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WITH DIFFERENT NEEDLING METHODS
1
作者 胡幼平 杨运宽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2年第4期37-40,共4页
Purpos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different needling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Methods: A total of 158 cases of peripheral facial palsy patients are randomly divided... Purpos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different needling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Methods: A total of 158 cases of peripheral facial palsy patients a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n=116 cases, who are treated by penetration needling method) and control group (n=42 cases, who a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method). In treatment group, main acupoint pairs for penetration needling are Yangbai (GB 14) -Yuyao (EX-HN 4), Tongziliao (GB 1) -Taiyang (EX-HN 5), Jiache (ST 6) -Dicang (ST 4) and Chengjiang (CV 24) -Jiachengjiang (EX-HN) on the affected side, and in control group, the main acupoints used are Yifeng (TE 17), Yangbai (GB 14), Sibai (ST 2), Dicang (ST 4), Jiache (ST 6), Jingming (BL 1) and Chengjiang (CV 24). The treatment is given once daily with 10 sessions being a therapeutic course. Results: After 3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cure rates of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re 81.8% and 66.7% separately, show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are 96.5% and 88.1% separately, present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1). 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enetration needling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瘫痪 进针方法 针刺疗法
下载PDF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SHALLOW NEEDLING FOR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IN 80 AFRICANS
2
作者 臧俊歧 臧波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1999年第4期3-7,共5页
This paper is a summary of 150 cases of facial paralysis in African black people treated with shallow needling and mild needling manipulation. After 3 courses of treatment, of the 80 cases in the shallow-needling grou... This paper is a summary of 150 cases of facial paralysis in African black people treated with shallow needling and mild needling manipulation. After 3 courses of treatment, of the 80 cases in the shallow-needling group, 71 (88. 8% ) were cured, 5 (6. 3% ) had marked improvement, 3 (3. 7% ) had improvement and 1 (1. 2% ) failed; Of the 70 cases in traditional-needling group, 61 (87. 1 % ) were cured, 6 (8. 6% ) had evident improvement, 2 (2. 9% ) had improvement and 1 (1. 4 % ) had no striking chang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P >0. 5 ), indicating both the traditional needling method and shallow needling were effective in treatment of facial paralysis in black people. In addition, earlier treatment was very important in healing facial palsy; and the cure rate was higher in younger patients ard those with light seve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ial paralysis acupuncture therapy needling method SHALLOW needling
下载PDF
经筋透刺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姬锋养 赵艳 +2 位作者 陈志 石瑛 李爱东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筋透刺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在遂宁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顽固性面瘫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一组(60例)和联合组(6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单一组在... 目的探讨经筋透刺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在遂宁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顽固性面瘫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一组(60例)和联合组(6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单一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经筋透刺法联合穴位注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神经功能分级(H-B)评分、面瘫Portmann评分、Sunnybrook量表、复发率及临床疗效。结果单一组和联合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明显改善,且联合组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一组(P<0.05);单一组H-B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2.63±0.54)分比(4.01±0.73)分,联合组(1.67±0.49)分比(4.03±0.71)分(P<0.05),且联合组H-B评分低于单一组(P<0.05),单一组和联合组GDNF(12.16±3.33)mg/L比(8.92±1.35)mg/L、(15.54±3.42)mg/L比(8.89±1.37)mg/L、NGF水平(12.16±3.33)mg/L比(8.92±1.35)mg/L、(15.54±3.42)mg/L比(8.89±1.37)mg/L、面瘫Portmann评分(15.31±1.03)分比(6.69±0.68)分、(17.24±1.16)分比(6.72±0.71)分、Sunnybrook量表评分(69.16±10.67)分比(36.42±10.17)分、(78.64±11.56)分比(36.17±10.13)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GDNF、NGF水平、面瘫Portmann评分、Sunnybrook量表评分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总复发率(3.33%)低于单一组(13.33%)(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单一组(75.00%)(P<0.05)。结论经筋透刺法联合穴位注射可改善顽固性面瘫病人临床症状及面神经功能,疗效较好且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刺穴位 经筋透刺法 穴位注射 神经生长因子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蜂针经穴散刺法联合常规针刺疗法对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郑粮果 叶芳倩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6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蜂针经穴散刺法联合常规针刺疗法对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福州市长乐区中医院治疗的132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蜂针经穴散刺法联合常规针刺疗法对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福州市长乐区中医院治疗的132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蜂针经穴散刺法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麻痹症状评分、社会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抬额受限评分、皱眉受限评分、闭眼异常评分、耸鼻受限评分、患侧面肌肌力障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社会功能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针经穴散刺法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面部肌肉功能,提高生活功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针经穴散刺法 针刺 恢复期 周围性面瘫
下载PDF
筋针经筋平刺法在面瘫病急性期中的应用
5
作者 吴绪海 杨民燕 +1 位作者 杨银凯 王海琴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7期3461-3464,共4页
目的论述筋针经筋平刺法,为其在面瘫病急性期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以指导临床。方法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从面瘫病的病因、病机、临床分期及治疗研究概况等方面,探讨针灸治疗在面瘫病急性期中应用的合理性,同时结合筋针经筋平刺法的... 目的论述筋针经筋平刺法,为其在面瘫病急性期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以指导临床。方法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从面瘫病的病因、病机、临床分期及治疗研究概况等方面,探讨针灸治疗在面瘫病急性期中应用的合理性,同时结合筋针经筋平刺法的理论基础及操作方法,分析其在面瘫病急性期的应用。结果筋针经筋平刺法运用筋针疗法理论,在面部相应的经络循行筋经上,进行筋穴平刺、无感得气,可以达到以知为数般的疗效。结论筋针经筋平刺法在面瘫病急性期中的应用中具有有效性,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筋针疗法 筋针经筋平刺法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分析透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川 赵钧 +1 位作者 丁其川 李自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6-469,共4页
目的:观察透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和针刺对生物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四针八穴透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针刺法治疗,两组均采用House-Brachmann面神... 目的:观察透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和针刺对生物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四针八穴透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针刺法治疗,两组均采用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及针刺前后的生物表面肌电信号的中心距数值进行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和生物表面肌电信号的中心距数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面肌电信号能够量化反应出针刺治疗产生的疗效。结论:透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表面肌电信号可以作为面神经麻痹治疗的量化指标,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刺疗法 表面肌电信号 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基于力学理论的针刺三透法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健 张峻峰 +1 位作者 吴耀持 付雯琴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6期635-638,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力学理论的针刺三透法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急性期贝尔面瘫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基于力学理论的针刺三透法治疗,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 d;对照组采用普... 目的观察基于力学理论的针刺三透法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急性期贝尔面瘫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基于力学理论的针刺三透法治疗,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 d;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治疗频次和疗程同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痊愈率为6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9%,痊愈率为36.4%,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后治疗组Stenner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力学理论针刺三透法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面神经麻痹 面瘫 三透法 力学理论 Stennert评分
下载PDF
运用彭静山教授“一点二穴三线四面取穴法”针刺治疗难治性面瘫 被引量:3
8
作者 杜鑫 《中医药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54-57,共4页
彭静山教授提出“一点二穴三线四面”八字取穴法。笔者运用此八字取穴法指导针灸临床取穴治疗难治性面瘫,临床效果显著。本文列举临床典型病例,详细阐述取穴和针刺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机理进行论述。对于难治性面瘫,单纯毫针针刺治疗效果... 彭静山教授提出“一点二穴三线四面”八字取穴法。笔者运用此八字取穴法指导针灸临床取穴治疗难治性面瘫,临床效果显著。本文列举临床典型病例,详细阐述取穴和针刺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机理进行论述。对于难治性面瘫,单纯毫针针刺治疗效果有一定局限性,以“一点二穴三线四面”八字取穴法为基础,取穴点以透刺连接构成线、面,以芒针联合透刺法为主要治疗方法,可强化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静山 取穴法 芒针 透刺法 难治性面瘫
下载PDF
透刺结合滞针提拉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冯颜庆 周婷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透刺结合滞针提拉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顽固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治疗时间为3周,观察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H-B面神经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结... 目的:探讨透刺结合滞针提拉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顽固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治疗时间为3周,观察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H-B面神经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结果:治疗3周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面神经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刺结合滞针提拉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刺 滞针提拉法 顽固性面瘫
下载PDF
张卫华“滞针法”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星星 许文杰 张卫华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7期877-879,共3页
张卫华以“滞针法”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根据顽固性面瘫多表现为眼(不能闭合或兼流泪)、口部(歪斜)特征,应用眼部3+2(患侧头维、太阳、完骨下,患侧阳白、四白)滞针法、口部3向颊车(患侧迎香、地仓、承浆、颊车)滞针法为主治疗,适当加大... 张卫华以“滞针法”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根据顽固性面瘫多表现为眼(不能闭合或兼流泪)、口部(歪斜)特征,应用眼部3+2(患侧头维、太阳、完骨下,患侧阳白、四白)滞针法、口部3向颊车(患侧迎香、地仓、承浆、颊车)滞针法为主治疗,适当加大刺激,通经活络,以恢复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滞针法 顽固性面瘫 张卫华
下载PDF
角刺法联合经筋排刺法治疗难治性面瘫的经验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邓越 王宇航 +1 位作者 毛雪文 王世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9期134-137,共4页
角刺法是王世广主任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临床中采用角刺法联合经筋排刺法治疗难治性面瘫。将难治性面瘫患者的面部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运用角刺法(包括平角透刺法)、经筋排刺法等特色手法分区域联合施治。角刺法可扩大单个穴位的作用... 角刺法是王世广主任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临床中采用角刺法联合经筋排刺法治疗难治性面瘫。将难治性面瘫患者的面部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运用角刺法(包括平角透刺法)、经筋排刺法等特色手法分区域联合施治。角刺法可扩大单个穴位的作用半径,疏通本经及多经气血;经筋排刺法可调畅气血,改善神经肌肉功能。本法安全性高,最终可达到改善面部板滞、恢复萎缩肌肉功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刺法 透刺法 经筋排刺法 针刺 难治性面瘫
下载PDF
《内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余伯亮 陈秋明 《上海针灸杂志》 2006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内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1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观察组采用《内经》刺法中的毛刺、远道刺、直针刺、浮刺、半刺等刺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326例,痊愈273例,好转43例,无效10例,总... 目的观察《内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1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观察组采用《内经》刺法中的毛刺、远道刺、直针刺、浮刺、半刺等刺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326例,痊愈273例,好转4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6.9%;对照组88例,痊愈32例,好转5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3%。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内经》 刺法
下载PDF
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小军 《上海针灸杂志》 2004年第4期12-13,共2页
目的 观察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对 4 5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采用浅刺法治疗 ,并与常规刺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结论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两组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疗效 (浅刺组总有... 目的 观察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对 4 5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采用浅刺法治疗 ,并与常规刺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结论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两组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疗效 (浅刺组总有效率为 93.3% ,常规组总有效率 95 .6 % ) ,但浅刺组出现的后遗症较常规组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刺法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诊断标准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靳三针(面三针)结合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洪霞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9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靳三针(面三针)结合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予以分组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面瘫丸与雷火灸治疗,在... 目的探讨靳三针(面三针)结合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予以分组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面瘫丸与雷火灸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针刺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靳三针结合调任通督针法治疗,采用面神经功能评价计分表与H-B量表分别评估患者治疗前后面部各表情状态下肌肉活动程度与面神经功能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价计分表积分及H-B量表分级,统计不良事件。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价计分表积分(35.18±5.4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5.48±4.18)分,实验组治疗后H-B量表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620,t=10.960,Z=4.570 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以靳三针结合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面瘫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效果优于普通针刺治疗,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靳三针 调任通督针法 临床效果 面神经功能
下载PDF
赖新生以通元法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15
作者 甄伟龙 赖琦 庄子齐 《中医学报》 2024年第1期144-148,共5页
赖新生教授认为,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病机为“脉络痹阻,睑目失养,阴阳失衡”,治当“调筋启废,调和阴阳”。临证时应以通元法指导针灸治疗,通督调任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辨证选取足太阳经和手、足少阳经疏通经络,阴、阳跷脉调和目之开... 赖新生教授认为,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病机为“脉络痹阻,睑目失养,阴阳失衡”,治当“调筋启废,调和阴阳”。临证时应以通元法指导针灸治疗,通督调任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辨证选取足太阳经和手、足少阳经疏通经络,阴、阳跷脉调和目之开阖,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手法补泻,注重“络以通为用”,参以透刺法、齐刺法激发经气,使气至病所,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通元法 通督养神 引气归元 透刺法 齐刺法 针刺疗法
下载PDF
串刺针法配合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斌 王建文 李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针刺手法。方法:将9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选取面部瘫痪肌肉肌腹部的穴位:阳白、太阳、瞳子髎、颊车、地仓等,行串刺针法,针体均穿行于肌层,针体与肌肉纤维方向呈4... 目的:探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针刺手法。方法:将9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选取面部瘫痪肌肉肌腹部的穴位:阳白、太阳、瞳子髎、颊车、地仓等,行串刺针法,针体均穿行于肌层,针体与肌肉纤维方向呈40°~60°夹角,阳白、太阳等穴加电针治疗;对照组选取相同穴位,行常规针刺,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程和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47/47),优于对照组的93.6%(44/47)(P<0.01);痊愈患者在平均有效时间、显效时间及痊愈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1)。结论:串刺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且能明显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针刺方法
原文传递
平补平泻针刺法与电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对比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晓虹 李蓉 +1 位作者 龚可 李观荣 《四川中医》 2011年第4期109-110,共2页
目的:观察平补平泻针刺法与电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平补平泻针刺组)和对照组(电针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取常用穴位:翳风、合谷、颊车、攒竹、迎香、人中、阳白、四白、外关、足三里等。... 目的:观察平补平泻针刺法与电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平补平泻针刺组)和对照组(电针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取常用穴位:翳风、合谷、颊车、攒竹、迎香、人中、阳白、四白、外关、足三里等。每天针刺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第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显效率治疗组60.00%,对照组43.33%;有效率治疗组86.67%,对照组56.67%。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显效率治疗组90.00%,对照组56.67%;有效率治疗组96.70%,对照组73.33%。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早期取常用穴,平补平泻针刺法的临床效果优于电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平补平泻针刺法 电针 周围性面瘫
原文传递
经筋刺法对难治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熙 王竹行 +1 位作者 田丰玮 毛廷丽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95-99,共5页
目的从多维度探讨经筋刺法治疗难治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重庆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难治性面瘫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从多维度探讨经筋刺法治疗难治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重庆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难治性面瘫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面部三线法,疗程4周。采用中医症状体征量表进行分级量化临床疗效判定,采用秩和检验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H-B分级)评分及临床疗效差异,并在治疗4周后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面瘫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同时对2组进行面神经电图(ENoG)检查。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B分级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083、-2.089,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H-B分级明显低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80,P<0.05)。(2)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不同H-B分级的患者之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107、8.953,P均<0.05),治疗组VI级(完全麻痹)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25,P<0.05)。(3)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为(7.85±3.26)分,较对照组[(12.57±4.18)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68,P<0.05)。(4)治疗组的面瘫合并症新发率(5.77%)较对照组(19.61%)明显降低(χ^(2)=4.471,P<0.05)。(5)治疗后2组患者ENoG患侧/健侧波幅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15,P>0.05)。结论针刺可明显改善难治性面瘫患者症状并降低面瘫合并症发生率,经筋刺法疗效优于常规面部针刺法。面神经电图对难治性面瘫的神经功能检测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可能不适合作为难治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评估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面神经麻痹 经筋刺法
原文传递
透刺法为主针刺治疗对顽固性面瘫血流灌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崔梦媛 皮敏 +2 位作者 李海馨 胡墅婷 刘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352-1357,共6页
【目的】应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观察透刺法为主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过程中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期间在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接受治疗的41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透刺法为主的针刺治疗,其中阳... 【目的】应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观察透刺法为主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过程中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期间在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接受治疗的41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透刺法为主的针刺治疗,其中阳白穴透刺至鱼腰穴、地仓穴透刺至颊车穴、丝竹空穴透刺至太阳穴,疗程为1个月。观察疗程开始时与疗程结束时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和神经肌电图肌电波幅(Amp)的变化情况,并采用激光散斑技术,观察针刺前后及疗程开始时与疗程结束时患者的血流灌注量不对称性值(Pr)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在疗程开始时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小于疗程结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在疗程开始时的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Amp均大于疗程结束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针刺10min后,患者眼区整体Pr值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脸颊区和下颌区整体Pr值针刺前均大于针刺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1个疗程后,在疗程开始时与疗程结束时患者眼区、脸颊区和下颌区整体P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经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与眼轮匝肌Amp、口轮匝肌Amp呈负相关,相关系数(γ)分别为-0.224、-0.342,与眼Pr值、脸颊Pr值呈正相关,γ分别为0.240、0.275。【结论】激光散斑技术可即时反映针刺的效果,客观说明了针刺治疗能够增加局部血液灌注量、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 顽固性面瘫 透刺法 血流灌注
原文传递
特殊透刺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46
20
作者 曹榕娟 邱晓虎 谢晓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观察特殊透刺与常规透刺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7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脱落2例;对照组48例,脱落4例。观察组行与瘫痪肌束呈45°角透刺,阳白透头维、阳白透上星、... 目的:观察特殊透刺与常规透刺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7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脱落2例;对照组48例,脱落4例。观察组行与瘫痪肌束呈45°角透刺,阳白透头维、阳白透上星、丝竹空透鱼腰、牵正透迎香、迎香与颊车互透;对照组行常规透刺法治疗,阳白透鱼腰、攒竹透鱼腰、地仓与颊车互透、牵正透地仓、四白透迎香。两组各连接3组电针(观察组选用阳白与丝竹空、阳白与牵正、迎香与颊车;对照组选用阳白与攒竹、地仓与颊车、牵正与四白),采用断续波,频率为1 Hz,以患者耐受为度,并辅以患侧耳周穴(翳风、颊车、牵正)TDP照射,均配合患侧翳风、健侧合谷、双侧足三里穴直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10 d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5 d,共治疗3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分级标准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H-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74.5%(35/47),对照组愈显率为47.7%(2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特殊透刺(与瘫痪肌束呈45°角的透刺)治疗顽固性面瘫,优于普通透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顽固性周围性 特殊透刺 与瘫痪肌呈45°角透刺 常规透刺 针刺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