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纵向监测 被引量:27
1
作者 杨恒林 杨品芳 +7 位作者 董莹 车立刚 何慧 刘德全 刘瑞君 詹斌 张春勇 高大庆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1-33,共3页
应用WHO推荐的体外微量测定法于停用氯喹前的1981年及停药后的1984、1988—1990和1992年在云南省南部的勐腊县测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率分别为97.4%、100%、96.1%及93.7%;ID50依次... 应用WHO推荐的体外微量测定法于停用氯喹前的1981年及停药后的1984、1988—1990和1992年在云南省南部的勐腊县测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率分别为97.4%、100%、96.1%及93.7%;ID50依次为170、132、125及110nmol/L,ID95为1000、740、707及576nmol/L;平均抑制量分别为55.4、46.7、45.8及35.4pmo1/井。与1981年测得结果相比,抗性率无明显变化;ID50分别下降22.3%(P<0.05)、26.4%(P<0.05)及35.3%(P<0.01),ID95依次下降26.0%(P<0.05)、29.3%(P<0.05)及42.4%(P<0.01)。平均抑制量分别下降15.7%(P>0.05)、17.3%(P<0.05)及36.1%(P<0.01)。提示云南南部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并不稳定,而是随药物压力的下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抗性 氯喹 体外微量法
下载PDF
江苏省恶性疟防治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小萍 高琪 +10 位作者 吴中兴 赵勇进 葛均 金小林 周华云 王丽琴 李菊林 钱维珍 王伟明 沈宝祥 顾亚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45-250,共6页
为了解江苏省恶性疟的流行特点和媒介传疟作用,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以尽快控制和消灭恶性疟,我们通过多年大量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证实嗜人按蚊是江苏省传播恶性疟的主要媒介。根据调查和研究结果,在全省恶性疟流行区采取... 为了解江苏省恶性疟的流行特点和媒介传疟作用,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以尽快控制和消灭恶性疟,我们通过多年大量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证实嗜人按蚊是江苏省传播恶性疟的主要媒介。根据调查和研究结果,在全省恶性疟流行区采取了大范围持续的室内滞留喷洒灭蚊,和药物浸泡蚊帐巩固灭蚊,同时抓好传染源和易感人群的综合防治措施,结果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恶性疟的流行,并大幅度降低了间日疟发病率。经多年疟疾监测证实,已连续8年未发生当地感染的恶性疟病例,达到基本消灭恶性疟的标准,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人按蚊 室内滞留喷洒 药物浸泡蚊帐 疟疾 防治
下载PDF
广东省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防治后期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荣幸 潘波 +2 位作者 朱泰华 刘勇鹰 吴旭光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195-197,共3页
目的 探讨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防治后期流行病学特点和简化疟疾监测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广东省有嗜人按蚊分布的 12个市、县作为观察点。每个市、县重点抓“三热”病人血检、现症病人根治和媒介按蚊监测。对输入性病例疫点不作... 目的 探讨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防治后期流行病学特点和简化疟疾监测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广东省有嗜人按蚊分布的 12个市、县作为观察点。每个市、县重点抓“三热”病人血检、现症病人根治和媒介按蚊监测。对输入性病例疫点不作任何处理 ,只进行现症病人根治 ;对原发和输入继发病例除现症病人根治外 ,病人家属需进行假定性治疗。结果 广东省 12个嗜人按蚊分布区的市、县 ,4年居民平均血检率为 0 .5 4 % ,疟原虫平均阳性率为 0 .35 % ,血检数量虽然由人口总数的 5 %减少至 0 .5 4 % ,但每年疟疾年发病率都是稳中有降 ,没有暴发流行点出现。广东省嗜人按蚊吸血习性通过加权校正 ,吸人血比例为 6 8.2 % ,吸牛血比例为 31.8%。 4年所发现的 16 78例疟疾病例均呈散发性 ,平均每个疫点仅 1.14个 ,各病例之间无必然联系。 结论 在广东省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防治后期 ,疟疾的监测方法完全可以简化为只进行“三热”病人血检和现症病人根治。血检数量为人口总数的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嗜人按蚊 疟疾 流行病学 疾病监测
下载PDF
苏州市消除疟疾后传疟媒介种群及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4
作者 吴秀珍 吴敬之 +1 位作者 周靖 苏静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0年第9期89-91,共3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消除疟疾后传疟媒介种群及密度现状,为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引起本地继发感染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6-10月苏州市所辖7个县(区),采用全通宵诱蚊灯法和半通宵人诱法进行按蚊种群和密度监测;在水稻田及周... 目的了解苏州市消除疟疾后传疟媒介种群及密度现状,为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引起本地继发感染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6-10月苏州市所辖7个县(区),采用全通宵诱蚊灯法和半通宵人诱法进行按蚊种群和密度监测;在水稻田及周边灌溉水体等环境用500 mL勺取20勺水观察按蚊幼虫密度。结果苏州市2019年6-10月全通宵诱蚊灯法室内共捕获中华按蚊40只,密度为0.19只/灯·夜,外捕获中华按蚊44只,密度为0.21只/灯·夜;2019年6-10月半通宵人诱法共捕获中华按蚊89只,平均叮人率为0.21只/人·h;2019年6-10月份水稻田及周边环境中华按蚊幼虫密度为0.37条/勺。结论消除疟疾后,苏州市的传疟媒介主要是中华按蚊,未监测到嗜人按蚊的存在;2019年6-10月中华按蚊的密度低于往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中华按蚊 嗜人按蚊 种群及密度 监测 苏州
下载PDF
沧源县1995~1997年疟疾监测情况分析
5
作者 杨沧江 肖正荣 孙维江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1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了解沧源县1995~1997年疟疾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发热病人血检、居民原虫调查、媒介监测等方法。结果原发病例和疫点高度分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995~1997年分别为0.48%,1.41%和1.80%,恶性疟原虫比例分别为31.82... 目的了解沧源县1995~1997年疟疾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发热病人血检、居民原虫调查、媒介监测等方法。结果原发病例和疫点高度分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995~1997年分别为0.48%,1.41%和1.80%,恶性疟原虫比例分别为31.82%,81.58%和50.55%。结论沧源县的疟疾流行虽已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近年来却呈逐年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恶性疟 流行 监测
下载PDF
海南省吊罗山地区恶性疟原虫对咯萘啶、磺胺多辛、乙胺嘧啶联用敏感性的5年监测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在松 邵葆若 +1 位作者 蒙锋 施晓华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3年第2期81-83,共3页
1986~1987年在抗氯喹恶性疟流行区海南省吊罗山地区,以咯萘啶(咯)800mg、磺胺多辛(磺)1 000mg、乙胺嘧啶(乙)50mg,2d分服,作为常规治疗恶性疟,1988年起改用咯500mg、磺1 000mg、乙50mg的单剂。1986~1990五年间共治疗恶性疟435例。经... 1986~1987年在抗氯喹恶性疟流行区海南省吊罗山地区,以咯萘啶(咯)800mg、磺胺多辛(磺)1 000mg、乙胺嘧啶(乙)50mg,2d分服,作为常规治疗恶性疟,1988年起改用咯500mg、磺1 000mg、乙50mg的单剂。1986~1990五年间共治疗恶性疟435例。经体内法测定,当地恶性疟原虫对咯、磺、乙伍用均保持敏感,治愈率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萘啶 磺胺多辛 乙胺嘧啶 抗疟药
下载PDF
福建省消灭恶性疟防治策略与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金俊 许龙善 +2 位作者 黄柏芳 郑祖杰 徐保海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41-244,共4页
建国后恶性疟经积极防治,发病率递年降低。70年代流行再度回升。1971~1975年调查已波及9个县(市)134个村,病例856人,死亡100多人。主要病媒为嗜人按蚊,其传播能量比中华按蚊高18.8倍,通过使用DDT乳... 建国后恶性疟经积极防治,发病率递年降低。70年代流行再度回升。1971~1975年调查已波及9个县(市)134个村,病例856人,死亡100多人。主要病媒为嗜人按蚊,其传播能量比中华按蚊高18.8倍,通过使用DDT乳剂滞留喷洒灭蚊和根治传染源的防治策略后,病媒分布和恶性疟流行范围逐年减少,1983年最后查治3例患者。1984~1994年对1704444例发热病人监测和135507名居民调查血检,未再发现当地感染的恶性疟病例,达到消灭恶性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恶性疟 嗜人按纹 监测 疟疾
下载PDF
福建省嗜人按蚊残存分布区的疟疾监测
8
作者 许龙善 吴金俊 +8 位作者 徐保海 李莉莎 刘庆生 郑粹荣 罗张华 廖春光 姜法荣 李德明 沙雨农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考核福建省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区的疟疾防治效果。 方法  1988年起对该类区的疟疾与媒介实行监测 ;1998~ 2 0 0 0年按照卫生部 WHO的课题 ,选择建阳市童游镇和邵武市水北乡实施纵向监测。每年在疟疾流行季节 (7~ 10月 ... 目的 考核福建省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区的疟疾防治效果。 方法  1988年起对该类区的疟疾与媒介实行监测 ;1998~ 2 0 0 0年按照卫生部 WHO的课题 ,选择建阳市童游镇和邵武市水北乡实施纵向监测。每年在疟疾流行季节 (7~ 10月 ) ,组织专业人员 ,捕捉原嗜人按蚊村人房 (帐内 )按蚊 ,鉴定蚊种并计算密度 ;对发热者采血镜检疟原虫。 结果 对原该蚊分布的 2 63个和 2个村的纵向观察 3年 ,均未再捕到嗜人按蚊。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阳性者从 1988年的 13 15例降至 2 0 0 1年的 3例。 结论 福建省抗疟措施有效 ,防治成果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嗜人按蚊 监测
下载PDF
不同媒介地区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锦辉 王槐芳 +1 位作者 石维志 郭传坤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81-83,共3页
广西1985~1989年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的26个县(市)进行5年的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结果表明,以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为媒介的地区,达标后5年来发热病人血检平均原虫阳性率分别为0.020%、0.041... 广西1985~1989年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的26个县(市)进行5年的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结果表明,以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为媒介的地区,达标后5年来发热病人血检平均原虫阳性率分别为0.020%、0.041%和0.006%。在基本消灭疟疾达标后的第5年,微小按蚊地区年带虫发病率比达标当年年带虫发病率上升1.7倍;嗜人按蚊地区(第4年)上升1.9倍;中华按蚊地区下降67.86%。显示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地区,考核达标后5年来疟疾疫情稳定,以微小按蚊和嗜人按蚊为媒介的地区,疫情波动性较大,局部地区出现疟疾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监测 微小按蚊 疟原虫
下载PDF
江苏省疟疾疫情预警系统的建立Ⅴ输入性恶性疟防控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伟明 周华云 +3 位作者 刘耀宝 曹园园 曹俊 高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9-361,366,共4页
目的构建输入性恶性疟防控体系,为其防控提供全新的科学依据。方法建立劳务输出单位数据库和劳务输出人员数据库,并对劳务输出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建立"1-3-7"工作模式、疟疾疫情周报制度及输入性疟疾患者同行人员协查制度。结... 目的构建输入性恶性疟防控体系,为其防控提供全新的科学依据。方法建立劳务输出单位数据库和劳务输出人员数据库,并对劳务输出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建立"1-3-7"工作模式、疟疾疫情周报制度及输入性疟疾患者同行人员协查制度。结果至2013年底,全省各级疾控中心掌握劳务输出公司405家,初步建立了江苏省劳务输出单位数据库;患者发病至就诊的平均时间缩短至3.07 d;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初诊至确诊的平均时间缩减至1.57 d;实验室确诊率提高到100%,与2009年实验室确诊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5,P<0.05);输入性恶性疟重症病例比例下降至3.15%,与2011年重症病例比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16,P<0.05);2013年全省无疟疾死亡病例报告。结论江苏省初步构建了输入性恶性疟防控体系,对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的有效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输入性病例 防控体系 预警 监测 数据库 江苏省
原文传递
随州市不同时期按蚊种群监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志保 李凯杰 +1 位作者 吴冬妮 赵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了解随州市主要传疟媒介现状,为开展疟疾媒介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随州市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年代蚊媒密度及种群变化。结果1985-1996年,随州市共有18个乡(镇)同时存... 目的了解随州市主要传疟媒介现状,为开展疟疾媒介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随州市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年代蚊媒密度及种群变化。结果1985-1996年,随州市共有18个乡(镇)同时存在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且嗜人按蚊占所有按蚊平均比例为52.3%;有26个乡(镇)仅存在中华按蚊。2003-2004年,嗜人按蚊仍分布在原有的18个乡(镇),其占所有按蚊的比例分别为47.0%和38.1%。2005年后再未发现嗜人按蚊,但中华按蚊密度呈上升趋势。结论随州市嗜人按蚊种群逐渐消失,中华按蚊已成为当地主要按蚊种群,在合适条件下其仍可作为疟疾传播媒介。仍需加强对媒介按蚊的监测和防控,以巩固已取得的消除疟疾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人按蚊 中华按蚊 疟疾 监测 随州市
原文传递
广西壮族自治区嗜人按蚊残存分布区2000-2009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传坤 李锦辉 +5 位作者 黄亚铭 覃业新 杜进发 毛玮 林康明 蒋智华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267-271,共5页
目的分析广西残存嗜人按蚊分布区近10年疟疾发病特点、监测结果及其评价,为疟疾防治后期的监测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09年广西嗜人按蚊分布区15个县(市)当地居民发热患者、外出回归农民工、外来人员的疟疾监测资料,... 目的分析广西残存嗜人按蚊分布区近10年疟疾发病特点、监测结果及其评价,为疟疾防治后期的监测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09年广西嗜人按蚊分布区15个县(市)当地居民发热患者、外出回归农民工、外来人员的疟疾监测资料,分析疟疾感染率和病例分布,对媒介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检测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嗜人按蚊分布区15县共血检常住居民发热患者152.50万人次,病灶点居民5.85万人次,外出回归农民工3.82万人次,外来人口5.45万人次,4类人群血检阳性率依次为0.0079%(120/1525031)、0(0/58502)、0.6902%(264/38252)和0.1926%(105/54516);共检出疟疾患者489例,本地感染病例占24.52%(120/489),外出回归感染病例占53.99%(264/489),外来病例占21.47%(105/489)。环江县嗜人按蚊占按蚊总数的3.32%(227/6832),重点人群IFA检测抗体阳性率为0.092%(49/53112)。结论广西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当地传播病例主要分布在环江、南丹、融水、三江和上思等5县,输人性病例15县均有分布。人群抗体水平与疟疾流行程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人按蚊分布区 回归农民工 外来人群 疟疾监测
原文传递
输入性抗性恶性疟综合防治与监测方法研究
13
作者 姜正好 王安忠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研究恶性疟病例,为进一步开展恶性疟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989~2003年1140名外出海南做工回归人员进行疟疾患病情况调查。结果疟疾患病率为54.04%,疟原虫阳性率为14.39%,其中恶性疟原虫阳性率为12.19%,占阳性总数的8... 目的研究恶性疟病例,为进一步开展恶性疟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989~2003年1140名外出海南做工回归人员进行疟疾患病情况调查。结果疟疾患病率为54.04%,疟原虫阳性率为14.39%,其中恶性疟原虫阳性率为12.19%,占阳性总数的84.76%。观察16例恶性疟原虫无性体带虫者和18例输人性恶性疟病人,对氯喹均呈现抗药性。经过15年来对疫点和疫区全民抗复发治疗、外出回归人员药物根治,以及连续3年“DDT”室内滞留喷洒和6年溴(氯)氰菊脂浸泡蚊帐灭蚊,控制了输人性恶性疟传播蔓延。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支持流动人口自我保护,是控制输入性恶性疟的关键。要继续加强易感人群,特别是流动人群及媒介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监测方法 综合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