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条华蜗牛破厣前后体内总糖含量的变化
1
作者 张民照 覃晓春 +1 位作者 赵晨 张爱环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了解条华蜗牛破厣前后体内总糖含量变化规律,为深入研究蜗牛破厣生化机理提供参考。【方法】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了两个体质量组条华蜗牛在破厣、休眠、取食或饥饿等条件下足和内脏的总糖含量。【结果】条华蜗牛破厣后体内含... 【目的】了解条华蜗牛破厣前后体内总糖含量变化规律,为深入研究蜗牛破厣生化机理提供参考。【方法】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了两个体质量组条华蜗牛在破厣、休眠、取食或饥饿等条件下足和内脏的总糖含量。【结果】条华蜗牛破厣后体内含糖量升高,体质量组IV蜗牛足、内脏含糖量都高于相应体质量组I。破厣前蜗牛足内含糖量与破厣后的差异显著(P<0.05),而内脏的差异不显著。休眠蜗牛体内含糖量随休眠天数增加有降低的趋势,除体质量组I蜗牛足内含糖量休眠1 d后(27.62μg/mg)显著高于5 d~15 d外,其他休眠时间之间差异都不显著。蜗牛取食后,足和内脏含糖量变化趋势基本类似,都是取食12 h~24 h后增加,然后有所下降。除体质量组IV足外,取食24 h后都显著高于取食12 h和36 h。活动蜗牛体内含糖量随饥饿时间延长有降低趋势,饥饿36 h后含糖量均显著低于饥饿12 h。【结论】条华蜗牛破厣前后体内总糖含量变化与多个因素有关,总糖量变化规律反映了蜗牛破厣的生理生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华蜗牛 破厣 总糖含量 体质量 取食 饥饿
下载PDF
肝片吸虫检测方法概述
2
作者 周愉乐 唐文强 +7 位作者 赵霞玲 甘富斌 切德力 石斌 李鑫 秋益多杰 吉布 黄福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119,共6页
肝片吸虫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是目前全世界分布最广泛的吸虫之一,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引起肝片吸虫病,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还影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肝片吸虫因其复杂的生活史和种类广泛的中间宿主... 肝片吸虫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是目前全世界分布最广泛的吸虫之一,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引起肝片吸虫病,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还影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肝片吸虫因其复杂的生活史和种类广泛的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导致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且肝片吸虫感染引起的动物临床症状与其他肝胆疾病类似,主要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没有特征性症状,极易被误诊。因此,及时、准确的检测对防治肝片吸虫病尤为重要。目前,肝片吸虫的检测主要依赖病原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手段,论文就肝片吸虫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各项技术的优点与局限性,以期为肝片吸虫病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吸虫 肝片吸虫病 分子生物学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大片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免疫原性分析
3
作者 姚文浩 吴兴隆 +5 位作者 秦志博 李文豪 朱惠丽 王磊 胡建和 韩艳辉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磷酸丙糖异构酶(TPI)是生物体糖酵解的一种关键酶,对大片吸虫获取能量而赖以生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试验根据肝片吸虫TPI(GenBank:KC164346.1)的基因序列,设计带有BamHⅠ和XhoⅠ作为酶切位点的引物,以大片吸虫的cDNA为模板,扩增大... 磷酸丙糖异构酶(TPI)是生物体糖酵解的一种关键酶,对大片吸虫获取能量而赖以生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试验根据肝片吸虫TPI(GenBank:KC164346.1)的基因序列,设计带有BamHⅠ和XhoⅠ作为酶切位点的引物,以大片吸虫的cDNA为模板,扩增大片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FgTPI)基因。结果:FgTPI基因开放阅读框为762 bp,编码253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pI为8.07;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FgTPI-pET-28a(+)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2 kDa;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收取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结果显示,rFgTPI能诱导较高的IgG抗体水平;用感染大片吸虫动物的血清检测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rFgTPI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FgTPI主要以α螺旋和β折叠为主,β转角较少,有3个较长的无规则卷曲;通过α-磷酸甘油脱氢酶偶联法测定其活性,发现FgTPI酶促反应最佳pH值为7.5,最适温度为35℃。本试验结果为深入研究FgTPI的生物学功能、评价其作为抗大片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片吸虫 磷酸丙糖异构酶 克隆 表达 酶活性分析
下载PDF
Biochemical Liver Functions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Fasciola hepatica from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Rat Model
4
作者 Omnia M. Kandil Emad B. Ata +6 位作者 Margarita P. Gabrashanska Hatem A. Shalaby Tamer H. Abd El-Aziz Noha M. F. Hassan Soad M. Nasr Mohamed A. Helal Ebtesam M. Al-Olayan 《Ope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 2024年第2期88-100,共13页
The current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liver function status as well as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covered worms in rats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with F. hepatica. Sixteen male Wister rats aged 30 day... The current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liver function status as well as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covered worms in rats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with F. hepatica. Sixteen male Wister rats aged 30 day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two groups (n = 8). The first group was infected orally with 15 viable encysted metacercaria of F. hepatica per animal. The other group was kept non-infected (control group). At zero time (before infection), the 2<sup>nd</sup>, 4<sup>th</sup>, 6<sup>th</sup>, 8<sup>th</sup>, 10<sup>th</sup>, 12<sup>th</sup> and 14<sup>th</sup> weeks post-infection (WPI), blood and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via puncture of retro-orbital plexus of veins from each rat. Serum enzyme level (AST and ALT) and total protein were measured, and the serum protein profile was carried out using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experiment, serum ALT and AST activities and serum total globulin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serum total proteins and albumin markedly decreased in the infected group. On the 14<sup>th</sup> WPI, the data of the electropherogram showed that globulin fractions (α1-, β- and γ-globulin)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α2-globulin was markedly decreased in the infected group. The molecular analysis confirmed the amplification of the ITS1, ITS2 and NDI genes of F. hepatica recovered from the infected liver of rats with amplicon sizes of 630, 510 and 560 bp, respectively. Sequencing of the amplified ITS gene resulte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3 strains (PP108836, PP108837, and PP108838). Also, analysis of the ITS2 gene resulted in obtaining 3 isolates under the accession numbers (PP109065, PP109066, and PP109067). In conclusion, fasciolosis in the rat model is suitable for routine experimental infections and caused a pronounced liver dysfunction with discharging of the Fasciola eggs in the fae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dult stages in the bile ducts. Furthermore, molecular techniques are a sensitive tool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Fasciola para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ciola hepatica Liver Functions Serum Enzymes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下载PDF
胆道肝片吸虫病1例报道
5
作者 张沁源 郭顺红 +4 位作者 施杜渲 赵春萍 李博文 马孟霞 董晓娜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76-577,共2页
通过1例误诊为胆总管结石患者在接受ERCP治疗时,从胆道取出肝片吸虫的诊疗过程,增强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ERCP 肝片吸虫
下载PDF
黄牛源Fh/Fg杂合型片形吸虫的鉴定
6
作者 李小军 姜龙龙 +1 位作者 吕超超 闫文朝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7-142,共6页
为弄清黄牛感染的片形吸虫种类,首先对来自河南济源市一肉牛屠宰场黄牛肝脏上的片形吸虫进行形态学观察,然后基于核糖体ITS1、ITS2区域和线粒体nad1、cox1基因序列进行分子鉴定。ITS1和ITS2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济源黄牛源片形吸虫分离株JY... 为弄清黄牛感染的片形吸虫种类,首先对来自河南济源市一肉牛屠宰场黄牛肝脏上的片形吸虫进行形态学观察,然后基于核糖体ITS1、ITS2区域和线粒体nad1、cox1基因序列进行分子鉴定。ITS1和ITS2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济源黄牛源片形吸虫分离株JY003和JY004为Fh/Fg杂合型片形吸虫。基于nad1和cox1基因序列,JY003和JY004与大片形吸虫的相似性高于肝片形吸虫,其中nad1序列与大片形吸虫中国云南、日本和韩国分离株的相似性高达100%。在基于nad1和cox1基因的进化树上,分离株均与大片形吸虫参考株处于同一分支。结果表明,首次从河南黄牛体内鉴定出Fh/Fg杂合型片形吸虫,为动物和人的片形吸虫病防控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Fh/Fg杂合型片形吸虫 ITS 线粒体基因
下载PDF
感染大片形吸虫水牛脊髓全基因组DNA的甲基化及其功能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钟舒红 盛兆安 +7 位作者 李军 彭昊 吴翠兰 马春霞 彭红艳 黄维义 施维 潘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263,共11页
为探究感染大片形吸虫后不同时间水牛脊髓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类型、占比及其感染后差异甲基化区域(DMR)涉及的功能及信号通路,本研究将大片形吸虫囊蚴经口灌胃感染8~10月龄水牛,分别于感染后3 d(J01)、10 d(J02)、28 d(J03)、42 d(J04)... 为探究感染大片形吸虫后不同时间水牛脊髓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类型、占比及其感染后差异甲基化区域(DMR)涉及的功能及信号通路,本研究将大片形吸虫囊蚴经口灌胃感染8~10月龄水牛,分别于感染后3 d(J01)、10 d(J02)、28 d(J03)、42 d(J04)、70 d(J05)和98 d(J06)采集水牛脊髓,利用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WGBS)对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测序,测序数据经过滤筛选后,采用Bismark软件分析各组水牛脊髓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类型及其占比(某种类型甲基化序列在该组全部可用测序序列中的占比以及该组某种C类型甲基化的数量在全部C类型甲基化中的占比),并采用weight methylation level对各组水牛脊髓基因组DNA 7个功能区域的甲基化进行聚类分析。WGBS测序结果经过滤后显示,平均每组测序长度为100.29 Gp,Q20%(质量值≥20的碱基占总碱基数的百分比)和Q30%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6组样品亚硫酸盐(BS)转化率均大于99%,表明WGBS测序结果准确可靠;各组样品DNA甲基化类型和占比的分析及统计结果显示,J01~J06组基因组分别包含CG、CHG、CHH 3种类型的甲基化(mCG、m CH及m CHH),且以m CG类型占比最多(63.1%~71.7%,80.11%~85.73%),m CHH类型(0.9%~1.2%,11.27%~15.18%)及m CHG类型均较少(1.0%~1.2%,3.00%~4.8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上述3种类型的甲基化主要分布在水牛脊髓基因组第1内含子和内部内含子。上述结果表明,感染大片形吸虫后水牛脊髓基因组DNA甲基化类型以m CG为主,且第1内含子和内部内含子的甲基化可能影响该两个区域相关基因的正常表达。利用R软件包分析各组水牛脊髓基因组之间是否存在DMR,并采用基于模型的亚硫酸氢盐测序数据分析(MOABS)筛选并统计各组之间的DMR及DMR的数量;采用DAVID软件分析各组DMR在其相应基因组中的分布;采用R语言对各组的DMR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EG富集分析。DMR的筛选及统计结果显示,各基因组间均存在DMR,且各组间均以CG类型DMR数量的差异最大。其中,J06与J01(7134个)、J06与J02(7174个)、J06与J03(6743个)、J04与J03组(11611个)之间DMR数量的差异最大,且96.42%~99.04%的DMR分布在基因组基因间区,0.96%~3.59%的DMR分布在基因组启动子区。DMR的GO功能分析显示,各组间CG类型DMR的GO功能注释结果基本相似,主要富集在细胞进程、生物调节、代谢过程、结合及催化活性等生物学过程;KEGG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尤其是在感染后期(J06组和J04组)DMR主要富集在癌症及PI3K-Akt等信号通路中。上述结果表明,在大片吸虫慢性感染的过程中,尤其在感染中后期对水牛脊髓基因组基因间区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影响,且甲基化的DNA可能主要通过以上两个信号通路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水牛脊髓的各种生物学功能,最终引起水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这在一定程度阐释了寄生在肝脏的片形吸虫影响宿主中枢神经系统的机制。本研究为深入探究大片形吸虫感染对水牛神经系统的影响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大片形吸虫 脊髓 DNA甲基化 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 差异甲基化区域
下载PDF
肝片吸虫CatB9蛋白的分子特征、遗传进化及表达定位研究
8
作者 张凯 王熙凤 +5 位作者 孟庆玲 乔军 张国武 宁程程 李娜 才学鹏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77,共6页
为了解肝片吸虫(Fasciolahepatica,Fh)组织蛋白酶B9(CatB9)的生物学功能,该研究对FhCatB9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对其免疫原性和在Fh体内的定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hCatB9基因长度为1038bp,编码345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无跨膜区,有信号... 为了解肝片吸虫(Fasciolahepatica,Fh)组织蛋白酶B9(CatB9)的生物学功能,该研究对FhCatB9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对其免疫原性和在Fh体内的定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hCatB9基因长度为1038bp,编码345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无跨膜区,有信号肽于第19~20氨基酸间。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FhCatB9蛋白含2个N-糖基化位点、7个磷酸化位点、15个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和CatB的保守结构域,高级结构显示与大鼠CatB酶原相似。系统进化结果显示,Fh和大片吸虫亲缘关系最近,与其他寄生虫亲缘关系较远。SDS-PAGE和Westernblot都在55.3ku处检出目的条带。免疫组化显示,CatB9在Fh的肠道上皮细胞和排泄管上皮细胞均有表达,重组蛋白的获得为Fh血清学检测试剂的研发提供了一个有潜在价值的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吸虫 组织蛋白酶B9(CatB9)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下载PDF
牛排菇多肽的酶解工艺优化
9
作者 周雅情 王莹 王昱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69-174,共6页
以珍稀食用菌——牛排菇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建立其多肽的酶解工艺。以水解度为指标,分别以5种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对牛排菇进行酶解;考察不同反应时间、底物浓度、pH值、温度、加... 以珍稀食用菌——牛排菇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建立其多肽的酶解工艺。以水解度为指标,分别以5种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对牛排菇进行酶解;考察不同反应时间、底物浓度、pH值、温度、加酶量对牛排菇多肽提取过程中水解度的影响,并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胰酶为酶解牛排菇多肽的最适蛋白酶,当酶解时间5 h、底物浓度5%、pH8、加酶量10 000 U/g、酶解温度45℃时,牛排菇多肽的水解度为59.17%,且蛋白质含量可达33.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排菇 多肽 酶解法 水解度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大片形吸虫外泌体对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10
作者 王渝瑞 王乐铭 +1 位作者 朱彬 王冬英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4,共7页
为探讨大片形吸虫外泌体(FgExo)在宿主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聚合物沉淀法和超速离心法从大片形吸虫分泌排泄产物(FgESP)中分离得到FgExo;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不同浓度的FgESP或FgExo作用于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Mφ... 为探讨大片形吸虫外泌体(FgExo)在宿主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聚合物沉淀法和超速离心法从大片形吸虫分泌排泄产物(FgESP)中分离得到FgExo;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不同浓度的FgESP或FgExo作用于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Mφ)后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的转录水平;根据qPCR结果选择50μg/mL FgExo(+5μg/mL脂多糖)、200μg/mL FgESP(+5μg/mL脂多糖)作为试验组,以PBS为阴性对照组、脂多糖为阳性对照组,分别作用于Mφ后采用qPCR检测Mφ分型相关基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D86、精氨酸酶2(Arg-2)、CD206的转录水平;ELISA检测白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分泌水平。结果显示:FgExo和FgESP可显著上调MφIL-10 mRNA的转录水平,显著抑制IFN-γmRNA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M2型Mφ标记物CD206及相关因子Arg-2、TGF-β1的表达,显著抑制M1型Mφ标记物CD86及相关因子iNOS、IL-1β的表达。本研究结果表明,FgExo和FgESP均能够使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利于大片形吸虫在水牛体内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片形吸虫 外泌体 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 极化
下载PDF
大片形吸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2A的原核表达及不同时期表达水平分析
11
作者 章志涛 李祥龙 +2 位作者 孔令丽 罗雨昕 王冬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7-1117,共11页
【目的】克隆大片形吸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2A(Ser/Thr protein phosphatases 2A,PP2A)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原核表达蛋白,为探究PP 2 A基因功能及其在大片形吸虫的发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大片形吸虫成虫虫体... 【目的】克隆大片形吸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2A(Ser/Thr protein phosphatases 2A,PP2A)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原核表达蛋白,为探究PP 2 A基因功能及其在大片形吸虫的发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大片形吸虫成虫虫体组织总RNA,应用RT-PCR方法扩增PP 2 A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并以双酶切的方式连接pET-28a(+)载体;经酶切、测序鉴定后获得阳性质粒pET-28a-PP2A,将pET-28a-PP2A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IPTG诱导表达,并对重组蛋白的诱导条件进行优化;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片形吸虫PP 2 A基因的表达效果;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P 2 A基因在大片形吸虫虫卵、囊蚴、6周龄童虫和成虫阶段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的大片形吸虫PP 2 A基因编码区序列长1161 bp,编码386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_(1980)H_(3105)N_(535)O_(566)S_(24),分子质量为44.23 ku。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大片形吸虫PP 2 A基因编码的蛋白为PP2Ac,分子功能为信号转导(GO:0004871),生物学过程为蛋白去磷酸化(GO:0006470),细胞组分为细胞质(GO:0005829)。PP2A蛋白无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为亲水性蛋白,共含有37个磷酸位点。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大片形吸虫PP2A在30℃、0.8 mmol/L IPTG诱导6 h时表达量最大,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且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可被抗His标签识别;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P 2 A基因在大片形吸虫6周龄童虫阶段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1);在囊蚴阶段的表达量最低,与虫卵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大片形吸虫PP2A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相应蛋白,为研究PP 2 A基因在大片形吸虫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片形吸虫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2A(PP2A) 原核表达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叶状体苔类空间分布研究
12
作者 邓旭东 田桂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23年第4期421-427,共7页
研究内蒙古地区叶状体苔类物种组成、地理成分构成、各植物区与生境分布以及水分生态幅度,主要结果如下:(1)内蒙古地区叶状体苔类植物共有11科、17属、26种,优势科属为钱苔科(Ricciaceae)、疣冠苔科(Grimaldiaceae)、钱苔属(Riccia)、... 研究内蒙古地区叶状体苔类物种组成、地理成分构成、各植物区与生境分布以及水分生态幅度,主要结果如下:(1)内蒙古地区叶状体苔类植物共有11科、17属、26种,优势科属为钱苔科(Ricciaceae)、疣冠苔科(Grimaldiaceae)、钱苔属(Riccia)、疣冠苔属(Mannia)等,以北温带成分(16种,61.54%)和世界广布成分(7种,26.92%)为主;(2)这些物种主要分布在12个植物区,兴安北部(15种,57.69%)、燕山北部(13种,50.00%)、兴安南部(11种,42.30%)、辽河平原(10种,38.46%)物种数量多,多数物种见于1~2个植物区,皮叶苔(Targionia hypophylla)、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紫背苔(Plagiochasma rupestre)、西伯利亚疣冠苔(Mannia sibirica)、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分布在6~8个植物区;(3)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和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16种,占61.54%)、林缘湿土、湿岩面、峭壁石缝等(13种,50.00%)、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10种,38.46%)和湿地(8种,30.77%)是物种较集中分布的生境,多数物种为湿中生-湿生生境物种(14种,5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状体苔类 区系组成 各植物区与生境分布 水分生态幅度 内蒙古地区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 for detection of Austropeplea tomentosa from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13
作者 Lily Tran Vignesh A.Rathinasamy Travis Beddoe 《Animal Diseases》 2023年第1期35-48,共14页
Lymnaeid snails are key intermediate host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of Fasciola spp.,the causative agent of Fascioliasis which are economically important parasites infecting humans and livestock globally.The c... Lymnaeid snails are key intermediate host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of Fasciola spp.,the causative agent of Fascioliasis which are economically important parasites infecting humans and livestock globally.The current control method for treating Fascioliasis is heavily reliant on anthelmintic drugs,particularly Triclabendazole(TCBZ)which has resulted in drug-resistant parasites and poses significant risk as there are no long-term efficacious alternatives available.Sustainable control measures at the farm level could include both parasite and snail control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asciola spp.control and reduce the reliance on anthelmintic drugs.Implementation of such sustainable control measures requires effective identification of snails on the property however Lymnaeid snails are small and difficult to physically locate.Snail identification using an environmental DNA approach is a recent approach in which physically locating snails are not required.Austropeplea tomentosa,is the primary intermediate snail host for F.hepatica transmission in South-East Australia and we present an in-field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nd water filtering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A.tomentosa eDNA from water samples to improve current surveillance methods.This methodology is highly sensitive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5×10^(−6)ng/μL,detected in<20 minutes,with cumulative sample preparation and amplification time under 1 hour.This proposed workflow could assist in monitoring areas to determine the risk of Fascioliasis infection and implement strategies to manage snail populations to ultimately reduce the risk of infection for humans and livest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ciola spp. SNAIL Molecular detection DNA diagnostics LAMP Environmental sampling EDNA
下载PDF
羊肝片吸虫的鉴定与分析
14
作者 刘佩 丁嘉怡 +3 位作者 方玮乐 汪恩奇 麦万蕊 李麟 《生物灾害科学》 2023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研究旨在利用实验室诊断方法鉴定一例羊肝片吸虫病,为肝片吸虫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对江西某羊场病羊剖检中所获得寄生虫样本进行虫体体表观察初步判断,再经设计合成寄生虫ITS基因序列引物、提取虫体总DNA、PCR扩增... 【目的】研究旨在利用实验室诊断方法鉴定一例羊肝片吸虫病,为肝片吸虫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对江西某羊场病羊剖检中所获得寄生虫样本进行虫体体表观察初步判断,再经设计合成寄生虫ITS基因序列引物、提取虫体总DNA、PCR扩增目的基因、核酸电泳分析并测序等手段获得序列,使用NCBI网站、DNAMAN软件、MEGA软件和EvolView网站对序列进行进一步的比对分析,最终得出诊断结果。【结果】结合畜主所述症状与寄生虫形态观察,初步确诊该羊是肝片吸虫感染;通过PCR鉴定、基因测序比对分析,确诊该寄生虫为肝片吸虫。【意义】试验结果可为羊养殖场羊肝片吸虫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吸虫 实验室诊断 DNA提取 PCR技术 序列比对
下载PDF
人肝片形吸虫病1例报告 被引量:7
15
作者 谢玉兰 李丽 +2 位作者 韩大康 董桂芳 闾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66-167,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1岁,因肝区胀痛2个月余入院。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肝区胀痛,伴发热(体温最高38℃),当地医院予抗感染后疼痛病状缓解,体温下降,但此后症状时有反复发作。
关键词 片形吸虫 胆管细胞癌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山羊血浆中一氧化氮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丙云 朱祖康 +3 位作者 陈龙 顾有方 J.GanzalezGallego 毛鑫智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2000年第2期9-12,共4页
选择6只平均体重13.75kg±1.35kg、8~12月龄的山羊。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山羊血浆中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研究山羊血浆中NO和TNFα正常值以及感染肝片吸虫后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山羊感染肝片吸虫后第3... 选择6只平均体重13.75kg±1.35kg、8~12月龄的山羊。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山羊血浆中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研究山羊血浆中NO和TNFα正常值以及感染肝片吸虫后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山羊感染肝片吸虫后第3周血浆中的NO开始升高,持续至15周,TNFα感染后第5周开始升高,一直持续至试验结束;病理剖检发现感染肝片吸虫的山羊肝肿胀,且有明显的损伤病灶。试验结果提示,NO和TNFα可能参与了肝片吸虫损伤肝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吸虫 山羊 一氧化氮 肿瘤坏死因子 肝损伤
下载PDF
肝片吸虫感染对反刍动物胆道粘膜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开功 许乐仁 +2 位作者 高登慧 彭明贤 姚红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5-268,共4页
分别对肝片吸虫自然感染的5头黄牛和5头绵羊以及无肝片吸虫感染的5头黄牛和5头绵羊的胆道粘膜肥大细胞(MMC)进行了计数观察。结果与某些动物肠道蠕虫感染一样,肝片吸虫在反刍动物胆道的寄生引起了胆道MMC的显著增多。有肝... 分别对肝片吸虫自然感染的5头黄牛和5头绵羊以及无肝片吸虫感染的5头黄牛和5头绵羊的胆道粘膜肥大细胞(MMC)进行了计数观察。结果与某些动物肠道蠕虫感染一样,肝片吸虫在反刍动物胆道的寄生引起了胆道MMC的显著增多。有肝片吸虫和无肝片吸虫感染的黄牛胆道MMC分别为431±103/mm2及191±66/mm2(P<0.05),而绵羊胆道MMC则分别为702±300/mm2和75±13/mm2(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肥大细胞 胆道 反刍动物 肝片吸虫
下载PDF
肝吸虫性肝胆疾病22例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会 朱磊 +2 位作者 王璐 陈倩 潘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38-540,共3页
目的通过对肝吸虫致肝胆疾病的临床分析,增加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2年至2012年以肝胆疾病入院后确诊为肝吸虫病患者22例。其中男19例,女3例,平均年龄45.41岁,其中入院诊断为胆囊炎或胆结石8例、肝吸虫病7例,其... 目的通过对肝吸虫致肝胆疾病的临床分析,增加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2年至2012年以肝胆疾病入院后确诊为肝吸虫病患者22例。其中男19例,女3例,平均年龄45.41岁,其中入院诊断为胆囊炎或胆结石8例、肝吸虫病7例,其他7例。结果实验室检查ALT升高者14例(63.63%)、AST升高者16例(72.72%)、TBil升高者11例(50.00%)、GGT升高者17例(77.27%)、嗜酸性粒细胞(E)升高者14例(63.63%)、大便集卵检查确诊10例(45.45%),胆汁涂片确诊7例(31.82%)、肝吸虫抗体检测确诊2例、既往肝吸虫病史者3例;经驱虫及综合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肝吸虫病具有地方性,临床少见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与其他肝胆疾病混淆,误诊率高。对于病因不明腹痛、黄疸、肝损害患者应注意询问患者及家人有无特殊饮食史,应注意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形吸虫 误诊
下载PDF
水牛慢性感染肝片吸虫后血液免疫功能指标及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龙 王丙云 +2 位作者 朱祖康 J.Gonzalez-Gallego 毛鑫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7-82,共6页
将8头经粪便检查和Dot-ELISA检测确认无肝片吸虫感染的雄性去势水牛随机分成感染组(n=5)和对照组(n=3)。感染组每天每头经口感染60个囊蚴,连续20d。结果表明:水牛慢性感染肝片吸虫后,红细胞CR1花环率从... 将8头经粪便检查和Dot-ELISA检测确认无肝片吸虫感染的雄性去势水牛随机分成感染组(n=5)和对照组(n=3)。感染组每天每头经口感染60个囊蚴,连续20d。结果表明:水牛慢性感染肝片吸虫后,红细胞CR1花环率从感染后第2周即显著降低,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则显著升高;白细胞数的总体水平在19周前高于对照组,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加,而淋巴细胞则有所下降;在淋巴细胞中可见T细胞比例显著下降,B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并引起血清白细胞介素-2水平的降低和抗肝片吸虫的IgG含量的显著升高。激素变化主要表现为皮质醇水平在感染初期升高,胰岛素在高于对照组的水平上波动,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未见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提示水牛在慢性感染肝片吸虫后,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机体主要依靠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和产生特异性的IgG抗感染,某些内分泌激素可能参与抗感染的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肝片吸虫 感染 免疫功能 激素
下载PDF
肝片形吸虫重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对SD大鼠的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闻晓波 冉旭华 +5 位作者 王春仁 宋佰芬 魏晓曼 李晓娟 王密 苗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48,53,共4页
目的分析肝片形吸虫重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FhGST)对SD大鼠的免疫原性。方法将已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0a-FhGST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宿主菌,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精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目的分析肝片形吸虫重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FhGST)对SD大鼠的免疫原性。方法将已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0a-FhGST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宿主菌,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精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免疫反应性。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蛋白免疫组和佐剂对照组,蛋白免疫组以纯化的重组蛋白皮下注射免疫Sd大鼠,抗原免疫剂量为200μg/(只·次),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3周。佐剂对照组以PBS代替免疫抗原同法注射。免疫前、每次免疫后和末次免疫后3周、6周鼠尾采血,分离血清。利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大鼠血清IgG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噻唑兰法(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经纯化获得重组FhGST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M_r 31300处出现单一条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纯化重组FhGST蛋白能识别自然感然肝片形吸虫的山羊阳性血清,在M_r 31 300处可见特异的免疫反应带。重组FhGST蛋白免疫SD大鼠后,可诱导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在免疫后第9周,抗体效价达到顶峰(1:89 144),且明显高于佐剂对照组(1:1000)重组蛋白能显著刺激大鼠脾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结论重组FhGST蛋白能诱导SD大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 谷胱甘肽-S 转移酶 SD大鼠 免疫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