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FMA评分、MBI评分及SF-36评分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朱诗苗 杨柳 李燕 《智慧健康》 2022年第11期83-86,共4页
目的 分析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FMA评分、MBI评分及SF-36评分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湖南省郴州市湘南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治疗脑卒中患者9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 目的 分析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FMA评分、MBI评分及SF-36评分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湖南省郴州市湘南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治疗脑卒中患者9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偏身感觉障碍评分(fugl-meyer,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及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分(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进行比较,再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偏身感觉障碍FMA评分、MBI评分及SF-36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偏身感觉障碍FMA评分、MBI评分及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的偏身感觉障碍FMA评分、MBI评分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度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 fma评分 MBI评分 SF-36评分 临床治疗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反射性抑制模式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胡彩虹 李小军 +3 位作者 周彩莲 刘莹莹 唐杰 周苗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9期202-205,共4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反射性抑制模式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2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 6例、对照1组7 6例和对照2组7 4例。观察组予温针灸联合反射性抑制模式治疗,对照1组予温针灸治疗,对照2组予反射...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反射性抑制模式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2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 6例、对照1组7 6例和对照2组7 4例。观察组予温针灸联合反射性抑制模式治疗,对照1组予温针灸治疗,对照2组予反射性抑制模式治疗。每天1次,每周5次,2周为1疗程,3组均连续治疗2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等级、Berg平衡评分(BBS)、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改良Ashworth等级均较对照1组、对照2组下降(P<0.0 5);3组BBS、BI、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BBS、BI、FMA评分均较对照1组、对照2组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NIHSS评分均较对照1组、对照2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反射性抑制模式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能显著降低患侧肢体的肌张力,促进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痉挛性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温针灸 反射性抑制模式 改良Ashworth分级 Fugl-Meyer运动量表(fma)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下载PDF
改良药熨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玲 王丽丽 +4 位作者 陈惠珍 郭翠萍 张玉峰 黄裕金 郭思敏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12期282-285,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药熨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恢复期伴有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改良药熨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比较2组肩痛视觉模拟评... 目的:观察改良药熨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恢复期伴有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改良药熨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比较2组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疗程和治疗2疗程后,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2疗程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疗程后,2组FM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F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疗程后,2组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Ridit分析,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药熨疗法相较于常规的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症状,体现中医康复护理的特色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肩手综合征 药熨疗法 视觉模拟评分(VAS) 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晔 房玲 +7 位作者 杨惠卿 侯震 乔艳 陈欢 杨泳 梅琼 宋巍 路志正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8期1503-150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对症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路志正化浊通络畅气机方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对症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路志正化浊通络畅气机方治疗。观察两组连续治疗8周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Fugl-Meyer评分(FMA)、Barthel指数(B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MA、BI、BB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FMA、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BB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提高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影响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通络畅气机方 FUGL-MEYER评分 BARTHEL指数 BERG平衡量表
下载PDF
大秦艽汤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琳 徐守宇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7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大秦艽汤。治疗4周后,比较...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大秦艽汤。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上肢痉挛改善率、治疗前后Fugl-Meyer评估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上肢痉挛总改善率观察组为70.59%,对照组为51.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与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NHI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FMA评分、MBI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NHI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血清Hcy与NSE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Hcy与NSE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大秦艽汤联合早期综合康复可以改善患者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和上肢功能,缓解神经受损,降低卒中相关蛋白表达,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对卒中后肢体重塑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痉挛性瘫痪 风痰瘀阻 大秦艽汤 综合康复 Fugl-Meyer评估量表(fma)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下载PDF
针灸配合阿是超声波治疗卒中后肩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乐琳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12期215-218,共4页
目的:探究针灸配合阿是超声波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卒中后肩痛患者,根据康复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开展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针灸配合阿是超声波治疗,治疗4周后评... 目的:探究针灸配合阿是超声波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卒中后肩痛患者,根据康复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开展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针灸配合阿是超声波治疗,治疗4周后评估肩痛、上肢运动能力及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效果,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经秩和检验,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Z=4.281,P<0.05)。治疗前,2组被动肩外展角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被动肩外展角度较治疗前明显扩大,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被动肩外展角度大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评分、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阿是超声波治疗有助于扩大患者肩外展角度,缓解肩痛程度,改善上肢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肩痛 针灸 阿是超声波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 日常生活能力(ADL)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Fourier-Mellin变换的图像拼接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显伟 李晓峰 李为民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15,78,共5页
Fourier-Mellin变换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图像拼接方法,它基于频域分析,能快速实现包含平移、旋转和缩放关系的图像之间的自动拼接。对该算法做了全面细致的仿真实验,总结图像匹配各方面特性,发现该算法对小角度和小缩放因子的图像检测... Fourier-Mellin变换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图像拼接方法,它基于频域分析,能快速实现包含平移、旋转和缩放关系的图像之间的自动拼接。对该算法做了全面细致的仿真实验,总结图像匹配各方面特性,发现该算法对小角度和小缩放因子的图像检测不敏感。因此,提出先利用一点一线法检测出两幅图像间的旋转角度和缩放因子,然后再利用Fourier-Mellin变换算法实现图像拼接。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与以往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拼接精度高,是相位相关技术的一种很好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IER-MELLIN变换 一点一线法 旋转 缩放 图像拼接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陈阳阳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3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中风偏瘫采取针灸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当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治疗,对... 目的探讨中风偏瘫采取针灸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当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工具(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量表)、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以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FMA评分、C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偏瘫应用针灸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治疗 中风偏瘫 CSS评分 BARTHEL指数 fma评分
下载PDF
恶性肢体骨肿瘤保肢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勇宏 陈恩玉 +3 位作者 吴学峰 崔卓航 郑章清 丁江华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2期73-76,共4页
目的采用自拟的四肢恶性肿瘤患者保肢术后运动康复治疗策略,观察运动康复治疗策略对不同保肢术式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肢体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者47例,按术式分成异体骨移植、自体骨移植、复合重建... 目的采用自拟的四肢恶性肿瘤患者保肢术后运动康复治疗策略,观察运动康复治疗策略对不同保肢术式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肢体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者47例,按术式分成异体骨移植、自体骨移植、复合重建3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治疗前与后3、6、12个月后,FMA中上下肢部分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差异。结果异体骨移植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上下肢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后上下肢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体骨移植组、复合重建组患者上下肢FMA评分治疗3、6、12个月后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结论自拟的四肢恶性肿瘤患者保肢术后运动康复治疗策略有利于提高保肢术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且其功能恢复的效果与保肢术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恶性肿瘤保肢术后患者 运动康复治疗策略 fma中上下肢部分量表 保肢术式
下载PDF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西梅 安军明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8期948-95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针刺方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影响,寻找治疗中风的有效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纳入统计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针刺组采用普通针... 目的研究不同针刺方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影响,寻找治疗中风的有效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纳入统计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两组均采用NDS量表评分、FMA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等进行治疗前后的评价以及观察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NDS量表评分、FMA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FMA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电针组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优于针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针刺 中风 NDS量表评分 fma量表评分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益气法对卒中后疲劳气虚证患者中医证候、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均仪 王袖平 +3 位作者 徐珊 常虹 林敏霞 方亮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法对卒中后疲劳气虚证患者中医证候、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卒中后疲劳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常规内科治疗与康复训练,对照组加服胞二磷胆碱钠片,治疗组加用益气法方... 目的:观察益气法对卒中后疲劳气虚证患者中医证候、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卒中后疲劳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常规内科治疗与康复训练,对照组加服胞二磷胆碱钠片,治疗组加用益气法方药益气消疲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简化FMA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2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治疗与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益气法方药益气消疲汤治疗卒中后疲劳,可有效缓解症状、消除疲劳、恢复精力,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疲劳 气虚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气消疲汤 简化Fugl-Meyer量表(fma) 改良Barthel指数(MBI)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实施分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彩霞 李秀丽 +3 位作者 许红侠 刘书翠 雍颖 蔡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6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实施分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行康复治疗的脑梗死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分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功能肢体...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实施分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行康复治疗的脑梗死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分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功能肢体障碍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分级(FMA)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干预组FMA运动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干预组体力限制、疾病症状、心理情绪、社会关系以及尼苏达生活质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梗死后实施分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康复护理 脑梗死 肢体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 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
下载PDF
头穴丛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琼帅 张钰 +3 位作者 汲广成 徐晓红 王宇峰 宋柏林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在常规运动疗法基础上,观察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脱落5例)和对照组(36例,脱落6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取前顶向百会、囟会向前... 目的:在常规运动疗法基础上,观察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脱落5例)和对照组(36例,脱落6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取前顶向百会、囟会向前顶等穴线透刺,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5 d,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表(M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及下肢M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肢及下肢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运动疗法基础上,头穴丛刺可降低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痉挛程度,提升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肢体痉挛 头穴丛刺 改良Ashworth评分表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 改良BARTHEL指数
原文传递
针刺介入时机对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3
14
作者 李瑞雨 王瑞先 +4 位作者 肖凌勇 张悦欣 庞志喜 王庆新 戴晓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评价急性期不同时机介入针刺治疗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1例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根据急性期内首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时间自然形成早暴露组(51例)和晚暴露组(50例),采用SPSS25.0软件均衡组间基线,纳入31对匹配患... 目的:评价急性期不同时机介入针刺治疗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1例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根据急性期内首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时间自然形成早暴露组(51例)和晚暴露组(50例),采用SPSS25.0软件均衡组间基线,纳入31对匹配患者,即早暴露组31例,晚暴露组31例。两组均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穴取水沟、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等,每日1次,不限定疗程。早暴露组于发病1~3d开始介入针刺治疗;晚暴露组于发病11~14 d开始介入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发病30、60 d观察两组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级;于治疗前、发病30d观察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分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针刺介入时机对患者的影响。结果:早暴露组患者发病30、60 d mRS评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优于晚暴露组(P<0.05);早暴露组患者发病30 d FMA分级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优于晚暴露组(P<0.05)。针刺时机与患者发病30 d残障状态、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程度以及发病60 d残障状态独立相关(P<0.05)。与晚暴露组比较,早暴露组发病30 d转为非残障状态的可能性增加(OR=22.882,95%CI:4.034~129.778),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转为正常的可能性增加(OR=22.320,95%CI:3.454~144.213),发病60 d转为非残障状态的可能性亦增加(OR=8.650,95%CI:2.437~30.696)。结论:针刺介入时机是影响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残障状态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的独立因素,早介入针刺疗效可能优于晚介入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针刺 介入时机 改良Rankin量表评级 Fugl-Meyer运动功能分级 前瞻性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肌内效贴技术结合针刀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超伟 李春霞 +3 位作者 周映虹 梁璐 郭家威 卢贵财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0期22-24,共3页
目的:评定运用肌内效贴技术结合针刀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中医康复科和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康复治疗训练,... 目的:评定运用肌内效贴技术结合针刀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中医康复科和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康复治疗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运用肌内效贴技术及针刀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的肩痛VAS评分、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并分析其疗效。结果:治疗2周、4周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FAM评分、CM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组治疗后的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肌内效贴结合针刀治疗卒中后肩痛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痛 卒中后 肌内效贴 针刀 VAS评分 FAM评分 CMS评分
原文传递
下肢步行机器辅助训练装置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梅思 吴丹丽 +5 位作者 李奎 马晓丹 陈培荣 沈鲁希 范萌 黄鹏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2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步行机器辅助训练装置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8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 目的:探讨下肢步行机器辅助训练装置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8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躯干功能训练,每次20min,每周5次,共4周;试验组接受下肢步行机器辅助训练装置训练,每次20min,每周5次,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躯干障碍量表(TIS)和Fugl-Meyer平衡评分(FMA-B)分别对2组患者的躯干控制和平衡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IS、FMA-B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试验组治疗后的TIS、FMA-B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下肢步行机器辅助训练装置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躯干控制和平衡功能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下肢步行机器 躯干 平衡 躯干障碍量表 Fugl-Meyer平衡评分
原文传递
理筋手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痛2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时威 王婷婷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66-70,共5页
目的观察理筋手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理筋手法治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6... 目的观察理筋手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理筋手法治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1个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S)、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25),治疗组为100%(25/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FMAS、BI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VAS评分,升高FMAS、BI评分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理筋手法可明显减轻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其上肢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肩痛 理筋手法 康复治疗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 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通元药灸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万宏 孙文玉 +3 位作者 毕鸿雁 徐朦婷 陈玉萧 郝世杰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通元药灸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通元药灸治疗。1次/d,30 min/次,每... 目的观察通元药灸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通元药灸治疗。1次/d,30 min/次,每周治疗5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Fugl-Meyer评估量表(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 33%,治疗组为90. 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明显降低,FMA评分及MBI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通元药灸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整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痛 脑卒中 通元药灸 常规康复训练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 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 改良BARTHEL指数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