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分类体系及其与实验室检查和FLT3-ITD突变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何婉婷 陈佳琦 +3 位作者 任雨悦 高玉娟 刘红星 王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4-1342,共9页
目的:建立一套用于表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细胞形态特点的分类体系,并分析不同APL细胞形态特点与常规检验指标和基因变异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PL白血病细胞的形态特征,建立一套14类的分类体系用以表征患者个体间和个体内的... 目的:建立一套用于表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细胞形态特点的分类体系,并分析不同APL细胞形态特点与常规检验指标和基因变异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PL白血病细胞的形态特征,建立一套14类的分类体系用以表征患者个体间和个体内的细胞形态异质性。将该分类体系用于40例APL患者的形态学分析,并将分类结果与患者的常规检验指标和基因变异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分析不同APL细胞形态特征与常规检验指标和基因变异的相关性。结果:FLT3-ITD突变阳性的APL病例组中核形规则、粗颗粒且不见Auer小体(1类)的细胞显著少于FLT3突变阴性病例组(P<0.05)。核形规则组相比于核形不规则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较长(P<0.05);细颗粒组相比于粗颗粒组APTT明显较长(P<0.01)、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相对更低(P<0.05);Auer小体阴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和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Auer小体增多组(均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形态学分类体系可以客观表征不同类型的APL白血病细胞,有助于更好地评估APL白血病细胞的个体内和个体间异质性和进一步用于精确分析APL的形态表型与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形态分类 实验室检查 flt3-ITD突变
下载PDF
miR-155表达与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药物敏感性的关系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凌燕 江佩芳 +2 位作者 李佳蒸 陈艳欣 胡建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5-401,共7页
目的:研究miR-155的表达与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药物敏感性的关系及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在FLT3-ITD^(+)AML细胞系MV411中实现miR-155编码基因敲除,筛选单克隆细胞,PCR及Sanger测序鉴定单克隆... 目的:研究miR-155的表达与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药物敏感性的关系及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在FLT3-ITD^(+)AML细胞系MV411中实现miR-155编码基因敲除,筛选单克隆细胞,PCR及Sanger测序鉴定单克隆细胞的基因型,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鉴定成熟miRNA的表达水平。MTT法计算半数抑制率,比较MV411细胞对多柔比星、奎扎替尼以及米哚妥林的药物敏感性。转录组测序分析miR-155敲除后MV411细胞mRNA水平的变化,基因集富集分析获得miR-155敲除后的信号通路的变化水平,Western blot验证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结果:通过PCR初筛和Sanger测序获得了4个基因敲除的杂合子和1个基因插入的杂合子。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结果显示,这些单克隆细胞中成熟miR-155的表达显著低于野生型克隆。MTT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miR-155基因敲除后MV411细胞对多种抗FLT3-ITD^(+)AML的药物敏感性有了显著增加。RNA测序显示miR-155敲除后mTOR信号通路和Wnt信号通路受到抑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信号通路关键分子p-mTOR、Wnt5α、β-catenin的表达下调。结论:miR-155敲除后能显著提升MV411细胞对多柔比星、奎扎替尼和米哚妥林的药物敏感性,这与包括mTOR及Wnt信号通路在内的多条信号通路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5 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 多柔比星 米哚妥林 奎扎替尼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抑制剂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吴庭恺 任崇崇 +1 位作者 张婉婉 刘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FLT3)基因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发生率最高,且与不良预后相关。针对FLT3突变已经开发了多种靶向抑制剂,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随之出现的耐药为FLT3靶向治疗AML带来新的挑战... 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FLT3)基因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发生率最高,且与不良预后相关。针对FLT3突变已经开发了多种靶向抑制剂,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随之出现的耐药为FLT3靶向治疗AML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将对FLT3突变在AML中的病理和预后作用、目前常用FLT3抑制剂(Ⅰ型和Ⅱ型)的研究进展、FLT3抑制剂耐药的机制及如何克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flt3抑制剂 耐药
下载PDF
FLT3靶向短发夹状干扰RNA体外转录合成及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卢洁 盛光耀 +6 位作者 邹湘 方营旗 赵晓明 徐学聚 白松婷 许培荣 王建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839-844,共6页
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在大多数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持续激活,与患者预后差密切相关。为探讨3种FLT3靶向短发夹状干扰RNA(shRNA)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THP-1的沉默效应,设计和体外转录合成3个FLT3靶向shRN... 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在大多数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持续激活,与患者预后差密切相关。为探讨3种FLT3靶向短发夹状干扰RNA(shRNA)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THP-1的沉默效应,设计和体外转录合成3个FLT3靶向shRNA(shRNA1、shRNA2、shRNA3),体外转染THP-1细胞;以RT-PCR法检测FLT3mRNA水平表达,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测定法检测FLT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shRNA1、shRNA3可显著下调FLT3mRNA的表达,其中shRNA1的抑制作用较强。25nmol/LshRNA1转染48小时对FLT3mRNA的抑制率是(72.95±2.07)%,作用可达72小时。5nmol/L及以上浓度的shRNA1对FLT3mRNA表达有下调作用,作用存在量-效关系。15nmol/LshRNA1的抑制率是(67.53±0.66)%。FLT3蛋白位于细胞膜上,shRNA1对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转染72小时蛋白抑制率达(79.67±0.66)%。结论:FLT3-shRNA1具有较好的FLT3基因靶向抑制作用,可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作用机制及靶向治疗可能性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flt3 flt3-shrna RNA干扰 THP-1细胞株
下载PDF
伴FLT3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共突变基因的临床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陈洋 谢研研 +6 位作者 方玉 洪鸣 刘文洁 周璇 张巍 师锦宁 钱思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2-1038,共7页
目的:探讨伴有FLT3突变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共突变基因的临床特征及其对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273例FLT3突变的AML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的共突变基因资料,进一步对患者预后进行分析。FLT3等常见基因突变用PCR扩增产物直... 目的:探讨伴有FLT3突变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共突变基因的临床特征及其对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273例FLT3突变的AML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的共突变基因资料,进一步对患者预后进行分析。FLT3等常见基因突变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和二代测序定量。结果:按FLT3突变的类型进行分组,分为FLT3ITD^(+)、FLT3TKD+、FLT3ITD^(+)+TKD+和FLT3ITD^(-)+TKD^(-)组,其中TET2、GATA2、NRAS和ASXL1在4组间突变频率不同(均P<0.05);按FLT3突变的等位基因比率(AR)分组,分为AR≥0.5和<0.5两组,其中FLT3ITD^(+)、FLT3ITD^(-)+TKD^(-)、NPM1、NRAS和C-kit在两组间突变频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按染色体核型进行分组,分为正常核型组和异常核型组,其中FLT3ITD^(+)、FLT3TKD+、NPM1、GATA2、C-kit在两组间突变频率不同(均P<0.05)。伴有FLT3TKD+AML患者(包括FLT3ITD^(+)+TKD+)的总生存期(OS)长于单独FLT3ITD^(+)的患者(P<0.05),FLT3^(+)+TET2^(+)AML患者的中位OS及无复发生存期(RFS)均短于FLT3^(+)+TET2-患者(均P<0.05)。结论:共突变基因的突变频率与FLT3亚型、核型和等位基因比例有关。伴有FLT3TKD+AML患者的OS长于单独FLT3ITD^(+)患者,伴TET2共突变患者的中位OS和RFS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flt3 共突变基因 TET2 预后
下载PDF
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LT3基因高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谢惠敏 高丽 +4 位作者 王楠 徐媛媛 石金龙 于力 王莉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99-1205,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2(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maturation,AML/M2)患者FLT3基因表达量与临床症状和预后的相关性及其意义。采用RQ-PCR法定量检测21例AML1/ETO阳性AML-M2患者初诊骨髓标本中FLT3... 本研究旨在探讨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2(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maturation,AML/M2)患者FLT3基因表达量与临床症状和预后的相关性及其意义。采用RQ-PCR法定量检测21例AML1/ETO阳性AML-M2患者初诊骨髓标本中FLT3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FLT3基因表达量的高低与临床特征、实验室其它检测结果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患者FLT3基因表达水平(FLT3基因/内参基因)初诊时为1.65%-261.5%。据此将FLT3基因表达水平大于35%者归为高表达组(12例),其表达水平低于35%者归为低表达组(9例)。高表达组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10×109/L者8例(66.67%),低表达组2例(22.22%);伴有髓外浸润患者的比例在高表达组为25%,低表达组为0%,但由于例数较少,暂无统计学意义(P=0.0805;P=0.2286)。两组患者年龄以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1369,P=0.6923)。FLT3基因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化疗完全缓解(CR)率为(66.67%vs 88.8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83),而复发率(66.67%vs 22.22%)及死亡率(50%vs 22.22%)的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805,P=0.3666),但有很明显的差异趋势。结论:AML1/ETO阳性AML-M2患者FLT3基因表达量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易复发,常规检测初诊AML1/ETO阳性AML-M2患者骨髓中FLT3基因表达量对患者的危险度分层、预后评估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可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1/ ETO flt3
下载PDF
伴FLT3-ITD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彦 克晓燕 +3 位作者 王晶 王继军 景红梅 董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4-358,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突变(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点和对治疗的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1月到2017年7月初诊AML(除M3型)128例,分为FLT3-ITD突变和无FLT3-ITD突变组。FLT3-ITD和NPM1突变采用... 目的:探讨伴有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突变(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点和对治疗的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1月到2017年7月初诊AML(除M3型)128例,分为FLT3-ITD突变和无FLT3-ITD突变组。FLT3-ITD和NPM1突变采用PCR和基因测序法检测。采用标准3+7方案或CAG作为首次诱导化疗方案。4人接受索拉非尼治疗。总生存期(OS)定义为从确诊到死亡或最后随访之间的持续时间。统计采用SPSS 17.0软件,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采用Kaplan Meier方法计算。结果:有临床资料可评价97例,4例FLT3-TKD突变(占4.1%),19例FLT3-ITD突变(占19.59%)。中位白细胞计数(WBC)、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和乳酸脱氢酶(LDH)值在FLT3-ITD组明显升高,在FLT3-ITD突变组和无突变组分别为64.65(1.07-587.92)×109/L vs 39.68(0.45-203.81)×109/L(P=0.00)、69.62(16-99)%vs 36.35(0-92)%(P=0.00)和LDH 526(124-2729)U/L vs 265(20-1977)U/L(P=0.029)。同时合并NPM1突变的比率在FLT3-ITD组和无FLT3-ITD组分别为36.8%(7/19)和6.8%(5/74)(P=0.002)。CR+PR在FLT3-ITD组低于无突变组[31.6%(6/19)vs 64.9%(48/74)](P=0.028)。OS时间在FLT3-ITD组较无突变组明显缩短,分别为5和18个月(P=0.027)。OS在FLT3-ITD和NPM1双阳性患者与FLT3-ITD单阳性患者间无差异,均为5个月(P=0.880)。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中位OS时间为13个月。结论:FLT3-ITD是AM L中的常见突变,FLT3-ITD AM L更易并发NPM1基因突变,表现有更高的白细胞数和外周血原始细胞及LDH水平,其首次治疗后的CR率低,总体生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t3-ITD突变 NPM1突变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下载PDF
伴有染色体异常白血病患者FLT3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杰 李树 王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700-704,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伴有染色体异常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LT3跨膜区内部串联重复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用R显带染色体核型技术分析125例AML患者的细胞核型;采用PCR联合序列测定检测伴有或不伴有染色体异常的AML患者FLT3基因突变情况。结果表明:... 本研究旨在探讨伴有染色体异常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LT3跨膜区内部串联重复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用R显带染色体核型技术分析125例AML患者的细胞核型;采用PCR联合序列测定检测伴有或不伴有染色体异常的AML患者FLT3基因突变情况。结果表明:125例患者中46例证实存在不同类型染色体异常,总检出率为36.8%,各亚型检出率分别为M057.14%、M155.56%、M238.71%、M350.0%、M450.0%、M530.77%、M6/M710.0%和M718.75%。染色体异常的类型以t(16,21)最多,为9例,占19.78%;其次分别为t(8,21)7例,占15.22%;t(4,11)6例,占13.04%。同时发现了3例国内较少见的t(6,9)染色体异常,占6.52%。无染色体异常79例患者中56例FLT3基因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0.89%。46例伴有染色体异常患者中31例FLT3基因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7.39%,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两组患者中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率分别为11.39%和24.09%,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资料显示,伴有和不伴有染色体异常的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Hb计数、骨髓中白细胞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伴有或不伴有染色体异常FLT3/ITD阳性组绝大多数短期内死亡,两组间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伴有染色体异常FLT3/ITD阳性组患者的生存期更短,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时伴有染色体异常和FLT3/ITD突变患者预后较差,FLT3/ITD突变可以作为染色体异常AML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性白血病 染色体异常 flt3/ITD突变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Flt-3表达及Flt-3/ITD突变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汪亚伦 王彤 +2 位作者 许凤 冮岩 王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46-449,共4页
本研究探讨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细胞株Flt-3基因表达和Flt-3/ITD突变与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发病的关系。采用RT-PCR分析联合测序的方法检测82例白血病细胞株,其中包括20例AML细胞株和57... 本研究探讨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细胞株Flt-3基因表达和Flt-3/ITD突变与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发病的关系。采用RT-PCR分析联合测序的方法检测82例白血病细胞株,其中包括20例AML细胞株和5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ALL),5株CML细胞株的Flt-3表达和Flt-3/ITD突变。结果表明:77例AL细胞株中有48例Flt-3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为62%,其中20例AML细胞株中有12例阳性,阳性表达率为60%;57例ALL细胞株中有33例阳性,阳性表达率为58%。5例CML细胞株中有3例阳性,阳性表达率为60%。12例Flt-3表达阳性的AML中有1例AMOL细胞株存在有异常表达(阳性率为8.3%),测序显示存在有29bp的两个编码重复序列,其余Flt-3表达阳性的细胞株未检出重复序列。未分化B细胞系Flt-3基因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成熟B细胞ALL(P<0.05)。结论:Flt-3基因在不同种类的白血病细胞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表达,在其中1例AML中发现有Flt-3/ITD重复序列。Flt-3基因及Flt-3/ITD突变检测可能有助于ALL特别是AML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L flt-3基因 flt-3/ITD突变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FLT3-ITD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媛媛 高丽 +4 位作者 丁一 孙君重 王楠 王莉莉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12-1315,共4页
本研究旨在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FLT3-ITD基因突变,探讨该突变在此类患者中的发生率和临床意义。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216例初发AML患者骨髓,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随访分析其预后。结果表明,21... 本研究旨在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FLT3-ITD基因突变,探讨该突变在此类患者中的发生率和临床意义。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216例初发AML患者骨髓,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随访分析其预后。结果表明,216例初发AML中,FLT3-ITD突变阳性率为20.83%。正常核型AML的FLT3-ITD突变阳性率为24%,异常核型AML的FLT3-ITD突变阳性率为12.5%。FLT3-ITD突变阳性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比例高于阴性者(P<0.01)。有FLT3-ITD突变者无病生存和总生存时间比无突变者短,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LT3-ITD突变阳性者具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和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高的临床特点。FLT3-ITD突变阳性可作为核型正常AML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flt3-ITD 基因突变
下载PDF
益气养阴方及其拆方影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Flt3和N-ras表达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瑞荣 刘奎 +5 位作者 王晓玲 胡述博 崔兴 王琰 王敬毅 李丽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5-578,共4页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方及其拆方后的扶正方、祛邪方对Flt3和N-ras在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表达的影响,探讨益气养阴方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60例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将所提取每例患者的细胞混悬液分...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方及其拆方后的扶正方、祛邪方对Flt3和N-ras在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表达的影响,探讨益气养阴方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60例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将所提取每例患者的细胞混悬液分成4组:对照组不加药物,实验组分别加入益气养阴方、扶正方、祛邪方中药制剂。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ing)观察益气养阴组、扶正组、祛邪组及对照组对Flt3、N-ras基因及FLT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RT-PCR法检测:对照组、益气养阴组、扶正组、祛邪组Flt3基因表达率分别为(90.78±6.92)%、(38.18±4.50)%、(65.57±5.55)%、(61.35±6.39)%,N-ras基因表达率分别为(93.28±5.54)%、(34.38±6.69)%、(59.42±7.35)%、(65.28±7.64)%,益气养阴组、扶正组、祛邪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ing检测:对照组、益气养阴组、扶正组、祛邪组FLT3蛋白灰度值分别为0.8127±0.0284、0.4265±0.0353、0.5396±0.0274、0.5473±0.0282,对照组与益气养阴组、扶正组、祛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益气养阴方可抑制AML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可降低Flt3和N-ras在AML细胞的表达水平,对AML治疗具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方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flt3 N-RAS
下载PDF
中药复方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Flt3和N-ras基因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瑞荣 王晓玲 +3 位作者 王敬毅 崔兴 王琰 李丽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0期7969-7973,共5页
背景:在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一群白血病干细胞,这些恶性干细胞是白血病细胞存在和不断增殖的根源,针对干预白血病干细胞的特异性靶向治疗药物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Flt3和N-ras基因表达的... 背景:在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一群白血病干细胞,这些恶性干细胞是白血病细胞存在和不断增殖的根源,针对干预白血病干细胞的特异性靶向治疗药物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Flt3和N-ras基因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区组实验,于2007-09/2008-12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完成。对象:2006-2007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就诊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初治患者50例,FAB分型M15例,M215例,M49例,M521例。方法:原方:黄芪、白花蛇舌草、小蓟、太子参、半枝莲、蒲公英、生地、黄精、女贞子、旱莲草、天冬、麦冬、白术、茯苓、甘草。扶正方:黄芪、太子参、生地、黄精、女贞子、天冬、麦冬、白术、茯苓、甘草。祛邪方:白花蛇舌草、小蓟、半枝莲、蒲公英、旱莲草。制剂:上述3组组方药物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制剂实验室(国家三级重要制剂实验室)配制成1g/mL的药液,无菌试验阴性后过滤除菌备用。常规无菌采集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1,M2,M4,M5型患者骨髓各5mL,稀释后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联合应用免疫磁珠分选系统和流式细胞仪分离纯化白血病干细胞。调整细胞浓度至2×108L-1,均分成4组:对照组不加药物,实验组分别加入原方、扶正方、祛邪方的对应中药制剂,终浓度为100mg/L,继续培养48h后进行指标检测。主要观察指标:RT-PCR法检测Flt3、N-ras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原方组、扶正方组、祛邪方组Flt3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降低(P<0.05),但原方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扶正方组、祛邪方组(P<0.05);扶正方组与祛邪方组Flt3表达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组N-ras表达阳性率与Flt3表达情况基本一致。结论:Flt3和N-ras基因在白血病干细胞中存在过度表达,中药原方及其拆方后的扶正方、祛邪方均能够降低白血病干细胞中Flt3和N-ras基因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急性白血病干细胞 flt3基因 N-RAS基因 RT-PCR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FLT3-ITD突变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宫本法 王迎 +15 位作者 林冬 魏辉 李巍 周春林 刘兵城 刘凯奇 张广吉 刘云涛 李艳 魏述宁 弓晓媛 赵邢力 邱少伟 顾闰夏 秘营昌 王建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15-1621,共7页
目的:研究FLT3-ITD突变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中心初诊170例APL患者的临床和预后特点。结果:170例初诊APL患者中,24例存在FLT3-ITD突变,阳性率14.1%,其中3例合并FLT3-TK... 目的:研究FLT3-ITD突变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中心初诊170例APL患者的临床和预后特点。结果:170例初诊APL患者中,24例存在FLT3-ITD突变,阳性率14.1%,其中3例合并FLT3-TKD突变。FLT3-ITD+组患者发病时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阴性组,高危组FLT3-ITD突变发生率最高。FLT3-ITD+组与阴性组的诱导死亡率分别为12.5%和2.9%(P=0.031),其诱导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83.3%和97.1%(P=0.004)。FLT3-ITD+组5年总生存率(OS)为87.5±6.8%,阴性组为90.6±2.6%(P=0.740),5年无病生存率(DFS)两组分别为82.8±9.1%和83.6±3.4%(P=0.928)。结论:FLT3-ITD突变与APL高白细胞数相关。伴FLT3-ITD突变APL诱导治疗死亡率高,CR率低,但FLT3-ITD突变对于APL长期DFS及OS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t3-ITD突变 无病生存 总生存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双重PCR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ITD和NPM1基因突变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泽川 鹿全意 +2 位作者 赵江宁 陈亚玫 李志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717-720,共4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同时筛查FLT3-ITD突变和NPM1突变的检测方法。设计2对引物,分别扩增NPM1基因的外显子12和FLT3基因的外显子14、内含子14、外显子15,以覆盖几乎所有已知突变位点。对双重PCR体系的反应程序和引物浓度比例进行优化,将双...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同时筛查FLT3-ITD突变和NPM1突变的检测方法。设计2对引物,分别扩增NPM1基因的外显子12和FLT3基因的外显子14、内含子14、外显子15,以覆盖几乎所有已知突变位点。对双重PCR体系的反应程序和引物浓度比例进行优化,将双重PCR产物通过毛细管电泳分离,根据野生型产物和突变型产物的大小差异来判断突变存在与否并利用产物的峰面积对突变比例进行定量,并对突变阳性标本进行测序验证。结果表明,在93例标本中NPM1突变者17例(18.5%),FLT3-ITD突变者15例(16.3%),NPM1突变和FLT3-ITD突变双阳性6例。17例NPM1突变中7例M2、4例M4、5例M5、1例M6,其中10例男性、7例女性;有15例为A型,1例为B型,1例为Nm型;有1例CML急变为AML的标本中带有NPM1基因A型突变。15例FLT3-ITD阳性中1例M1、8例M2、2例M3、1例M4、3例M5,其中5例男性、10例女性。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该检测体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论 :建立了同时筛查FLT3-ITD突变和NPM1突变的检测体系,该体系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具有方便、快捷、准确、可定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NPM1基因 flt3基因 内部串联重复 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变性PAGE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亮 钟明华 +4 位作者 丰岱荣 龙红 沈军 马一盖 黄尚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386-1389,共4页
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初诊患者flt3长度突变(flt3-LM)发生率及其与染色体核型及FAB亚型之间的关系,以及flt3-LM与疗效之间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基因组DNA,应用2%琼脂糖凝胶与8%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PAGE)分析结果,检... 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初诊患者flt3长度突变(flt3-LM)发生率及其与染色体核型及FAB亚型之间的关系,以及flt3-LM与疗效之间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基因组DNA,应用2%琼脂糖凝胶与8%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PAGE)分析结果,检测99例初诊AML患者flt3基因长度突变;应用G显带方法对其中72例初诊AML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应用琼脂糖凝胶检测AML患者flt3-LM发生率为20.2%(20/99),而应用变性PAGE检测初诊AML患者flt3-LM发生率为29.29%(29/99);flt3-LM在各亚型患者中发生率分别为M0(0/1)、M2(30%,9/30)、M3(22.2%,6/27)、M4(28.6%,4/14)、M5(36.8%,7/19)、M6(37.5%,3/8)。flt3-LM在正常核型组为39.13%(9/23),高于异常核型组(24.49%,12/49),但无统计学差异。73例可评价疗效患者中flt3-LM阳性完全缓解(CR)率36.36%(8/22),低于flt3-LM阴性患者CR率62.75%(32/51)(p<0.05)。flt3-LM在完全缓解患者中占20%(8/40)、部分缓解(PR)患者中占38.1%(8/21)、未缓解(NR)患者中占50%(6/12)。结论: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检测flt3-LM比较敏感、可靠;flt3-LM在AML中发生率较高,但对AML的CR率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变性PAGE flt3基因 核型分析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在FLT3-ITD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亮 姜永玮 +5 位作者 王少婷 刘倩 丛笑 沈军 曹永跃 曹永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1-387,共7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在FLT3基因ITD突变含量较低及存在多条ITD突变的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ITD序列分析中的应用,并分析ITD突变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23例FLT3-ITD阳性AML患者FLT3基因,应用毛细管电泳法分析FLT...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在FLT3基因ITD突变含量较低及存在多条ITD突变的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ITD序列分析中的应用,并分析ITD突变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23例FLT3-ITD阳性AML患者FLT3基因,应用毛细管电泳法分析FLT3基因ITD突变,然后用带有不同序列标签的PCR引物再次扩增上述患者FLT3基因,应用illumina Miseq二代测序仪分析扩增产物,并将测序结果与UCSC数据库比对。结果:23例AML患者毛细管电泳检测显示,17例患者为1条ITD插入突变,3例患者为2条ITD插入突变,3例患者为3条ITD插入突变。高通量测序共检测到的33条ITD中17条ITD插入序列为FLT3野生型完全重复,16条ITD为野生型部分重复。1例伴多条ITD患者同一插入长度存在两种ITD序列,另外1例伴有2条ITD为同一ITD插入位点。ITD插入序列发生在p.Y572位至p.L602位之间,所有患者ITD均覆盖p.V592-p.E598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结论:Illumina Miseq二代测序仪可灵敏、准确地分析FLT3-ITD序列,FLT3-ITD序列特征变化较大但突变热点区域较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flt3基因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毛细管电泳 ITD突变
下载PDF
FLT3-ITD阳性与阴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特征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婷婷 孙雪冬 +8 位作者 董征 余长林 孙琪云 乔建辉 胡锴勋 刘广贤 姚波 艾辉胜 郭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1-505,共5页
目的比较伴FLT3基因突变(FLT3-ITD+)与不伴FLT3基因突变(FLT3-ITD-)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实验室特征、疗效以及预后。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初诊AML患者93例,年龄10~66岁,包括21例FLT3-ITD+AML(22.6%)和72例FLT3-IT... 目的比较伴FLT3基因突变(FLT3-ITD+)与不伴FLT3基因突变(FLT3-ITD-)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实验室特征、疗效以及预后。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初诊AML患者93例,年龄10~66岁,包括21例FLT3-ITD+AML(22.6%)和72例FLT3-ITD-AML(77.4%,对照组)列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HOX11、EVI、ETO、MLL、NPM1基因表达情况,细胞学抗原(CD34/CD38、淋巴抗原、CD7和CD4)表达情况,细胞遗传学表现(正常核型、复杂核型),2年无事件生存(EFS)和2年总生存(OS)情况。结果 FLT3-ITD+AML初诊时合并外周血白细胞增高(>100×109/L)及出血者多于FLT3-ITD-组(P<0.01,P=0.004),但两组在年龄、免疫表型及染色体异常等方面无明显差异。FLT3-ITD+AML完全缓解(CR)率28.57%,显著低于FLT3-ITD-AML的55.56%(P=0.03)。FLT3-ITD+AML 2年无事件生存率为29.2%,低于FLT3-ITD-AML组(37.7%,P=0.04)。FLT3-ITD+AML联合表达NPM1者占33.33%,明显高于FLT3-ITD-AML组(1.39%,P=0.001)。FLT3-ITD+AML中表达NPM1的患者均未达完全缓解。结论 FLT3-ITD+AML易合并白细胞增高,完全缓解率低,无事件存活率低,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前髓细胞性 急性 易位 遗传 flt3基因 NPM1基因
下载PDF
联合使用干细胞因子、FLT3配基与白介素2,7,15体外扩增人脐血来源CIK/NK细胞 被引量:17
18
作者 黎阳 黄绍良 +3 位作者 吴燕峰 魏菁 包蓉 周敦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50-354,共5页
通过干细胞因子 (SCF)、FLT3配基 (FL)联合白介素 (IL) 2 ,7,15等的不同组合体系体外扩增人脐血来源的CIK NK细胞 (CB CIK NK) ,探讨不同培养方式对CB CIK NK细胞诱导、扩增产率的影响。按诱导扩增体系的不同分 3组 :A组 (SCF +IL2 +IL7... 通过干细胞因子 (SCF)、FLT3配基 (FL)联合白介素 (IL) 2 ,7,15等的不同组合体系体外扩增人脐血来源的CIK NK细胞 (CB CIK NK) ,探讨不同培养方式对CB CIK NK细胞诱导、扩增产率的影响。按诱导扩增体系的不同分 3组 :A组 (SCF +IL2 +IL7+IL15 ) ,B组 (SCF +FL +IL2 +IL7+IL15 )和C组 (IL2 +IL7+IL15 ,对照组 ) ,培养 2 1天 ,检测CD3+ CD5 6 + CIK细胞、CD3- CD5 6 + NK细胞比例和扩增倍数。结果表明 :经 2 1天培养 ,A ,B及C组CIK细胞比例分别为 (19.84± 2 .93) %、(2 6 .2 0± 4 .0 5 ) %及 (2 4 .0 3± 4 .99) % ;而NK细胞的比例A、B及C组比例分别为 (4 9.6 0± 1.4 0 ) %、(5 1.16± 6 .4 5 ) %及 (30 .85± 8.12 ) %。含SCF +FL的B组扩增效率最高 ,其中CIK细胞的扩增倍数由对照组 (C组 )的 (5 75 81± 2 2 1.72 )倍增加至 (796 .0 9± 2 78.4 7)倍 (最高为 1313倍 ) ;NK细胞由对照组 (C组 )的 (30 .39± 14 .4 7)倍增加至 (6 5 .85± 30 .83)倍 (最高为 12 1.0 6倍 )。结论 :通过合适的细胞因子组合可以同时扩增CB来源的CIK NK细胞 ;联合诱导、扩增CB CIK NK细胞以采用含SCF +FL +IL2 +IL7+IL15的培养体系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NK细胞 脐血 干细胞因子 flt3配基 白介素2 白介素7 白介素15
下载PDF
FLT3靶向RNA干扰对HL-60细胞增殖凋亡及cyclinD1、cycli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卢洁 盛光耀 +5 位作者 岳保红 邹湘 徐学聚 赵晓明 白松婷 许培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5-650,共6页
目的探讨FLT3靶向RNA干扰对HL-60细胞增殖、凋亡及cyclinD1、cycli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构建FLT3靶向短发夹状干扰RNA(FLT3-shRNA),转染HL-60细胞,RT-PCR、流式细胞术(FCM)鉴定FLT3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FCM检测细胞周期;An... 目的探讨FLT3靶向RNA干扰对HL-60细胞增殖、凋亡及cyclinD1、cycli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构建FLT3靶向短发夹状干扰RNA(FLT3-shRNA),转染HL-60细胞,RT-PCR、流式细胞术(FCM)鉴定FLT3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FCM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V染色法检测凋亡;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cyclinA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FLT3-shRNA转染可下调FLT3的表达,它对FLT3 mRNA和蛋白的抑制率分别达(81.66±10.25)%,(76.76±11.23)%。FLT3表达下降后细胞增殖活力受到抑制,转染48h抑制率达(31.66±2.97)%,72h达(33.10±3.43)%;细胞生长曲线低平,缺乏指数增殖特征。与对照组比,转染48h细胞周期重新分布,G0/G1期(58.48±6.17)%的明显上升,S期(27.72±5.10)%下降;细胞早期凋亡率(8.95±0.88)%上升;细胞内cyclinD1的mRNA、蛋白表达下降,cyclinA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FLT3靶向RNA干扰通过下调cyclinD1表达有效地抑制细胞增殖,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flt3 RNA干扰 增殖 凋亡 HL-60细胞株
下载PDF
恶性造血细胞表面Flt3受体的表达及其对Flt3配体的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志祥 徐颖 +4 位作者 施勤 李颖 胡华成 黄伟达 张学光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2-415,共4页
目的 :研究恶性造血细胞表面Flt3受体的表达 ,TNFα和地塞米松 (DXM )对Flt3受体表达的作用及重组人Flt3配体 (rhFL)对恶性造血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18株体外培养的恶性造血细胞株细胞表面Flt3受体 ,用MTT法测定rhF... 目的 :研究恶性造血细胞表面Flt3受体的表达 ,TNFα和地塞米松 (DXM )对Flt3受体表达的作用及重组人Flt3配体 (rhFL)对恶性造血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18株体外培养的恶性造血细胞株细胞表面Flt3受体 ,用MTT法测定rhFL对恶性造血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5株细胞表面存在Flt3受体。B淋巴瘤细胞株Raji、Daudi及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 82 6 6表达高水平Flt3受体 ;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 6 0和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XG 6表达低水平的Flt3受体。用 10 -6mol/LDXM培养 2 4h后 ,上述细胞Flt3受体表达降低 ;用2 0ng/mlTNFα培养 2 4h后 ,Raji和 82 6 6细胞Flt3受体表达降低 ,HL 6 0和XG 6细胞Flt3受体表达增高 ,Daudi细胞Flt3受体表达不受影响。rhFL在 10~ 10 0ng/ml浓度时 ,刺激Raji和HL 6 0细胞的增殖 (P <0 0 5 ) ,但对绝大多数的恶性造血细胞体外无刺激作用。结论 :多数恶性造血细胞不表达Flt3受体 ;rhFL也不引起此类细胞的增殖。地塞米松降低Flt3受体的表达 ,有可能用于防止或降低FL对部分恶性造血细胞的刺激作用 ,使FL的应用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t3受体 flt3配体 恶性造血细胞 地塞米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