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眼葡萄膜巩膜引流术后FITC-Dextran在眼组织中的分布
1
作者 雷剑琴 孙乃学 +1 位作者 樊小娟 陈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观察兔眼葡萄膜巩膜引流术后房水流出道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20只中国白兔随机分为2组,一组行葡萄膜巩膜引流术,另一组行小梁切除术,均行右眼手术。术后2周术眼前房内灌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ITC-Dextran),处死后取完整眼... 目的观察兔眼葡萄膜巩膜引流术后房水流出道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20只中国白兔随机分为2组,一组行葡萄膜巩膜引流术,另一组行小梁切除术,均行右眼手术。术后2周术眼前房内灌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ITC-Dextran),处死后取完整眼球做冰冻切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荧光素的分布。与手术部位处在眼环同一子午线上的同眼的对称部位未手术眼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在葡萄膜巩膜引流术组,荧光素的分布在前、中部巩膜最强,前葡萄膜次之;而在小梁切除术组,荧光素的分布在前葡萄膜最强,前、中部巩膜次之,两组的后葡萄膜和后巩膜均有部分中等亮度的显影,对照组的后葡萄膜和后巩膜则几乎无显影,且两组的前、中部巩膜荧光素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葡萄膜巩膜引流术和小梁切除术术后房水引流均是多途径的,既有外滤过,还增强了葡萄膜巩膜引流。与小梁切除术相比,葡萄膜巩膜引流术还明显增加了跨巩膜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巩膜引流术 小梁切除术 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itc-dextran)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聚电解质逐层组装的微凝胶脉冲制剂的体内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闺臣 鲁莹 +8 位作者 张翮 俞媛 陈琰 张国庆 孙治国 黄景彬 于菲菲 邹豪 钟延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18-1222,共5页
目的制备聚电解质逐层组装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凝胶,考察体外释放规律,观察体内释放过程。方法使用高压静电成囊机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凝胶核心,通过静电吸附原理将聚电解质逐层包裹在微凝胶表面形成包衣层;考察不同物料比例、包衣层数... 目的制备聚电解质逐层组装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凝胶,考察体外释放规律,观察体内释放过程。方法使用高压静电成囊机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凝胶核心,通过静电吸附原理将聚电解质逐层包裹在微凝胶表面形成包衣层;考察不同物料比例、包衣层数对体外释药性能的影响;小鼠皮下注射制剂后,制备组织切片观察体内释放过程。结果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聚电解质包衣层数影响脉冲释放时滞以及时滞后释放速度。结论聚电解质逐层组装的微凝胶脉冲制剂,体外释药性能可灵活调控,体内释药可见,并且制剂安全,生物相容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电解质 微凝胶 脉冲释药 fitc-dextran
下载PDF
光动力法诱导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娟娟 张美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764-1766,共3页
目的: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诱导新生血管生成的动物模型,为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研究提供条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50只,常规麻醉后,尾静脉注射虎红,532nm激光光凝视网膜主要静脉,建立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光凝术后2wk,采用心内注... 目的: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诱导新生血管生成的动物模型,为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研究提供条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50只,常规麻醉后,尾静脉注射虎红,532nm激光光凝视网膜主要静脉,建立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光凝术后2wk,采用心内注射FITC-dextran,视网膜铺片法观察新生血管生成的情况。结果:光凝手术时,可见视网膜静脉内明显黑色血栓形成。光凝后第2d发现视网膜主要静脉迂曲粗大、可见栓塞引起出血。2wk后FITC-dextran心内灌注视网膜铺片显示光凝眼视网膜血管形态和分布发生明显改变,失去正常的放射状和网状结构,出现大量新生血管芽和新生血管枝,视网膜血管杂乱、荧光素渗漏。结论:成功的构建了光动力诱导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动物模型,并使用FITC-dextran心内灌注视网膜铺片对视网膜血管进行造影,从整体显示视网膜血管和新生血管的形态。该模型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是研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 动物模型 fitc-dextran心内灌注视网膜铺片
下载PDF
脉络膜血管铺片技术在氪激光诱发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学国 何守志 +1 位作者 赵军 史雪辉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脉络膜血管铺片技术在氪激光诱发挪威棕色(BN)大鼠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成年挪威棕色大鼠20只,分成4组,每组5只,分别于氪激光光凝后第7、14、21和28天用高分子量的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对脉络... 目的探讨脉络膜血管铺片技术在氪激光诱发挪威棕色(BN)大鼠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成年挪威棕色大鼠20只,分成4组,每组5只,分别于氪激光光凝后第7、14、21和28天用高分子量的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对脉络膜血管进行灌注。灌注固定后,祛除眼前节,小心揭除神经视网膜层,获得色素上皮层-脉络膜-巩膜复合体标本。荧光显微镜观察CNV形态并照相。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定CNV区域面积。结果视乳头周围的CNV与周围的脉络膜比较呈网状高荧光斑。从第7天至28天新生血管的面积逐渐增加(P<0.01)。第7、14、21和28天新生血管面积分别为(12408±2988)μm2、(28543±4422)μm2、(32823±4028)μm2和(34003±5126)μm2。第14天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近似7d的2倍(P<0.01),第14、21和28天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之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脉络膜血管平铺是脉络膜新生血管定性定量分析的可靠方法,可用于CNV病因学、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效果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脉络膜血管 激光诱发 铺片技术 大鼠 异硫氰酸荧光素 定性定量分析 血管面积 神经视网膜 计算机图像 视乳头周围 CNV 应用价值 激光光凝 高分子量 灌注固定 膜复合体 微镜观察 分析软件 治疗效果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一种精确评估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和无灌注区的联合方法
5
作者 杨玉新 李士清 +1 位作者 周焕娇 李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联合异凝集素(isolectin B4)在评估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和无灌注区中的作用。方法 10只生后第17天的OIR小鼠分别眶后注射FITC-Dextran,取... 目的探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联合异凝集素(isolectin B4)在评估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和无灌注区中的作用。方法 10只生后第17天的OIR小鼠分别眶后注射FITC-Dextran,取出视网膜行isolectinB4染色,应用ImagePro-Plus5.1软件测量视网膜新生血管、无灌注区及整个视网膜面积,计算视网膜新生血管和无灌注区占整个视网膜面积的百分比并比较。结果 FITC-Dextran评估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占整个视网膜面积的百分比为(0.1009±0.0010)%,均小于FITC-Dextran联合isolectin B4的(0.1046±0.0010)%或isolectin B4的(0.1049±0.0020)%(均为P<0.01)。FITC-Dextran评估的视网膜无灌注区占整个视网膜面积的百分比为(0.2850±0.0010)%,均大于FITC-Dextran联合isolectin B4的(0.2668±0.0010)%或isolectin B4的(0.2676±0.0020)%(均为P<0.01)。FITC-Dextran联合isolectin B4比isolectin B4更易于鉴别视网膜铺片上残留的玻璃体血管,比FITC-Dextran更易于发现未充盈的视网膜小血管。结论 FITC-Dextran联合isolectin B4视网膜血管染色比FITC-Dextran或isolectin B4更能精确评估视网膜新生血管和无灌注区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 异凝集素 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和吞噬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付佩彩 喻志源 +3 位作者 刘淼 唐荣华 王伟 骆翔 《中国康复》 2012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其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复苏后传代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对照组和LPA组,LPA干预30min后各组加入FITC标记的葡聚糖,在干预后1h、2h后收取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孔... 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其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复苏后传代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对照组和LPA组,LPA干预30min后各组加入FITC标记的葡聚糖,在干预后1h、2h后收取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孔FITC-葡聚糖微粒吞噬率及荧光强度。结果:LPA干预1h时,吞噬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2h时两组细胞吞噬率达到最高值。LPA干预后1h及2h时,吞噬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而且吞噬率与荧光强度的乘积较对照组亦明显增加(P<0.01)。结论:LPA可提高BV2细胞活化及吞噬功能,提示LPA在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吞噬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酸 小胶质细胞 FITC-葡聚糖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耳后注射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葡聚糖的可能转运途径 被引量:5
7
作者 刁桐湘 余力生 +2 位作者 静媛媛 韩琳 郑宏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目的探讨耳后注射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ITC-Dextran)进入内耳的可能途径。方法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分子量为3 000~5 000,20μl)为示踪剂,将200只出生24h内的昆明乳鼠随机分为耳后对照组[5mg/ml的葡聚糖(Dextran)20μ... 目的探讨耳后注射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ITC-Dextran)进入内耳的可能途径。方法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分子量为3 000~5 000,20μl)为示踪剂,将200只出生24h内的昆明乳鼠随机分为耳后对照组[5mg/ml的葡聚糖(Dextran)20μl耳后注射]、耳后实验组(5mg/ml的FITC-Dextran 20μl耳后注射)、肌注对照组(5mg/ml的葡聚糖20μl肌肉注射)、肌注实验组(5mg/ml FITC-Dextran 20μl肌肉注射),每组50只;于给药后0min、5min、15min、30min、1h、3h、5h、7h、12h、24h处死动物,取其头颅做冰冻切片,应用激光共聚焦成像技术观察分析荧光示踪剂在乙状窦、内淋巴囊及耳蜗的分布及强度变化,以实验组与相应对照组荧光强度比值为强度值。结果肌注实验组乙状窦在给药后3h、内淋巴囊及耳蜗在给药后12h可检测到荧光强度轻度增高,其余各部位各时间点均未检测出明显荧光增强。耳后实验组耳后注射示踪剂后,乙状窦、内淋巴囊分别在给药后即刻、耳蜗在给药后30min可观察到荧光信号,随后荧光强度随时间延长依次升高,乙状窦、内淋巴囊、耳蜗的荧光强度达峰值时间分别为给药后5~15、30、60min,到12小时强度均再次小幅度升高。结论药物在耳后注射较肌肉注射更易于进入内淋巴液,可能径路为:示踪剂首先通过局部循环和局部渗透至乙状窦内富集,随后通过乙状窦与内淋巴囊间的脉络关系进入内淋巴液,最终逆内淋巴浓度梯度作用于内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 耳后注射 转运途径
下载PDF
FITC-BSA示踪法测定兔眼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流出量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建明 孙乃学 喻应贵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用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Fluorescein-isothiocvanatebovineserumalbumin,FITC-BSA)示踪法测定兔眼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流出量。造健康白色家兔6只12眼,测量双眼眼压。用0.1mmol/LFITC-BSA持续前房灌注30min,灌注毕处死... 用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Fluorescein-isothiocvanatebovineserumalbumin,FITC-BSA)示踪法测定兔眼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流出量。造健康白色家兔6只12眼,测量双眼眼压。用0.1mmol/LFITC-BSA持续前房灌注30min,灌注毕处死家兔,摘除双眼球,并将组织分离为前葡萄膜、后葡萄膜、前巩膜、后巩膜、视网膜和残余液体等6种组织。测定每种组织的荧光强度,计算每眼葡萄膜巩膜房水流出量(uveoscleraloutflow,Fu)为(0.178±0.029)μl/min。证明FITC-BSA示踪法是一种测定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流出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巩膜途径 房水流出量 FITC-BSA 兔眼
下载PDF
New injectable two-step forming hydrogel for delivery of bioactive substances in tissue regeneration 被引量:1
9
作者 Edgar Pe´rez-Herrero Patricia Garcı´a-Garcı´a +3 位作者 Jaime Go´mez-Morales Matias Llabre´s Araceli Delgado Carmen E´vora 《Regenerative Biomaterials》 SCIE 2019年第3期149-162,共14页
A hydrogel based on chitosan,collagen,hydroxypropyl-c-cyclodextrin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was developed and characterized.The incorporation of nano-hydroxyapatite and pre-encapsulated hydrophobic/hydrophilic model dr... A hydrogel based on chitosan,collagen,hydroxypropyl-c-cyclodextrin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was developed and characterized.The incorporation of nano-hydroxyapatite and pre-encapsulated hydrophobic/hydrophilic model drugs diminished the porosity of hydrogel from 81.6262.25%to 69.9863.07%.Interactions between components of hydrogel,demonstrated by FTIR spectroscopy and rheology,generated a network that was able to trap bioactive components and delay the burst delivery.The thixotropic behavior of hydrogel provided adaptability to facilitate its implantation in a minimally invasive way.Release profiles from microspheres included or not in hydrogel revealed a two-phase behavior with a burst-and a controlled-release period.The same release rate for microspheres included or not in the hydrogel in the controlled-release period demonstrated that mass transfer process was controlled by internal diffusion.Effective diffusion coefficients,Deff,that describe internal diffusion inside microspheres,an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h,i.e.the contribution of hydrogel to mass transfer,were determined using‘genetic algorithms’,obtaining values between 2.64·10^(-15) and 6.67·10^(-15)m^(2)/s for Deff and 8.50·10^(-10) to 3.04·10^(-9) m/s for h.The proposed model fits experimental data,obtaining an R2-value ranged between 95.41 and 98.87%.In vitro cultur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hydrogel showed no manifestations of intolerance or toxicity,observing an intense proliferation of the cells after 7 days,being most of the scaffold surface occupied by living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L collagen–cyclodextrin–chitosan rheology mass transfer ESTRADIOL fitc-dextran
原文传递
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中时空表达变化研究
10
作者 周绿绿 王万杰 +3 位作者 王明芳 汪辉 孙伟 郭凯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评估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 induced retinopathy,OIR)中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 FGF2)的时空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随机化... 目的评估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 induced retinopathy,OIR)中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 FGF2)的时空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随机化将C57BL/6J幼鼠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制作OIR模型,P17取各组视网膜行HE染色及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acyanate—dextran,FITC—dextran)眶后注射视网膜铺片确定OIR模型建立;P13、P15、P17取视网膜,WEST BLOT检测FGF:时空表达变化。结果OIR模型建立成功,P13、P15、P17实验组FGF2表达呈现上升趋势,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OIR可能通过增加FGF2表达抑制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异硫氰酸荧光素 HE染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