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激光打孔的折衍混合f-θ透镜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云翠 卢振武 孙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9-522,共4页
激光打孔广泛应用于印刷电路板处理等领域,在该技术中f-θ透镜起到扫描成像的重要作用。利用折衍混合系统设计了f-θ透镜,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减少了透镜的个数,降低了系统成本。该系统采用像方远心光路,工作波长为9.25μm,打孔直... 激光打孔广泛应用于印刷电路板处理等领域,在该技术中f-θ透镜起到扫描成像的重要作用。利用折衍混合系统设计了f-θ透镜,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减少了透镜的个数,降低了系统成本。该系统采用像方远心光路,工作波长为9.25μm,打孔直径50μm,深度182μm,扫描面积达70 mm×7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器 激光打孔 f-θ透镜 折衍射透镜 非球面
下载PDF
亚临界CO2萃取不同产地八角果实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郭勇 黄天述 +2 位作者 陈乾平 宋芸娟 缪剑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B05期17-22,54,共7页
采用亚临界CO2萃取法萃取广西4个八角主产区八角的挥发油,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以期得到不同产区八角挥发性成分的更真实信息,筛选出最佳原料产地,促进八角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果表明:在防城港、玉林、那坡... 采用亚临界CO2萃取法萃取广西4个八角主产区八角的挥发油,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以期得到不同产区八角挥发性成分的更真实信息,筛选出最佳原料产地,促进八角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果表明:在防城港、玉林、那坡和金秀所产八角果实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82、70、70和69种化合物,其峰面积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8.96%、91.83%、99.56%和97.77%;4个产区果实挥发性成分均是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总量的94.31%、90.59%、95.32%、97.60%;4个产区八角果实挥发油中反式茴香脑的相对含量分别为91.2178%、86.2760%、89.3585%和87.9586%,其中防城港所产八角的挥发油中反式茴香脑的含量最高,八角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co2萃取 八角 茴香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下载PDF
超临界CO2萃取三七总皂苷 被引量:16
3
作者 黄雪 冯光炷 +2 位作者 雒廷亮 刘国际 李和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8-242,共5页
三七总皂苷为药材三七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已有的提取方法虽技术成熟,但存在提取率低、高污染等诸多缺点。该文以三七主根为原料,先采用粉碎工艺或轧胚工艺对其预处理,然后在超临界CO2中试设备中,分别考察了原料的两种预处理方法及提取... 三七总皂苷为药材三七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已有的提取方法虽技术成熟,但存在提取率低、高污染等诸多缺点。该文以三七主根为原料,先采用粉碎工艺或轧胚工艺对其预处理,然后在超临界CO2中试设备中,分别考察了原料的两种预处理方法及提取工艺条件对三七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粉碎工艺适宜的萃取温度45℃,压力38 MPa,CO2流量23 kg/h,夹带剂300 mL,萃取时间3.0 h,提取率7.97%;轧胚工艺适宜的萃取温度45℃,压力35 MPa,CO2流量20 kg/h,夹带剂350 mL,萃取时间2.5 h,提取率9.98%。该文报告工作的新颖性,已为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12)2007年10月10日出具的第ZDT 2007106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萃取 三七 三七总皂苷 中药现代化技术
下载PDF
非洲山毛豆中鱼藤酮CO2超临界流体的萃取效果
4
作者 黄继光 周利娟 +1 位作者 徐汉虹 杨晓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 43-45,共3页
在不同压力(22MPa、24MPa、26MPa、28MPa)和不同温度(30℃、45℃、60℃)条件下,用CO2超临界流体对非洲山毛豆进行萃取。结果表明:提取物中鱼藤酮的含量最高是在30℃和24MPa的条件下为7.41%;每克干粉中提取出来的鱼藤酮质量最高... 在不同压力(22MPa、24MPa、26MPa、28MPa)和不同温度(30℃、45℃、60℃)条件下,用CO2超临界流体对非洲山毛豆进行萃取。结果表明:提取物中鱼藤酮的含量最高是在30℃和24MPa的条件下为7.41%;每克干粉中提取出来的鱼藤酮质量最高的是在60℃和22MPa的条件下,为4.49mg。加入夹带剂后,提取物中鱼藤酮含量和每克干粉中提取出来的鱼藤酮质量最高的均在60℃和22MPa时,加入10%(V/M)乙酸乙酯作夹带剂,结果分别为7.96%和5.99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超临界流体 非洲山毛豆 鱼藤酮
下载PDF
高精度F-P干涉具在CO_2浓度反演中的研究
5
作者 马丹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9-643,共5页
为了对大气中CO_2浓度的分布进行高精度的实时监测,并与被测区域2维图像构成光谱数据立方,设计了一种基于高精度数字控制的F-P干涉系统.通过对F-P两镜间微位移的高精度数字控制,实现光程差的周期性扫描,从而得到光谱数据立方.通过仿真... 为了对大气中CO_2浓度的分布进行高精度的实时监测,并与被测区域2维图像构成光谱数据立方,设计了一种基于高精度数字控制的F-P干涉系统.通过对F-P两镜间微位移的高精度数字控制,实现光程差的周期性扫描,从而得到光谱数据立方.通过仿真分析了控制命令与压电信号的时序逻辑,并对光谱抽样进行了模拟计算.实验中系统的光谱调制带宽为761. 52~762. 56 nm,光谱分辨率为0. 01 nm,测试CO_2浓度范围为10~400 ppm,由TSI-7575型高精度CO_2检测器标定.结果显示:该系统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1. 04%,绝对误差平均值为1. 52 ppm,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干涉仪 co2浓度监测 高精度控制 光谱数据立方
下载PDF
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八角果壳和种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袁经权 冯洁 +1 位作者 杨峻山 缪剑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80-1384,共5页
目的:分别研究八角果壳和种子挥发油化学成分,为综合利用八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 CO_2超临界流体分别萃取八角果壳和种子挥发油,GC-MS 法鉴定化学成分,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萃取条件:压力20MPa,温度40℃;GC-MS 条件:DB-5... 目的:分别研究八角果壳和种子挥发油化学成分,为综合利用八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 CO_2超临界流体分别萃取八角果壳和种子挥发油,GC-MS 法鉴定化学成分,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萃取条件:压力20MPa,温度40℃;GC-MS 条件:DB-5石英毛细管色谱柱(0.25mm×30m,0.25μm);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1.0mL·min^(-1))。质谱分析条件:EI电离源70eV;离子源温度220℃。结果:从果壳和种子挥发油中共鉴定出71个化合物,其中从果壳挥发油中鉴定出61个化合物,占果壳挥发油85.33%,主要成分为茴香脑(45.29%)、对丙烯苯基异戊烯醚(9.23%)和右旋柠烯(6.25%);从种子挥发油中鉴定出22个化合物,占种子挥发油84.92%,主要成分为茴香脑(58.04%)、顺式-2-葵烯醛(5.02%)和顺式-2-庚烯醛(4.73%)。果壳、种子特有化合物分别为49个和10个,果壳与种子共有化合物为12个;在鉴定出的71个化合物中,有26个化合物为从八角中首次发现。结论:八角果壳和种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均为茴香脑,种子含量甚至比果壳高,需加大对八角种子的开发力度,并且它们次要成分不同,也应加以区别利用和有针对性地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果壳 种子 co2超临界流体萃取 挥发油 GC—MS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澳洲坚果花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劲芸 张虹娟 +3 位作者 魏杰 徐世涛 高则睿 阴耕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4,共4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澳洲坚果花的挥发性成分,并与同时蒸馏萃取法进行比较。以坚果花挥发油得率为衡量工艺参数的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的流量及萃取时间4个因素对坚果花挥...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澳洲坚果花的挥发性成分,并与同时蒸馏萃取法进行比较。以坚果花挥发油得率为衡量工艺参数的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的流量及萃取时间4个因素对坚果花挥发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5 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7 kg/h、萃取时间120 min为最佳工艺,坚果花挥发油萃取得率达0.76%,高于同时蒸馏萃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花 超临界co2萃取 挥发油
下载PDF
O_2/CO_2循环燃烧方式下矿物元素蒸发特性的热力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永椿 张军营 +3 位作者 刘洪涛 田季林 李扬 郑楚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1-649,共9页
运用热力学平衡计算方法(F*A*C*T)对O2/CO2循环燃烧方式下矿物元素的蒸发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高温热天平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各矿物元素蒸发的主要形态分别是Na(K)Cl(g),FeO(g)和SiO(g),反应气氛和温度对矿物元素蒸发形态和蒸... 运用热力学平衡计算方法(F*A*C*T)对O2/CO2循环燃烧方式下矿物元素的蒸发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高温热天平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各矿物元素蒸发的主要形态分别是Na(K)Cl(g),FeO(g)和SiO(g),反应气氛和温度对矿物元素蒸发形态和蒸发率有明显影响。O2/CO2循环燃烧方式下矿物元素的蒸发率均小于常规空气燃烧,尤其是还原性气氛中,当温度为2 400 K时,常规空气燃烧矿物总蒸发率为9.65%,而O2/CO2循环燃烧方式矿物元素总蒸发率仅为4.46%。实验值比计算值略高,但主要趋势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元素 蒸发 f*A*C*T O2/co2 煤燃烧
下载PDF
致密油藏CO_2吞吐数值模拟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孟展 杨胜来 +4 位作者 王璐 王智林 钱坤 马铨峥 韩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39-42,共4页
CO_2吞吐作为常规油藏的一种有效增产方式,在致密油藏中尚未普及。为研究CO_2吞吐在致密油藏的新特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扩散系数、渗透率、储层非均质性及吞吐周期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CO_2扩散系数在致密油藏中不能忽略,扩散系... CO_2吞吐作为常规油藏的一种有效增产方式,在致密油藏中尚未普及。为研究CO_2吞吐在致密油藏的新特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扩散系数、渗透率、储层非均质性及吞吐周期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CO_2扩散系数在致密油藏中不能忽略,扩散系数的大小影响了最终采收率。对于渗透率越低,储层非均质性越强的致密油藏,采用CO_2吞吐增油效果更加明显,而随着吞吐轮次增加,增油效果逐渐减弱。研究新进展对致密油藏优选CO_2吞吐增油措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co2吞吐 扩散系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八角茴香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缪剑华 郭勇 +1 位作者 陈乾平 覃柳燕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5-50,共6页
八角样品在萃取釜压力为15 MPa,温度为25℃;分离釜Ⅰ压力为7 MPa,温度为30℃;分离釜Ⅱ压力为5 MPa,温度为25℃的条件下用超临界CO2萃取2 h,所得茴香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共检出157个峰。对其中83个峰进行了鉴定,其中芳香族化合物... 八角样品在萃取釜压力为15 MPa,温度为25℃;分离釜Ⅰ压力为7 MPa,温度为30℃;分离釜Ⅱ压力为5 MPa,温度为25℃的条件下用超临界CO2萃取2 h,所得茴香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共检出157个峰。对其中83个峰进行了鉴定,其中芳香族化合物为八角茴香油的主要组成物质,相对含量为96.1097%,反式茴香脑的相对含量可达92.9327%;其次为萜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为3.1454%;非萜类脂肪族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低,仅为0.74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茴香油 超临界co2萃取 气质联用分析
下载PDF
广西莪术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史克莉 孔一凡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7年第12期23-25,共3页
目的: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广西莪术中提取挥发油的收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莪术挥发油的收率为指标,先通过实验确定水蒸气蒸馏法中提取挥发油最大收率时的最佳条件,再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超临界CO2萃取实验装... 目的: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广西莪术中提取挥发油的收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莪术挥发油的收率为指标,先通过实验确定水蒸气蒸馏法中提取挥发油最大收率时的最佳条件,再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超临界CO2萃取实验装置中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粉碎目数等工艺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水蒸气蒸馏法中药材是否加水浸泡对提取挥发油的影响最大;而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5℃,粉碎度为60~80目。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的收率高,提取工艺优于水蒸气蒸馏法,但有效成分含量高低,须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莪术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co2萃取 正交试验 萃取率
下载PDF
光纤F-P干涉仪传感器封装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伟 饶云江 +1 位作者 谢元平 杨华勇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0,54,共3页
针对光纤F-P干涉仪(FPI)传感器封装普遍采用的化学胶水粘合方式存在的胶水老化而脱胶的问题,提出一种用高频CO2激光脉冲加热使光纤与石英管永久熔合进行封装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激光脉冲能量选择适当时,加热封装过程所导致的干涉仪平... 针对光纤F-P干涉仪(FPI)传感器封装普遍采用的化学胶水粘合方式存在的胶水老化而脱胶的问题,提出一种用高频CO2激光脉冲加热使光纤与石英管永久熔合进行封装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激光脉冲能量选择适当时,加热封装过程所导致的干涉仪平均光功率损耗可低至0.1dB左右,可满足封装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f-P干涉仪(fPI) co2激光 封装
原文传递
铂修饰花状石墨烯催化还原CO_2反应
13
作者 程军 玄晓旭 +2 位作者 王珍懿 周俊虎 岑可法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3-898,共6页
为了利用太阳能将CO_2选择性转化为高价值化工品,首次制备了担载于泡沫铜的载铂花状石墨烯电阴极与镀铂TiO_2纳米管光阳极协同光电还原CO_2。阴极催化剂的SEM图显示,载铂石墨烯呈现明显的花状结构,而阳极载铂二氧化钛纳米管的XRD图显示... 为了利用太阳能将CO_2选择性转化为高价值化工品,首次制备了担载于泡沫铜的载铂花状石墨烯电阴极与镀铂TiO_2纳米管光阳极协同光电还原CO_2。阴极催化剂的SEM图显示,载铂石墨烯呈现明显的花状结构,而阳极载铂二氧化钛纳米管的XRD图显示,经过反应的二氧化钛纳米管结构稳定,表明在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钛纳米管能够稳定的提供协同催化作用。与纯光照或纯电催化还原CO_2相比,光电协同催化有效提高了CO_2还原效率,使得产物C原子转化率达到998.6 nmol/(h·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修饰花状石墨烯 二氧化碳 光电催化还原
原文传递
黄河源区水库二氧化碳逸出暖季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刘家峡水库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宫辰 杨现坤 +7 位作者 田明扬 苏元戎 李凌宇 冉立山 刘少达 于瑞宏 胡海珠 吕喜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919-2930,共12页
河流上修建水库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流运动,而且深刻影响着物质传输和交换过程.本文以黄河源区12级梯级水库群末端的刘家峡水库为例,在2016年4、8月和2017年5月进行了3次野外试验,采用Li-7000静态箱法监测了刘家峡水库入库前、库中和... 河流上修建水库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流运动,而且深刻影响着物质传输和交换过程.本文以黄河源区12级梯级水库群末端的刘家峡水库为例,在2016年4、8月和2017年5月进行了3次野外试验,采用Li-7000静态箱法监测了刘家峡水库入库前、库中和出库河道内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二氧化碳逸出量(F(CO2)),并测定了相关水化学因素,包括pH、溶解氧(DO)和水温(T),综合分析了水库碳逸出的暖季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河流流向上,刘家峡水库库区内的p(CO2)和F(CO2)(601.6μatm和85 g·m-2·a-1,以C计,下同)均低于入库前水体(670μatm和328 g·m-2·a-1)和出库后水体(680.5μatm和372 g·m-2·a-1),水体的pH变化范围为7.90~8.80,DO变化范围为102%~145%;垂向上,pH为7.81~8.65,DO为82%~140%,从水面至水库库底p(CO2)的变化范围为617~1087μatm,p(CO2)、pH和DO均随水深增加而降低,且8月变化强于4月和5月;水温在垂向上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温度范围为5~25℃.库区内的光合作用降低了水体溶解CO2的含量,出库水体由于水流波动较大,F(CO2)明显增加,8月水体的F(CO2)均低于5月,可能是由于水库中的热分层现象更加显著,进一步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对溶解性CO2的利用增加.通过对世界范围内不同纬度和海拔高度的水库F(CO2)的统计发现,刘家峡水库的F(CO2)在温带地区水库的F(CO2)中呈较低水平,其高海拔的地理位置及梯级水库的拦截作用是重要原因.本研究可为高寒高海拔地区水库的F(CO2)评估和全球水库碳排放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分压p(co2) 二氧化碳逸出量f(co2) 水库 刘家峡 黄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