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n-Fe-Ce-O催化剂对助燃脱硝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田春雨 董浩 +3 位作者 迟姚玲 黄傲寒 李欣亮 靳广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52-1559,共8页
采用改进的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Mn-Fe-Ce-O复合氧化物,采用XRD,H_(2)-TPR,XPS,SEM,EDS等方法分析了试样的结构与物性,并对其氧化和催化CO还原NO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Mn-Fe-Ce-O复合氧化物中主要为Mn_(3)O_(4)和CeO_(2)物相,Fe... 采用改进的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Mn-Fe-Ce-O复合氧化物,采用XRD,H_(2)-TPR,XPS,SEM,EDS等方法分析了试样的结构与物性,并对其氧化和催化CO还原NO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Mn-Fe-Ce-O复合氧化物中主要为Mn_(3)O_(4)和CeO_(2)物相,Fe和Ce的加入可增大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且表面元素分布均匀,无明显集聚状态,加入Ce后复合氧化物颗粒变得细小,Mn^(3+)+Mn^(4+)含量和表面吸附氧含量增大,H_(2)-TPR还原峰向低温区偏移。Mn_(9)Fe_(1)O_(z)具有良好的氧化CO能力,400℃下CO转化率为99.56%,Mn-Fe-Ce-O复合氧化物催化CO还原NO的活性高于Mn-Fe-O复合氧化物,其中,(Mn_(9)Fe_(1))_(7)Ce_(3)O_(z)活性最高,在350℃下NO转化率为8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fe-ce-O 复合氧化物 脱硝 cO氧化
下载PDF
Fe-C-Mn-Si-Al双相钢两相区加热过程中的奥氏体相变行为研究
2
作者 谢钊远 林关强 +1 位作者 王定峰 蓝慧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7-130,共4页
采用Dictra软件模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研究了不同加热条件下铁素体+渗碳体向奥氏体的相变过程,重点分析了渗碳体溶解规律及其对奥氏体相变动力学的影响规律,借助场发射电子探针对不同加热路径下的铁素体及马氏体组织形貌及元素分布进行... 采用Dictra软件模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研究了不同加热条件下铁素体+渗碳体向奥氏体的相变过程,重点分析了渗碳体溶解规律及其对奥氏体相变动力学的影响规律,借助场发射电子探针对不同加热路径下的铁素体及马氏体组织形貌及元素分布进行观测,使用透射电镜对渗碳体和残余奥氏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慢速加热至740℃长时间等温与加热至780℃较短时间等温对比发现,虽然渗碳体刚溶解完全时的奥氏体分数相差不大,但在渗碳体溶解的过程中,奥氏体相变的方式不尽相同。在慢速加热条件下,铁素体晶界处为奥氏体优先形核地点;快速加热条件下,由于形核驱动力提高,铁素体晶粒内部的渗碳体处同样可以形核。740℃等温结合快速加热,获得了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的“壳-核”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mn-Si-Al钢 渗碳体溶解 奥氏体相变 残余奥氏体
下载PDF
Cr元素掺杂对Fe-C-Mn-Al系轻质钢的影响研究进展
3
作者 葛美伶 张欢 +2 位作者 司天宇 程洪 何忠平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9-75,共7页
Fe-C-Mn-Al系轻质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低密度和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在钢中添加合金元素会显著影响相变热力学与动力学,进一步影响并决定组织形貌的演化过程.添加Cr元素会对Fe-C-Mn-Al系轻质钢微观组织产生显著作用,重点对添加不同含... Fe-C-Mn-Al系轻质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低密度和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在钢中添加合金元素会显著影响相变热力学与动力学,进一步影响并决定组织形貌的演化过程.添加Cr元素会对Fe-C-Mn-Al系轻质钢微观组织产生显著作用,重点对添加不同含量的Cr元素后,对κ-碳化物、β-Mn和DO_(3)等相生长、晶粒尺寸变化及晶界角度的改变,促进Al_(2)O_(3)及含Cr氧化物的生成,以及提高Fe-C-Mn-Al系轻质钢抗拉强度、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等性能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了Cr元素的加入及不同含量的Cr元素给Fe-C-Mn-Al系轻质钢带来的优势,同时对当前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mn-Al系轻质钢 cR元素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Mn促进Fe/C微电解反应速率及降解污染物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贾艳萍 丁雪 +3 位作者 杜飞 张健 张海丰 张兰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3-161,199,共10页
为了扩宽铁炭微电解工艺的适用范围及提高处理效率,以铸铁屑、椰壳活性炭为原料,添加Mn构建Fe/Mn/C三元微电解体系处理甲基橙(MO)模拟染料废水。利用SEM-EDS、FTIR及Raman光谱分析了Fe、Mn和活性炭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采用UV和三维荧光... 为了扩宽铁炭微电解工艺的适用范围及提高处理效率,以铸铁屑、椰壳活性炭为原料,添加Mn构建Fe/Mn/C三元微电解体系处理甲基橙(MO)模拟染料废水。利用SEM-EDS、FTIR及Raman光谱分析了Fe、Mn和活性炭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采用UV和三维荧光光谱(EEM)探究了有机物成分的变化,对比了Fe/Mn/C和Fe/C微电解体系对MO的降解效果,揭示了Fe/Mn/C三元微电解体系降解MO的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后的Fe、Mn和炭填料表面存在铁氧化物、铁氢氧化物及锰氧化物,Fe/Mn/C三元微电解体系可断裂MO的氮氮双键,破坏苯环结构。MO的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Fe/Mn/C微电解体系对MO降解的反应速率常数由Fe/C微电解体系的5.7381×10^(-4)min^(-1)提高至9.3834×10^(-4)min^(-1),降解速率和降解效果显著优于Fe/C微电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c 微电解 染料废水 化学反应 降解 动力学 水处理技术
下载PDF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medium entropy Fe40Mn40Cr10Co10/TiC composites 被引量:8
5
作者 Jian-ying WANG Jing-hua FANG +5 位作者 Hai-lin YANG Zhi-lin LIU Rui-di LI Shou-xun JI Yun WANG Jian-ming RUA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484-1494,共11页
The Fe40Mn40Cr10Co10/TiC (volume fraction of TiC, 10%) composites were synthesized in combination of ball milling and spark plasma sintering (SPS) in the present work.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the ... The Fe40Mn40Cr10Co10/TiC (volume fraction of TiC, 10%) composites were synthesized in combination of ball milling and spark plasma sintering (SPS) in the present work.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the Fe40Mn40Cr10Co10/TiC composites were individually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iC particles homogenously distributed in the Fe40Mn40Cr10Co10/TiC composite after being sintered at 1373 K for 15 min. Meanwhile, grain refinement was observed in the as-sintered composite. Compared with the pure Fe40Mn40Cr10Co10 medium entropy alloy (MEA) matrix grain, addition of 10% TiC particles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from 1.571 to 2.174 GPa, and the hardness from HV 320 to HV 872. Wear resistanc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wear depth and width of the composite decreas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Fe40Mn40Cr10Co10 MEA matrix.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ear resistance could offer the Fe40Mn40Cr10Co10/TiC composite a very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fe40mn40cr10co10/Tic composit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ar resistance spark plasma sintering
下载PDF
固溶温度对Fe-20Mn-9Al-1.2C低密度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海涛 李家栋 +1 位作者 邓想涛 王昭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9-616,共8页
为了达到低密度高强钢优异强韧性结合的目的,设计了一种低密度高强钢Fe-20Mn-9Al-1.2C,经冶炼、锻造和热轧后在900,950,1 000,1 050℃下分别进行固溶处理,保温24 min,并快速水淬,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 为了达到低密度高强钢优异强韧性结合的目的,设计了一种低密度高强钢Fe-20Mn-9Al-1.2C,经冶炼、锻造和热轧后在900,950,1 000,1 050℃下分别进行固溶处理,保温24 min,并快速水淬,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EMPA)等试验方法研究固溶温度对试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新型低密度钢的密度为6.826 g/cm^(3),比常规钢的密度降低约13%.当固溶温度为1 000℃,低密度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可达1 065 MPa,屈服强度为937 MPa,延伸率为65.3%,强塑积可达69.5 GPa·%,-40℃冲击功(V型缺口)为49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c系低密度钢 固溶温度 к-碳化物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粉末锻造Al_(2)O_(3)颗粒增强Fe–Ni–Mo–C–Cu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7
作者 张旭 史思阳 +5 位作者 张腾雨 田谨 吴亚科 王邃 赵振智 江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5-282,共8页
通过粉末锻造技术制备了不同含量微米级Al_(2)O_(3)颗粒强化的Fe–Ni–Mo–C–Cu(Q61)复合材料,并对调质态和淬火态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Al_(2)O_(3)质量分数为0.15%时,增强颗粒在基体内分布均匀;相较于同种状... 通过粉末锻造技术制备了不同含量微米级Al_(2)O_(3)颗粒强化的Fe–Ni–Mo–C–Cu(Q61)复合材料,并对调质态和淬火态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Al_(2)O_(3)质量分数为0.15%时,增强颗粒在基体内分布均匀;相较于同种状态下不添加增强颗粒的单一Q61,调质态复合材料的硬度从HRC 38增至HRC 39.8,屈服强度从1106 MPa增至1121 MPa,延伸率从12%降至6.5%;淬火态复合材料的硬度从HRC 61.5增至HRC 63.2,磨损率从5.27×10^(-6)mm^(3)·m^(-1)·N^(-1)降至3.08×10^(-6)mm^(3)·m^(-1)·N^(-1),低于对比试验用的典型齿轮材料40Cr的磨损率(3.34×10^(-6)mm^(3)·m^(-1)·N^(-1))。当Al_(2)O_(3)质量分数大于0.15%时,Al_(2)O_(3)颗粒逐渐偏聚,虽然调质态下复合材料屈服强度仍继续小幅增加,但塑性严重退化,且淬火态复合材料磨损率增加,耐磨性变差。综合来看,添加0.15%Al_(2)O_(3)颗粒强化Q61复合材料在调质态下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而在淬火态下表现出良好的抗摩擦磨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锻造 fe–Ni–Mo–ccu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摩擦 磨损
下载PDF
Fe-28Mn-10Al-0.8C的热压缩行为及微观组织结构转变 被引量:1
8
作者 丰园海 郑双昱 +1 位作者 罗翔 种晓宇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50-60,共11页
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机研究了铸态Fe-28Mn-10Al-0.8C低密度高强钢在850~1050℃温度范围和0.01~10 s^(-1)应变速率范围内的热压缩行为和组织转变。实验结果表明,Fe-28Mn-10Al-0.8C钢的动态回复(DRV)和动态再结晶(DRX)行为与变形温度... 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机研究了铸态Fe-28Mn-10Al-0.8C低密度高强钢在850~1050℃温度范围和0.01~10 s^(-1)应变速率范围内的热压缩行为和组织转变。实验结果表明,Fe-28Mn-10Al-0.8C钢的动态回复(DRV)和动态再结晶(DRX)行为与变形温度、应变和应变速率直接相关。基于双曲正弦函数和线性拟合,实验钢的可用活化能(Q)为454.64 kJ/mol。给出了实验钢在热压缩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动态再结晶过程:变形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降低,可促进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和晶粒长大;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会得到更细小的奥氏体动态再结晶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c合金 热压缩行为 微观结构转变 本构方程 Z参数方程
下载PDF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Fe–27.34Mn–8.63Al–1.03C lightweight steel 被引量:5
9
作者 Haitao Lu Dazhao Li +1 位作者 Siyuan Li Yong’an C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734-743,共10页
Hot compress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Fe–27.34Mn–8.63Al–1.03C lightweight steel and optimize the hot workability parameters. The temperature range was 900–1150℃ and t... Hot compress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Fe–27.34Mn–8.63Al–1.03C lightweight steel and optimize the hot workability parameters. The temperature range was 900–1150℃ and the strain rate range was 0.01–5 s^(-1)on a Gleeble-3800 thermal simulator machi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ow stress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and increasing strain rate. According to 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hot deformation was 422.88 kJ·mol^(-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itical stress and peak stress of the tested steel was established, and a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kinetic model was thus obtained. Based on this model, the effects of strain rate and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volume fraction of dynamically recrystallized grains were explored. The microstructural examination and processing map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tested steel exhibited a good hot workability at deformation temperatures of 1010–1100℃ and strain rate of 0.01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c steel hot deformation activation energy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processing map
下载PDF
Fe-Mn-Al-C系低密度钢及其强韧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林方敏 邢梅 +3 位作者 唐立志 武学俊 章小峰 黄贞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8-165,共8页
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而开发高强度且轻量化的汽车用钢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正在研发的第三代先进高强钢包括轻质(Lightweight)钢、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钢和中锰钢(Mn质量... 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而开发高强度且轻量化的汽车用钢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正在研发的第三代先进高强钢包括轻质(Lightweight)钢、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钢和中锰钢(Mn质量分数为5%~10%)。其中,Fe-Mn-Al-C系低密度高强钢由于Al元素的加入,在密度降低的同时保持着良好的力学性能,满足第三代汽车用钢对轻量化的要求。同时,由于大量Al、Mn和C元素的添加,Fe-Mn-Al-C系低密度钢的冶炼连铸、微观结构、变形机制、加工过程及应用性能与传统钢种大不相同。本文系统阐述了Fe-Mn-Al-C系低密度钢的成分设计及其中合金元素的作用,介绍了低密度钢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重点讨论了单一铁素体钢、奥氏体基钢、奥氏体基双相钢和铁素体基双相钢的各种强韧化机制,包括固溶强化、细晶强化、沉淀强化及其独特的应变硬化机制,如相变诱导塑性(TRIP)、孪晶诱导塑性(TWIP)、微带诱导塑性(MBIP)、剪切带诱导塑性(SIP)和动态滑移带细化(DSBR)等;并就层错能(SFE)对奥氏体钢变形机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总结;最后,对Fe-Mn-Al-C系低密度钢的强韧化机制研究进行展望,为后续研究者的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c低密度钢 强韧化机制 层错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Fe-Mn-Al-C系低密度钢热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建 黄贞益 +2 位作者 李景辉 王萍 章小峰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6-147,共12页
在节能环保大背景下,汽车工业领域用钢不断得到升级优化,作为新一代先进钢铁材料,Fe-Mn-Al-C系低密度钢以其低密度和高强韧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Fe-Mn-Al-C系低密度钢中基本合金元素为Fe、Mn、Al、C,基本组成相为奥氏体(γ)、铁素体... 在节能环保大背景下,汽车工业领域用钢不断得到升级优化,作为新一代先进钢铁材料,Fe-Mn-Al-C系低密度钢以其低密度和高强韧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Fe-Mn-Al-C系低密度钢中基本合金元素为Fe、Mn、Al、C,基本组成相为奥氏体(γ)、铁素体(α),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还含有κ-碳化物、B2、DO_(3)和β-Mn等析出相,根据其组成相,可分为铁素体低密度钢、奥氏体低密度钢、铁素体基低密度钢和奥氏体基低密度钢。热处理工艺对调控低密度钢组织构成和析出相的析出行为有着重要作用,进而提高低密度钢的综合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退火处理可以有效地消除冷轧低密度钢的带状组织,改善其强韧性;而控制固溶和时效处理工艺,可以调控析出相的大小、形态、分布等获得高强塑积低密度钢,因此热处理是优化低密度钢综合性能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对Fe-Mn-Al-C系低密度钢的成分设计和组成相特点作了介绍,从热处理工艺角度出发,对该体系钢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影响进行了综述,着重从退火、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等热处理方式进行了阐释,基于Fe-Mn-Al-C系低密度钢研究现状,对该体系钢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c 低密度钢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Fe-Mn-Al-Ni-C低密度钢铸锭的再结晶特征与热加工图
12
作者 汪英杰 王忠军 +4 位作者 林茹 谢康杰 吴伟平 胡奉雅 李维娟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3-181,共9页
在变形温度为925~1150℃和应变速率为0.01~10 s^(-1)的条件下,采用THERMECMASTOR 100 kN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Fe-15Mn-15Al-5Ni-1C低密度钢铸锭的热变形行为,分析了其动态再结晶(DRX)特征,并绘制了其在不同应变量下的热加工图。结果表明:... 在变形温度为925~1150℃和应变速率为0.01~10 s^(-1)的条件下,采用THERMECMASTOR 100 kN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Fe-15Mn-15Al-5Ni-1C低密度钢铸锭的热变形行为,分析了其动态再结晶(DRX)特征,并绘制了其在不同应变量下的热加工图。结果表明:该铸锭变形后的组织主要由高温铁素体(δ-F)、奥氏体(A)、α-铁素体(α-F)和κ-碳化物组成。δ-F和κ-碳化物的存在使得铸锭的热加工性能变差,只有在变形温度升高到1125℃或者应变速率下降到0.02 s^(-1)时,铸锭才能获得再结晶组织,实现软化。Fe-15Mn-15Al-5Ni-1C低密度钢存在两个适宜的热加工区域,区域1:变形温度为1125~1150℃,应变速率为0.01~0.5 s^(-1);区域2:变形温度为925~1080℃,应变速率为0.01~0.02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Ni-c低密度钢 κ-碳化物 动态再结晶 热加工图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Fe-Mn-Al-C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美伶 李晨潇 +1 位作者 孔祥伟 白云 《特殊钢》 2023年第2期96-100,共5页
利用SEM、XRD、EPMA等试验方法,对不同退火、固溶以及时效工艺下Fe-Mn-Al-C钢的组织演变规律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00~1050℃退火温度对试验钢的组织与性能影响较大,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增大、碳化物逐渐回溶,强度降低... 利用SEM、XRD、EPMA等试验方法,对不同退火、固溶以及时效工艺下Fe-Mn-Al-C钢的组织演变规律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00~1050℃退火温度对试验钢的组织与性能影响较大,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增大、碳化物逐渐回溶,强度降低、塑韧性提高,在1050℃保温2 h空冷时抗拉强度为1036 MPa,断后伸长率为39%,冲击功41 J,强塑积40 GPa·%;经1050℃保温2 h水冷固溶后时效处理,试验钢组织为奥氏体+铁素体+κ碳化物,随着时效温度的增高,κ碳化物逐渐析出,使试验钢的强度增加、塑韧性降低。600℃时效时,抗拉强度1145 MPa、断后伸长率22%、冲击功28 J,综合力学性能全部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c 退火温度 时效温度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淬火-回火热处理对超高强Fe-Mn-Al-C合金钢组织与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14
作者 吴铮铮 赵剑飞 +1 位作者 周乃鹏 罗小兵 《鞍钢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23-27,62,共6页
对一种成分为Fe-8Mn-8Al-0.8C的Fe-Mn-Al-C系超高强合金钢的热轧钢板进行“淬火+回火”热处理试验,研究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试验用钢在热轧后由铁素体、奥氏体以及κ-碳化物三种物相组成,且组织呈现明显的带状,经热处理后κ... 对一种成分为Fe-8Mn-8Al-0.8C的Fe-Mn-Al-C系超高强合金钢的热轧钢板进行“淬火+回火”热处理试验,研究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试验用钢在热轧后由铁素体、奥氏体以及κ-碳化物三种物相组成,且组织呈现明显的带状,经热处理后κ-碳化物消除,热轧板在900℃保温1 h后水淬200℃回火60 min后呈现最优整体力学性能,抗拉强度达到1410 MPa,延伸率为29%,强塑积达到41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回火热处理 超高强fe-mn-Al-c合金钢 κ-碳化物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原位自模板合成Fe/Fe_(4)C@HC复合空心球及电催化氧还原研究
15
作者 张小婷 杨欢 +4 位作者 倪洋 刘果 陈国奇 靳晶 邱雨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69-171,共3页
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使人类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和环境挑战,发展可再生绿色高效能源方式已成为当今社会一重大挑战。本文主要围绕Fe/Fe_(4)C@HC复合空心球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电催化氧还原应用方面展开研究。采用原位自模板法合成Fe/Fe_(... 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使人类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和环境挑战,发展可再生绿色高效能源方式已成为当今社会一重大挑战。本文主要围绕Fe/Fe_(4)C@HC复合空心球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电催化氧还原应用方面展开研究。采用原位自模板法合成Fe/Fe_(4)C@HC,通过XRD、SEM、TEM、EDS、XPS、BET等检测表征Fe/Fe_(4)C@HC的组成结构和微观形貌,对Fe/Fe_(4)C@HC的构效关系进行探索。电化学测试表明Fe/Fe_(4)C@HC材料具有优越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在氧还原催化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模板法 fe/fe_(4)c@Hc复合空心球 电催化 氧还原反应
下载PDF
KINETICS OF AUSTENITIC ISOTHERMAL DECOMPOSITION AND Mn PARTITION IN Fe-C-Mn-B ALLOYS 被引量:1
16
作者 YANG Liu Southwestern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ChinaFANG Hongsheng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ChinaMENG Zhihe Luo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in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40-244,共5页
A proper addition of Mn to Fe-C alloys could delay the isothermal transformation and change remarkably the TTT-curves to bay-like shape.The concentration of Mn at the α/γ interphase boundary and thir partition betwe... A proper addition of Mn to Fe-C alloys could delay the isothermal transformation and change remarkably the TTT-curves to bay-like shape.The concentration of Mn at the α/γ interphase boundary and thir partition between α- and γ- phase were measured by STEM/TEM-EDAX.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tition of Mn diminishes gradually as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decreases.There exists a certain temperature range with the strong- est Mn concentration spike at the interphase although no Mn partition is found between austenite and ferrite,and this temperature range is correspondent with the bay-temperature on TTT curves of the alloys.It is thus suggests that the change of TTT-curve configuration is due to the partition of alloy elements.The bay-like shape is attributed to the solute drag ef- fect and the solute drag-like effect caused by the enrichment of Mn at the α/γ inter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T curve PARTITION mn fe-c-mn-B alloy solute drag
下载PDF
Fe-C-Mn合金奥氏体的价电子结构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瑞富 吕宇鹏 +3 位作者 陈传忠 李士同 王世清 张福成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61-564,共4页
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的键距差分析法建立了Fe—C—Mn合金奥氏体的价电子结构.在碳的质量分数为1.6%的Fe—C—Mn合金中,含C,Mn结构单元的计算结果表明,Fe~c,Fe~f和Mn原子分别处于B种杂化的第... 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的键距差分析法建立了Fe—C—Mn合金奥氏体的价电子结构.在碳的质量分数为1.6%的Fe—C—Mn合金中,含C,Mn结构单元的计算结果表明,Fe~c,Fe~f和Mn原子分别处于B种杂化的第16,18和10阶,碳原子处于第6阶.同时提高C,Mn含量,可使C—Mn强键数目增多,进而导致奥氏体稳定性提高,加工硬化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 价电子结构 铁碳锰合金 耐磨合金
下载PDF
Fe-C-Mn-B合金奥氏体等温分解动力学及Mn的再分配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杨柳 方鸿生 孟至和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A016-A020,共5页
测定了不同含Mn量的Fe—C—Mn—B系合金的等温转变TTT曲线,结果表明,适量Mn加入Fe—C合金不但推迟转变,而且使TTT曲线形状发生较大改变而出现河湾形状。用能谱分析方法测定Mn在奥氏体、铁素体及相界处的分布规律表明,随转变温度的降低,M... 测定了不同含Mn量的Fe—C—Mn—B系合金的等温转变TTT曲线,结果表明,适量Mn加入Fe—C合金不但推迟转变,而且使TTT曲线形状发生较大改变而出现河湾形状。用能谱分析方法测定Mn在奥氏体、铁素体及相界处的分布规律表明,随转变温度的降低,Mn由再分配向无再分配转化,在其间存在一个温度范围、虽然无两相间的再分配,但在相界处有明显的Mn浓度峰,而且浓度峰最强的温度与TTT曲线上河湾温度相对应。说明TTT曲线形状的改变与合金元素再分配规律变化有关,河湾的出现归因于Mn在相界富集而产生的溶质拖曳与溶质类拖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T曲线 再分配 mn fe-c合金
下载PDF
Fe-Mn-C及Fe-Ni-C合金马氏体相变热力学 被引量:16
19
作者 徐祖耀 潘牧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A250-A256,共7页
引入CAM模型,并根据改进了的LFG和Hsu模型,对Fe-Mn-C及Fe-Ni-C合金马氏体相变驱动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符合徐祖耀的计算式2.1σ_(0.2)~γ|M_s+907J/mol。计算了Fe-Mn-C和Fe-Ni-C合金的M_s温度,其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关键词 fe-mn-c fe-Ni-c 合金 马氏体 相变
下载PDF
Mn强化Fe/C微电解工艺条件优化及降解油墨废水机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艳萍 丁雪 +3 位作者 刚健 佟泽为 张海丰 张兰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83-2193,共11页
为了提高Fe/C微电解工艺对油墨废水的处理效率,以金属锰改变传统铁碳填料的成分,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电解工艺条件,通过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气-质联用色谱等分析处理前后油墨废水的有机物成分及填料表面结构的变化,探究絮凝和... 为了提高Fe/C微电解工艺对油墨废水的处理效率,以金属锰改变传统铁碳填料的成分,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电解工艺条件,通过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气-质联用色谱等分析处理前后油墨废水的有机物成分及填料表面结构的变化,探究絮凝和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2.79,反应时间为1.58 h,Fe/Mn质量比为3.11,填料总投加量为93.36 g/L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87.9%,预测值(87.8%)与实测值相差0.1%,采用响应面法可准确预测COD去除率的变化。经Fe/Mn/C微电解工艺处理后,油墨废水Zeta电位上升,絮凝作用增强。Fe/Mn/C微电解工艺可破坏苯环及共轭双键结构,对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类芳香族蛋白质类物质以及类腐殖酸类物质的降解效果显著,微电解过程中填料表面生成了铁、锰氧化物,部分氧化物附着在活性炭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c 微电解 响应面 优化 油墨废水 降解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