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纤维化学镀Ni-Co-Fe-La-P合金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秦秀兰 黄英 +1 位作者 杜朝锋 岳莹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1-636,共6页
为探索稀土元素在玻璃纤维化学镀中的应用,研究了玻璃纤维表面化学镀Ni-Co-Fe-La-P合金的工艺。重点讨论了La对化学镀液的稳定性、沉积速率以及在镀液中加入La后主盐、络合剂和温度等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镀液中加入... 为探索稀土元素在玻璃纤维化学镀中的应用,研究了玻璃纤维表面化学镀Ni-Co-Fe-La-P合金的工艺。重点讨论了La对化学镀液的稳定性、沉积速率以及在镀液中加入La后主盐、络合剂和温度等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镀液中加入适量的La能明显提高镀液的稳定性、沉积速率、改善镀层形貌和降低施镀温度;但随着镀液中La含量的增加,镀液的稳定性和沉积速率皆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镀液中La化合物浓度达到1.1 g.L-1时,镀液的稳定性达到了最大值,同时沉积速率也达到了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化学镀 稀土元素 Ni-Co-fe-la-p合金
下载PDF
La对Fe-P-N合金Snoek-Ke-K■ster峰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戢景文 魏全金 +2 位作者 张国福 赖祖涵 陈廷国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A207-A211,共5页
研究了F? P—N合金加?对Snoek—Ke-Koster(SKK)峰的影响,发现与合金含La,P的原子浓度比(C_(La)/C_p)有关:对于C_(La)/C_p较大(例如4.56和2.6)的合金,La有明显增强SKK阻?效应:对于C_(La)/C_p=0.27的P过饱和合金,La对SKK峰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内耗 la fe-p-N合金 SKK峰
下载PDF
含微量Cu的Fe-P及Fe-P-La合金的晶界内耗 被引量:3
3
作者 戢景文 魏全金 +1 位作者 耿殿奇 吴玉琴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A014-A019,共6页
本文研究了含微量Cu的Fe-P及Fe-P-La合金系的晶界内耗。发现加进0.584—0.722wt-%的La,明显降低了合金的晶界内耗峰,使晶界峰向高温移动,并在高温处产生一个小内耗峰。对结果做了讨论。进一步阐明了晶界内耗机制:晶界中原子尺寸(即点)... 本文研究了含微量Cu的Fe-P及Fe-P-La合金系的晶界内耗。发现加进0.584—0.722wt-%的La,明显降低了合金的晶界内耗峰,使晶界峰向高温移动,并在高温处产生一个小内耗峰。对结果做了讨论。进一步阐明了晶界内耗机制:晶界中原子尺寸(即点)缺陷或它们的簇,在应力作用下运动引起内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Cu 合金 晶界 内耗
下载PDF
化学沉积Fe-Ni-La-P合金镀层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张建辉 刘玉玲 李波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1年第3期41-44,共4页
采用化学沉积的方法制备Fe-Ni-La-P合金镀层,通过重量法、电化学法分析了镀液成分对Fe-Ni-La-P镀层沉积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镀液组成和沉积工艺,沉积速度随之改变。用电化学方法计算得到的沉积速率与重量法测得的的沉积速率有相... 采用化学沉积的方法制备Fe-Ni-La-P合金镀层,通过重量法、电化学法分析了镀液成分对Fe-Ni-La-P镀层沉积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镀液组成和沉积工艺,沉积速度随之改变。用电化学方法计算得到的沉积速率与重量法测得的的沉积速率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积 fe-Ni-la-p合金 沉积速率 电化学法
下载PDF
EFFECT OF La ON SNOEK-KE-K■STER PEAK IN Fe-P-N ALLOYS 被引量:1
5
作者 JI Jingwen WEI Quanjin ZHANG Guofu LAI Zuhan Northeas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enyang,ChinaCHEN Tingguo Shanghai Institute of Metallurgy,Academia Sinica,Shanghai,China Associate Professor,Department of Physics,Northeas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enyang 110006,Chin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2年第6期414-418,共5页
The effect of La addition in Fe-P-N upon Snoek-Ke-Kster(SKK)damping peak was studied.It was found that the damping depends on the atomic concentration ratio between La and P(C_(La)/C_P).When the ratio is comparatively... The effect of La addition in Fe-P-N upon Snoek-Ke-Kster(SKK)damping peak was studied.It was found that the damping depends on the atomic concentration ratio between La and P(C_(La)/C_P).When the ratio is comparatively high in the alloy(for example,4.56 on 2.6),La will appreciably enhance SKK damping,whereas in the alloy saturated with P at a lower C_(La)/C_P ratio of 0.27 La will no longer exert any effect on SKK pe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friction SKK peak fe-p-la-N alloy
下载PDF
电沉积工艺对Fe-La-P合金薄膜成分及组织的影响
6
作者 王振宇 丁国 +1 位作者 定巍 李岩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实验,探究了水溶液体系电沉积工艺制备Fe-La-P合金薄膜中添加剂和电流密度对其形貌及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以H3PO4作为添加剂可以实现Fe-La-P合金薄膜的诱导共沉积.Fe-La-P化合物含量随电流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Fe... 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实验,探究了水溶液体系电沉积工艺制备Fe-La-P合金薄膜中添加剂和电流密度对其形貌及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以H3PO4作为添加剂可以实现Fe-La-P合金薄膜的诱导共沉积.Fe-La-P化合物含量随电流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Fe-La-P化合物含量在电流密度I A=10 A/dm^2时达到极大值,其含量在薄膜中所占比例为1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工艺 fe-la-p合金薄膜 H3pO4 电流密度
下载PDF
INTERNAL FRICTION OF GRAIN BOUNDARIES IN Fe-P AND Fe-P-La ALLOYS CONTAINING TRACE Cu
7
作者 JI Jingwen WEI Quanjin GENG Dianqi WU Yuqin Northeas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enyang,China Professor,Dept.of Physics,Northeas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enyang 110006,Chin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43-248,共6页
The grain boundary internal friction(GBIF)in Fe-P and Fe-P-La alloys containing trace Cu has been studied.It is found that an addition of 0.584—0.722 wt-% La obviously reduces the IF,shifts grain boundary peaks towar... The grain boundary internal friction(GBIF)in Fe-P and Fe-P-La alloys containing trace Cu has been studied.It is found that an addition of 0.584—0.722 wt-% La obviously reduces the IF,shifts grain boundary peaks towards higher temperatures,and produces a small addi- tional peak at even higher temperature.The mechanism of GBIF is explained as the movement of defects of atomic size,namely point defects,at gram boundaries and/or their clusters un- der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friction grain boundary fe-p alloy la CU
下载PDF
负载Mn-Fe及硫酸酸化联合作用对合成(Ce,La)CO_(3)F的NH_(3)-SCR脱硝性能影响
8
作者 陈泽东 李娜 武文斐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44,共8页
以白云鄂博氟碳铈矿为研究对象,按其Ce/La质量比利用水热法合成(Ce,La)CO_(3)F晶粒,并对其NH_(3)-SCR脱硝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投加过量NaHCO_(3)合成的(Ce,La)CO_(3)F催化效果更好。合成(Ce,La)CO_(3)F晶粒经500℃焙烧后,脱硝效果最... 以白云鄂博氟碳铈矿为研究对象,按其Ce/La质量比利用水热法合成(Ce,La)CO_(3)F晶粒,并对其NH_(3)-SCR脱硝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投加过量NaHCO_(3)合成的(Ce,La)CO_(3)F催化效果更好。合成(Ce,La)CO_(3)F晶粒经500℃焙烧后,脱硝效果最佳,当催化反应温度为200℃时,NO_(x)转化率为34%。负载Mn-Fe及硫酸酸化联合作用可激发(Ce,La)CO_(3)F催化剂组分的活性,联合作用下的催化剂经400℃焙烧后,获得了93%的NO_(x)转化率(催化反应温度250℃)。通过原位红外技术探究了(Ce,La)CO_(3)F催化剂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负载Mn-Fe及硫酸酸化(Ce,La)CO_(3)F催化剂表面反应主要遵循E-R机理,反应物种为NH_(3)(g)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产生的NH^(+)_(4)/NH_(3)(a)和NO,经一系列中间反应生成N_(2)和H_(2)O。本研究可为稀土精矿作为脱硝催化剂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Ce la)CO_(3)F 负载Mn-fe 硫酸酸化 联合作用 脱硝性能 催化机理
下载PDF
镁砂中Fe_2O_3、Al_2O_3、P_2O_5、TiO_2的联合测定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继刚 《山东冶金》 CAS 2009年第5期142-143,145,共3页
镁砂产品检验中,采用碱熔融法共同预处理样品,在同一母液中,联合测定铁、铝、磷、钛的含量,缩短了检测时间。通过分别控制各元素的显色酸度,各元素线性良好,测得的Fe2O3、Al2O3、P2O5、TiO2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11%、2.78%、4.84%、... 镁砂产品检验中,采用碱熔融法共同预处理样品,在同一母液中,联合测定铁、铝、磷、钛的含量,缩短了检测时间。通过分别控制各元素的显色酸度,各元素线性良好,测得的Fe2O3、Al2O3、P2O5、TiO2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11%、2.78%、4.84%、5.88%。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砂 联合测定
下载PDF
一种基桩承载力试验中的位移测试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世峰 吕曹炯 +1 位作者 汪正兴 周志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29,共6页
为改善目前基桩承载力试验中位移测试方法的经济性和便捷性,以既有连通管原理为基础,提出差压连通管式位移测试方法,建立测点位移与差压连通管内压差的变化量的关系,从而通过测量半封闭式连通管两端液体表面处的气压差变化实现对基桩试... 为改善目前基桩承载力试验中位移测试方法的经济性和便捷性,以既有连通管原理为基础,提出差压连通管式位移测试方法,建立测点位移与差压连通管内压差的变化量的关系,从而通过测量半封闭式连通管两端液体表面处的气压差变化实现对基桩试验时竖向位移的测量。结合实际工作要求,研发该方法的位移测量设备,并通过与步进电机控制式移动平台及百分表对应的测试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大桥自平衡法试桩工程中,结果表明:(1)测试期间无需基准梁,无安装垂直度要求,可降低试验成本;(2)与电子位移传感器测量结果一致,最大差值0.24mm,说明应用该方法进行基桩承载力试验中的位移测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承载力试验 竖向位移 测试方法 差压连通管 位移测量设备 对比试验
下载PDF
Fe/La定向修饰凹凸棒土稻壳基颗粒成型生物炭:磷酸盐吸附行为与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凤美 孙思佳 +8 位作者 孙恩惠 肖清波 雍宬 曲萍 张晶 Charles Hunter 杨林章 黄红英 孙丰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9-289,共11页
本研究合成一种新型除磷载Fe/La定向修饰凹凸棒土稻壳基颗粒成型生物炭吸附材料(Fe-La/AC),考察了材料表面特性、Fe/La投加量、热解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凹凸棒土投加量等对磷素吸附影响规律.Fe/La最佳投加量为2:2 mmol,AT添加量为30%,热... 本研究合成一种新型除磷载Fe/La定向修饰凹凸棒土稻壳基颗粒成型生物炭吸附材料(Fe-La/AC),考察了材料表面特性、Fe/La投加量、热解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凹凸棒土投加量等对磷素吸附影响规律.Fe/La最佳投加量为2:2 mmol,AT添加量为30%,热解温度为350℃,热解时间2 h,制备的Fe-La/AC对磷酸根的最大吸附量可以达到47.62 mg·g^(-1)(以磷计).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Fe、La主要以铁镧氧化物及铁镧水合氯化物的形式存在于炭材料表面,Fe和La提供了磷酸盐吸附的活性中心.该材料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拟合分析Langmiur模型更适于描述Fe-La/AC对磷酸盐的吸附过程,表明吸附动力学主要受化学作用控制.磷酸盐吸附机制主要涉及静电吸引、配体交换和内层络合作用.本研究制备的Fe-La/AC颗粒成型生物炭,可作为低磷浓度废水处理及水体富营养化调控的一种高效除磷吸附剂,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金属氢氧化物 成型生物炭 吸附磷 铁/镧-磷结合 低浓度含磷废水
原文传递
粉末冶金双联齿轮组合烧结工艺的研究
12
作者 陆冠华 黄健 +1 位作者 张立华 陈少宏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2000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利用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在烧结过程中的膨胀和收缩特性、液相烧结以及合金元素相互扩散的原理 ,对双联齿轮进行了组合烧结工艺的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双联齿轮的粘结强度达 2 35MPa,达到了使用要求的强度 ;而且节能减耗 ,劳动强度低 ,产... 利用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在烧结过程中的膨胀和收缩特性、液相烧结以及合金元素相互扩散的原理 ,对双联齿轮进行了组合烧结工艺的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双联齿轮的粘结强度达 2 35MPa,达到了使用要求的强度 ;而且节能减耗 ,劳动强度低 ,产品质量稳定 .该技术可用于由多构件组成的复杂零件生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粉 粉末冶金 组合烧结 粘结强度 双联齿轮
下载PDF
稀土La对高强IF钢中磷元素及含磷相析出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东 金自力 +3 位作者 任慧平 李媛媛 李一鸣 张继舜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7-445,共9页
采用有无稀土镧的440 MPa高强IF钢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两种钢铸坯凝固、热轧卷取、冷轧、退火过程中取样,研究稀土镧对P元素及含P析出相析出行为的影响。对两种钢退火后组织、力学性能、析出物种类进行观察与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采用有无稀土镧的440 MPa高强IF钢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两种钢铸坯凝固、热轧卷取、冷轧、退火过程中取样,研究稀土镧对P元素及含P析出相析出行为的影响。对两种钢退火后组织、力学性能、析出物种类进行观察与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两种钢不同状态下电解出的第二相中P元素浓度,并计算得析出P占成分中P的比值。使用透射电镜加能谱(TEM+EDS)确定含P析出相种类、形貌、数量及分布。结果表明:稀土镧使得高强IF钢组织细化,抗拉强度提高;高强IF钢在铸坯凝固、热轧卷取及退火过程中稀土镧均抑制P元素析出,使成品中P的固溶量增加约12%;Nb+Ti+P高强IF钢在热轧卷取和退火过程中析出的含P相均为Fe(Nb+Ti)P复合相。对两种试样冷轧及最终成品状态中Fe(Nb+Ti)P析出相面密度和平均尺寸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两种状态下试样1的面密度差值大于试样2,并且两种状态下试样1中Fe(Nb+Ti)P析出相的平均尺寸差值小于试样2,说明稀土镧可以减少Fe(Nb+Ti)P相析出,同时可以促使Fe(Nb+Ti)P析出相长大。稀土镧对Fe(Nb+Ti)P相的析出方式无影响,即退火前期Fe(Nb+Ti)P尺寸小且多为点状和棒状,分布较分散,随退火时间延长新的Fe(Nb+Ti)P相在之前形成的较大Fe(Nb+Ti)P相上继续形核并析出,出现串状和树枝状等复杂形貌且分布逐渐团聚;稀土镧对Fe(Nb+Ti)P形成机制无影响,高强IF钢中首先形成FeTi与FeNb混合富集相,随着热轧和退火过程进行,钢中固溶的P元素不断析出并扩散进入优先形成的FeTi与FeNb混合相中形成Fe(Nb+Ti)P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IF钢 稀土la 磷的析出与固溶 fe(Nb%pLUS%Ti)p
原文传递
雨、污合流制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的迁移转化过程与来源研究 被引量:45
14
作者 李立青 尹澄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8-375,共8页
2003~2006年通过对武汉市汉阳城区不同尺度降雨径流、市政污水的监测,结合环境地球化学方法,研究雨、污合流制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的形成、迁移转化过程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雨、污合流制城区地表径流汇入排水系统,经排水系统传输,污染程... 2003~2006年通过对武汉市汉阳城区不同尺度降雨径流、市政污水的监测,结合环境地球化学方法,研究雨、污合流制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的形成、迁移转化过程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雨、污合流制城区地表径流汇入排水系统,经排水系统传输,污染程度显著增加.屋面径流中TSS和COD浓度(EMC)的平均值分别为18.7mg/L和37.0mg/L,路面径流中TSS、COD浓度(EMC)的平均值分别为225.3mg/L和176.5mg/L,而在集水区出口处径流中TSS、COD浓度(EMC)的平均值分别为449.7mg/L和359.9mg/L;污染物的组成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颗粒态COD增加了18%,有机污染增强.研究还发现,城市地表、雨水口、生活污水管和合流管道沉积物中P、Fe含量具有明显分异特征,可以利用沉积物中P/Fe识别集水区尺度降雨径流污染成因与来源.据此对集水区出口2次径流污染来源计算,56%±26%的悬浮物来自城市地表与雨水口,44%±26%的悬浮物源于生活污水的沉积物.生活污水中污染物对降雨径流污染的贡献是通过在合流管道中形成沉积发生的.雨、污合流管道在降雨径流污染形成过程中发挥了转化器和加重径流污染的作用.减少合流管道中沉积物的形成是削减径流污染负荷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 雨污合流制 污染来源 悬浮物 p fe 汉阳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