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西北次海盆深水扇系统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睿 周江羽 +5 位作者 张莉 刘晓峰 韦振权 钱星 帅庆伟 廖锦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6-716,共11页
基于高品质二维地震资料的分析解释,在南海西北次海盆深海平原区识别出大规模深水扇系统。深水扇系统上扇为限制性水道复合体发育区,中扇为多期扇体垂向叠置区,下扇则以水道—朵体沉积为主。琼东南中央峡谷—水道是本区深水扇系统的主... 基于高品质二维地震资料的分析解释,在南海西北次海盆深海平原区识别出大规模深水扇系统。深水扇系统上扇为限制性水道复合体发育区,中扇为多期扇体垂向叠置区,下扇则以水道—朵体沉积为主。琼东南中央峡谷—水道是本区深水扇系统的主要物源通道,沉积物主要来源于红河、北部陆架—陆坡以及中西沙隆起区。本区深水扇系统可基本划分为晚中新世(Ⅰ)、中新世(Ⅱ和Ⅲ)以及第四纪(Ⅳ和Ⅴ)五期。各期深水扇的空间展布受到先存地形和物源供给强度的控制,双峰海山将深水扇系统分隔为南北两部分,早期沉积的扇体改变了后期扇体沉积地形。在丰富物源供给下,水道的冲溢频率较高,各个深水扇之间存在明显的侧向上叠迁移特征。沉积物源和南海北部"三段式"陆坡地形控制着整个南海北部深水扇系统的发育和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扇 琼东南中央水道 西北次海盆 南海北部
下载PDF
从范长江和埃德加·斯诺关于陕北的报告文学看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振粉 李银波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49-52,共4页
中美两国在思维方式上存在重要差异,这些差异也体现在两国人民创作的各种作品之中。本文以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和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这几部反映陕北红色政权的报告文学为例,来浅析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并... 中美两国在思维方式上存在重要差异,这些差异也体现在两国人民创作的各种作品之中。本文以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和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这几部反映陕北红色政权的报告文学为例,来浅析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并揭示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如何在报告文学写作中影响作者的目的、选材、视角、立场、观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范长江 埃德加·斯诺 通讯 报告文学 《塞上行》 《中国的西北角》 《西行漫记》
下载PDF
某型大口径机枪地面适应性分析
3
作者 范智滕 王瑞林 李永建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6,31,共7页
为研究某型大口径机枪的地面适应性,在分析了该枪架刚度的基础上,以该机枪为研究对象,不考虑枪架的弹性变形,分析不同地面与驻锄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机枪在不同地面射击时的稳定性理论模型。通过计算,结果表明该机枪有很好的地面适应性... 为研究某型大口径机枪的地面适应性,在分析了该枪架刚度的基础上,以该机枪为研究对象,不考虑枪架的弹性变形,分析不同地面与驻锄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机枪在不同地面射击时的稳定性理论模型。通过计算,结果表明该机枪有很好的地面适应性。对不同的驻锄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勤务使用方面的指导意见,发现了机枪采用不同驻锄结构射击时稳定性不同的本质,并依此提出了驻锄结构优化方案。通过理论建模与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机枪 地面适应性 驻锄 稳定性 理论模型
下载PDF
论《中国的西北角》产生轰动的动因及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倪延年 《新闻春秋》 2019年第1期31-38,共8页
本文立足于对《中国的西北角》文本内容分析和解读,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分析了范长江的"中国西北之行"系列新闻通讯发表后产生"轰动"的主要动因,并且就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在短时间内就产生社... 本文立足于对《中国的西北角》文本内容分析和解读,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分析了范长江的"中国西北之行"系列新闻通讯发表后产生"轰动"的主要动因,并且就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在短时间内就产生社会"轰动"效应对当今新闻人的启示作了简略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史研究 民国时期新闻作品研究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
原文传递
范长江西蒙行行程与路线考辨
5
作者 范东升 《新闻春秋》 2019年第2期31-41,共11页
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先生1936年8月至10月孤身冒险前往内蒙古额济纳旗考察,次年发表了题名《忆西蒙》的长篇纪行。范长江此次西蒙之行揭露了日本侵略势力入侵中国西北边疆地区的危急实况,特别是日本间谍分子在额济纳旗的猖獗活动,最终促使... 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先生1936年8月至10月孤身冒险前往内蒙古额济纳旗考察,次年发表了题名《忆西蒙》的长篇纪行。范长江此次西蒙之行揭露了日本侵略势力入侵中国西北边疆地区的危急实况,特别是日本间谍分子在额济纳旗的猖獗活动,最终促使国民政府下决心一举铲除了额旗日特机关。为了弥补以往研究者对范长江西蒙行研究的空白点,本文重点对范长江西蒙行的具体行程及往返行走路线方面进行了多方考证。根据发现的地理资料,明确澄清了范长江随新绥长途汽车公司车队从归化城出发至额济纳旗的行经路线,界定了"黑沙图"这个目前已在地图上消失的西北重要交通要冲的方位;返程时范长江乘骆驼越过巴丹吉林沙漠地区,本文归纳出从额旗至定远营的"三个路段和两个拐点",指明各路段的地理特征以及两个拐点对应的新旧地名及其坐标位置。结合以上分析,本文绘制出"范长江西蒙行路线复原图",为读者展示资料详尽的记者西蒙行行程一览表,并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必要的资料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额济纳 《忆西蒙》路线图 塞上行 中国新闻史
原文传递
被遗忘的涪江东岸:范长江“成兰之行”若干问题考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威 《新闻春秋》 2019年第1期21-30,共10页
本文基于对范长江《成兰纪行》的文本分析和本文作者2017年的田野考察,主要研究两个问题:1.范长江"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的动机是怎样在"成兰之行"的一次路线改变中得到呈现的? 2. 1935年范长江"成兰之... 本文基于对范长江《成兰纪行》的文本分析和本文作者2017年的田野考察,主要研究两个问题:1.范长江"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的动机是怎样在"成兰之行"的一次路线改变中得到呈现的? 2. 1935年范长江"成兰之行"经行路线(江油至平武)中的一些地理、人文情况在后来的岁月中得到了怎样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又怎样造成了后人的困惑?本文试图廓清"成兰之行"江油路段新旧老路的区别,并表明范长江在西北行中对红军具有极大兴趣,而《成兰纪行》不过是他报道红军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成兰之行 中国的西北角 中国新闻史
原文传递
新时代下范长江精神中的“共同体”意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侯鑫 满静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4-38,共5页
范长江精神是中国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活态凝聚。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下,范长江精神中“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与人民心连心”的“共同体”意识在新闻理论与实践中彰显着极强的时代性。在... 范长江精神是中国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活态凝聚。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下,范长江精神中“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与人民心连心”的“共同体”意识在新闻理论与实践中彰显着极强的时代性。在理论方面,它统一了受众客观理解和主观认同的“共同体”意识,强化了国人对于多民族国家的认同。在实践方面,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新闻人心怀家国理想,积极投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闻实践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精神 人类命运共同体 西北通讯
下载PDF
范长江西南通讯的地位、特色以及影响试论
8
作者 张小龙 《新闻春秋》 CSSCI 2021年第4期71-78,共8页
范长江与《大公报》协定去西南旅行采写通讯之前,《大公报》已有多人采写了西南系列通讯报道。虽然范长江的西南通讯地位并不显著,但是却因其平民色彩和批判锋芒在《大公报》同类通讯中具有独特的价值,而且它也直接影响了《中国的西北... 范长江与《大公报》协定去西南旅行采写通讯之前,《大公报》已有多人采写了西南系列通讯报道。虽然范长江的西南通讯地位并不显著,但是却因其平民色彩和批判锋芒在《大公报》同类通讯中具有独特的价值,而且它也直接影响了《中国的西北角》系列通讯的采写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西南通讯 《大公报》 《中国的西北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