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liding modes of fault activation under constant normal stiffness conditions 被引量:2
1
作者 Chuanqing Zhang Jie Xu +3 位作者 Shengji Jin Guojian Cui Yuhang Guo Lingyu Li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3年第5期1213-1225,共13页
Fault activation has been the focus of research community for years.However,the studies of fault activation remain immature,such as the fault activation mode and its major factors under constant normal stiffness(CNS)c... Fault activation has been the focus of research community for years.However,the studies of fault activation remain immature,such as the fault activation mode and its major factors under constant normal stiffness(CNS)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large thickness of fault surrounding rock mass.In this study,the rock fric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fault activation modes under the CNS conditions.Two major parameters,i.e.the initial normal stress and loading rate,were considered and calibrated in the tests.To reveal the response mechanism of fault activation,the local strains near the fault plane were recorded,and the macroscopic stresses and displacements were analyzed.The 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displacement-controlled loading rate is more pronounced under the CNS conditions than that under constant normal load(CNL)conditions.Both the normal and shear stresses drop suddenly when the stick-slip occurs.The decrease and increase of the normal stress are synchronous with the shear stress in the regular stick-slip scenario,but mismatch with the shear stress during the chaotic stick-slip process.The results are help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fault sliding mode and the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fault sl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lt activation Rock friction mechanics Sliding modes Constant normal stiffness(CNS) Displacement-controlled loading rates rockburst
下载PDF
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掌子面失稳演化特性研究
2
作者 谢高英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9期74-76,共3页
以某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为工程背景,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了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型,研究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失稳演化特性,分析了掌子面挤出位移、塑性区体积和掌子面涌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 以某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为工程背景,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了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型,研究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失稳演化特性,分析了掌子面挤出位移、塑性区体积和掌子面涌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掌子面逐渐迫近断层破碎带,掌子面挤出位移、塑性区体积和涌水量呈现由“略微增加”到“明显增加”再到“急剧增大”的变化规律。防突体厚度越大,发生突水突泥灾害的概率越小,该隧道穿越F4断层施工的极限防突体厚度为5.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富水地层 断层破碎带 掌子面失稳 流–固耦合
下载PDF
跨走滑断层隧道失稳演化过程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道远 布亚芳 +4 位作者 张亚琴 王朝红 田小路 杨杰 袁金秀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2-71,共10页
研究目的:为评判跨走滑断层隧道的稳定性,首先视跨断层隧道为一含剪切带的“围岩-断层-围岩”复合岩体系统,揭示其失稳演化机制;其次基于含断层带复合剪切梁理论,推导跨走滑断层隧道失稳临界损伤长度、临界损伤荷载和极限位移计算表达式... 研究目的:为评判跨走滑断层隧道的稳定性,首先视跨断层隧道为一含剪切带的“围岩-断层-围岩”复合岩体系统,揭示其失稳演化机制;其次基于含断层带复合剪切梁理论,推导跨走滑断层隧道失稳临界损伤长度、临界损伤荷载和极限位移计算表达式;最后对影响隧道稳定性的主要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论:(1)跨走滑断层隧道失稳演化过程主要经历3个典型阶段,即含剪切带的“围岩-断层-围岩”系统变形协调促使强度降低、断层剪切带两侧围岩受拉而呈现拉裂损伤区、“围岩-复合剪切带-围岩”系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2)当断层宽度、动摩擦系数、峰值剪应力、剪切梁剪切模量越小,隧道埋深、剪切梁宽度、塑性软化剪切模量越大,跨走滑断层隧道稳定性越差;(3)跨走滑断层隧道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为:断层宽度t>剪切梁剪切模量G>隧道埋深H>滑动摩擦系数μf>断层塑性软化剪切模量Gfs>断层峰值剪应力τfc;(4)本研究结论可为跨走滑断层隧道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走滑断层 失稳机制 剪切梁理论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剪切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断层岩爆失稳判据 被引量:39
4
作者 王学滨 潘一山 海龙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8-591,共4页
应用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及能量准则,提出了断层岩爆的失稳判据的解析解。断层带被视为一维剪切问题,断层带尺寸由岩石内部长度确定。断层带的一半及带外一侧的弹性岩石被视为一个系统。得到了依赖于断层带尺寸的断层带的耗散势能及峰后刚... 应用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及能量准则,提出了断层岩爆的失稳判据的解析解。断层带被视为一维剪切问题,断层带尺寸由岩石内部长度确定。断层带的一半及带外一侧的弹性岩石被视为一个系统。得到了依赖于断层带尺寸的断层带的耗散势能及峰后刚度表达式。应用能量准则,得到了断层带-围岩系统的失稳判据,它不仅与岩石材料的本构参数有关,也与岩石结构的几何尺寸有关,说明系统的稳定性具有尺寸效应。断层岩爆失稳判据与矿柱岩爆失稳判据具有类似性。目前的断层岩爆失稳判据的优越性在于:断层带的宽度、断层带的耗散势能、峰后刚度及失稳判据等都可以解析表示;而且,断层带内部具有不均匀的(塑性)剪切应变,这一点与有关的实际观测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剪切应变梯度塑性理论 断层岩爆 岩石材料 失稳判据
下载PDF
板裂化模型试样失稳破坏及其裂隙扩展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辉 徐荣超 +3 位作者 卢景景 章奇锋 张传庆 孟凡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11,共11页
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隧洞大量岩爆案例表明板裂化围岩的失稳破坏与岩爆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采用高强石膏配制满足板裂化围岩结构特征的硬脆性模型试样,通过一侧约束条件下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板裂化模型试样的失稳破坏过程、强度与变... 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隧洞大量岩爆案例表明板裂化围岩的失稳破坏与岩爆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采用高强石膏配制满足板裂化围岩结构特征的硬脆性模型试样,通过一侧约束条件下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板裂化模型试样的失稳破坏过程、强度与变形特性及其裂纹扩展特征。研究表明,(1)板裂化模型试样失稳破坏过程表现出应变型岩爆的特征,其典型的破坏过程为预制裂隙尖端张拉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试样劈裂成板-岩板屈曲变形-岩板压折、岩片弹射;(2)与完整试样相比,含1条、2条、3条预制裂隙模型试样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均呈现稳定下降的趋势,而峰值轴向应变则是先减小后增大;(3)试样预制裂隙尖端张拉裂纹的产生会造成:相邻预制裂隙尖端横向应变值的突变、试样侧向变形量的突增以及侧向变形速率的显著增大;(4)临空面附近的预制裂隙,其尖端产生的张拉裂纹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会失稳扩展,并造成试样的失稳破坏。最后,分析试样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特性。研究结果对于揭示深埋硬岩隧洞板裂化围岩的失稳破坏规律、岩爆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裂化 失稳破坏 岩爆机制 裂纹扩展 模型试验
下载PDF
煤矿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鹏 蔡美峰 +2 位作者 郭奇峰 鲁细根 颜丙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7,共17页
为深入认识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复杂的致灾机制、降低采矿过程中冲击事故的发生率,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在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成果.介绍了国内外一些矿山发生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的严峻形势,并汇总... 为深入认识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复杂的致灾机制、降低采矿过程中冲击事故的发生率,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在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成果.介绍了国内外一些矿山发生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的严峻形势,并汇总了国内部分煤矿该类型冲击地压实例;从断层活化机制及其判别准则、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理论、发生条件及其孕育过程等4个方面着重分析了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的致灾机制;总结了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的监测预警方法,并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可用于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预测预报的监测预警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情况,包括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监测预警与防治体系、BMS-II型微地震监测系统、多参量实时联合监测预警系统和深部钻孔应变观测技术;论述了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防控技术,包括区域性防御措施和局部解危措施等;在分析以上问题的同时,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见解和建议.最后,指出了当前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对该类型冲击地压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多方面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断层活化 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 致灾机制 监测预警技术 防控技术
下载PDF
矿井不连续面冲击地压发生过程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来贵 潘一山 +1 位作者 梁冰 章梦涛 《中国矿业》 1996年第3期61-65,共5页
本文在分析断层等不连续面冲击地压现象的基础上,用岩体的振动与断层间的刚体错动的叠加来描述不连续面冲击地压发生过程.提出阶层上下两盘刚体滑动的稳定与非稳定的形式;分析了振幅越来越大的不稳定振动.断层冲击地区发生时,岩体... 本文在分析断层等不连续面冲击地压现象的基础上,用岩体的振动与断层间的刚体错动的叠加来描述不连续面冲击地压发生过程.提出阶层上下两盘刚体滑动的稳定与非稳定的形式;分析了振幅越来越大的不稳定振动.断层冲击地区发生时,岩体位移是岩体的振动与断层间的刚体错动的叠加.指出了发生断层冲击地区的影响因素及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冲击地压 矿井 不连续面
下载PDF
平直断层黏滑过程热场演化及失稳部位识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任雅琼 马瑾 +1 位作者 刘培洵 陈顺云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76,共12页
实验室断层黏滑伴随有温度变化,温度不但与摩擦滑动有关,还与样本的应力状态相关。文中利用红外热像仪进行全场观测,研究平直断层黏滑不同阶段的热场演化。实验不仅观测到了峰值前后从应力积累转变为释放导致的温度由升转降的现象,还观... 实验室断层黏滑伴随有温度变化,温度不但与摩擦滑动有关,还与样本的应力状态相关。文中利用红外热像仪进行全场观测,研究平直断层黏滑不同阶段的热场演化。实验不仅观测到了峰值前后从应力积累转变为释放导致的温度由升转降的现象,还观测到了失稳后断层升温和块体降温的相反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沿断层各个部位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发现了识别失稳部位的温度前兆:失稳部位的温度从强偏离线性阶段开始,一直是相对高值,在亚失稳阶段升温速率突然增大,远高于其他部位。分离摩擦和应力的作用后,发现亚失稳阶段失稳部位的升温发生于围岩上而非断层带上,说明断层处于闭锁状态而相邻的围岩区域处于应力集中状态,推测满足这2个条件的部位可能是未来的失稳部位。此现象或许有助于野外发震位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失稳 失稳部位 地震前兆 温度 平直断层 温度变化机理
下载PDF
深井坚硬顶板脆性煤柱失稳诱发冲击地压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廖志恒 潘瑞凯 牟文强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26,共3页
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分析、现场试验的方法,对大采深矿井应力分布、矿井工作面应力高度集中导致煤柱失稳的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影响煤柱安全的范围,为采取增强巷道安全的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 力学分析 煤柱失稳 脆性破坏 冲击地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拐折非连通断层加载失稳的热辐射演化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善军 吴立新 +2 位作者 张艳博 李国良 陈群龙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3342-3348,共7页
为研究构造活动及其失稳过程的红外异常特征,选择拐折非连通断层作为模拟对象,利用单轴加载试验系统和红外热像仪,对模型受力及失稳过程的热辐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应力的增高及阶段性变化,热像首先在下部断层... 为研究构造活动及其失稳过程的红外异常特征,选择拐折非连通断层作为模拟对象,利用单轴加载试验系统和红外热像仪,对模型受力及失稳过程的热辐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应力的增高及阶段性变化,热像首先在下部断层出现1个高温异常点,强度逐渐增强,临近失稳前在岩桥端部又出现2个高温异常点,并具有交替出现的特征,最终演化为一热条带,继而断层连通失稳。"三点高温"和"交替演化"的红外辐射异常特征,与断层预滑、岩桥区应力集中及迁移有因果关系;(2)岩桥区的平均红外辐射温度(AIRT)在断层活动过程中呈现3个阶段的变化特征,表现为低应力阶段的基本不变或变化很小、中间应力阶段的缓慢上升和临失稳阶段的加速上升。AIRT短暂降温之后的加速上升是断层破裂失稳的重要前兆;(3)断层周围不同区域的AIRT变化特征不同,与不同区域应力性质差异存在密切关系。应力、应变、红外辐射等多参数的对地集成观测是未来构造活动及其灾变分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岩石力学 拐折非连通断层 红外辐射 构造失稳 灾变监测
下载PDF
高压渗流水作用下泥岩巷道破坏特征及失稳机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科学 黄曾华 +3 位作者 张金虎 王旭明 马振乾 杨英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共5页
针对某矿Ⅱ水平第二部带式输送机大巷由断层突水引起的巷道破坏问题,通过对工程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总结了巷道在原支护下以及修复后的破坏特征,并基于应力-渗流耦合效应分析了巷道底板突水机理,最后探讨了水-岩作用对泥质岩体的弱化作... 针对某矿Ⅱ水平第二部带式输送机大巷由断层突水引起的巷道破坏问题,通过对工程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总结了巷道在原支护下以及修复后的破坏特征,并基于应力-渗流耦合效应分析了巷道底板突水机理,最后探讨了水-岩作用对泥质岩体的弱化作用。结果表明:巷道围岩以块状泥岩为主,伊利石质量分数90%,在高压渗流水的作用下体积可增大50%~60%,极易引起岩体的软化和泥化,造成巷道失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置换泥化岩体、多层次锚杆+钢丝绳+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开挖卸压槽和反复注浆等控制技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巷道 破坏特征 失稳机理 断层突水 水-岩作用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推近断层过程中顶板稳定性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师皓宇 田多 +1 位作者 石建军 侯沣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3,共7页
为研究综放工作面推进顶板过程中的顶板力学结构,以中煤平朔井工三矿34201综放工作面过断层为工程原型,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推导了工作面推近断层面时基本顶和直接顶的力学平衡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研究了基本顶和直接顶发生压垮支护系统... 为研究综放工作面推进顶板过程中的顶板力学结构,以中煤平朔井工三矿34201综放工作面过断层为工程原型,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推导了工作面推近断层面时基本顶和直接顶的力学平衡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研究了基本顶和直接顶发生压垮支护系统和转动失稳的判据,定性分析了影响基本顶和直接顶稳定的主要因素.依据基本顶和直接顶失稳判据进行分析可知:基本顶和直接顶更易沿断层面转动失稳,基本顶的悬臂长度应随工作面推近断层而减小,当工作面距离断层5m时,基本顶悬臂长度应小于1.43m,否则基本顶可沿断层面上一点转动.这为控制基本顶和直接顶转动失稳提供了的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顶板 力学结构 失稳 悬臂长度
下载PDF
大采高综放面支架—围岩系统失稳的模糊事故树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富连 赵志志 +2 位作者 何尚森 李通达 殷帅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8-161,共4页
基于同忻矿大采高综放面支架—围岩系统失稳机理,探究影响综放面稳定性的因素,建立了大采高综放面支架—围岩系统失稳事故树;运用三角模糊函数和布尔代数法求出顶事件发生的模糊概率,评价系统的安全性;对基本事件的模糊重要度进行排序,... 基于同忻矿大采高综放面支架—围岩系统失稳机理,探究影响综放面稳定性的因素,建立了大采高综放面支架—围岩系统失稳事故树;运用三角模糊函数和布尔代数法求出顶事件发生的模糊概率,评价系统的安全性;对基本事件的模糊重要度进行排序,从而确定导致综放面支架—围岩系统失稳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放面 支架—围岩系统失稳 事故树 三角模糊数
下载PDF
汶川地震失稳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平恩 廖力 奉建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66-3477,共12页
考虑断层的软化特性,建立垂直于龙门山断裂带并包含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在内的汶川地震不稳定性地震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了描述整个岩石力学系统稳定性状态和过程的平衡路径曲线.在此基础上,采用稳定性理论研究了汶川地震从... 考虑断层的软化特性,建立垂直于龙门山断裂带并包含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在内的汶川地震不稳定性地震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了描述整个岩石力学系统稳定性状态和过程的平衡路径曲线.在此基础上,采用稳定性理论研究了汶川地震从孕育到发生的过程,讨论了断层倾角和断层材料参数对地震失稳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系统只存在稳定的断层无震滑动和不稳定的地震失稳2种状态.断层倾角、初始内摩擦系数、初始黏聚力和强度曲线形状参数的增加会导致系统趋向不稳定的地震失稳状态.而强度曲线胖度参数的增加有助于系统进入稳定的断层缓慢无震滑动状态.地震失稳前,在平衡路径曲线的应力峰值点和失稳点之间,断层错动加速,应变能开始释放并且应力开始减小,是失稳的前兆.最后在失稳点发生应力突跳,地震发生,其间伴随应变能的急剧释放、应力降和断层突然错动.无论是稳定的断层无震滑动还是不稳定的地震失稳,系统重新进入应力和应变能增加状态后,应力和应变能的增速由远场加载速度、岩石力学系统的结构和围岩材料属性决定,与断层软化特性参数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失稳机制 断层软化特性 平衡路径曲线 有限元
下载PDF
鄂东黄石地区三叠纪岩层中发育的重力滑动构造——重力不稳定性在控制构造变形和地质灾害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索书田 侯光久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共9页
位于湖北省东部黄石地区制图尺度的近东西向黄荆山向斜和桐梓堡背斜是在印支期造山作用时形成的,主要由古生代及三叠纪沉积岩层序列组成。其中的下、中三叠统包括页岩、泥灰岩、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等层状岩系。从构造地质学的... 位于湖北省东部黄石地区制图尺度的近东西向黄荆山向斜和桐梓堡背斜是在印支期造山作用时形成的,主要由古生代及三叠纪沉积岩层序列组成。其中的下、中三叠统包括页岩、泥灰岩、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等层状岩系。从构造地质学的观点出发,由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力学分层单位或组合,相互间存在有不同的黏度比或相对强度。在大型褶皱翼部,发育一系列中小型褶皱(其振幅从几米至上百米),如屋顶和墙壁状构造、膝状褶皱、平卧褶皱、翻转及叠褶构造等,覆于层理面及低缓角度正断层面之上。详细的三维空间构造解析指出,这些复杂的中小型构造产状和组合样式,与通常的寄生牵引褶皱和大的褶皱关系是相反的,即上层的相对运动或流动指向向斜的槽部,显示重力导致的滑动构造特征。这种滑动构造只是一类继发性的独立构造现象,可以解释为是在重力不稳定性影响下,部分沉积岩层沿着先存的倾斜层理面或拆离剪切带向下坡有限滑动的结果。所发育的特征性构造取决于涉及的岩层及力学分层单位的能干性或相对强度。在大型褶皱翼部岩层向下滑动的尺度、速度及可行性,与层理面的倾斜度及拆离带的厚度、黏度等因素相关。类似的重力滑动构造在中上扬子地区的沉积岩层中常可观察到,同时,地表的滑坡、岩崩及山体垮塌等地质灾害过程与有限的重力滑动构造的发育,其基本原理和许多特征都是相似的。强调指出,重力不稳定性作为地质过程、构造变形及许多地质灾害的起因,在地壳的不同层次和地表都有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不稳定性 力学分层单位 滑动构造 叠褶构造 低缓角度正断层 地质灾害 黄石地区
下载PDF
PT泵怠速不稳故障机理分析与诊断
16
作者 朱会杰 王新晴 +1 位作者 钱淑华 赵洋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264,共2页
结合PT泵怠速原理,阐述了PT泵怠速工作过程和怠速不稳故障现象的就车识别与PT泵试验台识别,系统研究了PT泵故障引起的发动机怠速不稳的内在原因以及深层次的故障机理,给出了诊断排除方法,同时结合实践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 PT泵 怠速不稳 故障机理 故障诊断
下载PDF
花岗质岩石在脆塑性转化域的变形机制
17
作者 党嘉祥 周永胜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8-211,共14页
地震精定位结果显示,大陆地震多数集中于大陆地壳的多震层内,该多震层向下收敛于中部地壳的脆塑性转化带。地壳脆塑性转化带的主要成分为花岗质岩石,前人通常用石英-斜长石的组合代替花岗岩进行变形研究,反演转化带的深度和变形特征,并... 地震精定位结果显示,大陆地震多数集中于大陆地壳的多震层内,该多震层向下收敛于中部地壳的脆塑性转化带。地壳脆塑性转化带的主要成分为花岗质岩石,前人通常用石英-斜长石的组合代替花岗岩进行变形研究,反演转化带的深度和变形特征,并且认为花岗岩的变形强度由弱项矿物--石英的塑性变形控制。近年来,实验和野外研究均表明钾长石的变形强度高于石英和斜长石。大应变量变形实验和野外韧性剪切带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地壳脆塑性转化带内,钾长石变形以脆性破裂为主,斜长石和石英通常表现为动态重结晶。因此,用石英和斜长石的组合体代替花岗岩来反演断层的变形特征,无法全面、真实地解释断层深部脆塑性转化带的变形特征。文中总结了花岗岩在野外和实验变形条件下的研究结果,并分析了花岗岩的主要组成矿物--石英、斜长石和钾长石的变形特征以及其温压条件的不同步性,讨论了断层深部脆塑性转化带的失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钾长石 脆塑性转化 变形机制 断层失稳
下载PDF
华北地区部分活动断裂面现今应力状态与地震活动的时域变化关系
18
作者 梁海庆 刘建中 刘其向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29-237,共9页
采用我国华北地区1966~1984年原地应力测量数据49组,结合各测点附近主要活动断裂的几何要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地壳浅部断裂面上的有效正应力和剪应力的比值随时间变化与断裂附近地震活动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即使在同一断裂上同一时域内,... 采用我国华北地区1966~1984年原地应力测量数据49组,结合各测点附近主要活动断裂的几何要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地壳浅部断裂面上的有效正应力和剪应力的比值随时间变化与断裂附近地震活动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即使在同一断裂上同一时域内,由于不同地段地震活动性的差异,所对应的有效应力比值亦有不同的变化。分析认为,当断裂面上有效应力比值在0.5以下时,断裂附近地震活动微弱,断裂呈现稳态,大于此值时,地震活动增强,断裂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华北地区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同步振动失稳的莫顿效应及实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峥峰 陆颂元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2-284,317,共4页
介绍了近年国外振动界研究的旋转机械同步振动失稳一种新机理——莫顿效应(Morton Effect),用它可以解释以往多次发生而又无法理解的异常振动现象。首先,综述了莫顿效应的研究进展、机理、表现特征、与其它类似故障的异同、诊断方法和... 介绍了近年国外振动界研究的旋转机械同步振动失稳一种新机理——莫顿效应(Morton Effect),用它可以解释以往多次发生而又无法理解的异常振动现象。首先,综述了莫顿效应的研究进展、机理、表现特征、与其它类似故障的异同、诊断方法和处理方法等;然后,介绍了过去现场遇到的一个典型案例,现今只有用莫顿效应才得到明确答案。莫顿效应对于现场振动故障诊断和旋转机械动力学设计与制造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定同步振动 莫顿效应 故障机理 诊断方法
下载PDF
陕南特长公路隧道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结果及工程地质意义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彬 张文 文冉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1-202,共12页
中国西部地区地势复杂,区域构造应力场各向异性显著,了解地区地壳应力状态是判断隧道设计阶段线路布设合理性的基础,也是预测隧道施工过程可能出现岩爆、断层滑动等其他工程灾害的重要参数。为了研究陕南特长高速公路隧道现今地应力状态... 中国西部地区地势复杂,区域构造应力场各向异性显著,了解地区地壳应力状态是判断隧道设计阶段线路布设合理性的基础,也是预测隧道施工过程可能出现岩爆、断层滑动等其他工程灾害的重要参数。为了研究陕南特长高速公路隧道现今地应力状态,基于古仙洞隧道钻孔(ZK10钻孔)与化龙山隧道钻孔(ZK11钻孔)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获得了两隧道现今地应力分布特征。古仙洞和化龙山特长深埋隧道最大埋深处S_(H)值分别为13 MPa和22 MPa;古仙洞与化龙山隧道的应力关系分别为S_(H)>S_(h)>S_(v)和S_(H)>S_(v)>S_(h),水平主应力起主导作用;S_(H)方向为近北西—北西西向,与区域现今构造活动背景基本一致,主要受秦岭造山带活动断裂影响。基于地应力测量结果、相关理论及判断依据认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洞轴线夹角,有利于隧道围岩稳定,研究区内古仙洞与化龙山隧道的总体布置是合理的;采用岩石强度应力比法、陶振宇判据、Russenes判据和岩石应力强度比法综合判定研究区内两隧道不具备发生中等强度以上等级岩爆的可能;利用莫尔-库伦准则及拜尔定律,摩擦系数μ取0.6~1.0,对研究区内两隧道的现今地应力状态分析后发现,两隧道附近断裂带的地应力大小未达到地壳浅部断层产生滑动失稳的临界条件,处于较稳定的应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地区 地应力 隧道稳定性 断层失稳 岩爆 公路隧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