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再造丸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1
作者 黄晓燕 孙辉 +1 位作者 丁野 李文莉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8-52,共5页
建立人参再造丸(浓缩丸)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对人参再造丸(浓缩丸)中双酯型生物和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进行测定,梯度洗脱模式下,以0.1%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 建立人参再造丸(浓缩丸)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对人参再造丸(浓缩丸)中双酯型生物和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进行测定,梯度洗脱模式下,以0.1%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监测模式为多反应监测。结果表明,6种生物碱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中RSD均低于5%,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7.27%~108.29%和1.99%~4.01%。所建立的方法能同时准确、快速地测定人参再造丸(浓缩丸)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含量,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为全面有效管控人参再造丸(浓缩丸)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再造丸(浓缩丸)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制附子 双酯型生物 单酯型生物碱
下载PDF
附子不同配伍药对中生物碱成分的电喷雾质谱分析 被引量:63
2
作者 越皓 皮子凤 +2 位作者 宋凤瑞 刘志强 刘淑莹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1-205,共5页
以传统中医用药附子的配伍药对为研究对象,考察附子与不同中药配伍对附子中生物碱的影响规律,揭示配伍减毒的科学内涵。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和内标法,分别对生附子,生附子加炙甘草、白芍、干姜、大黄共煎液和药渣中乌头类生物碱进行系统... 以传统中医用药附子的配伍药对为研究对象,考察附子与不同中药配伍对附子中生物碱的影响规律,揭示配伍减毒的科学内涵。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和内标法,分别对生附子,生附子加炙甘草、白芍、干姜、大黄共煎液和药渣中乌头类生物碱进行系统考察。与生附子相比,双酯型生物碱在附子加炙甘草、大黄、白芍、干姜共煎液中的含量降低;附子加炙甘草、白芍、干姜共煎液中的脂型生物碱含量增高。附子与炙甘草、白芍、干姜配伍的解毒机制是使毒性较大的双酯型生物碱转化为毒性小的脂型生物碱;与大黄配伍的解毒机制是药物所含成分与附子中的双酯型生物碱络合生成难溶于水的复合物,使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降低。本法对深入研究乌头属植物的配伍作用机制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配伍 生物碱 电喷雾质谱
下载PDF
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附子炮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 被引量:38
3
作者 越皓 皮子凤 +3 位作者 赵宇峰 宋凤瑞 刘志强 刘淑莹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59-963,共5页
利用电喷雾质谱方法(ESI-MS)分析了附子加辅料(甘草)炮制前后水煎液中二萜类生物碱在种类和含量方面的变化,通过加入内标化合物,建立了电喷雾质谱的半定量分析方法。此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特点,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中药配伍炮制... 利用电喷雾质谱方法(ESI-MS)分析了附子加辅料(甘草)炮制前后水煎液中二萜类生物碱在种类和含量方面的变化,通过加入内标化合物,建立了电喷雾质谱的半定量分析方法。此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特点,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中药配伍炮制过程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并能根据电喷雾串联质谱的分析结果鉴定配伍后产生的新的化学成分,在共煎液中的次乌头碱、中乌头碱和乌头碱的相对含量分别是单煎液中的5.67%、4.05%和4.88%。通过研究附子与甘草的单煎液、共煎液以及药渣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揭示了甘草作为辅料,在炮制过程中对附子减毒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炮制机理 电喷雾串联质谱 二萜类生物碱
下载PDF
中药附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4
作者 徐硕 梁晓丽 +1 位作者 李琼 金鹏飞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48-254,共7页
目的探讨附子的药效物质基础,为附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对附子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质量控制进行综述。结果附子的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其中以乌头碱骨架的C-19型二萜生物碱为主... 目的探讨附子的药效物质基础,为附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对附子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质量控制进行综述。结果附子的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其中以乌头碱骨架的C-19型二萜生物碱为主,其次为C-20型二萜生物碱,以海替生碱型、维替碱型、纳哌啉型、光翠雀碱型骨架类型为主;除生物碱外,还含有黄酮、皂苷、神经酰胺类等成分。附子的生物活性主要包括强心、抗肿瘤、抗炎镇痛、增强免疫、抗衰老等作用。附子药材质量控制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结论附子的现代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阐明其传统药效作用及机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化学成分 生物碱 药理作用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附子煎煮与配伍应用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随志刚 陈明玉 +2 位作者 刘志强 皮子凤 刘忠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水浴和微波加热条件下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的水解规律,检测与不同中药配伍煎煮后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方法:分别以水煎煮和微波加热的方法提取附子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对其中的3种双酯型生物碱及... 目的:对比研究水浴和微波加热条件下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的水解规律,检测与不同中药配伍煎煮后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方法:分别以水煎煮和微波加热的方法提取附子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对其中的3种双酯型生物碱及其水解产物进行含量测定;同时检测与不同中药配伍煎煮后,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减少程度的差异。结果:附子水煎煮30min后,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分别变为峰值的10.5%和41.9%,乌头碱完全检测不到;附子微波加热150s后中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分别为峰值的59.2%、41.4%和86.6%。与生附子单煎煮比较,生附子与大黄、干姜或甘草共煎后,乌头类生物碱总含量均明显下降,分别降至附子单煎煮时的52.8%、66.2%和53.4%;与人参或白芍共煎煮后略有下降,分别为附子单煎煮时的79.5%和83.7%。结论: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在水煎煮和微波加热过程中有不同的水解规律;生附子与大黄、干姜、甘草、人参或白芍共煎后乌头类生物碱含量均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乌头类生物碱 水解作用 配伍煎煮
下载PDF
不同炮制工艺对附子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叶强 刘雨诗 +3 位作者 刘红梅 刘娟汝 唐雪梅 郭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1-607,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工艺对附子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附子不同炮制品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江油产的生附片质量最优;去皮可以提高附子中有效成分的相对含有量;与传统白附片有胆巴的炮制工...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工艺对附子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附子不同炮制品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江油产的生附片质量最优;去皮可以提高附子中有效成分的相对含有量;与传统白附片有胆巴的炮制工艺相比,采用无胆巴炮制工艺得到的白附片,总生物碱、单酯型生物碱、双酯型生物碱含有量均较高,保存药效的同时,去毒能力不足;熟附片的蒸制时间较长,生物碱类成分的含有量低于白附片,可能蒸制时间较长会造成生物碱类成分流失;经对市售的有胆附片与无胆附片检测分析,无胆蒸制或炒制附片去毒存性效果较好,且工艺简单、不易引入无机杂质。结论不同炮制工艺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附子的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含有量,增加有效成分单酯型生物碱含有量,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炮制工艺 总生物碱 酯型生物碱
下载PDF
附子无姜不热的成分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叶强 郭一平 +1 位作者 彭成 郭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以附子与生姜、干姜、炮姜配伍前后生物碱的变化,探讨附子与干姜配伍的科学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溴甲酚绿染色法、异羟肟酸铁染色法测定附子总生物碱、酯型生物碱配伍前后的变化,结合HPLC指纹图谱研究附子与姜类药材配伍前后总体成分... 目的以附子与生姜、干姜、炮姜配伍前后生物碱的变化,探讨附子与干姜配伍的科学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溴甲酚绿染色法、异羟肟酸铁染色法测定附子总生物碱、酯型生物碱配伍前后的变化,结合HPLC指纹图谱研究附子与姜类药材配伍前后总体成分变化。结果附子配伍干姜使总生物碱增加,而附子配伍生姜、炮姜使总生物碱减少;附子配伍生姜、干姜、炮姜均使酯型生物碱减少,附子酯型生物碱的量为干姜>生姜>炮姜;从指纹图谱分析可知附子生姜配伍后,附子成分总加权变化率为115.75%,生姜为135.53%;附子干姜配伍后,附子成分总加权变化率为143.48%,干姜为72.09%;附子炮姜配伍后,附子成分总加权变化率为81.00%,炮姜为133.53%。结论附子配伍干姜能促进附子有效成分的溶出,减少附子毒性成分溶出;附子配伍生姜,降低了附子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附子配伍炮姜,大幅降低附子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配伍 生姜 干姜 炮姜 总生物碱 酯型生物碱 指纹图谱
下载PDF
附子6种生物碱在比格犬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肖日平 赖小平 +3 位作者 赵亚 喻良文 朱跃兰 李耿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研究口服附子后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口服给予比格犬附子煎煮液后,采用固相萃取法处理血浆样品,应用UPLC-MS/MS方法对乌头类生物碱进... 目的:研究口服附子后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口服给予比格犬附子煎煮液后,采用固相萃取法处理血浆样品,应用UPLC-MS/MS方法对乌头类生物碱进行定量,采用ESI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方式检测,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μm),以甲醇-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以0.25 mL/min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内标法定量,检测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在各时间点内的血药浓度。采用DAS 2.1药代动力学程序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药动学曲线经拟合均符合口服给药的一室模型。结论:本实验同时对附子所含6种生物碱进行药动学研究,可以很好应用与监测口服附子后有效浓度的变化情况,从而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为附子的临床治疗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乌头类生物碱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法研究附子生物碱的煎煮减毒机理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平 陈益民 +2 位作者 陈佳 童鸿斌 许志良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7-1092,共6页
建立了基于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的附子中生物碱指纹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附子煎煮减毒的机理研究。基于质谱特征鉴定了生物碱标准品在加热回流过程中产生的6种降解产物,确定了双酯型生物碱的煎煮条件降解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附子饮片... 建立了基于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的附子中生物碱指纹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附子煎煮减毒的机理研究。基于质谱特征鉴定了生物碱标准品在加热回流过程中产生的6种降解产物,确定了双酯型生物碱的煎煮条件降解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附子饮片煎煮不同时间条件下生物碱的指纹变化,结果表明,长时间煎煮可明显降低双酯型生物碱和生物脂碱的浓度,为附子的安全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生物碱 附子 煎煮 减毒机理
下载PDF
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48
10
作者 何军 祝林 奉建芳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3年第6期20-22,共3页
目的 比较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 (U V)法在测定附子总生物碱中差异 ,探讨适宜附子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两种方法测定相同样品 ,比较测定结果差异 ,并考察操作步骤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两种不同的测定方法对附子总生物... 目的 比较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 (U V)法在测定附子总生物碱中差异 ,探讨适宜附子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两种方法测定相同样品 ,比较测定结果差异 ,并考察操作步骤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两种不同的测定方法对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滴定法的加样回收率为 97.7% ,而U V法为 75 .6 % ,滴定法测定结果更准确。水分及萃取静置时间对 UV法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结论 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测定以滴定法 (药典法 )为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总生物碱 含量 测定方法 比较 比较滴定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附子与不同药味药材配伍后乌头碱类生物碱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皮子凤 越皓 +2 位作者 宋凤瑞 刘志强 刘淑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74-1477,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药味药材与附子的配伍机制,揭示酸、甘、辛、苦味中药对附子化学成分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电喷雾质谱和内标法,分别对生附子,生附子加五味子、黄芪、独活、黄连共煎液和药渣中乌头碱类生物碱进行考察。结果附子与五味...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药味药材与附子的配伍机制,揭示酸、甘、辛、苦味中药对附子化学成分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电喷雾质谱和内标法,分别对生附子,生附子加五味子、黄芪、独活、黄连共煎液和药渣中乌头碱类生物碱进行考察。结果附子与五味子合用,双酯型和脂型生物碱的量增加,附子与黄芪、独活配伍双酯型生物碱的量下降,附子与黄连配伍脂型生物碱和生物碱的总量均降低,但双酯型生物碱变化无规律。结论附子与五味子合用毒性增加,附子与黄芪、独活毒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配伍 五味子 黄芪 独活 黄连 生物碱 电喷雾质谱
下载PDF
HPLC测定附子与“半蒌贝蔹及”各药材配伍前后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董欣 王淑敏 +3 位作者 李晓明 宋凤瑞 刘志强 刘淑莹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91-1894,共4页
目的:应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定量分析附子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配伍前后水煎液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考察其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Ex-tend C18柱,乙腈-甲醇(V∶V=1... 目的:应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定量分析附子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配伍前后水煎液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考察其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Ex-tend C18柱,乙腈-甲醇(V∶V=1∶1)-35 mmol/L乙酸铵梯度洗脱,流速0.6 mL/min,检测波长235 nm。结果:除川贝母、白蔹、法半夏外,其他各药与附子配伍后煎煮液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均高于附子单煎液,而其变化趋势与煎煮液的pH值有联系。结论:共煎液的pH值是影响药液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十八反 双酯型生物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附子不同贮藏条件下相关品质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舒晓燕 赵祥升 侯大斌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附子含水量、可溶性蛋白、生物碱、粗多糖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自然堆放、麻袋覆盖、沙藏、冷藏四种贮藏方式。结果:随着附子贮藏时间的延长,含水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总生物碱含量和粗多糖含...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附子含水量、可溶性蛋白、生物碱、粗多糖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自然堆放、麻袋覆盖、沙藏、冷藏四种贮藏方式。结果:随着附子贮藏时间的延长,含水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总生物碱含量和粗多糖含量逐渐下降。结论:在冷藏条件下,附子品质比麻袋覆盖、沙藏、自然堆放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贮藏 含水量 可溶性蛋白 总生物碱 多糖
下载PDF
两种炮制方法对附子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舒晓燕 赵祥升 +1 位作者 侯大斌 李凤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4-706,共3页
探讨了两种不同的炮制方法对附子品质的影响。采用高压蒸煮法和微波加热法处理附片,测定炮制前后总生物碱、乌头碱、水浸出物和醇浸出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附子经过高压蒸煮和微波炮制后,总生物碱、乌头碱含量大幅下降,水浸出物含量... 探讨了两种不同的炮制方法对附子品质的影响。采用高压蒸煮法和微波加热法处理附片,测定炮制前后总生物碱、乌头碱、水浸出物和醇浸出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附子经过高压蒸煮和微波炮制后,总生物碱、乌头碱含量大幅下降,水浸出物含量升高,醇浸出物含量变化较小。这两种炮制方法对附子品质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炮制 总生物碱 乌头碱 浸出物
下载PDF
喷施烯效唑对附子原植物植株形态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响应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莎 陈兴福 +3 位作者 杨文钰 罗意 舒光明 夏燕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2-335,共4页
目的:以川产地道药材附子为材料,研究喷施烯效唑对其原植物植株形态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为附子高产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在附子生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观测不同处理下植株主要形态特征并测定... 目的:以川产地道药材附子为材料,研究喷施烯效唑对其原植物植株形态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为附子高产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在附子生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观测不同处理下植株主要形态特征并测定子根中总生物碱含量。结果:附子原植物经烯效唑处理后,表现出株高降低,叶面积减小,茎粗、叶片数、须根数、干物质量增加等变化;子根中总生物碱含量较对照有所增加或降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烯效唑对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无显著影响,从调整植株形态的角度考虑以子根形成期喷施效果更好,增产作用以子根膨大期效果更佳,均以120 mg/L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烯效唑 植株形态 总生物碱含量
下载PDF
附子不同炮制方法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林 任玉珍 +2 位作者 杜杰 张晓莉 金锋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附子不同炮制品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研究《中国药典》炮制法、蒸制法、炒制法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子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检测;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各成分分离...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附子不同炮制品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研究《中国药典》炮制法、蒸制法、炒制法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子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检测;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各成分分离良好;蒸附片、炒附片、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中双酯型生物碱的量都得到有效降低,但蒸附片和炒附片中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蒸制法、炒制法与《中国药典》炮制法一样,具有相同的炮制减毒能力,但蒸制法和炒制法又能增加毒性小、疗效好的单酯型生物碱类的量,优于《中国药典》炮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炮制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比较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附子配伍前后乌头类生物碱含量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丽 李锦 +1 位作者 王玉明 刘昆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06-209,共4页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附子、附姜、四逆汤水提液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研究配伍前后水提液化学成分变化,以验证中药配伍理论。[方法]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附子、附姜、四逆汤水提液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研究配伍前后水提液化学成分变化,以验证中药配伍理论。[方法]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三乙胺(60∶40);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5℃;流速:1.0 mL/min。[结果]附子配伍后次乌头碱增加显著,推测可能为水解产物的X峰明显增大。其中附姜配伍3种生物碱均增加;而四逆汤中新乌头碱略有增加,乌头碱明显降低。[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说明附子配伍前后乌头类生物碱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干姜 生物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附子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雷崎方 斯建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80-1485,1462,共7页
附子是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具有强心、抗休克、抗心律失常、抗炎镇痛等功效。本文在分析附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概括了附子中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对其主要活性成分生物碱类、嘧啶类、多糖类及微量元素的... 附子是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具有强心、抗休克、抗心律失常、抗炎镇痛等功效。本文在分析附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概括了附子中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对其主要活性成分生物碱类、嘧啶类、多糖类及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讨论,涉及的方法包括滴定法、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为进一步全面有效控制附子的质量以及附子活性物质的基础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附子;化学成分;生物碱;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含量 附子 测定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质谱联用 生物碱类 抗心律失常
下载PDF
附子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卓 晏星 +1 位作者 徐春霞 袁小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9期5199-5201,共3页
[目的]研究附子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优选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提取率、总生物碱收率和总生物碱纯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方法、提取温度、粉碎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附子中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并... [目的]研究附子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优选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提取率、总生物碱收率和总生物碱纯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方法、提取温度、粉碎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附子中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并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在15℃条件下,将附子粉按1∶10(g/ml)加入无水乙醇,冷浸3次,每次1 d;在此条件下,浸膏得率、总生物碱收率和总生物碱纯度分别为3.15%、0.64%和20.32%。[结论]该方法高效、低毒、经济、操作方便、工艺可控,较适合附子总生物碱的提取和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总生物碱 冷浸
下载PDF
麻黄-附子药对提取物中麻黄类生物碱的溶解性能考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艳宏 刘书博 +1 位作者 关枫 陈大忠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测定麻黄-附子药对提取物中麻黄类生物碱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经皮给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方法,制备麻黄-附子药对提取物。采用沉淀法联合HPLC,测定麻黄-附子药对提取物中主要有... 目的测定麻黄-附子药对提取物中麻黄类生物碱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经皮给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方法,制备麻黄-附子药对提取物。采用沉淀法联合HPLC,测定麻黄-附子药对提取物中主要有效成分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各类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麻黄-附子药对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正辛醇-水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提取物在甲醇和乙腈中的溶解度较大,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p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最大。麻黄碱、伪麻黄碱在正辛醇-水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0.101(lgP=-0.99)、0.076(lgP=-1.12)。提取物中麻黄生物碱类成分的油水分配系数受pH值影响较大。结论提取物在极性大的溶剂中溶解性较好,适宜的pH值可在一定范围内改善其有效成分的水溶性和脂溶性,从而有利于透皮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药对 麻黄类生物碱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