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髋部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雷震 叶丽 杨晶晶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髋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178例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阻滞组(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髋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178例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阻滞组(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麻醉,n=92)及轻比重单侧腰麻(HUSA)组(n=86)。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筛选出52对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匹配序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阻滞时间、疼痛程度、血流动力学、应激指标及并发症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χ2检验。结果联合阻滞组多巴胺使用率及多巴胺平均用量均显著低于HUSA组(均P<0.05)。联合阻滞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完善时间均长于HUSA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完善时间均长于HU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阻滞组摆侧卧位(T1)、术后12h及术后24h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低于HUSA组,切皮(T2)及术毕(T4)时点疼痛VAS分别高于HU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阻滞组术后0~24 h及术后24~48 h吗啡用量分别小于HU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阻滞组T1时点MAP小于HUSA组(P<0.05),手术开始30 min(T3)、T4时点大于HUSA组(P<0.05)。联合阻滞组T2、T3、T4时点MAP均较进入手术室(T0)时点下降(P<0.05);HUSA组T1时点MAP较T0时点显著升高(P<0.05),T2、T3、T4时点MAP均较T0时点显著下降(P<0.05)。联合阻滞组T1时点HR小于HUSA组(P<0.05)。HUSA组T1时点HR较T0显著升高(P<0.05)。联合阻滞组术后24h血糖与血浆皮质醇分别低于HU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术后尿潴留、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发生率分别低于HU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控制术后疼痛、减少应激反应和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手术 超声引导 髂筋膜间隙阻滞 骶丛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阻滞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江琦 曹新凤 徐祥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5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阻滞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拟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外侧入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先行超声引导下平卧位髂筋膜间隙阻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阻滞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拟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外侧入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先行超声引导下平卧位髂筋膜间隙阻滞然后改侧卧位骶丛阻滞,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T_(0))、手术开始切皮时(T_(1))、手术结束缝皮时(T_(2))、术后24 h(T_(3))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两组患者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_(1)、T_(2)时点,观察组患者SBP和DB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4.81、39.98;29.35、22.59,P均<0.05);T_(1)时点,观察组患者H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2,P<0.05);T_(1)、T_(2)、T_(3)时点,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8.79、6.20、5.93,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4.39、10.56,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阻滞可以同时阻滞下肢髋关节置换手术主要神经,达到更好的麻醉效果,保障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利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髂筋膜间隙阻滞 骶丛阻滞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镇痛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何旭秀 韩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14-718,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编号,根据单双号法分为全麻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和联合阻滞组(全凭静脉麻醉+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编号,根据单双号法分为全麻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和联合阻滞组(全凭静脉麻醉+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阻滞),各40例。记录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24 h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药量及麻醉苏醒时间。比较两组在入室时(T0)、插管(T1)、手术开始5 min(T2)、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拔管30 min和出恢复室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术后3、6、12、24 h静息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术前及术后24、48、72 h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认知障碍发生率。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阻滞组麻醉药物(舒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和术后24 h静脉自控镇痛用药量低于全麻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全麻组(均P<0.05)。HR及MAP组间、时间及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阻滞组在T2、T3时HR和MAP高于全麻组(均P<0.05)。拔管30 min时,联合阻滞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出恢复室时,两组间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组间、时间及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阻滞组在术后3、6、12 h时VAS评分显著低于全麻组(均P<0.05)。两组MMSE评分随术后时间延长,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且联合阻滞组术后各时间点显著高于全麻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阻滞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镇痛效果好,能有效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对认知功能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超声引导 高位髂筋膜间隙阻滞 骶丛阻滞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下载PDF
B超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骶丛神经阻滞结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高琼 马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3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骶丛神经阻滞结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4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骶丛神经阻滞结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4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研究组采用B超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骶丛神经阻滞结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麻醉后30 min的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RA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完善时间、运动阻滞完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后,两组的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DR)及血糖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 h,研究组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应用B超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骶丛神经阻滞结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能提高麻醉效果,改善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减轻应激反应,适用于老年群体,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B超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骶丛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定 应激反应 苏醒质量
下载PDF
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5
作者 李林锋 郑传东 +2 位作者 李强 陈勇 刘洪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4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选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和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组各3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选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和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组各30例。观察两组麻醉操作时间、术中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术后呕吐率、首次下床时间、羟考酮用量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术中去甲肾上腺术用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羟考酮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操作时间、术后呕吐率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呼吸循环稳定,术后阿片类药用量减少,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骶丛神经阻滞 喉罩 麻醉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三叶草”法腰丛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髋关节镜术中的镇痛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金梅 袁亮婧 张晓光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726-729,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三叶草”法腰丛阻滞与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髋关节镜手术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单侧髋关节镜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腰丛阻滞组(L组)和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组),每组30例。L组行“三叶草”法超声引导腰丛阻滞,...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三叶草”法腰丛阻滞与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髋关节镜手术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单侧髋关节镜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腰丛阻滞组(L组)和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组),每组30例。L组行“三叶草”法超声引导腰丛阻滞,F组行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局麻药均予0.4%罗哌卡因25 ml。术中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 ng/ml并调节异丙酚泵入量。记录阻滞操作时间和起效时间。记录全麻诱导后(T0)、牵引后(T1)、切皮(T2)、术中30 min(T3)、术中60 min(T4)、术毕(T5)、拔除喉罩后(T6)的平均动脉压(MBP)和心率(HR),计算异丙酚泵入量和关节腔灌洗液用量。术后记录拔除喉罩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镇痛满意率。观察外周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L组术中MBP和HR无明显波动(P>0.05),较F组血流动力学稳定(P<0.05)。与F组比较,L组操作时间明显升高,起效时间明显降低(P<0.01);术中异丙酚泵入量和关节腔灌洗液用量降低;术后拔除喉罩时间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降低,镇痛满意率升高(P<0.05)。2组均未见外周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三叶草”法腰丛阻滞用于髋关节镜,镇痛效果满意,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可减少全麻药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腰丛阻滞 髂筋膜间隙阻滞 髋关节镜
下载PDF
腰骶丛神经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镇痛效果比较 被引量:24
7
作者 胡超力 李成 +3 位作者 王芬 陈明慧 傅舒昆 张晓庆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99-103,共5页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复合腰骶丛神经阻滞(lumbosacral plexus block,LPB)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全身麻...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复合腰骶丛神经阻滞(lumbosacral plexus block,LPB)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腰骶丛阻滞组(LPB组,n=50),全身麻醉复合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ICB组,n=50)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n=50)。3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相同,术后采用持续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至术后48 h。全身麻醉诱导前LPB组行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FICB组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记录术中舒芬太尼使用量,术后1、8、12、24、48 h患者静息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术后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操作时VAS评分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LPB组和FICB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帕瑞昔布钠使用人次明显少于G组(P<0.05)。LPB组和FICB组在术后1、8、12、24、48 h VAS评分明显低于G组(P<0.05)。LPB组和FICB组48 h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G组(P<0.05)。LPB组在术后8、12、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FICB组。LPB组操作时间明显长于FICB组(P<0.05),穿刺成功率明显低于FIBC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均可以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腰骶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更佳且镇痛时间更长,但腰骶丛神经阻滞操作难度较大,失败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腰丛神经阻滞 骶丛神经阻滞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5
8
作者 王雯霞 马龙先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53-956,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后外侧入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患者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65~90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研究组(NB组)和对照组(SA...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后外侧入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患者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65~90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研究组(NB组)和对照组(SA组),每组30例。NB组在超声引导下先行髂筋膜间隙阻滞(0.4%罗哌卡因50ml),然后行骶丛神经阻滞(0.5%罗哌卡因20ml);SA组行轻比重单侧腰麻2.0~2.5ml(0.5%布比卡因2ml+灭菌注射用水1ml)。记录两组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及完善时间。记录患者入室时(T_0)、摆放体位前1min(T_1)、摆体位时(T_2)、手术切皮时(T_3)、手术开始后30min(T_4)、手术结束时(T_5)、术后24h(T_6)的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辅助使用多巴胺、阿托品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NB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及完善时间明显长于SA组(P<0.05)。T_1、T_2、T_6时N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SA组,T_3、T_5时NB组VAS评分明显高于SA组(P<0.05)。NB组使用多巴胺2例(6.7%),明显少于SA组的8例(26.7%)(P<0.05)。NB组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S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后外侧入路手术,可减轻摆放体位所致的疼痛,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且术后早期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骶丛神经阻滞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手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柳进宁 刘振杰 +2 位作者 陈玉杰 郭颖 王春光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6期826-828,共3页
目的比较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组(A组,30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30例... 目的比较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组(A组,30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30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方林格液输注量,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定)用量、血管活性药物(麻黄碱)应用率、镇痛补救情况、各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复方林格液输注量减少,麻黄碱应用率降低,右美托咪定用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疼痛VAS评分A组均低于B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补救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腰硬联合麻醉相比,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能满足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麻醉需要,可稳定血流动力学,并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 骶丛神经阻滞 髋部骨折 老年人
下载PDF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麻醉策略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晓娜 温晶 王春光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708-714,共7页
目的:观察3种麻醉方案用于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效果,以优化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策略。方法:选择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Ⅱ或Ⅲ级,年龄80~92岁,随机分为3... 目的:观察3种麻醉方案用于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效果,以优化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策略。方法:选择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Ⅱ或Ⅲ级,年龄80~92岁,随机分为3组(n=30):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组(S组)、腰-骶丛神经阻滞组(L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S组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给予0.375%罗哌卡因40 mL,骶丛神经阻滞给予0.375%罗哌卡因20mL。L组腰丛神经阻滞给予0.375%罗哌卡因40 mL,骶丛神经阻滞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C组蛛网膜下腔注射0.5%罗哌卡因2.5mL行腰-硬联合麻醉。3组术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为0.5μg/kg,维持剂量为0.25μg/(kg·h)。记录患者入室(T0)、摆放体位(T1)、麻醉后3 min (T2)、麻醉后5 min (T3)、麻醉后10 min (T4)、麻醉后30 min (T5)、切皮即刻(T6)、麻醉后60 min (T7)及麻醉后120 min (T8)时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P)及心率(heart rate,HR)。记录T0、T1、T6、术后12 h (T9)及术后24 h (T10)的直观类比标度(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液体输注量、右美托咪定用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及镇痛补救情况。记录局部麻醉药中毒、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全脊髓麻醉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L组比较,S组麻醉时间缩短,T1时点MAP、HR、VAS评分降低(P<0.05);与C组比较,S组、L组液体输注量、麻黄碱应用率降低,右美托咪定用量增加,T9、T10时点VAS评分降低,T2、T3、T4时点MAP升高,T2、T3时点HR下降(P<0.05)。3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阿托品应用率、镇痛补救率、T0、T6时点VA 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操作简便易行,能减轻体位摆放导致的疼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有效用于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麻醉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 骶丛神经阻滞 髋部骨折 高龄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骶丛神经联合髂筋膜阻滞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洪福 唐莲 刘松松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15期1-2,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骶丛神经联合髂筋膜阻滞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行下肢骨折内固定术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其中35例采用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骶丛神经联合髂筋膜阻滞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行下肢骨折内固定术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其中35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布比卡因骶丛神经联合髂筋膜阻滞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另外35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骶丛神经联合髂筋膜阻滞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状况[包括麻醉前(T0)、麻醉后5min(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后0.5h(T3)以及手术缝皮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包括T2时、T3时、T4时、术后6h(T5)、术后24h(T6)的VAS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局麻药中毒、恶心呕吐、头痛、心动过缓]。结果:与T0时相比,两组T1、T3、T4时MAP及HR均下降,但观察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相比,两组T2时MAP及HR均上升,但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4、T5、T6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布比卡因相比,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骶丛神经联合髂筋膜阻滞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效果更佳,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疼痛,同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内固定术 超声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骶丛神经阻滞 髂筋膜阻滞 血流动力学 VAS评分 不良事件
下载PDF
腹股沟上髂筋膜间隙阻滞与腰丛阻滞对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镇痛效果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5
12
作者 于双 刘硕 +2 位作者 郑翔丽 赵尧平 杨占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63-466,共4页
目的比较腹股沟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upra-inguinal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S-FICB)和腰丛阻滞(lumbar plexus block,LPB)对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直接前入路TH... 目的比较腹股沟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upra-inguinal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S-FICB)和腰丛阻滞(lumbar plexus block,LPB)对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直接前入路THA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股沟上髂筋膜间隙阻滞组(S组)和腰丛阻滞组(L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前实施神经阻滞,S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实施S-FICB,L组患者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下实施LPB。术毕两组患者均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记录两种阻滞方法的超声成像时间、穿刺时间以及阻滞30 min后患者大腿前侧、外侧和内侧皮肤感觉阻滞情况;记录患者术后2、8、12、24、48 h静息VAS疼痛评分,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舒芬太尼用量,PCIA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结果S组超声成像时间、穿刺时间短于L组(P<0.05),L组患者大腿内侧皮肤感觉消失的患者例数多于S组(P<0.05),L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少于S组(P<0.05)。两组患者阻滞30 min后大腿前侧、外侧、内侧感觉阻滞率,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术后舒芬太尼用量,PCIA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ICB对于直接前入路THA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术后镇痛效果与LPB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上髂筋膜间隙阻滞 腰丛阻滞 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 镇痛 超声引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