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abetic cardiomyopathy:Importance of direct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roles of 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 inflammasome and pyroptosis
1
作者 Lu Cai Yi Tan +2 位作者 Md Shahidul Islam Michael Horowitz Kupper A Wintergerst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 2024年第8期1659-1662,共4页
Recently,the roles of pyroptosis,a form of cell death induced by activated 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inflammasome,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have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However,mo... Recently,the roles of pyroptosis,a form of cell death induced by activated 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inflammasome,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have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However,most studies have focused mainly on whether diabetes increases the NLRP3 inflammasome and associated pyroptosis in the heart of type 1 or type 2 diabetic rodent models,and whether various medications and natural products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DCM,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levels of cardiac NLRP3 inflammasome and pyroptosis.The direct link of NLRP3 inflammasome and associated pyroptosi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DCM remains unclear based on the limited evidence derived from the available studies,with the approaches of NLRP3 gene silencing or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 of NLRP3 specific inhibitors.We thus emphasize the requirement for more systematic studies that are designed to provide direct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link,given that several studies have provided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evidence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This editorial emphasizes that 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 should be circumspect in its conclusion,i.e.,not overemphasizing its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CM with the fact of on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expression or activation of NLRP3 inflammasome and pyroptosis in the heart of diabetic rodent models.Only clear-cut evidence-based causative roles of NLRP3 inflammasome and pyroptosi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CM can help to develop effective and safe medications for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DCM,targeting these biomark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Nucleotide oligomerization domain 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 inflammasome Cardiac cell death PYROPTOSIS
下载PDF
Nuclear domain 10 of the viral aspect 被引量:7
2
作者 Yisel A Rivera-Molina Francisco Puerta Martínez Qiyi Tang 《World Journal of Virology》 2013年第3期110-122,共13页
Nuclear domain 10(ND10) are spherical bodies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nucleoplasm and measuring around 0.2-1.0 μm. First observed under an electron microscope, they were originally described as dense bodies found i... Nuclear domain 10(ND10) are spherical bodies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nucleoplasm and measuring around 0.2-1.0 μm. First observed under an electron microscope, they were originally described as dense bodies found in the nucleus. They are known by a number of other names, including Promyelocytic Leukemia bodies(PML bodies), Kremer bodies, and PML oncogenic domains. ND10 are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Cajal bodies and cleavage bodies.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y play a role in regulating gene transcription. ND10 were originally characterized using human autoantisera, which recognizes Speckled Protein of 100 kD a, from patients with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At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level, ND10 appear as nuclear punctate structures, with 10 indicating the approximate number of dots per nucleus observed. ND10 do not colocalize with kinetochores, centromeres, sites of mR NA processing, or chromosomes. Resistance of ND10 antigens to nuclease digestion and salt extraction suggest that ND10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nuclear matrix.They are often identified by immunofluorescent assay using specific antibodies against PML, Death domainassociated protein, nuclear dot protein(NDP55), and so on. The role of ND10 has long been the subject of investigation, with the specific connection of ND10 and viral infection having been a particular focus for almost 20 year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lationship of ND10 and viral infection. Some future study direc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ar domain 10 PROMYELOCYTIC LEUKEMIA SPECKLED protein of 100 kDa death domainassociated protein Virus VIRAL replication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MSY、PIDD表达与同源重组修复基因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陈丽萍 项保利 +3 位作者 王布 姬泽萱 郭志青 赵建清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EMSY转录抑制因子(EMSY)、p53诱导的死亡结构域蛋白1(PIDD)表达与同源重组修复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NSCLC患者8...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EMSY转录抑制因子(EMSY)、p53诱导的死亡结构域蛋白1(PIDD)表达与同源重组修复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NSCLC患者8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MSY、PIDD表达与同源重组修复基因人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RRM1)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EMSY、PIDD表达与同源重组修复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EMSY、PIDD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相关参数的关系及在NSCL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NSCLC癌组织中EMSY、PIDD、BRCA1、ERCC1、RRM1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t/P=30.176/<0.001,27.821/<0.001,25.075/<0.001,16.680/<0.001,25.610/<0.001)。NSCLC癌组织中EMSY、PIDD mRNA与BRCA1、ERCC1、RRM1 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r/P=0.654/<0.001,0.712/<0.001,0.584/<0.001;0.724/<0.001,0.661/<0.001,0.563/<0.001)。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Ⅲ期NSCLC癌组织EMSY、PIDD mRNA表达分别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程度、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Ⅰ~Ⅱ期NSCLC癌组织(t/P=13.693/<0.001,13.380/<0.001,12.197/<0.001;10.289/<0.001,11.130/<0.001,9.405/<0.001)。EMSY、PIDD mRNA及两项联合诊断NSCLC的AUC分别为0.834、0.802、0.906,两项联合诊断的AUC大于单一指标(Z=4.751、5.257,P均<0.001)。结论EMSY、PIDD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同源重组修复基因表达及不良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两者联合有助于NSCLC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MSY p53诱导的死亡结构域蛋白1 同源重组修复基因 诊断
下载PDF
通窍汤加减对过敏性鼻炎模型大鼠血清sPD-L1与Tim-1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周娟 崔毅 +2 位作者 唐金勇 文浩杰 薛金梅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目的:探讨通窍汤加减对过敏性鼻炎(AR)模型大鼠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1(Tim-1)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建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以及地塞米松组。检测各组大鼠行... 目的:探讨通窍汤加减对过敏性鼻炎(AR)模型大鼠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1(Tim-1)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建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以及地塞米松组。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ELISA法检测IFN-γ、IL-4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鼻黏膜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构,Real time-PCR及免疫印迹检测sPD-L1、Tim-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健康组相比,模型组行为学评分、IL-4水平、Ti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IFN-γ水平、sPD-L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行为学评分、IL-4水平、Ti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IFN-γ水平、sPD-L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行为学评分、IL-4水平、Tim-1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IFN-γ水平、sPD-L1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与高剂量组相比,地塞米松组行为学评分、IL-4水平、Ti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IFN-γ水平、sPD-L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模型组可见鼻黏膜下层水肿,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以及地塞米松组均有所改善。结论:通窍汤加减对模型AR大鼠具有提高血清sPD-L1水平,以及降低Tim-1水平和调控Th1/Th2水平比例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汤加减 过敏性鼻炎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1 大鼠
下载PDF
基于TP53突变型胃癌患者DAXX表达特征的预后模型及其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黄京京 毛亮亮 +2 位作者 林康明 陈琛斌 赵志光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252-1257,I0005,I0006,共8页
目的分析TP53突变型胃癌(GC)患者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表达特征并构建预后模型,评价该模型对G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TP53野生型和突变型GC患者的DNA变异特征;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 目的分析TP53突变型胃癌(GC)患者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表达特征并构建预后模型,评价该模型对G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TP53野生型和突变型GC患者的DNA变异特征;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GC标本,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表达状态和DAXX的亚细胞定位。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不同DAXX表达状态TP53突变型GC患者的生存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TP53突变型GC患者DAXX细胞核表达水平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建立可视化临床预后模型。结果GC患者的TP53突变主要集中于p53 DNA结合区域,且与肌联蛋白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B基因和丝聚蛋白基因的突变水平有关。与TP53野生型GC患者相比,TP53突变型GC患者DAXX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与TP53野生型GC患者相比,TP53突变型GC患者DAXX细胞质表达显著下降,细胞核表达显著升高,核质比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TP53突变型GC患者中,DAXX高表达,尤其是DAXX细胞核高表达提示预后良好。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7岁、肿瘤分期Ⅲ期、DAXX细胞核低表达是影响TP53突变型G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10)。基于这3个指标建立的预后模型能准确预测TP53突变型GC患者的预后;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740,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DAXX细胞核表达联合年龄、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可较好地预测TP53突变型G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突变 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 胃癌 亚细胞定位 预后
下载PDF
通脑益智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肾虚痰瘀证疗效研究
6
作者 姜文 胡洁玲 +1 位作者 蒋小娟 常诚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1481-1485,共5页
目的:探讨通脑益智颗粒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CI)肾虚痰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VCI肾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脑益智颗粒,疗程12周。观察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通脑益智颗粒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CI)肾虚痰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VCI肾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脑益智颗粒,疗程12周。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SDSVD)、神经心理学评分(MMSE、MoCA、ADL)、脑血流动力学指标(ACA-PI、ACA-Vm、MCA-PI、MCA-Vm)、细胞焦亡相关血清炎症因子(NLRP3、IL-1β)、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MoCA、ADL评分升高,SDSVD评分、MCA-PI、ACA-PI、NLRP3、IL-1β降低,且观察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通脑益智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VCI肾虚痰瘀证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是抑制细胞焦亡介导的炎症反应及对脑血流动力学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通脑益智颗粒 细胞焦亡 肾虚痰瘀 炎症反应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炎症小体
下载PDF
TIGIT在泌尿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达尼亚尔·努尔德别克 阿卜杜热合曼·则比布拉 +1 位作者 乔炳璋 木拉提·热夏提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012-1016,共5页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蛋白(TIGIT)是一种共抑制性受体,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能够对T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起到功能抑制作用,在调节免疫反应和肿瘤免疫逃逸中扮演着关键角色。TIGIT与泌尿系肿瘤的生长、转移及预...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蛋白(TIGIT)是一种共抑制性受体,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能够对T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起到功能抑制作用,在调节免疫反应和肿瘤免疫逃逸中扮演着关键角色。TIGIT与泌尿系肿瘤的生长、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其过度表达与肿瘤进展和不良预后有关。目前基于免疫抑制剂TIGIT治疗泌尿系肿瘤的策略包括单抗疗法和联合免疫治疗等,如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等药物的联合疗法等。TIGIT相关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也在不断开展,并已取得重大进展,因而TIGIT有望成为免疫治疗的新靶点以及预测泌尿系肿瘤患者预后的生物标记物。本文就TIGIT在泌尿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蛋白 肾癌 膀胱癌 前列腺癌 泌尿系统肿瘤 程序性死亡受体1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IM3、PD-1、PD-L1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高玉霞 王文翔 +2 位作者 何乾 韩琛 李章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9-833,共5页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手术切除的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癌、癌旁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手术切除的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癌、癌旁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TIM3、PD-1和PD-L1蛋白的表达,qRT-PCR法检测TIM3、PD-1和PD-L1 mRNA的表达,分析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IM3、PD-1和PD-L1 mRNA表达的相关性。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癌组织中TIM3、PD-1和PD-L1表达的差异。结果:3种组织中TIM3、PD-1、PD-L1蛋白和mRNA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高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织(P<0.05);TIM3 mRNA与PD-1、PD-L1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 P=0.471和0.512,P<0.001);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期和中、低分化程度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癌组织中TIM3、PD-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较高(P<0.05)。结论:TIM3、PD-1、PD-L1可能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下载PDF
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的核-质定位对乳腺癌MCF-7细胞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王佳 马旭辉 +2 位作者 高世磊 张新峰 刘怀民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8期79-84,共6页
目的研究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eath domain-associated protein,DAXX)在乳腺癌细胞MCF-7中的表达及核-质定位,并探讨这两者对MCF-7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LV-DAXX-RNAi-GFP干扰与LV-DAXX-GFP过表达慢病毒质粒,转染MCF-7细胞,敲低... 目的研究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eath domain-associated protein,DAXX)在乳腺癌细胞MCF-7中的表达及核-质定位,并探讨这两者对MCF-7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LV-DAXX-RNAi-GFP干扰与LV-DAXX-GFP过表达慢病毒质粒,转染MCF-7细胞,敲低和过表达DAXX。采用核-质分离法与免疫荧光法验证DAXX在MCF-7细胞中的表达与核-质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核-质分离法与免疫荧光法均证实DAXX主要定位在MCF-7细胞核,转染LV-DAXX-GFP慢病毒质粒主要上调了MCF-7细胞质内DAXX的表达,而转染LV-DAXX-RNAi-GFP慢病毒质粒则主要下调了DAXX在MCF-7细胞核内的表达;流式细胞术证实下调DAXX的核内表达可以使MCF-7细胞凋亡率上升,细胞增殖受抑,并将细胞阻滞在S期,而上调DAXX的细胞质内表达对MCF-7的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均无显著影响。结论DAXX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主要定位在细胞核,DAXX表达于细胞核或者细胞质可能对MCF-7细胞功能有着相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 乳腺癌 核-质定位
下载PDF
肝衰竭的免疫发病机制 被引量:48
10
作者 王晓晶 张小平 宁琴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984-991,共8页
导致肝衰竭的主要因素包括直接损伤和免疫介导的肝损伤,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免疫介导的肝损伤在肝衰竭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就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作一综述,囊括了人和动物的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对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尤其是各种免疫... 导致肝衰竭的主要因素包括直接损伤和免疫介导的肝损伤,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免疫介导的肝损伤在肝衰竭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就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作一综述,囊括了人和动物的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对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尤其是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凋亡相关分子进行了详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免疫 天然 免疫 主动 细胞因子类 死亡结构域受体信号接头蛋白质类
下载PDF
大骨节病死亡受体途径调节因子表达的组织学改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世勋 郭雄 +3 位作者 刘江涛 张增铁 Bannel S.Dennis 张银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51-185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骨节病软骨组织中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和细胞FLICE抑制蛋白(c-FLIP)表达的变化,明确其在大骨节病软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依据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病诊断标准收集的软骨分为大骨节病组(KBD)、骨关节病组(OA)和正常对照... 目的观察大骨节病软骨组织中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和细胞FLICE抑制蛋白(c-FLIP)表达的变化,明确其在大骨节病软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依据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病诊断标准收集的软骨分为大骨节病组(KBD)、骨关节病组(OA)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3组关节软骨的死亡受体调节因子FADD和c-FLIP表达变化,并在显微镜下计数和比较3组关节软骨不同层间阳性表达率的显著性差异。结果(1)KBD和OA组软骨[分别为(28.68±2.19)%和(35.40±2.34)%]中层FADD表达显著较正常组增高(F=16.245,P=0.000),而在表、深层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206,P=0.761);(2)FADD在KBD软骨中表达以中层最高,为(28.68±5.38)%,其次为深层的(17.94±8.38)%;(3)KBD和OA软骨表层FLIP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组(F=5.929,P=0.018),而中层和深层与正常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KBD软骨中层FADD显著上调,而软骨表层FLIP表达显著下调,表明死亡受体途径及其调节因子在大骨节病软骨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死亡受体途径 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 FLICE抑制蛋白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区FADD和FLIP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茜 张辉 +5 位作者 刘名 李琪佳 耿丽鑫 孙明宏 田清友 张宇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2-966,I0003,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区凋亡信号蛋白Fas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FADD样白细胞介素1-转化酶样抑制蛋白(FLIP)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阐明FADD和FLIP在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人参皂苷Rg1对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区凋亡信号蛋白Fas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FADD样白细胞介素1-转化酶样抑制蛋白(FLIP)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阐明FADD和FLIP在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人参皂苷Rg1对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45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组,每组15只。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人参皂苷Rg1组小鼠注射MPTP前先注射人参皂苷Rg1,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中脑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FLIP、FADD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典型PD症状,黑质区TH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FADD、FLIP及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胞浆染色深;FADD、FLIP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1组小鼠PD症状减轻,黑质区TH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FADD、FLIP及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胞浆染色浅;FADD、FLIP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FADD与Caspase-3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关系(r=0.791,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可通过影响PD模型小鼠黑质区FADD和FLIP的表达对DA能神经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Fas死亡结构域蛋白 FADD样白细胞介素1-转化酶样抑制蛋白 半胱氨酸蛋白酶-3 人参皂苷RG1
下载PDF
果蝇Toll和IMD信号通路中的功能结构域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甜 罗开珺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8-395,共8页
功能结构域在蛋白相互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细胞信号通路中,上、下游信号分子结构域间的相互作用,传递着信号。赖氨酸型肽聚糖(Lys-type PGN)(来自革兰氏阳性菌)和β-1,3葡聚糖(β-1,3 glucan)(来自真菌)激活果蝇Toll信号通路;二氨... 功能结构域在蛋白相互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细胞信号通路中,上、下游信号分子结构域间的相互作用,传递着信号。赖氨酸型肽聚糖(Lys-type PGN)(来自革兰氏阳性菌)和β-1,3葡聚糖(β-1,3 glucan)(来自真菌)激活果蝇Toll信号通路;二氨基庚二酸型肽聚糖(DAP-type PGN)和脂多糖粗多糖(LPS)(来自革兰氏阴性菌)激活果蝇IMD信号通路。本文以信号通路为线索,完整地展示各信号分子功能结构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阐述两个信号通路分别降解细胞质中的Cactus和Relish,释放出NF-kB蛋白进入到细胞核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结构域 NF-kB蛋白族 IkB蛋白 衔接蛋白 基序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对H_2O_2损伤人肝细胞Fas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蔡晶 黄巧冰 迟德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3-585,592,共4页
目的建立H2O2诱导氧化的L02人肝细胞模型,从细胞凋亡调控因子FAS、具有死亡功能区的Fas相关蛋白(fas associateddeath domain protein,FADD)和Caspase-8的表达变化来研究五味子乙素(Sch B)对L02细胞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实时荧光... 目的建立H2O2诱导氧化的L02人肝细胞模型,从细胞凋亡调控因子FAS、具有死亡功能区的Fas相关蛋白(fas associateddeath domain protein,FADD)和Caspase-8的表达变化来研究五味子乙素(Sch B)对L02细胞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FAS、FADD和Caspase-8 mRNA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FAS蛋白含量,Westernblotting检测FADD蛋白变化和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8活性。结果在5~15μmol/L剂量范围内,Sch B可剂量依赖性抑制H2O2引起的FAS、FADD的表达和Caspase-8的活化。结论 Sch B可部分抑制H2O2诱导的L0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了FAS-FADD-Caspase-8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L02细胞 凋亡相关分子Fas 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 半胱氨酸蛋白酶-8
下载PDF
中药淫羊藿苷逆转肝癌HepG2.2.15细胞恶性表型及诱导分化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谦 张玲 +5 位作者 毛海婷 顾洪涛 温培娥 李翠玲 杨尚军 夏武青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087-2092,共6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诱导HepG2.2.15细胞分化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细胞周期分布;RT-PCR方法检测P27基因、FLIP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ICA处理后HepG2.2.15细胞...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诱导HepG2.2.15细胞分化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细胞周期分布;RT-PCR方法检测P27基因、FLIP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ICA处理后HepG2.2.15细胞凋亡的变化;电化学发光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ICA处理后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甲胎蛋白(AFP)和转铁蛋白(Tf)水平变化.结果:ICA作用HepG2.2.15细胞增殖呈抑制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ICA处理后,HepG2.2.15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发生变化,G0/G1期升高,S期减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56.26±1.56%vs49.68±1.34%,19.95±1.24%vs28.02±1.03%;P<0.01).ICA分别上调HepG2.2.15细胞P27和下调FLIP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0.78vs0.27,0.54vs0.90);HepG2.2.15细胞凋亡率增加,AFP下降,Tf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意义(7.09%vs0.59%,156±46mg/Lvs285±58mg/L,152.1±26mg/Lvs67.1±24mg/L;P<0.05).结论:ICA可能通过升高G0/G1期,减少S期抑制HepG2.2.15细胞的增殖;上调P27mRNA和Tf水平,下调FLIPmRNA的表达和AFP合成的水平来诱导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HEPG2.2.15 P27 甲胎蛋白 转铁蛋白 FLIP
下载PDF
活血通络组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及其抗凋亡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花 刘旺华 +1 位作者 周小青 何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80-883,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组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及其抗凋亡机制研究。方法: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的恢复,跳台法测试大鼠学习和记忆成绩,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神经元...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组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及其抗凋亡机制研究。方法: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的恢复,跳台法测试大鼠学习和记忆成绩,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神经元,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凋亡蛋白酶(caspase-8、caspase-3)阳性细胞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活血通络组的学习和记忆成绩均优于模型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亦有明显降低,神经元凋亡指数(AI)、FADD、caspase-8、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减少。结论:FADD、caspase-8、caspase-3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活血通络组方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死亡受体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功能 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 凋亡蛋白酶 活血通络组方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阿霉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Dax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钟飞 周卫华 +4 位作者 张洁 杨梅松竹 石慧娟 彭英福 李双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分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黄芪甲苷处理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尾静脉注射阿霉素2.5 mg/kg,隔天1次,共6次,黄芪甲苷处理组同时给予黄芪甲苷30 mg/kg,连续2周。2...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分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黄芪甲苷处理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尾静脉注射阿霉素2.5 mg/kg,隔天1次,共6次,黄芪甲苷处理组同时给予黄芪甲苷30 mg/kg,连续2周。2周后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采集心内压并分析心功能,检测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常规病理切片,光镜观察,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组织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SOD和GPX活性下降,MDA含量和Daxx表达升高,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肌细胞水肿,排列紊乱,纤维断裂,呈灶性坏死。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处理组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SOD和GPX活性升高,MDA含量和Daxx表达降低,病理结果显示心肌组织变性坏死显著减少。结论黄芪甲苷能改善阿霉素心肌损伤大鼠的心功能,减轻其病理改变,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阿霉素心肌损伤 心功能 死亡结构域结合蛋白
下载PDF
Daxx基因在小鼠睾丸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增 邓琼 +4 位作者 吴勇 黄新波 姚绿 江智茂 桂耀庭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目的:研究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基因在小鼠睾丸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特征,初步探讨其在生精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Daxx在不同周龄野生型小鼠睾丸组织以及成年睾丸支持细... 目的:研究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基因在小鼠睾丸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特征,初步探讨其在生精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Daxx在不同周龄野生型小鼠睾丸组织以及成年睾丸支持细胞雄激素受体特异性敲除(SCARKO)和雄激素受体敲除(ARKO)小鼠睾丸中的表达特征。结果:q 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结果表明,Daxx基因在出生4周后小鼠睾丸中高表达,且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与野生型小鼠相比,SCARKO小鼠睾丸中DAXX的表达差异不显著(0.853±0.058 vs1.000±0.015),但在生精细胞细胞核中呈极性分布;DAXX在ARKO小鼠睾丸表达显著降低(0.299±0.026 vs1.000±0.015,P<0.01)。结论 :Daxx基因在小鼠睾丸发育中期时表达最高。ARKO小鼠中DAXX的表达与野生型相比显著降低,睾丸支持细胞中AR基因特异性敲除影响DAXX定位。DAXX可能参与调控小鼠的精子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基因 精子发生 睾丸 小鼠
下载PDF
诱导痰RASSF1A,p16和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19
作者 彭再梅 山长婷 王惠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7-253,共7页
目的:探讨诱导痰中RASSF1A,p16和DAPK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及其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82例肺癌患者诱导痰和对应肿瘤组织以及25例肺部良性病变组织中RASSF1A,p16和DAPK3种基因启动子区... 目的:探讨诱导痰中RASSF1A,p16和DAPK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及其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82例肺癌患者诱导痰和对应肿瘤组织以及25例肺部良性病变组织中RASSF1A,p16和DAPK3种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改变,并分析三者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肺癌病理组织中RASSF1A,p16和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63.4%,59.8%和58.5%,对应的诱导痰三者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54.9%,48.8%和51.2%;肺部良性病变组织中甲基化检出率均为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在中高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中明显低于低分化和未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与年龄、性别、吸烟指数、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无关,而p16和DAPK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上述因素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联合检测3种基因甲基化的检出率为73.2%。结论:联合检测诱导痰中RASSF1A,p16和DAPK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有可能作为诊断肺癌及评估预后的简便有效的指标,并能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甲基化特异性PCR 肺肿瘤 诊断 RASSF1A基因 P16 DAPK基因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可溶性凋亡因子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齐若兵 陈斌华 +6 位作者 谭忠林 陈致宇 尹岩 刘健 余震 朱婉儿 夏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3186-318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可溶性凋亡因子——sFas和sFasL的水平,分析其在血管性痴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1年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观察组)及同期医院义诊的社区老年健康...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可溶性凋亡因子——sFas和sFasL的水平,分析其在血管性痴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1年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观察组)及同期医院义诊的社区老年健康志愿者50例(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sFas、sFasL水平,并检测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并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缺血指数量表(HACHINSKI)调查以评定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sFas、sFasL水平分别为(146.1±10.0)、(228.3±10.4)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62.4±22.6)、(82.3±18.7)μg/L(t值分别为20.883、14.453;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sFas水平与HACHINSKI评分呈负相关(r=-0.714,P<0.01),而与BMI、TC、HbA1c、MMSE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2、0.472、0.449、0.799;均P<0.01)。血清sFasL水平与TG水平呈负相关(r=-0.285,P<0.01),而与空腹血糖、HbA1c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21、0.856;均P<0.01)。血清TC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394,P<0.01),与HACHINSKI评分呈负相关(r=-0.418,P<0.01)。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sFas、sFasL水平均高于健康者;血管性痴呆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细胞凋亡,并且血清sFas、sFasL水平可能与患者的认知功能、糖脂代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凋亡 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质 葡萄糖代谢障碍 脂代谢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