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钨-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CTMAB-Tween80多元配合物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军 吕文英 +1 位作者 李全民 杨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95-998,共4页
在混合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CTMAB)和吐温 80 (Tween80 )存在下 ,研究了 3,5 二溴水杨基荧光酮 (DBSAF)与钨 (Ⅵ )显色反应的光度特性。在 0 6 0mol·L-1HCl介质中 ,钨 (Ⅵ )与DBSAF及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络合物 ,采用... 在混合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CTMAB)和吐温 80 (Tween80 )存在下 ,研究了 3,5 二溴水杨基荧光酮 (DBSAF)与钨 (Ⅵ )显色反应的光度特性。在 0 6 0mol·L-1HCl介质中 ,钨 (Ⅵ )与DBSAF及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络合物 ,采用混合表面活性剂使增溶增敏作用更为显著 ,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2 6 4× 10 5L·mol-1·cm-1,λmax =5 2 7nm。用摩尔比法和连续变换法测得钨 (Ⅵ )与DBSAF所形成的络合物化学计量比为 1∶2。钨 (Ⅵ )含量在 0~ 4 0 0 μg·L-1范围服从比尔定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3 5二溴水杨荧光 吐温-80 混合表面活性剂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5’-溴水杨基荧光酮-钼(Ⅵ)配合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谢慧军 龚波林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10年第1期54-57,共4页
用吸光光度法研究5’-溴水杨基荧光酮-钼(Ⅵ)配合物作为光谱探针与人血清(HSA)和牛血清(BSA)蛋白质作用的光谱性质、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建立了利用金属配合物作为探针测定痕量蛋白质的方法.结果表明,在pH=3.6的HCl-NaAc缓冲溶液中,5%O... 用吸光光度法研究5’-溴水杨基荧光酮-钼(Ⅵ)配合物作为光谱探针与人血清(HSA)和牛血清(BSA)蛋白质作用的光谱性质、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建立了利用金属配合物作为探针测定痕量蛋白质的方法.结果表明,在pH=3.6的HCl-NaAc缓冲溶液中,5%OP介质可以显著增强体系的灵敏度.在528 nm处有一个增强的吸收峰,且强度与BSA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HSA,BSA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均为2~50.0μg/mL;线性方程ΔA=0.002 1ρ+0.416 1,ΔA=0.002 4ρ+0.406 5,相关系数r=0.995,0.994;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02×106,2.93×106 L/(mol.cm);回收率为98.4%~96.6%,相对标准偏差为1.8%~1.1%.该方法用于人血清中蛋白质的测定灵敏度好,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该方法可直接用于人血清中蛋白质质量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水杨荧光-钼(Ⅵ)配合 蛋白质 作用 应用
下载PDF
钼(Ⅵ)-水杨基荧光酮(SAF)配合物光谱探针测定蛋白质 被引量:1
3
作者 阿娟 刘惠民 张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188-190,共3页
研究了钼(Ⅵ)-水杨基荧光酮(SAF)配合物作为光谱探针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光谱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pH=1.00~2.50的HCl-NaAc缓冲介质中,在乳化剂Tween-40存在下,蛋白质与Mo(Ⅵ)-SAF配合物发生作用,导致配合物溶液褪色,其最大吸收波长处... 研究了钼(Ⅵ)-水杨基荧光酮(SAF)配合物作为光谱探针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光谱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pH=1.00~2.50的HCl-NaAc缓冲介质中,在乳化剂Tween-40存在下,蛋白质与Mo(Ⅵ)-SAF配合物发生作用,导致配合物溶液褪色,其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的降低值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基于此建立了以Mo(Ⅵ)-SAF配合物为光谱探针,分光光度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蛋白质(以牛血清白蛋白为例)的浓度在0 mg/L^12 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79=2.85×106L.mol-1.cm-1。生物体内常见物质均不产生干扰,直接用于人尿,新生牛血清的测定,回收率分别为98.8%和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钼(Ⅵ)-水杨荧光配合 光谱探针
下载PDF
含铽-水杨酸端基聚苯乙烯的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珍 路建美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38-842,共5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能对聚合物进行设计的优点,以水杨酸为原料,通过氯磺化制得5-氯磺酰基水杨酸,以此为引发剂,CuCl/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对苯乙烯(St)的聚合进行了研究,并且将制得的聚苯乙烯与铽离子配位.结果表明,聚合反...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能对聚合物进行设计的优点,以水杨酸为原料,通过氯磺化制得5-氯磺酰基水杨酸,以此为引发剂,CuCl/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对苯乙烯(St)的聚合进行了研究,并且将制得的聚苯乙烯与铽离子配位.结果表明,聚合反应符合对单体浓度为一级的动力学关系;聚合物分子量随转化率呈线性增加;分子量分布较窄,Mw/Mn都在1.4以下;通过1H-NMR的端基分析,扩链反应都证明了聚合具有可控性;所有结果显示该聚合反应符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特性.IR,UV-Vis和荧光光谱表明Tb(Ⅲ)与含水杨酸端基的聚苯乙烯配位成功,当用λ=305nm光激发,此配合物发射Tb(Ⅲ)的特征荧光.讨论了引发剂的浓度对聚合体系自由基活性特征的影响以及聚合物的分子量、配位条件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氯磺酰水杨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Tb()配合 荧光性能 微波
下载PDF
微乳液-SAF吸光光度法测定汽油中环烷酸铁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桦萍 白丽明 陈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1-252,共2页
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正戊醇/正庚烷/水组成的阳离子型微乳液中Fe(Ⅲ)与水杨基荧光酮(SAF)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微乳液对Fe(Ⅲ)SAF显色体系有一定的增敏作用。在pH9.8~10.3的硼砂缓冲溶液中,经30℃水浴加热10~15min,... 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正戊醇/正庚烷/水组成的阳离子型微乳液中Fe(Ⅲ)与水杨基荧光酮(SAF)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微乳液对Fe(Ⅲ)SAF显色体系有一定的增敏作用。在pH9.8~10.3的硼砂缓冲溶液中,经30℃水浴加热10~15min,Fe(Ⅲ)SAF在微乳液介质中形成稳定的有色配合物,ε600达1.23×105L·mol-1·cm-1,而Fe(Ⅲ)SAF在CTMAB胶束体系中,ε600为1.11×105L·mol-1·cm-1,Fe(Ⅲ)浓度在0~5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由于微乳液的特殊组成,可用于汽油中环烷酸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微乳液 水杨荧光 fe()-水杨荧光配合 环烷酸铁 汽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