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损伤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因子Ⅷ相关抗原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凤芝 颜培华 +2 位作者 刘友梅 魏文 张双喜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36-139,共4页
本实验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冷损伤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EC)合成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损伤后的大鼠VEC平均荧光强度增强,说明冷损伤可明显影响VEC合成ⅧR:Ag的功能,这在冷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 本实验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冷损伤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EC)合成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损伤后的大鼠VEC平均荧光强度增强,说明冷损伤可明显影响VEC合成ⅧR:Ag的功能,这在冷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伤 血管 内皮细胞 抗原
下载PDF
骨折端Ⅷ因子相关抗原与血流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初同伟 王正国 +2 位作者 朱佩芳 焦文仓 温建良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研究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端Ⅷ因子相关抗原和血流量变化的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用 35只大耳白兔制作左侧桡骨骨折动物模型 ,分别于伤后 8、2 4、72h ,1、3、5、8周利用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 (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 目的 研究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端Ⅷ因子相关抗原和血流量变化的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用 35只大耳白兔制作左侧桡骨骨折动物模型 ,分别于伤后 8、2 4、72h ,1、3、5、8周利用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 (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rizedTomography ,SPECT)测定骨折端血流量变化 ,之后取骨折端标本提取蛋白样本定量检测Ⅷ因子相关抗原。结果 骨折端血流量在致伤后 8h开始上升 ,1周时达顶峰 ,高血流量状态一直维持到第 3周 ,第 5和第 8周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骨折端Ⅷ因子相关抗原在伤后 2 4h开始增高 ,骨折后 3天达到较高的水平 ,该状态一直维持到骨折后的第 3周 ,到第 5周时开始出现较明显的回落 ,第 8周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伤后 72h骨折端血流量增高与骨折端血管生成有关 ,早期的血流量增加可能与骨折后的创伤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相关抗原 血流量 实验 相关性 桡骨骨折 动物模型
下载PDF
VEGF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对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初同伟 王正国 朱佩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端对Ⅷ因子相关抗原含量变化的影响 ,以确定VEGF对骨折端血管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用 10 5只大耳白兔制作桡骨骨折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VEGF组、拮抗VEGF组 ,分别于伤后不...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端对Ⅷ因子相关抗原含量变化的影响 ,以确定VEGF对骨折端血管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用 10 5只大耳白兔制作桡骨骨折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VEGF组、拮抗VEGF组 ,分别于伤后不同时间利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各组动物骨折端Ⅷ因子相关抗原含量变化。结果 应用外源性VEGF后 ,骨折端Ⅷ因子相关抗原含量明显增加 ;拮抗VEGF则使骨折端Ⅷ因子相关抗原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VEGF对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血管重建具有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因子相关抗原含量
下载PDF
CD105和Ⅷ因子相关抗原对大肠癌新生血管标记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大林 李杨 +2 位作者 林惠忠 周东风 姜长青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CD105和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g)在大肠癌的表达意义,并将二者对大肠癌新生血管的标记作用进行对比。方法采用鼠抗人CD105单克隆抗体和鼠抗人F8RAg原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0例大肠癌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及40例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CD105和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g)在大肠癌的表达意义,并将二者对大肠癌新生血管的标记作用进行对比。方法采用鼠抗人CD105单克隆抗体和鼠抗人F8RAg原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0例大肠癌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及40例正常对照组的微血管进行定量检测,计数100倍视野下5个血管丰富视野的微血管密度(MVD),取其均值。结果大肠癌组织与正常对照组的MVD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以CD105和F8RAg为新生血管标记物测得的大肠癌微血管密度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以CD105标记的大肠癌微血管密度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1);而以F8RAg为标记物测得的MVD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大肠癌新生血管形成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及预后有关,CD105和F8RAg均在大肠癌有良好表达,但CD105在标染肿瘤新生血管上比F8RAg更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05 因子相关抗原 结直肠肿瘤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大黄虫丸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Ⅷ因子抗原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魏连波 马志刚 +3 位作者 李玉明 黄璜 栾图 叶任高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年第7期399-401,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黄虫丸对特发性膜性肾炎 ( MGN)肾病综合征 ( NS) 因子抗原 ( R:Ag)、纤维蛋白原 ( Fbg)的作用。方法 :选择 MGN— NS患者 60例 ,用美国 IL公司生产 ACT- 2 0 0自动凝血机检测 R:Ag、Fbg的变化。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目的 :探讨大黄虫丸对特发性膜性肾炎 ( MGN)肾病综合征 ( NS) 因子抗原 ( R:Ag)、纤维蛋白原 ( Fbg)的作用。方法 :选择 MGN— NS患者 60例 ,用美国 IL公司生产 ACT- 2 0 0自动凝血机检测 R:Ag、Fbg的变化。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用大黄虫丸 ,对照组用潘生丁干预治疗。观察大黄虫丸对 MGN- NS患者血 R:Ag、Fbg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 R:Ag、Fb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 P<0 .0 0 1 ) , R:Ag、Fbg与 BUN呈显著正相关 ( P<0 .0 0 1 ) ,Fbg与白蛋白 ( ALB)呈显著负相关 ( P<0 .0 1 )。经用大黄虫丸治疗后 ,MGN- NS患者血 R:Ag、Fbg显著降低 ( P<0 .0 1 ,P<0 .0 5 ) ,明显优于潘生丁 ( P<0 .0 5 )。结论 :大黄虫丸能显著降低 MGN- NS患者 R:Ag、Fbg含量 ,改善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Zhe丸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因子抗原 纤维蛋白原 高凝状态
下载PDF
恶性肿瘤病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及因子Ⅷ相关抗原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方玉荣 唐耀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48-150,共3页
本文对94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Fn及Ⅷ R·Ag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血浆Fn升高,而食管癌、胃癌、肝癌则显著降低,并且各型肿瘤患者血浆Ⅷ R·Ag水平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肝癌的改变最为明显。同时还发现这两... 本文对94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Fn及Ⅷ R·Ag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血浆Fn升高,而食管癌、胃癌、肝癌则显著降低,并且各型肿瘤患者血浆Ⅷ R·Ag水平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肝癌的改变最为明显。同时还发现这两种蛋白的变化与病人的临床一般状态差异显著。因此,我们认为测定恶性肿瘤患者血浆Fn和Ⅷ R·Ag水平可能在估计病情的严重性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肿瘤 血浆 VIIIR.Ag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血清D-二聚体、凝血因子Ⅷ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朱宝山 王永 +1 位作者 范远威 陈如健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H)抗凝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LCPCPHD)血清D-二聚体(D-D)、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及凝血因子Ⅷ(Ⅷ:C)的影响.方法:将70例LCPCPHD患者按就诊顺序1:1比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H)抗凝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LCPCPHD)血清D-二聚体(D-D)、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及凝血因子Ⅷ(Ⅷ:C)的影响.方法:将70例LCPCPHD患者按就诊顺序1:1比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吸氧、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抗感染,活血化瘀及扩血管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LMH 5000 u,1次/d.两组均以10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D-D、ⅧR:Ag和Ⅷ:C治疗前后变化.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 (3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 (26/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后血清D-D、ⅧR:Ag及Ⅷ:C浓度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观察组治疗后血清D-D、ⅧR:Ag及Ⅷ:C浓度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LMH抗凝治疗LCPCPHD可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D-二聚体 凝血因子相关抗原 凝血因子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区基因多态性与血友病A患者凝血因子Ⅷ抑制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弘正 杨林花 +4 位作者 刘秀娥 张睿娟 赵华 秦秀玉 陈剑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7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区基因多态性与血友病A患者凝血因子Ⅷ(FⅧ)抑制物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对130例HA患者和90名健康对照者的HLA-DQA1区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Bethesda法...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区基因多态性与血友病A患者凝血因子Ⅷ(FⅧ)抑制物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对130例HA患者和90名健康对照者的HLA-DQA1区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Bethesda法检测HA患者FⅧ抑制物活性。结果 130例HA患者中,检出6例FⅧ抑制物阳性患者(全部为重型),占重型患者的6.8%;对所检测FⅧ抑制物阳性患者HLA-DQA1区的各等位基因,占全部HA患者的等位基因阳性率及其在重型HA患者的等位基因阳性率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尚不能证明该区各等位基因与抑制物发生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A 凝血F抑制物 HLA—DQ抗原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牙源性钙化囊肿的血管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及PCNA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虹 徐辉 +3 位作者 李纯纯 欧阳喈 白淑清 张国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7年第2期80-83,共4页
为了解牙源钙化囊肿的囊肿型和肿瘤型内血管和细胞增殖活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应用血管内皮细胞的标志性抗原VIII因子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对11例牙源性钙化囊肿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以6例造釉细胞癌作对照。结果显示:囊... 为了解牙源钙化囊肿的囊肿型和肿瘤型内血管和细胞增殖活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应用血管内皮细胞的标志性抗原VIII因子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对11例牙源性钙化囊肿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以6例造釉细胞癌作对照。结果显示:囊肿型牙源性钙化囊肿的部分标本中,囊壁上皮下有VIII因子染色阳性的密集的新生小血管,囊壁上皮中PCNA染色阳性细胞也较多,显示囊壁上皮增殖活动较强的组织依,部分囊壁上皮下血管较少,PCNA染色阳性细胞也较少,显示囊壁上皮增殖较慢,相对稳定的组织学像。而在肿瘤型牙源性钙化囊肿中,肿瘤间质中VIII因子杂色阳性血管密度明显增加,并且血管管腔增大,PCNA染色见肿瘤的上皮团片中阳性细胞也明显增多,反映了肿瘤增殖活跃,生长较快。表明肿瘤内血管的增生与肿瘤的增殖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肿瘤 钙化囊肿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化
下载PDF
LN-R和FⅧ-RAg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丽 田林 +1 位作者 曹树芬 杜兴贵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29-131,F002,共4页
目的 :探讨层粘连蛋白受体 (LN -R)和人血管Ⅷ因子相关抗原 (FⅧ -RAg)在胃癌中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6 8例胃癌组织中LN -R和FⅧ -RAg的表达及MVD的计数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LN -R阳... 目的 :探讨层粘连蛋白受体 (LN -R)和人血管Ⅷ因子相关抗原 (FⅧ -RAg)在胃癌中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6 8例胃癌组织中LN -R和FⅧ -RAg的表达及MVD的计数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LN -R阳性表达和MVD计数与肿瘤分化水平、浸润深度 (P <0 .0 1)及淋巴结转移 (P<0 .0 0 1)密切相关。不同组织学类型中LN -R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1) ,而MVD与胃癌组织学类型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LN -R和FⅧ -RAg的高表达与肿瘤分化、侵袭和转移的关系十分密切。LN -R和F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R F-RAg 胃癌 基因表达 层粘连蛋白受体 人血管因子相关抗原
下载PDF
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Ⅷ-R Ag和MMP-9的表达
11
作者 郭晓霞 孙宁宁 史小林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Ⅷ因子相关抗原(Ⅷ-R Ag)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DUB)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正常妇女与DUB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中Ⅷ-R Ag和MMP-9进行标记,并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定量观... 目的探讨Ⅷ因子相关抗原(Ⅷ-R Ag)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DUB)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正常妇女与DUB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中Ⅷ-R Ag和MMP-9进行标记,并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定量观察与分析。结果DUB出血区子宫内膜Ⅷ-R Ag表达显著低于其无出血区内膜和正常内膜,出血区子宫内膜MMP-9表达比其无出血部位内膜和正常内膜明显增多。结论DUB患者内膜组织异常出血和脱落与Ⅷ-R Ag和MMP-9异常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障碍性子官出血 因子相关抗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血清前白蛋白和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检测在肝病中的意义
12
作者 方玉荣 邓绪乐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4期275-277,共3页
本文采用免疫火箭电泳法测定82例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的含量。结果显示,两者的改变与肝病受损程度密切相关,並对检测肝脏疾病有高度敏感性。为此,建议将血中这两种蛋白含量列为肝功能常规检测指标。
关键词 肝病 前白蛋白 抗原 诊断
下载PDF
人白细胞DR抗原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在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13
作者 牟江洪 王东 +1 位作者 陈俐 李增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71-673,共3页
目的:检测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中人白细胞 D R 抗原( H L A D R)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FⅧ R Ag)的表达,及其对骨肉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 H L A D R和 FⅧ R Ag 单克隆抗体对80 例骨肉瘤进行... 目的:检测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中人白细胞 D R 抗原( H L A D R)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FⅧ R Ag)的表达,及其对骨肉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 H L A D R和 FⅧ R Ag 单克隆抗体对80 例骨肉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几乎不表达 H L A D R,而 FⅧ R Ag 呈高表达。结论: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主要表现为凝血功能而几乎丧失免疫功能,其与骨肉瘤的转移和预后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HLA-DR FVRAg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吸烟者血浆Ⅷ因子相关抗原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
14
作者 方玉荣 徐玉林 刘德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2期32-34,共3页
本文采用Luarell氏免疫火箭电泳法和免疫单扩散法,分别测定50名吸烟者血浆Ⅷ因子相关抗原(ⅧR·Ag)和纤维蛋白原(Fbg)的含量,结果发现吸烟者血浆中此两种蛋白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及P<0.02)... 本文采用Luarell氏免疫火箭电泳法和免疫单扩散法,分别测定50名吸烟者血浆Ⅷ因子相关抗原(ⅧR·Ag)和纤维蛋白原(Fbg)的含量,结果发现吸烟者血浆中此两种蛋白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及P<0.02)。众所周知,ⅧR·Ag和Fbg是反映血液凝固性的重要指标,因此,本结果提示吸烟导致血液凝固性升高,可能是吸烟引起心血管损害的重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抗原 纤维蛋白原 心血管损害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病人血小板聚集、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梁奕铨 余斌杰 肖亦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1期25-29,共5页
本文对23例初发Ⅱ型糖尿病病人口服降糖药吡磺环已脲(Glipizide)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第Ⅷ僵因子相关抗原(ⅧR:Ag)和纤维蛋白原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Ⅱ型糖尿病病人在临床未发现微血管病变时已有血小板聚集率升高,血小板聚集率与... 本文对23例初发Ⅱ型糖尿病病人口服降糖药吡磺环已脲(Glipizide)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第Ⅷ僵因子相关抗原(ⅧR:Ag)和纤维蛋白原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Ⅱ型糖尿病病人在临床未发现微血管病变时已有血小板聚集率升高,血小板聚集率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无相关性,与ⅧR:Ag呈正相关(P<0.001)。吡磺环己脲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提示血小板功能异常可能参与Ⅱ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内皮损害会加剧血小板聚集功能;吡磺环已脲对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血小板聚集率 因子相关抗原 吡磺环已脲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和脂质过氧化物浓度的变化
16
作者 杨喜山 任亚萍 +1 位作者 魏太星 魏经汉 《洛阳医专学报》 1996年第1期26-28,共3页
对25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反映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指标──第Ⅷ因子相关抗原(vWF),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浆中反映氧自由基损伤水平的脂质过氧化物(LPO)。结果发现,EH患者血浆vWF和LPO... 对25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反映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指标──第Ⅷ因子相关抗原(vWF),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浆中反映氧自由基损伤水平的脂质过氧化物(LPO)。结果发现,EH患者血浆vWF和LPO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LPO与vWF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提示EH患者存在有VEC损伤,氧自由基是导致VEC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高血压 因子 相关抗原 过氧化脂质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和组织蛋白酶D与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17
作者 陶小钰 顾学文 崔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和组织蛋白酶D在其转移、预后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3例乳腺癌进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8)和组织蛋白酶D(Cath-D)染色。结果33例乳腺癌微血管F8染色均阳性(10...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和组织蛋白酶D在其转移、预后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3例乳腺癌进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8)和组织蛋白酶D(Cath-D)染色。结果33例乳腺癌微血管F8染色均阳性(100%)。癌组织内染色阳性在70%以上者7例(21.21%),癌周组织阳性在70%以上者25例(71.67%),两者有明显差异(P<0.01)。F8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1)。33例乳腺癌Cath-D阳性者30例,占90.09%。结论F8、Cath-D免疫组化染色对判断乳腺癌转移、预后有着重要意义。两项同时检测可起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F8 相关抗原 组织蛋白酶D 肿瘤转移
下载PDF
CD105和Ⅷ因子相关抗原对大肠癌新生血管标记的研究
18
作者 李大林 李杨 +1 位作者 姜长青 于建宪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CD105和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g)在大肠癌的表达意义,并将二者对大肠癌新生血管的标记作用进行对比。方法采用鼠抗人DC105单克隆抗体和鼠抗人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0例大肠癌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及40例... 目的探讨CD105和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g)在大肠癌的表达意义,并将二者对大肠癌新生血管的标记作用进行对比。方法采用鼠抗人DC105单克隆抗体和鼠抗人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0例大肠癌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及40例正常对照组织的微血管进行定量检测,计数100倍视野下5个血管丰富视野的微血管密度(MVD),取其均值。结果大肠癌组织与正常对照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以DC105和Ⅷ因子相关抗原为新生血管标记物测得的大肠癌微血管密度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以DC105标记的大肠癌微血管密度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1);而以Ⅷ因子相关抗原为标记物测得的MVD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大肠癌新生血管形成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及预后有关,DC105和Ⅷ因子相关抗原均在大肠癌有良好表达,但CD105在标染肿瘤新生血管上比因子更具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105 因子相关抗原 大肠癌 微血管密度(MVD)
下载PDF
138例肾脏疾病因子Ⅷ相关抗原、抗凝血酶Ⅷ和纤维蛋白连结素的平行观测
19
作者 赵文敬 李锦堂 +1 位作者 陈钟颖 段淑娟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第2期141-144,共4页
肾脏疾病常并发静脉血栓,对此我们观察了部分血液凝固和抗凝指标。结果显示,肾脏疾病血液凝固性均增强;AT-Ⅲ蛋白含量在急性肾衰和狼疮性肾炎降低,但AT-Ⅲ活性改变不大;Fn测定在肾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其它肾脏疾病组则明显低于正常.因此... 肾脏疾病常并发静脉血栓,对此我们观察了部分血液凝固和抗凝指标。结果显示,肾脏疾病血液凝固性均增强;AT-Ⅲ蛋白含量在急性肾衰和狼疮性肾炎降低,但AT-Ⅲ活性改变不大;Fn测定在肾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其它肾脏疾病组则明显低于正常.因此治疗过程中,如何预防和降低其凝固性则显得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血液凝固性 抗凝指标
下载PDF
第Ⅷ因子相关抗原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
20
作者 张瑜 张海雁 +2 位作者 张红丽 朱海涛 薛京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26-1127,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蜕膜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对于复发性流产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流产组)和1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子宫蜕膜血管进行免疫病理观察。结果:流产组蜕膜血管内皮细胞第... 目的:探讨子宫蜕膜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对于复发性流产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流产组)和1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子宫蜕膜血管进行免疫病理观察。结果:流产组蜕膜血管内皮细胞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缺失(阴性),对照组完好(阳性),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蜕膜血管内皮细胞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缺失,反映了血管受到免疫复合物的损伤,此检测可作为病理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因子相关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