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livary and Serum IgA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Oro-Faci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1
作者 Taye J. Lasisi Bidemi O. Yusuf +1 位作者 Olawale A. Lasisi Efiong E. U. Ak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Head & Neck Surgery》 2013年第1期42-45,共4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salivary and serum levels of Immunoglobulin A (IgA) in patients with oro-faci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Methods: This is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Patients with oro-faci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 Objective: To evaluate salivary and serum levels of Immunoglobulin A (IgA) in patients with oro-faci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Methods: This is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Patients with oro-faci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ttending the Oral Pathology and Radiotherapy clinics of the University College Hospital, Ibadan, Nigeria were included. Seventy subjects comprising 22 patients with untreated OSCC, 18 patients with OSCC receiving treatment and 30 healthy, age and gender matched individuals were included. Serum and salivary samples from the participants were analysed for IgA levels using ELISA technique. Results: The mean value of serum IgA in OSCC patients receiving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 (p = 0.03), whil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comparing untreated OSCC patients with treated and healthy controls. The salivary IgA levels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p = 0.73). Also,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and salivary levels of IgA among the subjects. Conclusions: Serum IgA appeared to be better index than salivary IgA levels in monitoring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oro-facial 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IVA SERUM IMMUNOGLOBULIN Oro-faci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下载PDF
探讨浅表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2
作者 李芳芳 伍婕 于冠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23-26,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浅表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0例确诊为面部鳞状细胞癌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患者分为浅表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组与传统手术治疗组,各25例。浅表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组...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浅表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0例确诊为面部鳞状细胞癌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患者分为浅表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组与传统手术治疗组,各25例。浅表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组接受浅表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传统手术治疗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光敏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浅表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传统手术组的68.00%(P<0.05)。浅表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低于传统手术组的48.00%(P<0.05)。浅表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0%,低于传统手术组的4.00%(P<0.05)。浅表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组患者身体功能、心理健康和社交功能评分分别为(86.35±5.47)、(87.24±6.24)、(90.35±5.68)分,均高于传统手术治疗组的(77.49±6.81)、(71.39±5.48)、(83.69±4.82)分(P<0.05)。结论浅表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在面部鳞状细胞癌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可作为一种较好的治疗选择。然而,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研究来验证这些初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切削 光动力疗法 面部鳞状细胞癌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改良菱形皮瓣在面部基底细胞癌手术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朝晖 李振守 李慧芳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342-345,共4页
目的研究改良菱形皮瓣在面部基底细胞癌手术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面部基底细胞癌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8)和联合组(n=48),常规组进行肿瘤切除术后使用常规植皮修复,联合组进行肿瘤切除术后使用改良菱形皮... 目的研究改良菱形皮瓣在面部基底细胞癌手术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面部基底细胞癌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8)和联合组(n=48),常规组进行肿瘤切除术后使用常规植皮修复,联合组进行肿瘤切除术后使用改良菱形皮瓣缺损修复术。对比2组围术期变化、疼痛程度、瘢痕变化、面部修复效果、满意评分、并发症变化。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切口长度、皮肤缺损面积较小,且创面愈合时长较短(P<0.05);与常规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组疼痛程度、瘢痕变化分数较低(P<0.05);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色泽、功能、美观度分值较高(P<0.05);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面侧颧颊部、鼻部、额部、其他满意度分值较高(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58%(7/48),与常规组的31.25%(15/4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菱形皮瓣应用于面部基底细胞癌手术缺损修复中可以改善围术期变化,降低疼痛,减少瘢痕,提高面部修复效果和满意度,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基底细胞癌 改良菱形皮瓣 缺损修复
下载PDF
面部原发性皮肤黏液癌1例
4
作者 夏桂萍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4期459-461,共3页
患者男,69岁,右侧面部肿物8年余。8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部肿物,无红肿、疼痛,未予重视,后肿物逐渐增大。患者既往类风湿性关节炎13年。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四肢关节畸形,尤以双下肢为著,呈屈膝状,活... 患者男,69岁,右侧面部肿物8年余。8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部肿物,无红肿、疼痛,未予重视,后肿物逐渐增大。患者既往类风湿性关节炎13年。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四肢关节畸形,尤以双下肢为著,呈屈膝状,活动受限无水肿。皮肤科情况:右侧面部颧部外上方可见一约3.5 cm×4.0 cm大小红色肿物,表面血管扩张,质中等,活动度尚可,无压痛及波动感。皮损组织病理示:瘤组织位于真皮层内,由大小不一的肿瘤细胞团构成,漂浮于黏液湖中。免疫组织化学示:细胞角蛋白7(CK7)弥漫+,囊肿病液体蛋白-15(GCDFP-15)+,Ki67阳性指数5%~10%,突触素(Syn)、嗜铬素A(CgA)、S100和CK20均阴性。诊断:面部原发性皮肤黏液癌。行肿物切除术,随访至今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黏液癌 原发性 面部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对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微娜 姜鑫春 +2 位作者 程芳莉 黄晶 王婷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外科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共计9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开展研究,按随机信封法分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外科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共计9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开展研究,按随机信封法分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有效率、疼痛程度、瘢痕美观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感染、出血及红肿疼痛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观察组在术后3 d、7 d和1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术后2周、1个月和3个月,2组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更低(P均<0.05),且观察组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和在术后2周、1个月和3个月的DLQI评分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对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临床有效率提升、疼痛程度减轻、瘢痕美观度及生活质量改善均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部基底细胞癌 针对性护理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浅表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芳芳 李正霞 赵睿娟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2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究浅表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SC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面部SCC患者80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组42例(行浅表切削联合PDT治疗)及对照组38例(行单纯手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 目的探究浅表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SC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面部SCC患者80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组42例(行浅表切削联合PDT治疗)及对照组38例(行单纯手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皮瓣局部坏死率及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住院时间、皮损消失时间及皮损缩小50%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皮瓣局部坏死率为2.38%、复发率为2.38%,均低于对照组的18.42%、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表切削联合PDT在面部SCC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清除癌变病灶,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鳞状细胞癌 光动力疗法 浅表切削术 围术期指标 复发率
下载PDF
Predictors of distant metastasis in acinic cell carcinoma of the parotid gland
7
作者 Syed Ahmed Ali Kevin J Kovatch +3 位作者 Jonah Yousif Sonali Gupta Andrew J Rosko Matthew E Spector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20年第1期11-19,共9页
BACKGROUND AiCC is a primarily indolent disease process.Our aim with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characteristics consistent with rapidly progressive AiCC of the parotid gland.AIM To report o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l... BACKGROUND AiCC is a primarily indolent disease process.Our aim with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characteristics consistent with rapidly progressive AiCC of the parotid gland.AIM To report o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lung disease from AiCC and potential correlative factors.METHODS Single-institution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patients treated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between 2000 and 2017.Univariate analyses were performed.RESULTS A total of 55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There were 6 patients(10.9%)with primary AiCC of the parotid gland who developed lung metastases.The mean age at dia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lung metastases was 57.8 years of age,in comparison to 40.2 years for those without metastases(P=0.064).All 6 of the patients with lung metastases demonstrated gross perineural invasion intraoperatively,in comparison to none of those in the non-lung metastases cohort.Worse disease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gross perineural invasion,high-grade differentiation,and T4 classification(P<0.001).CONCLUSION AiCC of the parotid gland is viewed as a low-grade neoplasm with good curative outcomes and low likelihood of metastasis.With metastasis,however,it does exhibit a tendency to spread to the lungs.These patients thereby comprise a unique and understudied patient population.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factors that have been shown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association with worse disease-free survival and overall survival include presence of gross facial nerve invasion,higher T-classification,and high-grade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inic cell carcinoma Parotid gland Distant metastases facial nerve Perineural invasion
下载PDF
头面部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8
作者 陈宏辉 李伟权 马丽丽 《系统医学》 2023年第24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究对头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8月在粤北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头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分组,将抽到数字“1”的75例患者纳入参照组... 目的探究对头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8月在粤北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头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分组,将抽到数字“1”的75例患者纳入参照组,抽到数字“2”的7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使用Mohs显微外科手术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有效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33%,高于参照组的8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患者采用Mohs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基底细胞癌 手术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术后疼痛和瘢痕美观度的影响
9
作者 蔡微娜 姜鑫春 +1 位作者 程芳莉 黄晶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6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应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并评估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的基线资料,按照护理措施的差异将其划分为对照组(54例)... 目的探讨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应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并评估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的基线资料,按照护理措施的差异将其划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其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及瘢痕美观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6.67%,P<0.05)。2组在术后3 d、术后1周及出院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同组入院时降低,术后1周及出院时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同组入院时降低;观察组在不同时间点的上述评分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出院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在减轻其疼痛程度的同时提升瘢痕美观度,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部基底细胞癌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 术后疼痛 瘢痕美观度
下载PDF
手术切除联合自体断层皮片移植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
10
作者 陈谊 王小琴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41-44,共4页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联合自体断层皮片移植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53例面部SCC患者,按入院顺序依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26)给予手术切除联合常规...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联合自体断层皮片移植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53例面部SCC患者,按入院顺序依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26)给予手术切除联合常规外科修复,研究组(n=27)给予手术切除联合自体断层皮片修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美学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术后14 d,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研究组VEGF与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研究组美学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自体断层皮片移植治疗面部SCC创面愈合时间短,美学效果好,复发率低,整体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除 自体断层皮片 面部鳞状细胞癌 临床疗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美学效果 创面愈合
下载PDF
颜面皮肤癌中NOS和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晓光 谭文杰 +5 位作者 刘文玲 刘敏 杨宪勇 王延秀 赵峰 石亮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颜面皮肤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探讨三者与颜面皮肤癌血管生成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一氧化氮(NO)和 VEGF的相互作用及 NO在 VEGF促肿瘤生长...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颜面皮肤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探讨三者与颜面皮肤癌血管生成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一氧化氮(NO)和 VEGF的相互作用及 NO在 VEGF促肿瘤生长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7例颜面皮肤癌手术切除标本 VEGF、iNOS和 eNOS的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1)32例颜面皮肤癌组织表达VEGF,30例表达iNOS,35例表达eNOS;(2)VEGF与iNOS的表达呈正相关,与eNOS的表达无相关;(3)VEGF、iNOS的表达与颜面皮肤癌MVD呈正相关, eNOS的表达与颜面皮肤癌MVD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VEGF的表达与颜面皮肤癌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深度呈正相关;与临床分期无关。iNOS表达与颜面皮肤癌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正相关;eNOS表达与颜面皮肤癌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均无关。结论 (1)iNOS对 VEGF的生成和发挥作用的过程有重要影响;(2)MVD随着VEGF和iNOS表达的增强而增加,说明两者对颜面皮肤癌血管生成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皮肤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生成
下载PDF
颜面部钙化上皮瘤手术切除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海华 黄巍 +1 位作者 赵丽 左海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颜面部钙化上皮瘤的有效切除范围及缩小手术切口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月至12月我们收治颜面部单发钙化上皮瘤39例,手术切除范围包括包膜内肿物切除、肿物连同包膜完整切除、包膜外1~2 mm 切除、全层皮肤连同肿物... 目的:探讨颜面部钙化上皮瘤的有效切除范围及缩小手术切口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月至12月我们收治颜面部单发钙化上皮瘤39例,手术切除范围包括包膜内肿物切除、肿物连同包膜完整切除、包膜外1~2 mm 切除、全层皮肤连同肿物挖除(2~4 mm),手术方式为普通切口,设为普通切口组;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颜面部单发钙化上皮瘤45例,切除范围包括包膜内切除、连同包膜完整切除,手术方式为微小切口,设为微小切口组。比较两组肿物最大直径和切口长度,并从病理特点探讨其有效切除范围的依据。结果两组84例均恢复良好,无一例复发。病理特点:钙化上皮瘤瘤体周边界限清晰,其包膜完全为纤维结缔组织假性包膜,无上皮或内皮结构,包膜周边即正常的皮下组织结构,无增殖的瘤细胞。免疫组化:Ki67(-)。两组肿物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微小切口组瘢痕小,外形美观,患儿及家属满意度高。结论钙化上皮瘤经临床检查即可诊断,术中无需切除过多的组织,只要将钙化团块完全切除即可,采用微创小切口方法,疗效确切,术后瘢痕不明显,外形美观,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浅表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探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熊斯颖 杨艳 +2 位作者 邵蕾 田歆 刘玉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浅表切除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笔者科室接受治疗的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40例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20),... 目的:探讨浅表切除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笔者科室接受治疗的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40例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20),分别接受浅表切除联合光动力疗法和单纯浅表切除治疗。比较了两组患者的整体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累积复发率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史、体重指数、肿瘤特征(数目、位置、形状、最大直径、周长以及深度)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的整体切除率(93.5%vs93.8%,P=1.000)、完全切除率(69.6%vs 76.2%,P=0.433)以及治愈性切除率(54.3%vs 60.0%,P=0.602)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的累积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vs5.1%,P=0.007)。结论:浅表切除联合光动力疗法对于面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切除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面部鳞状细胞癌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联合应用钬激光和光动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董东 何小亮 +1 位作者 杨德勇 卢娜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13-115,119,共4页
目的探究联合应用钬激光和光动力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SCC)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有效控制面部SCC的恶化乃至治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将48例面部SCC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光动力局部照射治... 目的探究联合应用钬激光和光动力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SCC)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有效控制面部SCC的恶化乃至治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将48例面部SCC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光动力局部照射治疗)和试验组(光动力联合钬激光照射治疗),每组各24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5 min、30 min、60 min时鳞癌细胞温度的统计学差异,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统计学差异。结果2组患者鳞癌细胞温度0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15 min、30 min、60 min时鳞癌细胞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联合应用钬激光和光动力对面部SCC患者展开治疗,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皮损缩小以及消失的时间,同时增加鳞癌细胞温度,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纯使用钬激光进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鳞状细胞癌 钬激光 光动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窄蒂侧颌颈皮瓣在面部皮肤癌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廖剑锋 涂丽婷 史俊勇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10期1638-1639,1643,共3页
目的探讨窄蒂侧颌颈皮瓣应用于面部皮肤癌术后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设计耳前窄蒂的侧颌颈部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癌术后组织缺损,皮瓣最大10 cm×6 cm,最小3. 5 cm×2. 5 cm,蒂部宽1. 5 cm~2. 0 cm,长2. 0 cm~5. 0 cm。结果应用... 目的探讨窄蒂侧颌颈皮瓣应用于面部皮肤癌术后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设计耳前窄蒂的侧颌颈部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癌术后组织缺损,皮瓣最大10 cm×6 cm,最小3. 5 cm×2. 5 cm,蒂部宽1. 5 cm~2. 0 cm,长2. 0 cm~5. 0 cm。结果应用窄蒂侧颌颈皮瓣修复组织缺损10例,2例皮瓣远端出现淤血,延期愈合,其余均一期愈合,外形满意。结论窄蒂侧颌颈皮瓣切取简便,供区位置隐蔽,且能直接闭合,蒂部旋转范围大,外形满意,同时能及早进行皮肤癌的综合治疗,是面部皮肤癌术后创面修复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蒂侧颌颈皮瓣 面部皮肤癌 修复
下载PDF
鼻咽癌颅神经周围浸润与扩散的MRI诊断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智云 彭谦 +2 位作者 李树荣 初建平 张中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69-1471,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沿颅神经周围浸润与扩散的MRI征象。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活检证实的15例鼻咽癌患者颅神经周围扩散的MRI表现。结果15例鼻咽癌均显示沿着三叉神经分支浸润扩散,其中2例沿着面神经浸润扩散。6例(2例双侧)Meckel腔浸... 目的探讨鼻咽癌沿颅神经周围浸润与扩散的MRI征象。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活检证实的15例鼻咽癌患者颅神经周围扩散的MRI表现。结果15例鼻咽癌均显示沿着三叉神经分支浸润扩散,其中2例沿着面神经浸润扩散。6例(2例双侧)Meckel腔浸润;7例沿着三叉神经眼支(V1)扩散;10例沿上颌神经(V2)浸润,表现为圆孔扩大,上颌神经增粗;13例翼腭窝扩大,肿块占据;3例眶下神经增粗,异常强化;3例沿着下颌神经浸润,表现为卵圆孔扩大,下颌神经(V3)增粗。结论鼻咽癌可以沿着三叉神经、面神经浸润扩散,MRI是显示扩散的重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三叉神经 面神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开放面神经管的神经移植在腮腺癌手术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思源 王玉新 宋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 探讨侵袭到茎乳孔及周围骨质的腮腺深叶癌切除面神经后 ,即刻功能性修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93例腮腺癌患者分为A ,B ,C 3组。①A组 34例采用开放面神经管 ,去除周围骨质 ,将肿瘤连同腮腺及面神经扩大切除 ,同时行面神经移植... 目的 探讨侵袭到茎乳孔及周围骨质的腮腺深叶癌切除面神经后 ,即刻功能性修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93例腮腺癌患者分为A ,B ,C 3组。①A组 34例采用开放面神经管 ,去除周围骨质 ,将肿瘤连同腮腺及面神经扩大切除 ,同时行面神经移植的治疗方法 ;②B组 35例采用未开放面神经管 ,仅将癌瘤连同腮腺及受累的面神经切除 ;③C组 2 4例采用癌瘤与粘连的面神经干分离 ,保留面神经连续性的癌瘤切除。结果 A组术前有面瘫的 12例患者 ,术后面神经功能仅 2例恢复 ;术前无面瘫的 2 2例患者术后有 15例面神经功能恢复。术前无面瘫的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率显著高于术前有面瘫的患者 (P <0 0 5 )。B组 35例患者术后均造成永久性面瘫。C组 2 4例患者 ,术后面神经功能均完全恢复。术前无面瘫的患者中A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 5年生存率都显著高于B组和C组 (P <0 0 5 ) ;术前有面瘫的患者中A组和B组的局部控制率和 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开放面神经管即刻修复面神经功能的方法 ,既达到肿瘤切除的彻底性 ,又符合功能外科的发展要求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修复 腮腺癌 手术
下载PDF
采用窄缘切除术治疗面部原发性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万学峰 阿克拜尔.苏莱曼 吕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界限清楚的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窄缘切除术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5年3月笔者科室就诊的64例界限清楚的面部原发性色素型基底细胞癌患者,所有病变手术切除边界分别为2mm和4mm,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肿... 目的:探讨界限清楚的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窄缘切除术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5年3月笔者科室就诊的64例界限清楚的面部原发性色素型基底细胞癌患者,所有病变手术切除边界分别为2mm和4mm,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肿瘤直径均小于1cm,34例(53.12%)采用窄缘切除(2mm)和30例(46.88%)采用广泛切缘(4mm)。采用窄缘边界切除术仅1例患者可见肿瘤阳性边缘,窄缘切除手术的完整切除率为97.0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窄缘切除手术是治疗直径小于1cm界限清楚的面部原发性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可靠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基底细胞癌 Mohs显微描记手术 皮肤外科 皮瓣
下载PDF
局部皮瓣治疗面部基底细胞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亚楠 赵香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16期1322-1324,共3页
目的:观察局部皮瓣治疗面部基底细胞癌的疗效。方法:47例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应用局部皮瓣的方法进行修复,术中做冰冻切片决定手术切缘。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期修复,皮瓣存活良好,颜面部外观满意。1例面部其他部位再发基底细胞癌,再次行... 目的:观察局部皮瓣治疗面部基底细胞癌的疗效。方法:47例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应用局部皮瓣的方法进行修复,术中做冰冻切片决定手术切缘。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期修复,皮瓣存活良好,颜面部外观满意。1例面部其他部位再发基底细胞癌,再次行手术切除,未见复发。结论: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采用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验证的方式可以保证肿瘤的完全切除,应用局部皮瓣修复术后缺损,简便、高效,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基底细胞癌 皮瓣
下载PDF
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治疗面部皮肤癌和癌前病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秀英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8期1383-1385,共3页
目的分析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在治疗面部皮肤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60例面部皮肤癌或癌前病变患者,行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在治疗疗程结束后的6个月内评价疗效、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束后12... 目的分析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在治疗面部皮肤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60例面部皮肤癌或癌前病变患者,行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在治疗疗程结束后的6个月内评价疗效、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束后12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在获得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6.67%,总的完全缓解率可达78.33%;其中对汗腺和皮脂腺癌、Paget病、Bowen病和日光性角化的总治愈率高达100%;而在治疗后大部分出现轻微的红肿、瘙痒、疼痛等不良反应,但均在较短时间内自行康复,有小部分患者出现溃疡和灼伤症状,也能在针对性辅助治疗后痊愈;治疗后的总复发率仅为16.66%。结论氨基酮戊酸管动力疗法对面部皮肤癌和癌前病变,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复发率低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面部皮肤癌 有效性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