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scular anatomy of fascia skin flap in leg
1
作者 陶凯忠 陈尔瑜 +1 位作者 党瑞山 纪荣明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8年第1期66-68,72,共4页
The fascial vessels of skin flap in leg we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and quantitatively so as to find out the survival mechanism of fasciocutaneous flap and provide morphological basi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The fascial vessels of skin flap in leg we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and quantitatively so as to find out the survival mechanism of fasciocutaneous flap and provide morphological basi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Thirteen legs from adultcadavers were observed and measured by dissection under operating and biological microscopes, tissue clearing, slice and imageanalysis. Results: There were four types of source artery in fascia of leg and the intermuscular septal cutaneous artery was predominant and often anstomosed as a chain. The source arteries had supra- and subfascial branches in deep fascia and the former wasmore in number and larger in diameter. In the same way, the vascular network was thicker in the suprafascial level than in the subfascial. Aa% of the deep fascia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superficial fascia. Conclusion: The deep fascial vasculature is the basis of the blood supply of fasciocutaneous flap in leg and the suprafascial vascular network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t is suggestedthat the fascial pedicle should be selected wilers the arterial chain exi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FASCIA fasciocutaneous flap leg VASCULAR ANATOMY
全文增补中
Transplantation of hypoxia preconditione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mproves survival of ultra-long random skin flap 被引量:6
2
作者 WANG Ji-chang XIA Lin +2 位作者 SONG Xiao-bin WANG Chun-e WEI Feng-ca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6期2507-2511,共5页
Background Random flap is one kind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skin flaps in reconstructive surgery; however, partial necrosis of its distal end remains a significant problem now.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Background Random flap is one kind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skin flaps in reconstructive surgery; however, partial necrosis of its distal end remains a significant problem now.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ypoxia preconditione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pBMSCs) transplantation on ultra-long random skin flap survival in rats. Methods Normoxic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nBMSCs) were cultured under normoxia (20% 02) and HpBMSCs under hypoxia (1% 02) for 48 hours before transplantation. Thirty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BMSCs group and HpBMSCs group with each consisting of 10 rats. Survival area of ultra-long random skin flap on the dorsal of rats was measured seven days after flap surgery and cell transplantation. Cell survival in vivo, microvessel density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were evaluated by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sults Compared with other two groups, flap survival area in HpBMSC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P 〈0.05). Microvessel density in HpBMSCs group (36.20-.8.19)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nBMSCs group (30.01-.5.68) and control group (17.60..4.19) (P 〈0.05). VEGF in HpBMSCs group ((300.05-.50.41) pg/g) was higher than those in nBMSCs group ((240.55_+33.64) pg/g) and control group ((191.65..32.58) pg/g) (P 〈0.05). Conclusion HpBMSCs transplantation improves ultra-long random skin flap survival via promoting angiogenesis of more survival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dom skin flap cell transplantatio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ypoxic preconditioning ANGIOGENESIS
原文传递
带真皮的翻转筋膜瓣在小腿外伤后骨裸露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3
作者 汤由之 成智 +2 位作者 葛小静 朱喆辰 苏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带真皮的翻转筋膜瓣在小腿外伤后骨裸露创面修复中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因外伤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骨裸露的12例患者,根据缺损部位、面积,设计带真皮的筋膜瓣,以翻转180°... 目的:探讨带真皮的翻转筋膜瓣在小腿外伤后骨裸露创面修复中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因外伤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骨裸露的12例患者,根据缺损部位、面积,设计带真皮的筋膜瓣,以翻转180°的方式修复小腿外伤后的复杂创面,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本组11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1例患者皮瓣远端退缩伴少量骨裸露,经行对侧翻转筋膜瓣修复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下肢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带真皮的翻转筋膜瓣修复小腿外伤后骨裸露创面可达到理想的外观和功能恢复,其具有设计灵活、操作简洁、对皮瓣利用度高等特点,可作为临床上小腿外伤后可靠的早期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筋膜瓣 带真皮的筋膜瓣 小腿外伤 骨裸露 创面修复
下载PDF
丹酚酸B通过激活TFE3介导的自噬发挥对随机皮瓣的保护作用
4
作者 韩仲兵 杨慧文 +5 位作者 牛海州 张宽宽 刘洋洋 许盼盼 孔令提 张长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12-1920,共9页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促进随机皮瓣存活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外科手术构建随机皮瓣模型,术后7 d评估皮瓣的外观、水肿程度、颜色和毛发状况。激光多普勒血流测量技术检测随机皮瓣血管网络和血流...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促进随机皮瓣存活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外科手术构建随机皮瓣模型,术后7 d评估皮瓣的外观、水肿程度、颜色和毛发状况。激光多普勒血流测量技术检测随机皮瓣血管网络和血流量;HE染色检测随机皮瓣微血管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检测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CD34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RIPK1、2和LC3Ⅱ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以及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Sal B诱导了随机皮瓣的自噬,促进了血管生成,并减少了坏死性凋亡的发生,显著增加了随机皮瓣的存活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等实验证实,Sal B通过激活TFE3蛋白诱导了随机皮瓣发生自噬。结论Sal B可通过激活TFE3蛋白促进随机皮瓣细胞发生自噬并降低其坏死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 随机皮瓣 TFE3 自噬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管生成
下载PDF
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与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对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中瘢痕修复情况及颈部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朱广乾 张君君 汪政超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研究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与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临床疗效及对颈部功能、瘢痕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07月—2023年07月期间本院收集136例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修复... 目的研究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与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临床疗效及对颈部功能、瘢痕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07月—2023年07月期间本院收集136例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修复方法分胸三角皮瓣组(n=70)、任意型皮瓣组(n=66),前者行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后者行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颈部功能、温哥华瘢痕量表(VSS)、生化指标[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烧伤患者健康量表(BSHS-C)评分及并发症状况。结果术后3个月,胸三角皮瓣组颈部功能优于任意型皮瓣组(P<0.05);术后3个月,与任意型皮瓣组相比,胸三角皮瓣组VSS评分较低(P<0.05);术后1个月,与任意型皮瓣组相比,胸三角皮瓣组PDGF、TGF-β1、VEGF水平较高(P<0.05);术后3个月,与任意型皮瓣组相比,胸三角皮瓣组BSHS-C评分较高、NRS评分较低(P<0.05);胸三角皮瓣组并发症总发生率(0.00%)低于任意型皮瓣组(10.60%)(P<0.05)。结论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能改善患者颈部功能,降低VSS、BSHS-C、NRS评分,改善生化指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颈部烧伤 胸三角皮瓣 随意型皮瓣 颈部功能 瘢痕恢复状况
下载PDF
截瘫后褥疮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9
6
作者 侯春林 陈爱民 +2 位作者 刘祖德 匡勇 刘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55-556,共2页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截瘫后褥疮。方法:应用10种筋膜皮瓣和9种肌皮瓣一期修复102例(138处)截瘫后褥疮。结果:133处褥疮愈合良好,一期愈合率达96%。结论:本法明显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主张在褥疮修复中首...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截瘫后褥疮。方法:应用10种筋膜皮瓣和9种肌皮瓣一期修复102例(138处)截瘫后褥疮。结果:133处褥疮愈合良好,一期愈合率达96%。结论:本法明显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主张在褥疮修复中首选筋膜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褥疮 截瘫 并发症 外科手术 皮肤移植
下载PDF
肌间隙血管为蒂小腿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劳杰 熊良俭 +2 位作者 顾玉东 梁秉中 赵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 :为胫后动脉的肌间隙分支为蒂小腿内侧皮瓣移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新鲜尸体60侧经胫后动脉起始部进行墨汁注射 ,以内踝至胫骨平台将小腿等分成A、B、C、D 4个区段 ,在手术放大镜下进行解剖观察血管分支长度、口径、类型。... 目的 :为胫后动脉的肌间隙分支为蒂小腿内侧皮瓣移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新鲜尸体60侧经胫后动脉起始部进行墨汁注射 ,以内踝至胫骨平台将小腿等分成A、B、C、D 4个区段 ,在手术放大镜下进行解剖观察血管分支长度、口径、类型。结果 :B区胫后动脉肌间隙分支长 (4 .5± 0 .6)cm ,外径 (1.7± 0 .2 )mm。C区胫后动脉肌间隙分支长 (4 .0± 0 .6)cm ,外径 (1.5± 0 .3 )mm。其余A、D区分支细、短。结论 :以胫后动脉的肌间隙支为蒂小腿内侧皮瓣血管蒂较长 ,口径适合显微外科的吻合要求 ,可用于游离移植修复 ;临床修复手皮肤缺损 6例 ,皮瓣全部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隙血管 小腿内侧 外科皮瓣 胫后动脉
下载PDF
胫骨皮瓣修复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贾红伟 程春生 +5 位作者 吕松峰 赵作恭 单海民 杜志军 汤金城 任飞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皮瓣在修复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00年2月~2005年3月,收治因外伤致小腿开放性骨折68例。男47例,女21例,年龄8~59岁。按Gustilo分型均为型。其中4例一期行胫骨皮瓣游离移植术,64例急诊术后形成小腿感染... 目的探讨胫骨皮瓣在修复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00年2月~2005年3月,收治因外伤致小腿开放性骨折68例。男47例,女21例,年龄8~59岁。按Gustilo分型均为型。其中4例一期行胫骨皮瓣游离移植术,64例急诊术后形成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胫骨缺损长度4~18cm,皮肤缺损范围8cm×3cm^22cm×11cm,创面均有脓性渗出物。经中药薰洗湿敷后,利用胫骨皮瓣通过游离移植、交腿移位和同侧移位方法,重建患肢胫骨支架连续性并修复创面。切取皮瓣范围9cm×4cm^25cm×12cm,骨瓣长度为6~21cm。结果术后1例因血管危象经探查再吻合血管失败,改用腓骨皮瓣修复。1例切取胫骨皮瓣21cm,因近端为延长血管蒂,骨膜与骨瓣剥离过长,随访6个月近端仍延迟愈合;余患者3~5个月骨瓣与受区胫骨愈合。68例均获随访6个月~5年,43例随访2年以上者均能负重行走,步态无明显异常,能从事原工作。结论在充分抗感染的基础上,根据患肢具体情况采用胫骨皮瓣游离移植、交腿移位和同侧移位一期重建胫骨支架连续性及修复皮肤缺损创面,适用于小腿多种类型骨皮缺损创面,成功率高,能保留患肢,为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缺损 胫骨皮瓣 修复 小腿
下载PDF
随意超薄皮瓣的超薄层次及长宽比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袁相斌 陈卫平 +4 位作者 杨勇 朱晓海 林子豪 何清濂 刘会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71-73,T005,共4页
选用12只体重25~30kg的家猪为实验动物,对随意超薄皮瓣的超薄层次、长宽比例及断蒂时间与传统随意型皮瓣移植后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传统随意皮瓣成活的长宽比为2:1;皮瓣超薄至在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2~3mm脂肪... 选用12只体重25~30kg的家猪为实验动物,对随意超薄皮瓣的超薄层次、长宽比例及断蒂时间与传统随意型皮瓣移植后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传统随意皮瓣成活的长宽比为2:1;皮瓣超薄至在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2~3mm脂肪及在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1/3浅筋膜,这二种超薄层次的皮瓣成活的长宽比例均为2.5:1,并可提前到术后6天断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意皮瓣 超薄皮瓣 皮瓣 皮肤移植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对大鼠背部3种皮瓣模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薛兰 吴志海 +5 位作者 汤莹莹 戴思琪 方芳 金晓燕 郑和平 庄跃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1,15,共7页
目的利用激光多普勒对大鼠背部3种皮瓣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研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按照皮瓣切取方式等分为3组:穿支皮瓣组、穿支筋膜蒂皮瓣组及随意皮瓣组。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以上3组皮瓣的Ⅰ、Ⅱ与Ⅲ区在多个时间点进行测量... 目的利用激光多普勒对大鼠背部3种皮瓣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研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按照皮瓣切取方式等分为3组:穿支皮瓣组、穿支筋膜蒂皮瓣组及随意皮瓣组。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以上3组皮瓣的Ⅰ、Ⅱ与Ⅲ区在多个时间点进行测量。术后7 d,对皮瓣外观及髂腰动脉与骶尾部穿支血管间的筋膜血管网进行拍照。对3组大鼠的坏死率,及穿支皮瓣与穿支筋膜蒂皮瓣Ⅰ、Ⅱ及Ⅲ区术后即刻、术后1 d的血流灌注值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穿支皮瓣、穿支筋膜蒂皮瓣及随意皮瓣的坏死率分别为0.087±0.07、0.071±0.05及0.267±0.11。3组皮瓣坏死率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但穿支皮瓣与穿支筋膜蒂皮瓣的坏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穿支皮瓣Ⅰ区与Ⅱ区的血流灌注值显著大于穿支筋膜蒂皮瓣的Ⅰ区与Ⅱ区;随意皮瓣3个血管区的血流灌注值在术后7 d内均小于穿支皮瓣与穿支筋膜蒂皮瓣。术后7 d,随意皮瓣骶尾部穿支与髂腰动脉穿支间的筋膜血管网管径显著增大。结论穿支皮瓣与穿支筋膜蒂皮瓣存活能力无显著差异。随意皮瓣存活主要依赖于蒂部与蒂部周围潜在穿支之间筋膜血管网的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 筋膜蒂 随意皮瓣 激光多普勒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口腔黏膜背侧移植结合阴茎带蒂皮瓣腹侧覆盖治疗阴茎部尿道狭窄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建伟 满立波 +7 位作者 黄广林 何峰 王海 王海东 徐啸 李伟 翟建坡 刘振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1-645,共5页
目的:总结口腔黏膜背侧游离移植结合阴茎带蒂皮瓣腹侧覆盖尿道扩大成形术治疗阴茎部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采用口腔黏膜背侧游离移植结合阴茎带蒂皮瓣腹侧覆盖尿道扩大成形... 目的:总结口腔黏膜背侧游离移植结合阴茎带蒂皮瓣腹侧覆盖尿道扩大成形术治疗阴茎部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采用口腔黏膜背侧游离移植结合阴茎带蒂皮瓣腹侧覆盖尿道扩大成形术治疗阴茎部尿道狭窄患者22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无术前尿瘘等合并症,均为单纯性单处阴茎部尿道狭窄,其中医源性狭窄14例(63.6%)、感染性狭窄2例(9.1%)、特发性狭窄6例(27.3%)。术中均从腹侧纵行切开尿道狭窄段,先采用游离口腔黏膜做狭窄段背侧嵌式修补,腹侧采用纵行阴茎带蒂皮瓣(Orandi皮瓣)覆盖修补,留置16F或14F硅胶尿管,3周后拔除尿管并行尿道造影及膀胱镜检查。术后最大尿流率≥15mL/s且不需要尿道扩张等外科干预可视为手术成功。结果:本组患者年龄平均52.6(18~73)岁。患者尿道狭窄均位于前尿道阴茎部,长度平均5.3(2.5~10.0)cm,术前平均最大尿流率6.7mL/s。口腔黏膜取材长度平均5.5(3.2~10.5)cm,阴茎皮瓣长度平均6.0(3.5~11.0)cm。手术时间平均225(150~420)min,术中平均估计失血量53(20.0~110.0)mL。采用颊黏膜19例(86.4%),舌黏膜3例(13.6%),其中双侧颊黏膜取材5例(22.7%)。平均随访20.5(5~51)个月,术后6个月平均最大尿流率21.2(15~32)mL/s。术后尿瘘形成1例、再狭窄2例,手术成功率为81.8%(18/22),2例再狭窄患者1例再次行尿道成形术后治愈,另1例行定期尿道扩张治疗。术后感染2例,表现为尿道口脓液溢出、阴茎肿胀,对症处理后治愈。局部皮肤坏死1例,给予保守治疗成功。尿瘘患者行瘘修补术后治愈。结论:口腔黏膜背侧游离移植结合阴茎带蒂皮瓣腹侧覆盖尿道扩大成形术治疗阴茎部尿道狭窄22例平均随访20.5个月,手术成功率为81.8%,临床效果明确,适用于严重前尿道阴茎部狭窄且局部阴茎皮肤状况良好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部尿道狭窄 口腔黏膜 阴茎带蒂皮瓣 尿道扩大成形术
下载PDF
天然水蛭素对猪随意型皮瓣静脉淤血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智勇 王刚 +3 位作者 杨晓楠 杨健祥 滕晓颦 殷国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96-1300,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天然水蛭素对猪随意型皮瓣移植后静脉淤血的影响。方法6~8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3只,雌雄不限,体重10~15kg。于每只猪背两侧制备6个大小为14cm×4cm的随意型皮瓣,共18个皮瓣。根据术后注射药物不同,皮瓣随机分为3组(...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天然水蛭素对猪随意型皮瓣移植后静脉淤血的影响。方法6~8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3只,雌雄不限,体重10~15kg。于每只猪背两侧制备6个大小为14cm×4cm的随意型皮瓣,共18个皮瓣。根据术后注射药物不同,皮瓣随机分为3组(n=6)。术后即刻、1、2、3d,A组:局部注射3m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B组:局部注射3mL天然水蛭素20ATU;C组:局部注射3mL天然水蛭素40ATU。术后1、10d行大体观察,1、7d行组织学观察,3、7d测定湿重/干重比值,5d测定皮瓣表面温度,7d皮瓣局部血流彩色超声检测,12d测定皮瓣成活率。结果术后即刻,3组皮瓣均出现远端2/3范围内轻度淤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A组皮瓣淤血长度明显长于B、C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A、C组皮瓣坏死长度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术后1d,B组真皮内毛细血管及微静脉红细胞淤滞现象较A组明显减轻;术后7d,B组皮下胶原及肉芽组织增生明显优于A组。术后3d,A、B、C组湿重/干重比值分别为3.94±0.14、3.43±0.14、3.60±0.19,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A、B、C组湿重/干重比值分别为3.61±0.11、3.08±0.13、3.34±0.21,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A、B、C组皮瓣表面温度分别为(36.64±0.70)、(38.61±0.42)和(37.50±0.46)℃,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皮瓣局部血流彩色超声检测示A组血流信号稀少,B组见较完整的动静脉回流信号,可见垂直于皮肤的动脉穿支,C组可见动脉血流信号。术后12d,A、B、C组皮瓣成活率分别为45%±7%、67%±4%、52%±4%,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天然水蛭素对猪随意型皮瓣移植后静脉淤血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水蛭素 随意型皮瓣 静脉淤血 小型猪
下载PDF
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再植后手指皮肤缺损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静 郭永强 +1 位作者 顾欣欣 杨红红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掌指背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再植术后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护理。方法对实施掌指背神经的筋膜蒂岛状皮瓣逆行旋转修复再植手指皮肤缺损的19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皮瓣观察,舒适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掌指背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再植术后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护理。方法对实施掌指背神经的筋膜蒂岛状皮瓣逆行旋转修复再植手指皮肤缺损的19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皮瓣观察,舒适护理,功能锻炼及追踪随访。结果 19例皮瓣全部成活,无护理并发症。随访1~12个月,外观良好、质地柔软、色泽正常,手指功能按TAM法评定,优12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达89.5%。结论掌指背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是再植手指术后皮肤缺损的良好选择,根据病例特点实施针对性干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患者的手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神经筋膜皮瓣 再植后手指 皮肤缺损 护理
下载PDF
小腿外侧皮瓣在口腔内缺损修复中的应用(附9例报道) 被引量:5
14
作者 竺涵光 郑家伟 +3 位作者 马玉中 顾章愉 张志愿 邱蔚六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小腿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该修复方法,共进行了9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并对该皮瓣的应用解剖,制作技术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讨论。结果应用的9侧小腿外侧皮瓣均获得成功。结论小腿外... 目的研究小腿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该修复方法,共进行了9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并对该皮瓣的应用解剖,制作技术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讨论。结果应用的9侧小腿外侧皮瓣均获得成功。结论小腿外侧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内修复 小腿外侧皮瓣 口腔颌面部肿瘤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桥接修复小腿软组织损伤合并主要血管缺损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军 张大伟 +5 位作者 祝勇刚 柴云峰 刘彦温 吴子祥 裴国献 赵广跃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1期87-89,92,共4页
目的评价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合并主要血管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重建12例小腿严重软组织损伤同时合并主要血管缺损患者。3例患者行一期清创+骨折固定+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桥接血管修复软组织缺损,9... 目的评价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合并主要血管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重建12例小腿严重软组织损伤同时合并主要血管缺损患者。3例患者行一期清创+骨折固定+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桥接血管修复软组织缺损,9例患者行一期清创+骨折固定+负压吸引敷料覆盖、二期行游离皮瓣修复手术。结果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5~36个月。所有患者皮瓣均成活,末次随访时皮瓣血运好。术后1例出现创面感染,1例术后第1天出现血管危象,1例皮瓣边缘局部坏死,均经对症抗炎、手术探查及二期行植皮后治愈。皮瓣供区未见并发症。术后下肢Johner-Wruhs评分的优良率为10/12,LEFS评分平均为65.4分±8.5分。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桥接修复技术治疗下肢软组织损伤合并主要血管缺损患者,可在保留肢体主干血管的同时覆盖创面方法,临床疗效良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腿损伤 血管缺损 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术
下载PDF
不同方式的小腿外侧皮瓣修复严重肢体组织缺损(附23例报告)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占辉 王振普 +3 位作者 石明国 郭荣光 陈旸 李海波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10期794-796,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方式的小腿外侧皮瓣修复严重肢体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3例严重肢体组织缺损的患者,根据不同部位、程度及缺损面积大小,分别选择应用不同方式的小腿外侧皮瓣移植技术进行修复,即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术、带血...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方式的小腿外侧皮瓣修复严重肢体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3例严重肢体组织缺损的患者,根据不同部位、程度及缺损面积大小,分别选择应用不同方式的小腿外侧皮瓣移植技术进行修复,即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术、带血管蒂的岛状皮瓣转位移植术和带血管蒂的交腿皮瓣移植术.结果 23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出现了循环危象,经积极治疗后缓解,皮瓣边缘表皮部分坏死.术后随访6个月~4年,部分病例恢复了保护性感觉.19例患者对肢体功能和外形均表示满意,4例表示能接受.结论 应用三种不同方式的小腿外侧皮瓣修复严重肢体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大大减少了肢体的截肢率和并发症,是治疗严重肢体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外侧皮瓣 软组织缺损 治疗 交腿皮瓣
下载PDF
带蒂下部前锯肌肌皮瓣及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小容 刘玉生 +3 位作者 黎德燕 陈可琼 张晓玲 李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897-899,共3页
目的:探讨带蒂下部前锯肌肌皮瓣及筋膜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5例肌皮瓣、4例筋膜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9例,其中腋窝3例,颈部2例,胸部2例,上臂1例,背部1例。结果:9例皮瓣完全存活,无供血不足及静脉回流障碍... 目的:探讨带蒂下部前锯肌肌皮瓣及筋膜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5例肌皮瓣、4例筋膜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9例,其中腋窝3例,颈部2例,胸部2例,上臂1例,背部1例。结果:9例皮瓣完全存活,无供血不足及静脉回流障碍,供区瘢痕隐蔽,无"翼状"肩胛出现。结论:下部前锯肌肌皮瓣或筋膜皮瓣血管蒂长,血管管径粗,便于操作,皮瓣不臃肿,易于塑形,供区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缺损 肌皮瓣 筋膜皮瓣 前锯肌
下载PDF
小腿皮瓣筋膜血管的解剖学 被引量:2
18
作者 陶凯忠 陈尔瑜 +1 位作者 党瑞山 纪荣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系统并定量研究小腿皮瓣筋膜的血管,探讨筋膜皮瓣成活机制,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13例成人标本进行了巨微解剖、组织透明、切片观察和图像分析。结果:小腿筋膜有4种动脉来源,而以肌间隔皮动脉为主。各种动... 目的:系统并定量研究小腿皮瓣筋膜的血管,探讨筋膜皮瓣成活机制,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13例成人标本进行了巨微解剖、组织透明、切片观察和图像分析。结果:小腿筋膜有4种动脉来源,而以肌间隔皮动脉为主。各种动脉在深筋膜的分支均显示浅支多而粗;深筋膜血管网也以浅血管网较密。深筋膜血管面积百分比(Aa%)值大于浅筋膜。结论:深筋膜血管特别是深筋膜浅血管网是小腿筋膜皮瓣的血供基础,筋膜蒂宜放在动脉链状吻合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筋膜血管 筋膜皮瓣 小腿 解剖学
下载PDF
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9
19
作者 肖春林 赵敏 +5 位作者 史柏娜 周江军 高伟 杨俊 付美清 熊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2-734,共3页
目的探讨两套血供的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7月-2013年12月,采用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创面5例。应用高位皮支切取带蒂逆行股前外侧皮瓣,应用"外增压"原理,端侧吻合... 目的探讨两套血供的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7月-2013年12月,采用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创面5例。应用高位皮支切取带蒂逆行股前外侧皮瓣,应用"外增压"原理,端侧吻合动脉增加皮瓣供血。结果 5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形满意,质地好,供区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两套血供的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长,切取面积大,皮瓣血运好,存活率高。是临床修复小腿中上段创面的一个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 高位皮支 外增压 小腿中上段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小腿内侧皮瓣修复手部创伤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守正 黄文义 +1 位作者 程开样 王善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38-39,共2页
自1983年5月至1993年5月,应用小腿内侧皮瓣,整复手部创伤47例上(48侧)。随访时间1~10年,效果满意。手术后无1例发生供瓣侧下肢功能障碍。皮瓣成活率97.9%。对小腿内侧皮瓣应用于手部创伤中的特点作了讨论。
关键词 手部 创伤 修复术 小腿内侧皮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