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温热玉米F2∶3家系的株型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
赵强
赵满义
吴迅
王安贵
郭向阳
刘鹏飞
祝云芳
陈泽辉
|
《种子》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2
|
甘蓝型油菜F2:3家系重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
张书芬
傅廷栋
马朝芝
朱家成
王建平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3
|
基于玉米F2:3群体株型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李清超
马浪浪
文琼
杨珊
梁振娟
刘建新
吴瑞
王嵩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
2015 |
3
|
|
4
|
关于[CaY]F2:Yb^3+,Er^3+荧光粉的水热合成、上转换发光性质及温度传感能力的探究 |
刘玉莲
毛旖旎
杨骏
|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0 |
5
|
|
5
|
利用相同来源F_(2:3)和BC_2S_1群体定位玉米生育期QTL |
李玉玲
李学慧
董永彬
牛素贞
刘艳阳
王延召
魏蒙关
崔党群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6
|
一个玉米F_(2:3)群体主要性状的变异及相关分析 |
余学杰
石海春
柯永培
高家旭
袁继超
李奇
李莹
|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7
|
8622×GY220F_(2∶3)家系植株性状的分离特征及相关分析 |
付家锋
李玉玲
李学慧
王延召
刘艳阳
陈欢庆
张中伟
崔庆新
杨美丽
|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8
|
利用P_1、F_1、P_2、F_2和F_(2:3)家系五世代联合分离分析的拓展 |
章元明
盖钧镒
|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
2002 |
32
|
|
9
|
利用F_(2:3)家系分析粳稻矮生性遗传 |
程海涛
杨宏楠
王建强
吕文彦
曹萍
高燕
王玉
呼楠
常海龙
冯章丽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0
|
玉米F_(2:3)群体淀粉含量的表现及相关性分析 |
魏良明
王延召
宋迎辉
周波
|
《种业导刊》
|
2016 |
1
|
|
11
|
F_(2:3)设计全基因组标记的Bayesian分析 |
万素琴
邵艳华
袁有禄
章元明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2
|
小麦F_(2:3)家系抗旱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
张瑞霞
王静华
刘桂茹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3
|
基于玉米F_(2:3)群体株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李清超
瞿小珊
刘建新
杨珊
梁振娟
王春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2016 |
2
|
|
14
|
利用F_(2∶3)家系群体分析寒地水稻穗部性状间的关系 |
潘明泉
姜树坤
王立志
赵宏亮
杨贤莉
李忠杰
迟力勇
邹德堂
|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9 |
0 |
|
15
|
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分离世代的分析 |
张书芬
马朝芝
朱家成
王建平
文雁成
傅廷栋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6
|
|
16
|
玉米株型性状QTLs作图群体分析 |
赵文明
吴连成
库丽霞
陈彦惠
|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7
|
玉米株型主要性状作图群体分析 |
赵文明
孟庆雷
王付娟
陈彦惠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18
|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QTL分析 |
杨林
吴青霞
邵慧
冉从福
余静
李立群
李学军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9
|
小麦分蘖数和单株穗数QTL定位及上位性分析 |
杨林
邵慧
吴青霞
余静
冉从福
李立群
李学军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20
|
甜瓜蔓枯病抗性QTL定位的研究 |
刘龙洲
翟文强
陈亚丽
陈幼源
朱为民
|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