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雄评司马迁之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施丁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8-134,共7页
扬雄作为汉代思想家,他对司马迁评价甚高,将其与孔子相提并论,但他并非完全赞同司马迁的观点。扬雄评价司马迁的意义在于:其一,扬雄标举司马迁在史学上的突出地位,实际上是公认其在史学的独立性,将史学与儒学并列起来;其二,他评司马迁&q... 扬雄作为汉代思想家,他对司马迁评价甚高,将其与孔子相提并论,但他并非完全赞同司马迁的观点。扬雄评价司马迁的意义在于:其一,扬雄标举司马迁在史学上的突出地位,实际上是公认其在史学的独立性,将史学与儒学并列起来;其二,他评司马迁"爱奇"、"多知"而"杂",首先是抓史学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批评的标尺,在传统史学领域具有代表性,也反映了司马迁史学的丰富性及其思想的特异性;其三,他评司马迁《史记》"实录",注意史学之记事行文的最基本问题是很重要的。但仅以"实录"而称"良史之才"失之片面,应当加上史学思想;只有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好,才可谓"良史之才"。扬雄的看法与评论在中国史学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法言 司马迁 史记 “实录”
下载PDF
论《法言》的制作及文体特质 被引量:2
2
作者 夏德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45-55,共11页
汉代经学的师法、家法传统以及孔子的述作观念深刻影响两汉士人的著述活动,扬雄虽然未能摆脱当时这一主流之述作观念,但能够坦陈自身著述活动中“作”的成分,从而显现其在文献创制上的一种新的认知姿态。扬雄的模拟行为,主要缘于“述”... 汉代经学的师法、家法传统以及孔子的述作观念深刻影响两汉士人的著述活动,扬雄虽然未能摆脱当时这一主流之述作观念,但能够坦陈自身著述活动中“作”的成分,从而显现其在文献创制上的一种新的认知姿态。扬雄的模拟行为,主要缘于“述”之观念的影响,而其“述”的重点又在于经典的文本形式。不过扬雄接受经典文本形式,不是出于简单的效仿,而是希望借助经典文本形式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来更好地呈现自己的观念与思想。扬雄仿《论语》而制作《法言》,其真实目的在于追寻原儒的足迹,借助宗经、征圣的方式,把捉、阐释真正的成圣之道,实际上是通过《法言》的制作来建构真正的“道统”,从而实现自身王事实践的愿望。《法言》效仿《论语》的经典形式,在文体方面模仿的痕迹虽十分明显,但也存在较大差别。《法言》的命名显示扬雄有意拉开二者的距离,表明《法言》与《论语》之间并不是纯粹的模拟关系,而是具有自身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言》 述作观念 文体 言、行两录
下载PDF
《淮南子》与《法言》论“学”之同异——兼谈汉代“学”论的道、儒之变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旭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2-37,共6页
在西汉时期的论"学"之作中,《淮南子》与《法言》颇具代表性,二者充分反映出道、儒两种不同思想立场的学习观。在学习的重要性、态度及条件等方面,《淮南子》与《法言》存在交集之处,但在学习的目的、内容、精神及境界上二者... 在西汉时期的论"学"之作中,《淮南子》与《法言》颇具代表性,二者充分反映出道、儒两种不同思想立场的学习观。在学习的重要性、态度及条件等方面,《淮南子》与《法言》存在交集之处,但在学习的目的、内容、精神及境界上二者又有所不同。道、儒思想的立场差异,是《淮南子》与《法言》论"学"异、同的根本原因:前者追求原性返初、清静无为的道家之学,从"治身"和"治国"两方面批评儒家之学;而后者则立足儒家教化观念,强调仁义礼乐之学的根本性,反对道家之学。在儒学独尊、黄老衰歇的时代变化中,《法言》所代表的儒家之学,最终成为影响汉代士人的主流学习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法言》 学习 道家 儒家
下载PDF
吴越佛教片论 被引量:1
4
作者 何灿浩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7-82,共6页
通过阐析吴越佛教的有关问题,认为南方在唐末五代成为中土佛教的中心乃是吴越佛教发展的重要背景。吴越受佛教各宗的影响,诸宗并立,其中,法眼宗的中心在吴越后期移至两浙.吴越佛教兴盛,浙僧在佛教上有重大贡献.吴越自始至终尊崇... 通过阐析吴越佛教的有关问题,认为南方在唐末五代成为中土佛教的中心乃是吴越佛教发展的重要背景。吴越受佛教各宗的影响,诸宗并立,其中,法眼宗的中心在吴越后期移至两浙.吴越佛教兴盛,浙僧在佛教上有重大贡献.吴越自始至终尊崇佛教,钱■时期崇佛,是为了在国危忧惧下求取政治与精神的出路.由于崇佛与弘法,杭州自然成为吴越的佛教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越 法眼宗 崇佛 杭州
下载PDF
“壮夫不为”与“不讽则劝”——扬雄对汉赋理论的改造与两汉之际文学批评思想的定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少华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25-30,共6页
《史记》《汉书》与扬雄《法言》记载,扬雄对汉赋的批评有两种认识,一个是"壮夫不为",一个是"劝百风一"或"不讽则劝"。前者是说扬雄悔其"少作"及"风少劝多"之赋,后者是说扬雄以为赋... 《史记》《汉书》与扬雄《法言》记载,扬雄对汉赋的批评有两种认识,一个是"壮夫不为",一个是"劝百风一"或"不讽则劝"。前者是说扬雄悔其"少作"及"风少劝多"之赋,后者是说扬雄以为赋的本质应该是以"讽谏"为主,而"劝"成分的增加,改变了赋的性质和作用。这实际上是扬雄从赋学理论批评的角度,对此前汉赋性质与功能的理论性总结。扬雄后来又提出"诗人之赋""辞人之赋"的概念,是对刘向、刘歆父子赋学思想的继承,进一步将汉赋纳入汉代主流的经学轨道,是从理论上对汉赋的第二次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法言》 劝百风一 壮夫不为 理论改造
下载PDF
陆法言《切韵》的编纂思想及其影响
6
作者 钱荣贵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78-84,共7页
隋代陆法言编纂的《切韵》是一部集前代韵书之大成的著作。问世后,“时俗共重,以为典规”。《切韵》的编纂宗旨是“广文路”“赏知音”,其要义在于“正音”。鉴于前代韵书“各有乖互”,陆氏确立了“捃选精切,除削踈缓”的编纂原则。《... 隋代陆法言编纂的《切韵》是一部集前代韵书之大成的著作。问世后,“时俗共重,以为典规”。《切韵》的编纂宗旨是“广文路”“赏知音”,其要义在于“正音”。鉴于前代韵书“各有乖互”,陆氏确立了“捃选精切,除削踈缓”的编纂原则。《切韵》语料来源极广,涉及诸家韵书、古今字书和“以前所记”。陆氏秉持“剖析毫厘,分别黍累”的编纂方法论,对诸家分韵不同者,遵循“从分不从合”的原则,兼而采之。《切韵》重在释音,兼及释义,其释义以“于文从简”“务求精要”为旨归。《切韵》影响长达千年之久,对其进行刊谬、补缺、加字、加训,成为此后韵书编纂的主流,由此形成的“《切韵》系”韵书因时而化,绵延不绝,蔚然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法言 《切韵》 编纂思想
下载PDF
试论扬雄的“幸”与“不幸”
7
作者 纪国泰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10,共5页
扬雄是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重大影响而又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所谓"幸",文章论述了扬雄在事业上获得重大成功的一面;所谓"不幸",文章论述了扬雄的生前与身后所遭遇的主要的痛苦和打击。文章对扬雄寄以充分的理解和同情... 扬雄是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重大影响而又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所谓"幸",文章论述了扬雄在事业上获得重大成功的一面;所谓"不幸",文章论述了扬雄的生前与身后所遭遇的主要的痛苦和打击。文章对扬雄寄以充分的理解和同情,但这种理解和同情,完全出于对历史的尊重,绝不含乡梓之情的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太玄》 《法言》 儒家道统 贫穷
下载PDF
法眼文益祖师禅法研究
8
作者 徐仪明 《宜春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4,共4页
法眼文益祖师的禅法的基本特征,在其随罗汉桂琛禅师参法时已经形成,那就是"若论佛法,一切见成"八个字,其后虽然他又做了种种发挥,但都不离这一基本特征。是通过其师祖玄沙师备的唯识论和理事观加以改铸发展而成的,在唯识论思... 法眼文益祖师的禅法的基本特征,在其随罗汉桂琛禅师参法时已经形成,那就是"若论佛法,一切见成"八个字,其后虽然他又做了种种发挥,但都不离这一基本特征。是通过其师祖玄沙师备的唯识论和理事观加以改铸发展而成的,在唯识论思想中格外突出了缘生论的因素。文益祖师接化学人的根本方法,在禅宗诸门派中显得格外具有特色。那就是他接化学人的语句似乎十分平常,但是语句中却深藏着机锋,有当机觌面即能使得初参者转凡入圣者。"先利济"三个字便是法眼宗接化学人的根本方法,用现代的话说就是顺着对方的话头,加以开导,依其根器之利钝,随缘点化,在开化的过程中灵巧应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这种灵活的禅法,当然还是继承了六祖慧能大师传续下来的风格,但也具有法眼文益祖师自己的创造与发展,值得我们认真参究悉心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眼文益 法眼禅 一切见成 先利济
下载PDF
《切韵》的音韵系统
9
作者 康素娟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55-58,共4页
《切韵》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韵书,它反映了中古雅言的声韵体系,创立了科学语言学的重要方法,是此后历代韵书的楷模。
关键词 《切韵》 韵书 音韵 科学语言学 陆法言 中古时期
下载PDF
杨雄对孟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法言》为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冬梅 《衡水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42-47,共6页
杨雄以孟子的后继者自居,仿效孟子辟杨拒墨,对西汉后期兴起的诸子学说进行了批判,认为诸子学说和儒家学说是不相容的,如果任由诸子学说发展而不加以制止,必定会使人不明是非,偏离正道。杨雄论人性,试图调和孟、荀之说,主张"人之性... 杨雄以孟子的后继者自居,仿效孟子辟杨拒墨,对西汉后期兴起的诸子学说进行了批判,认为诸子学说和儒家学说是不相容的,如果任由诸子学说发展而不加以制止,必定会使人不明是非,偏离正道。杨雄论人性,试图调和孟、荀之说,主张"人之性也,善恶混",认为人性中同时存在着善良和邪恶两方面因素,这一观点能很好地解决为什么社会上有善人和恶人以及一个人有时具有善念和善行,有时又具有恶念和恶行,这无疑是对孟子性善论的发展。杨雄的中和思想与孔孟的"中和""中道"思想有一脉相承之处,认为"立政鼓众,动化天下,莫上于中和,中和之发,在于哲民情"。他所推崇的"中和之道",就是以仁政为核心的中和政治,赋予中和思想的实践色彩,即君主要想贯彻中和之道,就必须付诸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雄 《法言》 孟子思想 人性论 中和思想
下载PDF
李贽与商城法眼寺考释——创作、著述及其他
11
作者 黄道林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2-38,共7页
李贽在麻城芝佛院讲学传道之际,被诬为"左道惑众"、"僧尼宣淫",而受到封建统治者的迫害,李贽避难于河南商城黄檗山的法眼寺。在法眼寺,李贽继续讲学传道,撰写诗文,修订《易因》,而后随马经纶北上。文章对李贽这一... 李贽在麻城芝佛院讲学传道之际,被诬为"左道惑众"、"僧尼宣淫",而受到封建统治者的迫害,李贽避难于河南商城黄檗山的法眼寺。在法眼寺,李贽继续讲学传道,撰写诗文,修订《易因》,而后随马经纶北上。文章对李贽这一阶段的历程及著述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贽 黄檗山 法眼寺 避难与著述
下载PDF
即圣而天:浅析扬雄《法言》中的“征圣”思想
12
作者 任敬文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110-115,共6页
“征圣”即以圣人为范式,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乃至遵循天道,皆可以圣人之言行为标准。“征圣”思想渊源甚久,先秦诸子援引上古圣王即是滥觞,汉人尊崇儒学,以孔孟为圣,将“六经”视为治国理政之参照。西汉后期,儒家经学融入谶纬或神... “征圣”即以圣人为范式,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乃至遵循天道,皆可以圣人之言行为标准。“征圣”思想渊源甚久,先秦诸子援引上古圣王即是滥觞,汉人尊崇儒学,以孔孟为圣,将“六经”视为治国理政之参照。西汉后期,儒家经学融入谶纬或神学而流弊纷呈,扬雄《法言》屡倡“征圣”,以圣人为津梁窥探天道所在,并进而沟通天道与圣人之间的天人互通性。扬雄此举既有拯当时经学流弊之功,又影响后世颇多,诸如刘勰“原道征圣宗经”,韩愈、柳宗元“文以明道”,以及历代对儒家道统谱系的建构等,皆有扬雄思想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法言》 圣人 天道 征圣
下载PDF
近三十年来扬雄《法言》研究综述
13
作者 韩文娟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5期100-101,共2页
扬雄《法言》是一部仿《论语》而作的语录体著作,在各方面都有其价值。由于其文辞艰涩难懂,研究者相对较少,近30年来,《法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术论文。主要从版本、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对《法言》作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 扬雄《法言》是一部仿《论语》而作的语录体著作,在各方面都有其价值。由于其文辞艰涩难懂,研究者相对较少,近30年来,《法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术论文。主要从版本、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对《法言》作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法言》在语言研究方面尚存在诸多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法言》 综述
下载PDF
试析扬雄《法言》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论述
14
作者 随敬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42-47,共6页
《法言》是西汉著名文学家、辞赋家扬雄的代表作,其中包含着扬雄关于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思想。扬雄《法言》对于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论述既有对先秦儒家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有许多独特的见解。通过对《法言》中教学原则和方法相关论... 《法言》是西汉著名文学家、辞赋家扬雄的代表作,其中包含着扬雄关于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思想。扬雄《法言》对于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论述既有对先秦儒家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有许多独特的见解。通过对《法言》中教学原则和方法相关论述的研究,可以有助于考察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在汉代的发展与流变情况,也会给予当代教育工作者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言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法言》“捽茹”考
15
作者 吴慧欣 王云路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8,共9页
对《法言》“捽茹”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迄今未有定论。前代学者观点分歧的深层原因是“捽”“茹”组合在词义层面不和谐,因此推测“捽”是通假字,理解为“吃喝”义。旧有观点大多将“捽茹”理解为颜渊“箪食瓢饮”典故的附属成分。考... 对《法言》“捽茹”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迄今未有定论。前代学者观点分歧的深层原因是“捽”“茹”组合在词义层面不和谐,因此推测“捽”是通假字,理解为“吃喝”义。旧有观点大多将“捽茹”理解为颜渊“箪食瓢饮”典故的附属成分。考察《法言》原文的思想内容,“箪瓢捽茹”实际涵括两个典故,“箪瓢”出自《论语》,“捽茹”则出自《孟子·尽心下》“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是“茹草”的变体,属于典故词。“捽茹”作为典故词在宋代兴盛,与宋代士人尤其是北宋司马光对《法言》的推崇有直接关系。由此说明文献的影响力、语素义的明晰度对典故词成词及其流行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言》 捽茹 茹草 典故词
原文传递
《切韵序》校议一则
16
作者 吴葆勤 《中国训诂学报》 2023年第1期156-161,共6页
隋代陆法言所撰《切韵》,是汉语语言学的经典文献。故宫博物院藏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是现存唐五代《切韵》系列韵书写本文献中保存最完整的一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切韵》序言起首“昔开皇初,有刘仪同臻……等八人,同诣... 隋代陆法言所撰《切韵》,是汉语语言学的经典文献。故宫博物院藏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是现存唐五代《切韵》系列韵书写本文献中保存最完整的一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切韵》序言起首“昔开皇初,有刘仪同臻……等八人,同诣法言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一句,S.2055号、P.2129号敦煌残卷和《大宋重修广韵》“宿”上并有“门”字,前贤以为是,并据此校补。本文考察中古汉语文献,认为故宫博物院藏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不仅不误,它本反而应据此删去“门”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勘 《刊谬补缺切韵》 王仁昫 陆法言 《切韵序》
原文传递
道付何人:唐宋间雪峰僧团的分化与“玄沙正宗”的确立 被引量:3
17
作者 葛洲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6-138,共13页
法眼宗是所谓禅宗"五家宗派"之一,其创派祖师被认为是雪峰义存四世法孙清凉文益。然而,法眼宗的宗派意识萌发于何时,文献中非但没有明确答案,"雪峰宗"、"玄沙宗"、"法眼宗"等名称不一的表述方... 法眼宗是所谓禅宗"五家宗派"之一,其创派祖师被认为是雪峰义存四世法孙清凉文益。然而,法眼宗的宗派意识萌发于何时,文献中非但没有明确答案,"雪峰宗"、"玄沙宗"、"法眼宗"等名称不一的表述方式以及关于各代祖师关系的抵牾记载反而令人疑窦丛生。本文根据灯录等文献,系统梳理五代到宋初整个雪峰禅系每一世代的传法分布,尔后以空间分布演变为线索,探究僧团分布格局形成的驱动因素。复原从雪峰僧团到玄沙宗的时空发展历程后可以发现,"雪峰宗"之名的消失与法眼宗的成立是僧团内部争夺正统进而分化造成的结果。当然,不可忽视的是,政治力量在此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推手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僧团 玄沙僧团 法眼宗
原文传递
俞樾《諸子平議·楊子法言》辨疑
18
作者 郭鵬飛 蔡挺 《汉语史学报》 2019年第1期91-100,共10页
《法言》對宋明理學有着深刻的影響,如《二程集》《朱子語類》《近思録》均可發現其留下之痕迹。但此書用詞艱深古奧,使文義晦澀難明。儘管自漢代以來,至北宋中期,爲之作注者不少,亦不能盡解。清代樸學大興,對《法言》相關之校勘、注釋... 《法言》對宋明理學有着深刻的影響,如《二程集》《朱子語類》《近思録》均可發現其留下之痕迹。但此書用詞艱深古奧,使文義晦澀難明。儘管自漢代以來,至北宋中期,爲之作注者不少,亦不能盡解。清代樸學大興,對《法言》相關之校勘、注釋等著作出現,是書面貌漸見清晰,其中俞樾《楊子法言平議》貢獻尤大,素爲後人所重,影響深遠。然而,針對是書失誤之研究極少,不無遺憾。今羅列證據,檢討俞書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樾 《諸子平議》 《揚子法言》 子學 訓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