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_1菌株对玉米秸秆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段亚冰 陈洋洋 康业斌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33,共4页
为了探讨F1菌株的产酶活性及其对玉米秸秆中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能力,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诱导物配制培养基Ⅰ,以不加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对照配制培养基Ⅱ,分别接种F1菌株,在25℃下培养诱导产生纤维素降解酶Cx,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 为了探讨F1菌株的产酶活性及其对玉米秸秆中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能力,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诱导物配制培养基Ⅰ,以不加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对照配制培养基Ⅱ,分别接种F1菌株,在25℃下培养诱导产生纤维素降解酶Cx,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所产生的酶活。将培养5 d的F1菌株以10%的接种量转接到玉米秸秆固体发酵培养基上培养,在5 d1、0 d、15 d2、0 d用差重法测定F1菌株对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诱导物培养基,F1菌株能够产生Cx酶,而且在第5天时酶活性最强。F1菌株在玉米秸秆发酵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良好,培养前15 d,F1菌株对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都很快,之后对纤维素的降解速率明显降低甚至停止降解。培养20 d,对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累计降解速率为3.5%、10.5%、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 秸秆 木质素 纤维素 半纤维素
下载PDF
生防改良菌株F1-35的GFP标记及其对西瓜幼苗生理及防御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甘良 查顺清 +3 位作者 刘继红 蓝星杰 王阳 宗兆锋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8-116,共9页
为探究生防改良菌株F1-35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及其在标记后相关性状的改变情况,采用PEGCaCl2法介导原生质体转化,成功地将GFP基因转入到生防改良菌株F1-35中,转化率为每微克质粒DNA6个转化子,转化子经继代培养5代后仍能在含潮霉素B的培... 为探究生防改良菌株F1-35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及其在标记后相关性状的改变情况,采用PEGCaCl2法介导原生质体转化,成功地将GFP基因转入到生防改良菌株F1-35中,转化率为每微克质粒DNA6个转化子,转化子经继代培养5代后仍能在含潮霉素B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且其荧光稳定,强度良好;其分生孢子也能表达强烈的荧光。灌根处理西瓜幼苗发现,与原始生防改良菌株F1-35比较,经GFP标记后的菌株F1-35-GFP对西瓜的促生、抗逆作用以及其在西瓜幼苗根部的定殖情况和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未发生改变,防治效果仍能达60%以上;通过分析F1-35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西瓜幼苗防御酶的影响关系发现,F1-35能提升PPO等防御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可见,GFP能稳定存在于生防改良菌株F1-35中,且不对其促生、抗逆作用及防效产生影响,F1-35可通过提升西瓜幼苗防御酶活性来防治西瓜枯萎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生防改良菌f1—35 原生质体转化 防御系统
下载PDF
杂交油菜F_1代不育株与正常株产量性状差异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褚旭东 刘定友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3期8-9,15,共3页
通过对 3个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和 1个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品种F1代不育株与正常株的产量性状调查 ,结果表明 :有 2个三系杂交种F1代不育株与正常株的有效分枝数、全株有效角果数、每果粒数、单株粒重等的差异达极显... 通过对 3个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和 1个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品种F1代不育株与正常株的产量性状调查 ,结果表明 :有 2个三系杂交种F1代不育株与正常株的有效分枝数、全株有效角果数、每果粒数、单株粒重等的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有 1个三系杂交种F1代不育株与正常株的每果粒数和单株粒重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其余性状差异不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f1不育 产量性状 正常 雄性不育
下载PDF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黑曲霉菌株F1降解酒石酸的条件研究
4
作者 文连奎 董昕 +1 位作者 徐璐 路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9-263,共5页
为提高酒石酸降解率,以黑曲霉降酸菌株F1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黑曲霉菌株F1培养温度、孢子悬浮液接种量、培养基装液量及酒石酸浓度4个因素对酒石酸降解率的影响,用DesignExpert7.1软件分析得出4个因素的回归方... 为提高酒石酸降解率,以黑曲霉降酸菌株F1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黑曲霉菌株F1培养温度、孢子悬浮液接种量、培养基装液量及酒石酸浓度4个因素对酒石酸降解率的影响,用DesignExpert7.1软件分析得出4个因素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黑曲霉降酸菌株F1对酒石酸的最佳降解条件为:培养温度34.7℃、接种量4.3%、装液量163mL、酒石酸浓度9.3g/L。在此条件下,其降解率可达到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黑曲霉菌f1 酒石酸 降解条件
下载PDF
中亚沙棘 × 中国沙棘杂交F1代优株的基础生长发育指标对比分析
5
作者 胡建忠 殷丽强 王丹 《植物学研究》 2021年第5期685-691,共7页
对于沙棘属植物中亚沙棘、中国沙棘两个亚种间的杂交F1代实生苗,大田定植后采用全面测定其树高、地径、冠幅、百果重、果实株产等基础生长发育指标的方法,从51株中优选出生态、经济效益俱佳的10个F1代双中杂雌沙棘优株,其果实株产较蒙... 对于沙棘属植物中亚沙棘、中国沙棘两个亚种间的杂交F1代实生苗,大田定植后采用全面测定其树高、地径、冠幅、百果重、果实株产等基础生长发育指标的方法,从51株中优选出生态、经济效益俱佳的10个F1代双中杂雌沙棘优株,其果实株产较蒙中杂雌沙棘高,并经调查树体感染缩叶病的病枝比例,优选出4个高抗病沙棘植株(病枝比例均为0),其中2个高产、2个中产:“双中杂雌沙棘09号”“双中杂雌沙棘38号”均为高产高抗病沙棘,株产分别为27.67 kg、12.23 kg;“双中杂雌沙棘39号”为中产多固形物高抗病沙棘(株产7.32 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9%),“双中杂雌沙棘01号”为中产高抗病沙棘(株产2.80 kg)。这4个高抗病沙棘,将为以后的生态经济型林分建设和有关沙棘亚种间杂交育种研究工作提供优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中杂雌沙棘 f1代优 生长 发育 病枝比例
下载PDF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F1-1的选育与产酶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靖 李智敏 +4 位作者 谢纯良 严理 朱作华 胡镇修 彭源德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9期4790-4793,共4页
从快速腐烂的苎麻基质中筛选到1株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菌株F1-1,分析该菌株的遗传背景,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期为下一步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技术的研发提供新的菌种资源。结果表明,F1-1菌株为Bacillus属,其最佳产酶培养基为醋酸... 从快速腐烂的苎麻基质中筛选到1株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菌株F1-1,分析该菌株的遗传背景,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期为下一步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技术的研发提供新的菌种资源。结果表明,F1-1菌株为Bacillus属,其最佳产酶培养基为醋酸纤维素1.0%、纤维二糖0.8%、木糖0.5%、葡萄糖0.2%、麦麸1.2%、玉米粉0.6%、KNO30.4%、Mg SO40.2%、Ca Cl20.05%、Na H2PO40.05%和Na2HPO40.05%。最佳发酵条件为35~37℃、170 r/min振荡培养72 h。经优化培养,纤维素酶活力由优化前的103.20 U/m L提高到优化后的646.53 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f1-1 产酶条件优化 苎麻 燃料乙醇
下载PDF
F_1不育株率对油菜杂交种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冬肖 王钊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10,共2页
分析1993~1995年油菜区域试验中F1不育株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F1不育株率与杂种产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对产量的影响主要来自半不育株率.
关键词 油菜 模型预测 杂交种 产量 f1不育
下载PDF
水稻籼粳交F_1花粉育性检测方法的研究──兼论其雌雄配子的育性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自超 鲁迪慧 +1 位作者 赵世绪 王象坤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5-178,共4页
以5个籼粳交组合的F1植株、1个低育的DH系和CPSLO17(对照品种)为材料,考察其结实率和花粉育性,花粉育性采用两种方法观察,I2-KI法和苏木精法,其中苏木精法是一种观察籼粳交花粉育性的新方法,用此法可直接在正常的成熟花粉中看... 以5个籼粳交组合的F1植株、1个低育的DH系和CPSLO17(对照品种)为材料,考察其结实率和花粉育性,花粉育性采用两种方法观察,I2-KI法和苏木精法,其中苏木精法是一种观察籼粳交花粉育性的新方法,用此法可直接在正常的成熟花粉中看到两个精子。结果表明,I2-KI法观察的花粉育性与结实率有显著差异,而苏木精法观察的花粉育性与结实率无差异。由此推论籼粳交F1不但存在雄配子部分不育而且还存在雌配子部分不育,两者的部分不育程度是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 花粉 育性 杂交 f1株 雌雄配子
下载PDF
紫绒与萱草杂交F_1优株快繁技术的研究
9
作者 曲冠徽 张欣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57-61,共5页
根据观赏性状互补原则,以引进大花萱草紫绒(Hemrocalis hybrida cv."Zirong")为父本,本地萱草属植物萱草(H.fulva)为母本进行杂交,筛选出适合哈尔滨露地应用的优秀萱草园艺品种4个,并建立了4个F1代优株的快速繁殖体系.F1代优... 根据观赏性状互补原则,以引进大花萱草紫绒(Hemrocalis hybrida cv."Zirong")为父本,本地萱草属植物萱草(H.fulva)为母本进行杂交,筛选出适合哈尔滨露地应用的优秀萱草园艺品种4个,并建立了4个F1代优株的快速繁殖体系.F1代优株快繁的最佳外植体为花葶和花蕾;消毒的最佳方案为用0.1%升汞进行消毒,处理时间为花蕾7.5 min,花葶8 min;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0.40 mg/L+6-BA2.0 mg/L,诱导率可达76.1%;最佳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0.30 mg/L,分化率可达94.03%;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40 mg/L,生根率可达9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萱草 杂交 f1代优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几个功能型苹果优株果实风味品质的评价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立霞 冀晓昊 +6 位作者 安萌萌 张宗营 王艳廷 王传增 吴玉森 吴树敬 陈学森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3-759,共7页
【目的】探讨4个功能型苹果优株及对照品种‘金冠’果实风味品质,旨在为功能型苹果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创建及新疆野苹果资源的利用保存提供基本资料。【方法】以新疆红肉苹果ב红富士’F1代群体中选出的‘红脆1号’等4个功能型... 【目的】探讨4个功能型苹果优株及对照品种‘金冠’果实风味品质,旨在为功能型苹果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创建及新疆野苹果资源的利用保存提供基本资料。【方法】以新疆红肉苹果ב红富士’F1代群体中选出的‘红脆1号’等4个功能型苹果优株为试材,以栽培种‘金冠’为对照,对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糖酸组分、挥发性成分等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4个优株果实中共检测到8类挥发性化合物,‘金冠’果实中共检测到7类,萜类未在‘金冠’果实中检测到;5个参试材料的香气成分种类数及其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红脆酸5号’总种类数和含量最高,‘红脆1号’最低;5个参试材料的特征香气成分的种类数有差异,4个优株总特征香气成分含量均高于对照‘金冠’;在5个参试材料检测到的3种糖和6种有机酸组分中,均以果糖含量和甜味值及苹果酸含量和酸味值最高,但4个优株果实中蔗糖的甜味值大于葡萄糖,而‘金冠’果实中葡萄糖甜味值大于蔗糖;5个参试材料的糖酸比和味感评价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红脆酸5号’和‘红脆1号’糖酸比偏低分别为11.33和11.59,味感偏酸。【结论】5个参试材料的糖酸组分一致,但香气成分种类数及其含量、特征香气成分含量、糖酸含量、糖酸比及味感评价等风味品质构成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利用4个功能型苹果优株作为亲本与鲜食品质优良的‘红富士’等苹果品种进行回交改良,以选育鲜食品质优良的功能型苹果新品种(系),实现对新疆野苹果资源利用保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红肉苹果 f1代优 功能型苹果 风味品质 利用保存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菌有性杂交F_1代菌株的生理小种鉴定和AFLP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侯晓强 范永山 +1 位作者 董金皋 马继芳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玉米大斑病菌是异宗配合真菌,有性杂交有可能增强病菌的致病力,或形成新的致病小种,因此对该病菌有性杂交后代进行致病性测定和遗传多态性分析对控制该病菌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对亲本菌株132、135和它们杂交产生的70个单子囊孢子F1... 玉米大斑病菌是异宗配合真菌,有性杂交有可能增强病菌的致病力,或形成新的致病小种,因此对该病菌有性杂交后代进行致病性测定和遗传多态性分析对控制该病菌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对亲本菌株132、135和它们杂交产生的70个单子囊孢子F1代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和AFLP(扩增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F1代菌株中与亲本菌株132(23N号小种)属于同一小种类型的占41.4%,与亲本菌株135(23号小种)相同的占20.0%,另外还出现了0、1、2、3、13、123、12N、13N和123N号小种,所占比例分别为2.9%、1.4%、2.9%、2.9%、4.3%、8.6%、1.4%、4.3%和10.0%,说明有性杂交可使后代菌株的致病性发生比较广泛的变异。AFLP分析表明,F1代菌株之间分子遗传相似系数在0.87~0.99之间,其中84.3%的F1代菌株与亲本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878以上,但与亲本菌株132同源性较强的F1代菌株数目大约是与亲本菌株135的5倍,说明不同菌株具有不同的遗传传递能力。比较生理小种鉴定和AFLP分析结果,发现生理小种分化和AFLP分子遗传多态性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能完全对应,不存在遗传谱系就等于小种的简单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宽病菌 有性杂交 f1代菌 生理小种 AfLP分析
原文传递
虎杖、黄芪联用抗Ⅰ型疱疹病毒药效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志洁 程仲敏 方学韫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为了研制抗病毒新药,观察了虎杖、黄芪联用抗HSV1的药效。方法:用空斑减数实验及中效作用原理对药效进行了分析。结果:在HEp2细胞系统中,以虎杖/黄芪=1(ED50)/1(ED50)为首选的联用比。①对HS... 目的:为了研制抗病毒新药,观察了虎杖、黄芪联用抗HSV1的药效。方法:用空斑减数实验及中效作用原理对药效进行了分析。结果:在HEp2细胞系统中,以虎杖/黄芪=1(ED50)/1(ED50)为首选的联用比。①对HSV1F株的直接杀灭,空斑减数率≤80%时,合用指数<1.0,有明显的协同作用。②对HSV1F株增殖的抑制,空斑减数率≤60%时,合用指数<1.0,有协同作用。③对HSV1F株感染的阻断,空斑减数率从20%~90%,合用指数<1.0,协同作用极为显著,是首选的联用比。结论:两药联用治疗指数达103,细胞毒作用并不相加,对于抗HSV1而言,是有利的药物联用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黄芪 HSV-1f HEP-2细胞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