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Tmax强度持续运动与高强度间歇运动对年轻男性动脉硬度的急性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钱永东 王少鹏 +1 位作者 叶卫兵 张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8-184,共7页
目的:探讨一次FATmax强度持续运动与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普通年轻男性动脉硬度的急性影响,比较两种运动方式对机体动脉血管硬度的直接作用效果的差异。方法:将30名普通年轻男性(24.20±1.24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采用交叉设... 目的:探讨一次FATmax强度持续运动与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普通年轻男性动脉硬度的急性影响,比较两种运动方式对机体动脉血管硬度的直接作用效果的差异。方法:将30名普通年轻男性(24.20±1.24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采用交叉设计,每组分别完成FATmax强度持续跑和90%VO2max强度间歇跑,两次运动之间间隔1周。分别于运动前、运动后5 min、运动后15 min、运动后30min、运动后60 min测试心-踝血管指数(CAVI)、血压、心率等指标。结果:(1)一次FATmax强度持续运动与高强度间歇运动均可导致CAVI明显下降,运动后5 min CAVI显著低于运动前基础值(P<0.001),随后逐渐恢复,运动后15 min、运动后30 min仍低于运动前水平(P<0.01);运动后60 min虽仍低于运动前,但已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运动的CAVI在运动前、运动后5 min、运动后15 min、运动后30 min、运动后60 min均无显著差异。(2)两种运动的收缩压在运动后5 min、运动后15 min、运动后30 min、运动后60 min均低于运动前基础值(P<0.05),舒张压相对稳定。两种运动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运动前、运动后5 min、运动后15 min、运动后30 min、运动后60 min均无显著差异。结论:(1)一次急性FATmax强度持续运动与高强度间歇运动均可降低动脉硬度,且效果至少可持续30 min,二者降低动脉硬度的效果未见差异。(2)一次急性FATmax强度持续运动与高强度间歇运动均可降低机体收缩压,且效果至少可维持1小时,二者降低血压的效果未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tmax强度持续运动 强度间歇运动 年轻男性 动脉硬度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对抑制功能影响的元分析
2
作者 刘运洲 李亚靖 杨勇涛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目的:使用元分析方法探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抑制功能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相比的效果差异,为不同锻炼人群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依据PRISMA原则,在国内外的一些检索平台检索相关文献,检索... 目的:使用元分析方法探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抑制功能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相比的效果差异,为不同锻炼人群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依据PRISMA原则,在国内外的一些检索平台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022年8月30日。运用软件“Stata 15.0”和软件“Review Manager 5.3”进行效应量分析。结果:1)HIIT能够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为中等效应量。2)HIIT能够显著提高10~24岁人群的抑制功能,而对25岁以上人群的抑制功能未见显著影响;90%~100%最大心率运动强度的HIIT能够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且合并效应量较大,70%~90%最大心率运动强度的HIIT能够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10~30 min和30~60 min的HIIT均能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功率自行车、篮球、爬楼梯等方式的HIIT能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跑步机上跑步的HIIT对运动者的抑制功能未见显著影响;HIIT结束30 min后仍对运动者的抑制功能有积极影响。3)HIIT与MICT对抑制功能的影响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HIIT能够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为中等效应量,HIIT与MICT对抑制功能的积极影响没有差异;HIIT与抑制功能的关系受到年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方式等调节变量的影响,HIIT的认知促进效益可以持续30 min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抑制功能 元分析
下载PDF
急性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对超重和肥胖青年异位脂肪的影响
3
作者 路则鹏 李娇 +2 位作者 加林·加恒努尔 薛华丹 包大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9-627,共9页
目的:探讨急性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对超重和肥胖青年异位脂肪的影响。方法:20位超重和肥胖被试,年龄24.15±1.98岁,进行2次交叉随机自身对照试验,分别为:1)HIIT,高强度运动以85% VO_(2max)强度骑行9组... 目的:探讨急性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对超重和肥胖青年异位脂肪的影响。方法:20位超重和肥胖被试,年龄24.15±1.98岁,进行2次交叉随机自身对照试验,分别为:1)HIIT,高强度运动以85% VO_(2max)强度骑行9组×2 min/组;低强度运动以25%VO_(2max)强度骑行10组×2min/组,以25%VO_(2max)强度开始,以25%VO_(2max)强度结束;2)MICT,以50%VO_(2max)强度持续骑行60 min,功率自行车转速为50~55 rpm,每次干预间隔7天。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60 min和运动后120 min等4个时间点分别对被试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扫描,采集股直肌、股二头肌和肝脏的脂肪分数(FF)和自旋弛豫率(R2*),测试结果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运动后即刻HIIT和MICT组股直肌FF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MICT组股直肌FF在运动60 min后恢复至运动前水平,而HIIT组股直肌FF在运动120 min后恢复至运动前水平。运动干预前后,两组股二头肌和肝脏FF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P>0.05)。运动干预后即刻HIIT和MICT组股直肌R2*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运动120 min后两组股直肌R2*仍显著低于运动前(P<0.05),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运动干预后即刻两组股二头肌和肝脏R2*均显著升高(P<0.05);运动120 min后HIIT组肝脏R2*恢复至运动前水平,而MICT组肝脏R2*仍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急性HIIT和MICT均可有效减少超重和肥胖青年的工作肌内脂肪,不能减少肝脏脂肪;急性HIIT和MICT的脂肪消耗效果相似;单次运动对主动肌的减脂效果优于拮抗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异位脂肪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运动对小鼠肥胖性肌萎缩的干预作用
4
作者 洪伟皓 田航 +3 位作者 栾一胜 马艺璇 熊莹喆 张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5618-5623,共6页
背景: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之一,伴随而来的是肥胖性肌萎缩等相关并发症。虽然运动已被报道可以改善多种肥胖相关疾病,但是其中鲜有关于运动模式的研究。目的:在相同运动距离的前提下,比较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intensit... 背景: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之一,伴随而来的是肥胖性肌萎缩等相关并发症。虽然运动已被报道可以改善多种肥胖相关疾病,但是其中鲜有关于运动模式的研究。目的:在相同运动距离的前提下,比较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ICT)与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两种运动模式对小鼠肥胖性肌萎缩的改善作用,为肥胖性肌萎缩的运动干预疗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72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普通饮食组、普通饮食+MICT组,普通饮食+HIIT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MICT组、高脂饮食+HIIT组(每组12只),通过检测小鼠腓肠肌质量、腓肠肌指数、腓肠肌肌纤维横截面积、腓肠肌脂质沉积以及腓肠肌中肌萎缩标志基因Murf-1与Atrogin-1的表达量来评估8周不同运动模式的跑台训练对于长期高脂饮食引起的肌萎缩的改善作用。结果与结论:(1)与高脂饮食组相比,MICT和HIIT均改善了腓肠肌指数(MICT+18.8%vs.HIIT+17.6%,两种运动模式无显著差异)、肌纤维萎缩(MICT+15.5%vs.HIIT+13.7%,两种运动模式无显著差异)和腓肠肌脂质沉积(MICT-19.8%vs.HIIT-17.1%,两种运动模式无显著差异)。(2)在基因水平上,与高脂饮食组相比,MICT和HIIT运动模式均能显著下调Murf-1(MICT-62.4%vs.HIIT-52.6%,MICT显著优于HIIT,P<0.01)和Atrogin-1(MICT-43.3%vs.HIIT-29.8%,MICT显著优于HIIT,P<0.01)。(3)基于运动模式难度与舒适性的考量以及基因水平上的证据显示,MICT模式更适合用于肥胖性肌萎缩的运动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肥胖性肌萎缩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强度间歇运动 Murf-1 ATROGIN-1 跑台运动 高脂饮食
下载PDF
不同强度运动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PI3K/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自噬的比较
5
作者 周鸿雁 张译丹 +1 位作者 季威 刘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310-2318,共9页
背景:2型糖尿病损害肾功能。研究表明运动干预可以保护肾脏;鸢尾素可以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恢复自噬,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目的:探讨运动能否通过抑制肾脏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背景:2型糖尿病损害肾功能。研究表明运动干预可以保护肾脏;鸢尾素可以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恢复自噬,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目的:探讨运动能否通过抑制肾脏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来恢复自噬,改善肾损伤,以及分析不同方式运动产生影响的差异。方法:将6周龄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大鼠)和糖尿病组,其中糖尿病组大鼠经过高脂高糖喂养加腹腔注射低剂量1%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将糖尿病组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模型组、中强度持续运动组和高强度间歇运动组。两个运动组大鼠分别进行8周不同强度运动干预。取材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大鼠空腹血糖,使用试剂盒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浓度,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RT-PCR检测肾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Beclin-1、podocin、nephrin的基因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雷帕霉素靶蛋白及自噬标记蛋白LC3-1、LC3-2、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结论:①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极显著性升高,胰岛素抵抗水平显著上升,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两种运动均能使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极显著下降,胰岛素抵抗水平显著下降,胰岛素水平显著上升;与中强度持续运动组相比,高强度间歇运动组胰岛素水平显著上升。②2型糖尿病大鼠podocin、nephrin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两种不同形式运动均能显著提高其表达;与高强度间歇运动组相比,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组足细胞相关蛋白基因表达有进一步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③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mTORC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加,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2表达量以及LC3-2/LC3-1显著降低;两种不同形式运动均能使肾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mTORC1的mRNA及雷帕霉素靶蛋白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2以及LC3-2/LC3-1显著升高;与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组相比,高强度间歇运动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mTORC1的mRNA及雷帕霉素靶蛋白的蛋白表达量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Beclin-1、LC3-2以及LC3-2/LC3-1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但仅Beclin-1有显著性差异。④结果说明2型糖尿病肾脏足细胞损伤,自噬受到抑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mTORC1信号通路被异常激活密切相关。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可以保护糖尿病肾脏,减少足细胞损伤,促进自噬恢复,这可能与运动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有关。与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相比,高强度间歇运动恢复自噬的效果呈更优趋势,但足细胞蛋白表达稍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自噬 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PI3K AKT mTOR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与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蓉芳 武庆 王伯忠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2期17-20,28,65,共6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MCT)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n=10)、MI组(n=55)。MI组采用结扎左前降支方法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存活36只),...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MCT)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n=10)、MI组(n=55)。MI组采用结扎左前降支方法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存活36只),Sham组只穿心不结扎(全部存活)。MI组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对照(MI-Sed)组、MI-MCT组和MI-HIIT组,每组各12只。MI-MCT组和MI-HIIT组分别进行4周和8周的运动训练。4周时,各组处死一半小鼠检测各项指标,8周时处死剩余全部小鼠。提取大鼠MI边缘区心肌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线粒体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比色法检测线粒体ATP酶活性。结果(1)与MI-Sed组相比,4周及8周时MI-MCT组和MI-HIIT组线粒体损伤明显减轻。(2)与Sham组相比,4周及8周时MI-Sed组细胞膜电位显著降低(P<0.01)。与MI-Sed组相比,4周及8周时MI-MCT组与MI-HIIT组均有效提高心肌细胞膜电位(P<0.05)。8周时MI-HIIT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高于MI-MCT组(P<0.05)。(3)与Sham组相比,4周及8周时MI-Sed组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均显著降低。与MI-Sed组相比,4周及8周时MI-HIIT组与MIMCT组均增高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P<0.05)。8周时MI-HIIT组Na^(+)-K^(+)-ATPase及Ca^(2+)-ATPase明显优于MI-M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IT和MCT均可减轻MI后心肌线粒体功能障碍,且HIIT更优于M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线粒体 强度间歇有氧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训练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对中老年肥胖女性心血管危险生物标记物的影响
7
作者 孙托托 方虹 +2 位作者 封文平 刘琼 尚文元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8-526,共9页
目的:比较8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对中老年肥胖女性体成分及心血管危险生物标记物相关指标的影响效果,为HIIT和MICT降低心血管风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中老年肥胖女性选取适合高效的运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目的:比较8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对中老年肥胖女性体成分及心血管危险生物标记物相关指标的影响效果,为HIIT和MICT降低心血管风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中老年肥胖女性选取适合高效的运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34名符合研究标准的中老年肥胖女性随机分为HIIT组(n=13)、MICT组(n=12)和对照组(CON组,n=9)。受试者均在干预前进行实验室VO_(2max)测试,以此确定相应运动负荷,HIIT组以80%~85%VO_(2max)强度运动2 min、30%VO_(2max)强度运动1 min为1组,重复10组。MICT组以65%VO_(2max)强度持续运动30 min。两运动组均采用功率自行车完成为期8周、3次/周的运动干预,CON组保持原有生活方式不变。在干预前后分别测试受试者体重、体脂量、肌肉量、体脂率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8周后HIIT组体脂量、体脂率显著降低(P<0.05),肌肉量显著增加(P<0.05),MICT组体脂量、体脂率、肌肉量无显著变化(P>0.05);HIIT组hs-CRP、ET-1显著降低(P<0.01),Lp(a)、Hcy无显著性变化(P>0.05),MICT组hs-CRP、ET-1、Lp(a)、Hcy无显著变化(P>0.05),CON组Hcy、Lp(a)显著升高(P<0.01)。干预前后变化值的组间比较显示,HIIT组hs-CRP(P<0.05)、Lp(a)(P<0.05)、Hcy(P<0.01)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CON组,MICT组Hcy降低幅度显著高于CON组(P<0.05)。组间比较两运动组干预效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IIT在改善中老年肥胖女性体成分,降低血清hs-CRP、ET-1方面优于MICT,对改善慢性炎症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有积极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老年肥胖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肥胖 心血管危险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运动和持续有氧运动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孟宪欣 管泽毅 +3 位作者 葛吉生 王希柳 王晨宇 马延超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3-727,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运动预适应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并探讨miR-214信号途径在其间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SED-H2O)、安静造模组(SED-DSS)、高强度间歇运动造模组(HIE-D...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运动预适应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并探讨miR-214信号途径在其间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SED-H2O)、安静造模组(SED-DSS)、高强度间歇运动造模组(HIE-DSS)和持续有氧运动造模组(CAE-DSS),SED组与各造模组(SED-DSS、HIE-DSS和CAE-DSS组)进行8周相应干预后分别自由饮用蒸馏水7天或自由饮用DSS溶液7天进行UC造模。实验后取结肠组织,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miR-214信号通路各基因表达量以及NF-κB活性。结果:与SED-DSS组比较,CAE-DSS组组织病理学评分下降,miR-214、Akt、TNF-α、IL-6 mRNA表达以及NF-κB活性降低(P<0.05),PTEN、PDLIM2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HIE-DSS组组织病理学评分增加,miR-214、Akt、IL-1β、IL-6、IL-17 mRNA表达和NF-κB活性升高(P<0.05),PTEN、PDLIM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高强度间歇运动加重、而持续有氧运动则减轻UC肠道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不同方式运动预适应对miR-214介导炎症信号通路的调控存在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运动 持续有氧运动 炎症反应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与膈肌吸气肌肉训练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雅琪 訚亚涛 +2 位作者 汪茵 张思 罗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53-556,共4页
目的比较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exercise,MCE)与膈肌吸气肌肉训练(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IMT)对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运动能力、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6月招募60例确诊支气... 目的比较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exercise,MCE)与膈肌吸气肌肉训练(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IMT)对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运动能力、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6月招募60例确诊支气管哮喘至少6个月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MCE组和IMT组,各30例。MCE组每周至少5次中等强度步行训练。IMT组被指导进行膈肌呼吸结合吸气阻力训练,每周5次。康复训练前后分别测定肺功能、哮喘控制问卷(asthma control questionnaire,ACQ)、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AQLQ)、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及依从性评分等。结果2组在康复训练后PEF,ACQ、AQLQ、6WMT步行距离较康复训练前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训练后MCE组6WMT步行距离优于IMT组,依从性评分MCE组高于IM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E与IMT康复训练均有助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运动能力的改善,但MCE在步行运动能力,依从性评分上更优,值得深入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吸气肌肉训练
下载PDF
中强度持续运动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气道炎症水平表达及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呼争艳 王娜 周晓娜 《江苏卫生保健》 2023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 探究中强度持续运动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气道炎症水平表达及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103例粉尘螨致敏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康复干预形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康复组和强度运动组。两组均给予规范化吸入糖... 目的 探究中强度持续运动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气道炎症水平表达及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103例粉尘螨致敏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康复干预形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康复组和强度运动组。两组均给予规范化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控制,常规康复组51例,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强度运动组52例,在常规康复组基础上联合进行中强度持续运动,干预8周后,对比两组患儿气道炎症水平表达、哮喘病情控制和生长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患儿干预8周末,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介素-13(IL-13)、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较干预前降低,且强度运动组[分别为(0.11±0.04)×10^(-9)/L、(22.31±4.35)ng/L、(70.35±13.28)pg/L、(14.52±2.03)×10^(-9)]低于常规康复组[分别为(0.15±0.09)×10^(-9)/L、(24.97±5.58)ng/L、(76.24±14.05)pg/mL、(19.83±2.17)×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2、2.70、2.19、12.83,P值均<0.05)];生长因子(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较干预前升高,强度运动组[分别为(4.35±1.23) ng/L、(186.11±30.13) ng/mL]高于常规康复组[分别为(4.02±1.09)ng/mL)、(171.62±23.25)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2.73,P值均<0.05);Ch-CACT评分水平较干预前升高,且强度运动组(24.48±0.96)分高于常规康复组(23.02±1.13)分,月哮喘发作次数、喘息症状持续天数、月上呼吸道感染次数较干预前降低,且强度运动组[分别为(0.41±0.15)次/月、(1.53±0.32) d、(0.37±0.11)次月]低于常规康复组[分别为(0.67±0.23)次/月、(2.67±0.41)d、(0.63±0.15)次/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7、6.81、15.75、10.04,P值均<0.05)。结论 中强度持续运动可改善粉尘螨致敏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气道炎症水平表达,调节其生长因子水平,有利于哮喘病情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持续运动 支气管哮喘 气道炎症水平 生长因子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运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徐秀秀 秦文婷 苏晓璇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15-1319,共5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TCT)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IIT组和MICT组。HIIT组采用高强度...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TCT)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IIT组和MICT组。HIIT组采用高强度间歇运动,MICT组采用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干预12周后,比较2组患者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生命质量。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44例患者,其中HIIT组71例,MICT组73例。HIIT组IDH发生率为5.99%低于MICT组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14,P<0.01)。HIIT组眩晕、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IDH症状发生率低于MI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HIIT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维度得分高于MI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IT可有效降低MHD患者IHD及相关症状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干预效果优于MI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程度持续运动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脏病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运动与最大脂肪氧化强度持续运动对普通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勇 王典 叶卫兵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4-390,共7页
目的:研究10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与最大脂肪氧化(FATmax)强度持续运动对普通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的的影响,探讨两种运动的干预效果差异。方法:30名普通女大学生被分为高强度间歇运动组(HIIT组,n=10)、最大脂肪氧化(FATmax)强度持续运动... 目的:研究10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与最大脂肪氧化(FATmax)强度持续运动对普通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的的影响,探讨两种运动的干预效果差异。方法:30名普通女大学生被分为高强度间歇运动组(HIIT组,n=10)、最大脂肪氧化(FATmax)强度持续运动组(FATmax组,n=10)和对照组(CON组,n=10)。HIIT组和FATmax组分别以90%VO2max强度和FATmax强度完成10周的高强度间歇运动和FAT-max强度持续运动,CON组维持日常习惯行为。运动干预前后测试体重、腰围、臀围以及肱三头肌、腋下、胸部、肩胛下部、腹部、髂部、大腿前侧的皮褶厚度,采用Jackson/Pollock七点法计算体成分。结果:(1)运动干预后,HIIT组与FATmax组的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均低于干预前(P<0.05),CON组的腰围和腰臀比高于干预前(P<0.05),FATmax组与HIIT组的BMI下降率、腰围下降率、臀围下降率、腰臀比下降率均高于CON组(P<0.01),FATmax组与HIIT组间无差异。(2)运动干预后,CON组体重和体成分无显著变化,FATmax组和HIIT组体重、体脂率和脂肪量下降(P<0.001),瘦体重增加(P<0.01),HIIT组体脂率与脂肪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HIIT组脂肪量下降率和瘦体重增长率高于FATmax组(P<0.05)。(3)运动干预后,CON组7个部位皮褶厚度无显著变化,FATmax组和HIIT组7个部位皮褶厚度均显著下降(P<0.001)。运动干预前三组7个部位皮褶厚度均无显著差异,运动干预后HIIT组胸部、腋下、腹部、髂部、大腿前侧皮褶厚度均低于CON组(P<0.05),腹部皮褶厚度低于FATmax组(P<0.05)。从皮褶厚度下降率来看,HIIT组腋下、髂部、肩胛下部、大腿前侧下降率高于FATmax组(P<0.05)。结论:(1)10周高强度间歇运动和FATmax强度持续运动对体重、腰围、臀围、腰臀比均有显著改善作用,但未发现两种运动干预效果之间存在差异。(2)10周高强度间歇运动与FATmax强度持续运动对身体成分及皮下脂肪的干预都是有效的,但高强度间歇运动优于FATmax强度持续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运动 fatmax强度持续运动 女大学生 身体成分
下载PDF
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对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健 史烈 +1 位作者 杨丹 朱祖祥 《应用心理学》 CSSCI 1999年第1期43-47,共5页
本研究采用双因素实验设计探讨了运动负荷强度和持续时间对 E-POC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 ,运动过程中机体净耗氧量主要取决于运动持续时间 ,而运动后的 EPOC既受运动强度 ,也受持续时间的影响 ,但以前者的作用更加明显 ;运动后 VO2 的恢... 本研究采用双因素实验设计探讨了运动负荷强度和持续时间对 E-POC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 ,运动过程中机体净耗氧量主要取决于运动持续时间 ,而运动后的 EPOC既受运动强度 ,也受持续时间的影响 ,但以前者的作用更加明显 ;运动后 VO2 的恢复速度快于血乳酸的消除 ,不同运动条件下的氧亏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运动负荷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后过量氧耗 运动强度 运动持续时间
下载PDF
不同强度运动预防高脂膳食大鼠心肌脂质沉积效果及对miR-145-5p、KLF5、PPARα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吴卫东 王伟欢 +1 位作者 刘帅 何玉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9-599,共11页
目的:观察12周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ICT)与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预防高脂膳食大鼠心肌脂质沉积效果的异同,以及对miR-145-5p、KLF5、PPARα表达的影响,从而探... 目的:观察12周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ICT)与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预防高脂膳食大鼠心肌脂质沉积效果的异同,以及对miR-145-5p、KLF5、PPARα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膳食安静组(C组)、高脂膳食安静组(F组)、高脂膳食MICT组(M组)、高脂膳食HIIT组(H组),每组8只。12周跑台训练干预结束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脏结构与功能;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心肌脂质沉积;检测大鼠血清、心肌脂质含量;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双标记检测大鼠心肌miR-145-5p、KLF5、PPARα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C组比较,F组大鼠心肌结构、功能受损;心肌纤维松弛,脂质沉积增多;血清及心肌脂质含量增加(P<0.05);心肌组织miR-145-5P表达升高(P<0.05),KLF5、PPARαm RNA与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KLF5、PPARα阳性细胞数降低(P<0.01)。(2)与F组比较,M、H组大鼠心肌结构、功能均改善;心肌纤维紧密,脂质沉积减少;血清及心肌脂质含量减少(P<0.01);心肌组织miR-145-5P表达降低(P<0.05),KLF5、PPARαm 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KLF5、PPARα阳性细胞数增加(P<0.01)。(3)与M组比较,H组大鼠心肌脂质沉积减少;血清HDL含量增加(P<0.01),心肌TG含量降低(P<0.05);KLF5、PPARα阳性细胞数增加(P<0.01)。结论:12周MICT与HIIT均能预防高脂膳食大鼠心肌脂质沉积,大鼠心肌miR-145-5p、KLF5、PPARα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是运动影响心肌脂质代谢的机制之一,HIIT预防效果较好,可能与该信号通路的活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强度间歇运动 高脂膳食 心肌脂质沉积 miR-145-5p KLF5
下载PDF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与高强度间歇运动对预防高脂膳食大鼠心肌和比目鱼肌脂质沉积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卫东 王森 何玉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99-1605,共7页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 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ICT)与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预防高脂膳食大鼠心肌和比目鱼肌脂质沉积的效果及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膳食对照...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 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ICT)与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预防高脂膳食大鼠心肌和比目鱼肌脂质沉积的效果及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膳食对照组(C)、高脂膳食对照组(F)、高脂膳食MICT组(M)、高脂膳食HIIT组(H)。M组大鼠进行70%VO2max强度的跑台持续运动,H组大鼠进行以40%—45%VO2max和95%—99%VO2max强度交替的跑台运动,确保两组大鼠跑动距离相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和比目鱼肌超微结构;检测血清FFA、TG、HDL、LDL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心肌和比目鱼肌NAMPT、AMPK蛋白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F组心肌与比目鱼肌脂质沉积增加,M组比目鱼肌脂质沉积较H组少,H组心肌脂质沉积较M组少;与C组比较,F组大鼠血清LDL、TG和FFA增加(n=8,P<0.05);M、H组血清LDL、FFA较F组降低(n=8,P<0.01);H组血清HDL较M组增加(n=8,P<0.01);与C组比较,F组大鼠心肌、比目鱼肌NAMPT、AMPK蛋白表达升高(n=8,P<0.05),M、H组较F组增加(n=8,P<0.01),H组心肌NAMPT、AMPK较M组增加(n=8,P<0.01),H组比目鱼肌NAMPT、AMPK较M组降低(n=8,P<0.01)。结论:MICT和HIIT可通过NAMPT、AMPK预防心肌、比目鱼肌脂质沉积,且MICT预防比目鱼肌脂质沉积效果较好,HIIT预防心肌脂质沉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强度间歇运动 心肌 比目鱼肌 脂质沉积
下载PDF
持续有氧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运动对高血压大鼠骨骼肌代谢及纤维类型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一 裴晶晶 李学恒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2,共9页
目的:对比8周持续有氧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运动对高血压大鼠骨骼肌代谢及纤维类型的影响,为制定最佳运动康复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SED)、持续有氧运动组(CAE)和高强度间歇运动组(HIE)。实验前... 目的:对比8周持续有氧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运动对高血压大鼠骨骼肌代谢及纤维类型的影响,为制定最佳运动康复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SED)、持续有氧运动组(CAE)和高强度间歇运动组(HIE)。实验前后利用无创血压仪测定尾动脉血压,包括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实验后分离比目鱼肌(慢肌,I型肌纤维为主)和胫骨前肌(快肌,II型肌纤维为主),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柠檬酸合酶(CS)活性,ATP酶染色法鉴定肌纤维类型(I、II)以及毛细血管密度,Western Blot法测定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体(CI、CII、CIII、CIV和CV),血管生成因子包括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肌球蛋白重链(MHC)亚型(I、IIa、IIx和IIb)百分构成比。结果:1)血压水平:实验后CAE组SBP和DBP均较实验前显著性降低(P<0.05),HIE组血压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2)比目鱼肌:CAE组和HIE组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体CII~CV以及SDH蛋白表达量显著性升高(P<0.05),CS活性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HIE组毛细血管密度以及eNOS和VEGFR2蛋白表达量显著性降低(P<0.05)、HIF-1α表达升高(P<0.05),CAE组毛细血管密度及各血管生成因子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CAE组和HIE组MHC IIa型比例增加(P<0.05),MHC IIx型比例减少(P<0.05)。3)胫骨前肌:CAE组和HIE组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体CI~CIII和CV蛋白表达量显著性升高(P<0.05),CS活性均显著性下降(P<0.05);HIE组SDH蛋白表达量显著性降低(P<0.05),CAE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HIE组毛细血管密度以及VEGF和VEGFR2蛋白表达量显著性降低(P<0.05)、HIF-1α表达升高(P<0.05),CAE组毛细血管密度显著性升高(P>0.05),但各血管生成因子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CAE组MHC IIb型比例减少(P<0.05),MHC IIx型比例增加(P<0.05),HIE组MHC IIb型比例增加(P<0. 05)。结论:持续有氧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运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骨骼肌代谢和纤维类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持续有氧运动是改善高血压骨骼肌氧化能力的适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运动 持续有氧运动 高血压 骨骼肌 纤维类型 代谢
下载PDF
中等强度持续训练与中强度间歇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荣欢 李星 +4 位作者 石红梅 施丹 张静 李洁晶 陈燕娜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21-327,共7页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与中强度间歇训练(MIIT)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8月~2022年1月接收的稳定期CHF患者94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7例。...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与中强度间歇训练(MIIT)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8月~2022年1月接收的稳定期CHF患者94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7例。计算脱落、退出和剔除后,MICT组共38例,MIIT组共41例纳入最终分析。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CHF患者开展MICT运动模式,研究组开展MIIT运动模式,运动≥3次/周,每次≥30 min,共16周。根据患者运动手环记录的运动数据,计算两组患者运动依从性,并在每周运动后统计CHF患者报告的运动疲劳感状况,分别于入组时及运动16周后,采用6 min步行距离(6MWD)和递增功率运动耐力测试评价运动耐力;采用握力计检测握力;采用心脏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中文版评价生活质量。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MIIT组CHF患者运动时间达标率、运动强度达标率均显著高于MICT组,MIIT组中止运动次数显著低于MICT组(均P<0.01)。在0周MIIT组运动疲劳感比例高于MICT组(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运动疲劳感比例逐渐接近并反转,至运动疲劳周≥9周时,MIIT组运动疲劳感比例已经低于MICT组(P<0.05);两组6MWD、力竭时间与最大功率负荷运动后数据均较入组时有较大升高(均P<0.01),MIIT组升高更显著(均P<0.01);两组(MICT组、MIIT组)运动后MLHFQ量表的情绪领域(P<0.05、P<0.05)、身体领域(P<0.05、P<0.01)、其他领域(P<0.05、P<0.01)维度得分及总分(P<0.05、P<0.01)均低于本组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TT组运动后4项得分也较MICT组低(P<0.05、P<0.01、P<0.01、P<0.01)。结论与MICT运动模式比较,CHF患者对MIIT运动模式的依从性更好,疲劳感更低;CHF患者经MIIT运动模式后,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获得了更为显著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强度持续训练 强度间歇训练 慢性心力衰竭 运动依从性 疲劳感 运动
下载PDF
持续变强度运动与12分钟跑对足球运动员生理机能的影响
18
作者 凌波 刘刚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81-85,共5页
通过测定12分钟持续变强度运动和12分钟跑的生理生化指标来探讨两种不同运动方式对运动员生理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L的上升幅度12分钟跑明显高于变强度运动(P<0.001);有氧心率比例12分钟跑明显低于变强度运动(P<0.05);两种运动C... 通过测定12分钟持续变强度运动和12分钟跑的生理生化指标来探讨两种不同运动方式对运动员生理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L的上升幅度12分钟跑明显高于变强度运动(P<0.001);有氧心率比例12分钟跑明显低于变强度运动(P<0.05);两种运动CK值均出现上升,但无明显差异;BU值与正常值相比差异不大。对结果综合分析认为:两种运动均属于有氧代谢,对机体均产生了明显的生理变化,但变强度运动比12分钟跑更符合足球运动的特点,适合于足球专项有氧能力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强度运动 生理特点 12分钟跑 足球专项有氧能力
下载PDF
急性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胰岛素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崔新雯 李丽凤 +1 位作者 杨星雅 徐建方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76,84,共6页
目的:对比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 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ICT)对30~50岁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患者餐后血糖控制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4位男性T2... 目的:对比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 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ICT)对30~50岁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患者餐后血糖控制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4位男性T2D受试者[年龄:(42.6±6.5)岁]进行3次交叉随机自身对照试验,每次干预均在早餐后1 h进行,分别为:1)HIIT,高强度运动以90% VO_(2max)强度骑功率车7组×1 min/组,低强度运动以30% VO_(2max)强度骑功率车7组×2 min/组,热身以60% VO_(2max)强度骑功率车4 min,恢复以40% VO_(2max)强度骑功率车5 min;2)MICT,以50% VO_(2max)强度持续骑功率车30 min;3)安静对照(CON)在功率车上静坐30 min,每次干预间隔10天。受试者分别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1 h 3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试血糖、胰岛素、TNF-α和IL-6水平,并计算干预后相比干预前的变化量,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血糖、胰岛素、TNF-α和IL-6水平及变化进行比较。结果:30 min的HIIT和MICT总能量消耗量无显著差异。相比CON,HIIT和MICT显著降低了运动后即刻血糖水平(P<0.001),且相比MICT,HIIT使血糖降低更明显(P<0.01);相比运动后即刻,HIIT使血糖水平在运动后1 h显著回升(P<0.05),而此时MICT导致血糖降低量仍显著多于CON的降低量(P<0.01)。相比CON,HIIT和MICT显著降低了胰岛素水平(P<0.01),但HIIT和MICT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HIIT(P<0.001)和MICT(P<0.01)显著增加了运动后即刻TNF-α水平,但在运动后1 h恢复至运动前水平。不同运动方式对IL-6水平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结论:急性HIIT和MICT均可以降低30~50岁男性T2D患者餐后静脉血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短暂提高炎症因子TNF-α的水平;相比MICT,HIIT在运动后即刻的降糖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血糖 胰岛素 TNF-Α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运动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心血管风险因子干预效果对比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韩奇 刘佳易 +2 位作者 安楠 李雪阳 谢敏豪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22-830,共9页
目的:对比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和心血管风险因子的干预效果,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SPORTDiscus等数据... 目的:对比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和心血管风险因子的干预效果,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SPORTDiscus等数据库,纳入研究的文献满足:1)受试者年龄大于30岁,患有2型糖尿病且无其他严重影响受试者健康的并发症;2)开展了HIIT和MICT的对照实验,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8周;3)实验对象在接受干预时保持原有用药和膳食习惯;4)报告了干预前后的血糖和心血管风险因子指标。利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各指标在本研究Meta分析时的偏倚风险、异质性、敏感性和效应量。结果:1)共纳入13篇研究,涉及337位T2DM患者,HIIT干预期间无心血管意外和心血管损伤事件发生;2)HIIT在改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峰值摄氧量(VO2peak)、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和腰臀比方面优于MICT(P<0.05);3)HIIT与MICT在改善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血压、安静心率、腰围和体脂率方面的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持续8~52周的HIIT在改善T2DM患者血糖控制、心肺功能和降低心血管风险因子方面是安全和有效的,并且具有比MICT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