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O碱性清洗液对GLSI多层Cu布线粗糙度的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邓海文 檀柏梅 +1 位作者 张燕 顾张冰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91-94,共4页
采用自主研发的FA/O碱性清洗液对多层Cu布线表面粗糙度进行优化。通过改变清洗液中螯合剂与活性剂的体积分数,做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配比。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布线片表面清洗前后粗糙度的变化,电化学测试仪测试各种清洗液对晶圆表面... 采用自主研发的FA/O碱性清洗液对多层Cu布线表面粗糙度进行优化。通过改变清洗液中螯合剂与活性剂的体积分数,做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配比。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布线片表面清洗前后粗糙度的变化,电化学测试仪测试各种清洗液对晶圆表面的腐蚀情况。通过对比实验得出当FA/O碱性清洗液中FA/O II螯合剂体积分数为0.015%,O-20活性剂体积分数为0.15%时,表面粗糙度值最小为1.39 nm,而且表面和界面均没有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P后清洗 fa/o碱性清洗液 fa/oⅡ型螯合剂 o-20活性剂 粗糙度 非均匀化腐蚀
下载PDF
FA/OⅡ型螯合剂对多层Cu布线CMP后BTA去除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邓海文 檀柏梅 +3 位作者 张燕 高宝红 王辰伟 顾张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5-208,213,共5页
在化学机械抛光(CMP)过程中,加入苯并三氮唑(BTA)抑制Cu界面和布线条的腐蚀。但同时,会与Cu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Cu-BTA钝化膜是CMP后主要的清洗对象之一。采用FA/OⅡ型螯合剂作为清洗液的主要成分,采用接触角测试仪及原子力显微镜来... 在化学机械抛光(CMP)过程中,加入苯并三氮唑(BTA)抑制Cu界面和布线条的腐蚀。但同时,会与Cu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Cu-BTA钝化膜是CMP后主要的清洗对象之一。采用FA/OⅡ型螯合剂作为清洗液的主要成分,采用接触角测试仪及原子力显微镜来表征BTA的去除效果。通过改变FA/OⅡ型螯合剂的浓度完成一系列对比实验,确定最佳的清洗效果。通过对比实验得知,当清洗液中螯合剂的浓度为1.50×10^-4-200×10^-4时,此时清洗液的pH值〉10,能有效去除Cu-BTA钝化膜以及其它残留的有机物,接触角下降到29°,表面的粗糙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P后清洗 fa/oⅡ螯合剂 Cu-BTA钝化膜 接触角 粗糙度
下载PDF
FA/O精抛液组分对Cu/Ta CMP去除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胡轶 何彦刚 +1 位作者 岳红维 刘玉岭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6-440,472,共6页
研究了精抛液中各组分对Cu/Ta去除速率的影响。在分别考察磨料质量分数、Ⅱ型螯合剂、活性剂和双氧水等各组分对Cu/Ta去除速率的影响后,研发了磨料质量分数为2%,Ⅱ型螯合剂体积分数为0.35%,活性剂体积分数为2%,H2O2体积分数为2%的FA/O... 研究了精抛液中各组分对Cu/Ta去除速率的影响。在分别考察磨料质量分数、Ⅱ型螯合剂、活性剂和双氧水等各组分对Cu/Ta去除速率的影响后,研发了磨料质量分数为2%,Ⅱ型螯合剂体积分数为0.35%,活性剂体积分数为2%,H2O2体积分数为2%的FA/O精抛液。并在MIT854布线片上进行了精抛测试。结果显示,精抛12 s之后,100-100线条处高低差从精抛前的76.7 nm降低为63.2 nm,而50-50线条处高低差从精抛前的61.3 nm降低为59.8 nm。并且,经过FA/O精抛液精抛后粗抛后产生的尖峰也有所减小,台阶趋于平坦。精抛后,100-100和50-50处的高低差均小于70 nm,能够达到产业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平坦化 精抛 fa/o精抛液 Cu/Ta 去除速率
下载PDF
硅衬底清洗液中FA/O螯合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西慧 刘玉岭 +1 位作者 靳辉 王桂香 《电子器件》 EI CAS 2006年第3期663-665,671,共4页
FA/O螯合剂是一种具有1 3个螯合环的新型螯合剂,不含钠离子,并且易溶于水,稳定性好。通过对FA/O螯合剂在RCA标准清洗SC1、SC2溶液中的应用,对XPS的测试结果分析表明,FA/O螯合剂对Fe和Cu的络合能力比NH4OH的络合能力强,RCA标准清洗液中... FA/O螯合剂是一种具有1 3个螯合环的新型螯合剂,不含钠离子,并且易溶于水,稳定性好。通过对FA/O螯合剂在RCA标准清洗SC1、SC2溶液中的应用,对XPS的测试结果分析表明,FA/O螯合剂对Fe和Cu的络合能力比NH4OH的络合能力强,RCA标准清洗液中加入少量FA/O螯合剂就可使硅片表面微量铜、铁等金属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增加。对清洗工艺的研究表明,在有螯合剂存在下,清洗温度控制在7 0℃,清洗时间为5 min.2次,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o螯合剂 清洗 金属污染物
下载PDF
FA/O阻挡层抛光液在铜布线平坦化中的应用
5
作者 胡轶 何彦刚 刘玉岭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66-770,776,共6页
研发了一种FA/O阻挡层抛光液,主要成分包含硅溶胶、螯合剂和FA/O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使用该阻挡层抛光液进行了铜、阻挡层(Ta)和介质层(TEOS-SiO2)的去除速率选择性实验,实验表明,FA/O阻挡层抛光液对Cu的去除速率较低,对Ta和SiO2... 研发了一种FA/O阻挡层抛光液,主要成分包含硅溶胶、螯合剂和FA/O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使用该阻挡层抛光液进行了铜、阻挡层(Ta)和介质层(TEOS-SiO2)的去除速率选择性实验,实验表明,FA/O阻挡层抛光液对Cu的去除速率较低,对Ta和SiO2的去除速率较高,分别为4. 7,23. 5和45 nm/min。该FA/O阻挡层抛光液可有效抑制铜的去除速率,提高介质层的去除速率,可有效修正精抛过程中产生的正碟形坑和蚀坑。300 mm铜布线片抛光实验结果表明,其碟形坑深度不大于40 nm,蚀坑深度不大于30 nm。抛光后测试了介质层的电学特性,结果显示,电阻值为1. 49 kΩ,漏电流为pA级,满足300 mm铜布线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抛光(CMP) fa/o阻挡层抛光液 介质层电学性能 碟形坑 蚀坑
下载PDF
阻挡层CMP中螯合剂FA/OII对抛光效果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6
作者 荣颖佳 王胜利 +3 位作者 刘玉岭 王辰伟 高娇娇 张文倩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03-610,共8页
主要研究了螯合剂FA/O II在阻挡层抛光中对去除速率和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对开路电压和塔菲尔曲线的检测,研究了Cu在螯合剂溶液中的溶解过程,结果表明FA/O II对Cu有很强的螯合能力,能够提高Cu的去除速率。此外,研究了螯合剂对12英寸(1... 主要研究了螯合剂FA/O II在阻挡层抛光中对去除速率和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对开路电压和塔菲尔曲线的检测,研究了Cu在螯合剂溶液中的溶解过程,结果表明FA/O II对Cu有很强的螯合能力,能够提高Cu的去除速率。此外,研究了螯合剂对12英寸(1英寸=2.54 cm)Cu,Ta和TEOS光片去除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抛光液由体积分数为50%的硅溶胶、体积分数为0.07%的螯合剂和体积分数为3%的活性剂组成时,Cu的去除速率被提高到31 nm/min,并且满足Cu,Ta和TEOS的速率选择比,这种情况非常有利于碟形坑/蚀坑的修正,而且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较低。此外,在不同浓度的螯合剂下,对12英寸布线片电阻差值进行了检测,发现体积分数为0.1%的FA/O II对细线条处Cu的钝化作用最强,FA/O II的体积分数为0.05%时,细线条处Cu的去除速率达到最大。上述结果对阻挡层抛光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挡层化学机械抛光(CMP) 去除速率 电化学 表面粗糙度 螯合剂fa/o II 碟形坑 蚀坑
下载PDF
关于FA/O螯合剂降低铜布线片漏电流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苏伟东 刘玉岭 +4 位作者 高宝红 黄妍妍 田巧伟 刘楠 杨飞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79-682,共4页
简要论述了互连工艺中铜布线取代铝布线的必然趋势,以及铜布线片化学机械抛光(CMP)后进行清洗的必要性。在集成电路制造的过程中,漏电流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在CMP过程中产生的三种主要表面缺陷对漏电流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其中重... 简要论述了互连工艺中铜布线取代铝布线的必然趋势,以及铜布线片化学机械抛光(CMP)后进行清洗的必要性。在集成电路制造的过程中,漏电流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在CMP过程中产生的三种主要表面缺陷对漏电流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其中重金属离子对漏电流的影响是最大的。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FA/O螯合剂对铜布线片进行清洗,从而得出最佳的去除金属离子降低漏电流的清洗浓度。为了防止FA/O螯合剂对铜线条造成腐蚀,采用在清洗液中加入缓蚀剂苯并三氮唑(BTA)来有效控制铜线条的表面腐蚀,从而得到理想的清洗结果。25℃时,加入20 mmol/L BTA的体积分数为0.4%的FA/O螯合剂降低漏电流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P后清洗 漏电流 fa/o螯合剂 苯并三氮唑(BTA) 金属离子污染
下载PDF
FA/O高纯多功能界面活性剂
8
作者 刘玉岭 《技术与市场》 2004年第1期10-10,共1页
该成果在理论上揭示了单晶抛光片表面悬挂键强力场对周围环境颗粒吸附状态的转化规律,提出了重要的优先吸附数字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实验,选择出适于微电子工业应用的FA/O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是无离子共价健化合物,具有强... 该成果在理论上揭示了单晶抛光片表面悬挂键强力场对周围环境颗粒吸附状态的转化规律,提出了重要的优先吸附数字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实验,选择出适于微电子工业应用的FA/O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是无离子共价健化合物,具有强渗透性,可托起已吸附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活性剂 fa/o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单晶抛光片 富集吸附
下载PDF
基于FA/OⅡ螯合剂的复配清洗液去除Cu-BTA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师浩 檀柏梅 +2 位作者 王亚珍 王淇 田思雨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82-789,共8页
在减少清洗液对晶圆表面腐蚀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去除表面残留的苯并三唑(BTA)是Cu互连化学机械抛光(CMP)后清洗的研究重点。选择了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20)与质量分数为0.02%的F... 在减少清洗液对晶圆表面腐蚀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去除表面残留的苯并三唑(BTA)是Cu互连化学机械抛光(CMP)后清洗的研究重点。选择了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20)与质量分数为0.02%的FA/OⅡ螯合剂复配成碱性清洗剂,研究其对Cu表面BTA的去除效果,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接触角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清洗剂均改善了Cu表面Cu-BTA的去除效果。其中FA/OⅡ螯合剂与质量分数为0.22%的Triton X-100复配清洗Cu表面后,接触角降为37.75°,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到2.424×10-6 A/cm2;与质量分数为0.25%的AEO-20复配清洗Cu表面后,接触角降为32.5°,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到2.657×10-6 A/cm2;当AEO-20与FA/OⅡ复配清洗液pH值为10.5时,几乎不影响BTA的去除效果,但Cu表面的粗糙度降至5.59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清洗剂 Cu苯并三唑(BTA) fa/oⅡ螯合剂 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20) 碱性清洗剂
下载PDF
Effect of FA/O complexing agents and H_2O_2 on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of ruthenium in weakly alkaline slurry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波 安卫静 +1 位作者 周建伟 王帅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154-158,共5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FA/O and hydrogen peroxide (H2O2) on ruthenium (Ru) removal rate (RR) and static etching rate (SER). It was revealed that Ru RR and SER first linearly increased then slowl...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FA/O and hydrogen peroxide (H2O2) on ruthenium (Ru) removal rate (RR) and static etching rate (SER). It was revealed that Ru RR and SER first linearly increased then slowly decreaseed with the increasing H2O2 probably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uniform Ru oxides on the surface during polishing. Their corrosion behaviors and states of surface oxidation were analyzed. In addition, FA/O could chelate Ru oxides (such as (RuO4)2- and RUO4- changed into soluble amine salts [R(NH3)4] (RuO4)2) and enhance Ru RR. The non-ionic surfactant AD was used to improve the Ru CMP performance. In particular, the addition of AD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the surface rough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fa/o complexing agents hydrogen peroxide non-ionic surfactant AD
原文传递
The optimization of FA/O barrier slurry with respect to removal rate selectivity on patterned Cu wafers
11
作者 胡轶 李炎 +1 位作者 刘玉岭 何彦刚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60-164,共5页
Because the polishing of different materials is required in barrier chemical mechanical planariza- tion (CMP) processes, the development of a kind of barrier slurry with improved removal rate selectivity for Cu/barr... Because the polishing of different materials is required in barrier chemical mechanical planariza- tion (CMP) processes, the development of a kind of barrier slurry with improved removal rate selectivity for Cu/barrier/TEOS would reduce erosion and dishing defects on patterned Cu wafers.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new benzotriazole-free barrier slurry named FA/O barrier slurry, containing 20 mL/L of the chelating agent FA/O, 5 mL/L surfactant, and a 1:5 concentration of abrasive particles. By controlling the polishing slurry ingredients, the removal rate of different materials could be controlled. For process integration considerations, the effect of the FA/O barrier slurry on the dielectric layer of the patterned Cu wafer was investigated. After CMP processing by the FA/O barrier slurr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electric material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met demands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current leakage was of pA scale. The resistance and capacitance were 2.4 k and 2.3 pF, respectively. The dishing and erosion defects were both below 30 nm in size. CMP-processed wafers using this barrier slurry could meet industrial production dem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o alkaline barrier slurry chemical mechanical planarization selectivity of removal rate dielectric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原文传递
常温下A/O工艺的短程硝化反硝化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韬 王淑莹 +1 位作者 彭永臻 田文军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5-8,共4页
采用A O工艺处理模拟生活污水 ,考察了pH值、游离氨 (FA)、DO、HRT等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A O工艺在常温 (18~ 2 5℃ )和pH <7.5时可以发生比较稳定的短程硝化反硝化 ;即使FA浓度低达 0 .0 6mg L也会对硝化菌属产生抑制作用 ,... 采用A O工艺处理模拟生活污水 ,考察了pH值、游离氨 (FA)、DO、HRT等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A O工艺在常温 (18~ 2 5℃ )和pH <7.5时可以发生比较稳定的短程硝化反硝化 ;即使FA浓度低达 0 .0 6mg L也会对硝化菌属产生抑制作用 ,但FA浓度不会单独成为影响亚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因素 ;反硝化是否彻底将影响硝化类型 ,反硝化不完全时硝化类型向全程硝化反硝化转化 ,而一旦反硝化进行得比较彻底则可在短时间内恢复短程硝化反硝化 ;因硝化反应存在滞后现象 ,故控制较短的HRT有助于NO-2 -N的积累 ,而延时曝气则可以减少NO-2 -N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反硝化 A/o工艺 fa No2^--N
下载PDF
两级UASB-A/O-SBR工艺深度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莉娜 宋燕杰 +2 位作者 刘牡 张树军 彭永臻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20-2525,共6页
应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系统"深度处理实际晚期垃圾渗滤液,研究在A/O反应器中实现并维持稳定短程硝化的影响因素。该系统按如下模式运行: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实现反硝化,残余... 应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系统"深度处理实际晚期垃圾渗滤液,研究在A/O反应器中实现并维持稳定短程硝化的影响因素。该系统按如下模式运行: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实现反硝化,残余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利用剩余COD(化学需氧量)在二级UASB(UASB2)中通过反硝化被进一步去除,之后在A/O反应器的好氧区进行NH4+-N的硝化,最后在SBR中去除硝化产生的亚硝态氮及硝态氮深度脱氮。试验结果表明:原渗滤液COD质量浓度仅3.00 g/L左右,氨氮质量浓度在2.00 g/L左右;系统进水采用将原渗滤液与生活污水1:1混合液,且投加相当于1.56 g/L COD的外碳源无水乙酸钠,将C和N质量浓度比由1.7提高到3.0;通过FA与FNA对NOB的联合抑制,在A/O反应器中实现了稳定的短程硝化,其中亚硝态氮积累率大与70%;产生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在SBR中被彻底去除;最终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小于2 mg/L,氨氮的去除率为99%;最终出水总氮质量浓度为26 mg/L,系统总氮去除率接近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垃圾渗滤液 生活污水 短程硝化 UASB A/o SBR fa FNA
下载PDF
新型碱性清洗液对CMP后残留SiO_2颗粒的去除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柳 刘玉岭 +2 位作者 檀柏梅 高宝红 刘宜霖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99,105,共6页
随着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化学机械平坦化(CMP)后清洗在半导体工艺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一种自主研发的新型碱性清洗液,其主要成分为FA/OII型螯合剂和O-2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A/OII型螯合剂是一种有机胺碱,不仅能调节p H值,... 随着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化学机械平坦化(CMP)后清洗在半导体工艺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一种自主研发的新型碱性清洗液,其主要成分为FA/OII型螯合剂和O-2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A/OII型螯合剂是一种有机胺碱,不仅能调节p H值,还能在CMP条件下与表面生成的Cu O和Cu(OH)_x发生反应生成稳定可溶的络合物,同时使化学吸附在表面的Si O_2随着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脱落而脱离表面;O-20活性剂的表面张力较低,容易在晶圆表面铺展,将物理吸附在表面的颗粒托起,被清洗液带走。通过一系列对比试验得出,当清洗液中FA/OII型螯合剂的体积分数为0.015%,表面活性剂的体积分数为0.25%时,晶圆表面的颗粒数由抛光后的3200降到611,而且表面粗糙度较低,为1.06 nm,没有腐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P后清洗 碱性清洗液 fa/oII型螯合剂 o-20型活性剂 表面粗糙度 表面张力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α-Fe(001)/Mo_2FeB_2(001)界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俊茹 王铭兰 +2 位作者 刘树 孙绍帅 陈学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59-162,共4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α-Fe(001)/Mo_2FeB_2(001)界面性能。建立了4种不同的原子堆垛方式界面模型,计算了其界面粘附功、界面结合能和断裂功。结果表明,以空心位置堆垛的Fe终端界面性能最稳定,而顶部位置的Fe+B终端界面性能最不稳...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α-Fe(001)/Mo_2FeB_2(001)界面性能。建立了4种不同的原子堆垛方式界面模型,计算了其界面粘附功、界面结合能和断裂功。结果表明,以空心位置堆垛的Fe终端界面性能最稳定,而顶部位置的Fe+B终端界面性能最不稳定,两者的裂纹断裂均趋向于发生在基体相或硬质相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空心位置Fe终端界面模型和顶部位置Fe+B终端界面模型的电子结构,电荷差分密度图显示在空心位置的Fe终端界面系统中,界面处Fe原子与Fe原子间形成金属键,界面处Fe原子与Mo原子间形成金属键。在顶部位置的Fe+B终端界面系统中,界面处的Fe原子与B原子间形成共价键,但界面强度比空心位置的Fe终端界面系统低。分态密度显示界面处原子间重新排列,发生杂化,形成共价键,揭示了界面成键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001)/Mo2FeB2(001)界面 第一性原理 粘附功 界面结合能 电子结构
下载PDF
铜膜高去除速率CMP碱性抛光液的研究及其性能测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炎 孙鸣 +5 位作者 李洪波 刘玉岭 王傲尘 何彦刚 闫辰奇 张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79,共6页
目的探索适合于TSV技术的最佳CMP工艺。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利用碱性FA/O型鳌合剂极强的鳌合能力,对铜膜进行化学机械抛光,通过调节抛光工艺参数及抛光液配比,获得超高的抛光速率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结果在压力27.56 kPa,流量175 mL/min... 目的探索适合于TSV技术的最佳CMP工艺。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利用碱性FA/O型鳌合剂极强的鳌合能力,对铜膜进行化学机械抛光,通过调节抛光工艺参数及抛光液配比,获得超高的抛光速率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结果在压力27.56 kPa,流量175 mL/min,上下盘转速105/105 r/min,pH=11.0,温度40℃,氧化剂、磨料、螯合剂体积分数分别为1%,50%,10%的条件下,经过CMP平坦化,铜膜的去除速率达2067.245 nm/min,且表面粗糙度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该工艺能获得高抛光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研磨液 铜CMP TSV技术 fa/o型螯合剂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不同络合剂对铜布线CMP抛光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国瑞 刘玉岭 +2 位作者 栾晓东 王辰伟 牛新环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1-205,223,共6页
分别选用FA/O螯合剂和甘氨酸作为络合剂配置铜布线CMP抛光液,研究对比了两种抛光液的抛光速率、静态腐蚀溶解速率、平坦化以及稳定性。速率实验表明,抛光液中加入FA/O螯合剂和甘氨酸都可以显著提高铜的抛光速率,基于甘氨酸配置的抛光液... 分别选用FA/O螯合剂和甘氨酸作为络合剂配置铜布线CMP抛光液,研究对比了两种抛光液的抛光速率、静态腐蚀溶解速率、平坦化以及稳定性。速率实验表明,抛光液中加入FA/O螯合剂和甘氨酸都可以显著提高铜的抛光速率,基于甘氨酸配置的抛光液静态腐蚀溶解速率为335.1 nm,明显高于基于FA/O螯合剂配置的抛光液(89.2 nm)。平坦化实验表明,基于甘氨酸配置的抛光液对铜线条高低差的修正能力差,需要加入缓蚀剂,而基于FA/O螯合剂配置的无缓蚀剂碱性抛光液能够有效修正铜线条高低差。稳定性实验表明,基于FA/O螯合剂配置的无缓蚀剂碱性铜抛光液稳定时间只有1天,而基于甘氨酸配置的碱性铜抛光液稳定时间为5天。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抛光液中FA/O螯合剂与H2O2发生化学反应也是导致抛光液不稳定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o螯合剂 平坦化 稳定性 甘氨酸 缓蚀剂
下载PDF
新型碱性抛光液对Si晶圆抛光速率的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凤英 刘玉岭 +1 位作者 牛新环 孙鸣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02-706,共5页
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碱性抛光液,用于提高Si晶圆的抛光速率以及循环使用时的高速率稳定性。分析了FA/OⅡ型螯合剂与KOH调节剂对Si晶圆抛光速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发现:当FA/OⅡ型螯合剂调节抛光液的pH值时,随着pH值增大,Si晶圆的抛光速率先... 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碱性抛光液,用于提高Si晶圆的抛光速率以及循环使用时的高速率稳定性。分析了FA/OⅡ型螯合剂与KOH调节剂对Si晶圆抛光速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发现:当FA/OⅡ型螯合剂调节抛光液的pH值时,随着pH值增大,Si晶圆的抛光速率先增大后减少;当KOH调节剂调节抛光液的pH值时,Si晶圆的抛光速率随pH值增加先增大后减少。新型碱性抛光液的组成包括单因素实验中抛光速率最佳的FA/OⅡ型螯合剂与KOH调节剂,以及硅溶胶研磨料。在对Si晶圆进行抛光过程中,新型碱性抛光液要稀释30倍。结果显示,抛光速率可高达900 nm/min,相对于国际上通用的抛光液,抛光速率提高了近5%。此外,对新型碱性抛光液进行循环抛光实验,发现该新型碱性抛光液可以实现16次高速率抛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抛光液 Si晶圆 fa/oⅡ型螯合剂 抛光速率 硅溶胶研磨料
下载PDF
蠕化率对蠕墨铸铁组织及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佳琦 司乃潮 +3 位作者 刘光磊 吴奎武 孙浩 陈辉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11-115,123,共6页
采用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机,对不同蠕化率下的蠕墨铸铁进行热疲劳性能试验并观察其组织变化。结果表明,试样的抗热疲劳性能随着蠕化率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蠕化率为70%~80%时,蠕墨铸铁的热疲劳性能最好。蠕虫状石墨占基体比重... 采用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机,对不同蠕化率下的蠕墨铸铁进行热疲劳性能试验并观察其组织变化。结果表明,试样的抗热疲劳性能随着蠕化率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蠕化率为70%~80%时,蠕墨铸铁的热疲劳性能最好。蠕虫状石墨占基体比重有一个最佳值,蠕化率过低时,由于球状石墨数量较多分布较密集,导致热疲劳性能较差;蠕化率过高时,由于蠕虫状石墨过于粗大使裂纹扩展速度加快,导致热疲劳性能较差。在裂纹扩展后期,主裂纹变粗大导致其向前扩展所需驱动力不足以及主裂纹上形成分叉裂纹及二次裂纹,进而导致裂纹扩展呈现先快后慢、阶段性扩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墨铸铁 蠕化率 热疲劳 裂纹萌生与扩展
下载PDF
甘肃黄芪异黄酮化合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宋瑞霞 余静 +4 位作者 梁连生 常鹏 李秀丽 郭雪娅 白锋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观察甘肃黄芪异黄酮化合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μmol/L)组(B组)、AngⅡ(1μmol/L)+毛蕊异黄酮(1μg/mL)组(C组)、AngⅡ(1μ... 目的观察甘肃黄芪异黄酮化合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μmol/L)组(B组)、AngⅡ(1μmol/L)+毛蕊异黄酮(1μg/mL)组(C组)、AngⅡ(1μmol/L)+2′-OH-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1μg/mL)组(D组);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细胞的形态;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基因Fas蛋白的表达。结果B组与A组比较,B组HUVECs凋亡率、Fas蛋白表达率和平均荧光强度增加(P<0.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细胞;C组与B组比较,毛蕊异黄酮抑制了AngⅡ的促HUVECs凋亡作用(P<0.001),降低了Fas蛋白表达率(P<0.001);两种黄芪异黄酮单体毛蕊异黄酮和2′-OH-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的组间比较,HUVECs凋亡率(P=0.195)和Fas蛋白表达率(P=1.000)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黄芪异黄酮化合物可以抑制AngⅡ所致的体外培养HUVECs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毛蕊异黄酮 2'-oH-3’ 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 fa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