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吸附于Fe(100)表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陶敏龙 谭晓超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9-356,共8页
本文采用自旋极化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清洁Fe(100)表面及C吸附于Fe(100)表面三种结构:p(2×2)、c(2×2)及p(2×1).清洁Fe(001)表面只有弛豫,没有重构.吸附C原子的Fe表面体系,最稳定位置为四重空位,空位吸附的C原子实际上与F... 本文采用自旋极化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清洁Fe(100)表面及C吸附于Fe(100)表面三种结构:p(2×2)、c(2×2)及p(2×1).清洁Fe(001)表面只有弛豫,没有重构.吸附C原子的Fe表面体系,最稳定位置为四重空位,空位吸附的C原子实际上与Fe成五重键,这与实验相符.通过对c(2×2)表面结构的电子态密度计算,发现C原子的s、p态与表面Fe原子的d、p及s态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成键的主要作用为C2p态与Fe3 d_(x^2-y^2)、3d_(xy)态的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100)表面 C原子吸附 结构弛豫 电子态密度
下载PDF
甲醇在FeS_2(100)完整表面的吸附和分解 被引量:4
2
作者 杜玉栋 赵伟娜 +2 位作者 郭欣 章永凡 陈文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75-1080,共6页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周期平板模型方法,研究了甲醇分子在FeS2(100)完整表面的吸附与解离.通过比较不同吸附位置的吸附能和构型参数发现:表面Fe位为有利吸附位,甲醇分子通过氧原子吸附在表面Fe位,吸附后甲醇分子中的C―...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周期平板模型方法,研究了甲醇分子在FeS2(100)完整表面的吸附与解离.通过比较不同吸附位置的吸附能和构型参数发现:表面Fe位为有利吸附位,甲醇分子通过氧原子吸附在表面Fe位,吸附后甲醇分子中的C―O键和O―H键都有伸长,振动频率发生红移;甲醇分子易于解离成甲氧基CH3O和H,表面Fe位仍然是二者有利吸附位.通过计算得出甲醇在FeS2(100)表面解离吸附的可能机理:甲醇分子首先发生O―H键的断裂,生成甲氧基中间体,继而甲氧基C―H键断裂,得到最后产物HCHO和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甲醇 feS2(100)表面 吸附 过渡态
下载PDF
硫在Fe(100)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罗强 张智 +2 位作者 唐斌 施太和 冉曾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5-730,共6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在广义梯度近似下,计算了硫原子在Fe(100)面吸附的结构和电子性质,并计算了其分子轨道和吸附能.同时讨论了相关吸附性质与硫原子表面覆盖度(0.25~1.0ML)的关系.结果表明:硫原子吸附在H住最稳定,吸附...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在广义梯度近似下,计算了硫原子在Fe(100)面吸附的结构和电子性质,并计算了其分子轨道和吸附能.同时讨论了相关吸附性质与硫原子表面覆盖度(0.25~1.0ML)的关系.结果表明:硫原子吸附在H住最稳定,吸附能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单调增加;B位吸附的硫原子与Fe(100)表面的距离随浓度非单调变化,在0.5 ML时达到最大,是由较高的局域电子云重叠产生的排斥作用所导致;对比分析吸附前后硫和Fe的s及p电子的态密度,显示了硫化亚铁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fe(100)表面 态密度 吸附能 硫化亚铁
下载PDF
掺Cr,Ni对S在Fe(100)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强 唐斌 +3 位作者 张智 张强 施太和 冉曾令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3-236,241,共5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在广义梯度近似下计算了Fe中掺Cr或Ni时S原子在Fe(100)面吸附的结构和电子性质,并计算了其分子轨道和吸附能。结果表明:S原子均是吸附在H位最稳定;纯铁时S在Fe(100)面H位的吸附能为-7.70 eV,掺Ni...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在广义梯度近似下计算了Fe中掺Cr或Ni时S原子在Fe(100)面吸附的结构和电子性质,并计算了其分子轨道和吸附能。结果表明:S原子均是吸附在H位最稳定;纯铁时S在Fe(100)面H位的吸附能为-7.70 eV,掺Ni时S原子在H位的吸附能为-7.35 eV,吸附能的相对变化为4.5%;掺Cr时S原子在H位的吸附能为-5.79 eV,吸附能相对纯铁时变化为24.8%,表明掺Cr对S原子在Fe表面的吸附抑制作用更大。对比分析了每种吸附情况下的分波态密度,结果发现掺Cr时具有较高的局域电子云重叠,从而产生的排斥作用抑制了S原子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fe(100)表面 分波态密度(PDOS) 吸附能 掺杂
下载PDF
Sodium dodecyl sulfate-decorated MOF-derived porous Fe2O3 nanoparticles: High performance, recyclable photocatalysts for fuel denitrification 被引量:4
5
作者 Ruowen Liang Zhiyu Liang +5 位作者 Feng Chen Danhua Xie Yanling Wu Xuxu Wang Guiyang Yan Ling Wu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8-199,共12页
Magnetically recyclable porous 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Fe2O3 hybrids,which combine the porous structure of Fe2O3 and hydrophobicity of SDS,have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for the first time.Porous Fe2O3 has bee... Magnetically recyclable porous 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Fe2O3 hybrids,which combine the porous structure of Fe2O3 and hydrophobicity of SDS,have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for the first time.Porous Fe2O3 has been first pyrolyzed from MIL-100(Fe)using a simple two-step calcination route.Then,the obtained porous Fe2O3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self-assembled with SDS molecules and yielded hydrophobic SDS/Fe2O3 hybrids.The porous SDS/Fe2O3 hybrid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highly efficient for the denitrification of pyridine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The pyridine removal ratio has reached values as high as 100%after irradiation for 240 min.Combining the results of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superior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SDS/Fe2O3 hybrids could be attributed to(i)the fast electron transport owing to the unique porous structure of Fe2O3,(ii)the superior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of Fe2O3 nanoparticles,and(iii)the“bridge molecule”role of SDS efficiently improving the separation and transfer across the interfacial domain of SDS/Fe2O3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pairs.More significantly,after the catalytic reaction,the SDS/Fe2O3 hybrids could be easily recovered using magnets and reused during subsequent cycles,which indicated their stability and recycl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100(fe) fe2O3 SURFACTANT Photocatalytic denitrification PYRIDINE
下载PDF
H_2S在Fe(100)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罗强 唐斌 +1 位作者 张智 冉曾令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64-369,共6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在广义梯度近似下,研究了表面覆盖度为0.25ML(monolayer)时硫化氢分子在Fe(100)面吸附的结构和电子性质,并与单个硫原子吸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硫化氢分子吸附在B2位吸附能最小为1.23eV,最稳定,B1位...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在广义梯度近似下,研究了表面覆盖度为0.25ML(monolayer)时硫化氢分子在Fe(100)面吸附的结构和电子性质,并与单个硫原子吸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硫化氢分子吸附在B2位吸附能最小为1.23eV,最稳定,B1位吸附能最大为0.01eV,最不稳定;并对硫化氢分子在B1位和B2位吸附后的电子态密度进行了分析,也表明了吸附在B2位稳定,且吸附在B2位后硫化氢分子几何结构变化不大;将硫化氢中硫原子吸附与单个硫原子吸附的电子性质进行了比较,发现前者吸附作用非常微弱;同时对吸附后的Fe(100)面进行了对比,单个硫原子吸附的Fe(100)面电子态密度出现了一系列峰值且离散分布,生成了硫化亚铁,表明在硫化氢环境下,主要是硫化氢析出的硫原子发生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fe(100)表面 吸附能 硫化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