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feature and waveform in infantile nystagmus syndrome in children with FRMD7 gene mutations 被引量:3
1
作者 Dayong Bai Wei Shi +5 位作者 Zhan Qi Wei Li Aihua Wei Yanhui Cui Cheng Li Li Li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7期707-713,共7页
Infant nystagmus sydrome presents as involuntary eye movement disorder and can affect seriously ocular function. We performed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clinical data and FRMD7 genetic test results in 12 cases of infant... Infant nystagmus sydrome presents as involuntary eye movement disorder and can affect seriously ocular function. We performed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clinical data and FRMD7 genetic test results in 12 cases of infantile nystagmus syndrome to correlate waveform, stereopsis, and visual acuity. The patients(age 6.40±2.67 years) had FRMD7 mutations as follows: missense in eight cases, shear in two cases, frameshift in one case, and non-frameshift in one case. Horizontal jerk waveform was observed in six cases, versus horizontal pendulum in five cases and dual jerk in one case. The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24 eyes) was 0.21±0.12,compared with a corrected visual acuity(24 eyes) of 0.32±0.14. All patients had simultaneous perception, versus fusion function in 10 cases(83.33%) and stereoscopic vision in seven cases(58.33%) using the synoptophore. Eleven cases(91.67%) detected the stereo fly, compared with five cases(41.67%) for stereoscopic circles and seven cases(58.33%) for stereoscopic animals by Titmus test. Stereoscopic vision using the synoptophore did not correlate with the frequency, amplitude, or intensity of nystagmus or with corrected binocular visual acuity. The infantile nystagmus syndrome with FRMD7 mutations in our cases was caused primarily de novo and missense mutations. Visual acuity and binocular visual function were significant impaired, and the waveform was generally horizontal jerk. Also, an infrared videonystagmogram can record the frequency, amplitude, and intensity of nystagmus accur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antile nystagmus frmd7 gene mutation waveform vision stereopsis
原文传递
两个X连锁遗传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家系FRMD7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晓飞 韩瑞芳 李宁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34-636,共3页
目的研究两个X连锁遗传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congenital idiopathic nystagmus,CIN)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在获取知情同意后,对两个家系进行病史采集及临床检查以确定其遗传表型;通过系谱分析,确定遗传模式;筛选致病基因进行直接测... 目的研究两个X连锁遗传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congenital idiopathic nystagmus,CIN)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在获取知情同意后,对两个家系进行病史采集及临床检查以确定其遗传表型;通过系谱分析,确定遗传模式;筛选致病基因进行直接测序,分析发现致病突变。结果两个家系均为X连锁遗传,其中CIN-01家系所有患者均携带错义突变c.685C>T,位于FRMD7基因外显子8上,该突变可导致FRMD7编码的精氨酸被半胱氨酸替换(p.R229C);CIN-02家系所有患者及携带者均携带错义突变c.887G>C,位于FRMD7基因外显子9上,该突变使FRMD7蛋白第296位的甘氨酸被替换为精氨酸(p.G296R)。结论 FRMD7基因c.685C>T及c.887G>C分别是引起CIN-01家系及CIN-02家系致病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 X连锁遗传 frmd7基因 突变
下载PDF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家系在FRMD7基因上的突变研究
3
作者 孙婉 钟子琳 +1 位作者 殷小龙 陈建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29-831,共3页
目的对我国一个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congenital idiopathic nystagmus,CIN)家系进行基因突变筛查。方法在获取知情同意后,对该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及眼科检查。采集该CIN家系成员及200名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各5 m L,并提取基因组... 目的对我国一个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congenital idiopathic nystagmus,CIN)家系进行基因突变筛查。方法在获取知情同意后,对该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及眼科检查。采集该CIN家系成员及200名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各5 m L,并提取基因组DNA。对FRMD7基因进行引物的设计与合成,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FRMD7基因的所有编码区序列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寻找突变位点。结果在该CIN家系发现FRMD7基因上c.1003C>T突变,该突变为无义突变(p.R335X)。家系中5例患者均为男性且为该突变的纯合子,3位女性携带者为该突变的杂合子,其余成员和200名正常对照者均未发现此突变。结论该CIN家系致病突变为FRMD7基因上c.1003C>T p.R335X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 X连锁遗传 frmd7基因 突变
下载PDF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家系FRMD7基因突变分析
4
作者 杜伟 张野 解正高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26-729,共4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ICN)家系FRMD7基因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收集苏北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6个ICN家系,抽取全部受检者的外周静脉血,采集同期100名正常人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FRMD7基因的全部编码区及外显... 目的分析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ICN)家系FRMD7基因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收集苏北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6个ICN家系,抽取全部受检者的外周静脉血,采集同期100名正常人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FRMD7基因的全部编码区及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剪切位点附近的序列,Sanger测序法检测ICN家系潜在的致病突变。结果通过家系内基因型与表型的共分离验证,在其中2个家系中筛选出FRMD7基因3个致病突变:c.902A>G、c.1944T>A和c.1945G>T,其中错义突变c.1944T>A和无义突变c.1945G>T为新发现突变位点。在100个正常对照中未发现相同的突变。其余4个家系先证者FRMD7基因编码区及邻近剪切位点未发现相关有意义的突变。结论发现了FRMD7基因2个新的致病突变位点,扩展了ICN致病基因FRMD7的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 frmd7基因 错义突变 无义突变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眼球震颤家系的临床表型及致病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布娟 刘敬 +4 位作者 李爱军 陆遥 庞宏蕾 刘峰 王乐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研究1个中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眼球震颤家系的临床特点,并通过候选基因直接测序的方法对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及发病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选择1个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对家系所有成员进行全身检查及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眼球震颤中间... 目的研究1个中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眼球震颤家系的临床特点,并通过候选基因直接测序的方法对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及发病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选择1个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对家系所有成员进行全身检查及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眼球震颤中间带、验光等眼科的相关检查后,从家系中每一代各选1例患者(包括先证者)及正常人,进行候选基因FRMD7、GPR143与PAX6基因的外显子测序。结果家系患者的眼球震颤为水平冲动型,并且具有中间带。除了先证者有部分眼组织缺损及小眼球等异常外,其余患者的眼前节均未见明显发育异常。家系患者PAX6基因第7外显子的第382碱基发生了杂合突变(c.C382T),从而引起了氨基酸的改变(p.R128C),该突变可能影响了PAX6蛋白与其调控的下游基因的调控序列的结合,进而导致PAX6基因功能异常,影响眼部发育。结论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眼球震颤家系的致病基因为PAX6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PAX6基因 frmd7基因 GPR143基因
下载PDF
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的临床表型分析
6
作者 高旭辉 刘铁城 +1 位作者 代艾艾 李淑贤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分析一个中国人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的临床表型特征及致病基因。方法对2013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海南省三亚一个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内的13例成员(6例患者,7例正常人)进行研究。所有成员均进行眼科详细检查,包括视... 目的分析一个中国人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的临床表型特征及致病基因。方法对2013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海南省三亚一个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内的13例成员(6例患者,7例正常人)进行研究。所有成员均进行眼科详细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前节、眼位、眼底检查等,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先证者及正常人进行候选基因FRMD7及GPR143的外显子测序。结果此家系的6例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均为出生后6个月内。所有患者都为水平冲动型眼球震颤。仅1例眼底有大片脉络膜缺损。所有患者均有头震颤、虹膜脱色素、黄斑发育异常以及较差的矫正视力。结论本研究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家系的致病基因为GPR143基因,致病突变c.360+5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 frmd7基因 GPR143基因
下载PDF
先天性运动型眼球震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7
作者 贺静 朱宝生 梅妍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先天性运动型眼球震颤(Congenital motor nystagmus,CMN)是一种常见的眼科遗传病,在新生儿中发生率较高,具有较高的遗传异质性,其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和X连锁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在遗传病研究中的... 先天性运动型眼球震颤(Congenital motor nystagmus,CMN)是一种常见的眼科遗传病,在新生儿中发生率较高,具有较高的遗传异质性,其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和X连锁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在遗传病研究中的应用,CMN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较多进展。目前X连锁遗传的CMN致病基因FRMD7已经被定位在Xq26-q27,但对FRMD7基因的功能和致病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对CMN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运动型眼球震颤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X连锁遗传 frmd7基因
下载PDF
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婴儿眼球震颤家系的临床特征研究
8
作者 陈珺珏 田琳璐 +1 位作者 韦严 亢晓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研究1个中国汉族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婴儿眼球震颤家系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就诊的1个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婴儿眼球震颤家系,采集所有家系成员外周血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对家系内5... 目的·研究1个中国汉族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婴儿眼球震颤家系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就诊的1个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婴儿眼球震颤家系,采集所有家系成员外周血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对家系内5位患者进行视力、代偿头位扭转角、立体视觉、双眼视功能、视觉电生理检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动仪检查和散瞳验光。结果·该家系突变位点为酵母功能域包含蛋白7(FERM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7,FRMD7)基因第9外显子上c.823-829delACCCTAC(p.Thr275fs)移码突变。该家系患者视力多为中度受损,屈光不正为轻度散光性屈光不正,立体视觉下降,双眼可同时视但无法融合,眼球震颤波形为双向冲动型波形,视网膜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视觉诱发电位表现多为峰时延迟、振幅降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未见视网膜黄斑部异常表现,代偿头位表现较为多样。结论·FRMD7蛋白Thr275fs是导致该家系致病的主要原因。该家系患者临床特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眼球震颤 酵母功能域包含蛋白7 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 基因突变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一个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家系中致病基因FRMD7的突变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宁东 崔丽红 +4 位作者 王黎明 马惠芝 张丽玲 岳以英 赵堪兴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研究一个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选取X染色体上微卫星标记物,通过PCR扩增后,进行基因组扫描。应用GeneMapper软件进行PCR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和单倍型分析,Linkage5.1软件进行两点汉连锁值(Log of odds,LOD)... 目的研究一个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选取X染色体上微卫星标记物,通过PCR扩增后,进行基因组扫描。应用GeneMapper软件进行PCR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和单倍型分析,Linkage5.1软件进行两点汉连锁值(Log of odds,LOD)计算,通过基因序列分析发现致病基因突变。结果经两点法计算,在DXS1047可获最大LOD值为8.55;基因序列分析发现FRMD7基因第9外显子存在G990T的杂合性基因突变。结论FRMD7基因突变是导致该家系出现疾病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frmd7基因 突变
原文传递
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患者的手术治疗及FRMD7基因突变分析
10
作者 布娟 庞宏蕾 +1 位作者 刘峰 刘敬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1082-1085,共4页
【摘要】目的对一个X染色体连锁遗传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的视力、立体视以及代偿头位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手术效果。同时对候选基因FRMD7直接测序,探究该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家系基因研究。2013年1... 【摘要】目的对一个X染色体连锁遗传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的视力、立体视以及代偿头位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手术效果。同时对候选基因FRMD7直接测序,探究该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家系基因研究。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间,收集一个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对家系所有患者行中间带移位术,术后观察其视力、立体视及代偿头位改善情况。从家系中每一代各选1例患者(包括先证者)及正常人,进行候选基因FRMD7基因的外显子测序。结果8例患者中有7例术后代偿头位完全改善,1例术后仍残留10°以上的垂直头位。FRMD7基因第12外显子的出现杂合突变(c.G1403A),导致了编码的第468个氨基酸由精氨酸变成了组氨酸(p.R468H)。结论该X染色体连锁遗传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的致病基因为FRMD7基因。通过中间带移位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垂直代偿头位,并能提高正前方双眼视力、立体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X染色体连锁遗传 代偿头位 frmd7基因
原文传递
FRMD7基因新突变位点导致先天性眼球震颤一家系的遗传学研究
11
作者 付皓丽 张成 +9 位作者 梁舒婷 苗泽群 孟庆娱 黄旅珍 郭丽莉 欧阳倩如 许欣 曹宇 张晶议 王乐今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3期152-157,共6页
目的探讨4.1埃兹蛋白-根蛋白-膜突蛋白结构域包含的7(FRMD7)基因新突变位点导致先天性眼球震颤(CN)一家系的遗传学特征。方法2021年10月,收集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确诊CN家系四代19例的临床资料。采集家系中3例CN患者和9例眼正... 目的探讨4.1埃兹蛋白-根蛋白-膜突蛋白结构域包含的7(FRMD7)基因新突变位点导致先天性眼球震颤(CN)一家系的遗传学特征。方法2021年10月,收集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确诊CN家系四代19例的临床资料。采集家系中3例CN患者和9例眼正常者的外周血样本,检查受试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前节及眼底;评估眼球震颤的类型、头位、是否有中间带及眼位等。应用GenCap液相仪抓取目标基因技术,获取与眼部疾病相关的811个基因的外显子区域及其侧翼区域,对先证者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出致病基因和突变位点,并在家系中进行Sanger测序和共分离验证。使用Mutation Taster软件分析突变位点的基因突变类型;预测突变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该家系的先证者(Ⅲ6)男性,11岁。此患者右眼BCVA 0.7,左眼BCVA 0.8。先证者表弟(Ⅲ9)男性,2岁,双眼视力检查配合度不佳。先证者祖父(Ⅰ1)男性,73岁。此患者右眼BCVA 0.3,左眼BCVA 0.4,双眼晶状体混浊。3患者均双眼正位,眼球震颤呈水平钟摆型,无中间带及代偿头位,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此家系患者均为男性,呈现隔代遗传特征,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家系中12例受试者外周血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例患者FRMD7基因第9外显子编码区发生半合子变异,Ⅱ6、Ⅱ8及Ⅲ8等3例眼正常女性者在该区域发生杂合变异,核苷酸变异c.822C>A,氨基酸变异p.Y274X,使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造成蛋白质编码提前终止,大量氨基酸丢失。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该变异被评定为疑似致病性变异。经Mutation Taster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突变性质为无义突变;突变型蛋白质三维结构和功能的预测显示该突变影响FRMD7蛋白结构的稳定性,可能使其功能受损。结论FRMD7基因核苷酸变异c.822C>A(p.Y274X)为无义突变,属于新突变位点,此变异是该家系CN的可能致病原因,扩大了FRMD7基因突变频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X性染色体隐性遗传 frmd7基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