机,故以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获良效。临床与黄芪、木香、黄芩、蒲公英等药配伍,更能增强通络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莪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络病 脾虚络瘀 配伍
下载PDF
基于“火郁发之”论姜黄防治肺癌分子靶标网络构建及活性成分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洪瀛 宋囡 +2 位作者 张树玲 陈文娜 郭隽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09-115,共7页
通过梳理肿瘤的发展特点,发现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与火郁息息相关,火热之邪伏于体内,出现气滞、痰瘀等病理因素,机体运化不力,日久累积,久不可解则结聚生癌。火郁必当发之,当通过宣通、升散、透达、疏导等方法因势而利导,使内热得以清除... 通过梳理肿瘤的发展特点,发现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与火郁息息相关,火热之邪伏于体内,出现气滞、痰瘀等病理因素,机体运化不力,日久累积,久不可解则结聚生癌。火郁必当发之,当通过宣通、升散、透达、疏导等方法因势而利导,使内热得以清除,邪气得以外出而对肿瘤起到防治效果。姜黄具有苦能泻热、辛能散结的发越郁热之功效,且近些年姜黄因防治肿瘤而被医学广泛关注,因此该文以“火郁发之”理论作为基础,浅析姜黄防治肺癌的理论,结合现代技术获取姜黄6种活性成分及防治肺癌的69个潜在靶点,并且经过验证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来证明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为肺癌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机制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火郁发之 姜黄 整合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黄芪-莪术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血管及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潇 于泓洋 +3 位作者 田培裕 姜波 闫梓乔 窦永起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5期929-938,共10页
目的 通过观察黄芪-莪术对肿瘤血管及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及IFN-γ的影响,探讨黄芪-莪术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的作用及其与调控CD8^(+)T细胞分化和IFN-γ释放的关系。方法 采用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分为模型组、贝伐单抗组、PD-... 目的 通过观察黄芪-莪术对肿瘤血管及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及IFN-γ的影响,探讨黄芪-莪术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的作用及其与调控CD8^(+)T细胞分化和IFN-γ释放的关系。方法 采用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分为模型组、贝伐单抗组、PD-1抗体组与黄芪-莪术组共4组,每组各10只,分别给予无药溶剂或相应药物,连续14 d。第14天给药后超声造影观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血流灌注情况,第15天取材经免疫荧光观测肿瘤组织血管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肿瘤组织内免疫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和整合素αvβ3(Intergrin αvβ3)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肿瘤体积增长较为缓慢(P<0.05),而黄芪-莪术组与贝伐单抗组相当,均优于PD-1抗体组(P<0.05)。超声检测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肿瘤组织内造影剂呈现快进快出,黄芪-莪术组及贝伐单抗组与模型组比较上升支斜率大、达峰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流灌注增速;黄芪-莪术组较PD-1抗体组上升支斜率大、达峰时间短(P<0.05),贝伐单抗组较PD-1抗体组达峰时间短(P<0.0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降低、周细胞覆盖率提升(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黄芪-莪术组与PD-1抗体组CD28^(+)TCF^(+)细胞和CD8^(+)IFN-γ^(+)细胞比例均增加(P<0.05),贝伐单抗组较模型组CD28^(+)TCF^(+)细胞和CD8^(+)IFN-γ^(+)细胞比例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贝伐单抗组比较,黄芪-莪术组升高CD8^(+)IFN-γ^(+)细胞比例更多(P<0.05),PD-1抗体组升高CD28^(+)TCF^(+)细胞比例更多(P<0.05);与PD-1抗体组比较,黄芪-莪术组CD28^(+)TCF^(+)细胞比例较低,CD8^(+)IFN-γ^(+)细胞比例较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除贝伐单抗组IL-2水平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用药组肿瘤组织内VEGFA、Ang-2、整合素αvβ3、MMP-9水平均降低(P<0.01),免疫因子IFN-γ、IL-2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黄芪-莪术能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抑制肿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向CD28^(+)TCF^(+)细胞分化、增加CD8^(+)IFN-γ^(+)细胞比例和IFN-γ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莪术 肿瘤血管正常化 肿瘤免疫 血管-免疫串扰 CD8^(+)T细胞分化 干扰素-Γ
下载PDF
基于CiteSapce知识图谱的莪术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毕嘉宁 李至泓 武曦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1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CiteSapce知识图谱的莪术近20年研究热点与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2002年1月至2022年12月莪术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得到纳入文献的年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果最终纳入1622篇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CiteSapce知识图谱的莪术近20年研究热点与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2002年1月至2022年12月莪术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得到纳入文献的年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果最终纳入1622篇文献,年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形成以唐东昕、杨柱为代表的团队,发文量最高的机构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包括莪术、数据挖掘、用药规律等,共形成10个聚类;突现持续至今且强度较高的关键词有用药规律、数据挖掘、乳腺癌。结论莪术在成分分析、治疗肿瘤和肝脏疾病上取得成果,当下研究热点为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阐明分子机制和乳腺癌治疗。但莪术的组方配伍、用药手段和对其他疾病的治疗有待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