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贤首法藏与佛教的中国化
1
作者 韩焕忠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66-71,共6页
法藏大师对佛教的中国化发挥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曾经参与了八十《华严》等多部佛教经典的翻译,并为《华严》译文的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佛教义理,特别是华严义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堪称是当时及... 法藏大师对佛教的中国化发挥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曾经参与了八十《华严》等多部佛教经典的翻译,并为《华严》译文的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佛教义理,特别是华严义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堪称是当时及已往华严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在杜顺大师五教止观及智俨大师学说基础上,融会诸家判教,以《华严经》为宗,开创了五教十宗的判教思想体系。作为华严义学的集大成者和华严宗的实际创立者,他被后世传承其学者尊奉为祖师,其关于推进佛教中国化的成果由此得以巩固下来,为中国佛教进一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藏 佛教 中国化
下载PDF
法藏的唯识观——以阿赖耶识和如来藏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子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19-123,共5页
阿赖耶识与如来藏之间的交涉关系可看作隋唐佛教性相之争的缩影,也是中国佛教思想史上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此背景之下考察华严宗巨匠法藏对这一对本是唯识学的概念的理解,并以此了解隋唐以后禅宗等中国化佛教的本体... 阿赖耶识与如来藏之间的交涉关系可看作隋唐佛教性相之争的缩影,也是中国佛教思想史上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此背景之下考察华严宗巨匠法藏对这一对本是唯识学的概念的理解,并以此了解隋唐以后禅宗等中国化佛教的本体论特色。法藏对此问题的观点反映了唐代以降中国佛学思想的主流观点。第一,阿赖耶识是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和生灭缘起之有为法的结合,即二者共同组成了所谓阿赖耶识;第二,真如也可受熏,并参与形成此本识。这可看作贤首大师对法相唯识学之整体理解的根基,是受之前旧译诸经典之影响所致。而在今天看来,这只是唯识学中的一支,其受真谛等无相唯识学的影响颇深,并站在《楞伽》、《起信》等以如来藏来统摄阿赖耶识的思想上来发挥如来藏系思想,并不能代表整个唯识思想,其与玄奘大师所传的唯识亦不同。而这也不仅是法藏本人的观点,它还反映了以禅宗、华严宗、天台宗为首的整个中国佛教性宗的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藏 唯识 阿赖耶识 如来藏
下载PDF
法藏的菩萨戒思想
3
作者 孙少飞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45-52,共8页
法藏将梵网菩萨戒作为其贯穿一生的宗教行持。他早年于岐州阿育王舍利塔燃指供养,既有当时盛行之燃指烧身等实践形式的影响,又是其依循《梵网经》菩萨戒的行持要求。法藏师从智俨并受其影响,提升了对《梵网经》的认识。法藏从释迦弥多... 法藏将梵网菩萨戒作为其贯穿一生的宗教行持。他早年于岐州阿育王舍利塔燃指供养,既有当时盛行之燃指烧身等实践形式的影响,又是其依循《梵网经》菩萨戒的行持要求。法藏师从智俨并受其影响,提升了对《梵网经》的认识。法藏从释迦弥多罗受持菩萨戒,出家后又得到唐代帝后的尊崇。法藏于四十余岁时在魏国西寺撰作《梵网经疏》,早于其他创立华严宗的著作。在武后时期,法藏又于龙门擂鼓台主持雕凿表现华严系受戒思想的洞窟。中宗及睿宗时期,法藏又先后向皇帝传授梵网菩萨戒。法藏的梵网菩萨戒思想又影响到后来的慧苑、法诜以及澄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藏 《梵网经》 菩萨戒
下载PDF
印度河科希斯坦古代交通路线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陆水林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74,141,共13页
本文介绍了印度河科希斯坦地区,以及流经该地的印度河及其主要支流的地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法显自陀历国至乌苌国的旅行,以及宋云、玄奘关于这一段路线的记载作了探讨。本文还介绍了奥雷尔·斯坦因1941年对这一地区的考察。
关键词 巴基斯坦 科希斯坦 法显 玄奘 宋云 陀历 乌苌 乌场 斯坦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