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ropivacaine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combined with dezocine multimodal analgesia on the pain and stress response after hip replacement
1
作者 Yu Yang Qing-Jun Yi +2 位作者 Xiu-Ze Li Qing Xia Yong-Hong Zh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7年第16期61-65,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opivacaine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combined with dezocine multimodal analgesia on the pain and stress response after hip replac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74 cases of elderly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opivacaine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combined with dezocine multimodal analgesia on the pain and stress response after hip replac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74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ho received hip replacement in Mianyang Central Hospital between December 2015 and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multimodal analgesia group (MMA group), and 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group (PCIA group), MMA received ropivacaine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dezocine preemptive analgesia combined with 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and PCAI group received 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The levels of pain-related molecules and stress-related hormones in serum as well as the levels of stress-related immune molecules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detected immediately after surgery and 12 h after surgery. Results: 12 h after surgery, serum SP, PGE2, TNF-α, IL-1β, IL-10, FC, NE, E and GH levels and peripheral blood Foxp3+ cell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mmediately after surgery, peripheral blood CD3+, CD4+, CD8+ cell fluorescence intensit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mmediately after surgery, serum SP, PGE2, TNF-α, IL-1β, IL-10, FC, NE, E and GH levels and peripheral blood Foxp3+ cell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MMA group 12 h after surger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PCIA group, and peripheral blood CD3+, CD4+, CD8+ cell fluorescence intens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PCIA group. Conclusion: Ropivacaine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combined with dezocine multimodal analgesia can reduce the pain and stress response after hip repla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 replacement Multimodal analgesia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PAIN Stress response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超前镇痛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黄玉莹 周文 钟宝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1期153-158,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UCFICB)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超前镇痛的舒适度和有效性,并从相关应激炎症因子血清白介素-6(IL-6)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角度客观评价其效果。方法:选择赣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1—12月全身...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UCFICB)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超前镇痛的舒适度和有效性,并从相关应激炎症因子血清白介素-6(IL-6)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角度客观评价其效果。方法:选择赣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1—12月全身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n=30,入院后行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超前镇痛)和对照组(n=30,常规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感受、精神状况、外周血IL-6和BDNF水平,以及术中阿片类药物消耗情况。结果:两组入院即刻静息状态下和运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静息和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消耗总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72 h,试验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毕、术后24 h的IL-6水平均较低,BDNF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超前镇痛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能够缓解围手术期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降低围手术期炎症应激反应,改善患者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超声引导 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 超前镇痛 白介素-6 脑源性神经营养 因子
下载PDF
IPB复合全麻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及术后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
3
作者 陈慧霞 魏俊生 邱六怀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179-1182,共4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行髂腰肌平面阻滞(IPB)复合全麻的围术期镇痛效果及其对患者术后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方法:将9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照接受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全麻诱导前,观察组行IPB;对照组行...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行髂腰肌平面阻滞(IPB)复合全麻的围术期镇痛效果及其对患者术后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方法:将9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照接受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全麻诱导前,观察组行IPB;对照组行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两组均予以0.375%罗哌卡因30 mL注射。术毕均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两组术后2、6、12及24 h静息和活动时疼痛评分;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物使用量、术后镇痛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6、24及48 h股四头肌肌力评分;记录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24 h的VAS评分(静息、活动时)、术中麻醉药物用量、补救镇痛率及镇痛泵按压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24 h股四头肌肌力均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床活动更早(P<0.05),首次步行距离更长(P<0.05),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全麻髋关节置换术中,IPB可为患者提供良好镇痛,且较于FICB,保留了股四头肌肌力,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髂腰肌平面阻滞 髂筋膜间隙阻滞 镇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
4
作者 赵开元 付九洲 +6 位作者 张广磊 张涛 张平 胡慧中 程香香 郑权 李仁虎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2914-2918,共5页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神经阻滞用于老年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DAA-THA)的麻醉效果,并比较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ENGB)和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FICB)的镇痛效果及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10月安徽医...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神经阻滞用于老年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DAA-THA)的麻醉效果,并比较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ENGB)和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FICB)的镇痛效果及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择期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S-FICB组,n=30),单独使用罗哌卡因;B组(PENGB组,n=30),单独使用罗哌卡因;C组(PENGB组,n=30),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记录患者入室时(T_(0))、体位摆放前即刻(T_(1))、体位摆放时(T_(2))静息时VAS疼痛评分和神经阻滞后6 h(T_(3))、12 h(T_(4))、24 h(T_(5))、48 h(T_(6))抬髋15°时VAS疼痛评分,神经阻滞后T_(3)~T_(6)的Ramsay镇静评分,T_(3)时股四头肌肌力分级,神经阻滞的操作时间和起效时间,患者镇痛满意度,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T_(3)时B组和C组的股四头肌肌力明显高于A组(P<0.01)。T_(3)~T_(6)时C组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A组和B组(P<0.05)。T_(2)时B组和C组的VAS疼痛评分低于A组(P<0.05)。T_(4)~T_(6)时C组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1)。B组、C组的操作时间低于A组(P<0.05)。C组患者麻醉后30 min的心率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PENGB操作所需时间短、起效快,并且保留股四头肌的运动功能,右美托咪定作为佐剂联合罗哌卡因用于PENGB能够有效延长镇痛时间,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静与镇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定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 镇痛 髋部骨折
下载PDF
不同神经阻滞技术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髋部运动的影响比较
5
作者 安鲁毅 叶秀丽 阮惠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1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髂腰肌平面阻滞(IPB)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髋部运动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福州市第一总医院行THA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麻醉诱导前,对照组... 目的:探讨髂腰肌平面阻滞(IPB)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髋部运动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福州市第一总医院行THA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麻醉诱导前,对照组行FICB,观察组行IPB,两组术后均予以静脉镇痛。记录两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和术中麻醉药物使用情况;于术后2、6、12和24 h,对患者疼痛评分分别进行记录;对两组术后24 h内镇痛情况进行记录;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股四头肌肌无力发生情况;此外,记录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更短(P<0.05),两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6、12和24 h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及补救镇痛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股四头肌肌无力发生率显著下降,且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提前,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B应用于THA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且相比FICB,对髋部运动能力无不良影响,有利于术后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髂腰肌平面阻滞 髂筋膜间隙阻滞 镇痛 髋部运动
下载PDF
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任立文 罗紫苏 +6 位作者 罗文俊 李斌 胡惠英 汪婷婷 孙巧玲 吴坛光 李书庭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1期1233-1236,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9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9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曲马多缓释片,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给予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24~48h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12h及术后6、12、24、48h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1、3d的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NCSE)评分]及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β(S100β)]水平。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12 h及术后6、12、24、48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NC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NC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及术后1、3d,观察组患者的IL-6、TNF-α、IFN-γ、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采用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可显著减轻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疼痛程度与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老年患者术后早期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髋关节置换术 炎症反应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无背景剂量的髂筋膜间隙阻滞术后镇痛在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刘万超 吴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8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无背景剂量的髂筋膜间隙阻滞术后镇痛在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10月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收治的60例拟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 目的探讨无背景剂量的髂筋膜间隙阻滞术后镇痛在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10月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收治的60例拟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组患者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麻醉,然后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置管。手术结束后,两组均注射负荷剂量0.2%罗哌卡因30 ml,术后行髂筋膜间隙阻滞术后自控镇痛,对照组采用有背景剂量患者自控镇痛(持续背景剂量0.2%罗哌卡因5 ml/h,追加剂量5 ml/次,锁定时间15 min),观察组采用无背景剂量患者自控镇痛[患者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分自控注射0.2%罗哌卡因10 ml,而无锁定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12、24 h的心率(HR)、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静息VAS评分、运动VAS评分、Ramsay评分、暴发痛发生次数,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罗哌卡因的用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并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12、24 h的HR、SpO_(2)、MAP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罗哌卡因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 h,两组患者的静息VAS评分、Ramsay评分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观察组的运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暴发痛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镇痛导管渗液4例(13.3%)、恶心2例(6.7%)、头晕2例(6.7%);观察组发生恶心1例(3.3%)、头晕1例(3.3%),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背景剂量的髂筋膜间隙阻滞能明显降低髌骨骨折患者术后的运动VAS评分,减少术后暴发痛发生次数,同时减少术后麻醉药物的用量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背景剂量 髂筋膜间隙阻滞 术后镇痛 髌骨骨折
下载PDF
颊针疗法联合经典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镇痛中的应用
8
作者 蔡水民 蔡晶莹 +1 位作者 廖晓阳 钟永灿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0期94-97,147,共5页
目的 探讨颊针疗法联合经典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择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镇痛方式不同分为颊针疗... 目的 探讨颊针疗法联合经典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择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镇痛方式不同分为颊针疗法联合经典FICB组(BF组)和经典FICB组(F组),每组各30例。记录麻醉体位摆放前(T_1)和麻醉体位摆放时(T_2)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麻醉体位质量、蛛网膜下腔阻滞操作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BF组在T_2时的VAS评分低于F组,麻醉体位质量优于F组,蛛网膜下腔阻滞操作时间短于F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典FICB比较,颊针疗法联合经典FICB可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提供更完善的术前镇痛效果,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针疗法 髂筋膜间隙阻滞 镇痛 满意度 并发症
下载PDF
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炎症反应及术后谵妄的影响
9
作者 邓楚娇 刘可可 +3 位作者 王嘉争 石小乔 邓丁玲 王燕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予以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CFICB)镇痛在降低术后谵妄(POD)发生率方面是否发挥作用,并通过检测相关炎症细胞因子来探索炎症反应与PO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予以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CFICB)镇痛在降低术后谵妄(POD)发生率方面是否发挥作用,并通过检测相关炎症细胞因子来探索炎症反应与PO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年龄65~8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阻滞组(A组,n=40)和常规镇痛组(B组,n=40)。A组在入院后由麻醉科医生在超声引导下行CFICB,B组按照临床规定及患者需求常规予以布洛芬镇痛,2次/d。两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后再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后均行自控硬膜外镇痛并保留48 h。分别评估并记录2组患者在入院时(T_(1))、镇痛后30 min(T_(2))、麻醉摆放体位时(T_(3))、术毕(T_(4))及术后72 h(T_(5))的运动及静息时NRS评分及围术期补救镇痛情况;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前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另外还需记录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及住院时间。在T_(1)、T_(3)、T_(4)、T_(5)时抽取2组患者的静脉血,测量血清IL-6、IL-10浓度。通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及意识紊乱测试法分别评估患者术前的基础认知功能及术后当天、术后1 d、3 d的发生情况。结果在T_(2)、T_(3)时,B组患者在静息及运动状态下的NRS评分均高于A组(P<0.05)。与B组相比,A组患者术前镇痛补救次数明显减少(P<0.05),且B组的术前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P<0.05)。在T_(3)、T_(4)时,IL-6水平A组低于B组,在T_(3)时的IL-10水平A组高于B组(P<0.05)。A组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与常规镇痛药物相比,术前予以CFICB更能有效缓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前疼痛,降低了POD的发生率其可能与抑制围术期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术前镇痛 髋部骨折 炎症反应 术后谵妄
下载PDF
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王民 高博 +5 位作者 马越 张扬 马博 柴向荣 刘峥 张加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99,共6页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6例,年龄65~79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48例)和罗哌卡因组(48例),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6例,年龄65~79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48例)和罗哌卡因组(48例),全身麻醉前,两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穿刺,罗哌卡因组给予0.5%罗哌卡因35 ml,联合组给予含右美托咪定1.0μg/kg的0.5%罗哌卡因35 ml,髂筋膜间隙阻滞后行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分别于阻滞后6(T_0)、12(T_1)、24(T_2)和48h(T_4)时,对患肢股神经和股外侧神经支配区域阻滞情况进行测定,对患者静态和动态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记录首次自控镇痛(PCA)时间、累计按压次数,以及舒芬太尼使用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两组患者对镇痛效果满意度。结果联合组患者T_2、T_3及T_4时股神经阻滞率高于罗哌卡因组,T_3和T_4时股外侧神经阻滞率高于罗哌卡因组(P<0.05)联合组患者T_2、T_3及T_4时静态VAS评分均低于罗哌卡因组,T_(1~4)时动态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罗哌卡因组义(P<0.05);联合组患者首次PCA时间长于罗哌卡因组,而累计舒芬太尼使用量低于罗哌卡因组(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低于罗哌卡因组的25.0%,联合组患者对镇痛效果满意度评分高于罗哌卡因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可有效缓解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提高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右美托咪定 髂筋膜间隙阻滞 镇痛
下载PDF
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地佐辛多模式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杨宇 易庆军 +2 位作者 李秀泽 夏氢 张永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6期2225-2228,共4页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地佐辛多模式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7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多模式镇痛组(MMA组)以及自控静脉镇痛组(PCIA组),MMA组接受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地佐辛多模式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7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多模式镇痛组(MMA组)以及自控静脉镇痛组(PCIA组),MMA组接受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地佐辛超前镇痛联合自控静脉镇痛,PCAI组接受自控静脉镇痛。术后即刻及术后12小时,检测血清中疼痛相关分子、应激相关激素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应激相关免疫分子的含量。结果:术后12小时,两组患者血清中SP、PGE2、TNF-α、IL-1β、IL-10、FC、NE、E、GH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Foxp3+细胞的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术后即刻,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的荧光强度均显著低于术后即刻且MMA组患者术后12小时血清中SP、PGE2、TNF-α、IL-1β、IL-10、FC、NE、E、GH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Foxp3+细胞的荧光强度均显著低于PCIA组,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的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PCIA组。结论: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地佐辛多模式镇能够减轻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及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多模式镇痛 髂筋膜间隙阻滞 疼痛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髂筋膜间隙阻滞和腰大肌间隙阻滞镇痛效果的比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敦元莉 王宁 +1 位作者 周雁 徐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0-393,398,共5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的镇痛效果。方法2014年3~10月,选择60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FICB组和腰大肌间隙阻滞(psoas compartment block,PCB)组。PCB组1例疑似出...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的镇痛效果。方法2014年3~10月,选择60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FICB组和腰大肌间隙阻滞(psoas compartment block,PCB)组。PCB组1例疑似出现硬膜外扩撒中途退出,PCB组29例,FICB组30例。全麻前分别行髂筋膜或腰大肌间隙阻滞,给予0.4%罗哌卡因35 ml。术后采用持续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至术后48 h。记录阻滞完成后0~4,4~8,8~12,12~24,24~36,36~48 h静息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0~100分),追加PCA的次数及感觉阻滞范围,术后首次使用PCA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尿潴留和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与PCB组相比,FICB组12 h内PCA用量多[中位数15(P_(10)=10,P_(90)=20)次vs.12(8,18)次,Z=-2.370,P=0.018],12~24h PCA用量少[4(3,5)次vs.6(5,8)次,Z=-4.649,P=0.000]。FICB组操作时疼痛VAS评分明显小于PCB组[30(25,40)vs.50(40,60),Z=-6.397,P=0.000)]。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CB与PCB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均可以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但FICB操作简便、安全、迅速,患者更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腰大肌间隙阻滞 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股骨手术围术期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杨蓉蓉 徐兴国 黄新冲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51-1156,共6页
目的探究股骨手术围术期应用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Dex)联合罗哌卡因行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6月—2019年3月我院行股骨手术治疗的102例患者根据围术期镇痛方法不同分为Dex组和对照组。Dex组55例,全麻前行... 目的探究股骨手术围术期应用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Dex)联合罗哌卡因行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6月—2019年3月我院行股骨手术治疗的102例患者根据围术期镇痛方法不同分为Dex组和对照组。Dex组55例,全麻前行Dex联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FICB;对照组47例,全麻前仅给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FICB,记录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及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Ramsay镇静评分评定镇痛、镇静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Dex组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0.68±0.17)vs(.0.79±0.19)mg,P<0.01]。Dex组麻醉诱导前,术后6、12、24 h患肢制动下、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下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Dex组术后12、24、72 h时镇痛泵内舒芬太尼的消耗量[(11.10±1.93)、(25.15±5.62)、(60.56±8.65)μg]低于对照组[(14.34±2.67)、(31.64±7.12)、(92.49±13.83)μg,均P<0.05]。2组围术期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有多种不良反应出现,但发生率均较低,其中Dex组口干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6.36%vs.4.26%,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手术围术期应用超声引导下Dex联合罗哌卡因行FICB可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可减少术中、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且不影响镇静效果,安全性较好,但需注意术后口干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股骨 围手术期 股骨手术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髂筋膜间隙阻滞
下载PDF
不同入路髂筋膜腔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峰 杨光 +2 位作者 黄礼兵 季方兵 杨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6期87-91,共5页
目的比较垂直和水平腹股沟平面入路行髂筋膜腔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40例全身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30 min随机在超声引导下行垂直腹股沟平面入路(实验组)或水平腹股沟平面入路(对照组)髂筋膜腔阻滞... 目的比较垂直和水平腹股沟平面入路行髂筋膜腔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40例全身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30 min随机在超声引导下行垂直腹股沟平面入路(实验组)或水平腹股沟平面入路(对照组)髂筋膜腔阻滞,分别注射0.25%罗哌卡因30 ml。术后采用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记录术后2、6、12、24、36和48 h静息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PCA追加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术后2、6、12和24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PCA追加次数在6~12 h和12~24 h,也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直腹股沟平面入路行髂筋膜腔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优于水平入路,这可能与药液向头端扩散增加,更充分阻滞了手术区域内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的痛觉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腔阻滞 罗哌卡因 术后镇痛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在膝关节术后镇痛效果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建杏 王研 周国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在膝关节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试验组(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B组术前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A组不予任...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在膝关节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试验组(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B组术前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A组不予任何处理。记录术后6、12、24 h患者静息与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及24 h内镇痛药补充给予人次、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A组患者术后6、12、24 h VAS评分及24 h内镇痛药补充给予人次明显大于B组(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但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应用于膝关节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舒适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 超声 膝关节 镇痛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用于小儿股骨手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兴旺 南洋 秦培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用于小儿股骨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小儿股骨骨折患儿60例,分为I、F组。手术结束后,两组患儿接受病人自控镇痛(PCA):I组行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F组行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连续髂...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用于小儿股骨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小儿股骨骨折患儿60例,分为I、F组。手术结束后,两组患儿接受病人自控镇痛(PCA):I组行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F组行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镇痛。于术后48h内各观察时点记录疼痛评分、镇静评分、PCA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镇痛满意度及患儿生命体征。结果:疼痛评分:F组在术后0.5、1、2、4、8、12h低于I组(P<0.05)。镇静评分:F组在各时点低于B组(P<0.05)。PCA按压次数:F组少于I组(P<0.05)。F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I组(P<0.05)。镇痛满意度:F组高于I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用于小儿股骨手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芬太尼 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 术后镇痛 小儿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沈洋 陈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42,共6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镇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超声引导下行FICB(实验组)和...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镇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超声引导下行FICB(实验组)和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镇痛(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在超声引导下行FICB,给予0.3%的罗哌卡因0.5 ml/kg;对照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比较两组实施镇痛前即刻(T0)、镇痛后30 min(T1)和1 h(T2)、6 h(T3)及12 h(T4)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两组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低血压;比较两组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及局部麻醉药中毒等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口服泰勒宁镇痛例数及用药剂量。结果T_(1)、T_(2)、T_(3)、T_(4)时间点的静息痛评分、被动运动痛评分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有差异(P<0.05),变化趋势无差异(P>0.05)。T_(1)、T_(2)、T_(3)、T_(4)时间点静息状态下MAP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无差异(P>0.05)。T_(1)、T_(2)、T_(3)、T_(4)时间点被动运动时MAP和HR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0.05)。T_(1)、T_(2)、T_(3)、T_(4)时间点静息状态下HR在不同组间有差异(P<0.05),在不同时间、变化趋势上无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有2例(5%)(平均用药量1片)和9例(22.5%)(平均用药量2片)患者服用泰勒宁,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有1例(2.5%)和6例(15%)出现恶心呕吐,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FICB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早期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神经传导阻滞 髋骨折 镇痛 老年人
下载PDF
髂筋膜腔隙阻滞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前摆放体位时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郭小文 吕晨 +1 位作者 张娟 黄蓉蓉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138-1140,1162,共4页
目的观察髂筋膜腔隙阻滞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前摆放体位时的镇痛作用。方法将50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为髂筋膜腔隙阻滞(FIC)组25例,对照组为静脉镇痛(IVA)组25例。FIC组在腰硬联合麻醉20min前予0.3... 目的观察髂筋膜腔隙阻滞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前摆放体位时的镇痛作用。方法将50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为髂筋膜腔隙阻滞(FIC)组25例,对照组为静脉镇痛(IVA)组25例。FIC组在腰硬联合麻醉20min前予0.375%盐酸罗哌卡因行髂筋膜腔隙阻滞,IVA组在腰硬联合麻醉2min前予以1μg/kg枸橼酸芬太尼注射。观察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摆放体位时、术后6、24、48h的VAS疼痛评分;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时间;围术期芬太尼总耗量;患者对操作前干预手段的接受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FIC组比IVA组在摆放体位时和术后6h的VAS疼痛评分降低,分别为2.4±0.9、4.1±1.1及2.2±0.5、3.5±0.8(均P<0.01);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时间缩短,分别为8.1±2.9、12.9±5.1(P<0.01);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下降,分别为10%、23%(P<0.01);患者接受度提高,分别为23/25、11/25(P<0.01);芬太尼用量增加,分别为(460+88)、(550+126)μg(P<0.01)。结论相比静脉芬太尼镇痛,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腔隙阻滞提供了更好的镇痛和更少的麻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腔隙阻滞 镇痛 腰硬联合阻滞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下载PDF
髂筋膜间隙阻滞术后镇痛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应激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锡强 梁敬柱 +1 位作者 田野 李斌飞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术后镇痛对老年患者股骨近端骨折的镇痛效果及其对应激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股骨近端骨折手术老年患者60例,按术后镇痛方式随机分为两组,F组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组,I组为...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术后镇痛对老年患者股骨近端骨折的镇痛效果及其对应激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股骨近端骨折手术老年患者60例,按术后镇痛方式随机分为两组,F组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组,I组为静脉镇痛组,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h、12h、24h、48h静态和动态VAS评分,测定皮质醇(COR)、血糖(Glu)、血管紧张素Ⅱ、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F组患者术后静态及动态VAS评分明显低于I组(P<0.05),而F组术后COR、Glu、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也明显低于I组(P<0.05)。在术后24h,F组PT、APTT、TT较I组明显延长,Fib明显低于I组(P<0.05)。F组术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I组(P<0.05)。I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例数较F组多(P<0.05)。结论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行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阻滞镇痛较静脉镇痛有更好的镇痛效果,能降低患者的应激水平,改善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 超声引导下 术后镇痛 应激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麻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应激水平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黄巧文 张文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8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麻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应激水平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ASAⅠ~Ⅱ级、年龄65~80岁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全麻诱导,观察组于...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麻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应激水平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ASAⅠ~Ⅱ级、年龄65~80岁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全麻诱导,观察组于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分别记录2组患者入室时(T0)、切皮(T1)、扩髓腔(T2)和术毕时(T3)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抽取肘静脉血测定2组T0~T3时皮质醇(Cor);记录2组T3、术后4 h(T4)、术后8 h(T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T1~T3时间点,观察组MAP、HR、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T3~T5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应用于全麻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有利于降低术中的应激水平,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身麻醉 老年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术 应激水平 术后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