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扁桃体手术后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的效果及对FLACC评分的影响
1
作者 陈永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7期165-168,共4页
目的:讨论儿童扁桃体手术后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的效果及对FLACC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扁桃体手术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平均分为常规组与一体组,术后给... 目的:讨论儿童扁桃体手术后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的效果及对FLACC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扁桃体手术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平均分为常规组与一体组,术后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一体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一体组术毕即刻、术后12 h、术后1 d、术后2 d及术后3 d的FLACC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一体组术后儿童睡眠量表(CBSL)的睡眠时间、入睡困难、夜间觉醒、晨间觉醒、日间嗜睡、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一体组术后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QLSCA)中的身体、心理、学习、社交、家庭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儿童扁桃体手术后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可显著降低患儿的FLACC评分,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扁桃体手术 医护一体化护理 术后护理 flacc评分
下载PDF
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患儿FLACC评分与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朱春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0期223-224,共2页
目的:评价分析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患儿FLACC评分与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均选自于本院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共选取100例进行研究,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为两组,对照... 目的:评价分析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患儿FLACC评分与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均选自于本院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共选取100例进行研究,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输液过程中开展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FLACC评分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FLACC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优异,其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静脉输液 护理干预 flacc评分 一次穿刺成功
下载PDF
基于FCC的护理对介入封堵术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FLACC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谷志聪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19期3632-363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以家庭为中心(FCC)的护理对介入封堵术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FLACC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介入封堵术患儿78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基于以家庭为中心(FCC)的护理对介入封堵术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FLACC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介入封堵术患儿78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FCC的护理。统计两组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疼痛程度评分、家属照护能力评分、患儿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缺乏信息、复杂性、不明确性、不可预测性评分及MUIS总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LACC评分较干预前降低, 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调整生活满足照顾需求、评估家人与社会资源、处理个人情绪、应变需求与提供协助、适应照顾角色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基于FCC的护理模式对介入封堵术患儿实施干预, 可减轻家属疾病不确定感, 提升照护能力, 并减轻患儿疼痛程度, 且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封堵术 FCC 家属疾病不确定感 flacc评分
原文传递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柳 王竹 +1 位作者 姚少红 郑荣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44-146,150,共4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上肢手术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罗哌卡因进行臂丛神经阻滞,...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上肢手术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罗哌卡因进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患儿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儿术后1、2、4、6、8、10、12 h的疼痛评分(FLACC评分)、麻醉效果、术后镇痛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术后1、12 h的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6、8、10、12 h的FLACC评分均高于术后1 h(P<0.05),且观察组患儿术后2、4、6、8、10 h的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的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持续镇痛时长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后镇痛药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上肢手术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较佳,起效较快,镇痛时间长,且未增加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臂丛神经阻滞 儿童上肢手术 flacc评分
下载PDF
206例学龄前期儿童腹痛评估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睿 叶红 +2 位作者 刘光华 张伯秋 陈鲁闽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期儿童腹痛的评估方法,对学龄前期儿童腹痛的病因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诊治的206例学龄前期腹痛患儿,运用Wong-Baker面部表情分级评分法和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LACC)评分法对腹痛进行评估,按腹... 目的探讨学龄前期儿童腹痛的评估方法,对学龄前期儿童腹痛的病因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诊治的206例学龄前期腹痛患儿,运用Wong-Baker面部表情分级评分法和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LACC)评分法对腹痛进行评估,按腹痛的性质分为器质性腹痛组(127例)和功能性腹痛组(79例),对腹痛病因进行分析。结果器质性腹痛组患儿腹痛的Wong-Baker面部表情分级评分和FLACC评分均大于功能性腹痛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器质性腹痛组患儿,腹痛自我评估法和行为评估法的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功能性腹痛组患儿腹痛自我评估法评分大于行为评估法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7例器质性腹痛患儿中腹腔内疾病96例,占75.59%;腹腔外疾病31例,占24.41%。结论运用Wong-Baker面部表情分级评分法和FLACC评分法评估腹痛,有助于腹痛性质的判断;学龄前期儿童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病变、腹腔外病变均可引起器质性腹痛,功能性腹痛在学龄前期儿童腹痛中也占较大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腹痛 Wong-Baker面部表情分级评分 flacc评分 病因
下载PDF
分散注意力在减轻患儿静脉穿刺疼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郑敏惠 丁娜 钟玉娥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1年第4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主动、被动分散注意力方法在缓解患儿静脉穿刺疼痛中的效果。方法: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主动组、被动组和对照组各30例,穿刺过程中主动组患儿给予玩具、被动组患儿放映动画片以分散注意力,对照组不给予玩具或放映动画片,穿刺后分别... 目的:观察主动、被动分散注意力方法在缓解患儿静脉穿刺疼痛中的效果。方法: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主动组、被动组和对照组各30例,穿刺过程中主动组患儿给予玩具、被动组患儿放映动画片以分散注意力,对照组不给予玩具或放映动画片,穿刺后分别用FLACC评分法评估患儿疼痛程度,统计穿刺成功率。结果:被动组患儿疼痛感最弱,其次为主动组,对照组患儿疼痛感最强;三组间穿刺成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分散注意力可以有效缓解患儿静脉穿刺中的疼痛感,且被动分散法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注意力 静脉穿刺 疼痛 flacc评分
下载PDF
疼痛护理与注意力分散在学龄前儿童静脉采血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马艳 王晓莹 《循证护理》 2022年第21期2959-2962,共4页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静脉采血中实施疼痛护理、注意力分散干预的效果,观察对患儿特殊疼痛行为反应评分(FLACC)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治疗的80例学龄前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需静脉采血,按照随机...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静脉采血中实施疼痛护理、注意力分散干预的效果,观察对患儿特殊疼痛行为反应评分(FLACC)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治疗的80例学龄前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需静脉采血,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疼痛护理和注意力分散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采血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FLACC评分、遵医行为、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完成采血时间为(1.47±0.33)min、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00%,对照组分别为(3.68±1.24)min、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LACC总评分为(2.17±0.58)分、遵医行为97.50%、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2.13±3.64)分,对照组分别为(5.85±1.62)分、70.00%、(76.87±3.7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注意力分散干预能够有效缩短学龄前儿童静脉采血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儿遵医行为,降低患儿FLACC评分,减轻患儿疼痛,同时还能提高家属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静脉采血 疼痛护理 注意力分散干预 flacc评分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幼儿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茹六合 梁世杰 闫东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幼儿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拟行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幼儿腹股沟疝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全身麻醉,于手术前静脉注射喷他佐辛,研究组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幼儿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拟行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幼儿腹股沟疝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全身麻醉,于手术前静脉注射喷他佐辛,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侧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拔管时间、术后FLACC评分、术后追加镇痛药情况,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1h、6h、12h、24hFLAC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追加镇痛药患儿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一种成熟的区域阻滞技术,适合作为幼儿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后的主要镇痛方式,安全性高、镇痛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 腹横肌平面阻滞 flacc评分
下载PDF
全程无缝隙多护理联合模式在儿童面部清创缝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周颖 刘丽娜 《中国医疗美容》 2022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多护理联合模式在儿童面部清创缝合中应用效果。方法800例儿童面部清创缝合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其中常规护理方式493例(常规组),全程无缝隙多护理联合模式方式307例(多护理联合组)。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多护理联合模式在儿童面部清创缝合中应用效果。方法800例儿童面部清创缝合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其中常规护理方式493例(常规组),全程无缝隙多护理联合模式方式307例(多护理联合组)。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手术效率、患儿配合的、满意度、随访依从性及疼痛评分。结果全程无缝隙多护理联合模式患儿手术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全程无缝隙多护理联合模式组治疗中患者手术配合度高于常规组(P<0.05);全程无缝隙多护理联合模式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全程无缝隙多护理联合模式组患儿后期治疗依从性高于常规组(P<0.05);全程无缝隙多护理联合模式患儿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和FLACC痛评估量表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全程无缝隙多护理联合模式可以提高患儿配合度和手术效率,改善患儿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提高患儿后期随访治疗的依从性,使创面愈合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无缝隙多护理联合模式 儿童面部外伤 清创缝合 VAS评分 flacc评分
下载PDF
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在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旭丽 郭丽红 《临床研究》 2022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在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21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06例,对照组104例,... 目的探讨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在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21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06例,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肘关节功能康复时间、肘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训练依从度。结果术前两组患儿FLAC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48 h,两组FLACC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肘关节功能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肘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21%,低于对照组的25.96%(P<0.05);观察组训练依从度为96.23%,低于对照组的85.58%。结论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够有效缓解患儿疼痛程度,明显缩短肘关节功能康复时间,扩大肘关节活动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患儿训练依从度,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疼痛护理 GartlandⅢ型 肱骨髁上骨折 flacc评分
下载PDF
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在尺桡骨骨折患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张国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18期47-49,53,共4页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在尺桡骨骨折患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94例行手术治疗尺桡骨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喉...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在尺桡骨骨折患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94例行手术治疗尺桡骨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不同时间点[麻醉前(T_(0))、骨折复位时(T_(1))、手术结束时(T_(2))]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术后6 h镇静效果(Ramsay)评分、疼痛程度[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时,两组心率均低于T_(0)时,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T_(0)时,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观察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应用于尺桡骨骨折患儿手术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降低FLACC评分,以及提高Ramsay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喉罩全身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全身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 患儿 尺桡骨骨折 flacc评分 RAMSAY评分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2
作者 谭丽 《我和宝贝》 2021年第5期82-83,共2页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且需静脉输液的患儿2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输液治...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且需静脉输液的患儿2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输液治疗依从性、FLACC评分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输液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减轻患儿的疼痛感,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小儿 静脉输液 治疗依从性 flacc评分
下载PDF
综合性疼痛护理在白血病患儿骨穿腰穿鞘注中的应用观察
13
作者 汪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155-158,共4页
探讨在白血病患儿行骨穿、腰穿鞘注时实施综合性疼痛护理措施干预的效果,观察对患儿特殊疼痛行为反应评分(FLACC)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我院选取的80例白血病患儿,并根据现有的治疗方案,对患者实施骨穿鞘注的... 探讨在白血病患儿行骨穿、腰穿鞘注时实施综合性疼痛护理措施干预的效果,观察对患儿特殊疼痛行为反应评分(FLACC)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我院选取的80例白血病患儿,并根据现有的治疗方案,对患者实施骨穿鞘注的治疗方案,按照随机均等分组法,对两组患儿进行随机均等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每组患儿均为40例,对比两组患儿在不同护理模式下,自身的疼痛状况,并对比患儿在不同的护理模式下,骨穿一次性通过的概率,这样能够通过既定的设计思路,结合相关实验的要求,对每组患儿自身的病情进行把控,例如通过LAACC指标数据的调控与分析,结合现有的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和分析等,给与现有的白血病患儿自身骨穿鞘注中的治疗效果,优化治疗思路。结果 对于观察组的患儿来说,一次性骨穿的成功率能够达到95%以上,对照组的成功率可达到75%以上,经过两组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可充分的分析出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按照相关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指数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其他指标数据,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白血病患儿来说,在骨穿腰穿的治疗过程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得尤为关键,同时,疼痛护理模式的实施,对于白血病患儿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轻患儿的疼痛感等都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患儿 骨穿腰穿 综合性疼痛护理 flacc评分
下载PDF
耳聋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疼痛的护理 被引量:8
14
作者 方琳洁 殷小容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总结耳聋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疼痛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1例双侧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患儿。对其进行FLACC疼痛评估,分析疼痛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比较患儿在麻醉复苏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清醒状态下... 目的总结耳聋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疼痛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1例双侧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患儿。对其进行FLACC疼痛评估,分析疼痛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比较患儿在麻醉复苏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清醒状态下疼痛的FLACC评分和经过有效护理后出PACU的FLACC评分。结果121例耳聋患儿出PACU时疼痛FLACC评分较入PACU清醒时FLACC评分分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儿疼痛,减少患儿苏醒期哭闹,提高术后的复苏护理与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术后患儿 麻醉苏醒期 flacc疼痛评分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术前静脉留置针穿刺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安彩虹 杨淑红 洪增超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年第4期950-951,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术前静脉留置针穿刺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骨科住院须行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静脉留置针穿刺前,观察组在穿刺部位涂抹1.5 g/10 cm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按照常规...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术前静脉留置针穿刺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骨科住院须行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静脉留置针穿刺前,观察组在穿刺部位涂抹1.5 g/10 cm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按照常规静脉操作。应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和FIACC评分法对患者在穿刺时的疼痛反应进行评分。结果利多卡因组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和FLACC评分法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在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前在穿刺区域涂抹利多卡因乳膏,能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静脉留置针穿刺 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 flacc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