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of the triple GEM-Based Fast Neutron Detector
1
作者 王晓冬 张俊伟 +9 位作者 胡碧涛 杨贺润 段利敏 鲁辰桂 胡荣江 张春晖 周健荣 杨磊 安旅行 罗文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0-33,共4页
A detector for fast neutrons based on a 10 × 10 cm^2 triple gas electron multiplier (GEM) device is developed and tested. A neutron converter, which is a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layer, is combined wi... A detector for fast neutrons based on a 10 × 10 cm^2 triple gas electron multiplier (GEM) device is developed and tested. A neutron converter, which is a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layer, is combined with the triple GEM detector cathode and placed inside the detector, in the path of the incident neutrons. The detector is tested by obtaining the energy deposition spectrum with an Am Be neutron source in the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IMP) at Lanzhou. In the present work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the tests and compare them with those of simulations. The transport of fast neutron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 different materials in the detector are simulated with the GEANT4 code, to underst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detector displays a clear response to the incident fast neutrons. However, an unexpected disagreement in the energy dependence of the response between the simulated and measured spectra is observed. The neutron sources used in our simulation include deuterium-tritium (DT, 14 MeV), deuterium-deuterium (DD, 2.45 MeV), and Am Be sourc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show that among the secondary particles generated by the incident neutron, the main contributions to the total energy deposition are from recoil protons induced in hydrogen-rich HDPE or Kapton (GEM material), and activation photons induced by neutron interaction with Ar atoms. Their contributions account for 90% of the total energy deposition. In addition, the dependence of neutron deposited energy spectrum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gas mixture i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 Simulation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of the triple GEM-Based fast neutron detector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enhancement in planar fast neutron detector efficiency with stacked structure using Geant4 被引量:2
2
作者 Shivang Tripathi Chandrakant Upadhyay +3 位作者 C. P. Nagaraj K. Devan A. Venkatesan K. Madhusoodana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54-163,共10页
Geant4 based Monte Carlo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assess the improvement in efficiency of the planar structure of Silicon Carbide(SiC)-based semiconductor fast neutron detector with the stacked structure. A proto... Geant4 based Monte Carlo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assess the improvement in efficiency of the planar structure of Silicon Carbide(SiC)-based semiconductor fast neutron detector with the stacked structure. A proton recoil detector was simulated, which consists of hydrogenous converter, i.e.,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 for generating recoil protons by means of neutron elastic scattering(n, p) reaction and semiconductor material SiC, for generating a detectable electrical signal upon transport of recoil protons through it. SiC is considered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variou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nventional Si-based devices such as operability in a harsh radiation environment, as often encountered in nuclear facilities. Converter layer thickness is optimized by considering 10~9 neutron events of different monoenergetic neutron sources as well as ^(241)Am-Be neutron spectrum. It is found that the optimized thickness for neutron energy range of 1–10 MeV is ~400 μm. However, the efficiency of fast neutron detection is estimated to be only 0.112%,which is considered very low for meaningful and reliable detection of neutrons.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a stacked juxtaposition of converter layer between SiC layers has been analyzed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 efficiency. It is noted that a tenfol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has been obtained—1.04% for 10 layers stacked configuration vis-à-vis 0.112% of single converter layer detector. Further simulation of the stacked detector with respect to variable converter thickness has been performed to achieve the efficiency as high as ~3.85% with up to 50 sta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ANT4 fast neutron detector Silicon CARBIDE RECOIL PROTON Stacked detector
下载PDF
Study on the novel neutron-to-proton convertor for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of a triple GEM based fast neutron detector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冬 杨贺润 +6 位作者 任忠国 张俊伟 杨磊 张春晖 哈日巴拉 安旅行 胡碧涛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39-43,共5页
A high-efficiency fast neutron detector prototype based on a triple Gas Electron Multiplier(GEM) detector, which, coupled with a novel multi-layere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 as a neutron-to-proton converter... A high-efficiency fast neutron detector prototype based on a triple Gas Electron Multiplier(GEM) detector, which, coupled with a novel multi-layere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 as a neutron-to-proton converter for improving the neutron detection efficiency, is introduced and tested with the Am-Be neutron source in the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IMP) at Lanzhou in the present work. First, the developed triple GEM detector is tested by measuring its effective gain and energy resolution with55 Fe X-ray source to ensure that it has a good performance.The effective gain and obtained energy resolution is 5.0×104and around 19.2%, respectively. Secondly, the novel multi-layered HDPE converter is coupled with the cathode of the triple GEM detector making it a high-efficiency fast neutron detector. Its effective neutron response is four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single-layered conversion technique when the converter layer number is 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Electron Multiplier deposited energy Am-Be neutron source neutron detection efficiency fast neutron detector
原文传递
长光纤ZnS探测系统的探测效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卢佳玮 韦峥 +5 位作者 蒋天植 白晓厚 卓祥林 王俊润 张芸 龚涛波 《自动化仪表》 CAS 2023年第6期121-124,共4页
随着快中子反应堆研究的不断发展,快中子直接测量技术成为研究焦点。提出了1种普通长光纤作为光信号传输媒介的ZnS探测系统。该系统不易受到电磁干扰,同时减小了探测器的体积。利用已有ZnS探测系统的探测效率,通过试验刻度,得到长光纤Zn... 随着快中子反应堆研究的不断发展,快中子直接测量技术成为研究焦点。提出了1种普通长光纤作为光信号传输媒介的ZnS探测系统。该系统不易受到电磁干扰,同时减小了探测器的体积。利用已有ZnS探测系统的探测效率,通过试验刻度,得到长光纤ZnS探测系统的探测效率为1.09%(2.45 MeV);同时,长光纤ZnS探测系统采集的脉冲信号时间宽度更低,降低了信号堆积的可能,有利于电子学信号采集系统分辨信号。该研究为快中子探测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 快中子 光纤传输 反应堆 中子测量 闪烁体 探测器 探测效率
下载PDF
用薄膜^(252)Cf源测定ST451快中子探测器的相对效率 被引量:8
5
作者 陈金象 施兆民 唐国有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23-332,共10页
本文叙述了用飞行时间测量^(262)Cf瞬发裂变中子能谱来刻度ST 451探测器的快中子相对效率响应的方法。在飞行时间谱仪中,一个流气式的微型电离室作为裂变碎块的探测器。文中给出了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修正的过程。得到了阈值分别为0.420... 本文叙述了用飞行时间测量^(262)Cf瞬发裂变中子能谱来刻度ST 451探测器的快中子相对效率响应的方法。在飞行时间谱仪中,一个流气式的微型电离室作为裂变碎块的探测器。文中给出了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修正的过程。得到了阈值分别为0.420、0.625、0.825、1.168、1.565和1.882MeV中子能量从几百keV到10MeV范围内的相对探测效率。实验结果与用Monte Carlo方法计算的效率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252)Cf源 瞬发裂变中子能谱 飞行时间谱仪 微型电离室 快中子探测器 探测效率
下载PDF
微型堆辐照座内快中子通量谱的测定 被引量:5
6
作者 侯小琳 王珂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385-390,共6页
用Al、Fe、In和Ni作探测片,用阈探测片活化法测定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微型堆内、外辐照孔道的快中子通量。用平均截面法求得内外辐照孔道的快中子与热中子通量比(Φf/Φth)分别为0.198和0.077。用有效阈能... 用Al、Fe、In和Ni作探测片,用阈探测片活化法测定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微型堆内、外辐照孔道的快中子通量。用平均截面法求得内外辐照孔道的快中子与热中子通量比(Φf/Φth)分别为0.198和0.077。用有效阈能法计算了不同能量区间的快中子通量。同时也对四个内辐照管之间及内、外辐照管内径向和轴向快中子通量的不均匀度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反应堆 快中子通量 中子活化阈 中子探测
下载PDF
伴随粒子成像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徐四大 朱维彬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6-68,共3页
综述伴随粒子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性能和研究进展.伴随α粒子方法可以实现位置灵敏,可以用于需要位置灵敏的检查中,如机场隐蔽爆炸物的检查和毒品的检查,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伴随粒子成像 快中子 探测器 飞行时间谱仪
下载PDF
用硅半导体探测器测量快中子平均能量的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袁俊谦 王永昌 +1 位作者 仇九子 杨景康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8-70,共3页
本文叙述了用两个硅半导体探测器测量~3H(d,n)~4He 反应中子平均能量的方法,并将所得结果与用^(58)Ni(n,p)^(58m+g)Co 和^(58)Ni(n,2n)^(57)Ni 反应截面比测定的平均中子能量做了比较.
关键词 半导体探测器 快中子 中子能量
下载PDF
国产与美国CR-39固体径迹探测器探测中子性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郝秀红 郭士伦 李伯阳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619-621,共3页
用Am—Be中子源照射国产SY-2型CR-39与美国CR—39固体径过探测器,在蚀刻时间较短时,测量它们表面径迹密度与蚀刻时间的变化,求得单位质量CR-39中可蚀刻径迹数目,并在蚀刻时间较长时,测量两种CR-39表面... 用Am—Be中子源照射国产SY-2型CR-39与美国CR—39固体径过探测器,在蚀刻时间较短时,测量它们表面径迹密度与蚀刻时间的变化,求得单位质量CR-39中可蚀刻径迹数目,并在蚀刻时间较长时,测量两种CR-39表面径迹密度的饱和值,对两种CR—39探测器进行对比。测量表明,国产SY—2型CR—39与美国CR-39探测快中子的灵敏度在误差范围内符合,它们具有相同的快中子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探测器 快中子探测 固体
下载PDF
双闪烁体快中子飞行时间谱仪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冠仁 唐洪庆 +2 位作者 于春英 隋庆长 黄糖籽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6-30,共5页
一台由散射闪烁体和中子探测器及其屏蔽准直系统、α粒子探测器和相应的电子学仪器组成的双闪烁体快中子飞行时间谱仪已经建立,并在研究D(n,n)D和D(n,2n)P反应中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文章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结构、主要性能和应用。
关键词 闪烁体 飞行时间谱仪 中子
下载PDF
探测快中子的新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宗仁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90-390,共1页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探测快中子的新技术,它们分别是:抑制γ射线、热中子和带电粒子的符合谱仪;高分辨宽能量范围(0.1~15.0MeV)带正比计数器的3He夹心谱仪;含氢的纤维闪烁体用于抑制γ射线、中子位置分布和中子能谱测...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探测快中子的新技术,它们分别是:抑制γ射线、热中子和带电粒子的符合谱仪;高分辨宽能量范围(0.1~15.0MeV)带正比计数器的3He夹心谱仪;含氢的纤维闪烁体用于抑制γ射线、中子位置分布和中子能谱测量;及含锂的纤维玻璃闪烁体用于长中子计数器测平均中子能量;中子的直接探测;用于中高能和重离子核物理的多元件阵列快中子探测器和极化仪;用于核核查的中子源影像探测器;高入射氘核能量和高能中子的伴随粒子技术等7个方面。它们对中子计量学的发展是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中子 探测器 符合谱仪 夹心谱仪 纤维 伴随粒子
下载PDF
钠冷快堆堆外核测量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伟伟 贺长兴 +2 位作者 段天英 徐启国 于政 《仪器仪表用户》 2021年第4期56-59,39,共5页
核测量系统是核电厂仪控系统信息功能中最重要的测量系统之一,核测量系统从反应堆完全停堆到150%额定功率的范围内,对反应堆的换料、启动、功率运行、停堆等各种状态下的反应堆核功率、周期等参数进行监测,并向保护系统、控制室系统等... 核测量系统是核电厂仪控系统信息功能中最重要的测量系统之一,核测量系统从反应堆完全停堆到150%额定功率的范围内,对反应堆的换料、启动、功率运行、停堆等各种状态下的反应堆核功率、周期等参数进行监测,并向保护系统、控制室系统等提供相关参数,用于控制显示或保护。快堆的核测量系统与压水堆有较多不同,本文从快堆的特殊核物理现象,堆芯布置、探测器布置、探测孔道设置、探测器选型、量程覆盖设计等多个角度,对快堆核测量系统的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设计,介绍快堆核测量系统的结构,探测器选型、数据处理的技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测量系统 快堆 探测器布置 中子注量率
下载PDF
超快猝灭塑料闪烁探测器氘氚中子灵敏度标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昶环 陈家斌 +1 位作者 谢超美 严美琼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5-317,309,共4页
本文概要介绍了超快猝灭塑料闪烁探测器特性,并在不同闪烁体、光导和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组合条件下用10ns脉宽的窄脉冲中子管对探测器的D-T中子灵敏度进行了标定。由这些标定数据推算出的探测器不同条件下的D-T中子灵敏度... 本文概要介绍了超快猝灭塑料闪烁探测器特性,并在不同闪烁体、光导和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组合条件下用10ns脉宽的窄脉冲中子管对探测器的D-T中子灵敏度进行了标定。由这些标定数据推算出的探测器不同条件下的D-T中子灵敏度与实测数据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猝灭 塑料闪烁探测器 氘氚中子灵敏度
下载PDF
平面型硅快中子剂量探测器初步研究
14
作者 周春芝 郑宜均 +5 位作者 马新华 朱红英 赵建兴 南亲良 崔辉 孙涛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8,共5页
介绍了平面型硅快中子剂量探测器,初步探索了探测器的中子剂量响应与PN结长和结宽的关系。基于239Pu-Be中子辐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探测器电压随中子剂量线性变化的结论。对探测器等效电阻进行了计算,给出了测试电流为1~10 mA时平面型硅... 介绍了平面型硅快中子剂量探测器,初步探索了探测器的中子剂量响应与PN结长和结宽的关系。基于239Pu-Be中子辐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探测器电压随中子剂量线性变化的结论。对探测器等效电阻进行了计算,给出了测试电流为1~10 mA时平面型硅快中子剂量探测器的电流、电压和中子剂量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快中子
下载PDF
快中子活化法对声空化核效应的验证
15
作者 李欣年 冯涛 +2 位作者 方晓明 钱梦騄 程茜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1-1119,共9页
采用纯铜作为阈探测器检测声致核聚变产生的14MeV中子。根据14MeV中子与Cu的核反应,选择合适的放射性核素及其特征γ峰作为测量依据。中子辐照时间为50min,经30min和198min冷却,NaI探测器分别测量了超声和非超声下活化铜片的511keV特征... 采用纯铜作为阈探测器检测声致核聚变产生的14MeV中子。根据14MeV中子与Cu的核反应,选择合适的放射性核素及其特征γ峰作为测量依据。中子辐照时间为50min,经30min和198min冷却,NaI探测器分别测量了超声和非超声下活化铜片的511keV特征γ峰计数,测量结果显示,采用短冷却时间可测得62 Cu的511keVγ特征峰,γ峰净面积计数增量ΔC均为正值,具有统计意义,在声空化条件下核反应液体中D-T反应产生的14MeV中子发生率大于在非声空化条件下的;采用长冷却时间可测得64 Cu的511keVγ特征峰,ΔC均为正值,具有统计意义,在声空化条件下核反应液体中D-D反应产生的2.45MeV中子发生率大于在非声空化条件下的。由此验证了声空化核效应(NEAC),并初步分析了中子成核声空化核效应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中子活化 阈探测器 声空化核效应 空化泡
下载PDF
铝外壳Si(Au)面垒探测器受快中子辐照后性能恢复的研究
16
作者 杨化中 郝恒信 龚成德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1-44,共4页
本文研究了探测器经注量<10^(13)n/cm^2的快中子辐照后,在重新加偏压过程中它们的反向电流猛增而使性能变坏的原因,然后采用慢加偏压的方式恢复了探测器的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关键词 快中子注量 偏压 探测器 快中子辐照 性能恢复
下载PDF
长塑料闪烁体位置灵敏探测器
17
作者 万代蓉 梁学才 戴运生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734-737,共4页
为改进我所用于中子小角弹性散射测量的快中子位置灵敏谱仪,并开展少核系统某些核反应微分截面测量,研制建成了φ5×50cm的ST-411位置灵敏塑料闪烁探测器。本文着重介绍该探测器的原理和主要性能。
关键词 位置灵敏 探测器 塑料闪烁体
下载PDF
固体径迹探测器测量快裂变因子
18
作者 李义国 史永谦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05-407,共3页
介绍了利用固体径迹探测器测量快裂变因子的原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并将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在误差范围内相符合。
关键词 固体径迹探测器 快裂变因子 原理 实验
下载PDF
非准直中子场能谱测量用多测量面~3He探测器理论设计
19
作者 张文首 陈达 +5 位作者 苏春磊 杨宁 江新标 于青玉 邬泽鹏 长孙永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8-514,共7页
利用Geant4软件模拟计算了5种具有较好对称性的多测量面结构探测器对不同方向入射中子的探测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具有对称性的多测量面结构探测器对不同方向入射的中子具有较好的探测效率响应方向一致性。其中球形正比探测器加6只圆形... 利用Geant4软件模拟计算了5种具有较好对称性的多测量面结构探测器对不同方向入射中子的探测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具有对称性的多测量面结构探测器对不同方向入射的中子具有较好的探测效率响应方向一致性。其中球形正比探测器加6只圆形半导体探测器的结构芯体在各方面表现最均衡,具有应用于非准直中子场能谱测量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中子能谱 非准直中子场 多测量面3 He探测器
下载PDF
一套液闪快中子探测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永锋 郭春营 +2 位作者 林源根 李湘庆 江栋兴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3-566,共4页
介绍了一种在强γ辐射场中探测快中子的探测系统 ,利用实验室 n-γ放射源 ,调试了系统 n-γ甄别性能 ,确定了其最佳工作状态。运用 Monte- Carlo数值模拟法 ,从理论上计算了模拟探测器的探测效率 ,并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液闪快中子探测系统 快中子探测 n-γ甄别 探测效率 蒙特性卡罗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