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DXR联合Nrf2预测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的敏感性研究
1
作者 刘洪 赵红珂 +5 位作者 覃胜 侯俊 李丹 李华 郑茂嘉 陈晶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395-3399,共5页
目的:探索联合FDXR和Nrf2两个生物标记物是否可以提高食管癌对放化疗敏感性预测的准确性。方法:我们前瞻性的研究,预期纳入150例食管胸段确诊为鳞癌的患者,临床分期限定为Ⅱ-Ⅲ期(AJCC第八版),在同一个活检样本中染色FDXR和Nrf2,根据FDX... 目的:探索联合FDXR和Nrf2两个生物标记物是否可以提高食管癌对放化疗敏感性预测的准确性。方法:我们前瞻性的研究,预期纳入150例食管胸段确诊为鳞癌的患者,临床分期限定为Ⅱ-Ⅲ期(AJCC第八版),在同一个活检样本中染色FDXR和Nrf2,根据FDXR和Nrf2是否表达关联术后病理学上的缓解来推测这两个生物标记物联合是否会提高判断放化疗敏感的准确性。结果:研究期间,我们收集到326个病例,其中可纳入最后分析的有162个病例,162例患者经过同步放化疗后,总缓解例数105例,总的缓解率64.8%,pCR率为28.5%,病理学部分缓解率为36.3%。FDXR阳性的有效率为42.6%,Nrf2阴性的有效率为34.6%,FDXR阳性合并Nrf2阴性患者有效率为76.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T分期(P=0.04),病理分级(P=0.04)以及FDXR(P=0.02)和Nrf2(P=0.01)影响放化疗疗效,而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学分级(P=0.033)、FDXR(P=0.021)和Nrf2(P=0.034)是影响放化疗疗效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FDXR和Nrf2联合可以提高食管癌术前放化疗疗效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记物 fdxr NRF2 食管癌
下载PDF
FDXR变异致线粒体F-S病患儿1例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分析
2
作者 胡文静 凌秀昕 +4 位作者 方红军 唐静文 康庆云 杨海燕 吴丽文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13-418,共6页
目的分析1例疑似线粒体F-S病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特征,明确其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1月5日于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例线料体F-S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应用生物信息学分... 目的分析1例疑似线粒体F-S病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特征,明确其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1月5日于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例线料体F-S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致病性变异,并对核心家系成员采用Sanger测序分析变异来源。结果基因检测发现患儿的FDXR基因存在c.310C>T(p.R104C)和c.235C>T(p.R79C)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源自其父亲与母亲。经检索HGMD、PubMed、1000 Genomes及dbSNP等数据库,2个变异位点均为新变异。经不同生物学信息分析软件进行变异位点致病性预测,结果均提示有害。结论多系统受累时需警惕线粒体疾病,FDXR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可能为本例患儿的致病原因。上述发现丰富了FDXR基因致线粒体F-S病的变异谱,并提示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对线粒体F-S病诊断的辅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xr基因 线粒体F-S病 基因变异 儿童
原文传递
辐射诱导细胞周期调控和DNA损伤反应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金顺子 武宁 +4 位作者 刘丽波 张萱 倪冠英 刘宇光 刘树铮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79,共10页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胸腺和脾脏基因表达对X射线全身照射的反应,为探索可行的辐射生物标志物打下实验基础。研究中选用细胞周期调控和DNA损伤反应相关基因Cdkn1a、Ccnd1、Ccnb1、Gadd45a、Atm和Fdxr,以Gapdh为参考基因,观察0.5...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胸腺和脾脏基因表达对X射线全身照射的反应,为探索可行的辐射生物标志物打下实验基础。研究中选用细胞周期调控和DNA损伤反应相关基因Cdkn1a、Ccnd1、Ccnb1、Gadd45a、Atm和Fdxr,以Gapdh为参考基因,观察0.5、1、2、4、6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4和24小时上述基因在胸腺和脾脏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同时计数骨髓细胞涂片嗜多染红细胞(PCE)的微核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上述6种基因对电离辐射全身作用都出现变化,但以Cdkn1a、Ccnd1和Ccnb1三者对全身照射的剂量效应关系较为明显,其中Cdkn1a和Ccnd1基因的表达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升高,Ccnb1基因的表达随辐射剂量增加而下降。剂量效应曲线可拟合为线性-平方方程,其相关系数r为0.851~0.998,p<0.05~0.01。但与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进行对比,Ccnd1和Ccnb1的表达只有部分结果与之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Cdkn1a的表达量则不仅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升高,而且与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剂量-效应曲线明显相关,在两器官和两时间点其相关系数为0.950~0.975,p<0.01。另一方面Cd-kn1a表达量变化的幅度较大,照射后4小时和24小时胸腺的最高表达量分别为11.2和11.3倍,脾脏的最高表达量分别为20.6和9.3倍。鉴于实时定量PCR技术适用于快速、高通量检测,通过进一步在人体观察验证,Cdkn1a基因表达变化有可能成为研制新的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候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n1a CCND1 Ccnb1 GADD45A Atm fdxr 实时定量PCR 基因表达变化 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 辐射生物剂量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