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Ⅱ血红蛋白仪故障检修二例
1
作者 陶环明 《江西医学检验》 1999年第3期182-182,共1页
关键词 血清诊断 血红蛋白仪 f-ⅱ 故障检修
下载PDF
F-35“闪电Ⅱ”联合攻击战斗机的关键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罗巧云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57-1862,共6页
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是美国国防部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起的最大项目计划,不仅代表着新的研制、生产和编队维护方式,而且还采用创新方法实现飞机和整个编队在寿命周期内的协同升级。在概略介绍基本型F-35具备的9大关键... 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是美国国防部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起的最大项目计划,不仅代表着新的研制、生产和编队维护方式,而且还采用创新方法实现飞机和整个编队在寿命周期内的协同升级。在概略介绍基本型F-35具备的9大关键特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座舱、先进的传感器数据融合、可管理的飞行员工作负荷、通用作战图像和软件的可升级性等方面,最后,总结了F-35"闪电Ⅱ"战斗机的创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35“闪电”战斗机 数据融合 通用作战图像 座舱 可升级软件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血管紧张素Ⅱ致肾小球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F-肌动蛋白变化的影响
3
作者 王应灯 张薇 +1 位作者 郑华 沈波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6-239,I000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肾小球内皮细胞(GENC)损伤时的单层通透性、F-肌动蛋白(F-actin)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地塞米松对上述变化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分离、培养大鼠GENC的基础上,用二室弥散系统检测AngⅡ对GENC单层...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肾小球内皮细胞(GENC)损伤时的单层通透性、F-肌动蛋白(F-actin)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地塞米松对上述变化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分离、培养大鼠GENC的基础上,用二室弥散系统检测AngⅡ对GENC单层通透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ngⅡ对GENC的F-actin分布及量的影响。结果AngⅡ组作用6、12 h的GENC单层通透率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值分别<0.05、0.01),AngⅡ+地塞米松组则较AngⅡ组显著降低(P值均<0.01)。AngⅡ组作用6、12 h的GENC的F-actin的荧光强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值均<0.01),AngⅡ+地塞米松组则较AngⅡ组显著升高(P值均<0.01)。GENC单层通透率与F-actin呈负相关(r=-0.901,P<0.01)。结论AngⅡ可引起GENC的单层通透性增高,F-actin解聚,且GENC单层通透性增高的机制可能与F-actin解聚密切相关。地塞米松可减轻AngⅡ对GENC的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内皮细胞 单层通透性 f-肌动蛋白 损伤
下载PDF
将Roesser模型转换成F-M Ⅱ模型的一种新方法的研究
4
作者 吴徐冬子 盛道清 +2 位作者 程骅 曹中泳 何博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10-1115,共6页
本文针对2维方框图理论,研究了由Roesser模型到F-M Ⅱ模型的转换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转换方法。该方法依据2维方框图理论以及Roesser模型与F-M Ⅱ模型之间的关联,可由Roesser模型的实现矩阵直接求解出F-M Ⅱ模型的实现矩阵,且得到... 本文针对2维方框图理论,研究了由Roesser模型到F-M Ⅱ模型的转换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转换方法。该方法依据2维方框图理论以及Roesser模型与F-M Ⅱ模型之间的关联,可由Roesser模型的实现矩阵直接求解出F-M Ⅱ模型的实现矩阵,且得到系统实现矩阵更灵活,有利于系统的分析设计。对比运用求状态方程实现模型之间的转换,省去了中间的求导环节,简化了计算步骤,使多维系统模型之间的转化更加便捷高效。将此方法运用于雷达系统中,能够提高系统的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ESSER模型 f-M 模型 状态空间模型 图像论 实现矩阵
下载PDF
两种方法检测富组蛋白Ⅱ诊断恶性疟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祝卫东 汤林华 +4 位作者 郑香 罗曼珍 顾政诚 钱会霖 瞿靖琦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9-11,共3页
在海南疟区门诊对检测HRP-Ⅱ诊断恶性疟的ParaSight-F及ICT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ParaSight-F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7.1%,ICT则为94.7%和90.3%;两种方法均比显微镜检... 在海南疟区门诊对检测HRP-Ⅱ诊断恶性疟的ParaSight-F及ICT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ParaSight-F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7.1%,ICT则为94.7%和90.3%;两种方法均比显微镜检查简单易学,快速方便。但HRP-Ⅱ仅存在于恶性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组蛋白 ParaSight-F 疟疾 诊断 ICT
下载PDF
云南2株基因Ⅱ型新城疫病毒F基因变异特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文东 宋建领 +4 位作者 赵焕云 刘庆亮 胡媛媛 曾伟 张富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4-59,共6页
对云南省2个发病鸡场的组织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通过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检测,证明分离毒株为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采用特异性引物经RT-PCR扩增F基因,纯化后克隆至pMD18-T载体,并对其进行测序。序列... 对云南省2个发病鸡场的组织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通过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检测,证明分离毒株为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采用特异性引物经RT-PCR扩增F基因,纯化后克隆至pMD18-T载体,并对其进行测序。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云南省2株NDV毒株F基因核苷酸与La Sota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4%~99.6%,与国内外分离的流行毒株SP13和NDV027344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7%~99.8%,与F48E9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9.0%~89.1%;F蛋白氨基酸与La Sota株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9.3%~99.5%,与流行毒株SP13和NDV027344的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9.5%~99.6%,与F48E9株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1.8%~92.0%。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2株病毒均属于基因Ⅱ型,裂解位点氨基酸为G-R-Q-G-R L,属于弱毒株裂解位点氨基酸排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新城疫病毒 F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足细胞骨架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詹俊琳 王泽彬 傅君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18期2201-2204,共4页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足细胞骨架(F-actin)的影响,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AT1RA)对足细胞骨架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10-6mol/L的AngⅡ浓度按10min、30min、60min、120min时间顺序作用足细胞,rhodamine-phalloidin细...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足细胞骨架(F-actin)的影响,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AT1RA)对足细胞骨架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10-6mol/L的AngⅡ浓度按10min、30min、60min、120min时间顺序作用足细胞,rhodamine-phalloidin细胞骨架染色观察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的变化 将足细胞分成对照组(C)、AngⅡ 10-10mol/L、10-8mol/L、10-6mol/L,氯沙坦(LO,10-6 mol/L)+AngⅡ(10-6 mol/L)组,观察F-actin的变化.结果 AngⅡ能够减少F-actin 的表达,具有浓度依赖性及浓度依赖性 AngⅡ能够破坏足细胞F-actin的形态,使其由F-actin 由有序排列变成松散形态 氯沙坦能够阻断AngⅡ对足细胞F-actin的影响.结论 AngⅡ能够通过其1型受体损伤足细胞的F-actin,AT1RA能够阻断AngⅡ的作用途径,保护足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氯沙坦 足细胞 纤维状肌动蛋白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花丹参中总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 被引量:1
8
作者 齐永秀 李香 +3 位作者 万建建 曹明亮 高允生 夏作理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7期796-798,共3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白花丹参总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乙醇超声提取法提取白花丹参中脂溶性成分,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 RP18(105 mm×3.9 mm,5μm);测定总丹参酮以甲醇...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白花丹参总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乙醇超声提取法提取白花丹参中脂溶性成分,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 RP18(105 mm×3.9 mm,5μm);测定总丹参酮以甲醇-水(90:10)为流动相,测定丹参酮ⅡA以乙腈-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均为0.8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结果总丹参酮在0.075~0.750μg·mL^-1浓度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5.88×106C-1.99×105,r=0.999 4(n=5),丹参酮ⅡA在7.5~50.0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7.8×104C-5.41×104,r=0.999 4(n=5)。结论建立的HPLC法灵敏度高,方法准确,测定结果重现性好。白花丹参中含有丰富的总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总丹参酮 丹参酮A 色谱法 高压液相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肾小球内皮细胞骨架和单层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应灯 张薇 +2 位作者 徐莉英 庄锋 田淑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63-967,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培养肾小球内皮细胞(GENC)形态、单层通透性、肌动蛋白骨架的影响,探讨AngⅡ对GENC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AngⅡ对体外培养大鼠GENC的形态影响;用二室弥散系统检测AngⅡ对GENC单层通透性的影...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培养肾小球内皮细胞(GENC)形态、单层通透性、肌动蛋白骨架的影响,探讨AngⅡ对GENC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AngⅡ对体外培养大鼠GENC的形态影响;用二室弥散系统检测AngⅡ对GENC单层通透性的影响;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AngⅡ对GENCF-肌动蛋白(F-actin)分布的影响。结果AngⅡ浓度大于0.1mg·L-1作用48h内观察到细胞脱落和破裂。10mg·L-1AngⅡ6、12h可使GENC单层通透性增高、F-actin解聚。结论AngⅡ引起GENC脱落和破裂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ngⅡ引起内皮单层通透性的增高的机制可能与F-actin解聚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内皮细胞 单层通透性 f-肌动蛋白 损伤
下载PDF
SiC管中微波辅助芳烃钌(Ⅱ)化合物[(η^6-C6H6)Ru(H2iiP)Cl]Cl的合成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琼 梅文杰 +3 位作者 吴韦黎 陈燕华 曾玲莉 郑文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63-1867,共5页
使用SiC管为反应容器,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η6-C6H6)RuCl2]2为原料与2-(吲哚基)咪唑[4,5-f]-[1,10]菲啰啉(H2iiP)反应,制得芳烃钌(Ⅱ)化合物[(η6-C6H6)Ru(H2iiP)Cl]Cl(1),并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反应的最佳合成条件为:... 使用SiC管为反应容器,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η6-C6H6)RuCl2]2为原料与2-(吲哚基)咪唑[4,5-f]-[1,10]菲啰啉(H2iiP)反应,制得芳烃钌(Ⅱ)化合物[(η6-C6H6)Ru(H2iiP)Cl]Cl(1),并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反应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投料比n([(η6-C6H6)RuCl2]2)∶n(H2iiP)=1∶2.2,反应温度90℃,微波辐射时间30 min.该反应的平均产率达到96.0%,反应产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8%,说明微波辐射条件下,在SiC管中能够高产率地制备芳烃钌化合物,并且反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进一步采用MTT方法研究发现,芳烃钌(Ⅱ)化合物1能够选择性抑制MCF-7乳腺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吲哚基)咪唑[4 5-f][1 10]菲啰啉 芳烃钌()化合物 SiC管 微波辅助合成 抗肿瘤
下载PDF
基于NIOS Ⅱ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解调系统
11
作者 王盛慧 王子峰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05-407,共3页
基于FPGA的硬件平台,以NIOS Ⅱ嵌入式软核处理器为核心,设计了可调谐F-P滤波器的光纤光栅解调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组成以及软硬件结构。温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整体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满足实际测量需求。
关键词 光纤光栅 FPGA NIOS 可调谐f-P滤波器
下载PDF
Gd(Ⅲ)-Ni(Ⅱ)大环配合物合成和磁性
12
作者 陈秋云 李长江 《黄山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8-50,共3页
合成了单核Ni(Ⅱ)大环配合物和Gd(Ⅲ)-Ni杂核配合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 质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杂核配合物4-300K磁性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显示XmT值随温度 (T)降低而增大说明配合物分子内Gd(Ⅲ)和Ni(Ⅱ)之间... 合成了单核Ni(Ⅱ)大环配合物和Gd(Ⅲ)-Ni杂核配合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 质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杂核配合物4-300K磁性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显示XmT值随温度 (T)降低而增大说明配合物分子内Gd(Ⅲ)和Ni(Ⅱ)之间可能呈铁磁性偶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d-f杂核配合物 Gd(Ⅲ)-Ni()离子 磁性
下载PDF
新型活性化合物Ⅱ-f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研究
13
作者 孟楠 杜迎翔 吴晶 《海峡药学》 2012年第10期231-234,共4页
目的以羧甲基-倍他-环糊精(CM-β-CD)为手性选择剂,建立新型活性化合物Ⅱ-f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拆分方法,并对其左旋对映体的过量值(e.e.%值)进行测定。方法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背景电解质为Tris-H3PO4缓冲溶液。考察了手性选择... 目的以羧甲基-倍他-环糊精(CM-β-CD)为手性选择剂,建立新型活性化合物Ⅱ-f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拆分方法,并对其左旋对映体的过量值(e.e.%值)进行测定。方法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背景电解质为Tris-H3PO4缓冲溶液。考察了手性选择剂CM-β-CD浓度、pH值、缓冲溶液浓度、工作电压及温度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在优化条件下,即20mmol·L-1CM-β-CD、40mmol·L-1Tris-H3PO4(pH4.4,50%甲醇v/v)的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20kV,温度20℃,Ⅱ-f两对映体分离度达3.5,标记出峰顺序为右旋体杂质先出峰,左旋Ⅱ-f粗品与精制品样品的e.e.%值测定结果分别为72.50%和100%。结论该法简单快速,可用于Ⅱ-f对映体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法 手性拆分 -f对映体 羧甲基-倍他-环糊精
下载PDF
细胞力学调控中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Ⅱ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佳玉 徐丽萌 +1 位作者 刘阳 王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5期4004-4009,共6页
背景:目前,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Ⅱ这两种重要细胞骨架蛋白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但其在细胞力学调控中的作用还尚不完善。目的:阐明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Ⅱ在细胞力学性能调节中的作用。方法: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HeLa细胞长、短轴末端区域的... 背景:目前,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Ⅱ这两种重要细胞骨架蛋白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但其在细胞力学调控中的作用还尚不完善。目的:阐明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Ⅱ在细胞力学性能调节中的作用。方法: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HeLa细胞长、短轴末端区域的表面弹性模量随时间的改变,通过肌动蛋白纤维抑制剂Cytochalasin D、肌球蛋白Ⅱ的ATP酶活性抑制剂blebbsitatin以及肌球蛋白Ⅱ收缩活性增强剂Calysulin A处理HeLa细胞,利用共聚焦显微镜测量HeLa细胞内肌动蛋白纤维、肌球蛋白Ⅱ的聚集区域改变以及Rho A活化特征。结果与结论:①各处理组HeLa细胞长、短轴末端的表面弹性模量会出现趋势性变化,并且对侧末端模量变化不一致;②肌动蛋白纤维聚合受抑制会降低表面弹性模量,但肌球蛋白Ⅱ收缩活性增强会显著增加表面弹性模量;③HeLa细胞表面弹性模量随肌动蛋白聚集增强,受到Rho A活化的调节,但不随肌球蛋白Ⅱ的聚集改变;④结果表明,HeLa细胞因肌动蛋白、肌球蛋白Ⅱ引起的细胞力学性能改变不仅表现为数值改变,还体现在细胞力学性能的非对称升降,这些改变受到肌动蛋白纤维的分布区域以及肌球蛋白Ⅱ收缩活性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表面 弹性模量 细胞长轴 肌动蛋白纤维 肌球蛋白 Rho A蛋白 细胞力学 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两种可注射Pluronic F-127水凝胶复合物修复兔软骨缺损的效果差异 被引量:1
15
作者 樊薰勤 张明勇 +2 位作者 戴能 王喆敏 刘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506-2512,共7页
背景:预实验显示,SOX9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PluronicF-127水凝胶内良好的生长与增殖,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增加软骨基质的表达。目的:利用慢病毒基因诱导方式将SOX9基因转导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将其与可注射Pluronic F-12... 背景:预实验显示,SOX9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PluronicF-127水凝胶内良好的生长与增殖,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增加软骨基质的表达。目的:利用慢病毒基因诱导方式将SOX9基因转导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将其与可注射Pluronic F-127水凝胶复合,观察Pluronic F-127水凝胶复合物修复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利用慢病毒基因诱导方式将SOX9基因转导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转染48 h后与Pluronic F-127水凝胶复合。取60只新西兰大白兔(武汉科技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建立右侧膝关节股骨髁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3组处理:模型组缺损部位未植入任何材料,对照组植入未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uronic F-127水凝胶复合物,实验组植入SOX9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uronicF-127水凝胶复合物。术后4,12周取缺损部位组织,分别进行Micro-CT三维重建、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Wakitani软组织损伤修复组织学评分。实验获得武汉科技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术后12周Micro-CT三维重建显示,模型组缺损区域未见明显的修复,中央仍有较大的凹陷;对照组可见明显的修复,中央凹陷区域明显减小,可见较多的再生骨小梁结构;实验组缺损部位基本完成修复;②术后12周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模型组缺损区仍未见骨小梁结构,细胞分布紊乱,未见软骨陷窝;对照组可见较多的骨组织重建,缺损区域主要由软骨样组织与纤维组织填充;实验组骨组织重建较充分,缺损区域主要由软骨样细胞与软骨样细胞外基质填充,细胞呈柱状排列,与周围软骨相似;③术后12周番红O染色与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模型组可见少量糖胺多糖表达,未见Ⅱ型胶原表达;对照组可见较多的糖胺多糖与Ⅱ型胶原表达,实验组糖胺多糖与Ⅱ型胶原表达最多;④实验组Wakitani软组织损伤修复组织学评分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P<0.05);⑤结果表明,负载SOX9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Pluronic F-127水凝胶复合物可促进软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ronic f-127水凝胶 SOX9基因 软骨缺损 型胶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水凝胶复合物 糖胺多糖
下载PDF
卡托普利和培哚普利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1和6-酮-前列腺素F_(1α)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许文亮 叶慧膺 马虹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和培垛普利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1和6-酮-前列腺素F1α的影响。方法:6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发病早期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n=20)、培哚普利组(n=22)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和培垛普利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1和6-酮-前列腺素F1α的影响。方法:6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发病早期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n=20)、培哚普利组(n=22)和对照组(n=21),卡托普利和培哚普利连续口服7天。结果:卡托普利组和培哚普利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显著降低,血浆内皮素-1(ET-1)在治疗的头3天也明显下降,而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酮-PGF1α)的变化不明显。结论:表明卡托普利和培哚普利能降低AMI患者早期血浆AngⅡ和ET-1的水平,减慢6-酮-PGF1α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卡托普利 培哚普利 治疗
下载PDF
N-糖苷酶基因在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临床分离株中的分布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蒙 孙桂芹 +4 位作者 陈菁 李天胜 王蕾 策力木格 陈力 《微生物与感染》 2014年第4期224-229,共6页
N‐糖苷酶(PNGase)是真核生物中的常见酶,但在原核生物中极为罕见,目前仅报道在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EM)中存在。本文旨在检测 PNGase基因在EM临床分离株中的分布,为该菌的亚型分类及快速核酸分子检测提供依据,为研究PNGase... N‐糖苷酶(PNGase)是真核生物中的常见酶,但在原核生物中极为罕见,目前仅报道在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EM)中存在。本文旨在检测 PNGase基因在EM临床分离株中的分布,为该菌的亚型分类及快速核酸分子检测提供依据,为研究PNGase在原核生物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于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集浙江省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65株EM临床分离株,提取细菌基因组 DNA ,利用16 S rRNA细菌通用引物、PNGase F和PNGase F‐Ⅱ特异性引物,进行组合聚合酶链反应(PCR)。阳性扩增产物测序后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中已知EM序列比对确认。结果显示,PNGase阳性菌64株,总阳性率为98.5%;PNGase F和PNGase F‐Ⅱ共阳性菌39株,共阳性率为60.0%。 PNGase F阳性菌41株,阳性率为63.1%;PNGase F‐Ⅱ阳性菌62株,阳性率为95.4%,PNGase F‐Ⅱ阳性率高于 PNGase F (配对χ^2检验, P<0.01),提示 PNGase可能对EM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结果还表明,本研究建立的组合PCR可应用于E M菌株中 PN G ase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 聚合酶链反应 N-糖苷酶f-ⅱ Peptide:N-glycanase f-ⅱ
下载PDF
三吡啶基咪唑配体钌配合物对F离子传感机理的理论研究
18
作者 聂建航 贾永涛 +2 位作者 曲珈慧 张建坡 金丽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0-14,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tpy)Ru(tHI-X)]^(2+)配合物[(tpy=2,2′:6′,2″-三联吡啶,tHI=三联吡啶-4′-苯基-1H-菲[9,10-d]-咪唑,X=None(1),F^(-)(2)]的结构和光谱特性进行详细的理论研究。使用高斯09软件包中密度泛函方法下的B3LYP和UB3LY...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tpy)Ru(tHI-X)]^(2+)配合物[(tpy=2,2′:6′,2″-三联吡啶,tHI=三联吡啶-4′-苯基-1H-菲[9,10-d]-咪唑,X=None(1),F^(-)(2)]的结构和光谱特性进行详细的理论研究。使用高斯09软件包中密度泛函方法下的B3LYP和UB3LYP泛函分别优化了两个配合物的基态和激发态几何构型,利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结合极化连续介质模型得到了两个分子在二甲基亚砜溶液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计算结果表明:配合物1的基态键长和吸收光谱与相应实验值高度吻合。当引入F^(-)后,F^(-)与N_(7)-H键上的H原子发生强得相互作用,形成新的F—H键。在TD-DFT和PCM计算水平下,得到配合物1-2的最低能吸收和发射分别出现在505、628 nm和713、744 nm。1-2的HOMOs主要占据在tHI配体上,而LUMOs为tpy配体的π反键轨道,因此该跃迁被指认为[π(tHI)]→[π*(tpy)]电荷转移跃迁,其~3LLCT跃迁属性是导致该类配合物辐射跃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3LYP泛函 传感机理 F离子 钌配合物
下载PDF
非分离状态下FI-KR-FAAS测定铁的价态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中瑗 张宏康 +2 位作者 方宏达 苏耀东 Gauri S Mittal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7-820,共4页
建立了流动注射(FI)编结反应器(KR)在线预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联用非分离状态下测定铁的价态的新方法。进样流速6.0 mL.min-1;进样时间60s,测定0.04 mg.L-1的Fe(Ⅲ)和Fe(Ⅱ),Fe(Ⅲ)和Fe(Ⅱ)的浓集系数(EF)分别为41和9;检出限... 建立了流动注射(FI)编结反应器(KR)在线预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联用非分离状态下测定铁的价态的新方法。进样流速6.0 mL.min-1;进样时间60s,测定0.04 mg.L-1的Fe(Ⅲ)和Fe(Ⅱ),Fe(Ⅲ)和Fe(Ⅱ)的浓集系数(EF)分别为41和9;检出限分别为2.5和14.3μg.L-1;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分别为2.3%和3.1%。以0.1‰φ的三乙醇胺为掩蔽剂,Fe(Ⅲ)和Fe(Ⅱ)在水样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7%~101%和96%~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非分离状态 Fe(Ⅲ) Fe()
下载PDF
人工种植白花丹参最佳采收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闫永亮 毛淑敏 +2 位作者 王峰祥 李奉举 魏凯效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9年第7期12-14,共3页
目的:确定白花丹参的最佳采收期。方法:每半月采挖白花丹参15株,除去根部泥土杂质,自然晒干后计算根单株干重平均值。采用Wonda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乙腈-水(74∶26)和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分别作为丹参酮... 目的:确定白花丹参的最佳采收期。方法:每半月采挖白花丹参15株,除去根部泥土杂质,自然晒干后计算根单株干重平均值。采用Wonda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乙腈-水(74∶26)和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分别作为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分离的流动相,流速均为1.0mL.min-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270nm和286nm处分别测定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白花丹参10月底采收干重最大,丹参酮ⅡA含量在10月底采收时最高,丹酚酸B含量在8月底采收时最高。结论:白花丹参最佳采收期以10月底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丹参酮A 丹酚酸B 采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