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木生产与园林营造:清末广州花地的生产性景观及其公共化
1
作者 张欣 彭长歆 《广东园林》 2024年第1期82-88,共7页
清末广州花地在中西文化交流史、贸易史、植物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十三行外贸时期,作为广州观赏植物的培育与产销基地,花地是清政府特许西方人可以游憩的地方之一,也是西方植物学家获取中国植物样本的主要来源地。以现状为基础,综合应... 清末广州花地在中西文化交流史、贸易史、植物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十三行外贸时期,作为广州观赏植物的培育与产销基地,花地是清政府特许西方人可以游憩的地方之一,也是西方植物学家获取中国植物样本的主要来源地。以现状为基础,综合应用文献资料与历史地图,对比考证花地的河涌分布,复原清末花地园圃的历史空间格局,并进一步梳理了花地花木培育、销售等生产性景观的形成,以及私园化、公共化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在繁荣的中西贸易与园事活动推动下,清末广州花地形成了以河涌为地理基础,以花圩为展销地,数十处苗圃花园集合的独特生产性景观。中西人士频繁开展的赏游活动推动了花地的私园营造与公共化,促使园林成为公共活动、文化和知识生产的主要空间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园林史 岭南园林 广州十三行 花地 生产性景观
下载PDF
从空间营造到文化生产——清末广州花地馥荫园再考 被引量:5
2
作者 彭长歆 张欣 《风景园林》 2022年第9期128-134,共7页
清末广州花地馥荫园的前身为东园,两者具有空间延续与递进关系。从园林赞助人及中西赏游群体出发,通过文献考证及图像分析,并应用层次叠加法,廓清东园时期的园址范围,以及馥荫园的旧园遗存与再造部分,探讨空间格局演进的历史逻辑及文化... 清末广州花地馥荫园的前身为东园,两者具有空间延续与递进关系。从园林赞助人及中西赏游群体出发,通过文献考证及图像分析,并应用层次叠加法,廓清东园时期的园址范围,以及馥荫园的旧园遗存与再造部分,探讨空间格局演进的历史逻辑及文化生产等。研究表明:馥荫园继承了东园南侧的宅院区并向南改建、拓展,改变了东园时期以北侧荷塘区为主景的布局方向;与东园雅集所形成的诗文等文化产品相比,西方游客通过摄影与绘画记录馥荫园的景物,外销画、摄影及铜版画等各类图像作品将馥荫园的视觉形象与文化内涵以更直接的方式向世界传播。这一过程不仅是营造主体、空间格局与使用方式的转变,也隐含着清末广州园林文化生产的转向,成为清末岭南园林近代转型及现代性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园林史 岭南园林 行商园林 东园 馥荫园 广州花地
下载PDF
清末奉天各级审判厅筹建问题再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史新恒 《中州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78-82,共5页
奉天各级审判厅的筹建是在提法使的亲自参与和直接领导下完成的,这一过程提法使既有与督抚的沟通协调,也有与高等审判厅和高等检察厅的共同调查集议,成为协调各方关系的枢纽。提法使在听命清廷和法部的同时,在人事、财政、场地等方面又... 奉天各级审判厅的筹建是在提法使的亲自参与和直接领导下完成的,这一过程提法使既有与督抚的沟通协调,也有与高等审判厅和高等检察厅的共同调查集议,成为协调各方关系的枢纽。提法使在听命清廷和法部的同时,在人事、财政、场地等方面又不得不仰赖督抚,形成极为复杂的多维图景,反映了改革过程的复杂面相,但由此建立的各级审判厅也对其他各省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奉天 提法使 审判厅
下载PDF
中国古代法象思维研究——兼论法象思维、体用论与理一分殊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春 《科学.经济.社会》 2019年第4期9-16,共8页
追寻真理的思维方式是逻辑学诸原则,而明悟道的思维方式则是法象思维。法象思维中的"法"与"象"最主要的含义是"效法",这个"效法"既可以是形象的效法,也可以是概念的抽象系统之间的效法。法象... 追寻真理的思维方式是逻辑学诸原则,而明悟道的思维方式则是法象思维。法象思维中的"法"与"象"最主要的含义是"效法",这个"效法"既可以是形象的效法,也可以是概念的抽象系统之间的效法。法象思维强调的是关系,而非实体。法象思维、体用论和理一分殊虽然有着历史的进化过程,但是我们并不能认为后者可以完全取代前者,我们会发现,这三种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是支撑起整个中国古代思想的一个意义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象思维 体用论 理一分殊 量子纠缠 思维方式
下载PDF
罗知悌生平及《罗太无口授三法》考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雪丹 王其倩 张如青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第1期14-16,共3页
罗知悌是宋末元初医家,也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的老师。罗氏上承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三家之学,下启丹溪学派之先河,著有《心印绀珠》和《罗太无口授三法》两部医著,然前者业已亡佚,后者仅以抄本形式流传于世。《罗太无口授三法》... 罗知悌是宋末元初医家,也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的老师。罗氏上承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三家之学,下启丹溪学派之先河,著有《心印绀珠》和《罗太无口授三法》两部医著,然前者业已亡佚,后者仅以抄本形式流传于世。《罗太无口授三法》分述中风、伤寒、暑病、瘟疫等内科杂病及妇人胎产前后诸疾证治,共五十六门、九十余证。每一病证按证、因、脉、药依次论述,简明切要。罗氏临证制方用药,灵活变通,习先贤之法,但不拘泥古方,言"遵仲景方法,然变态百端,不能悉举,仔细详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知悌 罗太无口授三法 宋元医家
下载PDF
基于模因论的“长发及腰体”现象探析
6
作者 张冰 闫丽俐 《长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77-79,共3页
基于模因论,对时下网络上迅速传播的"长发及腰体"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其被复制传播所需经历的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等四个阶段;其次,考察了其语义来源并指出其具有六言格律诗中二二二结构的语体特点;最后,总结出其使用者追... 基于模因论,对时下网络上迅速传播的"长发及腰体"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其被复制传播所需经历的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等四个阶段;其次,考察了其语义来源并指出其具有六言格律诗中二二二结构的语体特点;最后,总结出其使用者追求"心理共鸣"以及"打破常规"等特殊的社会心理特点和价值观取向,以期为网络语言的传播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论 长发及腰体 网络红语 六言格律诗 共鸣
下载PDF
效法西方话语下的自我书写——提法使与清末审判改革 被引量:5
7
作者 史新恒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0年第5期19-23,共5页
在清末法制改革的进程中,提法使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推进审判改良,在审级制度、审判程序的制度设计和律师制度的引入等方面做些努力,但收效甚微,遭受挫折。提法使在推动审判改革方面遭遇的挫折,折射了在清廷式微的政治生态下,整个国家宪... 在清末法制改革的进程中,提法使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推进审判改良,在审级制度、审判程序的制度设计和律师制度的引入等方面做些努力,但收效甚微,遭受挫折。提法使在推动审判改革方面遭遇的挫折,折射了在清廷式微的政治生态下,整个国家宪政改革的曲折与艰难。但是,提法使的努力毕竟推进了中国传统法制向近代转型,促进了中国的法制化进程,迈出了从宣传鼓吹到走向实践的关键一步,也推进了中国法制与国际化的接轨,是中国法制改革的先声,同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历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提法使 审判改革
原文传递
清末提法使衙门的人事变革——以直隶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史新恒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1年第12期20-24,共5页
随着清末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继清廷对法官选拔之后,提法使衙门的人员安排开始备受关注,并最终以招考的方式确定下来。直隶是在清末司法改革中效果较好的一个省份。对其他各省产生了示范效应和启示意义。以直隶为中心进行考察能够透视... 随着清末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继清廷对法官选拔之后,提法使衙门的人员安排开始备受关注,并最终以招考的方式确定下来。直隶是在清末司法改革中效果较好的一个省份。对其他各省产生了示范效应和启示意义。以直隶为中心进行考察能够透视这次招考的全局和整个进程。此次招考体现了提法使对人员考选的重视,也是清廷对促使中国司法走向专业化、贵族化、精英化的一种尝试。但亦有组织无序、监管缺位和失语、单纯事后监督等问题存在。招考透视了清末的法制改革,既有把帝国改造成西方式的现代国家意图,又有对旧体制的一种留恋,两种情结在国家危亡的关口措乱交织、难以割舍,反映了转型和过渡时期的决策者在抉择面前的复杂心态,也反映了从一个封建性的王朝转变为一个现代国家,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毕竟是中国司法机关人事改革的一种尝试,代表和推动了历史发展的新趋势和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直隶 提法使 人事变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