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Nb-C合金的中温内耗 被引量:8
1
作者 于宁 戢景文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69-1173,共5页
Fe-Nb-C合金内耗测试表明:700℃,1h水淬合金的Snoek峰较低,而且含Nb越多,Snoek峰高(hs)越低,与通常铁基材料不同,变形导致Fe-Nb-C合金的hs增强:对于含Nb(≥0.06%,质量分数,下同... Fe-Nb-C合金内耗测试表明:700℃,1h水淬合金的Snoek峰较低,而且含Nb越多,Snoek峰高(hs)越低,与通常铁基材料不同,变形导致Fe-Nb-C合金的hs增强:对于含Nb(≥0.06%,质量分数,下同)较低的合金,“Snoek阻尼温区”(温-150℃)内耗增强显著,其Snoek峰高温支明显抬起、甚至形成混合双峰;对于含Nb≥0.3%的合金.hs增强甚微,仍是一对称的Snoek峰,并在80—130℃间形成一分立峰,降温SKK峰向低温移动,但峰高(hcSKK)未减低,含Nb较低合金的hcSKK都明显高于hhSK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耗 fe-Nd-c合金 碳化铌
下载PDF
变形Fe-Nb-C合金的室温至180℃内耗 被引量:4
2
作者 于 宁 戢景文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0-234,共5页
测量了700℃ ,30min水冷后变形Fe-Nb-C合金室温至180℃的内耗,发现除Snoek峰外,合金在此温度区还有阻尼峰.测量了合金经过980℃,2 h中间处理样品的内耗,并给出变形及室温原位时效的汽车钢ST14与BPH340的内耗结果.认为Fe-Nb-C合金的变形... 测量了700℃ ,30min水冷后变形Fe-Nb-C合金室温至180℃的内耗,发现除Snoek峰外,合金在此温度区还有阻尼峰.测量了合金经过980℃,2 h中间处理样品的内耗,并给出变形及室温原位时效的汽车钢ST14与BPH340的内耗结果.认为Fe-Nb-C合金的变形“ B”峰,是被饱和Cottrell气团碳原子团簇钉扎的位错段拖曳碳的稀 Cottrell气团运动引起的,是合金在变形时碳原子稀Cottrell气团择优分布在位错上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耗 冷加工 fe-Nb-c合金 变形
下载PDF
Nb,C(污染W)及湿氢处理对Fe晶界内耗的影响
3
作者 戢景文 樊文杰 +1 位作者 吴玉琴 王辉 《东北工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研究了湿氢处理前、后的Fe及其加Nb,C的合金晶界内耗。发现Nb,C(及污染带入合金内的W)等使晶界蜂明显减低;合金中Nb,C量越高,晶界峰越低。Nb,C也使晶界峰温度大大升高和弛豫激活能显著变大。湿氢处理强烈降低(甚至消除)实验合金的晶界峰... 研究了湿氢处理前、后的Fe及其加Nb,C的合金晶界内耗。发现Nb,C(及污染带入合金内的W)等使晶界蜂明显减低;合金中Nb,C量越高,晶界峰越低。Nb,C也使晶界峰温度大大升高和弛豫激活能显著变大。湿氢处理强烈降低(甚至消除)实验合金的晶界峰,使峰温度大幅度提高。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氢处理 晶界内耗 fe-Nb(W))-c
下载PDF
共析相变时Fe_3C/α相界系统的内能和熵
4
作者 邹庆化 《上海金属》 CAS 1997年第3期34-37,共4页
讨论了珠光体形核时Fe3C/α相界系统的内能和妨,推导并建立了相应的内能与熵公式。
关键词 共析相变 奥氏体相 珠光体形核 内能 金属
下载PDF
Fe/Cu和Fe/Cu/C内电解处理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 被引量:4
5
作者 潘霏 张学洪 刘立恒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3-189,共7页
采用Fe/Cu二元内电解和Fe/Cu/C三元内电解处理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探讨了Fe/Cu和Fe/Cu/C质量比、填料投加量、废水初始pH、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优化了两种内电解的工艺条件,初步分析了二者高COD去除率的原因。试验... 采用Fe/Cu二元内电解和Fe/Cu/C三元内电解处理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探讨了Fe/Cu和Fe/Cu/C质量比、填料投加量、废水初始pH、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优化了两种内电解的工艺条件,初步分析了二者高COD去除率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Fe/Cu二元内电解和Fe/Cu/C三元内电解的COD去除率均在90%以上;相同条件下,Fe/Cu/C三元内电解COD去除率更高,反应时间更短,填料投加量更少。Fe/Cu和Fe/Cu/C内电解的优化工艺条件分别为:Fe/Cu质量比4∶5,填料投加量27g/L,初始pH=6,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20℃;Fe/Cu/C质量比4∶5∶1,填料投加量20g/L,初始pH=6,反应时间12h,反应温度20℃。Fe/Cu和Fe/Cu/C内电解高COD去除率的原因可能是:微米级填料提高了与污染物的接触面积,形成了更多的微原电池;填料具有一定的纳米铁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电解 亚甲基蓝 fe/cu二元体系 fe/cu/c三元体系 废水处理
下载PDF
Fe/Al/C、Fe/Al/Cu三元内电解处理亚甲基蓝染料废水 被引量:3
6
作者 潘霏 汤传武 +1 位作者 刘立恒 张学洪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40,共4页
采用Fe/Al/C和Fe/Al/Cu三元内电解体系处理亚甲基蓝废水,探讨了Fe/Al/C填料质量比、Fe/Al/Cu填料质量比、填料投加量、废水初始pH、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优化了两种内电解的工艺条件。结果表... 采用Fe/Al/C和Fe/Al/Cu三元内电解体系处理亚甲基蓝废水,探讨了Fe/Al/C填料质量比、Fe/Al/Cu填料质量比、填料投加量、废水初始pH、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优化了两种内电解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Fe/Al/C和Fe/Al/Cu三元体系的优化工艺条件:Fe/Al/C填料质量比为1∶0.2∶1,填料投加量为13.2 g/L,初始pH为7.0,反应时间为48 h,反应温度为25℃;Fe/Al/Cu填料质量比为4∶0.5∶5,填料投加量为15.2 g/L,溶液pH为5.0,反应时间为28 h,反应温度为20℃。在此条件下,出水COD均小于20 mg/L,COD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内电解体系 fe/Al/c fe/Al/cu 亚甲基蓝
下载PDF
Fe-Nb-C合金的高温内耗
7
作者 戢景文 孙玉杰 刘艳美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A210-A216,共7页
测量了高纯Fe-Nb-C合金的400-850℃内耗,发现一个峰温度随测量应变振幅变化的高温(666-740℃)磁机械滞后阻尼内耗峰。研究了峰的特征、出现、消失条件及升降温、频率、振幅、变形与退火等因素对峰的影响.提出... 测量了高纯Fe-Nb-C合金的400-850℃内耗,发现一个峰温度随测量应变振幅变化的高温(666-740℃)磁机械滞后阻尼内耗峰。研究了峰的特征、出现、消失条件及升降温、频率、振幅、变形与退火等因素对峰的影响.提出了用内耗实验确定材料中阻碍铁磁畴壁Barkhausen跳动应力的方法和合金中产生磁机械滞后阻尼-温度峰(Q_m^(-1)-T)的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铌碳合金 内耗
下载PDF
Fe-C内电解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现状
8
作者 李亮 林少华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3年第7期60-62,70,共4页
硝基苯是一种具有高毒性的持久性有机化合物。铁-碳内电解法具有环境友好、节约资源等优点,是处理含硝基苯废水的良好选择。但传统的铁-碳内电解法的电解作用具有不可持续性,且电解效果不够稳定。为了提高铁-碳内电解法的处理效果,弥补... 硝基苯是一种具有高毒性的持久性有机化合物。铁-碳内电解法具有环境友好、节约资源等优点,是处理含硝基苯废水的良好选择。但传统的铁-碳内电解法的电解作用具有不可持续性,且电解效果不够稳定。为了提高铁-碳内电解法的处理效果,弥补传统工艺的不足,近期有研究将传统的铁-碳内电解法与其他方法进行耦合,以强化电解效果。本文总结了铁-碳内电解结合Fenton、微波和超重力等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铁-碳内电解法与生物法结合,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内电解法 耦合 硝基苯 废水 研究现状
下载PDF
High-gravity intensified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for degradation of dinitrotoluene 被引量:1
9
作者 Jiaxin Jing Weizhou Jiao +4 位作者 Zhixing Li Kechang Gao Jingwen Zhang Gaomiao Ren Youzhi Liu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2年第11期1595-1605,共11页
The application of iron–carbon(Fe–C)micro-electrolysis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is limited by the passivation potential of the Fe–C packing.In order to address this problem,high-gravity intensified Fe–C micro-elect... The application of iron–carbon(Fe–C)micro-electrolysis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is limited by the passivation potential of the Fe–C packing.In order to address this problem,high-gravity intensified Fe–C micro-electrolysis wa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for degradation of dinitrotoluene wastewater in a rotating packed bed(RPB)using commercial Fe–C particles as the packing.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ime,high-gravity factor,liquid flow rate and initial solution pH were investigated.The degradation intermediates were determin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and the possible degradation pathways of nitro compounds by Fe–C micro-electrolysis in RPB were also proposed.It is found that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the removal rate of nitro compounds reaches 68.4%at 100 min.The removal rate is maintained at approximately 68%after 4 cycles in RPB,but it is decreased substantially from 57.9%to 36.8%in a stirred tank reactor.This is because RPB can increase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the renewal of the liquid–solid interface,and as a result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Fe–C micro-electrolysis is improved and the active sites on the Fe–C surface can be regenerated for continuous use.In conclusion,high-gravity intensified Fe–C micro-electrolysis can weaken the passivation of Fe–C particles and extend their service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gravity technology rotating packed bed fec micro-electrolysis dinitrotoluene wastewater active sites
原文传递
铁碳床联合过氧化氢氧化-混凝技术深度处理制浆废水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碌亭 余波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2-36,共5页
采用铁碳床联合过氧化氢氧化-混凝技术对制浆造纸生化处理后的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H_2O_2投加量和进水水质等不同操作条件下对COD_(Cr)和色度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5、反应时间为120 min、H_2O_2投加量为10... 采用铁碳床联合过氧化氢氧化-混凝技术对制浆造纸生化处理后的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H_2O_2投加量和进水水质等不同操作条件下对COD_(Cr)和色度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5、反应时间为120 min、H_2O_2投加量为100 mg/L的条件下对污染物去除效果最佳,进水COD_(Cr)浓度对COD_(Cr)和色度去除影响不大。进水COD_(Cr)为520 mg/L、色度为400倍情况下,出水COD_(Cr)低于100 mg/L,色度低于50倍,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废水 深度处理 铁碳内电解 混凝
下载PDF
铁炭内电解法处理4-亚硝基苯酚废水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杰 解立平 胡志歆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65,共4页
采用静态小试方法,对COD质量浓度为1600mg/L的4-亚硝基苯酚废水进行了铁炭内电解处理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铁炭内电解处理4-亚硝基苯酚废水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pH值、反应时间、铁屑用量、铁炭质量比;在最佳操作条件分别为初始pH值=5... 采用静态小试方法,对COD质量浓度为1600mg/L的4-亚硝基苯酚废水进行了铁炭内电解处理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铁炭内电解处理4-亚硝基苯酚废水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pH值、反应时间、铁屑用量、铁炭质量比;在最佳操作条件分别为初始pH值=5、反应时间2h、铁屑用量200g/L、铁炭质量比2:1时,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4-亚硝基苯酚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炭内电解 4-亚硝基苯酚废水 内电解
下载PDF
铁碳床联合过氧化氢氧化-混凝技术深度处理制浆废水
12
作者 潘碌亭 余波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48-52,共5页
采用铁碳床联合过氧化氢氧化-混凝技术对制浆造纸生化处理后的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H2O2投加量和进水水质等不同操作条件下对CODc,和色度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5、反应时间为120min、H2O2投加量为100mg/... 采用铁碳床联合过氧化氢氧化-混凝技术对制浆造纸生化处理后的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H2O2投加量和进水水质等不同操作条件下对CODc,和色度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5、反应时间为120min、H2O2投加量为100mg/L的条件下对污染物去除效果最佳,进水CODCr浓度对CODCr和色度去除影响不大。进水CODCr为520mg/L、色度为400倍情况下,出水CODCr低于100mg/L,色度低于50倍,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废水 深度处理 铁碳内电解 混凝
下载PDF
高含盐量难降解清淤减容沥出液预处理工艺研究
13
作者 李义增 王亮 +3 位作者 董冰洁 赵斌 张朝晖 郭幸斐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7,共4页
针对高含盐难降解清淤减容沥出液预处理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了3种预处理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及对沥出液B/C的改善性能。结果表明,以臭氧-水解酸化对清淤减容沥出液进行预处理,出水B/C提高至0.42,满足后续生物处理的要求,处理成本仅为0.128... 针对高含盐难降解清淤减容沥出液预处理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了3种预处理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及对沥出液B/C的改善性能。结果表明,以臭氧-水解酸化对清淤减容沥出液进行预处理,出水B/C提高至0.42,满足后续生物处理的要求,处理成本仅为0.128元/t,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淤减容沥出液 feNTON氧化 fec内电解 臭氧 水解酸化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耦合反硝化菌削减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及净化水质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颖 林嘉薇 胡勇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56,共10页
通过向河道中投加铁碳填料和反硝化菌复合包的方式,构建了铁碳微电解耦合反硝化菌曝气辅助原位削减河道黑臭底泥及净化水质技术.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当铁碳填料投加30 g/kg、反硝化菌接种量为15 mg/kg、曝气量为60 m L/min和曝气时间为9 ... 通过向河道中投加铁碳填料和反硝化菌复合包的方式,构建了铁碳微电解耦合反硝化菌曝气辅助原位削减河道黑臭底泥及净化水质技术.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当铁碳填料投加30 g/kg、反硝化菌接种量为15 mg/kg、曝气量为60 m L/min和曝气时间为9 h/d的最佳组合下运行仅28 d后,上覆水COD、NH4+-N、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85.7%、98.6%、65.7%和96.4%,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标准;底泥TOC去除率达48.8%;底泥中BD-P和Na OH-P组分显著增加;底泥可转化态N含量显著减少;表层5~10 cm底泥由深黑色变为浅褐色.在耦合体系中,铁碳微电解可促进底泥及上覆水中碳、氮磷污染物的转化与去除;反硝化菌促进脱氮反应;曝气激活底泥土著微生物的活性.三者的协同作用削减黑臭底泥污染物并净化水质,为铁碳微电解耦合反硝化菌原位削减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及净化水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河道 fe/c微电解 反硝化菌
下载PDF
Fe/C micro electrolysis and Fenton oxidation process for the removal of recalcitrant colored pollutants from mid-stage pulping effluent
15
作者 Mingyou Liu Lu Wang +1 位作者 Xianying Xiao Zhibin He 《Journal of Bioresources and Bioproducts》 EI 2018年第3期118-122,共5页
The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produces a large amount of colored effluent in the pulping,bleaching,and papermaking processes.The wastewater from the pulp washing and bleaching stages is also known as mid-stage pulping e... The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produces a large amount of colored effluent in the pulping,bleaching,and papermaking processes.The wastewater from the pulp washing and bleaching stages is also known as mid-stage pulping effluent,which is difficult to treat due to its toxicity and dark dolor.This paper reports a novel Fe/C micro-electrolysis proces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mid-stage pulping effluent.Results show that this process is effective in removing the color under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colored pollutants were removed from the wastewater in the Fe/C micro-electrolysis by adsorption,collection and filtration mechanisms.The Fe2+ions produced in the micro-electrolysis process functioned as Fenton’s reagents with H2O2 in the follow-up oxidation stage,which enhanced the removal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and col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PING wastewater middle-stage effluent fe/c micro-electrolysis fenton oxidation lignin colored pollutants cOD
原文传递
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火炸药废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凌定勋 冯源 +1 位作者 汤春芳 马迁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67-771,共5页
针对火炸药废水毒性大、硝基化合物浓度高、COD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的特点,采用"三维电极(TDE)-铁屑内电解-厌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火炸药废水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初始浓度COD为3 330~5 330 mg/L,硝基化合物为200... 针对火炸药废水毒性大、硝基化合物浓度高、COD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的特点,采用"三维电极(TDE)-铁屑内电解-厌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火炸药废水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初始浓度COD为3 330~5 330 mg/L,硝基化合物为200~300 mg/L情况下,此工艺不但能够稳定去除COD,去除率达到96.9%,且能高效去除硝基化合物,去除率高达99.6%。出水水质完全符合《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炸药)》(GB14470-2002)要求,系统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炸药废水 三维电极 铁屑内电解 生化处理
原文传递
曝气铁碳内电解-改性茶渣联用技术处理含氰电镀废水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业星 王子波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17-119,共4页
曝气铁碳内电解-改性茶渣联用技术处理含氰电镀废水,对内电解处理工序中Fe/C体积比、进水pH、不同曝气方式、停留时间及改性茶渣处理工序中进水pH、处理时间对废水中总氰化物去除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内电解工序:... 曝气铁碳内电解-改性茶渣联用技术处理含氰电镀废水,对内电解处理工序中Fe/C体积比、进水pH、不同曝气方式、停留时间及改性茶渣处理工序中进水pH、处理时间对废水中总氰化物去除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内电解工序:V(Fe)/V(C)为1∶1、进水pH为4、采用连续曝气方式、停留时间为3 h;改性茶渣工序:进水pH为8、室温下投加1 g改性茶渣、处理时间为3 h,总氰化物去除率可达82.15%,最终出水中总氰化物浓度为28.97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氰电镀废水 曝气铁碳内电解 改性茶渣 废水处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