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美国侧面碰撞规程下轿车变形侵入仿真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唐友名
黄红武
梅丽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34,共6页
为更好地分析汽车侧面碰撞过程中驾乘人员安全,根据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FMVSS214碰撞要求,采用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详细建立了某公司轿车有限元整车模型和可变形移动壁障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美国侧面碰撞规程下可变形移动壁障以5...
为更好地分析汽车侧面碰撞过程中驾乘人员安全,根据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FMVSS214碰撞要求,采用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详细建立了某公司轿车有限元整车模型和可变形移动壁障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美国侧面碰撞规程下可变形移动壁障以54 km/h速度撞击轿车侧面的变形侵入过程仿真模拟和轿车侧面车门不同水平级的变形侵入对乘员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车碰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模型可信;轿车车门中部位置对驾乘人员损伤影响最大,乘员损伤AIS值接近3(严重损伤);参数加权平均变形侵入量能较好的反映车辆侧面碰撞下车身侧围的变形侵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面碰撞
美国联邦机动车侧面碰撞安全法规(
fmvss214
)
仿真
变形侵入
可变形移动壁障(MDB)
汽车安全
轿车车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某车型两种侧面撞柱试验假人伤害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商恩义
侯福震
+1 位作者
师玉涛
杨劲松
《汽车工程学报》
2014年第4期280-284,共5页
在L车型开发过程中,用ES-2型假人分别进行了FMVSS214和E-NCAP侧面撞柱试验。FMVSS214试验柱壁障从车辆碰撞侧偏前位置斜向侵入,E-NCAP试验柱壁障从碰撞侧垂直侵入。两种柱壁障侵入方式最终造成FMVSS214中假人向碰撞侧倾斜不明显,上半身...
在L车型开发过程中,用ES-2型假人分别进行了FMVSS214和E-NCAP侧面撞柱试验。FMVSS214试验柱壁障从车辆碰撞侧偏前位置斜向侵入,E-NCAP试验柱壁障从碰撞侧垂直侵入。两种柱壁障侵入方式最终造成FMVSS214中假人向碰撞侧倾斜不明显,上半身受力时序依次为身体的上、中、下,且试验中座椅侧翼阻尼作用小,侧面安全气囊腹部位置易发生触底;E-NCAP中假人上半身有明显向碰撞侧倾斜现象,上半身受力时间比较接近,且座椅侧翼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与现在执行的E-NCAP相比,在用ES-2型假人碰撞下,FMVSS214试验中假人胸部伤害相对偏小,腹部伤害相对偏大;在2015版E-NCAP侧面撞柱试验调整方案实施时,约束系统开发需要提高对腹部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vss214
E-NCAP
侧面撞柱试验
腹部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侧面柱碰仿真的轿车防撞杆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
3
3
作者
汤春球
袁友利
+4 位作者
莫易敏
王峰
吕俊成
林智桂
贾丽刚
《数字制造科学》
2017年第Z1期24-29,共6页
针对现有车门防撞杆对二次柱撞的承受能力较弱,且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在侧面碰撞基础上,运用FMVSS214法规和有限元方法对防撞杆在侧面柱碰下的耐撞性能进行研究。基于FMVSS214法规,通过建立防撞杆的简化柱碰系统模型,以及分...
针对现有车门防撞杆对二次柱撞的承受能力较弱,且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在侧面碰撞基础上,运用FMVSS214法规和有限元方法对防撞杆在侧面柱碰下的耐撞性能进行研究。基于FMVSS214法规,通过建立防撞杆的简化柱碰系统模型,以及分析相应的评价指标,运用OptiStruct对防撞杆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和形貌优化设计。经过分析计算,不仅防撞杆的撞击力峰值降低,而且平均撞击力和比吸能提高,整体的撞击力有显著的改善,防撞杆的耐撞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撞杆
fmvss214
侧面柱碰仿真
拓扑优化
形貌优化
原文传递
题名
美国侧面碰撞规程下轿车变形侵入仿真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唐友名
黄红武
梅丽芳
机构
厦门理工学院汽车安全与保险技术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34,共6页
基金
厦门理工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项目(JKY10023R)
文摘
为更好地分析汽车侧面碰撞过程中驾乘人员安全,根据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FMVSS214碰撞要求,采用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详细建立了某公司轿车有限元整车模型和可变形移动壁障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美国侧面碰撞规程下可变形移动壁障以54 km/h速度撞击轿车侧面的变形侵入过程仿真模拟和轿车侧面车门不同水平级的变形侵入对乘员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车碰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模型可信;轿车车门中部位置对驾乘人员损伤影响最大,乘员损伤AIS值接近3(严重损伤);参数加权平均变形侵入量能较好的反映车辆侧面碰撞下车身侧围的变形侵入情况。
关键词
侧面碰撞
美国联邦机动车侧面碰撞安全法规(
fmvss214
)
仿真
变形侵入
可变形移动壁障(MDB)
汽车安全
轿车车门
Keywords
side impact
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FMVSS) 214
simulation
crush intrusion
mobile deformation barrier(MDB)
vehicle safety
sedan door
分类号
X951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某车型两种侧面撞柱试验假人伤害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商恩义
侯福震
师玉涛
杨劲松
机构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汽车工程学报》
2014年第4期280-284,共5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1AA040402)
文摘
在L车型开发过程中,用ES-2型假人分别进行了FMVSS214和E-NCAP侧面撞柱试验。FMVSS214试验柱壁障从车辆碰撞侧偏前位置斜向侵入,E-NCAP试验柱壁障从碰撞侧垂直侵入。两种柱壁障侵入方式最终造成FMVSS214中假人向碰撞侧倾斜不明显,上半身受力时序依次为身体的上、中、下,且试验中座椅侧翼阻尼作用小,侧面安全气囊腹部位置易发生触底;E-NCAP中假人上半身有明显向碰撞侧倾斜现象,上半身受力时间比较接近,且座椅侧翼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与现在执行的E-NCAP相比,在用ES-2型假人碰撞下,FMVSS214试验中假人胸部伤害相对偏小,腹部伤害相对偏大;在2015版E-NCAP侧面撞柱试验调整方案实施时,约束系统开发需要提高对腹部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fmvss214
E-NCAP
侧面撞柱试验
腹部保护
Keywords
fmvss214
E-NCAP
rigid pole side impact test
abdomen protection
分类号
U461.9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侧面柱碰仿真的轿车防撞杆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
3
3
作者
汤春球
袁友利
莫易敏
王峰
吕俊成
林智桂
贾丽刚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数字制造科学》
2017年第Z1期24-29,共6页
基金
广西应用技术与开发课题资助(桂科重1348003-5)
文摘
针对现有车门防撞杆对二次柱撞的承受能力较弱,且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在侧面碰撞基础上,运用FMVSS214法规和有限元方法对防撞杆在侧面柱碰下的耐撞性能进行研究。基于FMVSS214法规,通过建立防撞杆的简化柱碰系统模型,以及分析相应的评价指标,运用OptiStruct对防撞杆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和形貌优化设计。经过分析计算,不仅防撞杆的撞击力峰值降低,而且平均撞击力和比吸能提高,整体的撞击力有显著的改善,防撞杆的耐撞性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
防撞杆
fmvss214
侧面柱碰仿真
拓扑优化
形貌优化
Keywords
side anticollitionbeam
fmvss214
column impact system
topology optimization
topography optimization
分类号
U463.8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U467.1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美国侧面碰撞规程下轿车变形侵入仿真研究
唐友名
黄红武
梅丽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某车型两种侧面撞柱试验假人伤害研究
商恩义
侯福震
师玉涛
杨劲松
《汽车工程学报》
201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侧面柱碰仿真的轿车防撞杆结构优化设计
汤春球
袁友利
莫易敏
王峰
吕俊成
林智桂
贾丽刚
《数字制造科学》
2017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