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2+)/H_2O_2催化氧化2,4-二氯苯氧乙酸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治国 周威明 +1 位作者 董里 史惠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0-543,共4页
利用Fe2 +/H2 O2 对 2 4 二氯苯氧乙酸 ( 2 4 D)进行催化氧化 ,通过GC MS和HPLC检测到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为 2 4 二氯苯酚、邻氯苯酚和对氯苯酚 ,氯离子则是从这些中间产物上释放 .通过离子色谱检测到小分子酸 ,如乙醇酸、乙醛酸、... 利用Fe2 +/H2 O2 对 2 4 二氯苯氧乙酸 ( 2 4 D)进行催化氧化 ,通过GC MS和HPLC检测到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为 2 4 二氯苯酚、邻氯苯酚和对氯苯酚 ,氯离子则是从这些中间产物上释放 .通过离子色谱检测到小分子酸 ,如乙醇酸、乙醛酸、顺丁烯二酸 .提出了 2 4 D的Fe2 +/H2 O2 降解的可能历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氧乙酸 乙醇酸 催化氧化 H2O2 乙醛酸 反应过程 中间产物 FE^2+ 邻氯苯酚 降解
下载PDF
用磁性SO_4^(2-)/Fe^(2+)Fe_2^(3+)O_4-Zr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初探 被引量:9
2
作者 行春丽 成战胜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共3页
用磁性材料与对固体超强酸组合,制备出磁性SO42-/Fe2+Fe23+O4-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用于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反应进行了活性测试和催化剂回收实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丁醇/柠檬酸(摩尔比)=3.7:1,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问5 h,w(催... 用磁性材料与对固体超强酸组合,制备出磁性SO42-/Fe2+Fe23+O4-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用于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反应进行了活性测试和催化剂回收实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丁醇/柠檬酸(摩尔比)=3.7:1,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问5 h,w(催化剂)=1.2%,柠檬酸的转化率达96%。可利用外加磁场将催化剂从产物中迅速分离,回收率达83.2%,并且催化剂能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固体超强酸 柠檬酸三丁酯 合成工艺 SO4^2-/Fe^2+Fe2^3+O4-ZrO2 催化剂 酯化反应
下载PDF
Fe2+、AlO2-双水解反应的实验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喻俊 丁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1-54,共4页
基于一道关于离子共存的高考题目设计了对比实验,比较了Fe^2+与Fe^3+两者水解反应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Fe^2+能够与AlO2-等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同时还可能伴随着其他反应的发生,反应类型比较复杂。根据AlO2-的微观结构与性质,分析... 基于一道关于离子共存的高考题目设计了对比实验,比较了Fe^2+与Fe^3+两者水解反应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Fe^2+能够与AlO2-等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同时还可能伴随着其他反应的发生,反应类型比较复杂。根据AlO2-的微观结构与性质,分析和讨论了其双水解反应的特性,指出不能在碱性条件下大量共存的离子均不能与AlO2-大量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 AlO2- 双水解反应 离子共存 实验探究
下载PDF
Fe~Ⅱ(EDTA)^(2-)溶液吸收NO气体的传质-反应过程
4
作者 王菲 刘有智 +2 位作者 袁志国 祁贵生 焦纬洲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5-290,共6页
湿式氧化法在处理火炸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废气时存在难以快速氧化吸收NO的问题,导致NOx吸收效率较低。为解决此问题,在鼓泡反应器中,采用亚铁络合物FeⅡ(EDTA)2-作为吸收剂吸收NO气体,通过考察吸收液浓度、NO气体浓度等对... 湿式氧化法在处理火炸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废气时存在难以快速氧化吸收NO的问题,导致NOx吸收效率较低。为解决此问题,在鼓泡反应器中,采用亚铁络合物FeⅡ(EDTA)2-作为吸收剂吸收NO气体,通过考察吸收液浓度、NO气体浓度等对吸收速率的影响,分析了NO吸收的传质-反应过程,并且推导了NO吸收过程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范围内,NO吸收速率随NO浓度升高呈线性升高,FeⅡ(EDTA)2-吸收NO是一个拟一级快速反应过程。吸收过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小于5%,两者的一致性较好,可以用来描述NO吸收的传质-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Fe^Ⅱ(EDTA)^2- 传质-反应过程 鼓泡反应
下载PDF
Fe3+与S2-反应再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化国 谢建平 《化学教育》 CAS 2008年第8期73-74,共2页
Fe^3+与S^2-的反应一直是中学化学的敏感问题。若乱说,会谬种流传;若回避,会束之高阁,不利于化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FE^3+ S^2- 反应 中学化学 化学教育
下载PDF
Fe(Ⅱ)对Cr(Ⅵ)-I-体系诱导反应机理的研究
6
作者 聂洪恩 闫永胜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68-571,共4页
本文考查了 Fe( ) - I- 、Cr( ) - I- 及 Cr( ) - I- - Fe( )体系的反应曲线 ,证明由于 Fe( )的引入 ,体系产生 Cr( )中间体并快速氧化 I- ;通过实验确定 Cr( ) - I- - Fe( )体系的化学计量关系 ,导出了诱导反应的机理及速率方程 ,并通... 本文考查了 Fe( ) - I- 、Cr( ) - I- 及 Cr( ) - I- - Fe( )体系的反应曲线 ,证明由于 Fe( )的引入 ,体系产生 Cr( )中间体并快速氧化 I- ;通过实验确定 Cr( ) - I- - Fe( )体系的化学计量关系 ,导出了诱导反应的机理及速率方程 ,并通过反应曲线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反应机理。对含铬废水中铬的测定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 Cr(Ⅵ)--体系 诱导反应机理 测定
下载PDF
Fe^(3+)与S_2O_3^(2-)反应现象及原理的探索——化学研究性学习一例
7
作者 匡传荣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4年第7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中学 化学教学 研究性学习 FE^3+ S2O3^2- 化学反应现象 化学原理 实验教学
原文传递
亚铁离子与硫氰根反应的探究和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佟文丰 张立 +1 位作者 陈子明 莘赞梅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103,共3页
依据文献理论和紫外-可见光谱法证明了Fe^(2+)与SCN^(-)能够形成化学键。又通过传统对比实验,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进一步验证了Fe^(2+)与SCN^(-)能发生络合反应。
关键词 Fe^(2+)与SCN^(-)的反应 对比实验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