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CM检测标记细胞凋亡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
作者 沈宗丽 朱月清 +3 位作者 吴晓柳 周振英 刘喜德 王亚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1年第3期155-157,共3页
采用流式细胞仪 (FCM )测定BXSB狼疮鼠发病组、正常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的脾脏组织中CD4 + 、CD19+细胞凋亡的水平 ,结果显示 ,BXSB狼疮鼠发病组CD4 + 、CD19+ 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P <0 .0 5 )。此法需样本量... 采用流式细胞仪 (FCM )测定BXSB狼疮鼠发病组、正常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的脾脏组织中CD4 + 、CD19+细胞凋亡的水平 ,结果显示 ,BXSB狼疮鼠发病组CD4 + 、CD19+ 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P <0 .0 5 )。此法需样本量少 ,操作简便 ,结果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细胞凋亡 BXSB狼疮鼠 fcm检测
下载PDF
甲状腺原发癌与复发癌的FCM检测及意义
2
作者 孙辉 刘建华 +1 位作者 张德恒 范恩学 《吉林医学》 CAS 1996年第3期134-135,共2页
为了探讨甲状腺癌的生物学特征和复发特点,我们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38例再次手术治疗的复发性甲状腺癌,共118例石蜡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首次手术的38例原发癌中异倍体瘤占71.1%(27/38),有转移的22... 为了探讨甲状腺癌的生物学特征和复发特点,我们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38例再次手术治疗的复发性甲状腺癌,共118例石蜡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首次手术的38例原发癌中异倍体瘤占71.1%(27/38),有转移的22例中异倍体淋巴结54.5%(12/24)。再次手术的8例复发癌均为异倍体肿瘤,其淋巴结异倍体率为87.5%(7/8)。结合临床资料分析,FCM检测对判断预后及指导临床医师决定术式均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癌 复发肿癌 fcm检测
下载PDF
姜黄素对MPP^+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与iNOS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陈静 唐二虎 +5 位作者 潘渊明 唐小卿 职君利 余惠旻 冯鉴强 陈培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且探讨其与iNOS关系。【方法】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C12细胞凋亡,间接免疫荧光FCM检测PC12细胞iNOS的表达。【结果】PC12细胞自然凋亡率为(...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且探讨其与iNOS关系。【方法】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C12细胞凋亡,间接免疫荧光FCM检测PC12细胞iNOS的表达。【结果】PC12细胞自然凋亡率为(1.5±0.1)%,0.5mmol·L-1MPP+作用24h后,PC12细胞凋亡率为(59.5±2.7)%;20μmol·L-1Cur和0.1mmol·L-1特异性iNOS抑制剂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对PC12细胞作用24h后无明显凋亡诱导作用,但分别使0.5mmol·L-1MPP+处理组细胞凋亡率由(59.5±2.7)%下降到(15.9±5.3)%和(39.7±8.7)%(P<0.01);PC12细胞经0.5mmol·L-1MPP+处理24h后,其iNOS表达率由正常对照的(13.5±1.5)%增加到(71.9±4.0)%(P<0.01),加入20μmol·L-1Cur同时处理24h后,其iNOS蛋白表达率由(71.9±4.0)%下降到(40.0±3.0)%(P<0.01)。【结论】Cur可以抑制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iNOS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凋亡 MPP^+ 保护作用 姜黄素 流式细胞术(fcm) INOS抑制剂 细胞凋亡率 间接免疫荧光 凋亡诱导作用 fcm检测 蛋白表达率 24h 碘化丙啶 细胞作用 正常对照 作用机制 氨基胍 特异性 高表达 下降
下载PDF
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志祥 姚忠红 周芳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er, FCM)检测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和绝对计数情况。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标记和绝对计数法检测 50例正常健康成人, 12例AIDS患者, 18例HIV感染者的外周血CD3+、CD4+、...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er, FCM)检测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和绝对计数情况。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标记和绝对计数法检测 50例正常健康成人, 12例AIDS患者, 18例HIV感染者的外周血CD3+、CD4+、CD8+的表达及绝对数量。结果: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的CD4+淋巴细胞明显比正常人低,特别是AIDS患者CD4+淋巴细胞数低于 200个 /mm3,CD8+淋巴细胞显著增高,CD4+ /CD8+比值倒置。结论:用FCM检测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的免疫状况,可作为评价AIDS病程进展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患者 HIV感染者 CD4^+/CD8^+比值 临床意义 CD4^+淋巴细胞 CD8^+淋巴细胞 血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仪 三色荧光标记 CD3^+ 淋巴细胞数 fcm检测 绝对计数 健康成人 免疫状况 病程进展 计数法 外周血 绝对数 表达及 正常人
下载PDF
淋巴细胞CD_2分子与E_a花环相关性
5
作者 叶伟民 韩焕兴 +1 位作者 陆慧琦 孔宪涛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0年第6期342-343,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细胞活性 CD2分子 Ea花环试验 fcm检测
下载PDF
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特征
6
作者 潘湘涛 陆晔 +2 位作者 李建勇 薛永权 夏学鸣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9期1035-1036,共2页
目的研究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h+ALL)的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特征。方法对48例Ph+ALL进行MIC分型实验研究,并与同期的Ph-ALL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Ph+ALL占总ALL的20.6%。(2)Ph+ALL中B-ALL占68.8%、L2占68.8%... 目的研究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h+ALL)的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特征。方法对48例Ph+ALL进行MIC分型实验研究,并与同期的Ph-ALL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Ph+ALL占总ALL的20.6%。(2)Ph+ALL中B-ALL占68.8%、L2占68.8%。(3)Ph+ALL系列专一性为68.8%,明显低于Ph-ALL的82.7%;而表达二个系列抗原的Ph+ALL为27.1%,明显高于Ph-ALL的11.4%。(4)FCM检测的Ph+ALL中CD13表达比IFM检测的明显增高,其它髓系抗原和所有的淋系抗原则差异均无显著性。(5)FCM检测的115例ALL中Ph+ALL高表达CD13。(6)单色Ph染色体或Ph染色体和正常核型相嵌占56.2%,Ph染色体伴其它异常染色体43.8%。结论Ph+ALL有独特的MIC分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PH染色体阳性 遗传学特征 Ph^+ALL MIC分型特点 fcm检测 CD13 细胞遗传学 B-ALL 异常染色体 实验研究 对比研究 淋系抗原 髓系抗原 形态学 免疫学 专一性 表达比 显著性 高表达
下载PDF
组织细胞DNA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新 沈忆文 +3 位作者 顾云菊 刘志萍 孙淑惠 赵子琴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研究人死后各器官组织细胞DNA降解变化规律,探讨其在推断死亡时间方面的应用价值,为推断死亡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已知死亡时间人尸体的心、肝、脾、肾,按死后6,12,24和48h四个时间段取材,制成石蜡切片,经Feulgen染色并图像分析;... 目的研究人死后各器官组织细胞DNA降解变化规律,探讨其在推断死亡时间方面的应用价值,为推断死亡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已知死亡时间人尸体的心、肝、脾、肾,按死后6,12,24和48h四个时间段取材,制成石蜡切片,经Feulgen染色并图像分析;同时将各器官组织按不同时间段取材,制成单细胞悬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结果(1)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经FCM检测,脾细胞核DNA随死亡时间延长呈现较好的下降梯度,而心、肝、肾,则由于自溶较快,死后6h细胞核DNA含量已很低,其变化情况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不佳;(2)各器官组织细胞核DNA染色强度指数均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结论(1)机体死亡后,各器官组织细胞核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逐渐减少,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中以脾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死亡时间最具相关性,肝、肾次之,而心最差;(2)方法学分析,图像分析技术(IAT)与流式细胞术(FCM)两种检测方法在研究组织细胞DNA含量变化方面,各有利弊,可互补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DNA 死亡时间 含量变化 相关性研究 细胞核DNA含量 流式细胞术(fcm) FEULGEN染色 流式细胞仪检测 图像分析技术 变化规律 时间延长 器官组织 DNA降解 单细胞悬液 fcm检测 DNA染色 方法学分析 应用价值 科学依据
下载PDF
用流式细胞术评价一种新型人工肝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8
作者 吕庆华 赵之明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5年第3期150-155,共6页
目的通过用流式细胞术(FCM)观察丙稀酰胺接枝改性聚丙烯膜(PP-g-AAm)的生物相容性,来评价FCM在检测医用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中的作用。方法:用材料浸提液培养L929细胞24h后用FCM检测细胞增殖周期;用改性前、后的膜材料分别与新提取的P... 目的通过用流式细胞术(FCM)观察丙稀酰胺接枝改性聚丙烯膜(PP-g-AAm)的生物相容性,来评价FCM在检测医用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中的作用。方法:用材料浸提液培养L929细胞24h后用FCM检测细胞增殖周期;用改性前、后的膜材料分别与新提取的PRP(富含血小板血浆)和PBMC(末梢血单个核细胞)孵育培养后,用FCM分别检测血小板和PBMC的激活标志物CD62P、CD63和CD69。结果:PP-g-AAm组的PI与阴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P=0.053),而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P-g-AAm膜组CD62P、CD63及CD69的表达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42,P=0.004,P=0.013)。结论:PP-g-AAm无细胞毒性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FCM在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生物相容性 血液相容性 免疫相容性 流式细胞术(fcm) 医用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 富含血小板血浆 人工肝 fcm检测 阳性对照组 CD62P L929细胞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肿瘤组织表面分化抗原44变异体6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季峰 郑淑蓓 +3 位作者 卢佩琳 崔峻辉 于吉人 厉有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3-405,共3页
目的探讨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肿瘤组织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4变异体6(CD44v6)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0例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及20名正常人PBMCCD44v6含量(%),以及术后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CD44v6... 目的探讨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肿瘤组织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4变异体6(CD44v6)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0例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及20名正常人PBMCCD44v6含量(%),以及术后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CD44v6含量。结果胃癌患者术前PBMCCD44v6含量(9.72%±6.65%)比正常对照组(3.11%±1.15%)及术后1周(4.44%±2.33%)明显增高(分别P<0.001和<0.01);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CD44v6含量分别为3.67%±0.63%及1.33%±0.51%(P<0.01);Ⅲ+Ⅳ期胃癌患者PBMC及胃癌组织CD44v6含量(分别为12.56%±6.97%及3.91%±0.87%)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分别为6.89%±3.37%和2.86%±0.65%,均P<0.05)。胃癌淋巴转移患者PBMC及胃癌组织CD44v6含量(分别为11.29%±5.36%和4.41%±0.79%)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7.32%±4.28%和2.61%±0.78%,均P<0.05)。结论用FCM检测胃癌患者PBMCCD44v6含量能反映胃癌组织CD44v6改变,对胃癌诊断、进展与转移评价及术后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胃癌患者 临床意义 肿瘤组织 变异体6 CD44v6 流式细胞术(fcm) 细胞表面分化抗原 癌旁正常组织 胃癌组织 人PBMC 正常对照组 fcm检测 淋巴转移 胃癌诊断 疗效观察 含量 术后 术前
原文传递
丁酸钠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波涌 邵荣江 +1 位作者 雷道雄 艾中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12-1412,共1页
丁酸钠(NaB)作为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已被证实能抑制多种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衰老和凋亡。我们拟用NaB作用于人肝癌SMMC-7721细胞,采用FCM检测细胞周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及Wes... 丁酸钠(NaB)作为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已被证实能抑制多种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衰老和凋亡。我们拟用NaB作用于人肝癌SMMC-7721细胞,采用FCM检测细胞周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及Western blot方法在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p21W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细胞凋亡机制 丁酸钠 人肝癌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肿瘤细胞增殖 7721细胞 聚合酶链反应 fcm检测
原文传递
树突状细胞与尤文肉瘤细胞融合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顺 郭卫 +2 位作者 郭义 曲华毅 李大森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03-806,共4页
目的检测尤文肉瘤细胞A673和树突细胞(DC)融合构建的肿瘤疫苗对尤文肉瘤细胞株A673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促融合剂PEG对尤文肉瘤A673细胞和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的树突细胞进行融合。利用细胞因子hGMCSF和hIL4从PBMC诱生DC,并对... 目的检测尤文肉瘤细胞A673和树突细胞(DC)融合构建的肿瘤疫苗对尤文肉瘤细胞株A673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促融合剂PEG对尤文肉瘤A673细胞和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的树突细胞进行融合。利用细胞因子hGMCSF和hIL4从PBMC诱生DC,并对其表型进行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红色荧光染料PKH26标记A673细胞,绿色荧光染料PKH67标记DC,应用促融合剂PEG融合后光镜及电镜观察DC细胞和融合细胞形态,FCM检测融合效率,通过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其免疫刺激活性。通过IFNγELISA法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量,通过51Cr细胞杀伤试验检测融合细胞对A673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FCM检测出从PBMC成功诱生出CD83、CD80、CD86及HLADR高表达的成熟DC。DCs/A673融合细胞的融合效率达到23%,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DCs/A673融合细胞有很强的免疫刺激活性。IFNγ分泌检测显示DCs/A673融合细胞组较对照组产生CTL水平显著增高。51Cr释放法检测融合细胞体外诱导抗原特异的CTL,融合细胞激活的CTL对肿瘤细胞系A673细胞的杀伤作用强于DCA673混合组、DC组、A673组的CTL(P<0.05),作用较对照各组显著增强。结论DC与A673细胞融合体外致敏自体T淋巴细胞能生成抗原特异CTL对尤文肉瘤细胞A673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融合 尤文肉瘤 肿瘤免疫应答 树突状细胞 体外研究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51Cr释放法 免疫刺激活性 hGM-CSF fcm检测 IFN-γ 杀伤作用 融合细胞 ELISA法 HLA-DR 树突细胞 肉瘤细胞
原文传递
肾癌Fas和FasL蛋白表达异常对其免疫逃避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福金 周齐军 +4 位作者 蒋家骏 马松 刘贤平 郑骏年 孙晓青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724-727,共4页
目的探讨肾癌系统表达异常对其免疫逃避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44例肾癌组织及相邻正常肾组织Fas、FasL表达情况;用TUNEL法检测44例肾癌标本中浸润性T淋巴细胞的凋亡。体外培养786-0肾癌细胞株,流式细胞仪(FCM)分析肾癌... 目的探讨肾癌系统表达异常对其免疫逃避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44例肾癌组织及相邻正常肾组织Fas、FasL表达情况;用TUNEL法检测44例肾癌标本中浸润性T淋巴细胞的凋亡。体外培养786-0肾癌细胞株,流式细胞仪(FCM)分析肾癌细胞株Fas、FasL的表达及肿瘤细胞的凋亡;体外培养Fas+的Jurkat细胞,FCM检测其凋亡情况。结果肾癌细胞Fas表达率为22.8%,显著低于其在正常肾组织中表达率(53.8%,P<0.01)。而FasL表达率(46.5%)显著高于其在相邻正常肾组织在的表达(23.2%)。肾癌组织Fas、FasL表达呈负相关(r=-0.46,P<0.05);肾癌浸润性T淋巴细胞凋亡率(33.1%)与肾癌FasL表达呈正相关(r=0.96,P<0.01)。化疗药物5-Fu能上调肾癌细胞株786-0Fas的表达,并增强肾癌细胞对Fas抗体的细胞毒效应,通过抑制肾癌细胞株786-0FasL表达而降低其攻击JurkatT淋巴细胞的能力。讨论肾癌细胞免疫逃避机制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通过Fas低表达,能逃避Fas单克隆抗体介导的凋亡;另一方面通过FasL高表达,具有主动攻击免疫淋巴细胞的能力。临床化疗药物5-Fu就Fas系统而言通过上调Fas、抑制FasL的表达发挥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逃避机制 蛋白表达异常 FASL表达 肾癌细胞株 Jurkat细胞 淋巴细胞凋亡率 FasL高表达 T淋巴细胞 TUNEL法 免疫淋巴细胞 肾癌组织 体外培养 5-Fu 化疗药物 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 细胞毒效应 FAS抗体 Fas系统 肾组织 方法分析
原文传递
端粒酶反义RNA影响人肝癌细胞系HepG2生长的初步报告
13
作者 张东 李开宗 +5 位作者 窦科峰 高志清 宋振顺 赵青川 付由池 岳树强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17-419,共3页
目的探讨抗端粒酶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反义hTR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体外培养及接种裸鼠观察其基因转染细胞的细胞周期、超微结构变化及致瘤性。结果形态学观察,转染后HepG2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现象... 目的探讨抗端粒酶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反义hTR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体外培养及接种裸鼠观察其基因转染细胞的细胞周期、超微结构变化及致瘤性。结果形态学观察,转染后HepG2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现象。FCM检测发现G1期前出现凋亡峰,凋亡率为4·2%。在裸鼠皮下的致瘤性明显降低。HepG2/pBBS212细胞的瘤体抑制率为2·4%,与HepG2/pBBS212-hTR细胞的25·6%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转染端粒酶反义RNA能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恶性表型,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细胞系HEPG2 端粒酶反义RNA HepG2细胞 初步 生长 真核表达载体 基因转染细胞 超微结构变化 脂质体介导 反义HTR 形态学观察 fcm检测 抗端粒酶 细胞周期 体外培养 TR细胞 恶性表型 致瘤性 癌治疗 肝细胞 G1期 凋亡率
原文传递
咖啡酸锗对小鼠U14腹水瘤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春花 施旻 +2 位作者 姚凤云 陈英 孙法莹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20,275,共4页
为了研究咖啡酸锗对小鼠U14腹水瘤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试验建立小鼠U14腹水瘤模型,观察咖啡酸锗对U14腹水瘤小鼠体质量及生命延长率的影响,MGG染色观察U14瘤细胞的形态变化,FCM检测U14瘤细胞的凋亡率,并观察细胞周期。结果表明:咖啡... 为了研究咖啡酸锗对小鼠U14腹水瘤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试验建立小鼠U14腹水瘤模型,观察咖啡酸锗对U14腹水瘤小鼠体质量及生命延长率的影响,MGG染色观察U14瘤细胞的形态变化,FCM检测U14瘤细胞的凋亡率,并观察细胞周期。结果表明:咖啡酸锗能改善U14腹水瘤小鼠的生存状态,提高生命延长率,以中剂量效果最佳;MGG染色可见较多凋亡的肿瘤细胞;咖啡酸锗能诱导U14肿瘤细胞凋亡,在G0-G1前出现一个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使细胞周期被阻滞在S期。说明咖啡酸锗能改善荷瘤小鼠体质量,提高生命延长率,并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锗 U14 腹水瘤 体质量 生命延长率 迈-格-姬(MGG)染色 流式细胞仪(fcm)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