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铝异种金属激光焊接Fe/Al界面微合金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彭艳 周惦武 +2 位作者 徐少华 彭平 刘金水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02-306,共5页
实现Fe/Al界面结合是保证钢/铝异种金属激光焊接质量的关键。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通过构造Fe/Al界面模型,计算了体系的能量与电子结构,讨论了Co、V、Zn、Sn等元素微合金化在Fe/Al界面处的作用。结果表明:Co、V优先置... 实现Fe/Al界面结合是保证钢/铝异种金属激光焊接质量的关键。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通过构造Fe/Al界面模型,计算了体系的能量与电子结构,讨论了Co、V、Zn、Sn等元素微合金化在Fe/Al界面处的作用。结果表明:Co、V优先置换界面处的Fe原子,而Zn、Sn优先置换的却是Al原子,Fe/Al界面结合主要是Fe-sd与Al-sp轨道之间杂化以及Fe-Al发生的离子键作用。微合金化使Fe/Al界面的断裂功增加,其增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o、V、Zn、Sn。电子态密度、电子占据数以及电子密度的计算结果表明:利于Fe/Al界面结合的主要原因是微合金化导致跨界面Fe-Al之间的成键作用增强。对Co而言,主要是Fe-sd、Al-sp、Co-sd之间存在较强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复合作用;对V而言,主要是V-dp、Fe-d和Al-p之间的轨道杂化作用;而对Zn和Sn而言,则主要是Fe-Al之间发生的离子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fe/al界面 断裂功 电子结构
原文传递
微合金化元素对Fe-Al界面结合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赵磊 孙勇 +2 位作者 李玉阁 孟秀凤 宋群玲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53-857,共5页
利用第一性原理中的DFT理论研究了Fe/Al界面的能量学和电子结构,讨论了替位型掺杂的元素Zn、Mn、Ni在Fe/Al界面处的作用.结果表明:元素Zn、Mn、Ni都会优先替换界面处的Fe原子,使得界面结合能增加,体系更稳定,有利于界面的结合;跨界面的F... 利用第一性原理中的DFT理论研究了Fe/Al界面的能量学和电子结构,讨论了替位型掺杂的元素Zn、Mn、Ni在Fe/Al界面处的作用.结果表明:元素Zn、Mn、Ni都会优先替换界面处的Fe原子,使得界面结合能增加,体系更稳定,有利于界面的结合;跨界面的Fe原子与Al原子之间的电荷布居、键长以及差分电荷密度图的计算表明:掺杂后有利于跨界面的Fe-Al间成键,从而加强了Al层与Fe基体的结合,且结合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掺Zn>掺Mn>掺Ni;与实验比较吻合.最后对掺杂Zn的增韧机理加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界面 界面结合 第一性原理 电荷密度
下载PDF
第三组元Cr对Fe/Al_2O_3界面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晓娜 毛红奎 +3 位作者 王宇 张航 徐宏 付一政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76,共4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第三组元Cr对Fe/Al_2O_3界面的影响;同时对态密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Cr原子掺杂界面上Fe1原子时界面偏析能最小,即Cr原子向界面Fe1原子处偏析的趋势最大。采用Fe(111)面与氧终端的Al_2O_3(0001)面构成Fe/...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第三组元Cr对Fe/Al_2O_3界面的影响;同时对态密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Cr原子掺杂界面上Fe1原子时界面偏析能最小,即Cr原子向界面Fe1原子处偏析的趋势最大。采用Fe(111)面与氧终端的Al_2O_3(0001)面构成Fe/Al_2O_3界面,其结合主要受到界面两侧铁原子和氧原子的作用。铬原子掺杂铁原子时在界面处偏析减弱了铁原子与氧原子的相互作用,从而减弱了界面的结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2O3界面 第一性原理 第三组元 偏析
下载PDF
Effects of Fe-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on interfacial bonding of clad materials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谦 冷雪松 +1 位作者 杨天豪 闫久春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79-284,共6页
The growth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solid Al and Fe and the effects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 layers on the interfacial bonding of clad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 The growth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solid Al and Fe and the effects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 layers on the interfacial bonding of clad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solid Fe and Al formed by heat-treatment consisted of Fe2Al5 and FeAl3 intermetallic compound layers, which deteriorated the interfacial bonding strength. Fractures occurred in the intermetallic compound layer during the shear testing. The location of the fracture depended on the defects of microcracks or voids in the intermetallic compound layers. The microcracks in the intermetallic compound layer were caused by the mismatch of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s of materials during cooling, and the void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Kirkendall effect. The work will lay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welding and joining of aluminum and steel, especially for fabrication of Al-Fe clad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 clad materials interfacial bonding fe-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interface 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扩散退火对热浸铝Fe-Cr-B铸钢界面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先满 罗洪峰 《热带农业工程》 2018年第2期49-53,共5页
通过中频感应电炉制备不同Cr含量的Fe-Cr-B铸钢,经铝液浸入后,采用扩散退火方法(800℃,保温1 h,空冷),利用SEM研究了扩散退火对Fe-Cr-B铸钢与750℃铝熔体反应后界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扩散退火对不同Cr含量的Fe-Cr-B铸钢与铝液反应... 通过中频感应电炉制备不同Cr含量的Fe-Cr-B铸钢,经铝液浸入后,采用扩散退火方法(800℃,保温1 h,空冷),利用SEM研究了扩散退火对Fe-Cr-B铸钢与750℃铝熔体反应后界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扩散退火对不同Cr含量的Fe-Cr-B铸钢与铝液反应后界面形貌的影响显著,Cr含量为0时,扩散退火前后Fe_2B/Al界面反应都不生成周期性层片结构,但扩散退火过程发生Al对Fe-B铸钢的不均匀侵蚀,形成明显的柱状晶和未被侵蚀的Fe_2B"孤岛";Cr含量为15 wt.%时,扩散退火前后(Cr,Fe)_2B/Al界面反应都生成周期性层片结构,但扩散退火过程生成的周期性层片结构与热浸镀铝时生成的有较大的差异,其存在明显的撕裂痕迹。总体来说,(Cr,Fe)_2B/Al界面反应都生成周期性层片结构满足扩散应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 fe)2B/al界面 fe2B/al界面 周期性层片结构 扩散退火
下载PDF
钢/铝添加粉末激光焊接头界面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袁江 周惦武 +2 位作者 陈胜迁 孙甲尧 侯德政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3-128,共6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利用层技术构建钢/铝激光焊接的Fe/Al界面模型,研究金属原子X(X=Sn,Sr,Zr,Ce,La)置换Fe/Al界面模型中Fe(Al)原子的合金形成热及其体系电子结构。结果表明:Sn,Sr,Ce优先置换Fe/Al界面处的Al原子,而La,Zr优...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利用层技术构建钢/铝激光焊接的Fe/Al界面模型,研究金属原子X(X=Sn,Sr,Zr,Ce,La)置换Fe/Al界面模型中Fe(Al)原子的合金形成热及其体系电子结构。结果表明:Sn,Sr,Ce优先置换Fe/Al界面处的Al原子,而La,Zr优先置换Fe/Al界面处的Fe原子,合金化促进Fe/Al界面电子在不同轨道之间的转移,增强Fe-Al的离子键性能,提高Fe/Al界面结合能力,改善Fe/Al界面的脆性断裂,其中Sn的合金化效果最显著。在此基础上,进行1.4mm厚DC51D+ZF镀锌钢和1.2mm厚6016铝合金试件添加Sn,Zr粉的激光搭接焊实验,结果显示:添加粉末可促进焊接熔池的流动性,改变接头界面成分和显微组织,添加Sn粉激光焊钢/铝接头的抗拉强度327.41MPa,伸长率22.93%,较添加Zr粉和未添加粉末有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铝 第一性原理 激光搭接焊 fe/al界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