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s,Fas-L和Caspase-3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特征及其对瘢痕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伟 付小兵 +3 位作者 孙同柱 赵志力 王振辉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80-581,I001,共3页
探讨Fas、Fas L和Caspase 3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内的表达特征及其对瘢痕形成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这三种蛋白在 8例增生性瘢痕和 8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发现 ,在正常皮肤中 ,Fas和Fas L主要分... 探讨Fas、Fas L和Caspase 3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内的表达特征及其对瘢痕形成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这三种蛋白在 8例增生性瘢痕和 8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发现 ,在正常皮肤中 ,Fas和Fas L主要分布于表皮细胞、部分成纤维细胞的胞浆和胞膜内 ,Caspase 3则定位于这些细胞的胞浆中。Fas和Fas L在增生性瘢痕的表皮基底层细胞内有少量分布 ,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P <0 0 5 ) ;Caspase 3的阳性细胞率也明显降低 (P <0 0 5 ) ,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胞浆内有轻微表达。提示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可能与Fas、Fas L和Caspase 3蛋白表达降低、由这三种蛋白介导的细胞凋亡受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瘢痕 免疫组织化学 CD95抗原 FAS基因 fas-l基因 CASPASE-3基因 发病机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Bcl-2及Fas-L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史为栋 宋旭东 +1 位作者 秦启生 王孔宝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 观察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中Bcl-2及Fas-L不同时间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脑损伤经过时间的关系。方法 自由落体法制作大鼠脑创伤模型,在伤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并取材后,进行Bcl-2、Fas-L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HE染色观察;图像处... 目的 观察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中Bcl-2及Fas-L不同时间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脑损伤经过时间的关系。方法 自由落体法制作大鼠脑创伤模型,在伤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并取材后,进行Bcl-2、Fas-L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HE染色观察;图像处理大鼠脑挫伤后不同时间Bcl-2及Fas-L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染色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挫伤灶的周围。Bcl-2在伤后30min即有阳性表达,后逐渐加深;至伤后4h达高峰,然后随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染色强度逐渐减弱。脑挫伤后30min,损伤灶的周围即出现Fas-L阳性表达,随后呈缓慢增长;从伤后4h,Fas-L阳性反应的程度及数量逐渐显著增加。结论 脑挫伤后Bcl-2和Fas-L的表达在伤后不同时间,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损伤经过时间 BCL-2基因 fas-l基因 法医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