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atigraphical Time——Correlation and Mass Extinction Event Near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in South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Xu Guirong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Wuhan 430074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9-49,共11页
Shaw's method used to correlate 40 sections across the Permo-Triassic boundary in South China is applied in the paper. Two steps are adopted to get an Integral Composite Section (ICS) by synthesizing these data : ... Shaw's method used to correlate 40 sections across the Permo-Triassic boundary in South China is applied in the paper. Two steps are adopted to get an Integral Composite Section (ICS) by synthesizing these data : First , South China is divided into five areas and composite section developed for each area . Then the second step . the Changxing composite section is regarded as a composite standard (CSRS) while the ICS is produced by matching the CSRS with composite sections of the other areas. Three biozones in the Changxingian and two biozones in the Griesbachian can be discerned on the basis of computing Z values in the ICS. These biozones are marked by the Z values which quantitatively represent their time ranges ; therefore , they may increase accuracy of stratigraphic time correlation . The mass extinction at the end of the Permian is an abrupt event that is supported by the relative rate of extinction near the P/T boundary . About 90% of invertebrate species died out by the end of the Permian . The duration of the mass extinction is rather short ,approximately 0.018M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the Permian - Triassic boundary stratigraphic time - correlation biostratigraphic events biologic events mass extinction .
下载PDF
Analysis of extin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n-spherical biological particle aggregates [Invited]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国龙 顾有林 +3 位作者 胡以华 孟凡昊 丁婉莹 张熙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21-27,共7页
In this study,a method was presented to accurately obtain the extin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n-spherical biological particle aggregates.Based on the multi-sphere particle model of non-spherical particles,a random... In this study,a method was presented to accurately obtain the extin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n-spherical biological particle aggregates.Based on the multi-sphere particle model of non-spherical particles,a randomly oriented aggregation model was firstly built to construct the aggregates.The discrete-dipole approxim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extin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ggregates in the 3–14 μm waveband.The average mass extinction coefficients of three materials are 0.802 m~2/g,0.907 m~2/g,and 0.866 m~2/g in the 3–5 μm waveband and 0.590 m~2/g,0.402 m~2/g,and 0.523 m~2/g in the8–14 μm band,respectively.Smoke chamber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oretical analy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spherical aggregates biological particle random orientation extinction characteristics
原文传递
滇中中-上二叠统峨眉山组关键金属勘查新线索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宛胜 刘军平 +4 位作者 孙超 赵江泰 何世军 杨仕潘 张坤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4-562,共9页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典型剖面研究,在滇中禄劝地区二叠系峨眉山组顶部识别出一套厚约20~50 m不等的Nb、Co、Ga、Zr及REE超常富集层。富集层主要岩性为灰紫色泥岩、凝灰质泥岩、凝灰岩,局部夹杏仁状玄武岩。通过对禄劝万鲁布、撒角...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典型剖面研究,在滇中禄劝地区二叠系峨眉山组顶部识别出一套厚约20~50 m不等的Nb、Co、Ga、Zr及REE超常富集层。富集层主要岩性为灰紫色泥岩、凝灰质泥岩、凝灰岩,局部夹杏仁状玄武岩。通过对禄劝万鲁布、撒角海一带的富集层刻槽分析显示,Nb_(2)O^(5)含量在82.4×10^(-6)~120.1×10^(-6),平均值为100.3×10^(-6),大于风化壳型矿床一般工业指标80×10^(-6);Ga含量28.8×10^(-6)~35.6×10^(-6),平均值为32.1×10^(-6),高于现行的Ga矿资源工业指标要求30×10-6;REE含量在360×10^(-6)~510×10^(-6),平均值为440.6×10^(-6),接近风化壳型矿床一般工业指标500×10^(-6);并呈现出泥岩→凝灰质泥岩→凝灰岩关键金属含量依次升高,与火山灰含量呈正相关的特征,峨眉山玄武岩的风化作用可能造成了关键金属的富集;同时富集层中伴有Co、Zr、Li等关键金属矿化现象;由此,二叠系峨眉山组红顶层是一个关键金属的富集层,鉴于滇中地区二叠系峨眉山组分布范围较广,是一个极具Nb、Ga、Co、Zr及REE等多种关键金属找矿前景的地区,值得找矿工作者关注。峨眉山组各段玄武岩间富集关键金属的火山碎屑岩-沉积岩夹层(10~120 cm)、沥青杏仁体的发现,佐证了峨眉山玄武岩是地幔柱幕式喷发,为峨眉山玄武岩地幔柱演化、喷发时限及其与二叠纪生物灭绝的关系、寻找常规油气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峨眉山组 地幔柱 富集层 关键金属 生物灭绝 云南禄劝地区
下载PDF
豫西济源地区中下三叠统遗迹网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许欣 邢智峰 +7 位作者 郑伟 齐永安 李婉颖 吴盼盼 张湘赟 万恩召 和俊淼 李妲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9-430,共12页
豫西济源地区下三叠统和尚沟组和中三叠统二马营组均为陆相河湖相沉积,本研究在和尚沟组和上覆二马营组中下段分别识别出遗迹化石5属6种和7属9种,这些化石材料成为探究大灭绝事件后陆地造迹生物复苏的良好材料。运用遗迹网络分析方法构... 豫西济源地区下三叠统和尚沟组和中三叠统二马营组均为陆相河湖相沉积,本研究在和尚沟组和上覆二马营组中下段分别识别出遗迹化石5属6种和7属9种,这些化石材料成为探究大灭绝事件后陆地造迹生物复苏的良好材料。运用遗迹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和尚沟组和二马营组中下段遗迹网络,相关参数显示自早三叠世和尚沟组沉积期至中三叠世二马营组中下段沉积期,遗迹网络节点增加,平均度、平均加权度和图密度有所降低,网络直径、平均聚类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呈明显增加趋势,遗迹网络复杂化以及造迹生物对恶劣环境适应性的增强,这些可能是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灭绝事件(Permian-Triassic Mass Extinction,PTME)后生物复苏的潜在标志。推测PTME后华北地区生物复苏和生态恢复可能遵循着类似的模式,但后续研究仍需陆相实体化石证据的佐证与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纪 生物灭绝事件 遗迹化石 遗迹网络 河南
下载PDF
广东乳源地区棋梓桥组—天子岭组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钰 董树义 +11 位作者 陈珲 雍辉辉 吴文斌 游远航 赵兵 林小玉 朱金林 官卫忠 刘勇 张捷 刘洪 谢雪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8,共14页
通过运用对沉积环境反应敏感的Sr、Ba、Cu、Fe、Mn、Ca、Ni、V等元素,结合δ^(13)CV-PDB、δ^(18)OV-PDB数据及沉积学特征,对粤北韶关盆地乳源地区泥盆系棋梓桥组—天子岭组的古盐度、古气候、古水深、氧化-还原性等古环境参数进行综合... 通过运用对沉积环境反应敏感的Sr、Ba、Cu、Fe、Mn、Ca、Ni、V等元素,结合δ^(13)CV-PDB、δ^(18)OV-PDB数据及沉积学特征,对粤北韶关盆地乳源地区泥盆系棋梓桥组—天子岭组的古盐度、古气候、古水深、氧化-还原性等古环境参数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棋梓桥组Z值普遍较低(121.56~123.34),Sr/Ba值(质量分数之比)变化明显(4.77~24.66),沉积时期古温度为17.49~25.49℃,Fe/Mn值为13.12~38.45,Sr/Cu值为6.41~32.64,V/(V+Ni)值均大于0.54,古水深曲线与沉积相特征显示为一次海平面升降旋回;天子岭组Z值较高(125.53~128.12),沉积时期古温度平均为20.54℃,具有异常高的Sr含量,Fe/Mn平均值为44.22,V/(V+Ni)值均大于0.54,古水深曲线与沉积相特征显示4次海平面升降旋回。研究区的弗拉斯阶(天子岭组)整体继承了吉维特阶(棋梓桥组)的海侵格局,由西向东海域面积进一步扩大,海平面升降旋回性增强,气候向适宜古生物生长繁殖的方向转变;吉维特阶海水的厌氧特征以及弗拉斯阶海平面的高频升降旋回和核形石的大规模发育现象,为乳源地区F-F生物大灭绝事件提供了时间和环境因素方面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源地区 古环境 f-f生物大灭绝 痕量元素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三叠纪末期全球生物大灭绝事件研究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侯海海 张华杰 +2 位作者 邵龙义 高莲凤 刘书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34-1448,共15页
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是全球地质历史时期5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它致使海洋生态系统中约53%的属和80%的种灭绝。显著灭绝的生物包括菊石亚纲、牙形类、放射虫目和陆地四足动物,发生部分灭绝的生物包括腕足动物门、介形亚纲、双壳纲和珊... 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是全球地质历史时期5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它致使海洋生态系统中约53%的属和80%的种灭绝。显著灭绝的生物包括菊石亚纲、牙形类、放射虫目和陆地四足动物,发生部分灭绝的生物包括腕足动物门、介形亚纲、双壳纲和珊瑚纲等。中大西洋火成岩省(CAMP)的爆发与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在时间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火山的高强度和大面积喷发被认为是导致此次灭绝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CAMP爆发释放出大量的CO_(2)、SO_(2)和CH_(4)等气体,一方面温室效应促使海平面升高,物种栖息地面积减少、海洋酸化和海洋缺氧等事件直接威胁着海洋和陆地生物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温室效应亦会引发全球性森林火灾,造成陆地植物减少,大量植物碳屑注入海洋使其发生富营养化,又因伴随海洋酸化作用(碳酸化和硫酸化),海洋古生产率发生崩溃。不同地质时期生物大灭绝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环境变化,在三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期,这些变化多表现为古大气成分和古气温动荡、古火灾频繁、海洋酸化、海平面升高和海水缺氧等,它们之间的综合作用最终导致三叠纪末期全球生态系统失稳。在全球多个三叠纪—侏罗纪之交(TJB)剖面均可以识别出3次明显的碳同位素负偏移,最显著的1次发生于瑞替期末,早于TJB。上述情况说明,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虽然是全球性事件,但并不是1次发生的,具有分阶段性、非同步性、区域性和有选择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灭绝 晚三叠世 早侏罗世 火山喷发 环境演化
下载PDF
Pioneer organisms after F-F mass extinction in Dushan region,Guizhou Province,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establishing new ecosystem 被引量:7
7
作者 WANG Yue1, 2, WANG Xunlian1 & SHI Xiaoying1 1.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2.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3,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6年第5期449-460,共12页
After mass extinctions, most areas became “ecologically barren areas” lacking or even without ecosystem over an extensive region. Studying the pioneer organism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process of a new ecosystem in t... After mass extinctions, most areas became “ecologically barren areas” lacking or even without ecosystem over an extensive region. Studying the pioneer organism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process of a new ecosystem in the “ecologically barren area” is very important for revealing the evo- lution after bio-mass extinctions. In the Dushan region, Guizhou Province, China, the trace fossils appeared and flourished evidently earlier than body fossils after Frasnian-Famennian (F-F) mass extinction. The pioneer organisms and pathfinders in the “ecologically barren areas” are the trace-makers that are deposit-feeders with relatively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formation on or near the deposit surface. The trace-makers have undergone an evolutionary process that their trace structures changed from simple to complex, and their living and moving areas and spaces enlarged from linear to planar and then to three-dimension spaces. Those characters show that the ability of the trace-makers to deposits and their efficiency of looking for food have been enhanced gradually and that those trace-makers constructed gradually a base for the new ecosystem. This process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trace fossils near the Precambrian-Cambrian boundary. In the Dushan area, only the recovery intervals have been identified for the Famennian body fossils, with no eminent radiation interval recognizable due to the Devonian-Carboniferous (C-D) mass ex- tinction. However, both the recovery and radiation intervals may be clearly recognized in the Famen- nian trace fossils based on their conformation and diversity. The evolu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he trace fossils in the “ecologically barren area” is considered to have played a role of necessary foun- dation for the recovery of body fossils in the ecological chain. With the gradual disappearance of the unfavourable environment factors resulting in the F-F mass extinction, a new ecosystem was reconstructed in the “ecologically barren area” through a three-step process from the “original ecosystem” to “elementary ecosystem” and finally to the “developed eco- syste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ecosystem has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recovery of the body fossils thereaf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ONEER organisms reconstruction of ecosystem trace fossils f-f mass extinction Later Devonian Dushan region Guizhou Province China.
原文传递
生物材料红外波段消光性能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李乐 胡以华 +3 位作者 顾有林 赵义正 于磊 黄宝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430-3434,共5页
对制备的三种消光材料真菌An0429孢子,真菌Bb0919孢子以及真菌Cx0507孢子的红外波段消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静态测试采用压片法得到三种生物材料的镜面反射光谱,然后根据Krames-Kronig(K-K)关系对三种生物材料红外波段的复折射率进行... 对制备的三种消光材料真菌An0429孢子,真菌Bb0919孢子以及真菌Cx0507孢子的红外波段消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静态测试采用压片法得到三种生物材料的镜面反射光谱,然后根据Krames-Kronig(K-K)关系对三种生物材料红外波段的复折射率进行了计算。由Mie理论计算得到三种生物材料红外波段的静态质量消光系数,并与几种无机非金属材料进行了对比。搭建烟幕箱实验平台,对三种生物材料3~5μm波段动态质量消光系数进行了测试分析,得到三种消光材料的动态质量消光系数分别为1.257,1.065以及1.009m^2·g^(-1)。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生物材料的红外波段消光性能优于常见的无机材料,其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生产过程无毒,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使得生物消光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红外波段 复折射率 质量消光系数
下载PDF
人类活动是导致生物均质化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国奇 强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4107-4116,共10页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持续发展,生物均质化(不同地区的生物群落在物种组成、基因库和功能上趋向于相似或简单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生,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种质资源库带来严峻挑战。人类活动是当前全球生物均质化最为重要和直接的推动因...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持续发展,生物均质化(不同地区的生物群落在物种组成、基因库和功能上趋向于相似或简单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生,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种质资源库带来严峻挑战。人类活动是当前全球生物均质化最为重要和直接的推动因素。农业耕作活动直接导致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普遍生物均质化:垦荒可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大幅减少,大面积单一化的作物类型、品种和耕作管理模式,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机械化、集约化和转基因作物的推广所带来生物均质化问题都直接威胁粮食生产和安全。城市所带来的普遍相似的高强度人工干扰、交通运输和建设、规划、破坏自然生境等各种人类活动必然驱动全球生物大规模的均质化。人类活动直接导致的少数成功种恶性扩散并迅速取代大量失败种从而导致生物均质化的现象普遍。生物入侵和灭绝、本地种以及新的杂交种的恶性扩散都直接导致生物均质化。生物均质化的隐患严重威胁着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安定发展,相关研究在我国尚未起步,当前我国生物均质化研究的迫切任务主要有:(1)建立有效的均质化评估方法体系;(2)研究我国各种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以及主要生物类群的均质化现状、规律和趋势;(3)掌握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均质化的现状、规律和趋势;(4)建立和完善均质化长期监测研究的相关数据库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均质化 农业 城市化 生物入侵和灭绝
下载PDF
生物同质化研究透视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光美 杨景成 +2 位作者 姜闯道 赵洪涛 张志东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生物同质化是指特定时间段内两个或多个生物区在生物组成和功能上的趋同化过程,包括遗传同质化、种类组成同质化和功能同质化三个方面。近年来,生物同质化问题已引起生态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保护生物地理学的一个全新议题,但在国内的相... 生物同质化是指特定时间段内两个或多个生物区在生物组成和功能上的趋同化过程,包括遗传同质化、种类组成同质化和功能同质化三个方面。近年来,生物同质化问题已引起生态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保护生物地理学的一个全新议题,但在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从生物同质化概念的发展历程入手,对生物同质化三个方面的度量方法和驱动因素分别做了介绍和评述,指出外来物种入侵和本土物种灭绝是导致生物同质化的最主要原因,其他能促进这两个过程的活动,如环境退化和干扰、城市化和生境同质化等都会对生物同质化有影响;生物同质化具尺度效应,在不同生物地理区域以及不同生态系统和生物类群之间,生物同质化程度不同,主要驱动力也各异。探讨了生物同质化在生态、生物进化和人文经济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同质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最后对我国开展生物同质化研究的必要性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做了探讨,以期能推动生物同质化研究在我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物种灭绝 驱动因素 尺度效应 生态与进化后果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下载PDF
大巴山西段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五峰组-龙马溪组斑脱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1
作者 熊国庆 王剑 +6 位作者 李园园 余谦 门玉澎 周小琳 熊小辉 周业鑫 杨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2期46-58,共13页
扬子板块北缘大巴山地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地层中斑脱岩较发育。笔者对大巴山西段陕西紫阳麻柳和四川万源皮窝乡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剖面的斑脱岩进行采样,开展了高精度锆石U-Pb测年,首次在该地区获得了445.1±3.5Ma和4... 扬子板块北缘大巴山地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地层中斑脱岩较发育。笔者对大巴山西段陕西紫阳麻柳和四川万源皮窝乡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剖面的斑脱岩进行采样,开展了高精度锆石U-Pb测年,首次在该地区获得了445.1±3.5Ma和446.1±7.2Ma的锆石U-Pb年龄,限定了五峰组-龙马溪组地层沉积年龄,为扬子板块北缘大巴山地区奥陶系-志留系界线附近火山喷发事件、地层年代学研究提供了依据。本文所获得的年龄数据与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奥陶纪岩浆弧形成时间同步,略晚于华北克拉通西南缘奥陶系斑脱岩(449.0~465.8Ma),其火山活动可能与古秦岭洋壳向北的俯冲有关,火山凝灰质可能源自沿古秦岭洋盆北缘的火山弧喷发。中奥陶世晚期至早志留世早期,多幕次的高频火山喷发事件影响了当时海洋化学条件、碳循环波动、气候变冷和生物辐射脉动,造成了晚奥陶世末期的冰川启动和生物集群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巴山西段 锆石U-PB年龄 奥陶系-志留系界线 火山喷发事件 生物集群绝灭
下载PDF
生物颗粒远红外波段平均消光效率因子模型构建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以华 黄宝锟 +1 位作者 顾有林 赵义正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7-133,共7页
针对当前军、民用领域对新型生物消光材料的需求,将制备出的絮状颗粒等效为子弹玫瑰花型粒子,将其作为单元颗粒构建不同结构的生物颗粒,并对生物颗粒结构进行参数化表征,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法(DDA)计算生物颗粒远红外波段平均消光效率... 针对当前军、民用领域对新型生物消光材料的需求,将制备出的絮状颗粒等效为子弹玫瑰花型粒子,将其作为单元颗粒构建不同结构的生物颗粒,并对生物颗粒结构进行参数化表征,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法(DDA)计算生物颗粒远红外波段平均消光效率因子。结果表明:生物颗粒远红外波段平均消光效率因子与尺度因子和孔隙率成正相关。在研究平均消光效率因子与尺度因子和孔隙率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生物颗粒远红外波段平均消光效率因子模型,计算时间较DDA法缩短,计算误差在10%以内。模型的构建将为生物消光材料发展以及形态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颗粒 消光效率因子 远红外波段 离散偶极子近似
下载PDF
深层气理论分析和深层气潜势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史斗 刘文汇 郑军卫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36-244,共9页
近年来的一些文献表述深层气时在"深层"和"深部"名词概念上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费解。就沉积层而言,宜将生油主带(生油窗)作为"深"的界限,从此界限开始到基底以上地层范围的天然气统统称为"深层气&quo... 近年来的一些文献表述深层气时在"深层"和"深部"名词概念上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费解。就沉积层而言,宜将生油主带(生油窗)作为"深"的界限,从此界限开始到基底以上地层范围的天然气统统称为"深层气";就整个地球而言,宜将沉积层结晶基底和该基底以下的天然气统统称为"深部气"。当然,还应更多地注意来源于深部"深生浅储"的"深层气"。深层气的形成与地壳烃类形成的垂直分带性有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一定的沉积盆地油气形成分带性理论对勘探实践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随着油气地质科研和勘探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了油气形成分带性理论中油相消失和气相生成带开始门限指标的局限性。不同盆地有不同深度的生油主带,因而也有不同深度范围生气主带(干气带)。腐泥型有机质的演化需要更高的活化能,而需更高的温度和更大的深度,其生气主带深于腐殖型有机质源岩层的位置。生气主带有机质演化受多种因素控制,其中温度、深度和时间是重要因素,引起深层温度升高的条件有地球动力和深部热流等。古生界以前的重大生物地质事件为深层气形成准备了有机质及其演化条件,从物质基础上讲,深层气有巨大的资源潜势。油气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观点及其他新观点为研究深层气提供了新的思路,岩石圈的烃类资源远未枯竭,被发现和开采的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气 油气形成的分带性 油相 干气带 门限指标 显生宙 生物地质事件 生物灭绝 地球动力学 烃圈
下载PDF
基于淡水蚌类的生物学特征预测种群局部定居率和灭绝率——以鄱阳湖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武瑞文 高博宇 +3 位作者 兰志春 张铭华 欧阳珊 吴小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8-686,共9页
淡水蚌类是全球最受威胁的动物群之一.加强淡水蚌类灭绝机制的研究,对促进野生淡水蚌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淡水蚌类具有独特的生活史,发育过程中的钩介幼虫必须依赖于宿主鱼才能完成变态发育.淡水蚌局部种群之间的... 淡水蚌类是全球最受威胁的动物群之一.加强淡水蚌类灭绝机制的研究,对促进野生淡水蚌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淡水蚌类具有独特的生活史,发育过程中的钩介幼虫必须依赖于宿主鱼才能完成变态发育.淡水蚌局部种群之间的交流是通过宿主鱼的迁移和幼虫漂流来实现的.通过对鄱阳湖12个采样地点调查,计算了39种淡水蚌的局部定居率和灭绝率,利用一般线性模型,通过比较最低赤池信息准则和许瓦兹贝叶斯准则来评估淡水蚌类的8个生物学特征对预测种群局部定居率和灭绝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淡水蚌类的生物学特征与局部定居率和灭绝率存在相关性,可以用来预测种群局部定居和灭绝,其中种群结构和繁殖时期这两个生物学特征是预测局部定居率的最佳组合模型,分布密度、繁殖能力、保护现状和运动能力是预测局部灭绝率的最佳结合模型.就鄱阳湖淡水蚌类而言,局部灭绝率显著超过局部定居率,表明局部种群隔离程度正在加重,面临着严重的种群灭绝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蚌类 生物学特征 定居率 灭绝率 鄱阳湖
下载PDF
均匀沉淀法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球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萍 李国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394-3400,共7页
以生物碳酸钙作为钙源,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HA)球晶。利用SEM、XRD、FT-IR和光学显微镜研究球晶的形貌、尺寸、成分和相组成。结果表明,球晶由片状含碳酸HA纳米晶体组成,平均直径为5~15μm,大小均匀、分散性好、结构精... 以生物碳酸钙作为钙源,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HA)球晶。利用SEM、XRD、FT-IR和光学显微镜研究球晶的形貌、尺寸、成分和相组成。结果表明,球晶由片状含碳酸HA纳米晶体组成,平均直径为5~15μm,大小均匀、分散性好、结构精致、对称性好。在正交偏光镜间球晶呈现黑十字消光,用补色法则测得为正光性球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碳酸钙 羟基磷灰石球晶 均匀沉淀法 十字消光
下载PDF
由恐龙化石论晚白垩世事件沉积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玉宾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本文根据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的分布结合地层学特征,初步提出了这套含有恐龙化石的晚白垩世地层属于事件沉积的观点,并认为导致这次事件沉积的原因可能是由天体撞击地球产生的强海啸形成。
关键词 生物绝灭 恐龙化石 事件沉积 天体碰撞 晚白垩世
下载PDF
地球多级循环及其资源、能源、灾害、环境效应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德威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和系统梳理笔者认识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和系统论的思想为指导,针对板块构造学说存在的核心科学问题,采用分尺度、分层块、分阶段的研究思路,探讨开放复杂地球系统的物质运动方式。将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相结合,流体运... 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和系统梳理笔者认识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和系统论的思想为指导,针对板块构造学说存在的核心科学问题,采用分尺度、分层块、分阶段的研究思路,探讨开放复杂地球系统的物质运动方式。将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相结合,流体运动与固体运动相结合,地球内部过程与外部过程相结合,探索盆山和洋陆的成因及其关联机理,认为热动力是驱动盆山地壳物质循环和洋陆壳幔物质循环的关键因素。开放地球系统存在与盆山、洋陆物质循环有关的水循环、火山物质循环、大气循环、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洋流循环,由此产生资源、能源、灾害、环境效应。地球内部热能经过长期的积累之后,以超级干旱-火山-冰冻-地震-洪水-海平面上升组成的全球性巨灾链形式释放,具有时空结构和关联机理的巨灾连发导致生物分批死亡,集群绝灭。地质历史上还有无数规模较小、结构相似、机理相同的热灾害链,不同程度地影响地球生态环境和全球变化。热灾害链贯穿地球整个演化过程。根据下地壳流动规律和热灾害链时空结构对中国大陆强震进行了预测。强调取热减灾减排不仅能够解决能源危机,而且可以降低灾害强度,推迟灾害发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循环 盆山成因 洋陆成因 地球系统动力学 热灾害链 生物灭绝
下载PDF
济阳坳陷及其邻近地区早第三纪海侵问题之我见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玉宾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7年第1期45-49,共5页
本文针对长期争议的早第三纪时期济阳坳陷及其邻近地区是否存在海侵问题,根据沉积特征及古生物资料,以济阳坳陷为例,重点研究了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二段至一段的演化特征,提出了新的观点——海啸。指出了遍布于整个渤海湾盆地的沙二段... 本文针对长期争议的早第三纪时期济阳坳陷及其邻近地区是否存在海侵问题,根据沉积特征及古生物资料,以济阳坳陷为例,重点研究了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二段至一段的演化特征,提出了新的观点——海啸。指出了遍布于整个渤海湾盆地的沙二段上部冲积相是由强海啸形成,它也是造成沙一段时期发生第三纪以来最大湖淹的主要原因。认为海啸的成因很可能与星体对地球的碰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第三纪 济阳坳陷 生物绝灭 海啸 海侵
下载PDF
病毒与细菌等微生物在地球生物演化史上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伟民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5-663,共9页
病毒与细菌统称为微生物。病毒与细菌之害是生物生存遭遇到的最大的灾害,不仅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留下了深重灾难,而且在地球生物演化史上也是大灭绝的重要推手。虽然病毒和细菌难以形成实体化石,但却以一种特殊的分子化石成为了侦探地质... 病毒与细菌统称为微生物。病毒与细菌之害是生物生存遭遇到的最大的灾害,不仅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留下了深重灾难,而且在地球生物演化史上也是大灭绝的重要推手。虽然病毒和细菌难以形成实体化石,但却以一种特殊的分子化石成为了侦探地质时期生物大灭绝的神针。本文以地球微生物学为指导,以蓝细菌和绿硫细菌分子化石为例,综合有关研究成果,解读了微生物学、病毒和细菌以及微生物岩的有关知识,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生物演化史上二次重要的大灭绝事件。本文还从人类演化过程中的农业革命,阐明了人菌共生关系及带来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细菌 微生物学 生物演化 大灭绝 绿硫细菌 蓝细菌
下载PDF
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资源保护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德铭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1993年第1期16-19,20,共5页
本文讨论了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资源保护问题,论述了动物园、植物园及博物馆等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作的研部.作者并对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城市 生态系统 生物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