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摩顶放踵”训诂正解
1
作者 凌宏惠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9-54,共6页
关于《孟子》中“摩顶放踵”一语,东汉以降的传统训释多采用赵岐的注解。也有当代学者开启新思路,从不同角度对其加以训释。对该词进行准确训诂,应当追根溯源,从墨子以及墨家出发进行考证。考察分析墨子为人及墨家主张后可知,“摩顶”... 关于《孟子》中“摩顶放踵”一语,东汉以降的传统训释多采用赵岐的注解。也有当代学者开启新思路,从不同角度对其加以训释。对该词进行准确训诂,应当追根溯源,从墨子以及墨家出发进行考证。考察分析墨子为人及墨家主张后可知,“摩顶”应是“摩突其顶”,指秃头或短发突鬓,“放踵”应是“放任其踵”,指跣足或穿服屩屦。“摩顶放踵”合言之,形容秃头跣足、不饰衣貌的清苦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顶踵” 墨子 正解
下载PDF
中古汉语动词“放”构式及事件研究
2
作者 张延成 孙婉 《长江学术》 CSSCI 2023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对中古汉语标记语料库中553例动词“放”语料进行穷尽性统计分析,根据其构式与语义的互动关系,可归纳出3个义项:“释放”“放纵”“放置”,分析其参与者类型(受释者、释放者、释放位置、释放来源)与事件框架可知,“放”的“放置”义的... 对中古汉语标记语料库中553例动词“放”语料进行穷尽性统计分析,根据其构式与语义的互动关系,可归纳出3个义项:“释放”“放纵”“放置”,分析其参与者类型(受释者、释放者、释放位置、释放来源)与事件框架可知,“放”的“放置”义的空间配置,起初来源于“释放”义的致使位移框架,又经空间状态的改变而逐步形成。而“释放”义框架作为构式系统的强势框架一直伴随并影响“放置”义框架到近代汉语的成熟表现与进一步发展,这是构式系统同步演化的鲜活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汉语 ”构式 事件链
下载PDF
陆游诗涉《易》意象及其形象塑造功能
3
作者 杨秀礼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5-83,共9页
陆游诗歌善用《周易》关联意象,叠加组合以抒怀达志,如通过“床头《周易》”保持心性平和,通过“病观《周易》”疗疾养生,借《易》占筮砥砺人生等。《周易》由此成为陆游坎坷人生尤其是晚年的“精神伴侣”,在追求道德完善、心性调和等... 陆游诗歌善用《周易》关联意象,叠加组合以抒怀达志,如通过“床头《周易》”保持心性平和,通过“病观《周易》”疗疾养生,借《易》占筮砥砺人生等。《周易》由此成为陆游坎坷人生尤其是晚年的“精神伴侣”,在追求道德完善、心性调和等内圣化并形成闲适放达人格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成为“放翁”形象塑造的主要动因与内核,是古典经籍厚植人文情怀、涵养恢廓人格功能的具体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周易》 意象经营
下载PDF
社会固有模式对构式的影响——以“放着NP不VP”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宗守云 张素玲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30,95,共9页
社会固有模式影响着构式。社会固有模式决定构式意义,"放着NP不VP"反映了施动者放弃社会固有模式中的高价值行为,而选择社会固有模式中的低价值行为,以及言说者对施动者行为的认同与否。社会固有模式制约构式成分,施动者、&qu... 社会固有模式影响着构式。社会固有模式决定构式意义,"放着NP不VP"反映了施动者放弃社会固有模式中的高价值行为,而选择社会固有模式中的低价值行为,以及言说者对施动者行为的认同与否。社会固有模式制约构式成分,施动者、"放着NP不VP"、后续转折小句或多或少都受到社会固有模式影响。社会固有模式促进构式形成,"放着NP不VP"的先构式化和再构式化都和社会固有模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固有模式 着NP不VP 构式
下载PDF
汉语中介语中的"把…放…"短语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崔永华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5,共6页
本文对"外国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中出现的以"放"为主要动词的249个"把"字短语进行穷尽性分析。分析表明,这种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把"字句的认识,也有助于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掌握"把"... 本文对"外国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中出现的以"放"为主要动词的249个"把"字短语进行穷尽性分析。分析表明,这种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把"字句的认识,也有助于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掌握"把"字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介语 “把”字短语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统计的放置义动词语义角色的配位方式——以动词“放”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丁加勇 张慧 《海外华文教育》 2016年第3期303-314,共12页
放置义动词的配位方式目前学术界存在分歧,基于语料库统计的放置义动词匹配模式分析,可以为这些分歧提供更好的认识。文章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放置义动词"放"为例,穷尽式地考察"放"... 放置义动词的配位方式目前学术界存在分歧,基于语料库统计的放置义动词匹配模式分析,可以为这些分歧提供更好的认识。文章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放置义动词"放"为例,穷尽式地考察"放"所带语义角色的匹配模式。统计结果表明,放置义动词"放"的语义角色有8大类,即受事、处所、施事、范围、与事、方式、工具、结果,其中频率最高的三个是:受事、处所、施事。从语义角色同现的模式看,[施事、受事、处所]三个语义角色同现的频率也最高。这说明,把放置义动词"放"定为三价动词,在使用频率上得到了支持和证明。"放"的"施事、受事、处所"三个语义角色的匹配模式有10种,其中频率最高、最典型的配价模式为"施事+[把]受事+放+处所",即三价放置义动词"放"最常见的、占绝对优势的配价模式是"把"字句,而其他配价模式频率很低。分析动词"放"的语义角色配位方式,是在多样性基础上进行倾向性考察的一个实例,所得出的结论应该比以往的更加可靠,同时也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义动词 语义角色 配位方式 三价动词
下载PDF
“放着+NP+不+VP”构式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静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6-84,共9页
"放着+NP+不+VP"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见格式,在日常口语中使用频率很高,具有"构式"意义。作为一种构式,"放着+NP+不+VP"格式表示说话者对出现的事件结果并不期望,表达一种明显"不满或责怪"的... "放着+NP+不+VP"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见格式,在日常口语中使用频率很高,具有"构式"意义。作为一种构式,"放着+NP+不+VP"格式表示说话者对出现的事件结果并不期望,表达一种明显"不满或责怪"的主观评价,具有典型的语境适切度。这一构式的形成,是语义虚化、焦点突显原则等在不同层面上交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NP+不+VP” 构式语法 “不满或责怪”义 焦点 主观评价
下载PDF
《孟子》“放辟邪侈”及相关问题解析
8
作者 谭生力 张莹霞 《语文学刊》 2022年第1期38-42,共5页
关于《孟子》中"放辟邪侈",学界以往没有进行详细阐释。相关解释也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且具有一些争议。我们结合相关材料,认为"放辟邪侈"为四字并列短语,泛指一切不守封建秩序的行为,是犯罪行为的表现,不利于国家的... 关于《孟子》中"放辟邪侈",学界以往没有进行详细阐释。相关解释也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且具有一些争议。我们结合相关材料,认为"放辟邪侈"为四字并列短语,泛指一切不守封建秩序的行为,是犯罪行为的表现,不利于国家的统治与长治久安。同时,我们还对"罔民"一词的理解进行了梳理,认为俞樾"无民"说比"罔民"说更为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罔民
下载PDF
广东闽语多功能词“放”——内部演变与外部接触共现的个案
9
作者 徐宇航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0-700,767,共12页
据现有研究,福建闽语并无多功能词“放”,广东闽语“放”的多功能特征表现则非常突出。本文自东向西,以广东东部潮州、中部中山、西部茂名三地闽语为考察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全面描写三地闽语“放”的多功能特征,并对这种多功能特征的形... 据现有研究,福建闽语并无多功能词“放”,广东闽语“放”的多功能特征表现则非常突出。本文自东向西,以广东东部潮州、中部中山、西部茂名三地闽语为考察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全面描写三地闽语“放”的多功能特征,并对这种多功能特征的形成机制进行考证。研究表明,广东闽语多功能词“放”的形成既有语义沾染特征,又体现动词向介词演变的多重语法化路径,同时兼具方言、民族语接触的实体借贷、模式借贷发展脉络。对广东闽语多功能词“放”的功能分布与形成机制的考证,是运用语法化理论及语言接触视角观察方言语法现象的有效个案。广东闽语多功能词“放”的分布特征与形成机制亦对同处于多语多方言地带的其他多功能词形成模式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闽语 多功能词“ 语法化 语言接触
原文传递
论直隶总督方观承与辖区义仓建设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秀娟 张建英 赵江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409-4410,共2页
论述了直隶总督方观承在治地兴建的义仓。在遭遇自然灾害时,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避免百姓流离失所起了一定的作用。该义仓成为后来直隶省建设义仓的蓝本。
关键词 方观承 直隶省 义仓 建设
下载PDF
“五方之民”叙事中的空间模式再探——以《礼记·王制》为中心 被引量:7
11
作者 唐启翠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118,共5页
关于历史与文化传统,我们总是信以为真,而晚近的知识社会学却发现这不过是主观的认知与建构。来自人类学的田野报告也表明,无文字社会被文字社会的权力话语所遮蔽和扭曲的真相有待重新体认。20世纪80年代深受人类学影响而兴起的新历史... 关于历史与文化传统,我们总是信以为真,而晚近的知识社会学却发现这不过是主观的认知与建构。来自人类学的田野报告也表明,无文字社会被文字社会的权力话语所遮蔽和扭曲的真相有待重新体认。20世纪80年代深受人类学影响而兴起的新历史主义学派认为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并无芩质区别,只有带着高度警觉的批判眼光深入分析,才可以探查到被叙事话语所遮蔽的东西。本组笔谈分别以河西走廊的文化镜像、《春秋》和《礼记·王制》为对象,采用知识考古和多重证据的论证方法,揭示汉语文学叙事如何隐匿并重新表征对中华西部的想象图景与认知建构,透视被出口性的"丝绸之路"常识所遮蔽的进口性的"玉石之路"真相;剖析了《春秋》繁杂的阐释史和阐释本身怎样直接导致了"正统"文化观的建构和巩固,解蔽了"五方之民"叙事所隐含的"中国"叙事者的天下认知图式及其渊源已久的族类编码观念,从而反思长期以来的中原中心与正统历史叙事话语之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范式 空间模式 礼记 多民族国家 认知图式 “天下” 《史记》 历史书写
下载PDF
云南新平花腰傣新型土掌房材料建构的审美价值及策略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晶 崔龙雨 徐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6-69,89,共5页
从云南新平花腰傣传统土掌房的建筑特色入手,分析土掌房因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所产生的现实问题,提出通过乡土材料建构和民族文化传承来挖掘新型土掌房的审美价值,探讨其材料属性和建构策略,为新型土掌房的文脉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多元... 从云南新平花腰傣传统土掌房的建筑特色入手,分析土掌房因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所产生的现实问题,提出通过乡土材料建构和民族文化传承来挖掘新型土掌房的审美价值,探讨其材料属性和建构策略,为新型土掌房的文脉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多元化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掌房 乡土材料 审美价值
下载PDF
“方德让家”:从旌德方氏看明清皖南宗族的家史编纂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甜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0-101,共12页
毗邻徽州的宁国府旌德县方氏宗族,在明代以降的数百年间,随着自身实力的发展和社会环境之变化,激发了追求地方影响力的强烈愿望。通过编撰家史,他们将地方名人方元荡奉为始迁祖,创造出与旌德县名相关的"方德让家"传说。此举... 毗邻徽州的宁国府旌德县方氏宗族,在明代以降的数百年间,随着自身实力的发展和社会环境之变化,激发了追求地方影响力的强烈愿望。通过编撰家史,他们将地方名人方元荡奉为始迁祖,创造出与旌德县名相关的"方德让家"传说。此举巩固了地方精英对方氏宗族的支持,得到地方社会的认可,官方志书还纳入其家史。这些都使方氏在地方社会主导权的竞争中赢得了绝对优势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旌德方氏塑造谱系和宗族形象的动态历程,揭橥其背后蕴含的地域文化传统,有助于理解明清宗族世系塑造与皖南社会变迁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旌德方氏 世系建构 宗族组织 社会变迁
下载PDF
文本阐释与文化观念的建构——《春秋》独特性之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114,共6页
关于历史与文化传统,我们总是信以为真,而晚近的知识社会学却发现这不过是主观的认知与建构。来自人类学的田野报告也表明,无文字社会被文字社会的权力话语所遮蔽和扭曲的真相有待重新体认。20世纪80年代深受人类学影响而兴起的新历史... 关于历史与文化传统,我们总是信以为真,而晚近的知识社会学却发现这不过是主观的认知与建构。来自人类学的田野报告也表明,无文字社会被文字社会的权力话语所遮蔽和扭曲的真相有待重新体认。20世纪80年代深受人类学影响而兴起的新历史主义学派认为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并无芩质区别,只有带着高度警觉的批判眼光深入分析,才可以探查到被叙事话语所遮蔽的东西。本组笔谈分别以河西走廊的文化镜像、《春秋》和《礼记·王制》为对象,采用知识考古和多重证据的论证方法,揭示汉语文学叙事如何隐匿并重新表征对中华西部的想象图景与认知建构,透视被出口性的"丝绸之路"常识所遮蔽的进口性的"玉石之路"真相;剖析了《春秋》繁杂的阐释史和阐释本身怎样直接导致了"正统"文化观的建构和巩固,解蔽了"五方之民"叙事所隐含的"中国"叙事者的天下认知图式及其渊源已久的族类编码观念,从而反思长期以来的中原中心与正统历史叙事话语之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文本阐释 文化观念 特性 记事 公元前 字数 记载
下载PDF
方东美生命美学的建构理路、意义和局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晓华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9-84,共6页
中国现代生命美学是中西方生命思想对话的产物,方东美的生命美学则融合了儒、释、道与怀特海和柏格森的生命思想。他视宇宙为一有生命的情理集团,美就是生命,生命就是创造,艺术的使命则在于原天地之美,协和宇宙,参赞化育。方东美生命美... 中国现代生命美学是中西方生命思想对话的产物,方东美的生命美学则融合了儒、释、道与怀特海和柏格森的生命思想。他视宇宙为一有生命的情理集团,美就是生命,生命就是创造,艺术的使命则在于原天地之美,协和宇宙,参赞化育。方东美生命美学的最大意义是将个体性原则引入了中国美学,其局限在于对个体性原则坚持得不够彻底,以至于对中国艺术的阐释出现了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美 生命关学 建构理路 意义 局限
下载PDF
南京明孝陵方城砖石构造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星宇 刘筱丹 孔亦明 《时代建筑》 2015年第6期21-25,共5页
南京明孝陵方城明楼是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在明初转折过程中的重要创造,也是砖石构的重要遗存。文章通过实物调研和测绘,探讨方城是如何通过材料和构造设计,实现高大城台的稳定、不同地形高度上的门道以及蹬城踏道,揭示了明初砖石材料与构... 南京明孝陵方城明楼是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在明初转折过程中的重要创造,也是砖石构的重要遗存。文章通过实物调研和测绘,探讨方城是如何通过材料和构造设计,实现高大城台的稳定、不同地形高度上的门道以及蹬城踏道,揭示了明初砖石材料与构造及其工艺结合的建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孝陵 方城 砖石 构造做法
下载PDF
岭南古典园林营造艺术特色赏析——以余荫山房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坚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20-23,共4页
岭南文化的特征对岭南园林的风格及表现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余荫山房实例导读,从多方面对岭南园林的文化特色进行综合分析,可进一步明确岭南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以及对当代环境艺术的参考借鉴价值,是美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 岭南文化的特征对岭南园林的风格及表现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余荫山房实例导读,从多方面对岭南园林的文化特色进行综合分析,可进一步明确岭南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以及对当代环境艺术的参考借鉴价值,是美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园林 余荫山房 营造艺术 特色分析
下载PDF
唐宋诗词释词二则
18
作者 曹海东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0-111,共2页
白居易《宿东亭晓兴》诗中的“依”和张先《木兰花》词中的“放”,其义分别是“遮蔽,覆盖”、“使,教”。
关键词 唐诗 宋词 考释
下载PDF
试论方志敏精神在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19
作者 胡松 占美勤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20-322,共3页
方志敏精神,是以方志敏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时培育出来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她源自于对祖国的挚爱和共产主义的执著;形成于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革命追求;贯穿于团结互助、坚持集体主义的革命实践,是新时... 方志敏精神,是以方志敏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时培育出来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她源自于对祖国的挚爱和共产主义的执著;形成于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革命追求;贯穿于团结互助、坚持集体主义的革命实践,是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志敏精神 新时期 思想道德建设
下载PDF
方象瑛传记的主题建构与艺术特点
20
作者 王成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81-86,共6页
清初文人方象瑛的传记在主题取向上,主要表现为赞扬忠义守节之人,肯定勤学不倦的文人学者,称誉刑身守节的贞女烈妇等。在艺术手法上亦有鲜明特点,即引用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的个性,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重视传记作品材料来源的真实... 清初文人方象瑛的传记在主题取向上,主要表现为赞扬忠义守节之人,肯定勤学不倦的文人学者,称誉刑身守节的贞女烈妇等。在艺术手法上亦有鲜明特点,即引用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的个性,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重视传记作品材料来源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传记结尾多以《史记》论赞的形式来结束文章。方象瑛的传记一定程度地反映出了清初文坛、社会等情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象瑛 传记 主题建构 艺术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